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CQ中毒症状

OICQ中毒症状

一、OICQ中毒症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博[1](2020)在《基于CCL语料库的“连…也…”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连…也…”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使用构式。文章利用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检索下载后整理筛选的语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连…也…”结构的构成成分及语法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其次,对“连…也…”结构的句法功能、语义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连”的介词词类归属提供认知上的理据,同时对“连…也…”结构的语义功能进行了认知阐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连…也…”结构在构成成分上有显着的分布规律。“连”的后接成分是以名词性短语为主的体词性成分,也有少量的谓词性成分,所以“连”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体词性成分。“也”的后接成分是谓词性成分,以动词性短语为主,因此“也”的后接成分主要是对“连”的后接成分进行描述说明。第二,“连…也…”结构中,构成成分的语法关系分布比较集中,同时受该结构的影响。语法关系以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为主,兼有少量状中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动词复现情况。“连…也…”结构起强调作用,表现为:强调主语时语序一般不发生改变;强调宾语、状语、介词短语的宾语时,会用“连”将其提前;强调谓语动词本身时通过动词复现的形式来实现。第三,“连…也…”结构的句法功能相当丰富,主要是在复句中作结束小句。“连…也…”结构成句类型多,主要有主谓句、动宾句,少量的状中句和动词复现成句;也可以充当句法成分,主要充当定语、补语、宾语。“连”前副词中高频搭配语气副词,大量的表达重说语气,还有少量的推断语气、转折语气。“连…也…”小句的分布位置比较灵活,在语段首、语段中、语段末都有分布,但高频分布在语段末位置起补充结束话题的作用。小句间的高频语义关系是递进关系,还有一些顺承关系和少量其他关系。递进关系本身具有强调含义,因此与语气副词在分布上的突出表现保持一致。第四,对“连…也…”结构的认知阐释。在该结构中“连”符合介词词类范畴典型成员的特征:宾语无法省略、不能单用、不能成为谓语、不与其他介词在同一层面连用,因此在“连…也…”结构中,“连”是介词;“连…也…”结构中存在对焦点的强调,通常使用极量表达,以语义序列、极量词、修辞手法三种方式为主。以对极量表达下的极端事例的肯定否定达到对全量的肯定否定,扩大了表达范围,同时也就为“连…也…”结构常在句末位置中表示强调补充说明作用提供了认知依据。

王海旋[2](2016)在《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在因特网全球化的广泛应用基础上,一种新式的“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最频繁使用的网络通讯工具。它的发展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日益成熟和完善。它不但使人际交往拥有了新的渠道,加快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速度,减少了交流的成本,提升了交流的效率,而且使交流从个人所熟悉的强关联群体,拓展到了个人较为陌生的弱关联群体,将人们有机的连接到一起。情感设计从属于非物质设计领域,是现代设计领域正在流行与被人认可的一种设计理念。情感设计就是在设计、使用等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设计。传统领域的情感设计主要通过产品造型的情感表达、色彩的情绪渲染以及材料质地的感情传达三方面入手,剖析产品中的情感设计。现在国内外多数研究都是基于以上三点对于传统产品的情感设计加以探讨。由于即时通许软件是依托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平台而存在的,属于非物质设计,没有存在实体,其特殊性使得情感的植入也具有与传统产品迥异的特点。本课题通过研究非物质设计中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设计,不仅能够明确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新颖的表达方式以及价值体现,也能够为即时通讯软件未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根据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第二章,论述情感设计与非物质设计的关系及其组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以及设计中的情感诉求,证明情感设计在即时通讯软件设计中存在的必然性;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情感元素在即时通讯软件设计中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界面设计,功能应用以及人机交互体验三方面,详细阐述情感设计在即时通讯软件中的应用;第五部分,通过分析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对个体,群体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体现,展现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光明应用前景;第六部分总结。梳理文章的脉络,总结文章中的论点,展望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辉煌远景。

