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长江流域冬季的空调新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

一种适合长江流域冬季的空调新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

一、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冬季的新型空调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论文文献综述)

苗莉娜[1](2021)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建筑能源消耗量和建筑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同时加大建筑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是缓解建筑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COVID-19)引发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除此之外,近年来室外空气质量差,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严重依赖于新风系统保证。针对实际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新风设计与运行调节状况,从建筑节能和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出发,本文提出一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方法。首先,介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比与传统半集中式空调从设计新风量到运行调节各个阶段的区别,说明变新风量设计方法在节能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优势。随后为实现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外空气焓差的新风控制方法,并给出空调新风系统联合运行控制策略。在过渡季和夏季,当新风焓值小于室内空气时,新风系统加大新风引入,利用室外自然冷源承担建筑负荷,从而达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目的,同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其次,研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运行的设计新风量的确定方法,给出设计新风量的计算步骤和相应求解算法,进一步形成最优设计新风量的计算程序。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变新风量设计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相对于传统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大连地区居住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后,累计冷负荷降低率可达48.0%,供冷系统节电率为26.8%,间歇空调和开窗会对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如夜间空调时供冷系统节电率仅为17.3%。办公建筑变新风量设计的节能效果更好,新风系统为单风机时累计冷负荷降低率32.0%,供冷系统节电率可达27.7%。然后,采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分析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通过对两个案例的设计分析与模拟计算,得到两种空调系统方案的初投资与运行成本,最终得到:变新风量设计相对传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所增加的初投资能够在空调系统使用周期(20年)内回本,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的追加投资回收期分别为9.31年和11.68年。最后,依据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方法的气候适用性对我国城市进行分区:提出三级指标分区法,以新风可供冷用总时数和除湿用总时数两类指标综合代表该地区变新风量设计方法的气候适宜性;以空调度日数代表该地区冷负荷需求。得到4类不同气候适用性分区,可用于判断某城市变新风量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同时还可用于判断其他直接利用室外空气降低室内热湿负荷的节能手段的适用性,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仲文洲[3](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龚光彩,刘隽薇,彭佩,韩婕[4](2020)在《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空调供暖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提出了一种顶板与侧墙结合的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末端新形式,以某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这种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末端在冬冷高湿地区的冬季供暖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在开启后30 min内可达到稳定状态,相比于传统空调供暖速率更快,稳定性更强,且稳定后室内温度变化相对均匀.该系统在冬季供暖性能较好,在人体活动范围内(距地0.2 m至2.2 m处)室内空气温度为16.5℃~18.2℃,相对湿度为33%~36%.当设定温度为16℃时,可基本满足冬季供暖要求.同时,该系统可有效改善由于物体遮挡而引起的地板温度过低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局部不舒适感.这种顶板与侧墙结合的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末端满足冬季供暖需求,同时具备节能舒适的特点.试验结果可为未来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在冬冷高湿地区的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郑媛[5](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钟亮[6](2020)在《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热环境和能耗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热湿分控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空调系统形式以其节约能源、提高室内热舒适和空气品质等优点正受到广泛关注。