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政府:拒绝无政府状态和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

公民政府:拒绝无政府状态和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

一、公民政府: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宇,张梦尧[1](2021)在《“佐米亚”理论预设反思与方法论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遮蔽下的《逃避统治的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斯科特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运用了可视为人类学学科标识的整体论、互动论和比较方法,倡导反中心主义、反进化论观念,并通过系统论证,试图提炼出阐明高地族群逃避国家统治的策略性及合理性的一种"佐米亚"理论。然而该书却在深层次上陷入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窠臼:国家与高地二元对立冲突的精简论证结构,植根于对高地族群秉持绝对化自由价值观的预设;基于"手段—目的"逻辑导致的系列论断错误,源自对高地族群具备"原始"工具理性的预设。而与之匹配的旨在构建普世性理论的演绎法,也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的、创新研究方法的目标。可见,基于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理论预设及其方法论问题才是该研究遭到广泛质疑和持续批判的根本原因所在。

谢程远[2](2021)在《论中国共产党家国思想的构建逻辑》文中指出家国思想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近代以来,为了重新整合分裂的、混乱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家国思想过程中蕴含着三大逻辑:主体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主体逻辑实现了"家"和"国"两个主体在目标、角色、形象、命运上的耦合;价值逻辑则以中国共产党家国思想所蕴涵的相对自由、权力趋同、伦理内嵌为价值导向延续自身的稳定;实践逻辑推动"家"和"国"的联动与发展、全方位覆盖,最终实现深层次融合。这三个逻辑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主体逻辑打造了"家"与"国"的耦合和联系,进而依靠相应的价值逻辑来延续家国思想的稳定,最终在实践逻辑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思想能够形成一个具有能动性的思想体系。

杨雪纯[3](2019)在《洛克政府观研究》文中指出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着名哲学家,运用经验主义认识论提出了社会契约、有限政府等政治学理论。作为启蒙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西方自由主义代表之一,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标志性人物,洛克的独立与批判精神以及自由主义观念都契合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政治需求和革命进程。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以后,由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对自由的诉求不断呼之欲出,如何建立一个权威力量,维护个人自由的同时限制政府权力的无限化成为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面对近代国家的双面诉求,洛克基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现实对现代政府制度的建立以及人类自由精神的追求进行了政治学思考和分析,构建了以自由主义为原则的现代政府理论,奠定了现代宪政国家的基本原则。洛克提出以社会契约的方式构建政府,创立了以保障个人权利为目的、以法治和分权为运行方式的有限政府理论,作出了自由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最初政治表达。洛克的分权学说开启了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的先河,他的有限政府理论奠定了西方宪政发展的理论根基。尽管洛克的政府观为西方政府体制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洛克提出的有限政府理论,尽管制约了政府的权力,却忽视了对“有限”与“有效”之间关系的权衡,忽视了关于“自由”与“法治”、“自由”与“权威”、“自由”与“善”等不同社会价值之间关系的平衡考量。洛克政府观对现代国家构建和国家治理有着深刻的启迪。首先,要修正对政府的消极认识,重塑公民的政府认同感,这是推动执政为民的逻辑基础;其次,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护人民的利益与权利是我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实现立党为公的内在要求;同时,加强对政府“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反腐倡廉的实现途径;最后,建设法治政府是改善政府治理和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洛克奠定了现代政府理论的基础,但他对人性的看法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不能科学地揭示人性的本质,他的消极政府观念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家治理问题,从而为现实政府改革和国家治理提供有力指导。

王晓荣[4](2018)在《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中的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通过对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分析,在回顾民众参与政府服务理论文献和委托代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立足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契约关系本质,以及契约关系与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一致性,分析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委托代理关系本质。在一般性分析的前提下,从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内在一致性出发,以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与一般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选取和会街爆燃事故善后处置工作这一特定事件作为分析案例,利用静态标准委托代理模型和声誉模型、委托人道德风险模型和最优委托权安排模型等动态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分析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道德风险、委托人监督等问题,以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果互为补充的方式得出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存在矛盾的原因。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探求导致在事件中出现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之间委托代理危机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在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激励策略,从异体监督、信息对称和法治政府的角度给出优化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政策建议。

