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精神文学”——论老舍接受但丁的历史

探寻“精神文学”——论老舍接受但丁的历史

一、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石兴泽[1](2020)在《事本·文本·人本:新世纪老舍研究及其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老舍研究取得显着成果。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将这些成果大致分为"事本"研究、"文本"研究和"人本"研究。"事本"研究注重考证析疑,恢复史实原貌,在钩沉史籍、佚文、佚信等方面屡有新发现;"文本"研究则立足老舍作品,在文本扩展、论述深切和宏观概括等方面深耕细作,翻新旧论,贡献新识,成果可观;"人本"研究主要考察老舍的精神世界,学者纵横结合,多点审视,深及老舍精神世界的多个方面。这些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老舍和他的作品、重估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和价值。与此同时,新世纪老舍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研究队伍断层、缺少跨学科贯通等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老舍研究需要"老人"和"新锐"持续努力,系统研究,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

刘松[2](2020)在《论老舍“灵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文中提出本文由两章主体部分组成,以老舍“灵的文学”观念为讨论对象,阐述“灵的文学”内涵;从老舍的文论谈起,重点放在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与其创作谈论,整理出老舍的创作观念。本文认为老舍“灵的文学”观念深受基督教和但丁的影响,两点为切入点,探索老舍“灵的文学”观念来源,并将老舍的创作观与创作实践结合,尝试以“灵的文学”观念分析老舍的创作,进而阐释“灵的文学”观念。论文的第一章集中讨论分析老舍“灵的文学”观念,通过对老舍文论涉及到的文学观念的梳理分析,集中探讨“灵的文学”观念。本章从老舍与基督教关系和对但丁的推崇两点切入,述及基督教精神对“灵的文学”的影响;“灵的文学”观念直接来源于但丁的《神曲》:“灵的文学”观念是老舍在《灵的文学与佛教》中单独提出,文中谈到西方“灵的文学”传统,其源头是但丁的《神曲》;然而老舍能够深入理解《神曲》,则是借助基督教,老舍“灵的文学”观念深受基督教和但丁影响,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本章以此两点阐释“灵的文学”观念。第二章是分析老舍“灵的文学”创作,从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和两部中短篇小说《大悲寺外》《黑白李》谈起。老舍在抗战中期提出“灵的文学”观念,《四世同堂》为抗战胜利后老舍最重要的创作,本文从老舍的抗战文艺谈起,着重分析《四世同堂》思想观念;《大悲寺外》《黑白李》为老舍创作早期的作品,其中的创作联系体现了老舍创作观念与实践的结合。本文认为老舍各时期小说创作的主题如国民性改造、文化“调和”、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以及思想内涵如道德审判、与人为善、牺牲救世都在其全面展现,体现了老舍小说创作中的“灵”。以此三篇集中讨论老舍“灵的文学”创作。

刘苗苗[3](2014)在《“老舍文学”中的“但丁之影”》文中研究说明老舍对意大利民族诗人阿利盖利·但丁思想的接受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的、个体主动接受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老舍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但丁及其《神曲》不同角度的理解与阐释充分表明他对但丁的接受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学内部构成因素的借鉴、思想的内化、思想与形式的统一。“因写而读”的阅读期待、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思想同源性以及两位文学大家对“文学为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统一体”所产生的超时空的精神共鸣,共同决定了老舍对但丁长达四十年的接受历史。但丁精神集中渗透于老舍关于“灵的文学”的理论建构和文学实践之中。老舍在齐鲁执教时期,汲取但丁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技巧和语言工具,围绕“文学本质”展开文学理论建构,倡导用白话进行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重在强调但丁思想的战斗性和变革性,经过艰苦曲折的文学实验,于抗战后期,他摸索、提炼出“灵的文学”的文艺观。老舍文学中对民族之魂和个人灵魂的剖析是对但丁“个人自由意志”的民族内化阐释,反映出两位杰出的文学大师以善恶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为理论武器,通过“灵的文学”启发民心、挽救民族的共同精神诉求。

祁婷[4](2014)在《但丁在中国新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认为但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已超过百年历程,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有着深层的纠缠与关联,共同交织出一幅但丁在中国的长卷画轴。但丁的接受史除了照应一般接受史的规律外,也呈现出了独特的景象——“照应”源于百年中国大熔炉的同构性;“独特”则源于熔炉内部的多层次与复杂性,以及但丁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建国之前,在各方力量的角逐下,对但丁的接受方式与接受内容的基本点大致确立。经过文革的“横腰掐断”和文革后的“重拾旧梦”,新时期对但丁的接受在沿袭先前的积累时不断寻找自身的突破与建树。一方面,沿着通识性的路径,侧重普及性和综合性概括。另一方面,在相对宽松的语境下,翻译与研究上逐步外扩与纵深,对但丁的接受有了更为多元化的体现。新时期作家中,巴金、海子、残雪在对但丁的接受上具有代表性:巴金的接受表现在汲取勇气与摆脱奴隶思想;海子的接受表现在中国诗歌自新之路的指引;残雪的接受表现在把对《神曲》的理解带向超越社会和政治的灵魂世界。但丁在中国接受之路仍漫长和有极大的探索空间。

