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件拉深加工摩擦规律研究

矩形件拉深加工摩擦规律研究

一、Research on friction law in deep drawing process of rectangular parts(论文文献综述)

梁旭[1](2009)在《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实验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金属表面镀层处理是材料表面改性的重要方法,先对基材表面镀层处理后对带镀层材料精密成形是需要表面改性零部件的一种重要加工方式,拉深成形因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在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金属薄板成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了镍镀层钢带的拉深成形特性,最后用ANSYS/LS-DYNA软件对镀层金属薄板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设计拉深成形装置并在RG2000微机控制万能实验机上进行镍镀层钢带拉深成形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其拉深成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带镀层的钢带相比,镍镀层钢带需要更大的凸模载荷使其发生变形,压边力对板料拉深成形的影响很大,压边力较小会发生起皱,而过大又容易发生破裂,在本实验中,将压边力取为1436N能拉深出完好的杯形件。(2)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仪对拉深件侧壁镀层形貌及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拉深深度为12mm时,镀层表面开始出现裂纹,这些裂纹随着拉深深度的加深而不断扩展,并且镀层裂纹已扩展到镀层与基底的界面,但是没有扩展到基底。在杯形件侧壁镀层开始出现裂纹时此处镍(111)织构与镍(200)织构强度比变小,但随着拉深深度的增加,其强度比逐渐变大。(3)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变形为杯形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材料参数对拉深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基底或者镀层初始厚度增大时所需的最大拉深力都是增大的,而当镀层初始厚度小于30μm时,镀层初始厚度的减小对拉深成形中拉深力的影响已经很小,当镀层屈服强度增大时,材料拉深成形中的最大拉深力也是不断增加的。(4)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镀层金属薄板拉深为杯形件后其厚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基底初始厚度不同时,在杯形件弯角处镀层厚度是随基底初始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而基底没有出现这种现象,镀层与基底厚度均在距杯形件底部中心的曲线距离为20-24mm间出现最小值,在25mm以后镀层厚度又急剧增加;镀层初始厚度不同时,在镀层初始厚度大于40μm时在弯角处镀层厚度仍有增加,但不明显;在镀有不同屈服强度镀层的镀层金属薄板的拉深成形中,当镀层屈服强度增大时,发现在杯形件弯角靠底部的地方镀层变厚,说明镀层在此处也出现了堆积,而在距中心20mm处镀层与基底厚度均出现最小值,说明此处仍是拉裂危险区。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镀层金属薄板的拉深成形特性,以及工艺参数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佳[2](2009)在《高温合金钢板多道次可逆热轧的有限元模拟》文中研究指明GH4169合金是Ni-Fe-Cr基变形高温合金,已成为航空、能源、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常用材料之一。金属板材的热轧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弹塑性大变形过程,难以用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有限元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板带轧制的模拟。但目前的模拟工作大都采用二维模型,没有考虑轧件各场变量的横向分布;而且研究集中在单道次成形模拟上,对多道次热连轧的模拟还很少;此外,多采用动态显式算法进行求解,精度较低,难以获得良好的板形。近年来,有些研究工作开发了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但其轧辊常采用刚性模型,无法考虑由弯辊力、轧制力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轧辊弹性变形,而这对于最终的板材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高温合金钢的高流变应力特性也决定了在研究其板形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轧辊的弹性变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采用弹塑性大变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并用Fortra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包括等效弹性轧辊在内的多道次可逆热轧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实现了多道次可逆轧的连续模拟,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并解决了道次间的参数传递和网格自动重划分问题,再现了可逆热轧的“头尾”温差特性,采用准静态算法,获得了稳定的轧件板形。高温合金GH4169的多道次热轧模拟结果表明,此种建模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计算精度,对于研究多道次的热轧及其板形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轧件的等效应力场、等效应变场、温度场、轧制力、宽展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轧制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经分析得到,温度、轧制力、变形是三个重要的质量衡量指标。为了进一步探讨轧制工艺参数对轧制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压下量、初始温度、轧制速度、接触换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对温度、轧制力和变形的影响,为改进和优化轧制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