刘晓[5](2018)在《环境垂直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环境监管常年采属地模式,但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环境监管模式无法满足现有要求,反映出我国传统属地环境监管模式的深层次弊病。因此,必须以准确理解环境监管模式的立法现状以及现行监管模式痼疾为起点,在明确环境垂直监管模式优于环境属地监管模式的前提下,对环境垂直监管的法理基础进行挖掘,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解决环境垂直监管中的法律问题,以夯实其法学理论和制度架构。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首先,对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对现有环境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进行明确,主要包括地方保护主义桎梏致使传统监管模式面临挑战,同时GDP至上的政绩观制约环境监管目的的实现,以及跨区域、跨流域特点使传统环境监管模式难以回应需求。其次,对环境监管模式的现行规定进行整体把握,主要包括环境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的分析。再次,分析当前以属地为主的地方环境监管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管模式的不良影响,监督责任落实的难度较大,地方环保队伍的整体较为松散难管理,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挑战性更大,以及环境监管法律救济途径不完善。第二部分讨论环境垂直监管的界定及其引入。首先,从定义及特点出发对环境垂直监管进行界定。其次,通过对环境垂直监管与环境属地监管进行比较引出环境垂直监管的积极作用,包括对政府、企业以及环境监管体制三个方面的作用。第四,阐述引入环境垂直监管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职责的合理配制,不同地区间差异性的认知程度,公众与媒体监督力量的运用情况,与环境法律责任的衔接境况。第三部分分析环境垂直监管制度的理论基础及法律价值追求。首先以地方政府权力制约为起点,分析其中的自由价值追求,以及对地方当保护主义进行透彻的剖析,讨论垂直监管中的政府权力制约。其次,是基于有限政府的理论分析及秩序价值追求,以霍布斯、斯宾诺莎有限政府理论的起源为起点,以洛克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为重点,以哈耶克有限政府理论的发展为关键点分析有限政府理论下的环境垂直监管,并突出秩序价值追求。再次,对政府“经济人”的特性进行分析,同时阐释其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对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政府“经济人”角色进行定位,确定克服“经济人”特性需完成从追求效率价值到追求环境正义价值的转变。第四部分讨论环境垂直监管的完善与推进措施。首先是突破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主要包括市县环保机构管理体制的转变、环境监察体系的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更新以及基层环境执法工作的加强。其次是环保执法部门与地方环保部门法律责任的强化,包括主要领导法律责任的强化、环保部门法律责任的加强及相关部门环保法律责任的明确。再次,将关键转移到地方环保队伍以及执法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在规范化建设、环保能力建设、基层建设方面提出新要求。第四是探索跨区域、跨流域环境治理的垂直监管模式,包括加强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日常联合会商、应急会商和信息通报机制。最后,完善环境垂直监管中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路径的救济建议,以行政指导为主要方式规范环境垂直监管中的法律救济路径。

徐信贵[6](2016)在《分权化改革下的政府治理碎片化可能及其应对》文中研究指明分权化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权力的合理配置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不合理的分权化改革措施会使权力受到过度限制从而降低政府的行动能力,形成无政府主义和行业垄断,加剧政府治理的碎片化。为了构建"有能力的有限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分权化改革与政府治理碎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应通过分权原则、信息融通和技术理性来化解分权化改革下的政府治理碎片化风险。

高翔[7](2016)在《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浅析》文中研究表明法律文本作为“法”规制和指引人们行为规范的载体,是规范性的、可操作性的,包含多元价值的道德话语径直进入法律文本,从法律的形式理性和正当性上来说是需要被审视和质疑的。初步研究发现,在我国,道德话语进入法律文本的情形还是比较多见的,存在于我国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大致可以归纳为立法目的类、宣示规训类、义务规制类和综合叠加类四种类型。立法目的类道德话语出现在法律文本中是对法的目的和客观效能的混淆,一个良善的法律制度确实在客观上有助于一国国民在道德上趋善,但并非意味着法律推行道德、令其国民在道德上向善是国家和法律应刻意追求的目的;宣示规训类道德话语有宣示倡导和美德规训之分,该类道德话语存在于法律文本中,不仅难以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且可能无益于法律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树立;义务规制类道德话语也存在普遍道德义务规制和职业伦理义务规制的分别,其无论哪一种若确实需要进入法律文本,也不可直接径行进入,而必须经由法律的形式性、技术性转化(当然它首先是能被进行法律的形式性、技术性转化),在形式上满足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要求,使其可以作为法律的一部分被操作和执行。

于克晓[8](2015)在《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国内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研究以学术论文为多。对霍布斯,主要从其政治哲学思想矛盾性、国家主权学说、有关自然法的观点进行研究;对洛克,主要从其自然权利说、政府论、自由思想进行研究;对卢梭,主要从其在思想史的地位与影响、公意说、人民主权论进行研究。国外对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的成果则突出表现在几部经典学术着作。国内外学者在对霍布斯、洛克、卢梭三者的社会契约思想作比较研究而取得较大收获的视角或路径主要有三:一是关于自然状态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关于社会契约思想价值目标的比较研究,三是关于人的自然权利交予范围的比较研究。