张萍[3](2013)在《我国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的毒素基因特征和分子型别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17年至今,霍乱已经引起了七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前六次大流行均由O1群古典(classical)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从1961年开始,O1群埃尔托(E1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替代了古典型而引起了第七次世界大流行。1992年,在印度和孟加拉又出现了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和流行,并随后在东南亚(包括我国)传播。霍乱的历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到我国,目前仍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但第七次世界大流行以来,引起我国霍乱流行菌株的分子特征和演化规律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选取第七次世界大流行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省份的865株霍乱弧菌,包括650株O1群(1961-2010年)和215株O139群(1993-2010年)霍乱弧菌进行了分析,以阐明引起我国霍乱流行菌株的重要分子特征,为我国流行菌株的变异和流行演化提供基因特征依据。霍乱弧菌的致病因子是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 CT),由ctxAB基因编码。PCR检测选择的865株菌中产毒株(ctxAB+)为487株(56.3%),其中病人菌株(n=420)中的产毒株为359株(85.5%),环境菌株(n=445)中的产毒株为128株(28.8%)。进一步按血清群分类,在O1群菌株(n=650)中,病人和环境菌株的产毒株分别为278(84.2%)和83(25.9%);在O139群菌株(n=215)中,病人和环境菌株的产毒株分别为81(90.0%)和45(36.0%)。继续对所有菌株的ctxB测序发现,在O1群产毒株(n=361)中,El Tor型ctxB (ctxBET)占67.6%,古典型ctxB (ctxBCL)占29.6%,自1992年开始出现ctxBCL型的菌株,并且在随后的时期里,与ctxBET型O1群菌株长期共存。但在O139群菌株中均为ctxBET型。同时,还发现三种目前尚未报道过的ctxB基因型。我们进而检测了霍乱弧菌第七次世界大流行的特征性基因--rtxC和VSP-Ⅰ/Ⅱ基因簇,结果发现,rtxC阳性率为95.4%(825/865);对VSP-Ⅰ/Ⅱ基因簇中部分基因的检测结果,在产毒株(ctxB阳性,n=486)中,87.0%(423/486)携带VSP-Ⅰ/Ⅱ基因簇,在非产毒株(ctxB阴性,n=379)中,16.6%(63/379)携带VSP-Ⅰ/Ⅱ基因簇。进一步按血清群分类,在01群菌株(n=650)中,产毒株(n=361)和非产毒株(n=289)VSP-Ⅰ/Ⅱ的携带率分别为82.8%和20.1%;在0139群菌株(n=215)中,产毒株(n=126)和非产毒株(n=89) VSP-Ⅰ/Ⅱ的携带率分别为99.2%和5.6%,表明无论是O1群还是O139群菌株,产毒株的VSP-Ⅰ/Ⅱ携带率均明显高于非产毒株(P<0.0001),这些结果表明我国自1961年以来流行的菌株绝大多数具有El Tor型的特点,另外,VSP-Ⅰ/Ⅱ基因簇主要存在于产毒株中。VSP-Ⅰ/Ⅱ基因簇是否与霍乱弧菌的致病性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科室前期研究了我国O1群霍乱弧菌基于管家基因的序列分型(MLST),进行了克隆群构成分析。在本研究中,对我国1993-2010年间的O139群霍乱弧菌也进行了MLST分析,测定了七个管家基因的序列进行MLST分析,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72株O139群菌株分为16个ST序列型,其中产毒株有两个ST序列型,非产毒株有14个ST型,提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分别来自不同的世系(lineage),我国流行的O139群产毒株则来自有限的世系;对这些菌株的PFGE (Not1酶切)分析,显示197株菌可分为五个大群,产毒株单独聚为一群,另外四群均为非产毒株。但在每个群内,又存在多个PFGE带型,并且产毒株的PFGE带型相似度(84%)高于非产毒株(66%),提示我国流行的O139群菌株在固定世系内不断演化出变异的菌株。另外,PFGE也显示出非产毒株的基因组多样性明显高于产毒株。携带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B的噬菌体CTXΦ,在产毒株与非产毒株之间转移,是新(型)霍乱弧菌产生的重要机制,这种转移主要以霍乱弧菌TCP菌毛(tcpA编码其主要亚单位)为受体完成,但不同来源菌株(主要为非产毒株)的tcpA基因有序列多态性。我们在第一部分研究结果中,筛选不同型别非产毒(ctxAB-但tcpA+)的优势克隆群,使用携带氯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CTXΦ对非产毒优势克隆群菌株进行感染,发现所选取的ctxAB-tcpA+优势克隆群菌株中,tcpA序列型为El Tor型的菌株获得了CTXΦ的感染,提示这类非产毒的克隆群所代表的菌株可能作为潜在的受体菌获得毒素基因而引起霍乱的流行。