而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组成形式灵活,不同形式热湿分控系统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的差异是设计师和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以辐射型(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地板辐射供冷系统)与对流型(干式风机盘管系统)热湿分控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试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形式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展开评价,并分析热环境与能耗差异形成原因,旨在为热湿分控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论文首先通过不同形式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室内热环境实验,对热湿分控空调系统与风机盘管系统、辐射型与对流型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室内热湿环境差异进行评价,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并对室内不同设定温度(24,26℃)下各系统室内热湿环境进行对比。随后使用Energy Plus软件建立不同形式热湿分控空调系统模型,对不同空调系统的空调能耗进行模拟,分析辐射型系统的节能潜力,结果表明: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室内温湿度等参数波动较小,风机盘管系统室内空气温湿度等参数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可以分别处理室内温湿度,且辐射末端热容远大于空气热容,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大于空气。各系统室内温度热响应的快慢依次是:风机盘管、干式风机盘管、顶板辐射、地板辐射供冷系统。主要原因是各系统室内末端的传热方式及单位时间散热量不同,风机盘管单位时间散热量最大,干式风机盘管及顶板辐射次之,地板辐射单位时间散热量最小。不同供冷系统的室内垂直温度场均出现分层现象,地板辐射室内垂直温度梯度最大,各系统的室内竖向最大温差均小于2℃,满足标准ISO 7730—2005规定。主要原因是风机盘管的送风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竖向温度梯度较小。顶板辐射的冷空气自然下沉,竖向温度梯度也较小。但地板辐射的表面冷空气堆积在地板表面,阻碍了冷空气向上浮升,因此地板辐射室内温度梯度最大。辐射型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及作用温度均低于对流型系统,且辐射型系统作用温度满足ISO 7730—2005规定的热舒适范围。主要原因是辐射末端的辐射传热可以有效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从而降低作用温度。辐射型与对流型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室内整体热舒适PMV—PPD与局部热舒适均满足《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2012)中的Ⅰ级指标,综合室内温度分布来看,顶板辐射的室内垂直与水平温差最小,室内热舒适最高。通过设计日能耗对比可以发现地板辐射供冷比干式风机盘管系统节能7.8%,顶板辐射供冷比干式风机盘管系统节能14.4%。主要原因是干式风机盘管末端供回水温差较大,回水温度较低,因此风机能耗、冷水机组能耗高于辐射型系统,水泵能耗低于辐射型系统,整体能耗大于辐射型系统。不同室内设定温度(24,26℃)下,各空调系统在室内温度及湿度分布上差异没有新的变化。但对流型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在24℃工况下由于空气温度较低,热舒适仅满足标准中的Ⅱ级指标,在26℃工况下热舒适满足Ⅰ级指标,说明对流型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在夏季室内温度设定过低,不仅会增加系统能耗,而且会降低室内热舒适。综合考虑不同形式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的热环境与能耗,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室内热舒适最高且能耗最低,但存在室内热响应较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以考虑在顶板辐射处设置风机盘管来强化顶板辐射的对流换热效果,提高室内空气热响应速度。同时在夏热冬冷地区,供水温度为18℃时,毛细管光管和结构层40 mm厚的地板辐射可以良好运行,辐射表面温度高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辐射表面不会出现结露。本文针对辐射型与对流型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室内热环境与空调系统能耗进行研究,旨在为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付蓉[7](2020)在《干热干冷气候农村民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建筑能耗不仅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相关,还受人的行为模式影响。以我国吐鲁番盆地为代表的干热干冷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围护结构在进行热工设计时需兼顾夏季隔热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温。本文基于课题组在吐鲁番地区进行的关于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和居民热舒适的现场调研,总结了在满足室内热舒适的前提下,吐鲁番地区农村民居全年使用模式下室内热环境的调节方案;然后利用WUFI PLUS软件对采用该调节方案的典型建筑模型进行全年室内热环境模拟,得到围护结构全年逐时内外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WUFI PRO软件对围护结构进行传热数值模拟,将围护结构内表面传热量和内表面温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分析了外墙和屋面保温构造、热惰性指标、传热系数等对节能和室内热舒适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吐鲁番地区农村民居外墙采用内保温和自保温构造时有利于节能,采用外保温和夹心保温可以在间歇工况下设备关闭后对室内热环境变化起到一定的被动式调节作用,维持室内热环境稳定。