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是美国落后的原因

高铁是美国落后的原因

一、高速铁路利好 美国缘何迟滞(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朱培源[2](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冯果,张阳[3](2020)在《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结构困局及其治道突破》文中研究表明债券市场国际化,深度契合金融深层次对外开放之势,其意涵解读不能偏重如熊猫债、债券通等债券的点状单维解读,而应围绕债券的发债和投资、在岸和离岸要素进行四维结构的体系阐释。当前,我国债市国际化发展程度畸低、结构欠合理,这与债券的基础制度僵化、关键设施分割离散不无关联。域外,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债券市场在演进中形成了"主动型"与"被动型"的不同国际化模式,但他们也力倡(内外)环流机制畅通、设施/监管统合及制度审慎包容,并注重系统风险的跨境防范。我国的债市国际化,应加强三向度的衔接,明确内外市场主次联动、效率风险系统衡平的根本定位,完善对境内监管统合、对境外规范认可引入的制度改革,并加强衍生品培育、登记托管结算设施配套。

李思佳[4](2019)在《上海Meltwater新闻咨询公司翻译实习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被视作“新闻报道的眼睛”,它以简练的文字浓缩新闻的基本内容,提炼新闻事实精华吸引读者,在新闻报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当今世界,跨文化、跨国度交流愈发频繁,传媒翻译在此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媒翻译研究以及翻译质量控制需得到广泛关注。本报告重点关注中英文新闻标题翻译,旨在为传媒翻译研究提供个人建议。基于笔者在Meltwater(一家外资新闻咨询公司)的翻译实习经验,本报告将对Meltwater新闻监测报告(双语信息服务产品)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充分展示笔者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问题解剖以及翻译策略规划。整体而言,本报告通过梳理并总结英文新闻标题行文规律与特点,针对不同标题翻译问题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指导商业用途下的新闻标题翻译,为新闻翻译贡献微薄之力。

谭华云[5](2019)在《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于旅游与迁移之间的舒适移民,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流动现象。舒适移民“美好日常生活实践”及其对乡村社会空间的发展与变迁的影响,有别于一般旅游与传统移民,缺乏系统性的现象解释与理论研究,是人文地理学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日常生活实践及其引致的乡村绅士化的过程、格局、机制与效应调控,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地理尺度的舒适移民驱动的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轨迹,为全球生活方式流动背景下的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规律揭示提供中国语境的案例支撑。以扎根理论方法指导数据搜集与编码分析,结合文献述评,确定“舒适移民如何引致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变迁”这一学术问题。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来获取和分析多种来源的数据资料。从时空发展与人地关系的综合视角,以“人”的生活(舒适移民特征类型、日常生活与生活空间实践)--“地”的变迁(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人地”互动关系(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形成机制与效应调控)为研究主线,形成“三条主线、三大问题、六项内容”的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解释性框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舒适移民主体类型。巴马盘阳河流域的舒适移民以退休人群为主,在职业、教育、财富上具有中产阶层特征,迁移旨在过健康美好生活,表现为季节性旅游和长居生活。舒适移民主要分化为季节性旅游者、健康移民、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移民和度假移民等四种类型。2.舒适移民日常生活与聚居生活空间。舒适移民在迁入地自发集聚,其日常生活具有近居住地和向康养景区集聚的空间特征。舒适移民聚居生活空间类型分化为原生型长寿屯落、商业生活街区、田园度假村和高端养生小区,呈现出从嵌入型聚居生活空间向舒适移民飞地过渡的发展趋势。3.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特征。乡村人口阶层、住宅类型与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景观设施、人文治理的重构与转向共同表征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通过梳理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背景与脉络,展演出绅士化发展路径的动态化和多元化趋势,映射出绅士化从散点分布向团块扩张的空间特征。萌芽阶段,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形成散点状的绅士化的乡村生活空间;成长阶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扩张出散点状与团块状并置的绅士化的乡村生活空间。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占主导地位,日益形成集聚型的绅士化的乡村生活空间。4.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格局。构建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评价体系,以舒适移民聚居生活空间(自然村/街区/小区)为单元,对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型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汇析,发现舒适型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聚居生活空间类型和微观地理区位的分异特征,并呈现出集聚化和非均质发展的空间特征。5.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以推拉、供需和利益相关者为理论视角分析多元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形成机制。城乡背景环境的推拉力因素主要作用于舒适迁移现象的发生;需求供给因素主要作用于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多元化发展;利益相关者行动主要作用于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类型和空间差异,三者共同驱动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6.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效应与调控。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影响效应具有综合性,积极效应包括乡村“租金差”得以实现,常住人口增长,乡村经济复兴,社区福祉增进,乡村重焕生机;负面效应包括“癌症村”负面形象、生态环境退化、生活空间冲突和长寿文化的“去地方化”变迁。应秉持“统筹发展、共生共荣、主客共治、环境关照”的理念,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调控策略来引导舒适移民健康美好生活实践和乡村社会空间的和谐发展。