施王欢[4](2012)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词转类名词,即动词不经过任何词形上的变化,而直接用于名词词性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名用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只是集中于个别转类现象的解释上,没有形成一个动词转类名词的语料库来进行系统研究,即观察充分性不足;二是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动转名词在不同体裁中的分布频率方面的描写,即描写充分性不足;三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一角度或理论,缺乏跨学科的、系统的、全面的解释,即解释充分性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交代动词名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阐释研究步骤和框架。第二章:动词名用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章将动词名用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汉语“名物化”讨论时期、“NP的VP”构式的讨论时期和多角度研究时期,并指出局限性。第三章: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汉语词典(CCD)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来建设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语料库以弥补前人观察充分性的不足。转类词的判断标准和语料的收集整理过程是本章中心。第四章:从动转名词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频率分布特征两方面来描述动词转类名词的分布特征以弥补前人描写充分性的不足。第五章:从功能类型学视角出发全面解释动转名词的本质、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弥补前人解释充分性的不足。根据类型学的标记理论,本章提出名词动用实质上是一种标记现象。同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为指导,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邓验[5](2012)在《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从中国1994年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以后,网民数量逐年增加,网络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青少年作为网民中最活跃的主力军,仍然处在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剧烈变化期,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资源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青少年网瘾问题一出现,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青少年网瘾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依托,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采用了文献采集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青少年网瘾相关概念界定入手,阐明了研究青少年网瘾问题的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网瘾问题研究的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提出了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重点探讨了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网瘾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体系的构建。以期通过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动我国青少年网瘾监控和防治实践。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论述青少年网瘾问题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为青少年网瘾成因及监控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二是论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成因。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外因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从网络因素的四大特点:空间开放性、身份隐匿性、资源丰富性、传播及时性,青少年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分析。三是论述青少年网瘾判断标准及监控机制研究的基础理论。总结了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论述;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原理、人的本质学说以及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作理论支撑;以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作学科支撑。四是论述了青少年网瘾判断标准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类型,归纳总结了在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领域里网瘾判断标准研究的成功范例;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角度,遵循人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特点,结合时间、心理特征、病理特征等进行了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往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网络信息成瘾、手机上网成瘾。五是论述了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的建立。明确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建立的原则:方向性和求实性相结合原则、民主性和激励性相结合原则、渗透性和层次性相结合原则;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思想法则,构建青少年自我监控机制;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建立“三位一体”网瘾外部综合监控机制,以防治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

