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发展战略

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发展战略

一、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的发展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艾政阳[1](2021)在《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空间正朝着用户多元化、接入异构化、设备复杂化和服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网络体系及运行机制难以应对当下和未来诡谲多变的安全威胁。一方面,传统网络架构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组件协同关系松散、内生防御机制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不断涌现的新型业务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加密、防火墙、入侵防护等技术手段均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使得网络空间长期处于“易攻难守”的状态。近年来,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智慧标识网络(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等新型体系架构的提出,网络有望沿着内生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方向演进。因此,本文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设计理念,针对可信边缘管控中的关键问题,从接入、路由、适配和调度四个场景开展相关研究,为建立更加完备的可信边缘架构提供支撑。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设计思想和服务机理进行总结和梳理,进一步分析网络边缘的可信性问题。首先,研究智慧标识网络的发展路线和体系模型,详细介绍智慧标识网络“三层、两域”结构及工作机制,从标识映射、协同适配、个性服务三个方面,归纳总结智慧标识网络的服务机理。其次,着重阐述边缘接入、边缘传输、边缘适配、边缘调度的可信性问题。最后,给出智慧标识网络在边缘侧面临的挑战及威胁,论证网络边缘安全、可靠、可控、可管的重要性,为后续章节中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目标。2.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安全边缘接入问题,提出一种高安全、多维化的接入管控方案,实现基于用户标识的非法攻击抵御和细粒度控制特性。首先,对现有边缘接入安全管控技术进行全面地对比分析,详细介绍方案的模型结构和实施过程,通过融合智慧标识网络的解析映射机制实现网络间动态隔离,进一步优化方案的可实施性。其次,从接入管控、用户并发和认证时延三个方面对方案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搭建原型系统平台,验证理论推断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实现对终端用户的统一访问控制管理。与基于传统网络架构的认证框架相比,该方案在有效减少接入认证时延的同时支持更高的并发数量。3.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可靠边缘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感知的路由控制协议和节点监测机制,通过集成定向扩散路由、贪婪边界无状态路由和节点监测机制,确保数据交换的可靠性。首先,列举了现有基于地理能量感知的路由算法存在的不足,针对节点异常行为构建一种高效的检查机制,进而将两者融合形成智慧协同地理感知监测路由控制协议,完成数据包的安全有序交互。其次,提出改进型自适应能量转移算法用于优化边缘路由能耗,在保障路由安全的同时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最后,在攻击背景下,通过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协议在传输延迟、丢包率、吞吐量等方面的性能保障,进一步证明节能算法在能耗方面的优越性。4.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可控边缘适配问题,提出一种按需驱动的可靠带宽适配策略,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动态调整网络功能模块来增强带宽利用率,保障用户的合法性和数据的有效性。首先,建立基于概率分布的多用户带宽分配模型。其次,针对个性化服务需求和队列数据乱序所造成的资源占用问题,详细阐述按需驱动的可靠带宽适配策略和收发队列控制机制的设计细节,进一步提出智能驱动的边缘收发队列控制机制。最后,通过构建包含多个域和多个用户组的原型系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与现有SDN和传统网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按需适配策略在带宽使用和入侵防御方面均具有优势,特别是队列控制机制有效提升了传输容量和缓冲区利用率。5.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可管边缘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标识驱动的资源编排方案,将复杂优化问题解耦为计算卸载和资源分配两个子问题,以特定场景的边缘缓存为例,进一步提出智能协同缓存策略。首先,建立标识空间映射模型用于表征访问属性与空间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构造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实现高可靠、低成本的最优边缘资源分配策略。其次,详细制定了方案的工作流程,分析边缘协同缓存的核心难题,并介绍协同缓存机制的设计思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可靠卸载和协同缓存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降低时延和能量消耗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边缘侧的可靠性。

项阳[2](2020)在《李星:抓住历史机遇,推进IPv6发展》文中指出新的战略格局会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会产生新的网络体系结构。从这个角度看,对从事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的工作者,对中国的互联网研究者,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星作了《IPv6技术创新,回顾和展望》的主题报告。他回顾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的研究和建设历史,同时对新形势下的国际互联网研究进行了分析。

邓鹏程[3](2018)在《面向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智能制造模式及部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传统型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制造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总装车间是复杂精密装备制造企业制造过程的主体部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多源信息采集费时滞后、生产状态难以全面监控、在制品和制造资源难以精确跟踪、关键装配工序异常难以预警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制造效率和制造能力,因此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提升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学者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此,论文结合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生产过程特点,在其智能制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面向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智能制造模式及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首先,在分析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生产过程特点及智能化改造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包含资源层、信息感知与处理层、信息传输层、核心功能层和用户层等结构的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模式的总体实现框架。然后,基于以上实现框架,对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研究一种基于IPv6信息交互装置的总装车间装配过程信息感知方法,给出一种总装车间装配过程信息感知的实现框架和数据流程;研究一种基于改进LEACH协议算法的总装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方法,对总装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初步优化配置;研究一种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及预警方法,建立一套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一种基于综合模糊评判和BP神经网络的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及预警方法。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和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基础,结合重庆某复杂精密装备制造企业总装车间智能管控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一套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智能制造支持系统,并在该企业进行实施和应用验证。

