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

一、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花智敏[1](2021)在《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而社区档案建设是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区档案的建设质量对于社区和谐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基于城乡平衡发展战略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记录基层群体生活的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提出优化策略。通过调研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发现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在管理人员方面、管理规范方面、档案资源方面以及档案信息服务方面均存在问题和不足。借鉴学习国内外社区档案建设经验,综合社会学、档案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探索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优化对策,以期扩大社会群体对于社区档案的认识,增加社区档案在居民中的积极影响力,展示县级市社区档案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加速县级市的综合发展。

吕明泽[2](2020)在《社区档案服务现状调研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指出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既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实现其价值。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社会基层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社区档案更是记录着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档案留存下来的不仅是真凭实据,也传承并留存了社区服务活动的轨迹。社区档案工作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这一难题,档案的服务作用仍需要大力开发。因此本文力图发现在社区档案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主体客体等角度,以哈尔滨市的社区工作实际作为调研对象,同时结合各个社区的服务开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服务提升对策。

杜宇婷[3](2020)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愈加关注。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兴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2020年1月末武汉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只有全民健康,才能全面小康。此外,202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强调在全省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发挥疫情防控档案资政辅治作用。所以,无论是从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发展方向还是现阶段社会热点问题来看,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都应该成为当下民生的工作重点。对于档案工作领域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生的研究方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基层部门。因此本文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为落脚点,深入研究当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总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让居民健康档案在管理中发挥价值。只有这样,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才能有质的提高,健康中国才能指日可待。

张燕[4](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程慧[5](2020)在《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群档案在西方国家,尤其欧美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社群档案在保障边缘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拓展档案工作者职能、丰富档案资源体系、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英国,作为社群档案的起源地,不仅社群档案建设历史相对悠久,其丰富的社群档案建设成果和经验更是值得被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去关注和借鉴。与传统档案的由政府意识来决定档案建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相比,以多元主体参与为特征的参与式管理是社群档案的主要特征及其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英国社群档案的建设更是对参与式管理的最好诠释,不仅社群成员本身,政府、档案专业人员、学者、社会组织、志愿者都是社群档案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几种特定的参与式管理模式:社群主导模式、政府模式、公益模式。本文也将从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角度出发,对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进行多方面剖析,最终得出对我国社群档案工作的启示。文章将围绕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主题,从六个部分来对其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明确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其次阐明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最后指出选题的创新点和特色之处。第二部分是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的概述。包括了对社群、社群档案、参与式档案管理等概念的界定以及社群范式论、档案多元论、社会记忆观的基础理论介绍,明确其内涵。第三部分是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形成及内容分析。运用历史研究法梳理出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的三个形成阶段,然后指出了其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第四部分是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案例举要。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对参与式管理模式进行多维度分析。第五部分是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特点、困境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第六部分是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首先对我国社群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分析,然后对比英国提出我国社群档案建设的合理路径。

周小芳[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双峰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整体战略,它的实施给乡村档案工作乃至整个“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乡村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乡村档案工作的建议。文章首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乡镇档案和村级档案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发展乡、村档案工作的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从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看,目前乡村档案工作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进一步重视、相关法律法规渐次出台、乡村建档率快速提升,乡村档案在管理过程中规范化得到加强以及信息化建档得到发展,并且有关的村民档案逐步纳入乡村档案管理。但是,乡村档案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的挑战,比如,乡村档案管理体制不顺、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备设施严重不足,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档案利用率不高,档案业务管理不够规范,档案资源建设亟待加强,等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乡村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人员工作稳定性差;档案工作资金不足、档案工作监督不力、档案人员缺乏系统培训,等等。