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

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

一、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 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陈燕[2](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吴玢[3](2019)在《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传统工匠通过不同时期的造物活动,折射出其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迁,这其中尤以明清时期表现得最突出。自从明代中期以降,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松绑,传统工匠的身份实现了自由,大大提高了造物活动的主动积极性,并且打破了既有的“士农工商”秩序,其身份开始在上层士人中逐渐找到了认同。而晚明时期江南地区更是涌现出不少技术文献,其作者不乏政府官员、文人学者和工匠,充分说明了传统技艺已由经验型态转向理论型态全面转变。因此,本文以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儒匠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技术经济为视角,试图探讨该群体的构成情况、形成方式,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与官府、士人和商人等其他群体的互动。晚明江南地区的儒匠来源较为广泛,构成也稍显复杂,不仅有家道中落、生活落魄的士人,也有热爱读书的商人和工匠,同时,工部的部分官员,以及喜爱造物活动的学者们,也乐意化身为儒匠的形象,参与技术文献的写作。他们的出现,带动了科学知识在晚明江南地区社会的广泛传播,表现出了一系列技术科学化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数理化和理论化三个方面。同时以晚明时期新安地区的制墨家群体为例,探讨了儒匠群体社会资源网络的构建情况,以及他们如何塑造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社会稳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带动了技术经济与地方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寻求到了其身份认同和社会定位,这为我们考察晚明时期社会转型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晚明之际的社会处于流动性的状态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变革的走向,孕育出了新的近代因素。在这个社会大流动的状态中,作为知识群体,儒匠群体也同样面临着转型,不管是社会角色的转换,还是科学理论的建构,从某种层面上都是力争话语权的争夺,寄希望于在社会变迁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其本质上还是儒家社会意识形态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的渗透。由此可见,本文将技术与工匠结合考察,重点突出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主体性,为考察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将儒匠置于特定的场域进行考察,审视该群体参与社会事务的路径,无疑会弥补当前社会史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为我们探讨晚明社会的转型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而有关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探讨,十分符合当前我们对于手工业从业者的关注,有助于构建“匠人·匠技·匠心”的信念。

周兴[4](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丁捷[5](2018)在《“官”、“报”之间:清末新政中的《北洋官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古代到近代,从性质上来看,报刊大致可以划分官报和民报。近代是民报的勃兴和古代官报的衰落时期。而以《北洋官报》为代表的新式官报,在清末最后十年却进入大爆发的时期,成为报刊史上独特的一观。以民报作为参考来看待《北洋官报》,看到的是这份官报的落后性,似乎乏善可陈。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如果把官报纳入从古到今官方传播体系的演变过程之中,《北洋官报》的进步性就凸显出来,并且会启发人们从新的视角去提出问题。《北洋官报》在直隶新政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和清廷、督抚、下级官员、士绅、议会等各种政治势力产生了怎样的互动,建立了怎样的关系?本文的主旨即在探讨新政背景下,《北洋官报》所构建的新型“官”与“报”之间的关系。为了探讨这种新的“官”与“报”关系,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把《北洋官报》的历史划分为兴起、发展、衰落、转变四个阶段,官报和政治关系的分析贯穿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来说,每一个阶段又大致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展开论述:官报和督抚或者议会的关系如何,官报自身的人事变化如何,官报的财政经济状况,官报本身的栏目或本文改革等等。每一章都对爬罗剔抉得来的零散史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把官报的所作所为放置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去描绘《北洋官报》具体的媒介实践,为分析官报所构建的新型“官”“报”关系打下基础。通过分析,本文发现了《北洋官报》并非只是一张官报,它从创办伊始就被纳入新政的有机系统中,其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是新闻的报道者,承担报纸基本的告知功能;还是公文的传递者,成为政府信息传递机关;还增编宣讲用的白话报,担当社会教育的角色;它还通过赢利来援助学堂,充当慈善者的角色;并在救灾等公共事务中募集捐款,成为社会公益的鼓动者。《北洋官报》承担多种角色,说明了它和当时的经济政治改革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新型的官报和政治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简单概述为:官报依靠政治力量获得初始资金,利用这笔资金和政治上的派销特权,实现自我经济独立和盈余,并反哺当时的改革。但是这种关系也不是一直不变的,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会影响官报和政治的关系,比如谘议局成立后,想斩断官报和政治的密切关系,要求督抚取消官报的政治特权。作为自救,《北洋官报》反而加深了对政治的依附,并于民国成立后不久归并直隶行政公署。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依托最新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北洋官报》和《袁世凯全集》等资料,完整地呈现《北洋官报》从创刊到进入民国后转变为公报的历史过程,丰富了对于这份报纸的研究;二是从媒介实践的研究路径出发,把《北洋官报》纳入清末政治改革的宏观视野中,分析其和政治之间的互动,梳理出新的“官”“报”关系模式。

陈婷[6](2017)在《廖行之《省斋集》注》文中研究说明廖行之是南宋湖南衡阳籍词人。生平内行修饬,留心经济之学,在位多政绩。与宋刚仲、宋文仲、周允升等南轩弟子来往颇多,为政之时忧国忧民,为百姓谋利益,颇得衡州主簿刘清之的赞赏,在刘清之的强烈委托下撰写了《衡州图志》,惜世不存。他撰写图志所得钱财全部用来修缮石鼓书院,并在石鼓书院山长戴溪的邀请下,为石鼓书院作《石鼓书院田记》,厘清石鼓书院历史,统筹规划石鼓书院学田。他秉持“纵不足垂世,将必有不以是罪我者”的处世态度,有着一套自己的为官与教育理念,因此廖行之之子廖谦在他的教育下被称为传朱子学者的第一人,当时父子俩也成为衡阳的一段佳话。现存文集《省斋集》,分诗、文、词,数量颇多,但精者尚少,由于在宋代理学家尚谈理的背景影响下,文集也存在着大量谈理之辞,同时也有不少的作品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及清贫乐道的心态。故本文结合廖行之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廖行之的文集《省斋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且对廖行之的思想特性、交游情况以及与湖湘学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这样有助于了解当时湖南文学的发展状况,更进一步窥探南宋士大夫的整体精神面貌。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三章对廖行之的家世及其思想、文集内容、创作特色及廖行之与湖南文学的渊源等进行了较为严谨且全面的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为文本的注释,注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省斋集》为底本,并且参照《永乐大典》《全宋文》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文集中的典故、人物、史实、疑难字句等进行一定的注释。