武掌华,夏新华[9](2015)在《论洛克自由思想的逻辑路径》文中提出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其自由思想有着独特的逻辑路径。这一逻辑路径就是,以批判与拒斥专制和无政府主义为逻辑起点,继而提出哲学上的自由概念,并演进至社会和政治领域,构建一个以自然法为限度的完整自由观。

邢亚芳[10](2014)在《洛克政府思想评析》文中研究说明约翰·洛克是第一位对政府理论进行全面阐述的思想家,其政府理论主要体现在《政府论》一书中。本文在阅读《政府论》一书的基础上,结合洛克所处的时代背景,试图较为全面的理解洛克的政府思想。本文对洛克的政府起源思想及权力运行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洛克认为政府起源于自然状态,由于自然状态存在一定的缺陷,人们相互达成协议,订立契约,进入政治社会,创建政府。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自然权利的让渡,为保证政府权力的有效运行,洛克主张将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用法律制度规范人民行为,限制政府权力,特权则是为更好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为公众谋取福利,最后文章对洛克的政府思想做了评析,体现了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对洛克政府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政府职能与起源的研究,有助于推进现代政府理论的研究。

二、公民政府: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民政府: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佐米亚”理论预设反思与方法论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遮蔽下的《逃避统治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学学科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及其成就
二、二元对立论证方式与绝对化自由价值观之批判
三、工具理性预设与“手段—目的”论证缺陷
四、演绎法运用中的可信度与有效性问题
结语

(2)论中国共产党家国思想的构建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历史演进的主体逻辑:“家”与“国”的耦合
    1. 目标上的耦合
    2. 角色上的耦合
    3. 形象上的耦合
    4. 命运上的耦合
二、基于中西对比的价值逻辑:延续家国思想的稳定
    1.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
    2. 权力斗争与权力趋同
    3. 伦理的独立性与伦理的内嵌性
三、基于理论转换的实践逻辑:深化“家”与“国”的能动性
    1. 实现“家”与“国”的联系与发展
    2. 促进“家”与“国”的全方位覆盖
    3. 塑造“家”与“国”的深层次融合
四、中国共产党“家国思想”构建逻辑的内在关联