最后,针对乡村档案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创新乡村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乡村档案管理责任;强化乡村档案监管力度,保障依法管理乡村档案;加强乡村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档案管理条件;加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丰富乡村档案资源,多方式收集档案资源、科学整合档案资源以及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渠道;大力推进乡村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如规范建档,丰富资源;规范整理,有序发展;规范保管,重在安全;加强乡村档案工作人员专业队伍建设,尤其重视档案人员培训,改进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等。通过上述各方面措施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起乡村档案工作的完整体系,从而推进乡村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乡村档案事业繁荣与健康发展,有效地发挥档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张超[7](2019)在《机构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档案公共服务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以江西抚州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运用政府再造、新公共服务和档案多元论等方面的理论,以地方档案机构改革为背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环境中,针对江西省抚州市的档案公共服务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协同优化策略的探索性研究。首先,从问题、技术、用户、制度、治理和协同优化等层面归纳了前人在档案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初步定位本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以及研究方向。然后,具体介绍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讨论了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通过从政府再造的视角宏观回顾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政党、社会、市场、公民之间以及政府自身的关系优化过程,简要分析中观领域的地方档案机构改革后档案公共领域关系的协同优化趋势,为下文论述微观领域的抚州档案公共服务协同优化策略奠定基础。而后,具体围绕江西省抚州市档案机构改革前的档案公共服务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和问题描述。基于政府再造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麦肯锡7S模型战略管理工具,有针对性地分析抚州市档案公共服务领域内外部实际问题、薄弱环节和深层原因;借助社会环境分析方法,着重分析抚州社会环境在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教育和人口等方面的特点。在抚州市档案机构组织再造的基础上,提出供给侧主体协同优化和跨领域协同优化策略,通过供需协同、跨界协同提升地方档案公共服务效能、效率和效益。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供进一步深化档案公共领域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何俊超[8](2018)在《社区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档案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记忆,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传递历史文化方面取得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档案也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社会来说,社区就是一个细胞,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社区是我国一线群众生活的重要场所,反映了我国基层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社区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的目的是维护社区历史变迁的真实记录。随着档案工作自身的不断壮大,社区档案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结合福州市社区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社区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内外两个层面对社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甘敏[9](2017)在《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社区档案是民生档案资源的构成元素,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显示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社区档案的管理,社区档案资源将逐步成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的中坚环节,在整个档案事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社区档案工作虽有所进展,但面对行政审批手续简化和居民物质生活提高后对精神层面提出的更高要求,社区档案管理部门该如何解决社区档案管理观念、服务模式陈旧的现状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式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实现社区档案资源的双重价值。对此,本文结合资源、人、环境的生态思维模式,依据当前社区档案工作的现状,围绕如何构建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第一章阐述社区档案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结合的选题依据与意义,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简述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提出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应用于社区档案服务的可行性分析;从概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三个方面阐释对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的基本认知。第三章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初始样本;再而,进行样本特征描述和调研结果分析。第四章通过对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的理论认知和案例实践认知,从社区档案服务资源、社区档案服务生态主体、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环境三要素出发,提出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构建的具体实现路径。第五章对文章的核心观点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本选题进一步研究的构想。

徐欣欣[10](2016)在《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如今,个人数字文件大量形成且具有多方面的长远价值,然而其保存状况却十分堪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个人数字文件值得档案馆关注并采取相关保存措施。本文分析了档案馆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并对一些档案馆相关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改变观念、个人数字文件进馆前的提前干预、进馆后的管理以及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2部分首先介绍了个人数字文件的相关概念和范围:拓展了“文件”的内涵;对个人数字文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之后评介了个人数字文件相关的管理理论,包括鉴定理论和后保管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档案馆开展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法律依据,确认其有资格开展相关工作。第3部分通过对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在线调查及对部分档案馆的电话访谈,初步梳理出我国档案馆的名人和普通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情况。然后,将我国档案馆工作现状中的问题总结为观念不到位、收集时间太晚、管理方法简单、缺乏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第4、5、6、7部分分别针对以上4个问题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4部分是转变观念,这是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在具体做法上,该部分从认识个人数文件保存的重要性和重新思考收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第5部分紧接着论述了个人数字文件的收集,其重点是提前干预。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前干预方法的含义;然后,在分析了个人的数字文件形成和管理行为的基础上,参考Paradigm、Digital Lives和iKive项目三个实例,梳理出了提前干预的一整套实施步骤。第6部分论述档案馆对进馆后的个人数字文件的管理,根据档案馆的不同情况,提供了4种路径: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以及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第7部分为档案馆的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教育指导公众保存其数字文件,通过这种方法,档案馆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与之共同建档、共同保存社会记忆。文中还举出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我国沈阳市档案局的相关实践的例子,并就此分析了教育指导中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课题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一)结构安排