梁倩琪[7](2017)在《佛山市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塑造建筑,建筑塑造人”,人们建造城市时也缔造了城市独特的文化。而其中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建筑构造、空间布局、独特立面,更是价值观念、民俗精华、传统工艺,是体现城市精神、独特的文化遗产。佛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经历风雨,历久弥新,旧城改造是政府的闪亮政绩。然而,某种程度上却是打着“文化遗产保护”旗号着重于商业提升、面貌改良的城市升级,甚至是大拆大建的拆迁工程。这无疑对文化遗产保护有局限性和不足,亦使文化的传承延续陷入困境。本文将以佛山市部分文化遗产为例,在概述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佛山市旧城改造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剖析。针对佛山市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作者结合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三个角色具体提出了明确中心及定位、细化政策、增强保护意识、提升公众参与度等四个对策,为佛山市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实施建议。未来,佛山旧城改造将以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以提升空间品质的宜居城市为定位,保护活化文化遗产,传承延续岭南文化。

崔明[8](2016)在《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民族现实的客观特点,“民族”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点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1我国的西北民族走廊汇聚了藏族、回族、东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处于走廊腹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本文的研究对象“唐汪人”正是生活在其中的多民族地域性群体。从元代开始唐姓、汪姓、张姓、马姓、赵姓等移民逐渐进入当地。之后,唐汪人的族群身份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与建构。第一次是元代到民国时期,一部分唐汪人从汉族移民转变为穆斯林群体,唐汪人中开始出现族群文化差异。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政策使唐汪人内部各群体的民族身份加速分化。唐汪人成为一个由汉族、回族、东乡族组成的多民族群体。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唐汪人开始了地域性超民族群体建构和地方事务的多民族共建。伴随着族群身份的变异,唐汪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多个民族”的群体形态。从汉族家族结构角度看,唐汪人处于“分而未离”的状态。唐汪的穆斯林“宗亲”是在历史变故、政策落实、宗教传播、族际通婚过程中逐渐远离了自己的“家伍”。从回族、东乡族族属角度看,唐汪穆斯林是“融而未合”的特殊群体,处于从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过渡阶段”。在唐汪以外的东乡族眼中,唐汪东乡族是本民族内部具有自身特点的那种“人”。他们不会东乡语,有着“与众不同”的祖源记忆,资源环境和文化传统也与自己大相近庭。这些状态造成了唐汪人在族群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方面的两难选择。唐汪人内部各族群间不得不频繁地“越界交融”,出现“重家族,轻民族”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族群认同及文化传统。这种情况使唐汪人在生活实践与身份定性上面临更加严峻的双重困境。其实,唐汪人处于西北民族走廊和族群边界地带,其族群分化现象体现了多元文化空间中群体归属的多样化选择。但以往的族群研究更多地关注内部认同构建与外部边界划定,较少关注类似唐汪人这样的族群身份“越界”现象,这就形成了传统理论研究的中间地带。面对唐汪人内部模糊的族群边界与频繁的越界行为,我们如何清晰界定各个民族?其民族身份何以成立?民族学人类学应如何认识这种特殊族群?这些都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掌握唐汪人如何解释其群体状况的正当性及解释话语的创制逻辑,我们需要回到其族群建构的的“历史”原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尝试使用历史民族志形式,在不同时间的“历史现场”观察唐汪人的生存空间、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等内容。在唐汪人的身份重构进程中,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联系、身份识别、认同建构、关系调节等诸多功能,其本身也成为了族群重构作用下不断被改写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有时成为促进族群融合的“黏合剂”,有时又成为阻碍族群融合的“分离剂”。唐汪人通过操作祖源记忆与交往记忆等多种集体记忆来应对各种身份问题。祖源记忆成为了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成为了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交往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时的公共文化资源,创伤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历史记忆的“特殊性”也被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唐汪人通过家谱、仪式、建筑、传说等记忆表征体现着族群分化与文化冲突的社会本相。他们通过模仿、改造、神圣化、结构化忘记等书写技术探索着对族群变迁的合理解释模式,采用“英雄祖先”、“兄弟祖先”的文本结构隐喻各个族群间竞争与共享社会资源的关系,从自身历史出发的“移民心性”也成为历史再造的逻辑。他们对于自己历史记忆的处理方式饱含了解释复杂认同和骑墙身份的民间智慧。这种民族历史地方写本启示我们反思西北民族走廊地区少数民族史的书写模式,反思文化与地理的时空边界视角对中心史观的转换意义。通过分析唐汪人元明两代的移民记忆,清季民国的变迁记忆,建国后家族、宗教、教育的发展事件和记忆资本化的实践,我们看到,唐汪人的身份变迁反映着以东乡族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身份转变的宏大叙事。从发展史角度看,东乡族就是由唐汪人这样的不同群体不断融入和重构后产生的民族。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后,它同回族、保安族等其他族群一样经历了更具政治意义的重构过程。他们都面对着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间的互动关系问题。此时,历史记忆成为了民族认同建构的解释性工具,成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参考。记忆的历史心性也为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多元认同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路。

倪楠[9](2013)在《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我国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快速赶超英、美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一发展战略,国家又配套实施了以城乡分治为核心的户籍政策,因此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为了打破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了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相关政策。但从1949年建国后至今,我们也先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下,不同时期的城乡政策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矛盾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具体内容。