陆春林[3](2007)在《汽车用机油滤清器壳体的拉深成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拉深是板料冲压成形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成形方法,在汽车、家电、航空、日用五金等很多领域都有大量应用。本文以机油滤清器壳体为例,对其深拉深成形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进行数值模拟的同时,开展了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及工艺调试,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互相验证,寻求最佳的工艺参数以便将其用于生产实际。本文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使用ETA-DYNAFORM软件对影响成形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研究。例如分别对不同的摩擦系数、压边力和压边间隙下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对这些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模拟优化的参数进行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工艺调试,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归纳如下:实现了使用正反拉深相结合的工艺在极限拉深系数时的一次深拉深成形。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提高了产品精度和生产率、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新工艺减少了废水、废油的排放,对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王昶[4](2006)在《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轿车开发过程中,轿车车身覆盖件具有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精度高、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其模具设计一直是整车开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覆盖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更是决定覆盖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应用先进的CAD/CAE技术,可以同时进行整车设计、模具设计、车身覆盖件成形性分析等工作,对轿车车身覆盖件产品开发进行并行设计。利用CAD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模具的设计和修改;利用CAE技术,可以模拟成形过程,预测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检验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并优化模具的设计和成形工艺设计。应用CAD/CAE技术对于提高车身覆盖件模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减少车身覆盖件模具开发的成本,缩短模具开发周期,进一步缩短轿车整车开发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深入考察和分析车身覆盖件成形过程和模具设计的基础上,以轿车行李箱盖外板为例,研究了车身覆盖件拉深模具型面的CAD设计,提出了车身覆盖件拉深模具型面CAD设计的具体方法。并在Unigraphics软件平台下使用其二次开发工具UG/Open开发了覆盖件模具自动修边线确定程序,对提高覆盖件拉深模设计的效率、缩短模具开发时间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文在深入考察和分析车身覆盖件成形过程的应力应变的基础上,研究了车身覆盖件模具CAE成形性分析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并利用方盒形件例子,研究了仿真参数(模具间隙、压边力和虚拟凸模速度)对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结果的影响。 本文以轿车引擎盖外板为例,完成了其拉深模型面的CAD设计和成形性的CAE分析的工作,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AD并结合其二次开发工具和CAE技术,可以明显缩短车身覆盖件模具的设计时间,同时,也证明了进行CAE模拟仿真的结果是准确的、可信的。

于建民[5](2006)在《叶片温辊轧成形工艺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箭弹叶片对于火箭弹稳定、可靠的飞行,精确打击具有重要的作用。批量试制和生产时,叶片加工的稳定、一致性,是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辊轧工艺是运用轧制方式生产零件的方法,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叶片制坯成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叶片零件辊轧工艺特点的分析,自主开发了专用液压机用辊挤装置。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轧辊公称直径、辊轧件的前滑、轧辊可用长度、轧辊转数n、轧辊中心距调节量等技术参数。设计计算了辊轧压力、辊轧力矩等辊轧机的力能参数,并通过选用合适的润滑剂改善叶片的成形性能。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准确地预测辊轧过程金属的变形,定量地描述各阶段变形区金属的流动情况,着重模拟分析了变形区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变形区金属网格的变化,摩擦系数对中性角以及前滑的影响;通过分组讨论辊轧压力与摩擦系数、辊轧温度和变形速率的关系,得到合适的变形参数。预测变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从而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并成为辊轧过程强有力的辅助分析工具,从而为现场的生产提供指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叶片温辊轧工艺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所得制件成形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综合以上几点,叶片温辊轧工艺,不但能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产率,大大节约了原材料,为叶片生产的工程化奠定了基础。

张桃旺[6](2005)在《板料拉深过程中的摩擦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摩擦与润滑状态是影响金属板料成形工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值模拟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模拟结果,就必须对板料成形过程中的摩擦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而要达到此目的,就需要更加符合实际的摩擦模型以及利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对摩擦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将其应用于模拟过程中。 1)基于摩擦学理论和金属塑性加工理论,建立了流体润滑条件下轴对称件拉深成形过程中摩擦阻力与表面粗糙度、润滑剂及相对滑动速度等之间的关系模型。 2)分析了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摩擦行为及其对应的摩擦模型。 3)对ABAQUS软件的子程序二次开发进行了分析,根据模具与板料之间的动态接触状态的变化及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摩擦模型,编写了相应子程序。 4)设计制作了一模拟实验系统,探讨了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摩擦状态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利用了探针摩擦测试装置对盒形件拉深成形过程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 5)利用ABAQUS/Explicit有限元分析软件,将所编的摩擦模型二次开发子程序应用于圆筒件拉深和盒形件拉深过程有限元模拟,并矩形盒形件模拟结果与其探针摩擦系数测试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本文中的摩擦模型及二次开发子程序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二、Research on friction law in deep drawing process of rectangular par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search on friction law in deep drawing process of rectangular parts(论文提纲范文)