(2)传热系数越小越有利于室内热舒适和节能,但是在冬季不采暖工况下,当热惰性指标大于4时,传热系数变化对外墙内表面温度影响不大。(3)全年工况下,热惰性指标变化对外保温墙体和屋面节能影响不大,热惰性指标小反而更节能,但是热惰性指标大的墙体和屋面内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更小,更有利于室内热舒适;热惰性指标变化对内保温墙体的采暖能耗影响不大,对制冷能耗有一定影响,并且热惰性指标越大越节能。不同工况下热惰性指标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不同,在连续采暖、不采暖、连续空调、间歇空调工况下,无论围护结构采用内保温还是外保温,热惰性指标越大,屋面和外墙内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越小,对室内热舒适越有利,建议均大于4即可;间歇采暖工况下,热惰性指标增大对外保温墙体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不大,但有利于降低内保温墙体和屋面内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值,建议大于4;夜间通风工况下,若房间为白天使用或全天使用,则屋面和外墙热惰性指标应大于4,若是夜间使用的房间,则热惰性指标小更有利于发挥夜间通风降温潜力。(4)全天采暖房间、间歇采暖但全天使用的房间、夜间通风但全天使用的房间建议采用100mmEPS外保温+厚度大于400mm生土墙和200mm覆土+200mm干草的覆土屋面或200mm覆土+95mmEPS+100mm钢筋混凝土屋面。仅在采暖设备开启后使用的房间和间歇空调工况房间则应采用内保温构造。

张嘉新[8](2019)在《乡土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系统选择与环境因素关联研究 ——以20世纪下半叶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理论上讲,建筑设计的答案存在着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但在实践中因具体项目都必须受到作为前提的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价值的答案其实非常有限。就此而言,建筑设计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多方案比较和优选的过程,而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正是这个比较和优选是如何受到了外部环境条件诸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技术系统选择”指的是在地形、气候、物产、交通、经济和建筑工艺水平等外部环境条件因素影响下,建筑设计主体(designer)对于特定项目究竟应采取何种技术模式与工程模式所做出的综合性判断以及具体回应。粮仓建筑作为一种用于储藏粮食的乡土工业建筑,它的首要任务是充分保障粮食的储藏安全。建筑师需要超越视觉美学去理解建筑与外界能量的互动关系,需要通过对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的调节来控制建筑内部的各项物理参数(如温度、湿度、照度等)。近现代粮仓建筑的演变可以视为:以不断更新的机械化技术手段实现效率更高的货品进出、容量更大的仓储空间、性能更好的安全储藏技术的历史。回溯建国以来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的发展历程,“房式仓”、“筒仓”的工作原理虽然并无较大改变,但却在建筑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不断更新,以获得更好的储粮性能,如“双层墙体”、“双层通风屋顶”及“横向通风”粮仓等。可见,“环境调控”要求已经成为粮仓建筑设计的首要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的田野调查,梳理储粮政策和粮仓建筑技术系统的发展脉络,探讨粮仓选址、降温防热技术、防水防潮技术的发展、演变背后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对象与范畴、研究意义与目标、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通过介绍苏浙皖赣地区20世纪下半叶粮仓建筑发展概况和粮仓建筑活动的环境条件,揭示了苏浙皖赣地区近现代粮仓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建筑技术、气候条件乃至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交通发展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章通过对苏浙皖赣地区田野调查的粮仓样本分析,探讨调查样本的地域、年代、类型分布以及建筑性能与储粮政策、气候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文研究粮仓建筑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的技术选择提供了基础资料。第四章探讨了环境因素对粮仓建筑设计的技术系统选择究竟存在哪些具体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讨论了粮仓选址如何回应交通与地缘条件;通风系统、双层表皮、屋面防热技术在粮仓降温隔热中的应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屋顶、墙身和地面的防水防潮技术措施的差异。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讨论和反思,指出目前乡土工业建筑的技术系统选择与环境因素关联研究的启示与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思考。全文字数:57579余字图片:82幅表格:9张