1978年后,党和国家反思了前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带来的城乡经济差距不断被拉大的现实问题,从1978年到2001年,国家推行了以城乡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我们将该时期称为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该时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被打破,同时又由于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限制,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相继产生了突出的社会矛盾,最终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城乡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为了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在2002年国家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2020年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列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因此我们说从2002年至今,我国已进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已成为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重要战略手段,它也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目标,这一战略的实现将有利于缩小不断拉大的城乡经济差距,有利于平衡不断失调的经济与社会关系,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未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不断落实,其必将成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必将成为不断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也终将成为新时期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我们认为通过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11年来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有利于我们对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因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历史演进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当下特定的经济背景为视角,对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以此为出发点诠释了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含义、特征、性质以及易混淆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说明来描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全貌,以城乡一体化在我国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矛盾以及党和国家不同的应对政策作为划分依据,将我国城乡政策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乡对立阶段(1949——1977),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1978——2001)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阶段(2002——2020)。我们通过对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评价和背景介绍来说明现阶段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现实依据。总结了我国目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动力和一般规律,进而为更好的说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我国发展状况打下基础。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乡一体化从建国后在我国共表现为三个阶段:城乡对立阶段(1949——1977),它以重工业发展为战略,以赶超英美为目标,造成重工业发展畸形,农村经济严重伤害,最终致使城乡差距被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1978——2001),它以城乡经济发展为战略,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为目标,最终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得到加快,但由于各种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不但没有被打破,反而呈现出固化的趋势,城乡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阶段(2002——2020),它以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战略,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以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新农村建设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为手段,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第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战略指导地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我国在未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动力,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保障,是城乡共享改革开放经济文化成果的前提条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也是一个战略目标,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享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三,由于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实践着不同模式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既有内陆地区又有沿海地区,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迥异的国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先富带动后富,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以及建国初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和制度的推动,使我国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板块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平横的格局。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区所处的位置、优势和城乡发展状况的不同,它们实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每种方式都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且共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马晓婷[10](2013)在《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数目庞大的资源型城镇如何转型仍是尚未很好解决而亟待研究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只是刚刚兴起,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资源型城镇转型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相关理论的滞后性,致使多数资源型城镇的转型问题履步维艰。本为以山西省介休市义棠镇为研究主体,有针对性地对以煤炭开采为主体的资源型城镇义棠镇的转型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义棠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总结得出义棠镇面临转型,且必须转型,而外部宏观环境也为其转型提供了契机。论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对义棠镇区位条件、产业分工、外部政策、主导资源、其它可利用资源、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政府决策力外内两个层次八大影响其转型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义棠镇为区位条件突出、其它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的复合型城镇,转型发展模式为外联内聚型,该模式具有利用区位优势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同时充分挖潜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优点,有利于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经济转型、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研究义棠镇如何实现内聚外联的转型发展模式。本文是对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所提出模式和空间重构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如何落实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

