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活检

什么是活检

一、何谓活体组织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鸿[1](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叶肖肖[2](2020)在《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认定理论上,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责任有责任竞合说、合同说以及侵权责任说三种。就合同说而言,由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与通行车主并未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也未形成对待给付。故双方并未成立双务合同关系,合同说是无以立足的;就责任竞合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仅存在于受害人选择何种方式寻求救济之时,无论是受害人经过利益衡量后的选择,抑或是法院基于社会效果和保护弱者之角度考量,以高速公路管理者侵权为由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往往是不二之选。简言之,责任竞合说,乃披着“竞合”外衣的侵权责任说也。故基于受害者诉求和社会效果来看,侵权责任说的确是解决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之管理者责任认定的最佳路径。而在侵权责任说内部,法院对于高速公路管理者义务来源的认定亦有两种见解,即《侵权责任法》第37条的安全保障义务与第89条的危险排除义务。然不难发现,后者危险排除义务实则为前者安全保障义务之特殊规定。因为,为防止高速公路行车人员遭遇危险,而预先要求管理者对道路开展巡查并及时清理路面障碍物的行为,在根本上仍然属于安全保障义务。而就安全保障义务而言,我国虽有《公路法》等法律规定管理者对高速公路有养护、巡查、清障等义务,但该义务并不当然等同于《侵权责任法》之安全保障义务。本文认为,对于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纠纷,可以依据一般侵权之规定,以过错为判断标准,要求有过错的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担一般侵权责任。另外,高速公路上还存有路政部门、公安部门等多个责任主体,故在认定责任时还应当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逐一明确各方责任。单一责任主体对障碍物致损所承担的责任,应该是有限的。此外,不同纠纷类型,应参考驾驶人的驾驶情况、事故发生时的客观环境以及管理者义务履行之可能性等因素,在有限合理的范围内予以确定。为妥善解决此类纠纷,建议还可设置专门的责任保险或成立高速公路专项救助基金。

