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曲”的地理概念和名称

“歪曲”的地理概念和名称

一、“名不符实”的地理概念和名称(论文文献综述)

寇磊[1](2021)在《论沂蒙山旅游品牌的打造》文中认为沂蒙山的概念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是临沂市乃至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近年来,随着临沂市旅游业的发展,沂蒙山品牌在旅游领域得以应用。但是,临沂市在打造沂蒙山旅游品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沂蒙山旅游品牌的打造为例,通过总结沂蒙山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分析沂蒙山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主体的演变和现状,阐述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的意义,剖析在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钱春富[2](2021)在《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社会发展“五大理念”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不断促进区域教育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是推动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整体上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边、贫、弱、滞地带的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凹地”,研究并推进边、贫、弱、滞地带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深化教育公平及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扶贫、促进“教育补短板”乃至推进“乡村振兴计划”的需要,因而在当前具有相对重要和显在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怒江州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深入剖析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对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的主要诉求与特殊要求,进而结合教育调查与SWOT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相关措施建议。怒江州地处边境且为我国较大的直过民族聚居区,其相对特殊的教育发展历程和“望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的高山峡谷地形、“滇缅印藏结合部”的特定区位、族群众多与生态独特等人文及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对其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诸多特定诉求及特殊要求。本文在文献研究、述评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从区域教育尺度对怒江州进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分析框架:即从文献研究发现的理论空间及进一步探索方向出发,对“空间、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三位一体思想进行了整体性探讨与区域化建构,对概念系统及基础理论作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提出且阐述了区域教育尺度下对怒江州进行教育可持续发展分析的分析角度、分析要素、分析内容等反映研究重点的思路框架。进而,基于建立的分析框架,论文对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时间、空间、地理环境三条轴线的深入剖析与解析:通过历史地理方法回溯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特殊历程,通过地图方法、GIS分析法等呈现并分析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空间特征,通过地理环境分析与教育调查剖析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现状、矛盾、诉求等。在此基础上,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导向结合,在怒江州推进教育发展的资源优劣势、问题与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三者协调的耦合视野下,建立SWOT模型分析,最终从策略思路、策略路径、发展重心、内容体系四个层面提出了推进策略,从省级政府统筹、地方政府引导、学校管理者协作三种角度提出保障措施及建议。研究发现,怒江州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教育发展历程,使得怒江州教育发展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地域性特点及诉求,集中体现在“区位重要但边贫弱滞、地广人稀但人地矛盾、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地域广大但山高坡陡、环境优美但灾害频发、族群和谐但跨境涉边、边境安宁但宗教交织”七个大的层面上。在这些地域性影响因素的客观制约及影响下,怒江州区域教育整体上处于“边、贫、弱、小、难”的现状,教育发展总体上面临着追赶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层面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帮扶力度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和重点面向这些地域性特点及其教育发展诉求,在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扣紧以下重点:(1)在策略思路上采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策略,通过“区位地形特点+优势资源合理利用+内涵式增长”三结合的策略设计及配套措施来促进怒江州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和促动区域内教育内生式发展;(2)在策略路径上着力于公平化发展区域教育、生态化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化发展区域教育三种大的方向及路径;(3)在发展重心上将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心聚焦于在高质量国民教育、地方特色教育、地缘特点教育三个层面上共同发力和统筹推进,以加快怒江州的教育质量发展、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国际化教育竞争能力提高;(4)从内容及体系角度应重点推进优质教育均衡、生态文明教育、文化多样性教育、跨境教育和旅游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边疆安全教育等切合地域性特点并体现教育特色的内容,同时在教育投资及区域教育发展的体系设计、资源布局、学校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特征与地域性特点的适切性。

杨蕤[3](2021)在《近三十年来宁夏古史研究中的新材料与新问题》文中提出新材料是史学发展和区域史研究的重要推动力。近三十年来,宁夏地区发掘了不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遗址,也出土了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集中体现在远古时期的水洞沟遗址、鸽子山遗址,历史时期的姚河塬遗址、张家场等古城址的调查,丝路遗存和民族文物的不断发现为《宁夏通史》的修订提供了新素材。对新材料的梳理也引发了对宁夏在史前时期的联结纽带作用、宁夏在中华文明坐标体系中的地位、宁夏地区的民族遗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柴芃[4](2021)在《“中州名汉”考——中古时期的地域问题》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族群与地域名称有相互混用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关中人称"羌"、北方人称"虏"、江州人称"溪",都是将当地的特色族群名号施诸整个地域;河东及关中地区"蜀"人之得名则与此相反,是以其原生区域名称命名族群。"中州名汉"的性质属于前一种情况:族群意义上的"汉",本是外族"依于故习",以及南朝为了与统内居民相区别,而对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采取的非正式称呼。至于生长在中原的鲜卑及其他少数族被称为"汉",则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色彩,与其"汉化"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黄燊[5](2019)在《从宗族到乡族:闽西客家古村芷溪的聚落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芷溪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传统聚落,四个姓氏在这里聚族而居,形成了七个大小不同的宗族聚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这些宗族聚落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模式。另外,这七个聚落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祭祀圈,他们通过一个八年的轮值制度举行花灯巡游仪式,敬奉共同的神明;同时芷溪过去还有各种超血缘、跨宗族的会社组织,士绅阶层通过这些会社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共同的祭祀圈加上实际控制乡村的会社组织,将这七个宗族聚落联结在一起,共同建立起了一个乡族社会。本文以闽西客家古村芷溪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成果,研究芷溪这一传统聚落的动态演变过程,这其中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分析在宗族发展变迁过程中,聚落的动态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芷溪这个多姓宗族聚落是如何建构起一个乡族社会的。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宗族溯源与聚落雏形:从文献资料和民间口述传说出发,结合姓氏肇基祖祖屋的选址及功能转变情况的研究,重新理解和建构乡村历史,从而解释现今芷溪各宗族聚居格局的形成过程。(2)宗族变迁与聚落演变:首先从宗族结构的角度,分析聚落整体空间的层次结构,发现隐含在聚落格局与肌理背后的是各宗族、各房支之间力量此消彼长的历史过程。在把握聚落整体空间格局的基础上,结合聚落的物质空间的扩张,分析家族发展各个阶段的生计模式和发展策略,从而揭示出宗族聚落的动态演变机制。(3)从宗族到乡族:分析士绅阶层如何通过各种跨宗族的会社组织,对地方公共事务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了乡族自治;发现在此过程中,各宗族的祠堂从本属于宗族的“集体空间”渐渐转变成乡族的“公共空间”,成为了乡族自治的空间载体。研究芷溪的民间信仰体系,分析其如何对社区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信仰中的仪式,考察村民如何通过花灯巡游这一仪式活动建构起社区空间。最后结合前文,总结芷溪的各宗族如何被联结在一起,从而建立起了乡族社会。

