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取得重大成功

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取得重大成功

一、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重大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何浪激[1](2020)在《基于挣值法的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四川中央广播电视(简称为“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作为加速信息资源均等化的服务型工程,中央拨付的款项有限,如何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项目建设全过程须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加强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管理方法改良,探索出成本管理的先进做法,实现建设项目高标准、企业利润最大化。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结合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特点,研究了挣值法在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运用。以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为例,研究了该项目实施挣值法成本管理的过程。本文先就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得出挣值法是适合本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然后介绍了挣值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步骤和方法,然后介绍了运用挣值法对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进行分析,重点是计算三个参数和四个指标,发现成本超支工期延后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分别对项目成本和进度进行管理的改进措施,并对比成本管理前后的数据,发现成本管理后第二阶段成本和进度都有很大改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对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基于挣值原理进行项目成本控制过程的研究分析,阐述了该项目在第一阶段实施过程中挣值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挣值参数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了差异分析,了解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得出该项目出现成本超支和进度滞后的原因,最终得出了该项目的成本分析报告。(2)对采用了挣值原理进行成本管理的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进行了分析总结,找出成本和进度出现偏差的解决办法,并分别从成本和进度两个维度进行改进,基于挣值法在该项目中的运用提出了一系统改进措施。(3)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成本管理现状,研究挣值法进行成本管理后的改善效果。根据全文理论及案例的研究分析,最终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类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展望。本论文对挣值法在现实中的运用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研究解决了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并可为其它的项目管理者和企业提供借鉴。

王飞[2](2020)在《基于OFDM的调频广播数模同播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广播领域有许多数字化方案被提出,其中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的数模同播技术可以使用FM的频段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声音广播和丰富的数据业务,对现有模拟FM广播不造成影响。目前国内外主流的FM数模同播技术都是在FM频点的频带外侧附加OFDM信号,本文着重对OFDM信号和FM信号在FM频点的频带内混叠的同播方式及其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地基导航增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的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有FM广播数模同播方法的数模干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带内混频(In Band In Channel,IBIC)数模同播方法,该方法在发射端构造了一种特殊的OFDM调制结构,发射的数模信号频谱在FM频带内完全重叠,避免了带外数模干扰。通过合理设置数模信号功率比以及数字信号的带宽,解决了带内数字对模拟信号的干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IBIC数模同播方法相比所提数模同播的数模分离算法不依赖于数模功率比,与纯OFDM系统相比数字接收达到相同的BE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只有 4dB 的损失。2.FM共生无线电数据系统(Symbiotic Radio Digital System,SRDS)基于本文所提IBIC数模同播方法设计,针对FM SRDS中载波频偏(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导致数模分离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步CFO估计算法。基于FM信号特征的粗估计有效降低CFO,使得数模信号得以分离,接着基于重复结构同步符号的细估计使得CFO进一步降低,OFDM可以正常解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降低了CFO对FM SRDS的影响,使得FM SRDS具有了更强的鲁棒性。3.针对FM SRDS在GNSS地基导航增强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FM SRDS信号进行GNSS地基导航信标发射机时间同步的方法,先根据FM SRDS信号中OFDM的同步头结构进行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估计,然后利用估计结果进行GNSS信标发射机的本地时钟驯服,从而实现多导航信标发射机之间的时间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使用GNSS的方法相比时间同步精度明显提高。

