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迎着朝阳驰骋——《中国文化报》的脚步

我们迎着朝阳驰骋——《中国文化报》的脚步

一、我们迎着朝阳飞奔──《中国文化报》的足迹(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阳[1](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贾瑞芳[2](2020)在《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传奇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备受读者青睐,曾多次被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其中改编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是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该小说从1944年出版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改编者们在忠实原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的语境,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新的演绎。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而且体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的创作者们对原作主旨的多重精神文化解读。本文选取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四部改编作品,包括电影和话剧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梳理小说文本、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参与其新时期的话剧改编工作。探析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和话剧作品中的互通性,并追寻《红玫瑰与白玫瑰》屡次被改编的原因与时代背景。鉴于多版改编作品艺术形式的不同,在对现有作品进行逐个的分析与比对。首先探究文本的可改变性及其特征,将其与历次改编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了不同改编作品对原作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与主题再现的变化,时间与空间的叙事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而研究不同版本作品所呈现的审美意蕴与美学价值。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作品本身不仅对爱情、对人生、对人性等主题有着深刻理解,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征。随着创作者们所处时代的变化,审美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得改编作品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角度诠释了这部作品,历久弥新。不同版本的改编作品映射了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受众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改编作品中,还体现了近百年来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爱情和生活影响。经过研究,尝试把近几十年《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在努力解读改编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与中国时代发展中个体的精神追求如何相互适应。

于海悦[3](2020)在《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扶贫开发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踏上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的道路,中国的扶贫事业创造了世界奇迹,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扶贫题材纪录片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它以影像的方式记录扶贫历史,记录扶贫干部的扶贫功绩和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从小人物的个体命运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不管是对现实境遇还是人生意义的追寻,都透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探索和对个体生存的深切关怀,将这些渺小又深刻的个体置于时代的背景下,使之成为时代进程中的伟大缩影。通过扶贫影像,记录我国农业经历的传统到现代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变迁,引发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扶贫攻坚战的思考和支持,共同见证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强国的奋斗史。更重要的是通过扶贫影像记录,传承和发扬扶贫路上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的精神,将吃苦耐劳的品质熔铸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构建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本文聚焦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研究。主要采取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式,在观摩研究大量扶贫题材纪录片和自我拍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规律,该选题对相关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扶贫纪录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展现边缘状态下的个体的生活变化。研究过程中需要将影视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野、精神、理论、方法进行交叉互动,以多角度、多侧面,对乡村文化、自然、历史、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深刻的思考,对乡景、乡情、乡村伦理的真实生动记述,对拍摄对象的深层次人文关怀,使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机融为一体。用影像记录中国乡村的生活现状以及发展变迁,为乡村历史留下珍贵的资料,进而让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让乡愁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脱贫历史,展示出乡村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化,以全新的视野看待城乡融合发展。本文将分为四个章节对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力图从宏观上把握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趋势,从创作上对其叙事、情感表达和声画艺术表达进行探究。第一章是对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发展历程和创作趋势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了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收视率提高,政策引导下产生的创作热潮以及人文价值下的受众关注。