刘文明[6](2018)在《“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文中提出西方的"帝国"概念渊源于古代罗马的imperium,其内涵成为一种"帝国理念",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到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近代殖民帝国,作为一种帝国文化遗产而传承下来。它包括三个要素:合法的统治权威、由多民族构成的广大领土、以"责任"和"使命"相标榜的普世追求。然而,一些西方学者无视西方"帝国"概念的历史性及其文化独特性,把"帝国"抽象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国家形态或类型,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世界历史上丰富多样并各具特色的大国,冠之以"帝国"之名,造成了"帝国"概念的滥用。但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各国历史的特殊性,强调西方"帝国"概念的独特性,反对将这一概念运用于西方之外。一些学者尤其是西方的清史研究者,将西方含义的"帝国"概念用于中国史,中国学者对此也展开了讨论。笔者赞同不能将西方的empire译为中文"帝国"并将其用于分析中国史。如何用中国本土概念来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话语体系,是一个中国史学界值得重视的问题。

胡迎春[7](2018)在《工业旅游体验的具身障碍与场景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旅游是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而兴起的大工业浪潮及其衰落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巨大的增长,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小众旅游市场。开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在旅游领域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推动“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社会、工业企业和个体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内外工业旅游增长迅速且意义显着,但是现实中工业旅游面临多种多样的实践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认知不足、市场认知度低、游客满意度低和缺少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因此,使现实的工业旅游发展走上健康的轨道,使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获益,使工业旅游者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是工业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理论界虽有涉及,但仅仅是关注表面上的资源问题、认知问题和管理问题等,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解释,很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都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解决。本研究在旅游体验理论的整体框架下,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具身理论,以期从根本上找到某种规律性的解决方案,找出其背后的共性理论问题。在具身理论看来,体验主体的充分在场是具身体验的核心和基点。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说,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旅游者与情境的融合度、参与度以及身心的在场程度。而工业旅游因其依托于工业生产作业的真实场景而使得工业旅游体验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无法具身,这就意味着工业旅游产品很可能在提供具身体验时无法达到与一般旅游产品相匹配的可能性和充分性。基于这样的理论视角,本研究关注工业旅游场景中的旅游者具身参与和体验问题,具体包含几个问题:什么是工业旅游?工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工业旅游体验的精髓何在?高品质工业旅游产品的特质是什么?工业旅游的在场体验如何?如何评价?如何满足工业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这些共性的理论问题,才可能找到某种规律性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旅游发展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使工业旅游发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升。本研究要实现两方面的诉求:一方面期待运用场景和具身理论有效地指导工业旅游的研究和实践;另一方面也期望工业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能够推动旅游体验理论的发展。本研究以工业旅游者体验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网络和问卷调查等多样的方法广泛收集相关数据,具体包括实地观察笔记、深度访谈文本与图片、网络文本与图片以及问卷等四种类型的研究数据,运用理论思辨、扎根理论、主题分类、隐喻抽取技术以及统计分析等混合式的数据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工业旅游体验的整体结构,以探索通过工业旅游场景组织来移除工业旅游体验中的具身障碍,引发游客的主观移情参与,最终实现工业旅游具身体验的逻辑运行规律。本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包括9章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总结了国内外工业旅游发展的状况,重点分析了国内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本研究的理论研究问题,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说明。第二部分包括第2、3两章。第2章在对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进而对旅游体验、具身性、地方性、景观、场景等研究领域进行评述,目的是回应工业旅游现实中的问题,使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以统御后续研究。旅游体验向身体和具身的方向发展,而工业旅游由于其特殊性限制了游客的具身,使用“场景”这一术语来考察工业旅游情境中的旅游行为,宗旨是将地方性、景观以及旅游研究中的场景营造、场景组织等概念加以综合,突出强调场景的“可组织性”或“可布置性”、主客之间的“互融互动性”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场景的“动态性”,以深化工业旅游体验的理论问题,指导工业旅游的实践问题。第3章是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概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分析单位、资料收集方法、研究资料类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并对研究样本进行特征描述性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4、5、6共计三章。第4章采用哲学和逻辑思辨的方式,对现有国内外工业旅游的概念及其分类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属加种差的原则,在旧范畴、旧分类的基础上对工业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正,赋予其新的内涵、归纳其本质特征,并对工业旅游的类型进行系统划分。得出工业旅游是人们前往提供工业生产或运营实景或其附属展演景观的现场进行休闲体验的旅游活动,具有作业性、知识性、本体性和垄断性等特征。第5章在工业旅游概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工业旅游场景的形态进行探究。