汤素娥[6](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姜晓坤[7](2018)在《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技术进步、工业创新和生态危机共同催生了新工业革命,而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又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对工程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变革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卓越大学联盟E9高校(Excellence 9)率先在国内所展开的“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项目为依托(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对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素质结、以及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素质结构,可从知识、智能和品格三方面构建。知识结构应具备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特征,纵横交织成立体的网状结构,其横向包括文化素养、工程素养、工程思维方法和社会工程科学等四个基本层次,纵向包括基础工程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理论和专业工程技术等四个基本层次。合理的智能结构是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它是智力与技能的综合,技能又包含技术和能力两部分内容。品格培养是工程教育回归培养“人”的本质的关键,合理的品格结构决定工程人才成才方向和社会价值。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面向未来、面向工程发展需求为前提,要有新的培养理念、新的培养目标、新的素质结构和新的培养方式。要摒弃传统的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代之以成果导向的新理念;培养目标要从注重科学知识的培养,提升到对“知识+智能+品格”全方面素质的重视,实现从科学导向向需求导向的新超越;素质结构要在继续完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同时,更加强调品格结构;培养方式需依照系统工程理论的顶层设计理念,使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之间构建起新的系统化“融合”机制。依照工程教育的大工程观理论,不断推进工程教育范式由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但并非仅遵从“工程”这一单一的价值导向,而是在追求工程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技术-科学-工程三种价值导向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同时,依据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链式发展特征,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新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拓展和丰富工程教育的工程范式,是工程教育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①响应时代呼唤,更新培养理念:把握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三个关键,实现从传统工程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转变。②丰富与完善工程范式,全面改革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在品格培养方面,要理性回归教育本质;在知识培养方面,应构筑起人才全方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能智能培养方面,要同时注重智与能(包含技术和能力)的培养。③遵照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要积极推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协同,通过推进产学融合以前置卓越人才供给;要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新工业革命需求的具有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要积极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的二级、三级系统的融合,打通不同工程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

朱宁[8](2018)在《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旧城火车站地区更新研究 ——以沪宁铁路镇江、丹阳、无锡站地区城市更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与城市快速扩张之后,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更新不仅成为城市由外延式增长转为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主题。原先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的火车站地区,被快速拓张的城市包围,使得铁路与火车站成为城市发展必须跨越的屏障,而高铁引入现有火车站带来的相关设施建设,则成为了火车站地区更新的契机。随着我国分税制改革与住房制度改革的确立完善,计划经济时期不具备交换条件的城市土地与城市空间被“动产化”,土地与空间成为可交易的商品,使得我国的城市建设融入到全球资本大循环的环节中。资本介入城市空间生产的程度不断加深,空间生产已经与产业生产平行,且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本文基于沪宁铁路与沪宁城际铁路沿线的普铁高铁新老站房并立这一典型现象,选择镇江站、丹阳站、无锡站三处火车站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基础,对三处火车站地区空间生产的过程、机制和结果进行研究。在空间生产过程与机制方面,重点分析参与火车站地区空间生产的铁路局、地方政府、城市(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设计单位五大群体各自所有的资本与权力,解释其在空间生产过程中为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形成的博弈关系,探讨其实现各自资本在站点地区增殖的途径与目的。对于空间生产结果,站点地区均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了铁路局的社会与公共利益、地方政府的公共利益,以及土地资本增殖和资金资本增殖;同时也出现了铁路两侧业态分化的趋势,以及节点-场所双重属性均较难达到理想平衡的现象。通过案例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本文旨在对我国火车站地区未来的持续更新提供指导与参考。

管辉[9](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提出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许正[10](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二、高速铁路利好 美国缘何迟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铁路利好 美国缘何迟滞(论文提纲范文)