二、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 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 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2)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三、涉及相关理论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二) 历史时段理论
    四、研究资料
        (一) 历史文献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四) 田野调查资料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相关说明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四) 哈尼族先民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三、向边地迁徙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致谢

(3)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现状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五、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匠人: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概况
    第一节 晚明儒匠群体的兴起与发展
        一、何为工匠和工匠群体
        二、儒匠群体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晚明儒匠群体的分类
        一、游离型:以匠饰儒,业余精神
        二、蜕变型:弃儒业匠,技艺入仕
        三、学者型:好儒修文,技术专家
    第三节 晚明儒匠群体的分布与规模
        一、儒匠群体的地域分布状况
        二、儒匠群体地域分布的特征
    小结
第二章 匠型: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形成方式
    第一节 传统家族式和师徒传承式
        一、黄氏家族刻工群体
        二、宜兴紫砂陶艺师徒传承群体
    第二节 地域式
        一、“香山帮”建筑群体
        二、金陵印人群体
        三、新安制墨家群体
    第三节 文人工官式
        一、实学专家群
        二、工匠入仕群体
    小结
第三章 匠技: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技术科学化倾向
    第一节 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
        一、“工匠→学者”
        二、“学者→工匠”
        三、“工匠(?)学者”
    第二节 儒匠群体的技术科学化倾向
        一、标准化
        二、数理化
        三、理论化
    第三节 技术文献与儒匠技能的专业化
        一、技术文献的广泛传播
        二、儒匠技能的专业化
    小结
第四章 社交: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社会网络构建以新安制墨家群体为例
    第一节 儒匠群体的内部矛盾与整合
        一、“儒匠”与“俗匠”之间
        二、程、方斗墨与《续中山狼传》
    第二节 儒匠群体外部产业链的形成
        一、儒匠与官府
        二、儒匠与士人
        三、儒匠与商人
    第三节 “竞相风雅”与“雅贿”现象
        一、“尚奇”的社会审美风尚
        二、“斗侈”氛围的士商互动:“世风以侈靡相高”
        三、“雅贿”现象的出现
    第四节 阶层流动与社会网络的构建
        一、士、工、商的传播与推广
        二、“知识经济”的雏形
    小结
第五章 匠心: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一节 晚明江南儒匠群体的传统工匠精神
        一、专注投入的钻研精神
        二、高度认同的职业精神
        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四、引领时代的文化精神
    第二节 儒学与西学:冲击和会通影响下的晚明技术科学
    第三节 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科学文化精神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二、什么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精神
        三、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科学文化精神的表现
    第四节 评价与反思:基于“李约瑟难题”的探讨
    小结
第六章 认同: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亦儒亦匠:晚明士人社会角色的转换
        一、儒匠分途:传统制度下的民安其业
        二、“不务正业”:晚明士人社会角色的转换
    第二节 物之主体:文化消费下的儒匠身份认同
        一、士人对工匠的认可
        二、儒匠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经世致用:技术经济下的儒匠身份回归
        一、“经世致用”思潮兴起的社会原因
        二、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技术经济情况
    小结
结论: 社会变迁、角色转换与技术经济
参考文献
附: 晚明儒匠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启示
附表: 晚明江南地区名匠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五、小结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四、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三、小结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五、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5)“官”、“报”之间:清末新政中的《北洋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晚清报刊史研究
        1.2.2 晚清媒体与政治研究
        1.2.3 晚清舆论研究
        1.2.4 清末官报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新式官报的溯源与早期实践
    2.1 “官—民”人际传播体系溯源及其危机
    2.2 邸报传播体系的构建及其不足
    2.3 从补充到赘疣——官方传播体系在晚清的不适应
        2.3.1 对新报的补充
        2.3.2 从补充到“疣赘”
        2.3.3 晚清士人官方传播的改进建议
    2.4 清廷的调适——清末中央和地方创立官报的尝试
        2.4.1 《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最早的新式官报
        2.4.2 《时务报》改官报的尝试及其失败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新政改革与《北洋官报》的创办
    3.1 庚子事变后官报思想的复活
        3.1.1 晚清大员办理官报的谏言
        3.1.2 清廷和民间的反应
    3.2 《北洋官报》的创办
        3.2.1 袁世凯创办北洋官报的动机
        3.2.2 创办初期袁世凯广揽人才
        3.2.3 创办初期的资金来源
        3.2.4 印刷业务的兴盛
        3.2.5 内部组织的建立及其评价
    3.3 《北洋官报》初期的栏目设置
        3.3.1 新闻栏目的设置
        3.3.2 图片栏目的设置
        3.3.3 评论的兴起
    3.4 初涉新政:创刊初期的新政报道
        3.4.1 新政开始:破旧
        3.4.2 新政构建:立新
        3.4.3 报道外省新政营造舆论
        3.4.4 翻译日本文章以资参考
    3.5 本章小结
4 袁世凯督直时期《北洋官报》的发展
    4.1 《北洋官报》报人群体的变动
    4.2 新政的报道文体与报道偏向
        4.2.1 报道文体——文体形式的多样性
        4.2.2 报道偏向——作为“精神奖励”的官报
        4.2.3 辟谣——官报对于新政的维护
    4.3 《北洋官报》附刊的演变与白话文转向
        4.3.1 附报的出现:学报的兴起和演变
        4.3.2 语体的变革:从文言到官话
        4.3.3 官话和白话的并行
        4.3.4 图片配图与白话文解说
    4.4 增加论说:袁世凯对《北洋官报》的第一次改革
        4.4.1 书册式到单张式再到书册式
        4.4.2 袁世凯的不满和官报的第一次改革
    4.5 突出公牍:袁世凯对《北洋官报》的第二次改革
    4.6 推动清廷立宪和地方自治
        4.6.1 反驳中国不能立宪之说
        4.6.2 敦促清政府加快立宪进度
        4.6.3 天津试办自治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4.7 本章小结