宋梦洋[5](2014)在《老舍30年代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作家,但他的翻译实践却长期不为人所知。事实上,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上看,老舍共着有16部译文,其规模为25万字左右。因此,为全面、深入、彻底地了解老舍起见,其翻译实践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鉴于老舍的16部译文中有14部作于20世纪30年代,并且这一时期也是老舍创作活动的鼎盛时期(《骆驼祥子》、《离婚》、《月牙儿》等均作于此时),本文决定以老舍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对老舍于这一时期的翻译实践策略,翻译对其同期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其翻译实践中止的原因进行研究,从翻译学、比较文学与文学史的角度理清老舍翻译实践的总体风貌。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理清老舍翻译实践的概况,分析老舍30年代翻译实践的特殊性,并指明老舍30年代编辑工作对于其翻译实践的影响。第二章: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从词汇、语句、篇章三个层面上分析老舍翻译实践的“归化”与“异化”特征,并以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初步总结老舍翻译策略的主要成因,以及老舍翻译理论在5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从直接化用式的参照、创作中的爱情塑造、向战争文学的转变、老舍的“但丁情节”以及其创作中的“欧化句式”五个方面上具体分析老舍翻译实践对其创作的影响。第四章:从文学史与翻译史的角度分析老舍的翻译于抗战爆发后中止的原因,并探寻老舍翻译实践的意义所在。

李冬媛[6](2005)在《抗战时期老舍的文学观及但丁之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抗战八年,在老舍的思想发展中至关重要。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解放斗争的现实,第一次把老舍卷入中国革命的旋涡之中。在抗战烽烟里,老舍的文学观发生了明显的转折,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时代特点和新的高度。 老舍早期的文学观是将文学的基本特性定义为“感情”,强调艺术的规律性和文学的非工具性。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中,文艺界的整个转向的外在背景和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的内在基础,促使他的文学观发生转变。 在抗战洪流中,老舍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观,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学观,文艺必须为抗战服务是他抗战时期文学观的核心;在抗战需要通俗文艺,文艺大众化呼声高涨的背景下,老舍改变个人创作意向,选择通俗文艺作为抗战的工具和武器,本文主要就“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旧瓶装新酒”、“文字俗,意思也要俗”以及通俗文艺与大众文艺的区别等方面论述其通俗文学观;在抗战中,老舍形成了包括民族自省与民族自强、民族仇恨与民族共处的,以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为最高政治理想的,视中华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国家至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观;他延续国民性批判,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还揭露其欠缺,积极探索思考克服这些欠缺的途径。老舍的这种文学观,使之在血雨腥风、缺钱缺物的八年抗战期间,能本着“写家们联合起来”的宗旨,广泛地团聚文艺家,并卓有成效地让文艺为抗战服务,促进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达到了最有力的宣传效果。 老舍这种新文学观的形成,既有上述内在的因素,又有以下的外在因素。在外在因素中,但丁对老舍的重要影响是最为突出的。老舍曾多次高度评价但丁及其《神曲》,强调在自己所读的外国作品中“受益最大的是但丁的《神曲》”。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但丁一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对俗语的推崇等影响了老舍,使老舍走出书斋,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并转变其文学观。老舍在文学的功利性、大力推广通俗文艺以及对国民性的批判等方面均收到了但丁的影响。 本论文拟以老舍抗战时期文学观的转变为主线,全面探讨这一特殊时期老舍文学观的转变的时代背景、特点及但丁对老舍文学观形成的影响等。

葛涛[7](2000)在《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文中认为该文梳理了老会对但丁的有关论述,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老舍这些论述进行分析,考察但丁及其《神曲》对老舍的深刻影响。

二、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事本·文本·人本:新世纪老舍研究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
三、“人本”研究
四、问题与前瞻