(1)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一、共和与自由
        二、历史与宗教
        三、暴力与奴隶制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结语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结构困局及其治道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债市何以国际化
    1.为何债券是关键切入点
    2.债市国际化的四维结构:发债和投资、在岸和离岸的组合
    3.债市国际化的双向功用
二、国际化掣肘:债市开放困局
    1.债市国际化程度偏低、结构欠合理
    2.监管规范、评级税收与会计审计的滞碍
    3.交易前台与登记托管结算后台的割据
三、域外债市国际化的二元模式及风险警示
    1.“主动型”与“被动型”债市国际化的同异比照
    2.境内债市挤向边缘、风险传导多向渗透、市场变化波动加剧
四、竞逐国际化的三向度:定位、制度优化及配套协调
    1.内外市场的主次联动和效率风险的系统衡平
    2.境内监管的划归统合与境外规范的认可对接
    3.基础设施的联通适用与市场工具的深化扩容
结 语

(4)上海Meltwater新闻咨询公司翻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OVERVIEW OF TRANSLATION INTERNSHIP REPORT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internship
        1.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Meltwater and its products
        1.1.2 Recruiting process of Meltwater news translator
        1.1.3 Responsibilities of news translator intern
    1.2 Features of source headlines in Meltwater report
        1.2.1 Content diversification
        1.2.2 Cultural-loaded terms
        1.2.3 Rhetorical devices
    1.3 Target audience analysis
    1.4 Rationale
        1.4.1 Degree of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1.4.2 Limited equivalence in headline translation
    1.5 Outline of translation internship report
2.DESIGNING AND PLANNING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 Time schedul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2.2 Tools used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2.2.1 Searching engines
        2.2.2 CAT tools
        2.2.3 Parallel text
    2.3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lation project
        2.3.1 Self-evaluation
        2.3.2 Co-learning among group members
        2.3.3 Feedback from mentors
    2.4 Emergency precautions
        2.4.1 Team members
        2.4.2 Technical problems
        2.4.3 Delivery time
3.HEADLINE TRANSLATION GUIDELINE AND PRACTICE
    3.1 Headline translation guideline
    3.2 Head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s
        3.2.1 Omiss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
        3.2.2 Widespread use of present tense
        3.2.3 Preference in using abbreviations
        3.2.4 Information addition
        3.2.5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
    3.3 Translation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3.3.1 Client feedbacks
        3.3.2 Self-evaluation
4.IM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INTERNSHIP PRACTICE
    4.1 Major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enlightenment
REFERENCES
APPENDIX
附件