5 遭遇危机:直督的变动和《北洋官报》的衰落
    5.1 直督的变化和《北洋官报》人事的变迁
    5.2 “官纸归并官报”引发的风波
    5.3 “取缔北洋官报局”一案引发的纷争
        5.3.1 顺直谘议局对《北洋官报》的责问
        5.3.2 清廷政治改革成《北洋官报》的救命稻草
        5.3.3 两次风波与清末新政的关系分析
    5.4 作为“文书”的《北洋官报》的改革
        5.4.1 官报内容的变革
        5.4.2 官方发行方式的转变
    5.5 宪政背景下《北洋官报》的报道特点
        5.5.1 对于天津议事会所议事件的报道
        5.5.2 《北洋官报》对于谘议局议案的相关报道
        5.5.3 介入防疫救灾等公共事务
    5.6 本章小结
6 由官报到公报:《北洋官报》的转变
    6.1 动荡局势下《北洋官报》的舆论处置
    6.2 从晚清到民国的顺利转变与舆论特点
        6.2.1 由官报到公报的顺利过渡
        6.2.2 《北洋公报》的内容安排和评论分析
    6.3 《直隶公报》:独立性的完全丧失
        6.3.1 印刷和编辑业务的分开
        6.3.2 北洋印刷局的继续经营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官”“报”关系的独特形态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表格索引
附录二 :图片索引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廖行之《省斋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廖行之的生平事迹与思想特性
    第一节 廖行之其人
        一、廖行之家世
        二、廖行之科第时间
    第二节 廖行之的思想特性
        一、至纯至孝,曲尽人子之道
        二、尽心尽力,曲尽为官之职
        三、清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
        四、亦步亦趋,甘当理学趋步者
        五、忧国忧民,实为百姓谋利者
    第三节 廖行之的交游与文学创作
        一、与亲族相交
        二、与同僚相交
        三、与同社诸公相交
        四、与理学人物相交
第二章 《省斋集》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第一节 文章研究
        一、论说文
        二、杂记文
        三、序文与题跋文
        四、书牍文
        五、公牍文
        六、哀祭文
        七、铭文
        八、语录体
    第二节 诗词研究
        一、唱和诗
        二、赠答诗
        三、哀挽诗
        四、祝寿诗与祝寿词
        五、羁旅行役诗
        六、其他诗歌
    第三节 《省斋集》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
        一、文以载道,注重教化
        二、工于叙事,寓喻结合
        三、白话入诗,率性自然
        四、善于用典,含蓄流丽
        五、不足之处
第三章 廖行之与湖南文坛
    第一节 宋代湖南文坛的发展概况
        一、文学的发展
        二、理学的发展
        三、湖南诗社的发展
    第二节 廖行之与湖湘学派
        一、廖行之对周敦颐、胡安国、张栻等人的推崇
        二、廖行之与南轩门人的交游
        三、廖行之对湖南文学的影响
结语
《省斋集》注
    凡例
    卷一
        岩桂赋
        五言古诗
        夜坐觐书
        重九後菊未开
        赠别罗舜举
        寄舅氏
        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
        从三舅氏携儿侄游向园分韵得买字
        自中都归题胜业寺古栢
        醉中纪事题辰州净因寺
        代游西湖分韵得香字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寿湖南宗宪五首
        寿湖南管仓五首
        挽刘监庙
        送邓彦霄有序
        题族兄耐轩
        题君子亭
        和苦热喜雨
        寿岳阳林悴
        题舅氏耕隐图
        七言古诗
        书怀寄黄梦立
        夏夜大雨
        和汤无邪
        再酣汤无邪
        春日途中
        山枣道中
        西郊即事三首
        又次韵三首
        夜梦得一句云“老树拜风牕影乱”因伸其语为一绝
        江皐即事
        再次前韵
        书湘阴驿壁
        溪流
        和喜雨诗
        和陈必强韵
        和杨公维二首
        和游子叹
        呈武氏表兄
        呈四表兄求栖碧遗文
        次韵酬郭承禧
        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
        送程正翁解官归徽州
        寿邵阳唐悴二首
        代贺苏盐生朝
        代人上父生朝诗
        将归新城乡舍邀赋诗赠行
        和阻风潜江以诗祷神
    卷二
        五言排律
        为老人寿苏盐
        五言律诗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社祠绝江访向园赏春韵三首
        和春睡
        和罗舜举三首
        赠胜业老了谧
        和前韵
        暮春偶成四首
        雨中有怀
        七夕
        观潮
        宿田桥驿枕上口占
        如新墙宿於刘叟逆旅
        向氏归来园
        水仙
        嵗晚寄罗舜举
        怀程正翁
        钱塘买舟西归
        戏咏白发
        和益阳赵宰六首
        无题
        挽王倅
        挽周守
        挽邓彦霄
        挽谷子长
        挽刘知府乘
        挽邓知县友龙
        挽军器监簿周公子及
        挽唐学录颐
        挽龚宣教世基
        挽雍宣教知义
        挽龚主簿盖卿
        挽刘学谕玗
        挽刘宣教孝昌
        唁陈颐刚颐大二兄
        七言律诗
        和游归来园韵
        春雪
        江楼雪望
        和春游三首
        海棠
        社日雨
        清江道中
        次纲官王簿韵兼简伯潜二首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和芍药
        送春
        宿田舍遇雨
        七夕
        重九後菊
        中秋日简同盟诸公
        和晚菊三首
        月夜有怀二宋兄
        秋夜读书示谦
        西囿卢橘数株方穷秋萧索间诧然敷荣薿薿可爱作诗记之
        和罗舜举
        和张王臣
        和家字韵呈同社诸公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暮秋闻雁
        和蔺仰之咏含笑花
        得长兄书
        同伯潜诸公联骑出城东次衫字韵
        和武必达郢亭杂咏韵
        宿白湖即事
        和洞庭古寺壁间韵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
        游岳麓宫抱黄洞
        和张王臣登清斯亭韵三首
        题苏瑑觉斋二首
        和长兄席间书事
        题舅氏耕隐图
        书怀
        食菜作二首
    卷三
        七言律诗
        丰城舟中
        上湖南孙漕四首
        代送王守赴湖北漕
        和丙午衡州鹿呜宴诗
        和石鼓宴士二首
        上湖北赵司仓三首
        送黄尉解官因简黄德亨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
        无题
        用韵杂兴
        萍乡道中
        宜春道中
        觅酒於宋伯潜
        和武公望从人覔酒二首
        又次韵二首
        弃屣有感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送鲍判官解官归浙西
        送乐贡父赴书馆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
        和曾知运寄兄诗二首并序
        送长兄赴调上都次田俊卿韵二首
        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
        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
        寿巴陵朱宰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塲二首
        次韵酬宋伯潜三首
        酬罗季康 二首
        次陈颐刚与许拾遗酬唱之作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
        还十五弟文稿
        示梦龙侄
        赠别罗舜举二首
        别蒲圻徐丞於金鷄驿次李和卿[3]韵
        有禽声急而似可晓乡人以催税目之其声亦颇类焉因感而成诗
        挽江西宋漕三首
        挽宋知县刚仲二首
        挽陈宣教直中
        挽武宣教彻二首