韩婕[9](2018)在《冬冷高湿气候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供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冬冷高湿气候区处于非集中供暖区域,具有冬季潮湿多雨,最冷月(≤5℃)持续时间长(2–2.5个月),建筑保温性能差等特点。既要满足冬/夏季建筑室内舒适节能要求,又要考虑系统初投资以及运行成本等问题是高湿冬冷地区空调设计的重点以及难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辐射末端形式,可满足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双重需求。这种新型的辐射末端形式在沿袭了传统辐射空调舒适性高、节能性强等优势的同时,还能有效解决传统辐射空调夏季易结露、冬季维护困难等问题。目前,空气载能系统在夏季工况下的传能过程、结露等问题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对于该系统是否适用于冬季供暖尚未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研究冬季工况下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的供暖性能,以验证该系统应用于冬冷高湿地区的可行性。然后利用CFD软件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末端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模拟优化,具体的工作如下:首先,为对比分析不同空调系统冬季工况下的供暖性能。本文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对采用传统对流式空调和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实验房间对比实验,分析其室内热环境分布以及系统能耗。结果表明,相比于分体式空调末端,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在冬季工况下室内温度高于2℃,且单位面积的耗电量低4倍,系统节能舒适性较好。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空气载能复合式辐射末端在办公建筑中冬季供暖的可行性。本文对韶山市某会议室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等额递增室内设定温度(16℃–24℃),分析系统反应速率以及室内热环境温升情况。结果显示,复合式辐射板末端在温度设定为16℃时即可满足冬季供暖要求,并且系统运行反应迅速,30min内达到稳态。最后,鉴于辐射末端安装方式的多样性,本文通过上文提供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对空气载能典型辐射末端安装方式进行了CFD优化模拟。主要分析研究不同辐射板末端的传热特性以及空气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式辐射板末端空气温度梯度不超过1.5℃/m,室内热舒适性最好,可在未来的供暖实践工程中大力推广使用。综上,在冬冷高湿地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在冬季工况下既能满足室内供暖需求,同时具备舒适节能的特点。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为以空气作为能量载体的辐射供暖方式的理论设计以及实践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何玥儿[10](2017)在《基于量质分析的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技术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夏热冬冷气候区涉及以长江流域为主的16个省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全国48%。与经济快速发展不平衡的是该地区气候条件所导致的恶劣的室内热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改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夏热冬冷地区热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上涨,从而进一步引发了该地区能源高效利用的问题。论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如何综合考虑自运行条件下热环境和热舒适的问题、如何综合评价常见热环境技术营造过程中热量传递、能量转换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与建模、案例应用,深入开展了基于热舒适评价的自运行建筑用能需求分析、基于(火积)耗散和(火用)损失的常见技术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热环境营造的能效优化以及经济性能分析。在自运行建筑用能需求方面,本研究通过分析自运行建筑的能量流动过程,基于预计热适应平均热感觉指标,构建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自运行环境下的负荷预测与能量分析动态模型。该模型量化了室内热舒适、冷热负荷与气候条件、建筑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被动式优化设计。论文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房间为例,应用该模型对被动式设计策略的节能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示例房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2016限值要求,若进行以南向开窗为主的自然通风优化设计,且窗墙比达到35%时,可使室内热舒适满足《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I级要求的累计时间比达到31.8%,全年累计热负荷平均降低12%,全年累计冷负荷平均降低41%;若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在此基准上整体优化10%,对比仅采用南向开窗的节能效果,满足I级热舒适要求的累计时间比基本维持不变,全年累计热负荷将进一步降低7%,全年累计冷负荷进一步降低4.8%。在对常见热环境营造技术的能效评价方面,基于“(火积)”和“(火用)”分析理论,建立了夏热冬冷地区热环境营造常见技术的热量传递和热功转换的能效评价模型,提出基于“量”和“质”综合评价的室内热环境营造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基础调研、Python分析、热舒适评价确定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合理的热环境营造需求;其次,设定符合该地区现状的住宅热环境营造基准技术方案,应用(火积)-(火用)量化方法得到基准技术方案营造过程中的(火积)耗散和(火用)损失,作为能效评价基准值;第三,将常见技术作用下的(火积)耗散、(火用)损失与基准值进行对比,定义相对节率、相对节(火积)率,实现基于(火积)耗散和(火用)损失的常见技术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最后,应用上述模型并结合全生命周期经济性评价,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的典型技术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由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制冷方式已经比较统一,冬季供暖方式还未达成共识,论文设定了以3级能效定频空调作为主动式调控方法的住宅热环境营造基准技术方案,应用(火积)-(火用)能效评价模型对夏季使用变频空调器制冷,冬季使用变频空调器、空气源热泵地面辐射、燃气壁挂炉地面辐射、燃气壁挂炉散热器和电取暖等方式进行了能效评价,从提高能效的角度建议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夏季采用变频空调制冷、冬季采用空气源热泵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若同时考虑经济因素,可在冬夏季均采用更高能效等级的变频空调器。冬季采用空气源热泵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虽然年运行费最优,但由于初投资和设备更新费用过高导致生命周期费用过高;但除了热负荷很小的情况,其生命周期费用仍然优于目前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广泛采用的电取暖器。