程智勇[4](2018)在《DTNv6实现和空间网络缓存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通信环境高时延、高中断的网络特性使得在陆地上广为使用的TCP/IP体系毫无用武之地。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DTN)来应对空间网络复杂的通信环境。延迟容忍网络是一种设计在复杂网络环境中进行有效通信的网络协议框架,为用户在具有长时延、高误码率、连接频繁中断等特征的异构网络中提供通信保证,满足复杂环境条件下建立互联互通网络的需求。现在主流的DTN实现方案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设计实现的ION(Interplanetary Overlay Network)软件。ION从软件层面上实现了 DTN协议框架,但是ION在编写时并未支持IPv6协议,同时存在着数据重复传输等问题,并未最大化利用空间网络中有限的链路资源。本文以国家863计划课题“未来一体化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NO.2015AA015702)为依托,对ION软件进行了升级优化,使其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协议传输。同时,设计并实现了协议网关,使得在一体化网络上地面域与空间域数据能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空间网络环境下缓存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 DTN网络体系结构,介绍了一些主要的汇聚适配层协议:LTP协议(Licklider Transmission Protocol)、TCPCL 协议(TCP Convergence-Layer Protocol)、UDPCL 协议(UDP Convergence-Layer Protocol)。然后分析了 ION 软件的整体架构,从ION源代码出发阐述了如何将ION进行优化后应用在IPv6场景中。基于一体化网络连接空间网络和地面网络的需求,设计了协议网关,转换空间域DTN数据包和地面域UDP数据包。接着针对修改后的ION软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场景验证了几个主要的汇聚适配传输层协议报文的完整性;针对一体化网络传输,设计了一个空间域和地面域联合传输的实验场景验证ION以及协议网关的功能。随后,本文阐述了一些当前互联网络中几种比较常用的缓存替代算法,LRU算法、LFU算法、ARC算法。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劣。然后从成本角度分析了一个缓存替代算法的有效性。随后,针对空间网络环境的链路特点,基于ARC算法的一些思想提出了一个缓存替代算法,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网络的传输。在综合了ION和现有互联网缓存替代算法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空间卫星网络的缓存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分为三个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基于前述IONv6设计,负责空间网络中基础数据的传输;业务处理模块采用针对多线程情况下优化的线程模型和内存管理模型,负责对文件请求的处理、转发和缓存;隧道转发模块基于Linux Tun/Tap设备设计,主要用于对前述两个模块中数据进行通信。最后,为了分析和验证空间网络缓存服务器的有效性,本文在基于未来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上建立了以“全球星”卫星系统为基础的模拟场景,在该场景上对空间网络缓存服务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该空间网络缓存服务器相比于原有的ION数据传输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潘正兵[5](2017)在《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生产车间数字化管控是当前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车间多源信息作为实现车间数字化管控的数据基础,面临着产品多样化、工艺复杂化和生产柔性化造成的难以被实时精准采集、传输与共享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和需求,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一种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首先,在分析国内外车间多源信息感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车间多源信息特征和IPv6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的实现思路和总体架构,主要包括IPv6移动终端信息交互模式、基于IPv6的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配置、XML信息自动提取及适配等技术。并分析和设计了车间多源信息数据采集和传输流程。其次,基于以上实现思路及总体架构,对其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研究了IPv6移动终端与传感节点、MES集成运行模式,实现了传感层、IPv6移动终端层、MES层信息集成交互;研究了一种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改进方法,设计了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体系结构,进而对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初步优化配置;研究了基于XML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构建了车间多源信息元数据模型,实现了车间多源信息自动解析与适配。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内容,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对论文所述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验证。

陈振梁[6](2013)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IPv6网络环境建设》文中指出我国目前Internet网络使用的是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由于近年来网络及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地址不足的问题日显严峻,且IPv4网络在部署、安全性、及移动设备的应用上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IPv6的设计完全与IPv4不同,无法兼容。如何能够让用户平滑的过渡到IPv6网络,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IPv6网络环境建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电子信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基于CNGI的科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示范工程的子项目,为CNGI项目二期工程。本文详细的介绍IPv6网络的技术特点、技术应用,其中包括了IPv6的工作原理,地址格式和路由及安全措施等。研究并分析了目前3种解决过渡问题的基本技术主要有:1、双协议栈、2、隧道技术、3、NAT-PT。基于以上技术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及未来的网络发展趋势预判,选取适合的过渡技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本单位的网络全面升级,完全过渡到IPv6网络,并兼容现有IPv4网络的。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为IPv6所级单位的建设,通过采用IPv6过渡手段以及双栈和隧道技术,实现所内用户IPv4和IPv6的网络双栈接入使用及互联互通。并且在建立整个园区的无线网络的部署,并在无线设备的接入上实现IPv6功能。通过整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实现整个园区网络及资源的升级。使有线用户终端由百兆向千兆过渡,无线网络用户接入达到百兆,主干接入达到万兆水平。以多种方式建设IPv4/IPv6双栈网络的安全系统,对网络行为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对网络日志和上网记录予以记录。同时提供基于IPv6网络相应的FTP、DNS、数据服务、视频下载播等各类应用。通过JSP和ExtJS等软件设计实现用户认证管理系统,使用户通过Web认证接入网络,对授权用户信息予以管理。同时建立实现网络管理系统,对所有网络设备通过”云”对其状态监测和信息管理。通过本单位的CNGI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本单位网络整体性能、数据交换、统一化管理、无线接入、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及网络服务各方面得到较大提升,为顺利的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全面实施IPv6商业化起到了很到的示范作用。