张兆洲[3](2019)在《慢性应激对大肠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逍遥散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造模方法结合行为学试验,建立慢性应激大肠癌动物模型,研究CRS对肿瘤生长与转移的作用。2.研究慢性应激对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和及其代谢物的影响。3.研究逍遥散通过改善肠屏障、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等途径抑制慢性应激大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1.运用CRS方法(自制带孔束缚管,每天束缚8h,不间断持续14d),结合蔗糖偏好试验、悬尾试验等行为学检测方法,建立CRS动物模型。2.通过持续监测CRS造模期间裸鼠体质量、摄食量、大便性状(便溏、便血)、脱肛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CRS对裸鼠一般情况的影响。3.通过皮下注射HCT116肿瘤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HCT116luc肿瘤细胞建立CRS肺转移模型,定期测量瘤体体积、裸鼠体质量以及运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CRS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4.应用HE染色、IHC检测技术、Tunel检测技术、透射电镜技术以及FITC-D 4000等检测方法,观察CRS对裸鼠肠道结构的影响。5.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裸鼠血清中5-HT、ADR、NADR等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和IL-6、TNF-α等炎症因子和肠道s Ig A的表达。6.运用CRS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用逍遥散常规剂量(0.2 ml/20g/d)、逍遥散高剂量(0.4 ml/20g/d)、阳性对照药物氟西汀(1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21d,研究逍遥散对CRS大肠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7.通过细菌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CRS对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8.通过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一步采用通路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差异代谢的生物学信息进行挖掘。结果:1.慢性束缚应激能够降低裸鼠的摄食量、体质量和脾脏指数,增加DAI。药物干预后,逍遥散中剂量、逍遥散高剂量和氟西汀均能够改善摄食量、体质量和脾脏指数,降低DAI(P<0.05),但逍遥散中剂量效果更好(P<0.01)。2.行为学评价方面,慢性应激能够降低裸鼠对蔗糖的偏好程度(P?0.05),显着增加悬尾试验不动时间(P?0.01);而对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无显着影响(P>0.05)。药物干预后,逍遥散中剂量、逍遥散中剂量和氟西汀均能够增加蔗糖偏好度、缩短悬尾不动时间(P<0.05),但逍遥散中剂量疗效更好(P<0.01)。3.CRS组皮下移植瘤瘤体体积(P<0.01)、瘤重(P<0.05)均高于Control组,而且CRS组裸鼠大肠癌肺转移率更高(P<0.05)、肺转移瘤瘤体体积更大(P<0.05)。4.与Control组相比较,CRS组肠道通透性明显增加、肠粘膜s Ig A分泌减少、大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表达量减少(P<0.05);药物干预的三组中,CRS+XYS(M)组效果明显(P<0.05),CRS+XYS(H)和CRS+FXT两组与之差异不明显(P>0.05)。5.与Control组相比较,CRS组血清中5-HT的表达量减少(P<0.05),而NADR、ADR和IL-6、TNF-α的表达量增加(P<0.05)。药物干预后,血清中5-HT浓度升高(P<0.05),NADR、ADR和IL-6、TNF-α浓度降低(P<0.05),其中逍遥散中剂量组下降更显着(P<0.01)。6.与Control组相比较,CRS组中肠道菌群中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P<0.05),厚壁菌(Firmicutes)和糖杆菌(Saccharibacteria)的丰度明显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拟杆菌和变形菌丰度均有增加(P<0.05),其中逍遥散中剂量组增加更显着(P<0.01)。厚壁菌和糖杆菌丰度均有降低(P<0.05),逍遥散中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1)。7.与Control组相比较,CRS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Carpaine和DG(15:0/20:4(5Z,8Z,11Z,14Z)/0:0)等明显降低(P<0.01),PE(16:0/0:0)、PE(14:0/0:0)、Lyso PE(15:0/0:0)和Lyso PE(0:0/22:0)等代谢产物显着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Carpaine和DG(15:0/20:4(5Z,8Z,11Z,14Z)/0:0)明显增加(P<0.01),PE(16:0/0:0)、PE(14:0/0:0)、Lyso PE(15:0/0:0)和Lyso PE(0:0/22:0)明显下降(P<0.01),但逍遥散中剂量、逍遥散高剂量和氟西汀三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慢性应激能够促进大肠癌的生长和转移,其机制与慢性应激状态持续激活肠道炎性反应和HPA轴通路有关。3.慢性应激可通过增加肠道通透性、减少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损伤肠粘膜免疫反应能力等途径损伤肠道屏障。4.慢性应激能够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紊乱,增加肠道致病菌及其代谢毒素异位的风险。5.逍遥散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表达,改善慢性应激肠道屏障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中的脂质代谢等途径抑制慢性应激大肠癌的生长。

王秀丽[4](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指出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崔一冰[5](2019)在《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史的勃兴与全球癌症问题的日益突出,英国作为最早建成的“福利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医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医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视域研究英国的癌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论文选取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作为个案,将其置于政府、产业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历史地“深描”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形成、演进和特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根据癌症病理发展的不同时期,将预防分为一级“病因学预防”、二级“临床前期预防”以及三级“临床预防”三种类型。这三级预防分别从狙击致癌因子、筛查诊断癌症临床前期表现以及控制术后复发等三方面实现对癌症的预防控制。三级预防是英国癌症预防控制的核心内容,其在降低英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演进历程,20世纪是癌症三级预防建设的关键时期。19世纪,受英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影响,人们在平均寿命、生活方式和疾病健康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显着地变化,癌症作为一种“文明病”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医学社会化的转型是癌症疾病观“现代化”的直接结果,使癌症的病因解释逐步摆脱了纯医学的解释路径,并让医学界开始重新思考外部环境与生活方式对癌症发病产生的影响。“公共卫生运动”和“妇幼保健运动”催生了通过阻断致癌因子来预防“生活方式癌”的癌症一级预防观念的形成。一级预防是真正符合“上医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的预防策略。但是,随着“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大英帝国癌症运动”等癌症研究机构对癌症医学研究的深入,缺乏学理依据的病因学一级预防开始向临床预防过渡。医学界在癌症的临床前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方法来实现预防癌症的发展和恶化的目的。此外,针对癌症已患病人,医生则是通过手术、化疗、综合治疗方案以及姑息疗法等措施来实现对癌症复发和术后伤残的三级预防。本文通过对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研究,希冀建构一幅20世纪以来英国癌症防控实践活动中的“临床医学模式”向“临床—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再由“临床—生物医学模式”向“临床—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二次转向的图景。其次,“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大英帝国癌症运动”作为英国最重要的癌症医学研究机构,其在癌症病因、病理结构、临床治疗等方向上的研究为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最后,健康教育特别是防癌教育贯穿了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各阶段和各个层面,其主体涉及民众个体、社会组织和政府三方面,内容更是包括防癌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流行病学基础之上的癌症等登记制度以及控烟等多个方面,其开展的纵深直接影响着英国癌症预防体系建设的成败,也是本文重点着墨的内容。