二、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冬季的新型空调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冬季的新型空调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论文提纲范文)

(1)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风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1.2.2 新风系统设计新风量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概述
    2.1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的特点
        2.1.1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简介
        2.1.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与传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区别
        2.1.3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的优势
    2.2 变新风设计的新风控制策略
        2.2.1 焓值控制的原理
        2.2.2 新风控制策略
        2.2.3 变新风量运行室内热平衡方程
    2.3 本章小结
3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运行时设计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3.1 设计新风量的确定原则
    3.2 设计新风量的求解计算方法
        3.2.1 建筑逐时冷负荷的模拟计算
        3.2.2 基于负荷需求的新风量计算及设计新风量范围的确定
        3.2.3 设计新风量的最终确定
    3.3 居住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案例分析
        3.3.1 居住建筑常用空调新风系统形式
        3.3.2 居住建筑模型及冷负荷模拟计算参数
        3.3.3 基于负荷需求的新风量计算及设计新风量范围的确定
        3.3.4 设计新风量的最终确定
    3.4 办公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案例分析
        3.4.1 办公建筑常用空调新风系统形式
        3.4.2 办公建筑模型及冷负荷模拟计算参数
        3.4.3 基于负荷需求的新风量计算及设计新风量方案的确定
        3.4.4 设计新风量的最终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4.1 经济性分析方法
    4.2 居住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4.2.1 系统初投资分析
        4.2.2 运行费用分析
        4.2.3 经济性分析
    4.3 办公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4.3.1 空调系统初投资分析
        4.3.2 运行费用分析
        4.3.3 经济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半集中式空调变新风量设计的气候适用性分区研究
    5.1 气候适用性分区指标
        5.1.1 新风可供冷用总时数
        5.1.2 新风可除湿用总时数
        5.1.3 空调度日数
    5.2 分析用气象数据的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5.2.1 气象数据来源
        5.2.2 分区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5.3 半集中式空调变新风量设计的气候适用性分区结果
        5.3.1 基于新风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能力的气候分区结果
        5.3.2 基于新风承担室内潜热负荷能力的气候分区结果
        5.3.3 基于空调度日数的气候分区结果
        5.3.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的气候适用性分区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案例中建筑冷负荷模拟计算参数
附录 B 办公建筑新风系统耗电量计算过程
附录 C 各气候适用性分区主要城市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视角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1.2.2 建筑环境调控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1.2.4 能量机制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1.3 研究综述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3.2.1 气候的释义
        3.2.2 气候与能量
        3.2.3 气候的层级
        3.2.4 全球性气候
        3.2.5 微气候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3.3.2 物理参数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3.4.1 能量转换方式
        3.4.2 建筑传热过程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3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4.1.1 能量捕获——促进
        4.1.2 能量隔离——抑制