        (二)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要素分析
    第一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背景
        一、县级市发展现状
        二、城市规划的考量
        三、社区档案的内涵
    第二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价值
        一、文化价值
        二、经济价值
        三、社会价值
    第三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档案建设信息化
        二、档案建设协同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调研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方法
        三、调研内容
    第二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调研结果说明
        一、调研结果分析
        二、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存在的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优化对策
    第一节 加强县级市社区档案制度建设
        一、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制度建设
        二、社区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建设
        三、社区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四、社区档案利用制度建设
    第二节 丰富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建设
        一、拓宽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征集渠道
        二、挖掘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特色
    第三节 优化县级市社区档案服务建设
        一、明确服务方向
        二、完善服务方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社区档案服务现状调研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我国社区档案服务问题研究所处困境与未来发展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社区工作与社区档案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的特点
        二、社区工作的内容
        三、社区工作的功能
    第二节 社区档案工作
        一、社区档案工作的内容
        二、社区档案工作的特点
        三、社区档案工作的类型
        四、社区档案工作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市社区档案服务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研方案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内容
    第二节 调研样本分析
        一、社区工作人员样本统计分析
        二、社区档案使用情况样本分析
        三、社区居民的需求情况分析
    第三节 调研结果研究
        一、社区档案服务取得的成绩
        二、社区档案服务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优化社区档案服务的对策
    第一节 健全社区档案服务制度
        一、提高重视,加强监督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三、依法治档,提高水平
    第二节 不断加强社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
        二、发展社区档案工作志愿者
        三、聘用高素质人才
    第三节 提高社区档案服务的主动性
        一、增强社区档案工作人员服务的主动性
        二、构建社区档案便民服务网络平台
        三、主动针对不同群体细化社区档案服务
        四、主动提供分门别类的档案服务
    第四节 加强社区档案宣传,普及社区居民档案意识
        一、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档案活动
        二、增加对社区居民的信息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对社区居民档案内容的隐私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课题研究的难点
        (三)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二)结构框架
第一章 居民健康档案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居民健康档案的构成和作用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构成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第二节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容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特点
        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调查结果总结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结果总结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第一节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二、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三、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第二节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管理信息化
        二、管理标准化
        三、管理全面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5)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群
        2.1.2 社群档案与社区档案
        2.1.3 参与式档案管理
        2.1.4 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社群范式论
        2.2.2 档案多元论
        2.2.3 社会记忆观
第三章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内容
    3.1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形成
        3.1.1 20 世纪50至60 年代
        3.1.2 20 世纪70至80 年代
        3.1.3 20 世纪90 年代
    3.2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内容
        3.2.1 社群主导模式
        3.2.2 政府主导模式
        3.2.3 公益模式
第四章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案例举要
    4.1 社群主导模式——以黑人文化档案馆为例
        4.1.1 建设背景和运营概况
        4.1.2 社群角色和利弊分析
    4.2 政府主导模式——以社群档案和遗产小组为例
        4.2.1 成立背景和发展概况
        4.2.2 政府角色和利弊分析
    4.3 公益模式——以WISEArchive在线社群档案馆为例
        4.3.1 建设背景和运营概况
        4.3.2 志愿者角色和利弊分析
第五章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特点、困境及未来发展趋势
    5.1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的特点
        5.1.1 理念上:关注边缘群体,保存社群记忆
        5.1.2 主体上:参与主体多元化,挑战传统管理方式
        5.1.3 内容上:多样化记录方式,丰富档案资源内容
        5.1.4 方式上:运用新兴技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5.1.5 保障上:政策和资金支持,维持运营工作
    5.2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面临的困境
        5.2.1 对主流档案部门合理性的挑战
        5.2.2 对档案建设专业标准理解的分歧
        5.2.3 可持续性和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5.3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5.3.1 多元化
        5.3.2 合作化
        5.3.3 网络化
第六章 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6.1 我国社群档案工作现实基础
        6.1.1 理论基础