袁铭[6](2018)在《等待肾移植期间的这些事儿》文中提出为什么要做肾移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病变而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就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其终末期就是尿毒症。此时,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就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然而与透析相比,肾移植受者的预期寿命得到延长,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徐莉[7](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金佳斌[8](2016)在《胰腺的形态组织学定量及其与胰瘘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胰腺的形态组织学特点,通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对其进行量化,并分析其与胰瘘的相关性。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入组100例胰腺手术患者,术前经磁共振检查测量非肿瘤区域T1,T2,ADC值,胰腺宽度、厚度,胰管直径,计算断面面积,经多点Dixon水脂分离脂肪定量序列定量胰腺脂肪,胰腺切除标本行非肿瘤区域病理组织学检测脂肪面积、含量和外分泌腺体含量并对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分级,分析临床、影像及病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及Spearman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总结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胰瘘率73%,临床胰瘘率20%。胰腺镜下脂肪含量(2.62±5.05)%与磁共振脂肪定量(3.71±5.71)%呈高度正相关(r=0.896,P<0.01);胰腺外分泌腺体含量与炎症及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388,P<0.01);胰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矢状面重建后测得胰腺截面积与磁共振计算所得面积呈正相关(r=0.540,P<0.01);形态组织学测值与胰瘘单因素分析提示:镜下外分泌腺体占比超过97.91%,脂肪含量及个数超过1%,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为I级,CT上主胰管不显影,MR检查测得主胰管直径小于3mm,MR及CT测得胰腺截面积超过3cm2,T1值小于600ms,T2值小于54ms均是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临床胰瘘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淀粉酶小于65U/L,手术方式为非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学检查测得的外分泌腺体含量≥97.91%,磁共振检查测得的主胰管直径小于3mm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测得的胰腺断面面积≥3.00cm2与临床胰瘘的发生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式为胰腺中段切除或局部剜除及病理学检查测得的外分泌腺体含量≥97.91%为临床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临床胰瘘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03-0.901)。结论MR检查可以定量胰腺的形态组织学特点,利用多点梯度回波Dixon水脂分离方法可以测量胰腺脂肪含量,与镜下脂肪含量高度接近;脂肪含量结合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胰腺质地。胰腺腺体分泌旺盛,脂肪含量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轻,胰管细,胰腺断面大是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A级胰瘘似乎更受胰腺形态组织学特点的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临床胰瘘的发生率低于其它术式,胰腺外分泌腺体的活跃度对临床胰瘘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马菁[9](2015)在《人体器官移植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发展,人体器官移植使得人类医学科学革命性的发展。人体器官医学领域的发展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相应制定实施,说明了我国开始重视人体器官移植,但是该条例还不够完备,还缺乏很多细致规定。纵观各国的器官移植立法,我国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部分,结合本国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