阐明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在扶贫拍摄中建立信任,从扶贫故事中发掘主题,用影像记录留住扶贫真情。第二章着重研究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节奏三个方面,来探讨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上,聚焦宏大主题下的个体生存焦虑,尝试以第一视角的方式讲述扶贫故事,以小人物的命运引起观众的共鸣。叙事结构上,关注情感故事引入与线性叙事以及板块叙事相结合的村庄故事,力图还原一个真实、可接近的村庄。叙事节奏上,主要采用悬念的方式营造情绪节奏和用剪辑塑造心理节奏,使得扶贫故事贴近生活而富有深度。用平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叙事方式,讲述充满人情味儿的扶贫故事。第三章研究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和声音运用三个方面,来探究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用真实的细节捕捉微妙的情感,用巧妙的采访引导真情流露,通过故事矛盾的挖掘和处理实现情感唤醒,探究采访、解说和音乐作为声音元素如何实现情感的表达。用扶贫故事里的真情实感给观众带来情感体验。第四章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方面,探究扶贫题材纪录片如何记录乡愁,塑造乡村新形象。发掘扶贫题材纪录片中乡土画卷的色彩美,勾勒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乡土记忆,展现不同景别下的乡土情感。从声音的角度,感受同期声营造的乡村氛围,解说词蕴含的乡村文化以及音乐营造的乡村意境。影像以生动的说服力,还原最具真实美感的中国乡村,唤起观众关于乡村的审美体验。本文以扶贫题材纪录片为载体,探讨了扶贫状态下的乡村现状,还原了真实的乡村面貌以及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中国政府的扶贫事业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治工作,还是民心工作,脱贫不仅仅是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摆脱思想上的贫困,摆脱贫困群众的依赖心理,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文化思想的整体脱贫。扶贫纪录片通过影像建构起共同的文化记忆,并将这种记忆熔铸在中华儿女的精神之中,永垂不朽。

杜可风[4](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李依伦[5](2019)在《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剧场折射出了城市的气质,反映出城市社会的精神和内涵。剧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更与时代特征与城市文化辅车相依。本文的研究按照作用与影响——建构与塑造——运行与保障的结构展开。本文的第一、二章阐述了剧场的分类、作用及其对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剧场和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从语言文字学、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对剧场的起源和分类进行探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首先从功能和形态的角度,将形态万千、风格各异的中外剧场划分为专业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剧场集群三种类型,阐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通过词源考辨与剧场史的梳理,本文认为,剧场不只是为演出而建立的物理空间,更应是一种文化空间,其关乎戏剧,亦关乎精神与文化,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认为剧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的“观剧”习俗,凸显了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引发了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催生了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加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在城市精神弘扬不足、景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品牌意识较薄弱等。通过对剧场以及以剧场为中心的文化产品的打造,对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文化、强化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剧场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与“颜值担当”,同时亦能在彰显城市的内涵、气质和魅力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本文首先以“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从原则、路径、策略诸方面探究剧场应对城市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章从意象化的角度论证剧场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基于CIS理论如何对剧场人文识别的构建提出建议。第四章则从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精神文化环境入手,对于剧场演出参与城市美学的建构作了细致的探讨。本文以为,剧场设计与演出内容对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元素,有形的、作为建筑物的剧场,参与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剧场建筑意象的文化认同、开放性的互动体验、城市景观人文识别体系的构建等都彰显了剧场设计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应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理念,立足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优势和不足等的研究,彰显城市精神和气质,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融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于一身。