        6.1.2 实践基础
    6.2 我国社群档案建设路径分析
        6.2.1 关注边缘群体记忆,明确社群档案建设价值观念
        6.2.2 发挥主流档案机构引导作用,促进多方主体参与
        6.2.3 借助新兴技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6.2.4 完善外部保障机制,维护参与者各项权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双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档案工作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2 乡村档案概述
        2.2.1 乡镇档案与村级档案概述
        2.2.2 乡村档案的种类及特点
    2.3 乡村档案工作的意义
        2.3.1 真实记录,见证成长
        2.3.2 调解纠纷,拨乱反正
        2.3.3 促进发展,增收致富
        2.3.4 文化熏陶,凝聚共识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回收
        3.1.1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3.1.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3.2 乡村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
        3.2.1 档案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
        3.2.2 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
        3.2.3 乡村档案建档率快速提升
        3.2.4 乡村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逐渐提高
        3.2.5 乡村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
        3.2.6 村民档案纳入乡村管理
    3.3 乡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乡村档案管理体制不顺
        3.3.2 档案基础设施普遍不足,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3.3.3 档案资源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档案业务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3.3.4 乡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仍然较低,档案利用率不尽人意
    3.4 乡村档案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档案工作监督不力
        3.4.2 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人员缺乏系统培训
        3.4.3 档案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对策
    4.1 创新乡村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档案管理
    4.2 加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丰富乡村档案资源
        4.2.1 多方式收集档案资源
        4.2.2 科学整合档案资源
        4.2.3 改善档案管理条件
    4.3 大力推进乡村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4.3.1 规范建档,丰富资源
        4.3.2 规范整理,有序发展
        4.3.3 规范保管,重在安全
    4.4 加强乡村档案工作人员专业队伍建设,重视档案人员培训
        4.4.1 创新档案人员培训方式
        4.4.2 丰富档案人员培训内容
        4.4.3 促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5 努力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第5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乡村档案工作现状调査问卷

(7)机构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档案公共服务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以江西抚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地方档案机构改革
        1.1.2 服务型政府建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档案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问题
        1.3.2 技术层面档案公共服务研究
        1.3.3 制度层面档案公共服务研究
        1.3.4 用户层面档案公共服务研究
        1.3.5 治理层面档案公共服务研究
        1.3.6 档案公共服务协同优化研究
        1.3.7 以往研究值得借鉴和深入之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档案公共资源
        2.1.2 档案机构
        2.1.3 档案公共服务
        2.1.4 协同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再造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档案多元论
第3章 政府再造视阈下档案公共领域关系的协同优化
    3.1 政府再造视阈下的政府公共关系协同优化
        3.1.1 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1.2 优化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1.3 优化服务型执政党、服务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3.1.4 优化政府的内部关系
    3.2 机构改革后档案公共领域关系的协同优化
第4章 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抚州市档案公共服务战略分析
    4.1 机构改革前的抚州市档案公共服务情况概述
    4.2 机构改革前的抚州市档案公共服务问题分析
    4.3 抚州市档案公共服务的麦肯锡7S模型分析
    4.4 抚州市社会环境情况特点分析
第5章 机构改革后的抚州市档案公共服务协同优化策略
    5.1 档案公共服务供给侧主体协同优化策略
        5.1.1 党委政府和档案局层面
        5.1.2 档案馆层面
        5.1.3 档案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层面
    5.2 档案公共服务跨领域协同优化策略
        5.2.1 档案与文化、旅游等领域协同
        5.2.2 档案与社科、教育等领域协同
        5.2.3 档案与生态文明、农业农村等领域协同
        5.2.4 档案与党建领域协同
        5.2.5 档案与养老领域协同
第6章 结语和建议
    6.1 结语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社区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社区的特点与类型
        一、社区的特点
        二、社区的类型
    第二节 社区档案的构成与特点
        一、社区档案的构成
        二、社区档案的特点
    第三节 社区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为社区居民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了帮助
        二、为社区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三、为繁荣社区文化提供服务
        四、为强化社区党组织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
        五、为社区治安提供了服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区档案管理状况—以福州市为例
    第一节 福州市社区档案管理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范围
        三、调查结果
    第二节 社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档案管理制度问题
        二、社区档案管理规范问题
        三、社区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四、社区档案管理设施问题
        五、社区档案管理人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一、加强对社区档案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健全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第二节 提高社区档案的业务工作水平
        一、做好杜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
        二、加强社区档室信息化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调查问卷

(9)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检索数据分析
        1.2.2 文献主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合理性与认知分析
    2.1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理论基础
        2.1.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理论
        2.1.2 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理论