首先探讨了旅游场与场所精神、场景观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业旅游场景的特征为景观性、动态性、在场性和依附性,并对工业旅游场景进行定义,得出工业旅游体验就是对工业旅游场景的体验的理论命题;其次对工业旅游的场景形态进行概念性的界定,由空间形态和旅游者的主观实现共同完成;最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现实中工业旅游者对工业旅游场景形态的偏好与认知。第6章是工业旅游场景的体验质量。对网络点评的定性数据、问卷调查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得出不同的工业旅游场景所能提供的体验类型是有差异的,如大型水利电站或采掘业,由于生产运营会形成特殊的地理地貌与小气候,进而会给游客带来审美与情感方面的体验;其次不同的工业旅游者对不同的工业旅游场景所追求和获取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最后进一步明确了目前影响工业旅游者的积极体验、消极体验、不满意的因素和条件,并识别出积极体验、消极体验以及不满意因素的来源,为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打下基础。第四部分包括第7和8两章。第7章是工业旅游体验的具身障碍和障碍移除,其核心命题是:工业旅游可能因其依托于工业生产作业的真实情境而使得工业旅游体验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在这部分的分析中,主要使用扎根理论对影响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障碍进行识别,同时从游记文本中进一步抽离出障碍移除的范畴与方法,如障碍克服、障碍遮蔽、游客的移情参与以及场景组织,并在这一基础上构建了“具身体验实现”的三维度模型,指出具身体验包含感官体验、移情性浸入和具身模拟等三部分内容,通过身体、场景和互动三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影响具身体验的程度。最后,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工业旅游体验中具身障碍的存在及其移除的途径。第8章是工业旅游的场景组织。首先使用Rost.CM6软件针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词频统计分析,从中抽取和识别构成工业旅游场景的核心元素和重要元素,将其归纳为工业旅游场景的自在性元素、旅游化元素和游客体验三大类;其次在此基础上使用隐喻抽取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借助攀梯技术和扎根理论的情境分析法,对通过深度访谈、点评和游记收集所获取的图片文本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建立工业旅游场景和旅游体验之间的关系,形成工业旅游体验的场景组织综合模型。第五部分由第9章单独构成。本章首先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概述;其次是从场景组织和改善工业旅游者体验质量的角度,分别从总体构思、工业旅游场景形态的体验差异以及规划设计工业旅游具体体验方式三个方面为工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对策性的建议,指出场景组织是工业旅游目的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帮助企业设计、指导、控制、调整工业旅游体验,解决工业旅游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具身理论研究旅游者在工业旅游场景中的旅游体验问题。第二,重新界定工业旅游的概念并提出诸如场景、具身障碍、场景组织等新范畴。第三,提出了诸如具身障碍是制约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借助于障碍移除而实施的场景组织以及旅游者的移情参与是具身实现的途径等若干新命题。第四,构建出分析工业旅游场景形态的概念化框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鉴于笔者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架构能力有限,对资料的处理难免有不充分之处,对部分范畴、命题和模型的阐述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第二,由于工业旅游的特殊性,使得获取的质性资料范围和深度有限,必然会对研究结果带来局限;第三,问卷调查抽取的样本在代表性方面有缺陷,且在数据挖掘方面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对未来研究提出的展望在于:第一,将工业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进行具身障碍程度的比较;第二,依据工业旅游场景提供的不同体验类型细分游客群体;第三,对单一型工业旅游场景进行案例研究;第四,探究影响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其它原因。

刘亚玲[8](2018)在《法国语言政策研究 ——单语制与多样性悖论》文中研究说明法国是一个语言意识形态上的单语制国家,但事实上,法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法国的官方语言—法语并非自古就享有这个地位,直至1992年,《宪法》中才加入“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这一条款。自1539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维莱科特雷法令》规定法语代替拉丁语成为行政语言,法国形成了中央政权干预语言政策的传统,经过数百年宏观层面的语言规划,法语最终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通用语。在外,庞大的殖民帝国和灿烂的法兰西文明让法语声名远播,成为显赫一时的国际文化交流语言。然后两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国力衰退,殖民帝国瓦解,美国强势崛起,使得法国从“一流”国家沦为“二流”国家。自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及90年代起欧盟数次扩张,和法语同为欧盟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的英语地位不断上升,逐渐取代法语成为欧盟通用语言,法语地位则江河日下。在国际组织内,法语的颓势也无可挽回,英语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际通用语。面对这一局势,骄傲、善战、具有大国情怀的法兰西民族拉响警报,严阵以待。为了抵御英语及英语文化霸权,反对单一语言导致的单一思想,法国积极应对,化身语言多样性和欧洲认同的保卫者,以语言为突破点,践行“软实力外交”和“文化外交”,打造法语“文化语言”的名片,以期抗衡英语及英语文化独尊的格局。其语言战略在不同层面体现为不同的语言主张和语言政策。在法国内部加强外语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选择;在欧盟层面倡导必修两门外语的多语制战略,坚持多语平等原则,促进法语在欧盟机构内的学习和使用;在国际层面,坚称“文化例外论”,推动国际组织尊重和保护语言多样性、实施多语制。然而透过法国庞大的语言推广网络可发现,法国对外“语言多样性”和“多语制”语言主张与对内的单语制意识形态形成悖论,并呈现出种种矛盾,表现为对内、对外主张的矛盾、目的与战略的矛盾等,总体缺乏统一性。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对法国语言政策的系统研究,本文呈现法国国内、欧盟、法语共同体与非洲及国际层面制定的语言战略和实施的语言政策,以其为面,以各层面战略与政策的矛盾为线,最终得出结论—法国的语言政策虽然在战略和具体的战术上存在冲突和矛盾,但从目的论的角度,法国单语制语言意识形态与语言多样性主张间的悖论恰恰说明了法国语言政策的一贯性和统一性—坚决维护法语和法国的利益,以多样性为名行推广法语之实。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文献分析法,呈现、阐释、分析法国政府及官方机构发布的法律法规、行政文件、报告声明、统计数据等,结合官方人员的采访、言论、观点等,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对比法国和欧盟对待少数民族语言的态度。另外,采取历时分析法,勾画法国对外语和地方语言态度与政策的演变。在理论方面,本文借助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科的概念和分析框架,梳理、分析法国在各层面实施的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并结合现代民族主义的理论,旨在揭示法国矛盾的语言政策背后的动因,即公民民族主义驱使下的雅各宾派意识形态—“统一、不可分割的法国”及“一国、一族、一语”。