        挽武宣教溪四首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
        挽刘宣教秉二首
        挽黄承事三首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
        挽刘主簿令二首
        挽朱监庙明二首
        五言绝句
        玩易斋
        遣兴四首
        书诗隐何元仲诗卷
        六言绝句
        方壶
        书陈颐刚墨梅扇
        寄题李筠叟主簿所居竹斋
        书诗隐何元仲诗卷
        半隐诗
        山居三首
        七言绝句
        立春二首
        和清明後即事
        和清明前即事三首
        春晚雨中
        雨中惜海棠花四首
        和送春四首
        和咏莺
        丰城道中闻莺书於故县
        午睡
        溽暑中一雨遂翛然枕上口占喜凉
        月夜不寐
        重九前二日夜雨
        和惜香红二首
        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梅
        和周少皙咏梅韵五首
        又和前韵十首
        和真珠花二首
    卷四
        七言绝句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食蕨三首
        江上舟中
        舟中风便
        和马茂先净因阁中所题
        题云梯石和王东卿壁间韵
        书田俊卿北征纪行诗
        读浮休诗有感
        旧友家睹书劄感成
        梦
        赠舅氏授室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送陈必强赴宜春理官掾三绝
        上浙西张帅十首
        寿五一弟四首
        寿湖南汪仓十首
        词
        临江仙·元宵
        卜算子·元夜①观灯
        鹧鸪天·咏梅菊呈抚州葛守
        如梦令·记梦
        点绦唇·贺四十五舅授室四阕
        前调和梁从善
        重九忆罗舜举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减字木兰花·送别
        点绦唇·赠别李唐卿
        点绦唇·送人归新城
        贺新郎·赋木犀
        记
        省斋记
        石鼓书院田记
        序
        久敬录序
        送邓彦鳞序
        送彭端卿序
        送安福周秀才序
        送周允昇序
        送庐陵李舜臣序
        文篑序
        论
        田制论
        赋法论
        表
        代林昌化谢到任表
        状
        代知衡州刘寺簿清之奏状
        迓宋宪先状
        迓赵盐先状
        迓汪宪先状
        迓林倅先状
        迓樊盐先状
        迓刘守先状
    卷五
        策
        制科策
        劄子
        统县本末劄子
        论湖北田赋之弊宜有法以为公私无穷之利劄子
        论保伍劄子
        又小贴子
        论迎送出郊科钦乡保排办钱物劄子
        论州郡禁军弛惰宜更出戍以习之劄子
        论验屍科扰劄子
        论军须禁物商贩透漏乞责塲务[3]照验税物申明法禁劄子
        论招填弓手劄子
        论弓手请给劄子
        论造器甲劄子
    卷六
        书
        为长兄上徐仓书
        代梁干上王相书
        代上湖南赵仓书
        代上武冈守书
        代见耒阳蔡宰书
        寄未阳宰书
        上王判院书
        上湖南汪监书
        上衡州李守书
        谦子定刘氏书
        谦子纳幤书
        丰侄纳币书
        五一弟定郑氏书
        回王氏许亲书
        回王氏纳币书
        回刘氏许亲书
        回刘氏纳币书
        回向氏许亲书
        代回胡氏许亲书
        代求范氏婚书
        代言定书
        代回定书
        代回定书
    卷七
        启
        贺宪冬啓
        贺莫漕冬啓
        元正与宪啓
        贺沅靖守元正啓
        贺沅靖悴元正啓
        贺衡州范奉使啓
        贺范盐啓
        贺陶盐啓
        贺曹盐啓
        贺益阳赵宰啓
        贺邓守啓
        贺叶守啓
        贺邓守啓
        谢薛守啓
        为老人通邵守啓
        为老人通辰州徐守啓
        通岳州张守啓
        回李守啓
        贺张守啓
        贺张守啓
        为叔父贺邓守啓
        代刘守贺吉州朱守啓
        贺鼎靖守啓
        贺赵守啓
        为老人贺胡中丞啓
        为长兄贺张南轩荆南开府啓
        为长兄贺王帅班师啓
        到任谢湖北汪宪啓
        到任谢陈漕啓
        为长兄到任谢王帅啓
        通兵曹官啓
        通巴陵主簿
        为长兄回孙簿啓
        回巴陵郭主簿啓
        通岳州李司户啓
    卷八
        啓
        谢万悴啓
        为长兄贺赵益阳就任添差潭倅啓
        贺岳州林倅啓
        为老人通交代廖倅啓
        通岳州陈悴启
        为老人通交代李倅啓
        为老人贺沅州徐悴啓
        谢湖北陈漕从所请拨钱籴马谷啓
        过省谢知举啓
        过省谢田寺簿啓
        谢伯玉贺谦子过省啓
        代刘守谢葛给事啓
        为老人通王漕啓
        贺陈漕啓
        代林守通应帅兼贺啓
        贺李帅再任啓
        贺隆兴程帅啓
        贺赵帅啓
        谢荆南陈帅啓
        与静江詹帅啓
        回蒋宰啓
        回县尉啓
        通交代王知县权县尉啓
        回交代啓
        为老人通交代季丞啓
        回司理啓
        回黄干觅酒啓
        回潜江彭知县啓
        代刘守回郑提干啓一
        代刘守回郑提干啓二
        代刘守回张提干啓
        代刘守回邻郡啓
        代刘守回李主管啓
        代刘守回宋检法啓
        代刘守回耒阳省干啓
        为长兄回益阳监务啓
    卷九
        策
        问正统策
        问君相策
        答问
        答刘史君所问
        铭
        座右铭
        砚铭
        跋
        为长兄跋张帅益阳夹道松杉诗
        跋彭盐瑞麟集
        题魏公祭式後
    卷十
        赋
        田县尉悲风词临安道中作
        祭文
        祭江西宋漕文
        遣祭江西宋漕文
        祭郑知录景先文
        祭邓彦霄文一
        祭邓彦霄文二
        祭刘宣教文
        祭王宣教文
        祭范学谕文
        祭罗宣教文
        原跋十七首
        戴溪
        郭应祥
        孙次康
        丁南金
        慕容縡
        王万全
        叶谦之
        孟程
        孙洵
        王遇
        王迈
        王容
        李訦
        黄瀚
        蒋伯瑛
        陈元粹
        王淮
参考文献
附录
    省斋集序
    宋故宁乡主簿廖公行状
    宋故宁乡主簿廖公墓记
    宋故宁乡主簿廖公修职墓志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佛山市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论基础
    2.1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概念界定
    2.2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2.4 文化遗产保护的角色类型
3 佛山市旧城改造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3.1 佛山市旧城改造概况
    3.2 佛山市旧城改造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4 佛山市旧城改造的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文化内涵因改造过程变微弱及其原因
    4.2 城市肌理因空间布局遭破坏及其原因
    4.3 文化遗产因政策欠妥缺保护及其原因
    4.4 小结
5 佛山市旧城改造文化遗传保护的改进对策
    5.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5.2 非政府组织发挥指引作用
    5.3 公众发挥支撑作用
    5.4 小结
注释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新史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史研究趋势
        1.1.2“中心-边缘”史观下的西北民族走廊研究反思
        1.1.3 唐汪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价值
    1.2 选题研究综述
        1.2.1 民族关系史研究