        4.1.3 能量阻尼——延迟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4.2.1 界面
        4.2.2 体形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5.9 热力学模型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空调供暖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研究
    1.1 末端系统安装形式
    1.2 试验测试房间
    1.3 试验对象
    1.4 测量仪器和方法
    1.5 温度测点布置
2 结果分析
    2.1 16℃、18℃工况下室内热环境分布
        2.1.1 室内温度设定形式以及送风温度
        2.1.2 室内空气温湿度分布
        2.1.3 孔板、侧墙表面温度分布
        2.1.4 地板以及桌子表面温度分布
    2.2 不同送风温度下室内热环境分布
        2.2.1 送风温度以及辐射表面温度分布
        2.2.2 室内水平方向空气温度分布
3 结论

(5)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2.4.1 目标:动态舒适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3.1 气候环境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3.2 地貌环境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营建的对策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6.1 地域环境解析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6.2.1 筒屋式民居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6.2.3 现存问题分析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概括与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作者简历

(6)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热环境和能耗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热湿分控空调系统设备及运行效果研究
        1.2.2 热湿分控空调系统室内热湿环境研究
        1.2.3 热湿分控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优化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模拟软件设置
    2.1 实验系统
    2.2 实验方案
        2.2.1 实验工况设计
        2.2.2 实验内容
    2.3 实验方法
        2.3.1 热环境测量
        2.3.2 壁面温度测量
        2.3.3 空调系统参数测量
    2.4 实验仪器
        2.4.1 温度传感器校准
        2.4.2 实验仪器
    2.5 实验结果评价指标
        2.5.1 温度评价指标
        2.5.2 湿度评价指标
        2.5.3 热舒适评价指标
        2.5.4 系统散热量
    2.6 测试参数误差分析
        2.6.1 直接测量误差
        2.6.2 间接测量误差
    2.7 能耗模拟软件Energy Plus
        2.7.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发展
        2.7.2 Energy Plus负荷计算模型
        2.7.3 Energy Plus空调系统部件数学模型
        2.7.4 Energy Plus空调系统层级
    2.8 能耗评价指标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热环境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1 实验参数
        3.1.1 实验系统运行参数
        3.1.2 室外温湿度参数
    3.2 室内温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3.2.1 人员活动区空气温度分布
        3.2.2 室内空气温度热响应
        3.2.3 室内空气温度均匀性
        3.2.4 平均辐射温度分布
        3.2.5 作用温度分布
    3.3 室内湿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3.3.1 相对湿度分布
        3.3.2 露点温度分布
    3.4 室内热舒适测试结果及分析
        3.4.1 整体热舒适PMV—PPD
        3.4.2 局部热舒适
    3.5 不同设定温度室内热环境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耗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1 模型建立
        4.1.1 建筑物理模型
        4.1.2 空调系统模型
        4.1.3 模拟参数设置
    4.2 设计日室内热湿环境
    4.3 设计日室内热舒适
    4.4 设计日能耗
    4.5 模型验证
    4.6 制冷季空调热舒适与能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干热干冷气候农村民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民居围护结构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1.2.2 民居围护结构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1.2.3 干热干冷地区民居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干热干冷气候地区民居现状调研
    2.1 干热干冷气候特点
    2.2 吐鲁番民居现状
        2.2.1 传统生土民居
        2.2.2 砖混民居
    2.3 吐鲁番居民热适应行为特征和适应性热舒适水平
        2.3.1 热适应行为特征
        2.3.2 适应性热舒适水平
    2.4 现有民居室内热环境测试
        2.4.1 测试民居简介
        2.4.2 测试方法
        2.4.3 冬季室内热环境
        2.4.4 夏季室内热环境
    2.5 小结
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3.1 建模及参数设定
    3.2 室内外边界条件确定
        3.2.1 外边界确定
        3.2.2 建筑室内运行模式