蔡敏[3](2020)在《肖恩·库比特的数字美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深化,大量数字技术、数字媒介、数字艺术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涌出,人们的审美方式、审美态度、审美价值等也在不知觉中走向“数字化审美”。与此同时,数字美学也应运而生,并以全新的面貌登上历史的舞台。数字美学理论是数字时代中以机器或网络等数字介质作为载体或呈现方式的数字艺术实践经验的升华,同时它又反过来指导数字艺术实践,它关涉数字化生存下的审美活动、审美意识以及审美经验,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人类与数字共享的世界。然而,由于数字美学理论从兴起到目前只有短短不到四十年,仍然是较新的研究对象,加之其理论本身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因而其理论成果并不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对数字美学理论进行探索就显得更为重要。肖恩·库比特是西方数字美学理论研究中极具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他不仅对数字美学理论做出了深刻的批判性研究,还致力于找寻种种可替代方案来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以期构建一个可期待的、具有创造性的未来。其视野的广阔、研究的深度以及务实乐观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究的。因此,笔者选择以肖恩·库比特的数字美学理论作为专题研究,以期从这一专题研究中,为数字美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为数字艺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一些参考。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渊源,以西方美学史为线索梳理数字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以及“数字”与“美学”之间的联系,探索数字美学理论的理论渊源以及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基础,为后续阐述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具体构成和特征作铺垫。第二部分论述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构成,即以数字阅读、数字成像、数字音频、数字网络四种不同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分别论述这四种媒介所呈现的非物质化状况及其相关理论阐述;另一方面,分别论述与其相对应的以数字艺术为实践对象的可替代方案及其相关实践。第三部分将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其特征归纳为理论性与实践性、全球性与民主性、颠覆性与回归性、重新物质化四点,并对其作出具体论述。第四部分从对数字美学的规范、对传统美学的挑战、对艺术发展的启示三个方面阐述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价值,并对库比特数字美学的全貌做一个归纳总结。

唐传林[4](2020)在《广播监播音频信号处理算法及工程实现》文中认为无线电广播电台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肩负着向国内和国外宣传我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艰巨任务,同时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无法取代的积极影响。本文对我国广播监测的基本任务、国内外自动化广播监播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广播音频的一些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广播音频主要特点是存在时延、并且动态范围大、频谱范围广,存在形态不一的随机串扰。分析了传统基于音频特征参数的音频比对方法用于广播音频比对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解决广播音频中经常存在噪声干扰和时间延迟导致音频比对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具有延时自适应意识的音频比对算法。针对常用算法中测量音频特征距离抗噪性能差的不足,采用倒谱对两音频的混合信号分析,并利用倒谱对功率谱中的等距离频率成分有很强的分辨能力这一特性来进行自适应延时估计和比对;为比对不同情况的两音频都可得到准确的相似度,提出对其中一音频加入短延时,再将两音频叠加混合后做倒谱分析;并根据加入不同短延时的效果选择出最优短延时,进一步提升算法性能。使用真实广播不同节目中截取出来的多个音频,在无噪声和不同信噪比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所提出算法的性能,比较了不同信噪比下的延时估计结果和音频相似度。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法的延时估计结果和比对结果优于现有算法,在低信噪比(SNR=2d B)下,也可以达到90.36%的音频比对匹配精度,且计算速度能够达到实时比对的要求。并采用搭载Raspbian系统(基于Linux)的树莓派3B+开发板和USB音频采集卡,使用ALSA高级Linux声音系统作为音频驱动库,设计了实时广播音频比对的嵌入式系统,也验证了所提出的音频比对算法在广播音频监播应用中的工程实用性,实现了对广播音频实时监播,从而保障广播发射安全。

黄维铭[5](2019)在《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音视频信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传输和发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构成广播电视传输和发射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技术保障。所以,台站单位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工作提出了“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要求。但是本单位长期以来,对于信号的监测工作,都是采用人工监测和记录的方式,工作量大,监测复杂,难以满足单位的现行要求。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对传输信号自动记录、转换、监测和报警的系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以解决广播电视发射台音视频信号人工监测的问题为基础。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UML建模的方式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运维环境,得出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完成了系统结构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与功能模块设计,并根据系统的实体关系图,对数据库表及字段结构进行数据库设计。在完成系统设计后,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编码实现。并针对系统直接面对的信号采样、转换和监测的难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描述,在信号处理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由硬件负责对信号进行高速采样和统一转码处理存储,根据实际工作的台站信号源的情况,即通过嵌入式音视频采集卡对现台站三种格式(如IP,RF,ASI等)的音视频信号进行高速采样,然后采用TS over IP技术将已经解调的信号转码预处理转为统一IP帧包的格式,便于计算机软件对信号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处理,从而最终解决了音视频信号的自动化监测和报警问题。本系统基于广西广播电视玉林二四四台的需求进行分析设计,通过测试表明系统功能基本满足了台站的管理要求,结构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系统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值班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更加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安全播出,对进一步研究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的信号自动监测具有借鉴意义。