龚楚麒[9](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中小型民营新创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以“未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品牌对于我国出版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早已成为业内共识。通过品牌,出版企业可以锻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溢价的能力,占据市场竞争中的制高点。随着我国对民营企业进入内容出版领域的管制逐步放开,民营出版企业也得以解开约束其品牌发展的束缚,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到品牌竞争之中。根据2016年的中国民营书业报告,我国民营出版企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但这一趋势对应的却是我国民营出版企业在品牌建设实践中长期滞后以及出版品牌研究领域民营出版企业视角缺位的现实。就我国出版品牌研究理论本身来说也存在着以出版企业自身为出发点的本位主义,没有树立以消费者为品牌建设出发点的思想,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不符合;在出版品牌基本概念和分析范式方面比较混乱,案例研究缺乏,导致对出版品牌研究的讨论常常脱离了出版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新媒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而现有的出版品牌研究对此的观照却相对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出版企业运营的实际特点、新媒体特征和CBBE理论,以民营出版企业“未读”为案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从品牌创立、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品牌建设行为,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其品牌建设效果进行综合测量,以得出对我国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品牌建设的一般性启示,并给出具体的策略建议。

朱安祥[10](2018)在《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因其具有种类繁多、币制混乱、流通倒退等显着特点,而成为我国古代货币发展进程中极为特殊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此时期的货币及其相关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货币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能够全面揭示货币运行的内在规律,进而总结货币发行得失,这对于推动货币史与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东汉社会长期存在的铜钱减重现象导致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董卓铸小钱的恶劣行径又加速了汉末货币经济的崩溃,商品经济由此转向低谷。为了改善衰败不堪的经济环境,之后建立起的三国政权纷纷采用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曹魏统治者始终致力于恢复两汉五铢钱制,同时又积极地制定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最终保障了货币改制的成功。相比之下,为了达到快速积累军事实力之目的,蜀汉统治者以牺牲民众利益为手段发行了虚值大钱,孙吴政权亦加以模仿,这种货币政策是国家处在“军事最优先型经济体系”背景下的一种临时措施,根本无法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随着通货膨胀程度的加剧,民众反对情绪逐渐高涨,最终面临失败。此外,汉末张林、刘陶提出的封钱论与反对大钱论也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的货币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了此后几个世纪里的货币政策走向。尽管史籍中缺乏两晋政权发行钱币的记载,但此时期的钱币流通却并未停止。通过梳理全国各地晋墓出土钱币资料,发现两晋时期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主要以两汉五铢钱为主,兼有新莽、三国蜀汉、孙吴铸币。当各种形制迥异、重量不同的钱币混合流通之时,市场上的使用者便抛弃了钱币本来的面值,转而依据钱币的重量进行称量交易。此外,通过深入考察两晋长期不铸钱币的原因,认为这是司马氏故意执行的一项货币政策,其目的在于维持现有货币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门阀士族的经济基础。在东晋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这种不铸钱的货币政策最终引发了一场士族内部之间的斗争,即桓玄与孔琳之的“废钱之争”。两晋时期独特的货币流通渠道,加速了统治阶层聚敛财富的速度,同时刺激了他们的贪欲,并直接导致社会上奢侈性消费行为的普遍增长,鲁褒在《钱神论》中对上述社会现象做了辛辣的讽刺与猛烈的批评。北魏政权的货币发行历程尤为艰辛,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由于缺乏足够的铸钱经验,自太和五铢发行以来,国内相继涌现出诸多矛盾与冲突,特别是盗铸问题,一直影响到之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政权,成为了导致北朝货币制度长期混乱的一个主要因素。与之同时,通过对元澄的上书材料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了北魏货币隐藏在史籍背后的流通问题:由于新、旧钱在价值上存在“贵贱之差”,遂引发货币流通不畅现象,从而直接制约了北魏货币改革的成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周政权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创造性地制定了对外发行大钱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也为北周最终统一北方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南朝建立初期,通货紧缩问题就已经普遍存在,从而使南朝的经济环境面临着先天性不足的缺陷。此外,金属铜材的缺乏也让统治者无法继续维持五铢钱制度,铜钱减重现象随之而来。更为关键的是,面对多重社会矛盾,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均无法及时地制定切合时宜的货币政策,使得南朝货币经济始终游走在紧缩与膨胀两种极端的边缘,最终走向了全面失败。铁钱发行之后,钱币流通领域中开始出现“省陌”现象,关于它的形成原因与时代特点,我们亦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全面总结魏晋南北朝货币的六大时代特征;第二,从总体上对魏晋南北朝货币的历史地位进行客观评价。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货币的发展进程既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运动规律,同时又具备了一些独特的时代特点。熟悉并掌握这些规律与特点,对于今天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名不符实”的地理概念和名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不符实”的地理概念和名称(论文提纲范文)