吕晓鹏[7](2011)在《P2P技术在IPv4/IPv6混合网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4地址枯竭问题日益突出,这就使得IPv4向IPv6的过渡更加紧迫。下一代网络协议即IPv6能否在全球成功的部署,直接影响着未来Internet的发展。然而,目前IPv6并没有如它设计者所设想的那样快速地在全球部署。由于IPv4和IPv6无法实现兼容,以及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IPv4/IPv6互通机制得到广泛部署和应用,因此,目前若要使用IPv6,就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都部署IPv6。但是,目前传统的服务器对IPv6的支持严重不足;此外,由于IPv6网络规模、用户和内容比例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了负面网络效应,这已成为IPv6的部署和发展的障碍。因此,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就可能制约未来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在深入研究对等网络(Peer-to-Peer, P2P)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发现P2P技术可能为上述问题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对IPv4/IPv6混合网中P2P相关技术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研究。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改善目前IPv6网络使用情况,从而推动IPv6网络的部署和发展,促进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 BitTorrent作为目前Internet上最流行的P2P文件共享系统,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早期很多研究证实了BitTorrent系统能够提供非常好的下载性能。然而,由于BitTorrent设计忽视了下层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ISP链路成本,这就导致它产生大量的骨干网流量和跨ISP流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地标聚类的tracker端偏向邻居选择算法,简称T-biased算法。在基于T-biased的BitTorrent系统中,客户端利用地标聚类(Landmark Clustering)技术,生成一个全局的邻近信息;依照上述邻近信息,tracker以有序的方式维护着所有节点。当收到节点列表请求时,tracker返回给请求节点一个偏向节点子集。仿真结果显示基于T-biased算法的BitTorrent系统有效地减少了跨ISP流量。(2)通常,关于BitTorrent流量的研究只涉及基于IPv4协议的单一网络。随着IPv4地址枯竭和IPv6网络的快速发展,Internet正在向IPv4/IPv6混合网转换。因此,本文提出一个适用于IPv4/IPv6混合网的BitTorrent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目前相对拥挤的IPv4网络中的一部分BitTorrent流量转移到带宽相对充裕的IPv6网络当中。并且,该系统还采用T-biased算法来进一步减少骨干网流量。我们通过一个基于CERNET和CERNET2网络拓扑仿真场景,分析了上述BitTorrent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将CERNET中的BitTorrent流量迁移到CERNET2网络中;并且得益于T-biased,两个网络主干线上的BitTorrent流量均有显着下降;此外,该系统对两个网络负载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为减轻P2P应用造成的IPv4网络带宽紧张问题,推动IPv6的部署和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IPv4/IPv6混合网中基于层次化分布式哈希(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的P2P资源共享机制。它使得IPv6和IPv4节点能够查询和获得彼此DHT覆盖网中的P2P资源,从而实现IPv4和IPv6网络之间的P2P资源共享。仿真结果表明该P2P资源共享机制能够适应IPv4/IPv6混合网的特性,并具备很好的扩展性和负载均衡性。(4)为促进Internet从IPv4向IPv6平滑过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HT的IPv4/IPv6互通机制,它通过使用一个DHT覆盖网存储和维护IPv4和IPv6网络间的路由信息,实现了IPv4和IPv6间的互操作。该互通机制将数据通信中选路和数据包传递两个过程分离。其中,路由路径查询负责查询和选择路径,而数据包传递过程只需沿着已选好的路径传递数据包。仿真结果证实了我们设计的方案是值得尝试的。(5)在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对所设计系统性能进行验证是一项必要而复杂的工作。仿真方法在P2P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对通用的P2P仿真平台缺乏共识,就给研究的验证工作以及成果重现带来了挑战。因此,在总结前期仿真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基于离散事件驱动的通用P2P网络仿真器。该仿真器提供了一些IPv4/IPv6混合网环境中的P2P仿真实例,仿真器的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提高了仿真实验的灵活性。希望该仿真器能够给IPv4/IPv6混合网和P2P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杨吉喆[8](2011)在《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IPv6联动IPS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新一代网络带宽越来越高,通信具有更小延迟和更大吞吐量,校园网和园区网的骨干网络网速已提高至Gbps甚至10Gbps级,分布于骨干网上的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与网络入侵防御系统(NIPS)的处理能力越来越难以跟上现代网络的速度,单CPU平台已成为IDS与IPS处理的瓶颈;另一方面,新一代网络将采用IPv6协议,除了传统IPv4应用中的安全隐患,IPv6网络中又引入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为了满足新一代网络入侵与防御时高速、高性能、高效率处理的要求,需要研究使用网络多核处理平台来提高网络中NIDS与NIPS的处理能力。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IPv6网络及网络多核处理器领域研究和部署方面的发展状况,剖析研究了Octeon多核网络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硬件单元和编程,包括简单执行抽象层(HAL)以及软件和硬件架构模式,并分析了IPv6网络中引入的新安全问题,探讨了采用Octeon多核高速网络处理架构实现新一代IPv6网络IPS的优势和可行性。论文对基于Octeon多核高速网络处理架构的新一代IPv6网络联动入侵防御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了系统原型。系统基于Octeon多核的高速处理,并考虑了IPv6网络中入侵的新特点,在基于入侵检测规则库的规则匹配技术基础上,运用新型的协议分析技术和基于流的检测技术,在Octeon多核间分配控制层与数据层的不同执行,采用命名块机制进行多核间通信,通过数据层核向控制层核的反馈,实现了流处理及协议分析模块与控制模块的高速联动。论文详细阐述了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流处理模块、协议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等的设计,介绍了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讨论了系统中使多核并行处理效率最大化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最后使用IXIA测试仪搭建实验平台,模拟真实的IPv6网络环境,从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测试。