罗锦涛[6](2019)在《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融合通信下行传输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自然灾害,在这些事件中往往因为通讯设施损毁导致区域性通信中断,还有各种紧急事件如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等的举办,本论文内容就是针对这些情况而研究的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本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广电体系的应急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背景,针对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在之前的系统组网方案基础上,完成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软件方案的设计以及各个主要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先对测试需求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模拟方案,进行模拟测试。本文由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的背景和需求出发,介绍了广电无线传输链路,简单介绍了系统的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方案以及系统的上下行业务传输流程,介绍了论文相关技术背景。根据IP over Multi-Tunnel协议设计了LLC具体的封装字段。针对融合信道感知的多媒体业务传输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IP over Multi-Tunnel协议为基础的IP over DTMB设计、以及利用FM/CDR来实现与分发汇聚服务器的双向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下行融合通信软件的设计和实现。针对需求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需要搭建模拟测试系统,本次毕设在该项目基础上完成了应急融合通信系统软件方案设计与实现,完成搭建移动应急系统的模拟测试平台,通过搭建好的模拟平台完成对本项目中多模终端、移动通信车、分发汇聚服务器的链路探测和链路模拟功能的验证,并完成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

吴圆圆[7](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王虹云[8](2018)在《DMB单频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数字多媒体广播)新业务的快速发展,DMB已突破商业电台广播的传统模式,逐步在减灾预警、公共信息发布等领域得到应用。这些新应用对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些地势复杂区域,为了保证良好的信号覆盖,需要多个发射台组成单频网以消除接收盲区。目前的DMB单频网需要专用的信号传输网络,建设成本高,系统复杂,严重影响DMB新业务的推广。本文基于重庆邮电大学开发的高集成度DMB发射系统,提出一种以普通局域网作为信号传输网络、以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作为时间和频率参考的低成本、小型化的DMB单频网设计方案。首先,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架构实现DMB总成数据向各个发射台的正确传输,其中服务器端软件运行于控制台DMB复用器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客户端软件运行于发射台的PC上。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通过局域网建立点对点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用有限的带宽损失,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其次,通过在发射机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增加单频网同步控制模块,实现各个发射台的同步。利用GPS的秒脉冲信号对发射机系统的频率误差进行统计,然后将误差转换为对分频比的调节量,产生系统频率的四分频时钟。在四分频时钟的基础上,结合GPS的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世界协调时间)产生一系列同步信号。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在同步信号控制下,根据传输帧的时间戳,在规定时间完成各个符号的调制。最后,搭建由两个发射台组成的测试系统,并在室内有线环境和现场无线环境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单频网中各个发射台数据同步,发射信号的时延差小于1us,频率偏差小于0.5Hz,满足单频网设计要求;(2)现场测试中,在信号重叠区域,单频网模式下接收机的PBER(Pseudo Bit Error Rate,伪误码率)与非单频网模式下相比显着下降,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提文雁[9](2018)在《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FM-CDR)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化已经成为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声音广播技术是广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本文主要研究调频频段数字声音广播(FM-CDR)技术。从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的过渡过程中,在不另外占用调频频率资源,保留原有FM发射机及天馈系统的情况下,采用FM-CDR技术,使之可以发射数字节目,从而实现模拟节目和数字节目的同时播出。目前,国际上主流数字声音广播标准有欧洲DAB/DAB+、美国HDRadio、世界广播联盟的DRM/DRM+。这3种数字音频标准因为各自的局限性,并不适合在我国推广应用。2011年,广电总局科技司组建数字广播(China Digital Radio,CDR)工作组,开展自主研发创新工作,以建立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声音广播体系。随后几年,我国陆续发布了 CDR调频频段的信道标准、复用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我国FM-CDR采用DRA扩展版DRA+的信源编码算法,提供优质的音频服务;采用灵活频谱配置,解决国内频谱资源不足问题;系统架构支持逐步演进,支持各种数据增值业务。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有效克服了多径干扰,并使得在移动状态下能够稳定接收到高质量的广播节目信号,是地面数字广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详细论述了 CDR的技术标准,论述了其传输原理、系统结构和性能、信道性质以及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CDR广播的数字业务可以实现在播出音频节目的同时发布节目相关图文业务、语音服务及其它数据业务等,本文对CDR、数据业务的发送方式以及增值业务模式和商务运行模式作了一定探讨。论文最后还以中央广播数字化覆盖工程为背景,阐述了FM-CDR系统具体搭建实施情况。该项工程是调频频段数字声音广播相关标准颁布之后,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大范围试点播出。并以中央广播数字化覆盖工程为背景,阐述了FM-CDR系统的具体搭建实施情况。并为了掌握FM-CDR覆盖特性,搭建测试平台,了解FM-CDR覆盖效果,为工程的实施及组网规划积累经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2017)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阐明了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在我国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国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近日发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其对于引领"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特别刊发规划全文,以供大家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规划提出的目标、理念、任务、举措,认真思考,深入学习。