        3.2.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3.2.4 室内边界模拟
    3.3 评价指标
    3.4 小结
4.外墙热工性能模拟及结果分析
    4.1 保温构造形式
        4.1.1 连续采暖工况
        4.1.2 间歇采暖工况
        4.1.3 冬季无采暖全被动工况
        4.1.4 连续空调工况
        4.1.5 间歇空调工况
        4.1.6 夜间通风工况
    4.2 墙体传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
        4.2.1 连续采暖工况
        4.2.2 间歇采暖工况
        4.2.3 冬季无采暖全被动工况
        4.2.4 连续空调工况
        4.2.5 间歇空调工况
        4.2.6 夜间通风工况
    4.3 小结
5.屋面热工性能模拟及结果分析
    5.1 屋面传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
        5.1.1 连续采暖工况
        5.1.2 间歇采暖工况
        5.1.3 冬季无采暖全被动工况
        5.1.4 连续空调工况
        5.1.5 间歇空调工况
        5.1.6 夜间通风工况
    5.2 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5.3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乡土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系统选择与环境因素关联研究 ——以20世纪下半叶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 研究意义与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建筑技术系统选择与环境因素关联研究
        1.4.2 乡土工业建筑的研究
        1.4.3 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的基础性研究
    2.1 苏浙皖赣地区20 世纪下半叶粮仓建筑概况
        2.1.1 苏浙皖赣地区贮粮政策概况
        2.1.2 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概况
    2.2 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活动的环境条件研究
        2.2.1 苏浙皖赣地区储粮气候条件概况
        2.2.2 苏浙皖赣地区经济及建筑工艺概况
    2.3 基于形体解析分类的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概况
        2.3.1 房式仓建筑概况
        2.3.2 筒仓建筑概况
        2.3.3 土圆仓建筑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浙皖赣地区20世纪下半叶粮仓建筑田野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方案与实施
        3.1.1 调查方案操作细则
        3.1.2 调查案例信息收集
        3.1.3 调查案例筛选依据
    3.2 基于田野调查的粮仓建筑空间与时期分布分析
        3.2.1 基于地理区域划分的案例空间分布
        3.2.2 基于建筑年代划分的案例时期分布
        3.2.3 基于建筑形体划分的案例空间分布
    3.3 基于田野调查的粮仓建筑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以防热性为例
        3.3.1 参数确立和数据整理
        3.3.2 分析方法和研究步骤
        3.3.3 分析结果与研究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因素对粮仓建筑的技术系统选择影响
    4.1 交通地缘因素对粮库选址的影响
        4.1.1 交通条件对粮库选址的影响
        4.1.2 地缘条件对粮库选址的影响
    4.2 经济及工艺对粮仓降温隔热技术选择的影响
        4.2.1 通风系统在粮仓降温设计中的应用
        4.2.2 双层表皮在粮仓隔热设计中的应用
        4.2.3 屋面防热在粮仓隔热设计中的应用
    4.3 气候因素对粮仓防水防潮技术选择的影响
        4.3.1 粮仓建筑屋顶防水技术分析
        4.3.2 粮仓建筑墙身防潮技术分析
        4.3.3 粮仓建筑地面防潮技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
    5.3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江苏省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高总访谈记录
附录二:江苏淮安中储粮直属库储粮鲍科长访谈记录
附录三:安徽淮南田家庵粮食储备库保管员谢师傅访谈记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冬冷高湿气候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供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辐射空调系统简介以及理论基础
    2.1 供暖辐射空调的分类
    2.2 住宅建筑与办公建筑用能特点
        2.2.1 住宅建筑
        2.2.2 办公建筑
    2.3 CFD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2.3.1 CFD技术在HVAC领域的主要应用
        2.3.2 CFD的工作流程
        2.3.3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2.3.4 湍流模型
        2.3.5 辐射模型的选择
    2.4 小结
第3章 空气载能空调与对流式空调供暖对比实验研究
    3.1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组成与对比
        3.1.1 系统传能过程简介
        3.1.2 辐射传热计算
        3.1.3 与传统对流式空调对比及优势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实验对象以及内容
        3.2.2 实验结果处理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空气载能复合式辐射末端室内热湿环境实验研究
    4.1 空气载能其他辐射板末端安装形式
        4.1.1 复合式辐射板末端
    4.2 实验对象以及内容
        4.2.1 实验内容