(1)论沂蒙山旅游品牌的打造(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沂蒙山的概念
    (一)沂蒙山的人文地理概念
    (二)沂蒙山的旅游景区概念
二、沂蒙山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主体的演变和现状
    (一)管理体制的演变和现状
    (二)经营主体的演变和现状
三、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临沂的知名度
    (二)是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措施
    (三)是“打造长三角文化旅游后花园”的重要手段
四、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品牌选择
    (二)沂蒙山的区域位置
    (三)同质景区的不同经营主体,如何避免内耗实现合作共赢?
五、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的建议
    (一)建设一座有红色沂蒙建筑特色的综合性纪念馆
    (二)塑造一组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沂蒙红色人物雕像
    (三)举办一场观众参与性强的红色演出
    (四)讲解一系列从临沂各地搜集的感人至深的沂蒙红色故事

(2)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2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3 选题的专业缘由
    1.2 文献研究与述评
        1.2.1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地理+教育”交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及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空间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与区域尺度
        1.3.2 研究目标与主要任务
        1.3.3 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主要概念
        2.1.1 空间
        2.1.2 地理环境
        2.1.3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空间分析的主要思想
        2.2.2 地理学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2.3 教育学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2.4 跨学科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3 地理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地理环境研究的主要思想
        2.3.2 地理学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3.3 教育学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3.4 跨学科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4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及价值导向
        2.4.1 区域教育系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突出质量、内涵、意义
        2.4.2 区域教育发展与社会可持续的联结——强调公平化发展区域教育
        2.4.3 区域教育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联结——重视生态化发展区域教育
    2.5 区域尺度下的教育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
        2.5.1 教育发展的地域性
        2.5.2 地域性要素的区域化建构
        2.5.3 分析框架的构成及其图示化表达
第3章 怒江州及其教育发展现状
    3.1 怒江州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州情概况
    3.2 教育发展现状
        3.2.1 教育基本概况
        3.2.2 政策支持背景
        3.2.3 学校数量结构
        3.2.4 教育发展的基础数据
        3.2.5 教育资源空间格局现状
        3.2.6 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3.3 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3.3.1 教育跨越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3.3.2 教育规模化发展与人地矛盾突出的矛盾
        3.3.3 教育效率化增长与教育效益化发展的矛盾
第4章 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的地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区域教育的特殊历程
        4.1.1 区域及地域变迁
        4.1.2 民族及文化变迁
        4.1.3 社会及人口变迁
        4.1.4 教育形态的演进
        4.1.5 教育格局的演化
    4.2 区域教育的空间特征
        4.2.1 区位及经济状况
        4.2.2 地形及交通条件
        4.2.3 地缘及社会文化
        4.2.4 土地及自然资源
    4.3 区域教育的地理环境特点
        4.3.1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4.3.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4.3.3 地理环境的优劣势分析
        4.3.4 地理环境的教育解读
第5章 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的教育调查与分析
    5.1 区域教育发展社会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的编制与调查情况
        5.1.2 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5.1.3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5.1.4 差异性分析
        5.1.5 相关性分析
        5.1.6 回归分析
        5.1.7 调查总结与分析
    5.2 区域教育发展愿望及诉求的座谈会调查
    5.3 文化多样性教育需求的访谈调查
第6章 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措施建议
    6.1 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6.2 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思路
        6.2.1 健全教育体系
        6.2.2 以高质量乡村教育为主体架构
        6.2.3 以文化多样性及跨境教育为重要内涵
        6.2.4 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要优势及特色
    6.3 策略路径的SWOT分析
        6.3.1 策略路径的分析模型
        6.3.2 策略路径的矩阵结构
        6.3.3 策略路径的主要内容
    6.4 建议及措施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总结
        7.1.1 对区域教育发展特点的认识
        7.1.2 对区域教育发展矛盾的揭示
        7.1.3 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分析
        7.1.4 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
    7.2 主要创新
        7.2.1 建立相对完整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框架”
        7.2.2 提出“生态化发展区域教育”新内涵,并进行诠释与图示化概括
        7.2.3 研究视角不同: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并针对边贫区域,研究意义突出
    7.3 研究展望
        7.3.1 对非实体空间的进一步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1-区域教育发展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 2-区域地理环境综合考查记录表
附件 3-文化多样性教育需求访谈调查表
附件 4-教育发展愿望座谈会调查表
附件 5-家庭教育访谈提纲
附件 6-家庭教育访谈记录(片段)
附件 7-部分访谈对象信息一览表
致谢

(3)近三十年来宁夏古史研究中的新材料与新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古时期的新材料
    (一)推进了水洞沟遗址的文化遗存范围的确定
    (二)建立了水洞沟遗址的年代序列
    (三)出土和发现了丰富的文物、遗迹
    (四)提供了远古时期银川盆地东部边缘的环境学资料
    (五)欧亚大陆早期人类迁徙的讨论
二、姚河塬遗址的新发现
三、城址定位与确考的新动向
四、东西交流的新证据
五、新材料反映的新问题
    (一)重新认识和进一步阐发宁夏在史前时期的联结纽带作用
    (二)重新认识宁夏在中华文明坐标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重新认识宁夏地区的民族遗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