贾凤根[9](2011)在《开放架构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网络业务不断涌现,这对网络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快速升级以支持新业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路由器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它的性能及可扩展性对网络的升级及业务的快速部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各大路由器厂商的路由器在体系结构上是封闭的,新业务无法独立开发,虽然一些厂商提供了其路由器部分功能接口API,但远远无法满足网络新业务快速部署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新一代开放架构的路由器已经成为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开放架构路由器(Open-Arch Router,OAR)在体系结构上是开放的,其核心在于构成开放架构路由器的软件以及硬件模块是标准化的,这为开放架构路由器的不断演进及功能扩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本文针对开放架构路由器在设计以及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结合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新一代高可信网络”第23课题“可重构路由器构件组研制”的研发需要,首先在对当前路由器体系结构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放架构路由器体系结构;然后针对其中的构件建模问题、模块间通信机制及开放接口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提出,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的新一代路由器,开放架构路由器必须基于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能为开放架构路由器的开放性、可编程性、业务可快速部署、可管理性以及高可信性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并对开放架构路由器协议中间件的设计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在深入分析当前路由器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指出封闭的体系结构无法适应下一代网络升级及业务快速部署的要求,下一代的路由器在体系结构上应该是开放的,模块化的,各模块间应该具有清晰定义的标准接口,符合规范的模块可以来自于独立的设备制造商,各模块应该具有足够的可编程性,从而新业务的部署可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新型路由器在外部表现上必须是具有高度可管理性以及高可信性,而基于协议中间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需求。本文对开放架构路由器做出了规范化定义,提出了其应该具有的关键特征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模块与构件模型、开放架构路由器通信协议设计、协议中间件的设计。在对当前构件技术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开放架构路由器构件化建模方法RoSAR(Router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该方法由三级模型组成,M2级为构件元模型,对构件应该具有什么特征进行规范化定义;M1为构件模型,用户利用M2级模型对传统路由器进行构件化建模,建模的结果为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构件,这些构件可被放置于一个开放的构件库中,为其他路由器开发人员所共享;M1级建模结果得到仅仅是一系列的路由器功能构件的逻辑模型,这些模型仅仅用于路由器功能的逻辑验证,为了将这些逻辑构件用于真正的路由器中,需要M0级模型,M0级为构件实例模型,它定义了一个可在实际开放架构路由器系统中运行的构件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包括构件运行体,构件运行规约等。此外,本文引入范畴论,为基于构件的开放架构路由器的开发给出了一套开发流程。RoSAR为开放架构路由器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基于时隙机制的的开放架构路由器模块间重组机制,该机制可实现开放架构路由器内部模块间的相互发现并可实现数据平面上各模块间的功能的快速重组。提出了一种开放架构路由器外部接口模型,该模型允许第三方用户开发的业务接入,可提高开放架构路由器上新业务的快速部署能力。对开放架构路由器协议中间件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中间件的开放架构路由器实现方案,测试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合理性。开放架构路由器是一个软件及硬件复杂体,本文仅针对其五大特征开放性、可编程性、业务可快速部署能力、可管理性以及高可信性的前三个做了分析,未来还需要对其可管理性及高可信性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基于中间件的开放架构路由器设计方法在未来仍需不断完善。

马文静[10](2010)在《下一代无线网络安全及切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无线通信和移动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移动通信系统更新换代的同时,支持高移动性的无线接入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这些都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下一代无线网络能够融合各种网络,具有接入方式多样化、数据传输宽带化、终端高速移动化和全IP统一化等特点,以期为用户提供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高效安全网络服务。异构网络融合技术是下一代无线网络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面临现有各种普通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面临着异构网络互联所产生额外的安全问题。比如,如何实现异构网络间统一接入认证问题;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更为严格的授权控制机制;如何降低网络间密钥协商的复杂管理和密钥负荷;如何实现异构融合网络间的无缝切换等。本论文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安全架构,通过对其接入认证、授权控制、密钥协商和自适应保障等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异构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和效率,主要工作体现如下:1.首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与演进进行了总结;其次对下一代无线网络的特点、支撑的关键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最后对异构网络安全架构的设计原则与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2.从整体上考虑异构多接入网络的安全认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IPv6协议的统一认证机制,能够面向上层通用协议,屏蔽不同的链路层技术。通过对多种通信优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采用了一种绑定信息与部署架构相联合的优化方式,并针对移动节点当前是否进行网络漫游的情况分别进行讨论。为了避免移动节点在外地域通信时网络拓扑信息容易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密钥分发机制,阐述了密钥产生与交互过程。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了此通信优化策略机制,能够在保证通信安全的同时,降低网络切换时的认证注册时延,从而使得异构融合网络具有真正的可运营性。3.针对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在多接入网络统一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构网络的优化授权架构,根据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设计思想,采用SAML和XACML相融合策略,为用户分配角色属性来获取网络资源接入,实现异构网络的优化授权与管理。本文综合分析了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多种应用场景:根据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分为域内和域间场景,根据用户获取网络资源方式的不同,分为Pull场景和Push场景,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完成了异构网络优化授权架构的不同工作流程设计,从而使得异构融合网络能够满足移动用户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应用需求,提高了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核心功能模块的实验床实现,也为将来异构网络优化授权架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针对异构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给出了相应的安全需求说明。在对不同密钥体制算法进行分析后,选择了一种基于迹离散函数对数问题的XTR4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设置了三种不同作用域的密钥,即:随机协商密钥、身份验证密钥和用户认证密钥,建立了一次性的匿名验证机制,实现了移动用户在家乡域和外地域不同的密钥协商。通过实验仿真分析,证明了此密钥协商机制能够满足相应的网络安全需求,优于现有的一般密钥协商机制。5.为了实现异构融合网络间的无缝切换,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思想的自适应切换机制,能够综合当前网络的动态变化参数和终端用户的移动速度,实时预估测不同网络间的切换阈值以保证充足有效的切换时间。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切换机制允许不同层次协议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利用链路层和IP层的切换初始化信息触发TCP层的优化机制,自适应的调整移动切换过程中的TCP传输方式,从而能够在移动IPv6机制下,进行不同网络间切换时,保证良好的TCP传输性能。相应的仿真分析也证明了该机制在降低网络切换错误率的同时,增强了TCP层的传输能力。本文所提出的面向下一代无线网络安全及切换机制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概念和功能描述、架构机制设计简单、不仅在理论上值得深入研究,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的发展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简略符号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6 论文组织结构