另一方面,剧场也是舞台艺术的承载空间,作为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号,在彰显和培育城市精神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剧场演出一方面应通过虚拟化、数字化等多元现代科技的加入,强化“场”的时尚性,形成音乐性、视觉性、建筑性相互交织的动态复合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和传承,加强“剧”的本土性和个性化,在表现城市人文历史时要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当代生活百态为创作题材,展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引领人,塑造人,使剧场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剧场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保障,也是剧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公益性瓶颈的制约、经营思维及策略的缺欠,以及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等问题,巨大的剧场建设、经营投入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因此,第五章以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剧场经营与城市的文化投入、文化资产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互生关系,分析了对剧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剧场参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认为,剧场经营的体制改革必须让剧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构建集院线演出、公益演出、社会演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使剧场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两相兼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李宝垒,刘光辉[6](2018)在《青州南燕历史遗存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燕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德占据海岱地区建立的一个以鲜卑慕容部军事贵族为主体、汉胡结合的联合政权。东晋隆安二年(399年),慕容德带部自邺城、滑台转战至青州,攻克广固城,建立南燕,定都广固,割据青州12年。慕容家短短的12年统治,加强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影响了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是青州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王朝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却给地方留下了宝贵的地上及地下财富。

白叶茹[7](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杨菁菁[8](2018)在《北朝至隋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是艺术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带来的是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思想、艺术文化、生产技术的不断碰撞和交融,而粟特人作为媒介一样的存在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中国中原文明与中、西亚的文明交流是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次高潮。大量的胡商包括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且定居下来,甚至和汉族通婚,他们的后裔也留在了中国,融入了华夏之地。随着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在中国本土的不断发现,其丰富的图像内容对于我们研究粟特人的宗教、文化、信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更多的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关注入华石质葬具的制造程序和工艺技法,进而分析图像的构图、艺术特色、母题内涵进行简单的讨论,继而探讨入华粟特人他们的居家生活面貌,以及粟特胡人等外来民族入华对北朝隋唐世风变化的影响。在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的定义和分类,并对石质葬具的制作工艺和程序进行猜想和浅析,并且对当时石质葬具的使用权限进行探讨。第三章,分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的造型艺术特征。在第四章中,分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图像内容和艺术风格。第五章,对入华石质葬具图像母题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宗教文化内涵。进而探讨中古时期人们使用床榻坐姿和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分析中国中古家具从矮足到高足的发展进程和原因,以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中原汉族文化带来的影响。

肖梦雅[9](2018)在《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 ——戴爱莲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戴爱莲(1916-2006)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当代舞蹈之母、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自1940年回国,开始探寻中国的舞蹈之路,挖掘中国民族舞蹈的宝藏并在世界进行传播,她将西方芭蕾、现代舞引入中国,积极为中外舞蹈交流搭建桥梁。本论文以她的中外舞蹈交流历程及其贡献为研究对象,从史实梳理出发,以戴爱莲引领的中外舞蹈交流事件为对象,分析其交流的层次与特点,以此总结出舞蹈对中外交流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本篇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概述,以时间为序,梳理戴爱莲的习舞岁月和早、中、晚三期的中外舞蹈交流历程。第二章是阐述与分析戴爱莲对内引入外国舞蹈的贡献,包括西方舞蹈的教学与运用;西方芭蕾的引入与外国舞团的品鉴;英伦归来的自省与自信。第三章是阐述与分析戴爱莲对外输出中国舞蹈的活动,包括在美国的舞蹈活动;在东南亚国家的舞蹈活动;在欧洲的舞蹈活动。跨越时间的长河与国界的鸿沟,戴爱莲引领的中外舞蹈交流已超越了舞蹈的层面,更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她引领的中外舞蹈交流强调了在多元中立足自我,在交流中认识自己的独特,并展现出中国个性与中国气派,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寻找文化之根,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正是中外舞蹈交流带给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杨志敏[10](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二、我们迎着朝阳飞奔──《中国文化报》的足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迎着朝阳飞奔──《中国文化报》的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可见”的文本——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改编可行性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奇情化书写
    第二节 情节元素的精确性雕琢
    第三节 情绪氛围的可视性构建
第二章 银幕再现——1994年电影版《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原着搬演
    第二节 意象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意识
第三章 创造性演绎——2007年明星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推陈出新
    第二节 舞台上的时空
第四章 颠覆性改写——2010年时尚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颠覆原作
    第二节 戏剧危机下的生存