(1)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实验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镀层金属薄板的应用
    1.2 金属薄板拉深成形
        1.2.1 拉深成形的概念
    1.3 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研究现状
        1.3.1 金属薄板拉深成形中的主要问题
        1.3.2 影响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工艺参数
    1.4 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1.5.1 本文的选题依据
        1.5.2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实验方法
    2.1 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实验方案
    2.2 镀层金属薄板的制备及其表面形貌
        2.2.1 镍镀层薄板的制备
        2.2.2 镍镀层薄板的表面形貌
    2.3 拉深实验装置设计
        2.3.2 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2.3.3 压边圈
    2.4 拉深成形实验设备
    2.5 镀层表面形貌与织构的测试设备
        2.5.1 JSM-6700F 型场发射扫描电镜
        2.5.2 XRD 测试仪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实验结果
    3.1 工艺参数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影响
        3.1.1 压边力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影响
        3.1.2 润滑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影响
    3.2 镀层金属薄板和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特性的差别
    3.3 拉深成形对镀层表面形貌及织构的影响
        3.3.1 拉深成形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3.3.2 镀层裂纹处成分确定
        3.3.3 拉深成形对镀层织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镀层金属薄板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4.1 显式求解格式
    4.2 控制方程
    4.3 板壳单元理论
        4.3.1 应变速率与位移的关系
        4.3.2 应力合成与节点力
        4.3.3 沙漏控制
    4.4 实体单元理论
        4.4.1 构形
        4.4.2 物质点的变形描述
    4.5 接触与碰撞界面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数值模拟结果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 屈服强度对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影响
    5.3 镀层与基底初始厚度对其拉深成形的影响
        5.3.1 镀层初始厚度对其拉深成形的影响
        5.3.2 基底初始厚度对其拉深成形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高温合金钢板多道次可逆热轧的有限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中厚板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中厚板轧机发展概述
        1.2.2 中厚板轧制生产技术发展概述
    1.3 轧制理论中数值方法的进展
        1.3.1 滑移线理论及其数值解法
        1.3.2 三维差分法
        1.3.3 能量法(变分法)
        1.3.4 有限元法
        1.3.5 边界元法
        1.3.6 条元法
        1.3.7 无网格法
    1.4 可逆轧制模拟现状
    1.5 高温合金及其生产工艺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及其在轧制中的应用
    2.1 有限元法概述
        2.1.1 刚塑性有限元法概述
        2.1.2 弹塑性有限元法
    2.2 轧制过程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2.2.1 含内热源的热传导基本方程
        2.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2.3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求解
    2.3 热力耦合大变形有限元理论
    2.4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板带轧制中的应用
第三章 多道次热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有限元模拟软件简介
    3.2 多道次热轧建模研究
        3.2.1 等效空心弹性辊
        3.2.2 轧辊转动的实现及弯辊力的施加
        3.2.3 轧件咬入模型的建立
        3.2.4 求解方法的选取
        3.2.5 边界条件的处理
        3.2.6 模型参数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3.3 多道次热轧数据传递及实现方法
        3.3.1 参数传递的实现
        3.3.2 网格重划分的实现
        3.3.3 可逆热轧的“头尾”温差再现
        3.3.4 立辊轧制
第四章 高温合金GH4169 多道次可逆热轧的有限元模拟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数值模拟所需的基本参数
        4.1.2 轧制模型的建立
    4.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4.2.1 轧件的变形
        4.2.2 等效应力场和等效应变场分布
        4.2.3 温度场分布
        4.2.4 轧制力
第五章 高温合金GH4169 可逆热轧规律研究
    5.1 压下量的影响
        5.1.1 压下量对轧制力的影响
        5.1.2 压下量对温度的影响
    5.2 温度的影响
        5.2.1 轧件初始温度对心部温升的影响
        5.2.2 温度对轧制力的影响
        5.2.3 温度对宽展的影响
    5.3 轧制速度的影响
    5.4 接触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汽车用机油滤清器壳体的拉深成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料冲压成形工艺方法
        1.2.1 分离工序
        1.2.2 成形工序
    1.3 板料冲压成形的研究方法
        1.3.1 试验法
        1.3.2 理论方法
    1.4板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板料成形的力学基础
        2.2.1 应变
        2.2.1.1 物体构形和运动
        2.2.1.2 应变张量
        2.2.2 应力
    2.3 本构方程
        2.3.1 弹性本构方程
        2.3.2 基于J2流动理论的本构方程
    2.4 基本方程和原理
        2.4.1 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方程
        2.4.2 边值问题与初值问题
        2.4.3 虚功原理
    2.5 金属板料成形的有限元模拟
        2.5.1 引言
        2.5.2 动力分析有限元方程
        2.5.3 显示积分法
        2.5.4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2.6 板料成形模拟中的几个问题
        2.6.1 板料与工具之间的接触
        2.6.2 摩擦力的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油虑清器壳体深拉深过程模拟
    3.1 引言
    3.2 机油虑清器壳体深拉深过程简述
    3.3 数值模拟
        3.3.1 工艺参数的选择
        3.3.2 模拟参数的确定及模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油虑清器壳体深拉深的模具设计
    4.1 引言
    4.2 工艺方案的确定
    4.3 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4.4 模具结构设计
        4.4.1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4.4.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结构设计