2 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及边缘可信性分析
    2.1 引言
    2.2 智慧标识网络体系研究
        2.2.1 技术发展路线
        2.2.2 网络体系模型
        2.2.3 架构工作机制
    2.3 网络服务机理研究
        2.3.1 标识映射机理
        2.3.2 协同适配机理
        2.3.3 个性服务机理
    2.4 边缘可信性分析
        2.4.1 安全边缘接入
        2.4.2 可靠边缘传输
        2.4.3 可控边缘适配
        2.4.4 可管边缘调度
    2.5 挑战与亟待解决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安全边缘接入技术
    3.1 引言
    3.2 问题与需求分析
        3.2.1 安全边缘接入问题
        3.2.2 安全边缘接入需求
    3.3 多维细粒度接入管控方案设计
        3.3.1 方案整体结构
        3.3.2 模块交互流程
        3.3.3 防御能力对比
    3.4 多维细粒度接入管控方案实现
        3.4.1 拓扑结构
        3.4.2 部署环境
        3.4.3 方案功能
    3.5 实验与性能评估
        3.5.1 接入标识长度影响
        3.5.2 注册用户数量影响
        3.5.3 用户并发数量影响
        3.5.4 安全方案性能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可靠边缘传输方法
    4.1 引言
    4.2 问题与需求分析
        4.2.1 可靠边缘传输问题
        4.2.2 可靠边缘传输需求
    4.3 高可靠边缘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
        4.3.1 系统层级结构
        4.3.2 地理感知路由算法
        4.3.3 节点监测机制
        4.3.4 协议实现过程
    4.4 低能耗边缘路由算法设计与实现
        4.4.1 启发式PSB模型
        4.4.2 分布式移动充电算法
        4.4.3 算法实现过程
    4.5 实验与性能评估
        4.5.1 传输可靠性评估
        4.5.2 移动节能性评估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可控边缘适配机制
    5.1 引言
    5.2 问题与需求分析
        5.2.1 可控边缘适配问题
        5.2.2 可控边缘适配需求
    5.3 按需驱动的带宽适配策略设计与实现
        5.3.1 带宽适配结构
        5.3.2 改进型拥塞控制模型
        5.3.3 策略实现过程
    5.4 边缘队列动态控制机制设计与实现
        5.4.1 队列动态控制模型
        5.4.2 参数优化策略
        5.4.3 机制实现过程
    5.5 实验与性能分析
        5.5.1 带宽利用率与入侵防御效果评估
        5.5.2 传输能力与队列容量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可管边缘调度研究
    6.1 引言
    6.2 问题与需求分析
        6.2.1 可管边缘调度问题
        6.2.2 可管边缘调度需求
    6.3 边缘资源的调度方案设计与实现
        6.3.1 调度系统结构
        6.3.2 资源卸载模型
        6.3.3 方案实现过程
    6.4 边缘资源的协同缓存策略设计与实现
        6.4.1 协同缓存机理
        6.4.2 内容检索算法
        6.4.3 策略实现过程
    6.5 实验与性能评估
        6.5.1 系统损耗与可靠性评估
        6.5.2 缓存协同效率评估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李星:抓住历史机遇,推进IPv6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CERNET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历史
IPv6将改变游戏规则
网络空间面临挑战和机遇

(3)面向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智能制造模式及部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总结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3.1 论文选题来源
        1.3.2 论文研究目的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模式总体架构研究
    2.1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生产过程的特点
    2.2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需求分析
    2.3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2.4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模式的总体实现架构
        2.4.1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模式的总体架构
        2.4.2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的运行模式
    2.5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模式的关键技术体系
    2.6 本章小结
3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智能制造部分关键技术研究
    3.1 基于IPv6信息交互装置的总装车间装配过程信息感知方法研究
        3.1.1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装配过程信息特征及感知需求分析
        3.1.2 基于IPv6信息交互装置的总装车间装配过程信息感知实现框架
        3.1.3 基于IPv6信息交互装置的总装车间装配过程的数据流程
        3.1.4 面向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IPv6信息交互装置软硬件设计
    3.2 基于改进LEACH协议的总装车间无线传感网络优化方法研究
        3.2.1 总装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及适用性分析
        3.2.2 总装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组成
        3.2.3 基于改进LEACH协议的总装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方法
        3.2.4 仿真及应用
    3.3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及预警方法研究
        3.3.1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及预警方法的总体思路
        3.3.2 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3.3.3 基于变权重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评估
        3.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关键装配工序质量损失预警技术
        3.3.5 应用案例
    3.4 本章小结
4 应用验证
    4.1 企业介绍及企业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支持系统需求分析
    4.2 系统开发及设计
        4.2.1 系统的开发环境
        4.2.2 系统的总体框架
        4.2.3 系统的功能结构
    4.3 企业总装车间智能制造支持系统的部分界面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布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4)DTNv6实现和空间网络缓存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研究现状
