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石油实验地质总目录(第26卷)

2004年石油实验地质总目录(第26卷)

一、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26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1](2013)在《《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总目次》文中提出

屈俊涛,李辉[2](2011)在《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文中提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也是突出的,物的状态、特性又决定了危险源存在的不可抗性,因此,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3](2011)在《《光谱实验室》2010年第27卷总目次》文中研究表明

赵国欣[4](2008)在《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已开发油藏特点,选择非均质性严重的注水开发河流相砂岩油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胜利油区主力油田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的实例,开展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基准面旋回理论和地层响应过程的沉积动力学原理,建立不同级次的旋回层序和单砂体的骨架模型;综合井震资料,对储集层的砂体和属性参数进行井间预测;建立密井网区的储层地质知识库,利用地质统计学或随机模拟的思路进行储层属性参数的预测,建立高精度的预测模型;采用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预测方法,准确确定剩余油的相对富集部位、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为高含水后期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制定挖潜增产措施、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该论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河流相沉积油藏储层研究为例,建立了河流相储层高分辨率层序等时对比格架;利用丰富的取心井资料,建立高含水期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充分发挥密井网区各种动静态资料丰富的优势,建立了河流相储层的地质知识库,为储层三维空间的精细刻画奠定基础,并利用开发动态资料获得比较准确的砂体连通宽度和厚度数据,约束储层精细建模。以精细油藏地质模型为基础,形成了利用开发地质学、水淹层测井评价、生产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对剩余油进行综合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剩余油的定量描述,并阐明特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剩余油挖潜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高含水期河流相沉积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指导,在矿场应用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 Lou No.204,No.76 Xueyuannan Lu,Beijing 100081)[5](2007)在《《光谱实验室》2007年第24卷总目次》文中研究表明

刘新,安飞,肖璇[6](2018)在《加拿大致密油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拿大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继美国后世界第二个成功开发致密油气的国家。美国能源信息署评估,加拿大致密(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随着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革新以及对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地质条件和特征认知的完善,加拿大致密(页岩)油气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加拿大致密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加拿大沉积盆地,产量来自该盆地8大致密油产区,生产活动集中在巴肯组、卡尔蒂姆组和维京组,其中巴肯组/埃克肖组占国内致密油产量的30%40%。加拿大致密油资源开发具有强大优势,但受当前全球油价低迷影响,开发前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韩松财,魏佳,程远方,李学亮,丁吉平,腾飞[7](2017)在《诱导应力下天然裂缝的稳定性及破坏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水力裂缝激活天然裂缝的力学机制,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力裂缝扩展过程中天然裂缝面诱导应力场解析模型,分析了水力裂缝逼近条件下天然裂缝的稳定性行为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天然裂缝的稳定性受到水平应力差、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孔隙压力、压裂液黏度及排量、逼近距离、天然裂缝空间展布及粗糙度等因素影响;逼近过程中天然裂缝可能同时出现张性和剪切滑移破坏,但更易发生剪切破坏,且剪切破坏区明显大于张性破坏区,破坏区也主要出现在倾斜天然裂缝的正半轴上,负半轴几乎没被激活;天然裂缝的失稳中心随着走向角的减小逐渐向正半轴移动,随着逼近距离减小逐渐向负半轴移动,其他因素对失稳中心影响很小。研究成果对体积改造复杂缝网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鄢雪梅,王永辉,严星明,张合文,易新斌[8](2016)在《页岩气藏体积改造中的慢滑移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页岩压裂中慢滑移产生的剪切变形,能在水力裂缝周围诱发大量具有渗流能力的网络通道,是页岩气单井产量的重要来源。四川两口相邻页岩气水平井,采用相同的体积改造工艺、压裂规模、压裂液及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压裂试气产量却相差很大。在获取井物性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微地震监测及解释结果,利用气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压后产量拟合,同时对两口井压裂施工压力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了压裂净压力拟合。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压裂井压裂过程中,存在微地震无法监测到的沿着天然裂缝或断层不产生高频地震波的由慢滑移形成的裂缝网络,其对产量的贡献达到了71.5%。

二、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26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26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管理活动中, 人与物的潜在影响
2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2.1 优化施工计划和实施技术方案
    2.2 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
    2.3 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3 系统危险辨识与安全生产
    3.1 井下系统危险辨识
    3.2 井下系统危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3.3 系统危险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 小结