    4.5 模具结构尺寸计算
        4.5.1 落料凹模结构
        4.5.2 落料凸模结构
        4.5.3 卸料、压边弹性元件的确定
    4.6 模具装配模型
    4.7 压力机的选择
    4.8 工艺试验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4)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关键技术的现状
        1.2.1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关键技术
        1.2.2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CAD/CAM/CAE的软件开发研究
        1.2.3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轿车车身覆盖件薄板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弹塑性力学理论
        2.2.1 应力、应变分析基础
        2.2.2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中的应力应变状态
        2.2.3 材料基本屈服准则
        2.2.4 材料的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
    2.3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材料及性能
        2.3.1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常用板材
        2.3.2 板材性能参数对成形性的影响
    2.4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2.4.1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特点
        2.4.2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原则
    2.5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过程分析
        2.5.1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冲压方式
        2.5.2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6 本章小结
3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模具型面的设计与建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轿车车身覆盖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
        3.2.1 拉深方向的设计
        3.2.2 压料面的设计
        3.2.3 工艺补充面的设计
        3.2.4 工艺孔及工艺切口设计
        3.2.5 拉深筋的设计
    3.3 通用CAD软件Unigraphics(UG)简介
        3.3.1 通用CAD软件Unigraphics(UG)的特点
        3.3.2 Unigraphics(UG)的二次开发工具UG/Open技术
    3.4 基于实例的车身覆盖件拉深模具型面CAD设计方法研究
    3.5 基于UG/Open二次开发技术的覆盖件修边线程序开发研究
        3.5.1 基于UG/Open二次开发覆盖件修边线程序的设计原理
        3.5.2 基于UG/Open二次开发修边线程序AUTOCUT使用说明
        3.5.3 基于UG/Open二次开发的覆盖件修边线部分源程序
    3.6 本章小结
4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分析的有限元法及仿真参数研究
    4.1 引言
    4.2 非线性动力显式有限元方法
        4.2.1 材料屈服模型
        4.2.2 三种材料屈服函数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4.2.3 接触摩擦理论
        4.2.4 网格密度及形状处理
        4.2.5 单元尺寸控制及选择
        4.2.6 单元公式的选择
        4.2.7 沙漏控制处理
    4.3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CAE常用材料模型
        4.3.1 刚体材料模型
        4.3.2 线性硬化材料模型
        4.3.3 厚向异性弹塑性材料模型
        4.3.4 带 FLD的厚向异性弹塑性材料模型
        4.3.5 3参数Barlat材料模型
        4.3.6 3参数Barlat材料模型应用输入参数介绍
        4.3.7 几种材料模型屈服准则的关系及其比较
    4.4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仿真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参数研究
        4.4.1 CAD几何模型的离散网格化处理
        4.4.2 仿真分析工具的定义
        4.4.3 上、下模和压边圈的工艺处理
        4.4.4 拉深筋的处理
        4.4.5 仿真关键参数对于拉深结果的影响
    4.5 车身覆盖件成形CAE仿真分析软件Dynaform及模块介绍
    4.6 本章小结
5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CAD/CAE实例研究
    5.1 引言
    5.2 LF520轿车引擎盖外板(Hood outer)模具型面的CAD建模
    5.3 有限元建模及计算
    5.4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叶片温辊轧成形工艺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所用主要符号
第一章 综述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辊轧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2.1 轧制工艺的现状和发展
        1.2.2 辊轧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1.3 辊轧理论中数值方法的发展
        1.3.1 初等理论中的数值方法
        1.3.2 滑移线理论及其数值解法
        1.3.3 能量法及其数值解法
        1.3.4 弹塑性有限元法
        1.3.5 刚塑性有限元法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叶片辊轧成形工艺方案研究
    2.1 叶片零件
    2.2 叶片成型方案讨论
        2.2.1 方案一
        2.2.2 方案二
        2.2.3 方案三
    2.3 小结
第三章 叶片辊轧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3.1.1 金属体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特点
        3.1.2 刚塑性材料的基本方程
    3.2 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模拟条件
    3.3 模拟模型的优化
    3.4 模拟结果
        3.4.1 变形区等效应力模拟结果
        3.4.2 变形区网格的变化和等效应变分布
        3.4.3 速度场的变化
        3.4.4 变形区法向应力的分布
        3.4.5 摩擦系数对中性角的影响
        3.4.6 辊轧压力与摩擦系数、辊轧温度和变形速率的关系
        3.4.7 辊轧力矩的模拟分析
    3.5 模拟结果分析
        3.5.1 主要原因
        3.5.2 变形及应力不均匀分布的后果
    3.6 小结
第四章 叶片辊轧成形工艺参数设计
    4.1 辊轧机的传动形式
    4.2 辊轧装置原理图
    4.3 辊轧装置的机构设计
    4.4 轧辊的结构
        4.4.1 轧辊的直径选用
        4.4.2 轧辊每分钟转数n(转/分)
        4.4.3 轧辊的中心距调节量ΔA(毫米)
        4.4.4 前滑的计算
        4.4.5 轧辊型槽的设计
    4.5 摩擦系数的确定
    4.6 辊轧装置的载荷行为
        4.6.1 辊轧力的计算
        4.6.2 辊轧力矩的计算
        4.6.3 辊轧功率的确定
    4.7 辊轧装置的强度行为
        4.7.1 轧辊的强度校核
        4.7.2 轧辊的变形及刚度校核
    4.8 轧辊可能存在的失效形式
    4.9 辊轧工艺润滑研究
        4.9.1 润滑剂品质评选
        4.9.2 工艺润滑效果评选
        4.9.3 叶片辊轧过程的润滑技术研究
    4.10 小结
第五章 叶片辊轧成形的物理模拟
结论
附录 液压专用辊轧装置部分图纸及工作原理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 谢