二、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重大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重大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挣值法的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简要评述
    2.2 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项目成本管理
        2.2.3 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挣值法的成本控制研究
    3.1 挣值法的定义
    3.2 挣值法的基本原理
    3.3 使用挣值法项目成本控制的流程
    3.4 使用挣值法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3.4.1 全面控制原则
        3.4.2 动态控制原则
        3.4.3 目标管理原则
        3.4.4 责权利一致性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挣值法的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成本管理
    4.1 项目简介
        4.1.1 公司简介
        4.1.2 SCCN公司组织结构
        4.1.3 SCCN公司项目管理现状
        4.1.4 项目概况
        4.1.5 项目自然环境及台站基础条件
        4.1.6 项目主要工程量
        4.1.7 项目组织结构
    4.2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4.3 项目责任矩阵
    4.4 项目进度计划
    4.5 项目成本预算
        4.5.1 项目材料成本
        4.5.2 项目人工成本
        4.5.3 后勤资源成本
        4.5.4 项目成本预算及总成本计划表
    4.6 挣值差异分析
        4.6.1 项目挣值法主要指标计算
        4.6.2 项目挣值法主要指标分析
    4.7 项目成本和进度偏差原因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挣值法的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成本控制
    5.1 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5.1.1 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待完善
        5.1.2 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5.1.3 质量控制需要加强
    5.2 改进措施
        5.2.1 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改进
        5.2.2 项目进度管理措施改进
    5.3 项目成本控制改进效果
    5.4 项目成本控制改进后的数据结果
    5.5 项目成本控制改进后的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OFDM的调频广播数模同播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和现状
        1.2.1 纯数字音频广播
        1.2.2 IBAC数模同播
        1.2.3 IBOC数模同播
        1.2.3.1 混合数字音频广播
        1.2.3.2 融合数字广播
        1.2.4 IBIC数模同播
        1.2.4.1 基于预删除技术的IBIC FM数模同播
        1.2.4.2 基于后删除技术的IBIC FM数模同播
    1.3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频FM解析分离IBIC FM数模同播方法理论基础
    2.1 模拟FM信号生成与接收
        2.1.1 立体声FM信号的生成
        2.1.2 立体声FM信号的接收
    2.2 OFDM数字调制技术
        2.2.1 OFDM信号的生成与接收
        2.2.2 OFDM的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2.2.3 CFO对OFDM系统的影响
    2.3 同频FM的解析分离技术
        2.3.1 同频FM解析分离的信号模型
        2.3.2 同频FM的解析分离中的FM相角跟踪算法
        2.3.3 同频FM的解析分离中的FM幅度跟踪算法
        2.3.4 噪声环境中的同频FM的解析分离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同频FM解析分离的IBIC FM数模同播方法
    3.1 同频FM解析分离的IBIC FM数模同播的信号模型
    3.2 同频FM解析分离的IBIC FM数模同播的OFDM信号设计
    3.3 同频FM解析分离的IBIC FM数模同播的数模分离算法
        3.3.1 直接分离算法
        3.3.2 解析分离算法
        3.3.3 迭代分离算法
        3.3.4 多径环境下的数模分离
    3.4 仿真与结果分析
        3.4.1 发端信号仿真与分析
        3.4.2 数模分离性能仿真与分析
    3.5 实验室样机研制与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M SRDS的载波频偏估计
    4.1 FM SRDS
    4.2 CFO对FM SRDS数模分离性能的影响
    4.3 基于自适应频率锁定环的粗CFO估计
    4.4 基于重复结构的PN序列同步头的细CFO估计
    4.5 仿真与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M SRDS信号的时间同步方法