李荷丽[6](2012)在《畜产品中OPPs检测方法的优化和OPPs污染水平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Ps)多数属剧毒和高毒类,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除植物源性食品外,通过环境、食物链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的OPPs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建立中国总膳食畜产品样品中OPPs多残留检测的方法,并对其中的畜产品样品进行OPPs检测并对OPPs的污染状况分析等相关研究,对为进一步开展暴露评估、维护人体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总膳食畜产品样品的基质复杂,脂肪含量高和由于烹调加工带来的污染物稀释效应的特点,文中试验采用丙酮和二氯甲烷(1:1,体积比)液液萃取,以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和石墨化碳黑氨基复合柱固相萃取技术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净化,建立了总膳食4类畜产品中58个OPPs组分(包括代谢产物)残留的双气相色谱-双脉冲火焰光度(Gas chromatography-Pulse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GC-PFPD)检测方法,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气相色谱法各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在0.0003~0.250mg/kg之间,定量限在0.001~0.833mg/k g之间;且各有机磷农药响应与其浓度在线性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在0.9902~0.9992之间。分别以空白肉类、空白水产类、空白蛋类和空白乳类总膳食样品为基质进行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50.4%12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在1.0%~31.8%之间。气相色谱-质谱法各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在0.0001~0.326mg/kg之间,定量限在0.001~1.087mg/kg之间;且各有机磷农药响应与其浓度在线性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00~0.9990之间。分别对空白肉类、空白水产类、空白蛋类和空白乳类总膳食样品以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进行了回收试验,回收率在51.5%~12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在0.9%~31.2%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经方法学参数的验证,本方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性可靠,定量准确,且能同时检测OPPs及其代谢产物多残留,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总膳食畜产品中OPPs残留水平。应用已建立和优化的OPPs检测方法,对2007年第四次中国总膳食样品和2009年第五次中国总膳食样品12个省、市、自治区的4类畜产品共96份样品进行了58个OPPs组分的残留检测。除2009年第五次全国总膳食畜产品样品中的蛋类和乳类未检出OPPs残留以外,其余的畜产品样品中均有OPPs检出,水产类和肉类的检出率占总检出率的一半以上,但残留水平较低。除了2007年总膳食畜产品样品广西肉类中乙酰甲胺磷(65.18μg/kg)超出CAC规定的MRL值[50μg/kg)以外,其余阳性样品污染水平均小于CAC的MRL。2007年第四次中国总膳食的48份畜产品混合样品中OPPs总体检出率为37.5%,残留量在0.92-65.18μg/kg之间;2009年第四次中国总膳食48份畜产品混合样品中OPPs的检出率为10.4%,残留量在1.0-43.32μg/kg之间。敌敌畏在2007年总膳食水产类、蛋类、乳类三类畜产品中均有检出,且检出地域广泛。2009年总膳食畜产品中OPPs的检出率比2007年有所降低,但检出禁用的高毒农药久效磷,表明我国仍存在违禁使用高毒OPPs的现象。为保证我国居民膳食安全性,加强OPPs残留监测仍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长期任务。

李丹丹[7](2011)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文中指出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总是右手扔给人类一束金羊毛,左手又悄悄拿走一些人类原有的东西。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感受到网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和便捷性,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网络所带来的问题。当前社会在急剧的转型中,社会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健全,社会正处于一种失调的状态。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未形成、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等特点,加之,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监督,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很容易产生失范行为。本文从网络社会背景出发,以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起点,对部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现状、原因进行阐述,提出建设性对策。本论文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网络道德失范症状。这部分主要介绍网络道德失范相关的概念,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现状和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症状的阐述,我们知道网络道德失范已经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症状”的诊断。这部分针对青少年失范行为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不仅是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原因的影响,更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规范失调导致。第三部分:治疗网络道德失范的“药方”。这是本文的重要部分,该部分主要根据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诸多现状及原因的探析,提出通过教育、管理、法律等几个方面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的尝试性对策。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伦理学、管理学、社会控制等等相关理论也运用其中。结合当代网络的特点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治理这一社会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素质、自控能力,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意识。