第五章 奇观化呈现——2019年现代版话剧《红白玫瑰》
    第一节 时尚版与现代版版本演变研究
    第二节 现代化舞美升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化的传播营销策略
结论:《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实践的理论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张爱玲文学作品被改编信息表
附录 B 时尚版与现代版差异表
附录 C 2010 年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话剧剧本
附录 D 2019年现代版《红白玫瑰》话剧剧本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计划
第一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研究现状
    第一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界定及流变
        一、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概念
        二、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分类
        三、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背景
        一、市场经济下的收视率提高
        二、政策引导下的创作热潮
        三、受众关注与人文价值
    第三节 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在扶贫拍摄中建立信任
        二、从扶贫故事中发掘主题
        三、用影像记录留住扶贫真情
第二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表达
    第一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一、宏大主题与命运呈现
        二、个体化叙事下的生存焦虑
        三、第一视角与扶贫纪录
    第二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一、以情感式开头引入村庄故事
        二、线性叙事和板块叙事下的村庄故事
    第三节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节奏
        一、悬念设置营造情绪节奏
        二、情感展现塑造心理节奏
第三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
    第一节 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
        一、真实细节的捕捉
        二、巧妙的采访
        三、积极的情感引导
    第二节 矛盾冲突下的情感表达
        一、矛盾挖掘与情感唤醒
        二、矛盾处理与情感期待
    第三节 声音运用与情感表达
        一、用采访走进内心世界
        二、用解说表达真情实感
        三、用音乐升华真挚感情
第四章 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艺术
    第一节 平淡朴素的画面艺术
        一、色彩重现乡土美感
        二、构图勾勒乡土记忆
        三、景别激发乡土情感
    第二节 充满张力的声音艺术
        一、同期声营造乡村氛围
        二、解说词蕴含乡村文化
        三、音乐塑造乡村意境
结语
视频或作品下载地址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扶贫题材纪录片《绣出来的好日子》导演阐述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创作的电视作品
致谢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剧场的研究
        (三)戏剧、剧场和城市文化的互动性研究
    三、研究对象及思路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剧场的分类
    第一节 “剧场”考辩
        一、西方剧场的演变
        二、中国传统剧场的演变
        三、现代的“剧场”概念
        四、“大剧场观”的思辨
        五、本文“剧场”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剧场的类型和作用
        一、专业剧场
        二、多功能剧场
        三、剧场集群
第二章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文化
        一、城市
        二、城市文化
    第二节 剧场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表现分析——以民国时期上海为中心
        一、剧场与中国传统的“观剧”习俗
        二、剧场与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
        三、剧场与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四、剧场与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
        五、剧场与中外剧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第三章 剧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一、城市景观人文形象
        二、CIS理论与城市景观人文识别的构建
    第二节 建筑的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一、建筑与意象的联合
        二、建筑意象的辨析与呈现
    第三节 剧场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一、剧场的意象化成因及分类
        二、中国剧场的意象化表现
        三、剧场意象的空间文化认同
    第四节 剧场设计的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一、建筑设计开放性解析
        二、剧场设计开放性的内涵及特点
        三、剧场设计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第四章 剧场演出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第一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
        一、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互动性生成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悖论现状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理性构建
    第二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
        一、剧场演出语境下的城市文化环境释义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人本主义契合
    第三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建构
        一、城市美学刍议
        二、艺术介入城市美学构建的意义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的三维建构
第五章 剧场经营对文化运行的保障
    第一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
        一、剧场经营与文化投入互动
        二、剧场经营与文化资产互动
        三、剧场经营与文化服务互动
    第二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一、文化资源——剧场的运营机制