        1.2.2 族群理论研究
        1.2.3 历史人类学研究
        1.2.4 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研究
        1.2.5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研究
        1.2.6 东乡族及唐汪研究
    1.3 选题思路、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选题意义
    1.4 小结
第二章 村落、人口与生存空间—“唐汪人”的界定
    2.1 唐汪人生存的自然空间
        2.1.1 唐汪镇的地理局域
        2.1.2 河川与地景
        2.1.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1.4 比较视野下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困境
    2.2 唐汪人的村落空间与人口分布
        2.2.1 唐汪人的村落版图
        2.2.2 唐汪人口的民族结构及分布
    2.3 唐汪人生存的文化空间
        2.3.1 传统与现代的区间
        2.3.2 西北多元宗教生态系统
        2.3.3 多元族群互动的历史场景
    2.4 小结
第三章 元明两朝的移民记忆—唐汪人的来历
    3.1 祖先的移入记忆
        3.1.1 唐家人的英雄祖先
        3.1.2 汪家人的磨难祖先
        3.1.3 张家人的漂泊祖先
        3.1.4 赵家人的拜官祖先
        3.1.5 马家人的“叛变”祖先
    3.2 收油蜡祭祀中的历史制作实践
        3.2.1 作为民间历史写本的收油蜡仪式
        3.2.2 仪式记忆线索下的地方史
    3.3 祖源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3.3.1 祖源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
        3.3.2 祖源记忆是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
    3.4 小结
第四章 清季民国的冰火记忆—唐汪人的经历
    4.1 辉煌的唐汪商路
        4.1.1 兵沟古道的人流景观
        4.1.2 唐汪的贸易与老街的废弃
    4.2 兵燹后的群体改造
        4.2.1 苏四十三起义中的唐汪人自保
        4.2.2 晚清民初的战火
        4.2.3 从唐家川到唐汪川
    4.3 交往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4.3.1 交往记忆是族群建构时的公共资源
        4.3.2 创伤记忆成为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的发展记忆—唐汪人的阅历
    5.1 民族身份确立与宗族分化
        5.1.1 唐汪人的宗族情怀
        5.1.2 宗族认同的标志
        5.1.3 加速隐讳的亲缘记忆
    5.2 多元宗教分立与动态平衡
        5.2.1 伊斯兰教派的发展记忆
        5.2.2 民间信仰的发展记忆
        5.2.3 藏传佛教的发展记忆
    5.3“唐汪精神”下的多民族教育共建
        5.3.1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传统
        5.3.2 捐资助学的合作
        5.3.3 唐汪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记忆的资本化实践—唐汪人的努力
    6.1 群体关系的社会资本化
        6.1.1 唐氏宗亲大会的首创
        6.1.2 新媒介建立的信息互动
        6.1.3 宗教信众的网络
    6.2 集体欢腾中的文化资本
        6.2.1 唐汪汉族的仪式展演
        6.2.2 穆斯林的宗教仪式链
        6.2.3 宗教仪式中的资本化
    6.3 唐汪发展与资本转化
        6.3.1 大接杏的新经济
        6.3.2 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6.3.3 重建宏济桥的诉求
        6.3.4 阿语女校与新文化资本
    6.4 小结
第七章 历历在目的记忆—唐汪人的启示
    7.1 不断建构的唐汪人
        7.1.1 族群建构论
        7.1.2 唐汪人的复合型族群认同建构
        7.1.3 唐汪人群体重构与历史记忆的选择逻辑
    7.2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形成的去身份化实践
        7.2.1 东乡族的识别过程
        7.2.2 东乡人眼中的唐汪人
        7.2.3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群的再生产
        7.2.4 西北民族走廊穆斯林民族形成的去记忆化实践
    7.3 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记忆与族群
        7.3.1 历史记忆与族群史
        7.3.2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7.3.3 历史记忆与族群关系
    7.4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论文创新
第二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文献综述
    2.1 城乡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1.1 国外学术界对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1.2 国内学术界对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现有研究的评价及本文的视角
第三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理论研究
    3.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涵
        3.1.1 城乡相关概念界定
        3.1.2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3.1.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含义
        3.1.4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容
        3.1.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征
    3.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性质
    3.3 中国城乡一体化阶段总体划分
第四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的前提
    4.1 中国二元结构的发展轨迹
        4.1.1 中国二元结构的内涵
        4.1.2 中国二元结构的特征
        4.1.3 中国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
        4.1.4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表现
    4.2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历史回顾
        4.2.1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提出过程
        4.2.2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背景
        4.2.3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4.2.4 对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评价
第五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的过程及发展趋势
    5.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提出过程
    5.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提出背景
    5.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实依据
    5.4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地位
    5.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作用
    5.6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5.6.1 对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5.6.2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六章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6.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动力
        6.1.1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部发展动力