(5)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舒适移民成为新的流动现象
        1.1.2 “流动中的美好生活”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1.1.3 绅士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概念界定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章节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舒适移民
        2.1.1 舒适移民概念厘析
        2.1.2 迁移动机
        2.1.3 生活实践
        2.1.4 聚居生活空间
        2.1.5 目的地影响效应
    2.2 绅士化
        2.2.1 绅士化概念辨析
        2.2.2 绅士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2.2.3 绅士化的理论解释
        2.2.4 绅士化的地域空间效应
    2.3 乡村绅士化
        2.3.1 乡村绅士化概念辨析
        2.3.2 乡村绅士化特征
        2.3.3 乡村绅士化影响效应
        2.3.4 乡村绅士化形成机理
    2.4 研究述评
        2.4.1 舒适移民乡村生活实践有待系统深入研究
        2.4.2 生活方式流动下的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研究可借鉴绅士化理论
3 研究区域与研究实施
    3.1 研究区域
    3.2 调研过程
    3.3 调研说明
        3.3.1 “圈层”式调研
        3.3.2 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3.4 扎根理论编码
        3.4.1 实质性编码
        3.4.2 理论性编码
4 舒适移民主体类型
    4.1 舒适移民主体特征
        4.1.1 客源地
        4.1.2 性别、年龄与婚姻
        4.1.3 健康
        4.1.4 教育与职业
        4.1.5 财富与阶层
    4.2 舒适移民居停生活特征
        4.2.1 居停动机
        4.2.2 居停次数与时长
        4.2.3 陪伴状态与出行方式
        4.2.4 消费水平
    4.3 舒适移民类型
        4.3.1 季节性旅游者
        4.3.2 健康移民
        4.3.3 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移民
        4.3.4 度假移民
    4.4 本章小结
5 舒适移民日常生活与聚居生活空间
    5.1 舒适移民日常生活
        5.1.1 居住
        5.1.2 饮食
        5.1.3 购物
        5.1.4 医疗保健
        5.1.5 休闲游憩
        5.1.6 社交公益
    5.2 舒适移民聚居生活空间类型
        5.2.1 原生型长寿屯落
        5.2.2 旅游商业街
        5.2.3 田园度假村
        5.2.4 高端养生小区
    5.3 本章小结
6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特征
    6.1 乡村绅士化的时序分析
    6.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时序分析
        6.2.1 乡村原生社会空间形态(1994 年前)
        6.2.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萌芽阶段(1995-2005 年)
        6.2.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成长阶段(2006-2012 年)
        6.2.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发展阶段(2013 年- )
    6.3 本章小结
7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
    7.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7.1.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评价维度与指标构成
        7.1.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指标体系
    7.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指数
        7.2.1 人口阶层变化指数
        7.2.2 住房结构条件指数
        7.2.3 经济生产变化指数
        7.2.4 景观设施变化指数
        7.2.5 人文治理变化指数
    7.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空间差异
        7.3.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单项指标分析
        7.3.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指标汇析
        7.3.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聚居生活空间类型差异
        7.3.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异
        7.3.5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ArcGIS核密度特征
        7.3.6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冷热点集聚特征
    7.4 本章小节
8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
    8.1 舒适移民现象出现的“推拉”机制
        8.1.1 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成为舒适移民现象发生的基础推力
        8.1.2 乡村舒适的康养环境是舒适移民现象形成的基础拉力
    8.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多元化发展的“供需”机制
        8.2.1 舒适移民健康美好生活实践推动乡村绅士化多元化发展
        8.2.2 资源环境“租金差”诱致多方供给,驱动乡村绅士化多元发展
    8.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差异的“利益相关者”机制
        8.3.1 多元力量主导下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阶段差异
        8.3.2 多元力量主导下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8.4 本章小结
9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效应与调控
    9.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影响效应
        9.1.1 “租金差”得以实现,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9.1.2 乡村经济日渐复兴,内生式发展乏力
        9.1.3 乡村社区重焕生机,生活空间冲突浮现
        9.1.4 乡村“再地方化”,何方是长寿归途?
    9.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效应调控
        9.2.1 “统筹发展”:丰富舒适移民公共设施与服务供给
        9.2.2 “共生共荣”:多类型绅士化和谐发展
        9.2.3 “主客共治”:营造可依恋的美好生活空间
        9.2.4 “环境关照”:促进迁入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讨论及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舒适移民引致的乡村社会空间变迁需要新的解释性框架
        10.1.2 舒适移民主体类型
        10.1.3 舒适移民日常生活与聚居生活空间类型
        10.1.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特征
        10.1.5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格局
        10.1.6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
        10.1.7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效应与调控
    10.2 讨论
        10.2.1 舒适移民群体与日常生活实践的异同
        10.2.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表征比对
        10.2.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机制异同
        10.2.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效应比较
    10.3 创新
        10.3.1 探索了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测度方法
        10.3.2 丰实了生活方式流动背景下的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机理解释
        10.3.3 完善了舒适移民和乡村绅士化研究的微观地域系统性
    10.4 不足与展望
        10.4.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有待更长的历时性分析
        10.4.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空间格局分析有待深入
        10.4.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影响因素有待精确剥离
参考文献
附录 A:舒适移民/(“候鸟旅游”)日常生活问卷调查
附录 B:舒适移民/(“候鸟人”)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 C:乡村社会空间变迁问卷
附录 D:村屯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提纲
附录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新工业革命到来的必然性
        1.1.2 工程教育改革的应然性
        1.1.3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现实层面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评
    1.4 基本概念理解与界定
        1.4.1 新工业革命
        1.4.2 工程人才
        1.4.3 培养模式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理论基础
        1.6.1 系统工程理论