        1.2.2 缓存替代算法研究现状
        1.2.3 空间网络缓存应用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DTNv6的设计与实现
    2.1 延迟容忍网络概述
        2.1.1 LTP协议
        2.1.2 TCPCL协议
        2.1.3 UDPCL协议
    2.2 ION软件概述
    2.3 系统设计思想
        2.3.1 IONv6设计
        2.3.2 协议网关设计
    2.4 基于ION的DTNv6的实现
        2.4.1 IONv6技术实现
        2.4.2 协议网关技术实现
    2.5 DTNv6实验验证
        2.5.1 汇聚适配层协议完整性测试
        2.5.2 一体化网络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空间网络缓存算法设计
    3.1 空间网络环境分析
    3.2 缓存替代算法分析
        3.2.1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
        3.2.2 最不经常使用算法
        3.2.3 自适应替代缓存算法
    3.3 空间缓存算法优化设计
        3.3.1 缓存成本分析
        3.3.2 目标价值函数分析
        3.3.3 算法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空间网络缓存服务器设计实现
    4.1 缓存服务整体架构
        4.1.1 数据传输模块
        4.1.2 隧道转发模块
        4.1.3 业务处理模块
    4.2 线程调度模型
        4.2.1 POSIX线程模型
        4.2.2 缓存服务器线程模型
        4.2.3 性能对比测试
    4.3 内存管理模型
        4.3.1 传统服务器内存池策略
        4.3.2 缓存服务器内存池策略
        4.3.3 性能对比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空间网络缓存性能评估
    5.1 基础实验环境介绍
    5.2 实验场景模型
    5.3 实验测试详情
        5.3.1 缓存有效性测试
        5.3.2 缓存性能对比测试
        5.3.3 缓存算法对比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总结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选题来源和目的
        1.3.1 论文选题来源
        1.3.2 论文研究目的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总体实现框架
    2.1 车间多源信息特征分析及智能感知需求分析
        2.1.1 车间多源信息特征分析
        2.1.2 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需求分析
    2.2 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实现思路
    2.3 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总体架构
    2.4 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数据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的IPv6移动终端信息交互技术研究
    3.1 面向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的IPv6移动终端概述
    3.2 IPv6移动终端集成运行模式
        3.2.1 IPv6移动终端与传感器集成
        3.2.2 IPv6移动终端与MES集成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IPv6的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配置技术
    4.1 基于IPv6的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4.1.1 基于IPv6的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特征分析
        4.1.2 基于IPv6的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体系结构
    4.2 基于能量均衡的车间无线传感器网络改进LEACH路由协议
        4.2.1 传统LEACH路由协议描述及模型假设
        4.2.2 簇的形成
        4.2.3 簇头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XML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
    5.1 基于XML的车间多源信息元数据建模
    5.2 基于规则的XML数据自动提取
    5.3 基于XML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适配
    5.4 本章小结
6 应用验证
    6.1 南方英特总成车间信息化需求
        6.1.1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概况
        6.1.2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总成车间信息化现状
        6.1.3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总成车间信息化需求
    6.2 IPv6移动终端在南方英特总成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应用情况
    6.3 IPv6移动终端在南方英特总成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应用效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布的专利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6)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IPv6网络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有 IPV4 网络存在的问题
        1.1.1 地址不足
        1.1.2 安全性
        1.1.3 应用服务
    1.2 发展 IPV6 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网络性能的提升
        1.3.2 数据交换能力的提升
        1.3.3 统一网络管理的系统化
        1.3.4 无线网络的应用
        1.3.5 网络服务的提升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4.1 本文采用技术特点与方法
        1.4.2 本文的环境建设
第二章 技术方法的与特点介绍
    2.1 IPV6 网络的技术特点
        2.1.1 地址格式
        2.1.2 地址类型
        2.1.3 地址配置方式
        2.1.4 IPv6 服务质量 QOS
        2.1.5 移动连接
        2.1.6 报头简化
        2.1.7 安全特点
        2.1.8 域名解析
    2.2 IPV6 采用的几种过渡技术
        2.2.1 IPv6/IPv4 双栈技术
        2.2.2 隧道技术
    2.3 IPV6 网络的应用
    2.4 B/S 模型架构
    2.5 JSP 技术
    2.6 EXTJS 框架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环境整体设计
    3.1 我所 IPV6 网路建设的背景
    3.2 我所 IPV6 网络建设模式的选择
    3.3 我所 IPV6 网络环境的整体实现
        3.3.1 所级园区网络拓扑的设计
        3.3.2 园区内部网络拓扑设计
        3.3.3 用户上网认证系统和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
        3.3.4 网络服务器设计
        3.3.5 设备的选用
        3.3.6 网络地址的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所 IPV6 网络环境具体实现
    4.1 IPV4/IPV6 网络基础环境实现
        4.1.1 所级路由功能的实现
        4.1.2 华西园区 IPv4/IPv6 双栈功能实现
        4.1.3 高新园区 IPv4/IPv6 功能实现
    4.2 所级 IPV4/IPV6 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的实现
        4.2.1 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防护机制建立
        4.2.2 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安全实现
        4.2.3 用户带宽动态限制和认证导航功能实现
        4.2.4 用户认证及管理系统的实现
        4.2.5 网络管理运行系统的实现
    4.3 基于本网络系统的 IPV6 应用
        4.3.1 IPv6 DNS 服务
        4.3.2 IPv4/IPv6 双栈网络 FTP 部署