(3)洛克政府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洛克政府观的历史背景与传统渊源
    2.1 洛克政府观的历史背景
        2.1.1 17世纪英国的政治现状和洛克的生活背景
        2.1.2 政治文化变迁和宗教改革背景
    2.2 洛克政府观的传统渊源
        2.2.1 古典自然法理的承袭
        2.2.2 经验主义的运用
第三章 洛克政府观的理论解读
    3.1 社会契约与政府起源
        3.1.1 由自然状态步入政治社会
        3.1.2 由权利让渡催生政治权力
    3.2 政府目的与治理方式
        3.2.1 保障个人财产权:政府的目的
        3.2.2 实行分权与法治:政府的治理方式
    3.3 有限政府与政府解体
        3.3.1 自由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政治表达:有限政府的理路
        3.3.2 人民与政府的契约解除:政府解体的过程
第四章 洛克政府观的贡献与局限
    4.1 洛克政府观的理论价值
        4.1.1 分权理论:开启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的先河
        4.1.2 有限政府理论:奠定西方宪政发展的理论根基
    4.2 洛克政府观的局限
        4.2.1 缺乏对政府“有限”和“有效”的权衡
        4.2.2 忽视社会价值之间的协调
第五章 洛克政府观的当代启示
    5.1 重建公民的政府认同感
        5.1.1 修正“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观念是推进执政为民的逻辑基础
        5.1.2 保障公民权利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5.2 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
        5.2.1 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5.2.2 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中的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立题依据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可行性分析
    4 研究方法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 国外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5.2 国内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5.3 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研究的两种代表理论
第一章 现代中国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现状
    1.1 我国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现状
    1.2 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的基本含义
    1.3 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困境原因分析
        1.3.1 权力独占性导致客体异化
        1.3.2 权力扩张性导致民众被动
        1.3.3 权力排他性导致民众难堪
第二章 现代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本质分析
    2.1 现代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契约关系本质
    2.2 委托代理关系的一般属性
    2.3 现代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委托代理关系本质分析
第三章 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3.1 委托代理模型综述
        3.1.1 标准委托代理模型
        3.1.2 动态委托代理模型
        3.1.3 模型分析对促进现代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和谐运转的启示
    3.2 和会街燃爆事故善后处置工作中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现状
        3.2.1 事件背景简述
        3.2.2 事故善后处置工作中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情况简析
    3.3 和会街燃爆事故善后处置工作中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3.3.1 标准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3.3.2 动态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第四章 改善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公民意识
    4.2 强化异体监督
        4.2.1 强化人大监督
        4.2.2 强化民众监督
        4.2.3 强化媒体监督
    4.3 倡导信息透明化
        4.3.1 保护民众知情权
        4.3.2 发挥媒体广播效应
    4.4 建设法治政府
    4.5 建设服务型政府
        4.5.1 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
        4.5.2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4.5.3 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4.5.4 营造廉洁高效氛围
        4.5.5 完善政府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环境垂直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
    1.1 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对现有环境监管模式提出挑战
        1.1.1 地方保护主义桎梏致使传统监管模式面临挑战
        1.1.2 GDP至上政绩观制约环境监管目的的实现
        1.1.3 跨区域、跨流域特点使传统环境监管模式难以回应需求
    1.2 现行环境监管模式的相关规定
        1.2.1 环境法的相关规定
        1.2.2 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
    1.3 现行环境监管模式的痼疾
        1.3.1 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不良影响
        1.3.2 环境行政法律责任难以落实
        1.3.3 地方环保机构和执法队伍疏于管理
        1.3.4 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难以应对
        1.3.5 环境监管法律救济途径不完善
2 环境垂直监管的界定及其引入
    2.1 环境垂直监管的界定
        2.1.1 环境垂直监管的定义
        2.1.2 环境垂直监管的特点
    2.2 环境垂直监管模式引入及其与属地模式的比较
        2.2.1 环境垂直监管模式与环境属地监管模式的区分
        2.2.2 环境垂直监管模式与环境属地监管模式的优势分析
        2.2.3 环境垂直监管模式与环境属地监管模式的缺点比较
    2.3 引入环境垂直监管模式的积极作用
        2.3.1 改变地方政府盲目追逐经济利益的不良取向
        2.3.2 提高企业环保自律能力
        2.3.3 推动环境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
    2.4 引入环境垂直监管模式需考虑的因素
        2.4.1 中央与地方之间职责的合理配置
        2.4.2 不同地区间差异性的认知程度
        2.4.3 公众与媒体监督力量的运用情况
        2.4.4 与环境法律责任的衔接境况
3 环境垂直监管模式的法理基础及其法律价值追求
    3.1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理论及自由价值追求
        3.1.1 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结构的分析
        3.1.2 地方保护主义:利益分化下地方政府的典型行为方式
        3.1.3 从权力扩张到自由价值追求:环境垂直监管中的政府权力制约
    3.2 有限政府理论及秩序价值追求
        3.2.1 霍布斯、斯宾诺莎有限政府理论的起源
        3.2.2 洛克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
        3.2.3 哈耶克有限政府理论的发展
        3.2.4 秩序价值追求:有限政府理论下的环境垂直监管
    3.3 政府“经济人”理论及正义价值追求
        3.3.1 政府“经济人”特性的理论演进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人”的角色定位
        3.3.3 从效率价值到环境正义价值:环境垂直监管中的政府“经济人”局限性克服
4 环境垂直监管模式的运作与推进
    4.1 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
        4.1.1 转变市县环保机构管理体制
        4.1.2 建立健全环境监察体系
        4.1.3 更新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4.1.4 加强基层环境执法工作
    4.2 强化环保执法部门与地方环保部门的职能与法律责任
        4.2.1 主要领导法律责任
        4.2.2 环保部门职能与法律责任
        4.2.3 相关部门环保职能与法律责任
    4.3 优化环保执法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4.3.1 环保机构规范化建设
        4.3.2 环保队伍能力建设
        4.3.3 环保系统基层建设
    4.4 探索跨区域、跨流域环境治理的垂直监管模式
        4.4.1 巩固联合执法机制
        4.4.2 建立日常联合会商、应急会商和信息通报机制
    4.5 完善法律救济途径
        4.5.1 环境垂直监管中的行政复议路径
        4.5.2 环境垂直监管中的行政诉讼路径
        4.5.3 环境垂直监管中的行政赔偿路径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分权化改革下的政府治理碎片化可能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分权化改革与政府治理碎片化
    ( 一) 政府治理的碎片化分析
    ( 二) 当前分权化改革的具体内涵
        1. 纵向分权: 央地分权
        2. 横向分权: 理顺职责
        3. 内外分权: 还权于民
    ( 三) 分权化与政府治理碎片化的内在关联
三、分权化改革下的政府治理碎片化可能
    ( 一) 权力失衡下的政府治理碎片化
    ( 二) 权力分化下的 “有缝化”治理
    ( 三) 权力 “形散而神不散” 下的治理碎片化
四、政府治理碎片化的应对
    ( 一) 分权原则与实施标准
    ( 二) 信息融通与治理整合
    ( 三) 技术理性与共治社会