贺虎[8](2009)在《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对策》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在枣庄市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枣庄市中职生在充分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乐趣的同时,也正在遭受着互联网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危害。互联网使不少中职生白白地浪费时间、荒废学业,甚至网络成瘾,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分析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形成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根据金伯利·扬教授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对枣庄市中职生实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枣庄市中职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0.4%。同时并使用自编问卷,对枣庄市中职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初步了解了枣庄市中职生网络使用的现状和网络成瘾的特点,旨在为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矫正提供依据。其次,本研究探讨了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可能原因。研究认为,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内部因素主要是,青春期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中职生正处于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时期,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学习负担轻,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且易于接受,但自制力相对较弱。中职生存在许多矛盾心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释放,加上个人特殊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他们就有可能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去寻求缓解途径。第二,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网吧管理以及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方面突出表现在家长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尤其是问题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网络成瘾;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网络心理、网络行为、心理健康等教育需要加强;网络管理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也是导致中职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再次,应该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中职生的心理防范意识,通过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对网络成瘾的中职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治,帮助他们重返课堂。

高富英[9](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状况,全面研究和探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对策,掌握网络环境下育人的主动权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力图在了解和分析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提下,提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

曾凡敏[10](2007)在《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被认为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咨询干预方式,正广泛地运用在心理治疗中。网络成瘾是近年来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相关研究指出,网络成瘾将给网络用户造成工作、学习、家庭上一系列消极影响。作为网络使用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网络使用行为及网络成瘾状况引起人们关注。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网络隐喻表征的研究,可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对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与网络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和分析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的特点。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回顾了有关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并介绍了隐喻治疗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提出了本课题的基本假设与研究目的。根据文献研究,提出网络隐喻表征的构想维度。第三部分根据研究假设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在大量的语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隐喻语料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问卷,其信、效度均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第四部分对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网络使用情况与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的相关分析得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特点,并探讨其原因。第五部分结合已有研究和本课题的研究的结果展开讨论,分析并解释研究结果。第六部分在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的结论为:1、对自编的“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得出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三个维度为:“现象”、“需要”、“效应”,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2、本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问卷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nch a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指标,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考察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3、本研究进行了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总体特征分析。对不同年级、性别、学校、学科的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特点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着相关,并且网络隐喻表征的“需要”、“效应”维度能很好的预测网络成瘾行为。