陈琳[10](2014)在《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权行使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体器官移植领域,公民的自主权体现为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的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权的形成最早源于其深厚的医学伦理学基础。生命伦理学家将知情同意概括论述为“自主个人的自主行动”,明确强调知情同意的目的就是尊重人的自主性。1947年《纽伦堡法典》的问世将知情同意推向了医学伦理原则的核心位置。1981年的《里斯本宣言》进一步强调了自主决定权是患者享有的法定权利,开启了“知情同意”从医学伦理原则过渡为法律权利的新时代。目前,各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等均规定器官捐献人和器官接受人享有知情同意权。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的“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原则’”既不适用于器官接受人,又不同于“知情同意权”。鉴于“知情同意权”是启动人体器官摘取和移植的先决条件,系统研究人体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知情同意权”及其行使,对于完善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和知情同意立法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以人体器官移植领域的“知情同意权”作为视角,具体研究了活体器官捐献人、尸体器官捐献人和器官移植接受人行使“知情同意权”的异同。其次,论文系统研究了人体器官移植接受人的“知情同意权”,克服了相关学者在讨论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权”时重讨论捐献人的“知情同意权”,轻研究接受人的“知情同意权”的不合理的现象。最后,论文提出诸多完善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建议:明确规定人体器官移植接受人的“知情同意权”;将“opt-out”模式作为公民捐献器官模式,提高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率;扩大活体器官捐献人范围,允许“交叉移植”;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侵犯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的“知情同意权”的行为;主管人体器官移植工作的国家卫计委应当尽快规范现行的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书”范本。

二、何谓活体组织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何谓活体组织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裁判观点不统一之困境
    (二) 引发的思考
        1. 高速公路管理主体之困惑
        2. 高速公路管理者安全保障义务之困惑
        3. 高速公路管理者管理责任限度之困惑
二、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责任之分析
    (一) 高速公路管理主体之探析
        1. 高速公路之特殊性
        2. 高速公路三方管理主体之分析
    (二) 学说及司法实务中存在的三种责任模式
        1. 责任竞合说
        2. 合同说
        3. 侵权责任说
    (三) 责任模式之分析
        1. 责任竞合说之分析
        2. 合同说之分析
        3. 侵权责任说之分析
    (四) 小结
三、高速公路管理者安全保障义务之讨论
    (一) 高速公路管理者安全保障义务之来源
        1. 基于合同法之给付义务
        2. 基于侵权责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之安全保障义务
    (二) 高速公路管理者安全保障义务之理论依据
    (三) 高速公路管理者安全保障义务之否定
    (四) 小结
四、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责任限制之分析
    (一) 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纠纷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
    (二) 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的有限责任及法律建议
        1. 驾驶人的高度注意义务
        2. 高速公路管理人的及时清障义务
        3. 高速公路管理者的责任限度
        4. 法律建议
    (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慢性应激对大肠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逍遥散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慢性应激大肠癌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实验材料和设备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的饲养
        2.2 造模前后裸鼠一般状况观察
        2.3 实验动物分组
        2.4 裸鼠CRS造模方法
        2.5 裸鼠CRS造模方法评价
        2.6 慢性应激大肠癌动物模型的构建
        2.7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CRS对裸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3.2 CRS对裸鼠摄食量、体质量和DAI的影响
        3.3 行为学检测结果
        3.4 慢性应激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情况
    4.讨论与小结
第二部分 慢性应激对大肠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设备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2.2 荷瘤裸鼠摄食量、体质量、瘤体体积、瘤重、脾脏指数以及生存期观察
        2.3 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HE染色和Tunel检测
        2.4 杀稻瘟菌素配制
        2.5 HCT116细胞慢病毒感染
        2.6 HCT116细胞慢病毒的筛选
        2.7 HCT116luc细胞肺转移模型的制作和活体成像
        2.8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荷瘤裸鼠摄食量和体质量变化情况
        3.2 荷瘤裸鼠瘤体体积、瘤重、脾脏指数及生存期观察结果
        3.3 大肠癌组织HE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
        3.4 肺转移模型裸鼠摄食量与体质量变化情况
        3.5 肺转移模型活体成像结果
        3.6 CRS肺转移瘤HE染色结果
    4.讨论与小结
第三部分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肠癌生长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设备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的分组
        2.2 慢性应激大肠癌动物模型的构建
        2.3 干预药物的制备与给药
        2.4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行为学影响的检测
        2.5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一般情况的评估方法
        2.6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血清中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3.实验结果
        3.1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行为学的影响
        3.2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慢性应激状态、摄食量和体质量的作用
        3.3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瘤体体积、瘤重和生存期的影响
        3.4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脾脏指数和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3.5 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
        3.6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血清中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
    4.讨论与小结
第四部分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肠癌裸鼠肠道屏障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设备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检测肠道通透性
        2.2 大肠组织HE染色
        2.3 IHC检测大肠组织ZO-1和Occludin表达
        2.4 透射电镜观察大肠组织超微结构
        2.5 Elisa检测肠道s Ig A和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
    3.实验结果
        3.1 逍遥散对CRS大肠癌裸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
        3.2 慢性应激大肠癌大肠组织HE染色结果
        3.3 慢性应激大肠癌大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表达结果
        3.4 慢性应激大肠癌大肠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3.5 慢性应激大肠癌裸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
        3.6 逍遥散对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4.讨论与小结
第五部分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肠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设备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CRS造模方法
        2.2 裸鼠粪便收集方法与步骤
        2.3 粪便中细菌DNA的抽提和质检
        2.4 荧光定量PCR和 Illumina测序
        2.5 I-Sanger云平台进行交互式生物信息云分析
    3.实验结果
        3.1 裸鼠粪便收集结果
        3.2 裸鼠粪便DNA抽提和质检结果
        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3.4 Real-time PCR结果
        3.5 交互式生物信息云分析结果
    4.讨论与小结
第六部分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肠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设备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CRS造模及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建立方法
        2.2 裸鼠粪便的收集与存储方法
        2.3 裸鼠粪便的处理
        2.4 LC-MS检测
        2.5 质控方法
        2.6 基础数据分析
        2.7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2.8 相关性分析
    3.实验结果
        3.1 样本比较分析结果
        3.2 代谢物注释信息结果
        3.3 代谢集分析结果
        3.4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炎症因子和压力应激激素关联分析结果
    4.讨论与小结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学情志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三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四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和伦理审查表
    附录五 个人简介