        1.6.2 素质培养理论
2 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2.1 工程人才培养的起源
    2.2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2.2.1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历程
        2.2.2 美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变革
        2.2.3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动因分析
    2.3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2.3.1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历程
        2.3.2 德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变革
        2.3.3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动因分析
    2.4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及现状分析
        2.4.1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演进历程
        2.4.2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2.4.3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素质结构
    3.1 新工业革命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挑战
        3.1.1 源于时代需求的挑战
        3.1.2 源于国际比较的挑战
        3.1.3 源于国内现状的挑战
    3.2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素质结构构建基点
        3.2.1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3.2.2 基于同理心在工程教育中的渗透
        3.2.3 基于“工程链”对工程教育的影响
    3.3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3.3.1 知识结构
        3.3.2 智能结构
        3.3.3 品格结构
        3.3.4 素质结构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求
        4.1.1 重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背景与必要性
        4.1.2 构建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4.2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点
        4.2.1 工程教育范式及其转换
        4.2.2 丰富与完善工程范式
    4.3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4.3.1 响应时代需求与呼唤更新培养理念
        4.3.2 推进教育范式转换与拓展改革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
        4.3.3 系统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5.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5.3.2 本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旧城火车站地区更新研究 ——以沪宁铁路镇江、丹阳、无锡站地区城市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旧城更新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主题
        1.1.2 火车站地区在城市结构中的作用发生变化
        1.1.3 高铁引入对旧城火车站地区功能定位产生影响
        1.1.4 旧城火车站地区吸引市场化开发参与更新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3.1 旧城火车站
        1.3.2 火车站地区
        1.3.3 火车站地区更新
        1.3.4 空间生产、空间消费
        1.3.5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基础
        1.4.1 火车站地区研究
        1.4.2 火车站地区更新研究
        1.4.3 空间生产相关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2.1 资本循环与城市发展
        2.1.1 资本逻辑与社会制度
        2.1.2 资本三次循环理论
        2.1.3 不动产的“动产化”
        2.1.4 资本三次循环与我国城市发展的关系
    2.2 土地价值与空间增殖
        2.2.1 土地价值
        2.2.2 空间增殖
        2.2.3 基于空间增殖的空间分类
    2.3 利益、资本、权力相互影响关系
        2.3.1 利益:群体诉求结构
        2.3.2 资本:增殖性生产要素
        2.3.3 权力:资本反映权力强弱
        2.3.4 火车站地区空间生产中利益、资本、权力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生产过程
    3.1 沪宁铁路站点地区空间发展回顾
        3.1.1 沪宁铁路概况
        3.1.2 沪宁铁路站点选址特征
        3.1.3 火车站地区发展特征
        3.1.4 火车站线后阴影区
        3.1.5 沪宁城际铁路与城市门户地区更新
    3.2 传统招商引资空间生产:镇江站地区
        3.2.1 城市与铁路概况
        3.2.2 发展背景:城市南拓为空间生产根本动力
        3.2.3 公益空间:铁路选线与站房模式为博弈焦点
        3.2.4 消费空间:借力万达广场形成万达城际商圈
        3.2.5 居住空间:旧改与去库存压力下的优化调整
    3.3 城市公司自建空间生产:丹阳站地区
        3.3.1 城市与铁路概况
        3.3.2 发展背景:经济开发区成为空间生产根本动力
        3.3.3 公益空间:站房扩建规模成为博弈焦点
        3.3.4 消费空间:眼镜风尚小镇成为未来引领
        3.3.5 居住与生产空间:未来更新潜力较大
    3.4 城投房企合资空间生产:无锡站地区
        3.4.1 城市与铁路概况
        3.4.2 发展背景:城市发展对门户地区提出更新要求
        3.4.3 公益空间:中心城区区位促成交通综合体模式
        3.4.4 消费空间:城市能级限制消费空间生产
        3.4.5 居住空间:借力门户更新快速生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生产机制
    4.1 利益实现机制
        4.1.1 计划经济时期
        4.1.2 市场经济时期
    4.2 资本增殖机制
        4.2.1 资本运作机制
        4.2.2 资本增殖方式
    4.3 权力博弈机制
        4.3.1 铁路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性博弈
        4.3.2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3.3 城市公司与开发商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4 规划管理机制
        4.4.1 城市设计的招商引资机制
        4.4.2 城市规划的城市建设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生产评述
    5.1 利益实现层面
        5.1.1 铁路局社会与公共利益实现
        5.1.2 地方政府公共利益实现
    5.2 资本增殖层面
        5.2.1 土地资本增殖
        5.2.2 资金资本增殖
    5.3 规划适应层面
        5.3.1 铁路两侧业态分化
        5.3.2 节点与场所的平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理论框架
        6.1.2 火车站地区空间生产
    6.2 讨论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越南战争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武器走私问题
        (四)非法移民问题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三)维和机制
        (四)警务合作机制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六)联合演习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一)越南与柬埔寨
        (二)泰国与越南
        (三)老挝与泰国
        (四)中国与越南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一)柬埔寨
        (二)缅甸
        (三)老挝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中国云南省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一)美国
        (二)日本
        (三)俄罗斯
        (四)欧盟
        (五)澳大利亚
        (六)印度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高速铁路利好 美国缘何迟滞(论文参考文献)

  • [1]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结构困局及其治道突破[J]. 冯果,张阳.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3)
  • [4]上海Meltwater新闻咨询公司翻译实习报告[D]. 李思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5]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研究[D]. 谭华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7]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姜晓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旧城火车站地区更新研究 ——以沪宁铁路镇江、丹阳、无锡站地区城市更新为例[D]. 朱宁. 东南大学, 2018(05)
  • [9]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10]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高铁是美国落后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