    5.1 FM SRDS在GNSS地基导航增强中的应用
    5.2 FM SRDS的OFDM帧结构设计
    5.3 FM SRDS信号的到达时间估计
        5.3.1 到达时间粗估计
        5.3.2 到达时间细估计
        5.3.3 到达时间估计仿真与结果分析
    5.4 基于FM SRDS信号到达时间的时钟驯服
        5.4.1 时钟驯服过程
        5.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时钟驯服
        5.4.3 时钟驯服仿真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肖恩·库比特的数字美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溯源
    第一节 数字与美学
        一、数字文化的历史溯源
        二、数字美学的理论溯源
    第二节 库比特的数字美学理论的基础
        一、对媒介的理解和认识
        二、对美学的理解和期望
第二章 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构成
    第一节 数字阅读——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媒介
        一、关于数字阅读的批判性阐释
        二、重塑数字阅读的艺术实践
    第二节 数字成像——以图像、影像为载体的媒介
        一、关于数字成像的批判性阐释
        二、重塑数字图像的艺术实践
    第三节 数字音频——以声音为载体的媒介
        一、关于数字音频的批判性阐释
        二、重塑数字音频的艺术实践
    第四节 数字网络——以网络为载体的媒介
        一、关于数字网络的批判性阐释
        二、重塑数字网络的艺术实践
第三章 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特征
    第一节 理论性与实践性:数字美学的基本特征
        一、对“协同文化”的理论批评
        二、对数字艺术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全球性与民主性:数字美学的内在构向
        一、数字艺术的全球性与民主性
        二、数字媒介的全球性与民主性
    第三节 颠覆性与回归性:数字美学的核心特征
        一、对技术理性的颠覆
        二、对世界物质性的回归
    第四节 重新物质化:数字美学的活动范式
        一、“主体性”意义的重新理解
        二、自我、他者、世界的相互渗透
第四章 库比特数字美学理论的价值
    第一节 对数字美学的规范
    第二节 对传统美学的挑战
    第三节 对艺术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广播监播音频信号处理算法及工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广播监测的基本任务
        1.1.2 广播发射台人工监播流程
    1.2 国内外自动化广播监播研究现状
    1.3 本文创新点
    1.4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广播音频信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2.1 广播音频信号特点分析
        2.1.1 声波三要素
        2.1.2 广播音频数字存储
    2.2 广播音频信号预处理
        2.2.1 预加重
        2.2.2 分帧
        2.2.3 加窗
    2.3 广播音频时间延迟估计
    2.4 音频比对技术
    2.5 广播音频比对难点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音频特征的比对算法研究
    3.1 音频的统计特征
        3.1.1 短时能量
        3.1.2 短时过零率
        3.1.3 短时自相关函数
        3.1.4 短时平均幅度差函数
        3.1.5 频谱特征
        3.1.6 线性预测分析特征
    3.2 音频的感知特征
    3.3 基于听觉的梅尔频率倒频谱系数
    3.4 基于音频特征距离的比对方法实验
        3.4.1 基于音频特征距离的比对方法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倒频谱分析的音频延时估计及比对算法
    4.1 倒频谱分析
        4.1.1 实数倒频谱
        4.1.2 复数倒频谱
        4.1.3 功率倒频谱
    4.2 基于倒频谱分析的音频延时估计及比对算法
        4.2.1 原理
        4.2.2 具体步骤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短延时m的最优选择
        4.3.2 不同信噪比下无延时两音频比对结果比较
        4.3.3 不同信噪比下不同延时两音频比对结果比较
        4.3.4 大样本库音频比对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时广播音频比对算法的嵌入式实现
    5.1 AES/EBU 数字音频转模拟音频的电路
        5.1.1 数字音频隔离耦合电路
        5.1.2 数字音频采样电路
        5.1.3 数字模拟转换电路
        5.1.4 模拟音频信号放大电路
    5.2 Linux两大主流声卡驱动
        5.2.1 OSS开放声音系统
        5.2.2 ALSA 高级 Linux 声音架构
        5.2.3 OSS 与 ALSA 的优缺点比较
    5.3 树莓派系统下实现实时音频采集
    5.4 树莓派系统下实现实时音频比对
    5.5 嵌入式音频比对实际运行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B (数字音频转模拟音频整体电路)
附录 C (核心程序源代码)