        6.1.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外部发展动力
        6.1.3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力
    6.2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6.2.1 经济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制约
        6.2.2 缺乏制度的创新性造成的制约
        6.2.3 工业化和城镇化管理水平低造成的制约
        6.2.4 生活方式能否适应造成的制约
    6.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一般规律
        6.3.1 市场内生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
        6.3.2 政府外生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
    6.4 中国各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4.1 东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4.2 中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4.3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演进的模式
    6.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测评
        6.5.1 数据来源
        6.5.2 主要分析法步骤
        6.5.3 评价计算及结果
    6.6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综合评价结果
        6.6.1 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差异分析
        6.6.2 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差异分析
        6.6.3 城乡环境一体化水平差异分析
    6.7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类型划分
第七章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7.1 城乡发展一体化下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
    7.2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土地制度创新
    7.3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7.4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教育制度创新
    7.5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与定义说明
        1.2.1 “资源型城镇”的定义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背景
        1.3.1 义棠镇是典型资源型城镇
        1.3.2 义棠镇趋于衰退期
        1.3.3 义棠镇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基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1.4.2 基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1.4.3 基于人口学方面的研究
        1.4.4 基于矿区发展生命周期方面的研究
        1.4.5 基于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
        1.4.6 资源型城镇成功转型相关案例
    1.5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借鉴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1.5.1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与借鉴
        1.5.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义棠镇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义棠镇所在城市——介休市总体概况
    2.2 义棠镇概况
        2.2.1 区位概况
        2.2.2 地理概况
        2.2.3 历史概况
        2.2.4 人口概况
        2.2.5 镇村体系概况
        2.2.6 空间布局概况
        2.2.7 产业概况
        2.2.8 镇区用地概况
    2.3 义棠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化
        2.3.2 产业结构超重化
        2.3.3 基础设施“真空化”
        2.3.4 生态环境脆弱化
        2.3.5 社会矛盾复杂化
    2.4 义棠镇发展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2.4.1 城企二元
        2.4.2 开发粗放
        2.4.3 资源衰减
        2.4.4 体制不公
        2.4.5 规划缺失
    2.5 义棠镇转型的必要性
        2.5.1 宏观环境促使义棠镇转型
        2.5.2 现状条件倒逼义棠镇转型
        2.5.3 未来发展要求义棠镇转型
    2.6 本章小结
    注释
第3章 义棠镇的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1 资源型城镇的一般转型发展模式
        3.1.1 资源型城镇转型类型划分方式
        3.1.2 资源型城镇的四种转型发展模式
    3.2 资源型城镇发展影响因素及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2.1 外部影响因素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2.2 内部影响因素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3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确定
        3.3.1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3.3.2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选定——外联内聚模式
    3.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4章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4.1 外联内聚型转型发展模式总体概述
        4.1.1 义棠镇的区域定位
        4.1.2 义棠镇外联内聚型模式的总体部署
    4.2 经济转型
        4.2.1 融入太原经济圈
        4.2.2 聚集城镇可利用产业
    4.3 空间结构转型
        4.3.1 城乡一体化发展
        4.3.2 空间聚合重组
    4.4 土地合理利用
        4.4.1 合理组织交通用地
        4.4.2 合理发展利用镇区用地
    4.5 社会和谐发展
        4.5.1 城乡统筹
        4.5.2 解决社会内部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创新点
    5.2 主要结论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 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2]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3]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D]. 吴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5]“官”、“报”之间:清末新政中的《北洋官报》研究[D]. 丁捷.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6]廖行之《省斋集》注[D]. 陈婷. 广西大学, 2017(01)
  • [7]佛山市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梁倩琪.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7)
  • [8]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D]. 崔明. 兰州大学, 2016(06)
  • [9]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D]. 倪楠. 西北大学, 2013(05)
  • [10]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D]. 马晓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走出“单一经济”死胡同,新会农民实行一镇一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