        4.2.2 实验对象
        4.2.3 实验仪器
        4.2.4 测试方法
        4.2.5 温度测点布置
    4.3 实验结果处理
        4.3.1 实验数据修正处理
        4.3.2 室外空气温湿度分布
        4.3.3 未开启空调时室内温度分布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16℃、18℃工况下室内热环境分布
        4.4.2 不同送风温度下室内热环境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典型空气载能辐射供暖方式的热湿环境模拟
    5.1 几何模型建立
    5.2 模拟的假设条件
    5.3 网格的划分
    5.4 边界条件
        5.4.1 出入口边界条件
        5.4.2 壁面边界条件
    5.5 模拟结果及分析
        5.5.1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5.5.2 辐射壁面结果分析
        5.5.3 辐射壁面空腔内空气结果分析
        5.5.4 室内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10)基于量质分析的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自运行建筑的热舒适与能耗
        1.2.2 主动式技术能效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2 自运行建筑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2.1 基于APMV评价的自运行建筑能量分析动态模型
        2.1.1 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的能量流动分析
        2.1.2 自运行建筑能量分析动态模型
    2.2 模型应用分析
        2.2.1 自然通风节能效益分析
        2.2.2 被动式优化设计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主动式调控技术的能量流动与转换过程分析
    3.1 主动式调控过程的本质
    3.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现状调研
    3.3 能量流动网络分析
        3.3.1 热泵(制冷循环)+对流末端能量流动网络分析
        3.3.2 热泵+辐射末端能量流动网络分析
        3.3.3 燃料燃烧+辐射末端能量流动网络分析
        3.3.4 燃料燃烧+对流末端能量流动网络分析
        3.3.5 电加热+对流末端能量流动网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夏热冬冷地区城镇住宅热环境营造基准能耗分析
    4.1 居住建筑能耗研究小结
    4.2 原始数据获取与分析
        4.2.1 气象数据分析
        4.2.2 城镇住宅信息分析
        4.2.3 使用模式分析
        4.2.4 住宅原型构建
    4.3 基准模型能耗
    4.4 本章小结
5 夏热冬冷地区城镇住宅热环境营造优化方法
    5.1 方法构建
    5.2 夏热冬冷地区城镇住宅热环境营造技术方案
        5.2.1 夏季制冷方案
        5.2.2 冬季供暖方案
    5.3 不同能效评价方法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经济性分析
    6.1 生命周期费用评估
    6.2 经济性能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建立自运行建筑能量分析动态模型
        7.1.2 建立基于“(火积)”和“(火用)”的住宅热环境营造技术能效评价模型
        7.1.3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优化策略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
    7.3 本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符号注释表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参与编写的标准、专利)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重点、重大项目目录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海外科研经历
    F.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实习经历

四、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冬季的新型空调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论文参考文献)

  • [1]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研究[D]. 苗莉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4]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空调供暖性能试验研究[J]. 龚光彩,刘隽薇,彭佩,韩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9)
  • [5]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6]热湿分控空调系统热环境和能耗对比分析[D]. 钟亮.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7]干热干冷气候农村民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D]. 付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乡土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系统选择与环境因素关联研究 ——以20世纪下半叶苏浙皖赣地区粮仓建筑为例[D]. 张嘉新. 东南大学, 2019(05)
  • [9]冬冷高湿气候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供暖性能研究[D]. 韩婕. 湖南大学, 2018(02)
  • [10]基于量质分析的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环境营造技术优化研究[D]. 何玥儿. 重庆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一种适合长江流域冬季的空调新方式——辐射板+自然通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