(4)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念的厘定
    二、学术史的梳理与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学术价值
    四、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第一章 癌症控制的早期尝试
    第一节 医学界对癌症的早期认识与诊疗实践
    第二节 医学社会化转型与英国癌症预防的起步
    第三节 “文明病”与癌症预防内涵的延展
    小结
第二章 “新健康主义”与癌症病因学预防的建立
    第一节 “生活方式癌”与“新健康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新健康主义”与社会健康提升计划
    第三节 “新健康主义”的外延与病因学预防的新突破
    小结
第三章 “三早”原则与癌症二级预防
    第一节 “大英帝国癌症运动”的建立与癌症防控模式的转型
    第二节 大众防癌教育与“三早”原则的推广
    第三节 大众防癌教育、病灶自检与癌症二级预防的早期特点
    第四节 高危筛查、社会普查与癌症二级预防的演进
    小结
第四章 手术、化疗和综合疗法与癌症的三级预防
    第一节 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的式微与肿瘤外科手术的转型
    第二节 化疗与第三级预防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姑息疗法
    小结
第五章 三级预防视域下英国政府“控烟运动”
    第一节 吸烟致癌与“控烟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二手烟”问题与“控烟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地方“控烟运动”的复杂性与挑战 ——以北爱尔兰地区的控烟实践为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等待肾移植期间的这些事儿(论文提纲范文)

1. 移植前要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肾移植
2. 了解肾脏移植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
3. 换肾前, 最好能进行充分的透析治疗
4. 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5. 应积极控制血压和改善心功能
6. 换肾前后受者不可随意滋阴补肾
7. 肾移植前要适量补充营养物质