        4.3.3 基于 IPv6 的 B2B 网络应用
        4.3.4 IPv6 部署后的网络状况与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5.2 存在的问题:
    5.3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P2P技术在IPv4/IPv6混合网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IPv4/IPv6混合网概述
        1.2.1. IPv4和IPv6的比较
        1.2.2. IPv6部署现状
    1.3. P2P技术概述
        1.3.1. P2P技术定义
        1.3.2. P2P技术的应用
        1.3.3. DHT技术
    1.4. IPv4/IPv6混合网中P2P技术的研究
    1.5. 论文研究工作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地标聚类的TRACKER端偏向邻居选择算法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2.1. BitTorrent系统
        2.2.2. BitTorrent流量的相关研究
    2.3. 基于地标聚类邻近信息
        2.3.1. 邻近信息的生成
        2.3.2. 邻近信息的使用
    2.4. T-BIASED算法
        2.4.1. 单一网络的T-biased算法
        2.4.2. 混合网络的T-biased算法
    2.5. 仿真验证
    2.6. 本章结论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PV4/IPV6混合网中BITTORRENT系统的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
        3.2.1. IPv6采用情况
    3.3. 混合网中的网络选择策略
    3.4. 混合网中BITTORRENT系统的仿真分析
        3.4.1. ipv6_ratio参数的影响
        3.4.2. T-biased算法的影响
        3.4.3. IPv4和IPv6网络负载的影响
    3.5. 本章总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个IPV4/IPV6混合网中的P2P资源共享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共享机制的设计
        4.3.1. 节点和体系结构
        4.3.2. 节点数据结构
        4.3.3. 节点的加入和离开
        4.3.4. 翻译和转发
        4.3.5. ALG节点的负载均衡
    4.4. 共享机制的验证
        4.4.1. 查询性能分析
        4.4.2. 查询性能仿真
        4.4.3. ALG节点负载仿真
    4.5. 结论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DHT的IPV4/IPV6互通机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2.1. 现有的IPv4/IPv6过渡机制
        5.2.2. DHT算法概述
    5.3. DHTLAYER机制的设计
        5.3.1. DHTLayer通信过程
        5.3.2. 查询路由路径
        5.3.3. 最短路由路径算法
        5.3.4. 传递过程
        5.3.5. DHTLayer覆盖网的构建和维护
        5.3.6. 开放式DHTLayer系统
    5.4. DHTLAYER机制的仿真
    5.5. 本章结论和未来工作展望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一个通用的P2P网络仿真器:OVERLAYSIM
    6.1. 引言
    6.2. 相关工作
    6.3. OVERLAYSIM的设计
        6.3.1. 体系结构
        6.3.2. 配置之件
        6.3.3. 支持的P2P协议
        6.3.4. 仿真网络拓扑设计
        6.3.5. 事件调度和处理引擎
    6.4. 仿真实例
    6.5. 本章总结
    6.6.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内容总结
    7.2. 未来工作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与科研项目
    论文
    专利
    参加的研究项目

(8)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IPv6联动IPS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内容与相关工作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及协议分析
    2.1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体系架构概述
        2.1.1 Octeon 多核处理器的优点
        2.1.2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主要硬件单元
    2.2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的Work(任务)结构
    2.3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下的编程
        2.3.1 简单执行硬件抽象层(HAL)
        2.3.2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执行模式
        2.3.3 事件驱动循环与中断驱动循环
        2.3.4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软件架构模式
        2.3.5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软件开发工具
    2.4 Octeon 多核网络处理器的硬件模拟器
    2.5 IPv6 协议发展现状与协议分析
        2.5.1 国内外IPv6 发展现状与分析
        2.5.2 IPv6 协议分析
    2.6 IPv6 的安全机制与提出的新挑战
        2.6.1 IPv4 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2.6.2 IPv6 协议引入的新的安全问题
    2.7 IPv6 中流的定义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cteon-LIPS 系统设计与模块设计
    3.1 Octeon-LIPS 系统设计目标
    3.2 Octeon-LIPS 系统运行模式
    3.3 Octeon-LIPS 系统总体架构
    3.4 Octeon-LIPS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3.4.1 Host 层的设计
        3.4.2 通信层的设计
        3.4.3 Core 层捕包模块的设计
        3.4.4 Core 层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3.4.5 Core 层流处理模块的设计
        3.4.6 Core 层协议分析模块的设计
        3.4.7 Core 层控制模块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cteon-LIPS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4.1 Octeon -LIPS 系统中基于流的检测技术
    4.2 Octeon-LIPS 系统中的协议分析技术
    4.3 Octeon-LIPS 系统中联动技术的实现
        4.3.1 联动的必要性
        4.3.2 传统的联动方式
        4.3.3 系统中联动方式的设计
    4.4 Octeon-LIPS 系统中针对各类IPv6 攻击的处理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核并行处理效率最大化
    5.1 实现并行设计的方法
        5.1.1 域分解法和功能分解法
        5.1.2 Octeon-LIPS 系统并行化的两种设计方案
    5.2 Octeon-LIPS 系统并行效率最大化
        5.2.1 影响系统并行性能的主要因素
        5.2.2 每一个帧所需cnMIPS 指令数的计算
        5.2.3 运行到完成式与传统的流水线性能比较
        5.2.4 两种设计方案性能的分析
        5.2.5 Octeon-LIPS 系统执行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6.1 测试环境与测试工具
        6.1.1 测试目标
        6.1.2 测试环境的搭建
        6.1.3 测试的硬件工具与软件工具
    6.2 测试步骤与结果
        6.2.1 功能测试
        6.2.2 性能测试
    6.4 测试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缩写词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录用)的论文
致谢

(9)开放架构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工作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开放架构路由器需求分析及体系结构
    2.1 传统路由器体系结构及缺陷分析
    2.2 开放架构路由器需求