(4)“中州名汉”考——中古时期的地域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同一称谓的地域与文化意义
二 “中州”与“汉”之辨析
三 总结

(5)从宗族到乡族:闽西客家古村芷溪的聚落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
        1.3.3 时间范畴
        1.3.4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层面
        1.5.2 现实层面
    1.6 研究方法与步骤
    1.7 研究框架
2.芷溪村落概况
    2.1 地理区位
    2.2 村落简史
        2.2.1 历史沿革
        2.2.2 地名与宗族聚落历史
3.宗族溯源与聚落雏形
    3.1 三姓五族的开基故事与祖屋选址
        3.1.1 黄氏——种树辟茶山,拓迹莒林尾
        3.1.2 杨氏——支同一脉联两地
        3.1.3 丘氏——从“丘三千”到“官坑垅”
    3.2 开基故事与聚居格局
    3.3 祖屋与聚落雏形
        3.3.1 祖屋——“事生”与“事死”
        3.3.2 祖屋的基本形制
        3.3.3 祖屋:宗族聚落的起点
    3.4 本章小结
4.宗族变迁与聚落演变
    4.1 宗族结构下的聚落格局
        4.1.1 两姓宗族聚落的分布格局
        4.1.2 单姓宗族聚落的内部结构
    4.2 家族变迁下的聚落扩张
        4.2.1 力农起家——宗族聚落的原始积累
        4.2.2 耕读传家——宗族聚落的上升阶段
        4.2.3 经商致富——宗族聚落的鼎盛时期
    4.3 本章小结
5.从宗族到乡族——从“小集体”到“大集体”
    5.1 士绅阶层与乡族自治
    5.2 民间信仰与社区整合
        5.2.1 民间信仰对社区的界定
        5.2.2 仪式对社区空间的建构
        5.2.2.1 游花灯——村民“娱神”
        5.2.2.2 扛菩萨——神明“巡境”
    5.3 乡族社会的形成
6.结语
7.致谢
8.图目录
9.参考文献