(6)板料拉深过程中的摩擦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料成形摩擦模型的发展状况
    1.3 板料成形摩擦试验测定的发展状况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二章 板料拉深成形摩擦理论
    2.1 引言
    2.2 板料拉深成形分析的基本理论
    2.3 摩擦学基本理论
    2.4 摩擦润滑方式
    2.5 小结
第三章 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摩擦模型
    3.1 引言
    3.2 板料拉深成形过程的摩擦机理
    3.3 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摩擦行为特点
    3.4 流体润滑条件下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摩擦模型
    3.5 边界润滑条件下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摩擦模型
    3.6 混合润滑条件下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摩擦模型
    3.7 小结
第四章 ABAQUS软件及摩擦模型子程序二次开发
    4.1 引言
    4.2 ABAQUS主要分析功能
    4.3 ABAQUS中摩擦的定义
    4.4 ABAQUS摩擦模型子程序二次开发
    4.5 摩擦模型子程序在ABAQUS中的动态调用过程
    4.6 小结
第五章 摩擦测试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平板拉伸滑动测试实验
    5.3 探针模拟摩擦测试实验
    5.4 小结
第六章 板料拉深过程接触摩擦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流体润滑条件下的筒形件拉深过程接触摩擦数值模拟
    6.3 混合润滑条件下盒形件拉深成形接触摩擦过程模拟
        6.3.1 矩形盒形件拉深成形有限元模拟
        6.3.2 方盒件拉深成形有限元模拟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完成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Research on friction law in deep drawing process of rectangular parts(论文参考文献)

  • [1]镀层金属薄板拉深成形的实验与数值模拟[D]. 梁旭. 湘潭大学, 2009(S2)
  • [2]高温合金钢板多道次可逆热轧的有限元模拟[D]. 周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3]汽车用机油滤清器壳体的拉深成形研究[D]. 陆春林. 吉林大学, 2007(02)
  • [4]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D]. 王昶. 重庆大学, 2006(01)
  • [5]叶片温辊轧成形工艺及装备研究[D]. 于建民. 中北大学, 2006(08)
  • [6]板料拉深过程中的摩擦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研究[D]. 张桃旺. 南昌大学, 2005(04)

标签:;  ;  ;  ;  

矩形件拉深加工摩擦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