(5)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音视频信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2.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知识基础
        2.2.1 与同类技术比较分析
        2.2.2 系统采用技术概述
    2.3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2.4 业务需求分析
    2.5 用户需求分析
        2.5.1 客户端需求
        2.5.2 用户操作需求分析
        2.5.3 用户监测数据操作查询
        2.5.4 用户登录管理需求
    2.6 功能需求分析
        2.6.1 音视频信号采集功能
        2.6.2 信号转换处理功能
        2.6.3 信号监测处理功能
        2.6.4 信号监测数据存储查询功能
    2.7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8 性能需求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架构设计
        3.2.1 系统组成
        3.2.2 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系统功能结构
        3.3.2 系统状态流程
        3.3.3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3.4.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3.4.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
    3.5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3.5.1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3.5.2 信号转码预处理模块设计
        3.5.3 信号监测报警模块设计
        3.5.4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3.5.5 监测数据查询模块设计
    3.6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3.6.1 信号采集模块实现
        3.6.2 信号预处理转码模块实现
        3.6.3 信号监测报警模块实现
        3.6.4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3.6.5 监测数据查询模块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
    4.1 测试服务器环境与配置
    4.2 系统功能测试
    4.3 系统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成果

(6)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融合通信下行传输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2 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的背景与概要
    2.1 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的需求
    2.2 广电与公网无线传输链路概述
    2.3 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方案
    2.4 软硬件开发平台
    2.5 Linux内核开发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软件方案设计
    3.1 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软件方案概述
    3.2 IP over DTMB设计
    3.3 IP over CDR设计
    3.4 应急融合通信的下行传输软件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广电多链路应急融合传输系统测试
    4.1 测试目标与需求分析
    4.2 测试方案设计
    4.3 联合测试
    4.4 联合测试结果
    4.5 各模块单元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8)DMB单频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结构
第2章 DMB单频网的基本理论
    2.1 单频网概述
    2.2 DMB关键技术
        2.2.1 COFDM编码
        2.2.2 保护间隔
        2.2.3 卷积编码
        2.2.4 时间交织与频率交织
    2.3 单频网同步条件
    2.4 单频网的特性
        2.4.1 网络增益与功率优势
        2.4.2 频谱优势
        2.4.3 自干扰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DMB单频网系统设计
    3.1 现有的DMB单频网
        3.1.1 ETI信号馈送方案
        3.1.2 COFDM信号馈送方案
        3.1.3 RF信号馈送方案
        3.1.4 直放站转发方案
    3.2 实验室现有DMB发射系统结构
    3.3 基于局域网的单频网系统设计
        3.3.1 系统结构
        3.3.2 时间戳信息
        3.3.3 同步信号
        3.3.4 技术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MB单频网中传输帧馈送方案设计
    4.1 TCP协议
        4.1.1 连接建立
        4.1.2 重传与确认
        4.1.3 连接断开
    4.2 Socket通信
    4.3 传输帧馈送软件的设计
        4.3.1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4.3.2 客户端软件设计
        4.3.3 数据馈送功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同步控制模块设计
    5.1 GPS简介
    5.2 系统频率校准算法设计
    5.3 同步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
        5.3.1 频率校准模块设计
        5.3.2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5.3.3 同步信号产生模块设计
        5.3.4 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信号同步测试
        6.1.1 IQ数字基带信号的同步测试
        6.1.2 RF信号的同步测试
        6.1.3 结果分析
    6.2 室内测试
        6.2.1 同步测试
        6.2.2 频偏测试
        6.2.3 结果分析
    6.3 现场测试
        6.3.1 实验一
        6.3.2 实验二
        6.3.3 对比实验
        6.3.4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未来展望
    7.1 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ocket通信常用函数
附录B GPS导航电文指令讲解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9)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FM-CDR)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发展
    1.2 调频频段数字声音广播国际标准的技术特点
    1.3 中国数字声音广播标准化进程
        1.3.1 中国数字声音广播的发展
        1.3.2 CDR系统的特点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COFDM的基本原理及传输系统特点
    2.1 技术发展
    2.2 技术原理
    2.3 系统模型和编码
        2.3.1 COFDM系统模型
        2.3.2 COFDM中的编码
    2.4 传输特点