(7)工业旅游体验的具身障碍与场景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工业旅游的滥觞与发展
        1.1.1 逾百年的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1.1.2 从滥觞到规范发展的国内工业旅游
    1.2 工业旅游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6.2 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范畴—命题—理论模型
2 相关理论文献评述
    2.1 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2.2 旅游体验研究的再审视
    2.3 具身体验:工业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
        2.3.1 具身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2.3.2 具身理论与工业旅游体验研究
    2.4 工业旅游视野中的地方性、景观和场景
        2.4.1 地方性
        2.4.2 景观
        2.4.3 场景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3.2 研究方法
        3.2.1 基于文献的哲学思辨
        3.2.2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3.2.3 定性研究方法:参与观察法
        3.2.4 定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
        3.2.5 定性研究方法:网络资料(游记、点评)
        3.2.6 定性数据的处理方法
    3.3 样本(问卷)的描述分析
    3.4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4.1 信度分析
        3.4.2 效度分析
4 工业旅游概念辨正
    4.1 工业旅游概念的梳理
        4.1.1 “工业”还是“产业”
        4.1.2 工业场所界定的差别
    4.2 工业旅游类型的梳理
        4.2.1 弗汝的三种工业旅游分类方式
        4.2.2 参观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和科学旅游
        4.2.3 斯坦因耐克的工业体验世界
        4.2.4 奥特佳的主动型与反应型工业旅游分类
        4.2.5 国内关于工业旅游类型的划分
        4.2.6 核心辨析: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
    4.3 工业旅游的概念辨正
        4.3.1 工业旅游的特征
        4.3.2 工业旅游的概念界定
        4.3.3 工业旅游类型的场景统合
5 工业旅游的场景形态
    5.1 工业旅游场与场景观
        5.1.1 场景观
        5.1.2 工业旅游场
    5.2 工业旅游场景的特征
        5.2.1 景观性
        5.2.2 动态性
        5.2.3 在场性
        5.2.4 依附性
    5.3 工业旅游场景的内容构成
        5.3.1 工业旅游场景的主观建构
        5.3.2 工业旅游场景的空间结构
    5.4 工业旅游场景与旅游体验
    5.5 工业旅游场景与体验偏好
        5.5.1 工业旅游体验偏好的“型”差异
        5.5.2 工业旅游体验偏好的“类”差异
6 工业旅游场景体验的质量
    6.1 基于网络点评的工业旅游场景评价
        6.1.1 制造型工业旅游场景体验的质量
        6.1.2 电力供应型工业旅游场景体验的质量
        6.1.3 采掘型工业旅游场景体验的质量
        6.1.4 工业旅游场景体验的质量
    6.2 工业旅游者体验需求分析
        6.2.1 工业旅游动机的重要性分析
        6.2.2 工业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6.2.3 细分工业旅游客源市场:聚类分析结果
    6.3 影响工业旅游者体验质量的条件分析
7 工业旅游体验的具身障碍及其移除
    7.1 具身障碍与障碍移除:理论概念的生成
        7.1.1 具身障碍概念的生成
        7.1.2 与具身障碍相关联的其他概念的生成
        7.1.3 选择性编码
        7.1.4 理论模型的构建
    7.2 具身障碍是工业旅游的显着特征
        7.2.1 功能性具身障碍
        7.2.2 连带性具身障碍
    7.3 障碍移除
        7.3.1 移除困难
        7.3.2 障碍克服
        7.3.3 障碍遮蔽
    7.4 游客移情参与
        7.4.1 人口统计学特征
        7.4.2 体验态度
        7.4.3 游客间交往
    7.5 场景组织
    7.6 具身体验实现
        7.6.1 具身体验的内容
        7.6.2 具身体验实现的三个维度
    7.7 旅游者对阻碍工业旅游体验因素的认知
        7.7.1 工业旅游体验阻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7.7.2 阻碍工业旅游体验的因子分析
8 工业旅游体验的场景组织
    8.1 工业旅游场景元素构成
        8.1.1 核心元素构成:生产工艺流程、文化
        8.1.2 重要元素构成:环境、认知
        8.1.3 工业旅游场景组成元素的分类
    8.2 工业旅游场景的关系
        8.2.1 构念的抽取与整理
        8.2.2 生产作业场景构念构成
        8.2.3 其它场景构念构成
        8.2.4 工业旅游场景形态之间的关系
        8.2.5 工业旅游场景与旅游体验
    8.3 工业旅游者的场景体验构成
    8.4 工业旅游场景组织的综合模型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工业旅游概念的重新界定
        9.1.2 工业旅游场景的概念化界定
        9.1.3 工业旅游场景体验的质量差异
        9.1.4 具身障碍是影响工业旅游体验的显着特征
        9.1.5 具身障碍的移除
        9.1.6 具身体验的实现
    9.2 场景组织是工业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有用工具
        9.2.1 工业旅游场景组织的整体构思
        9.2.2 基于工业旅游场景的游客体验诉求
        9.2.3 规划不同的体验诉求
    9.3 研究局限
    9.4 未来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法国语言政策研究 ——单语制与多样性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Résumé
常见缩略字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语言规划与政策
        2.1.2 语言取向
        2.1.3 语言实践、语言信仰和语言规划
        2.1.4 八问框架
    2.2 相关理论
        2.2.1 民族与民族主义
        2.2.2 法兰西民族与民族主义
        2.2.3 公民民族主义与族裔民族主义
        2.2.4 雅各宾中央集权意识形态
第3章 法国法语语言政策—单语制意识形态
    3.1 法语的诞生、发展和稳固
    3.2 法国语言地位规划—法语独尊
        3.2.1 法国大革命—法语发展史的分水岭
        3.2.2 法语地位规划的标志性立法
        3.2.3 法国语言政策组织机构
    3.3 法国语言本体规划—法语纯净化
        3.3.1 法语纯洁化
        3.3.2 法语精细化—丰富法语
        3.3.3 拼写改革
    3.4 法语教育规划
        3.4.1 大革命后到第三共和国前
        3.4.2 第三共和国初等教育改革
        3.4.3 法语教育
    3.5 小结
第4章 法国地方语言政策—从打压到促进
    4.1 概念界定
        4.1.1 地方语言
        4.1.2 非本土语言
        4.1.3 少数民族语言
    4.2 法国地方语言—从压制到促进
        4.2.1 空白期(大革命以前)
        4.2.2 打压期(1790-1940)
        4.2.3 宽容期(1945-1980)
        4.2.4 摇摆不定的促进期—(1980至今)
        4.2.5 地方语言的传承和教育
    4.3 法国地方语言与《欧洲少数民族及区域语言宪章》
        4.3.1 准备签署—小心翼翼
        4.3.2 签署《宪章》—有所保留
        4.3.3 批准《宪章》—道阻且长
    4.4 小结
第5章 法国现代语教育—英语主导下的多语制
    5.1 法国现代语教育体系概述
    5.2 现代语教育改革
    5.3 英语主导下的多语制
        5.3.1 英语主导的多语制
        5.3.2 “英语主导”原因分析
        5.3.3 英语水平差强人意
    5.4 德语学习—显性的推广与隐性的抗拒
    5.5 地方语言与文化
    5.6 高等教育改革:顺应还是抵抗?
    5.7 小结
第6章 法国对欧盟语言政策—多语制和两门外语
    6.1 法国与欧洲一体化
    6.2 欧盟的多语制战略思想
        6.2.1 欧盟多语制价值观
        6.2.2 欧盟语言制度立法
    6.3 欧盟机构工作语言选择
        6.3.1 法语优势阶段(1951-1973)
        6.3.2 英法竞争阶段(1973-2004)
        6.3.3 英语独尊(2004—)
    6.4 法国面对欧盟的应对策略
        6.4.1 1995 前:推行法语为欧洲通用语
        6.4.2 1995 后:推行多语制及两门外语
    6.5 小结
第7章 法语共同体和法国对非洲语言政策
    7.1 法语共同体与法语国家国际组织
        7.1.1 法语国家国际组织
        7.1.2 法语国家国际组织的行动
    7.2 法国与法语共同体
        7.2.1 1960 年代—刻意的疏离
        7.2.2 积极推进期
        7.2.3 新任政府:支持抑或忽视?
    7.3 OIF的问题—口号与现实的差距
    7.4 法国对非洲语言政策—促进法语教育
        7.4.1 语言教育—法语+民族语的双语制
        7.4.2 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7.4.3 法国对非洲语言政策问题
    7.5 小结
第8章 法国国际语言主张—语言多样性与多语制
    8.1 法国对外语言传播与推广网络
        8.1.1 法语联盟—法国对外教学机构
        8.1.2 法国文化中心
        8.1.3 法国数字化传播
    8.2 法国在世界各地区的语言推广
        8.2.1 法语在亚洲—有吸引力的语言
        8.2.2 法语在北美—族裔语言
        8.2.3 法语在拉美和加勒比
        8.2.4 法语在大洋洲
    8.3 法语与国际组织—语言多样性与多语制
        8.3.1 法语与联合国
        8.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文化多样性
        8.3.3 法语与国际奥委会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法国语言政策悖论
    9.2 法国对外语言推广是否成功?
    9.3 英国脱欧:机遇与否?
    9.4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法语使用法》
    附件2 OIF成员国、观察成员国和合作国
    附件3 部分有关地方语言的文本
    附件4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任总统、总理