    2.3 开放架构路由器体系结构
        2.3.1 ForCES 转发与控制分离思想
        2.3.2 开放架构路由器体系结构模型
        2.3.3 开放架构路由器软件体系结构
        2.3.4 开放架构路由器关键技术
        2.3.5 对开放架构路由器商业模式的一些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由器开放系统构件化模型(RoSAR)研究
    3.1 构件技术现状
    3.2 路由器开放系统架构(RoSAR)
        3.2.1 基本定义
        3.2.2 开放架构路由器构件化建模需求
        3.2.3 层次化开放架构路由器构件化体系结构(RoSAR)
    3.3 构件范畴论语义模型及应用
    3.4 RoSAR 构件元模型(M2)
        3.4.1 构件输入和输出
        3.4.2 构件事件
        3.4.3 构件版本和继承
        3.4.4 构件内实体的寻址
        3.4.5 构件间拓扑结构
    3.5 RoSAR 构件实例模型(M0)
        3.5.1 构件实例内容
        3.5.2 构件实例间拓扑连接
        3.5.3 构件实例间消息的标准化格式
    3.6 RoSAR 构件化建模(M1)
        3.6.1 IPv4/IPv6 转发表模型
        3.6.2 支持IPv4/IPv6 可重构路由器的构件化模型
        3.6.3 IPv4/IPv6 转发处理构件建模
    3.7 IPsec VPN 网关模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开放架构路由器开放接口规范
    4.1 控制平面服务接入API
        4.1.1 服务适配API
        4.1.2 构件操作API
    4.2 数据平面内服务接入API 研究
    4.3 开放架构路由器中业务接入协议中间件协议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基于时隙机制的各被控模块间通信机制
    5.1 多被控模块拓扑管理机制
        5.1.1 需求
        5.1.2 协议细节
        5.1.3 拓扑发现示例
        5.1.4 基于均支持IP 转发的被控模块
        5.1.5 基于混合被控模块
        5.1.6 基于IP 的多DE 间通信分析
    5.2 一种基于时隙机制的各被控模块间通信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协议中间件的开放架构路由器的实现方案
    6.1 中间件技术研究现状
    6.2 开放架构路由器单一系统映像机制
    6.3 开放架构路由器资源管理模型
    6.4 协议中间件性能分析与测试
        6.4.1 TML 层性能
        6.4.2 PL 层性能
    6.5 开放架构路由器整体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10)下一代无线网络安全及切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无线通信的发展
        1.1.1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
        1.1.2 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
        1.1.3 异构无线网络的特点
        1.1.4 异构网络接入面临的安全问题及研究现状
    1.2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移动IPv6通信优化策略的统一认证机制
    2.1 引言
    2.2 移动IP协议(MIP)
        2.2.1 移动IP的演进—从移动IPv4到移动IPv6
        2.2.2 移动IPv6的通信过程
        2.2.3 移动IPv6的协议结构
    2.3 AAA(认证、授权、计费)技术
        2.3.1 AAA的演进—从Radius到Diameter
        2.3.2 Diameter协议及其关键技术
        2.3.3 其他相关支持协议
    2.4 基于移动IPv6通信优化策略的统一认证机制
        2.4.1 基于移动IPv6的AAA架构
        2.4.2 通信的优化策略
        2.4.3 统一安全认证机制
        2.4.4 EAP安全保障机制
    2.5 实验床部署
        2.5.1 实验环境部署
        2.5.2 通信优化策略的实现
    2.6 实验设计与分析
        2.6.1 实验方法和参数设置
        2.6.2 普通算法的测试结果
        2.6.3 基于通信优化策略的测试结果
        2.6.4 综合分析与总结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统一认证机制的异构网络优化授权架构
    3.1 引言
    3.2 异构网络的优化授权设计思想
        3.2.1 异构网络的访问控制需求
        3.2.2 基于RBAC的设计思想
        3.2.3 SAML语言
        3.2.4 XACML语言
    3.3 基于统一认证机制的AAA优化授权架构
        3.3.1 优化授权架构
        3.3.2 各功能模块
    3.4 应用场景分析
        3.4.1 域内场景
        3.4.2 域间场景
        3.4.3 Pull场景应用
        3.4.4 Push场景应用
    3.5 实验床设计与分析
        3.5.1 SAML协议平台与信令消息
        3.5.2 Diameter-SAML控制信令的实验设计
        3.5.3 实验环境搭建
        3.5.4 结果实现
    3.6 小结
第四章 面向异构网络优化授权架构的密钥协商机制
    4.1 引言
    4.2 AAA优化授权架构安全及性能分析
        4.2.1 安全性
        4.2.2 运算效率
        4.2.3 系统开销
        4.2.4 架构性能需求
    4.3 密钥体制算法的选择
        4.3.1 对称密钥
        4.3.2 非对称密钥
        4.3.3 密钥体制的选择
    4.4 面向优化授权架构的密钥协商机制
        4.4.1 AAA系统初始化
        4.4.2 家乡域AAAH预注册
        4.4.3 密钥协商过程
    4.5 算法实现与结果分析
        4.5.1 实验环境搭建
        4.5.2 算法思想
        4.5.3 实验结果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异构网络切换中的自适应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异构网络切换的自适应性需求
        5.2.1 自适应性需求分析
        5.2.2 研究现状
    5.3 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异构网络切换自适应机制
        5.3.1 基于跨层思想的自适应机制
        5.3.2 实时切换阈值预估测模块
        5.3.3 自适应的TCP拥塞控制优化模块
    5.4 实验仿真
        5.4.1 切换场景建模
        5.4.2 实时切换阈值预估测仿真
        5.4.3 自适应TCP拥塞控制算法仿真
        5.4.4 综合仿真及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缩略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
    申请专利
    软件着作权

四、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的发展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关键技术研究[D]. 艾政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李星:抓住历史机遇,推进IPv6发展[J]. 项阳. 中国教育网络, 2020(12)
  • [3]面向复杂精密装备总装车间的智能制造模式及部分关键技术研究[D]. 邓鹏程. 重庆大学, 2018(04)
  • [4]DTNv6实现和空间网络缓存机制的研究[D]. 程智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5]基于IPv6移动终端的车间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方法研究[D]. 潘正兵. 重庆大学, 2017(06)
  • [6]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IPv6网络环境建设[D]. 陈振梁.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7]P2P技术在IPv4/IPv6混合网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D]. 吕晓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
  • [8]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IPv6联动IPS研究与设计[D]. 杨吉喆. 苏州大学, 2011(06)
  • [9]开放架构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D]. 贾凤根.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10]下一代无线网络安全及切换机制研究[D]. 马文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国家863计划IPv6技术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