(2)论老舍“灵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灵的文学”观念
    第一节 、观念的提出
    第二节 、基督教影响
    第三节 、但丁的影响
第二章 “灵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四世同堂》
    第二节 、《大悲寺外》《黑白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老舍文学”中的“但丁之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老舍与但丁的事实联系与精神共鸣
    一、因写而读:“使我受益最大的是但丁的《神曲》”
    二、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思想同源性
    三、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第二章 “灵的文学”与老舍文学理论之建构
    一、抗战前:回归文学本身的时代诉求
        1. 重评中国历代文说
        2. 何为文学之本质
        3. 提倡白话文学
    二、抗战后:探索“灵的文学”
        1. 从尝试通俗文艺到创建民族文艺
        2. “灵的文学”思想之建构
第三章 但丁在老舍文学创作上的投影
    一、民族之魂的救赎与重塑
        1. 隐喻性描写与寓言式批判
        2. 抽象化地狱的双重表意:惩罚与苦难
    二、囚禁个人灵魂的“心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但丁在中国新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但丁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历程
    第一节 但丁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
        二、第二阶段:1949-1976年
        三、第三阶段:新时期
    第二节 但丁作品的汉译状况
        一、《神曲》中译本
        二、但丁其他作品的中译本
        三、对但丁作品汉译的考察
第二章 盗取圣火的普罗米修斯——论巴金对但丁《神曲》的接受
    第一节 巴金对但丁接受的三个横截面
        一、没有但丁的勇气——三十年代巴金对但丁的接受
        二、但丁给了巴金勇气——文革时期巴金对但丁的接受
        三、“但丁国际奖”背后的政治意味
    第二节 摆脱”奴隶哲学”的1969年——但丁《神曲》对巴金的影响
        一、“但丁的诗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但丁对巴金的情感影响
        二、“拾回来‘丢开’了的‘希望’”——但丁对巴金的精神影响
        三、“这是我摆脱奴隶哲学的开端”——但丁对巴金的思想影响
    第三节 盗取圣火的普罗米修斯——巴金对《神曲》接受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 巴金对但丁“中国式”的接受面貌
        一、理解“地狱”的主体立场
        二、“地狱”与“炼狱”观念的含混不清
        三、难以进入的天堂
第三章 从天而坠的欧福里翁——论海子对但丁《神曲》的接受
    第一节 当代诗人海子的但丁梦
        一、但丁作为海子的“维吉尔”
        二、海子作为接受但丁的“孤独的东方人”
        三、海子“抛开但丁”
    第二节 地狱与天堂背后的灵魂撕裂——海子的精神焦虑与突围
        一、《但丁来到此时此地》
        二、海子的地狱、炼狱与天堂
    第三节 新时期汉语诗歌对但丁的接受
        一、从五四到建国前:新诗中的但丁资源
        二、新时期汉语诗歌对但丁的接受
        三、但丁接受的另一种面貌
第四章 单枪匹马的堂吉诃德——论残雪对但丁《神曲》的接受
    第一节 政治和道德的主旨——他人解读《神曲》
    第二节 灵魂的操练——残雪解读《神曲》
    第三节 残雪文学观
        一、“反骨”——批判中国传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二、“寻根”——赞赏西方文学传统和经典之作
    第四节 残雪对但丁《神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老舍30年代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老舍翻译历程综述
    第一节 老舍翻译实践概况
    第二节 老舍30年代翻译实践的特殊性
    第三节 老舍30年代编辑与翻译的同调性
第二章 老舍30年代的翻译实践
    第一节 老舍的词汇翻译策略:明显的归化意识
    第二节 老舍的语句翻译策略:明确的欧化语句
    第三节 老舍的篇章翻译策略:随文体而不同
    第四节 老舍翻译策略的成因:特有的语言观
    第五节 老舍翻译理论在50年代的发展
第三章 老舍翻译对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翻译与老舍直接化用式的参照
    第二节 翻译与老舍创作中的爱情塑造
    第三节 翻译与老舍向战争文学的转变
    第四节 翻译与老舍的“但丁情节”
    第五节 翻译与老舍创作中的“欧化句式”
第四章 老舍翻译活动的中止与意义
    第一节 老舍中止翻译的时代原因
    第二节 老舍翻译中止的艺术原因
    第三节 老舍30年代翻译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语

(6)抗战时期老舍的文学观及但丁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老舍早期文学观的转变及抗战时代背景
    一、老舍早期文学观的转变
    二、老舍文学观转变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抗战时期老舍的文学观
    一、《艺术家也要杀上前去》: 为抗战服务,自由主义转向功利主义
    二、《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以笔代阵,推崇通俗文艺
    三、《国家至上》: 增强了民族主义思想和国家观念
    四、《四世同堂》: 延续国民性批判和文化思考
第三章 但丁对抗战时期老舍文学观的影响
    一、老舍对但丁的接受过程
    二、但丁对抗战时期老舍文学观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附:关于《四世同堂》的最后13章

四、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事本·文本·人本:新世纪老舍研究及其展望[J]. 石兴泽.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论老舍“灵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D]. 刘松. 青岛大学, 2020(02)
  • [3]“老舍文学”中的“但丁之影”[D]. 刘苗苗. 青岛大学, 2014(01)
  • [4]但丁在中国新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祁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5]老舍30年代翻译研究[D]. 宋梦洋. 厦门大学, 2014(08)
  • [6]抗战时期老舍的文学观及但丁之影响[D]. 李冬媛. 重庆师范大学, 2005(04)
  • [7]探询“灵的文学”——论老舍对但丁的接受历史[J]. 葛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标签:;  ;  ;  ;  ;  

探寻“精神文学”——论老舍接受但丁的历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