        二、真实的文化需求与收益机制
    第三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文化体制革新路径
        二、“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世界主要城市剧场情况
附录 B
附录 C:北京市剧场情况
附录 D:上海剧场情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1.题材研究
        2.艺术研究
        3.综合研究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史学建构
        (二)理论建设
        (三)史料整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作家分类
        一、本土作家
        二、离乡作家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一、身份的确认
        二、族群的认同
        三、溯源之旅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一、创作的真实
        二、情感的真实
        三、意味的真实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一、象征式意象
        二、原型式意象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8)北朝至隋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说明
        1.3.1 研究方法
        1.3.2 资料来源
        1.3.3 其他说明
第二章 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使用情况
    2.1 使用石质葬具的粟特人身份背景
        2.1.1 北周康业墓
        2.1.2 北周翟曹明墓
        2.1.3 北周史君墓
        2.1.4 北周安伽墓
        2.1.5 隋代安备墓
        2.1.6 唐代史诃耽墓
        2.1.7 宁夏盐池窨子梁唐代何氏家族M3号墓
    2.2 北朝至隋唐石质葬具使用制度
        2.2.1 北朝
        2.2.2 隋代
        2.2.3 唐代
    2.3 制造工艺与程序
第三章 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的造型艺术
    3.1 北朝至隋唐石质葬具的溯源与定义
    3.2 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形制分类
        3.2.1 石椁
        3.2.2 石棺床
第四章 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图像分析
    4.1 安阳北齐双阙石棺床(550-577年)
        4.1.1 图像解析
        4.1.2 艺术特色
    4.2 美秀(MIHO)北齐石棺床(550-577年)
        4.2.1 图像解析
        4.2.2 艺术特色
    4.3 北周康业墓石棺床(571年)
        4.3.1 图像解析
        4.3.2 艺术特色
    4.4 北周史君墓石椁(579年)
        4.4.1 图像解析
        4.4.2 艺术特色
    4.5 北周安伽墓石棺床(579年)
        4.5.1 图像解析
        4.5.2 艺术特色
    4.6 甘肃天水石马坪石棺床
        4.6.1 图像解析
        4.6.2 艺术特色
    4.7 洛阳隋代安备墓石棺床(592年)
        4.7.1 图像解析
        4.7.2 艺术特色
    4.8 国家博物馆北朝石椁
        4.8.1 图像解析
        4.8.2 艺术特色
    小结
第五章 从图像母题看入华粟特人礼俗与信仰
    5.1 粟特人的祆教信仰
    5.2 图像母题
        5.2.1 拜火仪式——祭司与火坛
        5.2.2 犬神、犬视
        5.2.3 娜娜女神、四臂神
        5.2.4 空鞍马——献祭神的礼物
        5.2.5 钦瓦特桥
        5.2.6 有翼天使(飞天)、有翼神兽
        5.2.7 畏兽
        5.2.8 狩猎与搏斗
        5.2.9 血祭之剺面割耳
        5.2.10 商旅
        5.2.11 其他装饰纹样
    5.3 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图像所反映的坐姿礼俗
        5.3.1 中古时期的汉化与胡风
        5.3.2 床、榻的定义和发展概述
        5.3.3 席坐与垂足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9)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 ——戴爱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第一章 舞蹈实践及交流历程
    第一节 习舞岁月
        一、从特立尼达到英国
        二、从古典芭蕾到现代舞
    第二节 交流历程
        一、早期交流(1946——1966)
        二、中期交流(1976——1996)
        三、晚期交流(1996——2006)
第二章 戴爱莲与外国舞蹈的输入
    第一节 西方舞蹈的教学与运用
        一、教学活动之体现
        二、创作成果之体现
    第二节 西方芭蕾的输入与外国舞团的品鉴
        一、引进专家、剧目促发展
        二、品鉴外国舞团作品促交流
    第三节 英伦归来的自省与自信
第三章 戴爱莲与中国舞蹈的输出
    第一节 戴爱莲在美国的舞蹈活动
        一、以个人身份首次访美交流
        二、带领中央芭蕾舞团首次访美交流
    第二节 戴爱莲在东南亚国家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戴爱莲在欧洲的舞蹈活动
        一、参加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二、致力于“拉班舞谱”的交流与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采访摘要
    附录二 戴爱莲生平年表
    附录三 戴爱莲表演年表
    附录四 戴爱莲创作年表
    附录五 戴爱莲文章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我们迎着朝阳飞奔──《中国文化报》的足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2]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D]. 贾瑞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D]. 于海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D]. 李依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青州南燕历史遗存及影响研究[J]. 李宝垒,刘光辉. 东方考古, 2018(00)
  • [7]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8]北朝至隋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艺术研究[D]. 杨菁菁. 西北大学, 2018(01)
  • [9]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 ——戴爱莲的个案研究[D]. 肖梦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10]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我们迎着朝阳驰骋——《中国文化报》的脚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