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

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

一、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军[1](2016)在《聚甲醛二甲基醚的催化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甲醛二甲基醚,即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s (PODE)是一类物质的通称,简式可表示为CH3O(CH2O)nCH3,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一般取值小于10)。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氧含量(42%-51%)和十六烷值(49以上),可作为柴油添加剂,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降低柴油燃烧时黑烟和NOx的排放。由于PODE的沸点、蒸汽压和溶解度等特性与柴油相似,因此无需改动柴油机的结构可直接加入柴油中使用。合成PODE的催化剂主要包括液体酸、酸性树脂、分子筛和固体超强酸等。液体酸对设备腐蚀较强,与反应产物不易分离。一些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成本高、合成困难,难以工业化。因此开发廉价易得、制备简单、易与产物分离的固体酸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由于体系中水的存在会导致副产物循环利用时水的累积而造成目标产物收率降低,因此反应产物脱水也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本工作研究PODE合成的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脱水剂以及PODE体系的脱水情况,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现总结如下:(1) 选取了较为廉价、结构简单的反应原料合成出了吡啶硫酸盐、2,4-二甲基吡啶硫酸盐、喹啉硫酸盐和吡啶甲磺酸盐4种离子液体,并以丙酮为脱水剂将离子液体中的少量水除去,使其变成固态粉末,便于PODE催化反应后的分离。选取了吡啶硫酸盐和喹啉硫酸盐用于PODE反应,得到产物PODE2-8,二者的催化效果与硫酸接近。喹啉硫酸盐在反应后呈固态,相比于吡啶硫酸盐更易与产物分离,但喹啉硫酸盐在反应中发生了分解,催化剂损失量约6%,可能会对后续的分离精制造成影响。(2)以硫酸铁为催化剂,用于PODE合成,得到了PODE2-8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硫酸铁的催化效果略低于硫酸。确定了硫酸铁的投料量为原料的5%,当硫酸铁投料量过低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可使硫酸铁吸水饱和、甚至溶解而发生水解,从而丧失催化效果。我们确定了硫酸铁在不锈钢釜中的复用条件,以150℃为反应温度,通过抽滤、烘干等手段可以实现硫酸铁的多次复用。最后测定了反应产物中铁离子的含量,约为2 ppm,经Mg0处理后铁离子的含量进一步降低,因此对产物后续的精制和应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3)配制了含水的DMM溶液,将其作为PODE体系的模型,考察了3A和4A分子筛对于该体系的脱水性能,并作出了穿透曲线,计算出两种分子筛在初用时的饱和吸水量,约为15%,且在相同条件下3A分子筛的吸水量大于4A分子筛。将吸水后的3A、4A分子筛再生后,仍具有脱水效果,但饱和吸水量降低至约11%。可见,3A、4A分子筛可以作为PODE合成体系中的有效脱水剂,但具体参数如流速、用量和再生条件等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朱彬,王天丽[2](2015)在《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羧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传统醇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浓硫酸存在许多缺点,因此开发高效环保型绿色催化剂代替传统催化剂硫酸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年来国内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每一种催化剂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李忠军,黎彧,黄利,方楚生,周丽琴,彭志,赖志彬[3](2011)在《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酯类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用于香料、防腐剂、抗氧剂、塑料及药物等方面。传统方法合成酯类具有反应时间长、产率低、污染大及后处理困难等缺点,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具有反应快、高效、能耗低及安全等优点。该文综述了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该方法在酯类合成中的发展前景。

邓斌,陈劲翔,张晓军,徐安武[4](2010)在《微波辐射下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抑芽酸酯》文中研究表明借助微波辐射技术,以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Nd3+-SO42-/ZrO2作催化剂,1-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了抑芽酸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影响酯产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醇酸摩尔比为16∶1,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1%,微波输出功率为480 W,辐射时间为12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抑芽酸酯的产率可达97%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Nd3+-SO42-/ZrO2对抑芽酸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同时微波辐射加快了反应进程。

任立国,张晓丽,余济伟[5](2010)在《Fe2(SO4)3/SiO2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溶胶-胶凝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的硫酸铁[Fe2(SO4)3/SiO2]固体酸催化剂,以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Fe2(SO4)3/SiO2固体酸催化剂的焙烧温度、Fe2(SO4)3在SiO2上的负载量、醇酮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2(SO4)3/SiO2固体酸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理想催化剂,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的焙烧温度300℃、Fe2(SO4)3在SiO2上的负载量20%、环己酮与1,2-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1:1、催化剂质量分数5%和反应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收率达到98.21%。Fe2(SO4)3/S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5次后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8.90%。

刘美艳,俞善信[6](2009)在《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文中研究表明固体酸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评述了对甲苯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五水四氯化锡、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钛、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和杂多酸等固体酸催化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方法。通过评述本人认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一水硫酸氢钠、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固载化的固体酸是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微波辐射是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良好方法。