(7)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创新
    四、研究综述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小结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三) 数据库建构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 信效度
        (二) 伦理遵循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结论
    一、研究回望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致谢

(8)胰腺的形态组织学定量及其与胰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1.绪论
    1.1 胰腺的形态
    1.2 胰腺质地(Pancreatic texture)
    1.3 胰腺质地和胰瘘的关系
    1.4 胰腺质地的定量测定
        1.4.1 组织学分析(Histologic Analysis)
        1.4.2 影像学定量
2.背景
3.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影像检查
    3.3 手术方式
    3.4 病理组织学检查
    3.5 统计方法
4.结果
    4.1 临床资料
    4.2 相关性分析
    4.3 胰腺形态组织学量化值与胰瘘的关系
    4.4 CRPF危险因素分析
    4.5 胰腺肿瘤局切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
    4.6 其它数据分析
5.讨论
    5.1 胰瘘的影响因素
    5.2 胰腺的形态组织学及其与胰瘘的关系
    5.3 MR检查对胰瘘的预测
    5.4 EN术后胰瘘是否与胰腺的形态组织学相关
    5.5 本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调查问卷

(9)人体器官移植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发展
    (二)我国器官移植的争议
二、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概况与不足
    (一)立法的冗杂性
    (二)死亡标准不够科学
    (三)器官移植的接收人范围过窄
    (四)受益人的平等受益权利保护不完善
    (五)准入制不完善
    (六)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
三、比较国外立法
    (一)器官移植的获准立法
    (二)器官接收人的平等收益权利的保护
    (三)死亡标准的立法
四、人体器官移植立法的反思
    (一)科学死亡标准的确定
    (二)国家应该建立有效的器官资源平台
    (三)放宽活体器官接收人的范围
    (四)医生的资格限制
    (五)供体及其近亲属获得社会器官分配的优先权
    (六)平等受益权的保护
    (七)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五、结语

(10)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权行使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逻辑结构及创新点
第二章 知情同意权的基本理论
    2.1 知情同意权的法律内涵
        2.1.1 知情同意权的概念
        2.1.2 知情同意权的内容
        2.1.3 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
        2.1.4 知情同意权的法律属性
    2.2 知情同意的理论基础
        2.2.1 医学伦理学基础
        2.2.2 法律价值基础
    2.3 知情同意权的历史溯源
        2.3.1 医学伦理原则时期
        2.3.2 医学法律原则时期
第三章 人体器官捐献人的知情同意权
    3.1 人体器官移植概述
        3.1.1 人体器官移植的定义和分类
        3.1.2 人体器官移植与知情同意权保护
    3.2 活体器官捐献人及其限制
    3.3 活体器官捐献人的知情同意权
        3.3.1 活体器官捐献人的知情权
        3.3.2 活体器官捐献人的同意权
    3.4 尸体器官捐献人的知情同意权
        3.4.1 尸体器官的属性
        3.4.2 尸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
        3.4.3 尸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权的立法模式
第四章 人体器官接受人的知情同意权
    4.1 接受人知情同意权保护的必要性
    4.2 接受人知情权的内容
    4.3 接受人知情同意权的行使
        4.3.1 权利的行使主体
        4.3.2 同意的意思表现形式
第五章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权立法
    5.1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概述
    5.2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权立法评析
    5.3 完善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人知情同意权立法建议
    5.4 完善我国人体器官接受人知情同意权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何谓活体组织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高速公路障碍物致损的管理者责任研究[D]. 叶肖肖. 苏州大学, 2020(03)
  • [3]慢性应激对大肠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逍遥散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兆洲.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D]. 崔一冰. 上海大学, 2019(02)
  • [6]等待肾移植期间的这些事儿[J]. 袁铭. 益寿宝典, 2018(10)
  • [7]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8]胰腺的形态组织学定量及其与胰瘘的关系[D]. 金佳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 [9]人体器官移植若干问题研究[J]. 马菁. 法制与社会, 2015(30)
  • [10]人体器官移植知情同意权行使立法研究[D]. 陈琳. 天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什么是活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