(4)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有关储层精细研究的现状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三、储层非均质模型研究现状
        四、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
        一、油田地质概况
        二、油田开发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关键技术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新认识
第二章 河流相沉积地层格架建立
    第一节 地层对比划分技术
        一、地层对比划分原则
        二、对比划分标志选择
        三、对比程序
    第二节 构造精细研究技术
        一、断裂系统研究
        二、微型构造及其适应性分析
第三章 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技术
    第一节 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一、声波曲线标准化
        二、感应曲线标准化
    第二节 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研究
        一、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二、孔隙度解释模型
        三、渗透率解释模型
        四、粒度中值解释模型
        五、分选系数解释模型
        六、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七、产水率解释模型
    第三节 储层参数解释结果评价方法
        一、储层参数空间分布最佳拟合方法研究
        二、储层参数井间插值
        三、储层参数评价
第四章 储层精细刻画技术
    第一节 沉积相研究
        一、河流沉积相模式
        二、沉积微相定量识别
    第二节 储层宏观非均质研究
        一、储层物性特征
        二、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三、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四、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第三节 储层微观非均质研究
        一、孔隙结构特征
        二、孔隙结构类型
        三、粘土矿物分析
第五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第一节 储层地质知识库建立
        一、单参数储层地质知识库
        二、多参数相互关系地质知识
    第二节 储层参数空间结构分析
        一、变差函数特征
        二、三维空间变差函数及储层参数空间结构分析
    第三节 二维模拟及二维建模方法研究
        一、二维建模方法研究及平面模型
        二、剖面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一、储层构造格架模型
        二、储层参数模型
第六章 剩余油定量描述及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一、精细建模技术
        二、历史拟合技术
        三、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
    第二节 流线模型技术
        一、方法简介
        二、流线模型建立
        三、历史拟合
        四、剩余油定量描述
        五、计算成果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三维定量动态剩余油描述技术
        一、软件系统研制
        二、三维定量动态剩余油描述
        三、剩余油描述成果输出
第七章 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措施及应用效果
    第一节 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措施
        一、剩余油挖潜的途径
        二、潜力方向分析
        三、措施方案
    第二节 剩余油挖潜效果分析
        一、指标预测
        三、阶段应用效果分析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加拿大致密油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加拿大致密油的定义和发展
    1.1 加拿大致密油的定义
    1.2 加拿大政府发展致密油的举措和政策
        1.2.1 加拿大对致密油气资源的态度和措施
        1.2.2 加拿大致密油资源开发政策
2 加拿大致密油资源潜力
3 加拿大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
    3.1 产量及预测
    3.2 致密油产区及主要石油公司
    3.3 致密油开发试验
4 结论

(7)诱导应力下天然裂缝的稳定性及破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力裂缝逼近天然裂缝的力学模型
2 天然裂缝的稳定性判据
3 敏感性参数分析
    3.1 水平应力差及水平应力差异系数
    3.2 压裂液黏度及排量
    3.3 逼近角及逼近距离
    3.4 粗糙度及孔隙压力
4 结论

(8)页岩气藏体积改造中的慢滑移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页岩气水平井对比分析
    2.1 基础数据及施工概况
    2.2 气藏数值模拟
    2.3 压裂压力分析
3 结论

四、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26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3(01)
  • [2]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J]. 屈俊涛,李辉. 西部探矿工程, 2011(12)
  • [3]《光谱实验室》2010年第27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1(01)
  • [4]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D]. 赵国欣. 浙江大学, 2008(03)
  • [5]《光谱实验室》2007年第24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 Lou No.204,No.76 Xueyuannan Lu,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07(06)
  • [6]加拿大致密油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现状[J]. 刘新,安飞,肖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8(06)
  • [7]诱导应力下天然裂缝的稳定性及破坏特征[J]. 韩松财,魏佳,程远方,李学亮,丁吉平,腾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6)
  • [8]页岩气藏体积改造中的慢滑移现象[J]. 鄢雪梅,王永辉,严星明,张合文,易新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6(06)

标签:;  ;  ;  

2004年石油实验地质总目录(第26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