苏同福,樊素芳,王彩霞[7](2007)在《波辐射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α-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甲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郭文龙,崔建兰,张漪,杨锐[8](2007)在《微波法聚乙烯醇醇解液合成α-萘乙酸甲酯》文中提出采用微波技术,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利用聚乙烯醇(PVA)醇解液,与α-萘乙酸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甲酯.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100 W,辐射时间为30 m in,物质量比n(PVA醇解液)∶n(α-萘乙酸)=31∶1,硫酸氢钠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58%时条件较佳,产率达93.6%.产品通过折光率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吴洪特,于兵川,葛胜祥[9](2007)在《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α-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结合甲醇精馏回收工艺,合成了α-萘乙酸甲酯(MENA)。催化剂制备和MENA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浸渍液浓度为0.5~0.55mol/L,焙烧温度550℃~600℃,焙烧时间4.0h,催化剂用量为2.0%~2.5%(占总投料量质量分数),甲醇与萘乙酸投料比为7.0∶1(体积比),回流反应,反应时间2.5h,产品收率达93.6%,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其产品收率仍在90%以上,催化剂再生容易。

俞善信,刘美艳,文瑞明[10](2007)在《酯化法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评述了硫酸、盐酸、氯磺酸、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五水四氯化锡、三氯化铝、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钛、一水硫酸氢钠、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固载杂多酸、复合钛酸酯和对甲苯磺酰氯等催化剂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方法.

二、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甲醛二甲基醚的催化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聚甲醛二甲基醚物化性质及其相关机理
    §1.3 用于合成聚甲醛二甲基醚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1.4 国内已公开工业化工艺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合成PODE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硫酸铁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PODE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分子筛对PODE体系的脱水性能考察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专利发表情况
致谢

(2)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无机盐催化剂
    1.1 Na HSO4·H2O催化剂
    1.2 F e C l3·6 H2O、N H4F e (S O4) 2·1 2 H2O、F e2 (S O4) 3·H2O催化剂
    1.3 Sn Cl2·2H2O、Sn Cl4·5H2O催化剂
    1.4 Cu SO4·5H2O催化剂
    1.5 Al2 (SO4) 3·18H2O催化剂
    1.6 无水Ca Cl2催化剂
2 固体酸催化剂
    2.1 分子筛催化剂
    2.2 杂多酸催化剂
    2.3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2.4 天然基负载酸催化剂
    2.5 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3 离子液体催化剂
4 结语

(3)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肉桂酸酯类
2 脂肪酸酯类
3 芳香酯类
4 展望

(5)Fe2(SO4)3/SiO2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原理
    1.3 催化剂的制备
    1.4 缩合反应
    1.5 产品结构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焙烧温度对缩酮收率的影响
    2.2 Fe2(SO4)3负载量对缩酮收率的影响
    2.3 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对缩酮收率的影响
    2.4 反应时间对缩酮收率的影响
3 结束语

(8)微波法聚乙烯醇醇解液合成α-萘乙酸甲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3 产品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实验及数据分析
    2.2 单因素实验及数据分析
        2.2.1 微波辐射功率对产率的影响
        2.2.2 微波辐射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2.2.3 PVA 醇解液与 α-萘乙酸的物质的量比对产率的影响
        2.2.4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2.3 常规加热合成实验
3 结 论

(9)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催化剂的制备
    1.3 α-萘乙酸甲酯合成
    1.4 产品结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制备条件
        2.1.1 硫酸浸渍液浓度的影响
        2.1.2 焙烧温度的影响
    2.2 MENA合成条件
        2.2.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2.2 醇酸投料比的影响
3 结论

(10)酯化法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机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2 磺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2.1 氯磺酸和对甲苯磺酸
    2.2 氨基磺酸
    2.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3 无机盐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3.1 无机氯化物
    3.2 无机硫酸盐
4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5 杂多酸 (盐) 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6 其它方法
    6.1 复合钛酸酯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6.2 对甲苯磺酰氯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6.3 利用氯化亚砜反应合成1–萘乙酸甲酯
7 结束语

四、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甲醛二甲基醚的催化合成研究[D]. 朱亚军. 南京大学, 2016(09)
  • [2]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朱彬,王天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3]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李忠军,黎彧,黄利,方楚生,周丽琴,彭志,赖志彬. 中国酿造, 2011(02)
  • [4]微波辐射下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抑芽酸酯[J]. 邓斌,陈劲翔,张晓军,徐安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0(06)
  • [5]Fe2(SO4)3/SiO2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J]. 任立国,张晓丽,余济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0(01)
  • [6]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J]. 刘美艳,俞善信.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9(03)
  • [7]波辐射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J]. 苏同福,樊素芳,王彩霞. 河南科学, 2007(06)
  • [8]微波法聚乙烯醇醇解液合成α-萘乙酸甲酯[J]. 郭文龙,崔建兰,张漪,杨锐.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 [9]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J]. 吴洪特,于兵川,葛胜祥. 农药, 2007(06)
  • [10]酯化法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进展[J]. 俞善信,刘美艳,文瑞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标签:;  ;  ;  ;  ;  

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