    2.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应用于社区档案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2.2.1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本质性研究与核心观
        2.2.2 社区档案运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分析的可行性
    2.3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基本认知
        2.3.1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概念
        2.3.2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2.3.3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构成结构
第3章 社区档案服务现状案例分析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目标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方法
        3.1.4 调研内容
    3.2 调研样本描述
        3.2.1 社区工作人员样本统计分析
        3.2.2 社区居民样本统计分析
    3.3 调研结果分析
        3.3.1 社区档案生态资源“丰富”又“贫乏”
        3.3.2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主体“集体失职”
        3.3.3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环境失衡
第4章 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4.1 积累服务资本,拓宽社区档案资源生态位
        4.1.1 宏观聚拢资源积累
        4.1.2 微观拓宽资源渠道
        4.1.3 特色优化资源生态位
    4.2 提高服务效能,建立主体协同的社区档案生态管理体系
        4.2.1 层层落实的生态监管模式
        4.2.2 馆社共生的生态资源管理模式
    4.3 升华服务理念,构建“居民至上”的社区档案生态服务模式
        4.3.1 社区“一站式”档案服务普及
        4.3.2“社区APP”档案服务推广
    4.4 夯实服务基础,提供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的整体保障
        4.4.1 完善社区档案工作制度
        4.4.2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4.4.3 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
        4.4.4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B:社区档案“居民了解与诉求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个人数字文件的大量产生及其长期保存价值
        1.1.2 个人数字文件流失或损毁情况严重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探讨
        2.1.1 文件
        2.1.2 数字文件
        2.1.3 个人数字文件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个人档案
        2.2.2 家庭档案
        2.2.3 私有档案和私人档案
    2.3 管理理论
        2.3.1 鉴定理论
        2.3.2 后保管理论
    2.4 法律依据
3 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方法与内容
    3.2 网站调查结果
        3.2.1 个人档案工作情况
        3.2.2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3.2.3 个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3.3 电话访谈结果
        3.3.1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3.3.2 名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3.3.3 图书馆、文学馆的情况
    3.4 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3.4.1 现状总结
        3.4.2 问题分析
4 改变观念——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
    4.1 认识参与个人数字文件保存的必要性和意义
        4.1.1 必要性
        4.1.2 意义
    4.2 重新思考个人数字档案收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4.2.1 收集上的困难
        4.2.2 数字档案的价值问题
    4.3 小结
5 提前干预——数字时代档案馆保存个人文件的关键
    5.1 提前干预方法的产生
        5.1.1 提前干预方法的提出
        5.1.2 相关论辩
    5.2 个人形成和管理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1 个人形成、整理和处置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2 个人鉴定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及个人的价值观念分析
        5.2.3 个人保存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4 总结与启示
    5.3 实例分析
        5.3.1 Paradigm项目
        5.3.2 Digital Lives项目
        5.3.3 iKive项目
        5.3.4 评价
    5.4 提前干预的建议实施步骤
        5.4.1 第一阶段——初步和周期性的接触活动
        5.4.2 第二阶段——数字收集活动
    5.5 小结
6 因地制宜——不同档案馆管理个人数字档案的路径选择
    6.1 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
        6.1.1 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的保管规律
        6.1.2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相关项目经验分析
        6.1.3 评价与启示
    6.2 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
        6.2.1 数字档案馆纳入个人数字档案的可行性分析
        6.2.2 加拿大图书档案馆的经验分析
        6.2.3 评价与启示
    6.3 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
        6.3.1 工作原理分析
        6.3.2 管理过程分析
        6.3.3 评价与启示
    6.4 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
    6.5 小结
7 教育指导公众——档案馆保存个人数字文件的新思路
    7.1 档案工作向社会/社区范式的转变
        7.1.1 范式提出的背景
        7.1.2 范式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深化
    7.2 档案馆教育指导公众的现实基础及意义分析
    7.3 实例分析
        7.3.1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个人数字存档项目
        7.3.2 沈阳档案局的家庭档案工作
        7.3.3 评价
    7.4 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
        7.4.1 资金和人力上的困难
        7.4.2 如何吸引和发动公众的问题
        7.4.3 如何争取与其它机构合作机会的问题
    7.5 小结
8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附录
    附录1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范围的规定
    附录2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内容的规定
    附录3 我国档案馆个人数字档案保存工作现状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四、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D]. 花智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社区档案服务现状调研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吕明泽.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D]. 杜宇婷.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5]英国社群档案参与式管理模式研究[D]. 程慧. 安徽大学, 2020(08)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双峰县为例[D]. 周小芳. 湘潭大学, 2019(02)
  • [7]机构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档案公共服务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以江西抚州为例[D]. 张超. 南昌大学, 2019(02)
  • [8]社区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以福州市为例[D]. 何俊超. 黑龙江大学, 2018(08)
  • [9]社区档案服务生态系统研究[D]. 甘敏. 南昌大学, 2017(02)
  • [10]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D]. 徐欣欣. 武汉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