    2.5 在数字声音广播中的应用
        2.5.1 COFDM技术适合单频网
        2.5.2 适应地面广播的复杂传输环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M-CDR系统研究
    3.1 技术特点
    3.2 传输机制
    3.3 信源编码
        3.3.1 DRA+音频编码的类型
        3.3.2 DRA+低码率编码扩展原理
        3.3.3 DRA+分层编码扩展原理
        3.3.4 DRA+低码率分层编码扩展原理
    3.4 信道编码和调制
        3.4.1 功能框图
        3.4.2 加扰模块设计
        3.4.3 前向纠错编码设计
        3.4.4 卷积编码
        3.4.5 LDPC编码
        3.4.6 位交织
        3.4.7 星座映射
    3.5 系统结构和性能
        3.5.1 音频和数据输入子系统
        3.5.2 复用子系统
        3.5.3 信道编码与调制子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M-CDR新型业务平台设计
    4.1 基本业务要求
    4.2 平台设计
    4.3 终端设计
        4.3.1 分类
        4.3.2 技术要求与功能架构
    4.4 CDR新型平台业务平台探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M-CDR系统构建与测试
    5.1 中央广电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
        5.1.1 项目背景
        5.1.2 引用技术规范
        5.1.3 技术方案
    5.2 FM-CDR系统技术方案
        5.2.1 系统概述
        5.2.2 工程系统架构简介
        5.2.3 发射机技术要求
        5.2.4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5.3 系统测试
        5.3.1 FM-CDR测试平台搭建
        5.3.2 开路测试基本条件
        5.3.3 发射机及天馈系统技术参数
        5.3.4 测试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基础
    (一) 主要成就
        1. 新闻宣传深入创新, 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
        2. 内容创作生产持续繁荣,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3. 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升级。
        4. 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内部活力和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5. 产业发展迅速, 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6.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
        7.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推进, 走出去成效进一步显现。
        8. 行业管理与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扎实推进。
        9. 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监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 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 坚持党的领导。
        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 坚持科学发展。
        5. 坚持深化改革。
        6. 坚持依法行政。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发展目标
    (二) 主要任务
        1. 加强主流媒体建设,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内容生产和创新能力
        3. 深化一体发展, 推动媒体融合取得新突破
        4. 构建现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5. 加强科技创新, 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6. 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 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7. 加快构建现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市场体系
        8. 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改革, 健全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9.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升中国影响
        1 0. 加强文化信息安全建设, 提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安全保障能力
        1 1. 加强版权管理, 大力发展版权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党的建设, 强化组织保障
    (二) 加强依法管理, 强化法治保障
    (三) 加快科技创新, 强化技术保障
    (四) 加强政策支持, 强化政策保障
    (五)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人才保障
    (六)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规划落实

四、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重大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挣值法的SCCRT无线数字化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 何浪激.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OFDM的调频广播数模同播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3]肖恩·库比特的数字美学理论研究[D]. 蔡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广播监播音频信号处理算法及工程实现[D]. 唐传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音视频信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黄维铭. 广西大学, 2019(02)
  • [6]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融合通信下行传输设计与实现[D]. 罗锦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8]DMB单频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 王虹云.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9]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FM-CDR)的应用研究[D]. 提文雁. 东南大学, 2018(01)
  • [10]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J].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国出版, 2017(20)

标签:;  ;  ;  ;  ;  

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取得重大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