(9)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中小型民营新创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以“未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
        1.2.1 民营出版品牌竞争时代到来
        1.2.2 品牌建设是民营出版企业的短板
        1.2.3 出版品牌研究领域民营出版企业视角的缺位
        1.2.4 新媒体使民营出版企业品牌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境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调研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深度访谈法
    1.5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中小型民营新创出版企业
        2.1.1 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
        2.1.2 新创企业
    2.2 出版品牌
        2.2.1 出版品牌的作用
        2.2.2 出版品牌的定义
        2.2.3 出版品牌的建设模型
    2.3 新媒体
        2.3.1 新媒体的定义
        2.3.2 新媒体对出版品牌的影响
    2.4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出版企业的CBBE模型修正
3 “未读”的品牌建设
    3.1 “未读”的品牌创建
        3.1.1 “未读”的命名策略
        3.1.2 “未读”的标识设计
        3.1.3 “未读”的品牌口号
    3.2 “未读”的品牌定位及品牌含义
        3.2.1 品牌定位
        3.2.2 “未读”的品牌含义建设
    3.3 “未读”的品牌传播
        3.3.1 整合品牌传播点
        3.3.2 固定传播频率
        3.3.3 紧跟文化热点
        3.3.4 借助视频手段
        3.3.5 通过品牌合作,助力品牌转播
    3.4 “未读”的品牌关系策略
        3.4.1 线下活动
        3.4.2 线上互动
4 “未读”的品牌建设效果评估
    4.1 研究步骤与设计
        4.1.1 问卷调查
        4.1.2 深度访谈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 研究结果分析
        4.3.1 品牌认知
        4.3.2 品牌功能和形象
        4.3.3 品牌传播
        4.3.4 品牌关系
    4.4 “未读”的品牌建设评述
5 对我国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一般性启示
    5.1 适时更新品牌元素
    5.2 坚持小而精的品牌定位
    5.3 新媒体产品化
    5.4 整合企业品牌传播功能
    5.5 注重视频等品牌传播手段
    5.6 建立官方自营电商渠道提供个性化服务
    5.7 品牌关系中要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深度访谈提纲
致谢

(10)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选题意义:自然经济与货币经济之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创新
        一、学术回顾
        二、学术创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三国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东汉币制及董卓“更铸小钱”
        二、曹魏五铢的认定
        三、品类纷繁的蜀汉钱币
        四、孙吴政权发行的“大泉”钱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曹魏:力图恢复五铢钱制
        二、蜀汉:军事优先型经济体系下的货币政策
        三、孙吴:货币战争背景下的改革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张林的封钱思想
        二、刘陶的驳大钱议
        三、荀悦的行钱论
    小结
第二章 两晋十六国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两晋时期的币制
        二、十六国时期的币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两晋未铸钱币原因再探
        二、张轨的用钱政策与河西地区的经济繁荣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文本来源与产生年代
        二、文本内容与价值分析
        三、创作背景与现实问题
    小结
第三章 北朝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北魏政权的币制
        二、东魏、西魏与北齐、北周的币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贵贱之差:北魏货币政策的第一阶段
        二、盗铸的困扰:北魏货币政策的第二阶段
        三、盗铸问题的延续:东魏、北齐、西魏的货币政策
        四、大收商估之利:北周货币政策的成功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元澄的货币统一论
        二、高谦之的三铢钱议
        三、高恭之的足值钱主张
        四、杨侃的五铢钱思想
    小结
第四章 南朝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宋的币制
        二、齐的币制
        三、梁的币制
        四、陈的币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宋的货币政策
        二、齐的货币政策
        三、梁的货币政策
        四、陈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短陌问题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范泰的重农思想与货币无用论
        二、周朗、沈约的废钱用谷论
        三、关于货币铸造权的辩论
    小结
结语:魏晋南北朝货币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魏晋南北朝货币的时代特征
    二、魏晋南北朝货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名不符实”的地理概念和名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沂蒙山旅游品牌的打造[J]. 寇磊. 旅游纵览, 2021(17)
  • [2]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学的视角[D]. 钱春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3]近三十年来宁夏古史研究中的新材料与新问题[J]. 杨蕤. 宁夏社会科学, 2021(02)
  • [4]“中州名汉”考——中古时期的地域问题[J]. 柴芃. 中国史研究, 2021(01)
  • [5]从宗族到乡族:闽西客家古村芷溪的聚落演变研究[D]. 黄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J]. 刘文明. 全球史评论, 2018(02)
  • [7]工业旅游体验的具身障碍与场景组织研究[D]. 胡迎春.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8]法国语言政策研究 ——单语制与多样性悖论[D]. 刘亚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9]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中小型民营新创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以“未读”为例[D]. 龚楚麒. 武汉大学, 2018(06)
  • [10]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D]. 朱安祥. 郑州大学, 2018(11)

标签:;  ;  ;  

“歪曲”的地理概念和名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