(7)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一、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概说
    (一)法律和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
        1.法律和法律文本
        2.道德话语和法律话语
    (二)我国法律文本中道德话语的存在形态
        1. 法律文本中道德话语的分布状态
        2. 法律文本中道德话语的存在类型
二、道德话语进入法律文本的缘由探析
    (一)传统德治治式的惯性推动
    (二)道德与法律事实层面上的某些重合
    (三)集权国家道德职能担当的自我确认
三、道德话语进入法律文本的法理审视
    (一)关于正当性的诘问
        1.在法律和道德概念上的联系与事实上的联系之间
        2.在法律的合理性、正当性与个体的道德选择之间
        3.在法律的形式理性与道德话语的直接介入之间
    (二)关于可能性弊害的担忧
        1.削减法律的相对独立性
        2.折损法律的权威性
        3.混淆法律的目的和客观效能
        4.孕育道德钳制或价值专制的危险
四、法律文本中道德话语的取舍分析
    (一)立法目的类道德话语之“去”
    (二)宣示规训类道德话语之“舍”
        1.宣示倡导类道德话语
        2.美德规训类道德话语
    (三)义务规制类道德话语之取之有“道”
        1.普遍道德义务规制类道德话语
        2.职业伦理义务规制类道德话语
    (四)综合叠加类道德话语之“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的概况
    (一) 国内对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的研究
        1. 对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及其本人的论析
        2. 对霍布斯国家主权学说的研究
        3. 对霍布斯有关自然法、自然权利、自然状态的观点的研究
    (二) 国内对洛克社会契约思想的研究
        1. 对洛克自然权利说的研究
        2. 对洛克政府论的研究
        3. 对洛克自由思想的研究
    (三) 国内对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研究
        1. 对卢梭本人及其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2. 对卢梭“公意说”的研究
        3. 对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研究
二、国外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的概况
    (一) 着作类
    (二) 论文类
三、国内外学者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比较研究
四、对目前研究现状的一点思考

(9)论洛克自由思想的逻辑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专制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与拒斥
    (一)对菲尔墨的批判与拒斥
    (二)对霍布斯的批判与拒斥
    (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与拒斥
二、从哲学到政治的逻辑推进
    (一)哲学上的自由
    (二)政治上的自由
三、自由的限度
四、结 论

(10)洛克政府思想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洛克政府思想的形成背景
    2.1 个人背景
    2.2 政治背景
    2.3 理论背景
第3章 洛克的政府起源思想
    3.1 自然状态
    3.2 社会契约论
    3.3 政治社会的形成
第4章 洛克的政府权力运行思想
    4.1 政府权力的来源
    4.2 政府权力的分配
    4.3 政府权力的限制
    4.4 政府权力的特权
第5章 洛克政府思想的历史影响
    5.1 洛克政府思想的进步性
    5.2 洛克政府思想的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6.1 自由民主是政府产生的基础
    6.2 主权在民是政府权力运行的根本
    6.3 洛克政府思想既有其进步性又有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公民政府: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佐米亚”理论预设反思与方法论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遮蔽下的《逃避统治的艺术》[J]. 郑宇,张梦尧. 世界民族, 2021(04)
  • [2]论中国共产党家国思想的构建逻辑[J]. 谢程远. 领导科学论坛, 2021(08)
  • [3]洛克政府观研究[D]. 杨雪纯. 河北大学, 2019(08)
  • [4]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中的政府服务与民众参与关系研究[D]. 王晓荣. 东南大学, 2018(01)
  • [5]环境垂直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刘晓. 宁波大学, 2018(09)
  • [6]分权化改革下的政府治理碎片化可能及其应对[J]. 徐信贵. 社会科学研究, 2016(03)
  • [7]法律文本中的道德话语浅析[D]. 高翔. 苏州大学, 2016(12)
  • [8]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综述[J]. 于克晓.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5(01)
  • [9]论洛克自由思想的逻辑路径[J]. 武掌华,夏新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0]洛克政府思想评析[D]. 邢亚芳. 东北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公民政府:拒绝无政府状态和利维坦——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