二、OICQ中毒症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ICQ中毒症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CL语料库的“连…也…”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连.也.”结构内“连”“也”后接成分的构成分析
    一、“连”的后接成分
    二、“也”的后接成分
    三、小结
第二章 “连”“也”后接成分的语法关系分析
    一、“连”后体词性成分与“也”后接成分的关系
    二、“连”后谓词性成分与“也”后接成分的关系
    三、小结
第三章 “连…也…”结构的句法功能分析
    一、 “连…也…”结构的成句情况
    二、“连…也…”小句的情况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连…也…”结构的认知分析
    一、“连”的词性与原型范畴理论
    二、“连…也”结构与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第2章 非物质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2.1 情感设计属于非物质设计
        2.1.1 非物质设计与物质设计紧密相连
        2.1.2 情感设计是非物质设计的发展趋势
    2.2 产品中蕴含的情感
        2.2.1 产品中的情感体验
        2.2.2 产品中的情感构成
    2.3 情感设计在非物质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3章 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需求分析
    3.1 蓬勃发展的即时通讯软件
        3.1.1 即时通讯软件的主要类别
        3.1.2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趋势
    3.2 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诉求
第4章 情感元素在即时通讯软件中的表现形式
    4.1 界面设计中的情感元素
        4.1.1 文字与图形中的情感语言
        4.1.2 色彩中的情感语言
        4.1.3 空间排布中的情感语言
    4.2 功能应用中的情感设计
        4.2.1 软件功能的集成化
        4.2.2 软件功能的多样化
        4.2.3 软件功能的人性化
    4.3 人机交互体验中的情感表达
        4.3.1 准备期的情感表达
        4.3.2 互动期的情感表达
        4.3.3 反馈期的情感表达
第5章 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价值体现
    5.1 软件情感设计对个人情感表达的价值体现
        5.1.1 文本性和符号性
        5.1.2 匿名性
        5.1.3 亲近性
    5.2 软件情感设计对群体关系构建的价值体现
        5.2.1 加深自我认知
        5.2.2 促进对他人的认知
        5.2.3 促进情感认同
    5.3 软件情感设计对网络跨文化交流的价值体现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QQ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我国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的毒素基因特征和分子型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的毒素基因特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我国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型别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噬菌体CTXΦ对霍乱菌株的感染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4)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Research Procedure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First Period
    2.2 The Second Period
    2.3 The Third Period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3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3.1 About the Tools Used in Data Couection—CCD and CCL
        3.1.1 About the CCD
        3.1.2 About the CCL
    3.2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verbal Nouns Library
        3.2.1 About the Instruction of CCL
        3.2.2 About the Collection and Standards of Deverbal Nouns
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rbal Nouns
    4.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verbal Nouns
    4.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Different Genres
        4.2.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4.2.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Literature
        4.2.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Drama
        4.2.4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Practical Writing
        4.2.5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ranslated Works
        4.2.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elevision and Movie
        4.2.7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Literature
        4.2.8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Historical Biography
        4.2.9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Spoken Chinese
5 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Study of Deverbal Nouns
    5.1 Typology and SFL
    5.2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and Deverbal Nouns
        5.2.1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5.2.2 Deverbal Nouns of Markedness Theory
    5.3 Context Theory of SFL and Deverbal Nouns
        5.3.1 Context Theory of SFL
        5.3.2 Deverbal Nouns of Context Theory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6.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The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Nine Genres
Appendix 2 The Information of Deverbal Nouns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0.2.1 关于网络成瘾概念的研究
        0.2.2 关于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研究
        0.2.3 关于网络成瘾类型的研究
    0.3 青少年网瘾相关概念定义
        0.3.1 青少年的定义
        0.3.2 网络成瘾的定义
    0.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4.3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调研
    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1.1.1 调查问卷编制的目的
        1.1.2 调查问卷的构成内容
        1.1.3 调查问卷的对象与方法
    1.2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整体情况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1.2.2 青少年网络行为倾向差异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1.2.3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网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1.2.4 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网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1.2.5 青少年的网络监控态度数据统计表及分析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2.1 网络因素的影响
        2.1.1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
        2.1.2 网络身份的隐匿性
        2.1.3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2.1.4 网络传播的及时性
    2.2 网瘾青少年内部因素的影响
        2.2.1 生理因素
        2.2.2 心理因素
    2.3 外部因素的影响
        2.3.1 家庭因素
        2.3.2 学校因素
        2.3.3 社会因素
第三章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的基础理论
    3.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3.1.1 江泽民同志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3.1.2 胡锦涛同志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3.2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3.2.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3.2.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
        3.2.3 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原理
        3.2.4 人的本质学说
        3.2.5 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3.3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的学科支撑
        3.3.1 心理学在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3.3.2 社会学在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3.3.3 传播学在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章 青少年网瘾判断标准及网瘾基本类型
    4.1 青少年网瘾的判断标准
        4.1.1 精神病学视域下网瘾判断标准
        4.1.2 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瘾判断标准
        4.1.3 临床医学视域下网瘾判断标准
        4.1.4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网瘾判断标准
    4.2 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类型
        4.2.1 网络游戏成瘾
        4.2.2 网络色情成瘾
        4.2.3 网络交往成瘾
        4.2.4 网络交易成瘾
        4.2.5 网络信息成瘾
        4.2.6 手机上网成瘾
第五章 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的设定
    5.1 青少年网瘾监控机制的形成原则
        5.1.1 方向性和求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5.1.2 民主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
        5.1.3 渗透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5.2 青少年网瘾自我监控机制的构建
        5.2.1 “有理”监控
        5.2.2 “有利”监控
        5.2.3 “有节”监控
    5.3 青少年网瘾外部监控机制的建立
        5.3.1 家庭监控机制的建立
        5.3.2 学校监控机制的建立
        5.3.3 社会监控机制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6)畜产品中OPPs检测方法的优化和OPPs污染水平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OPPs概况
        1.1 理化特性
        1.2 我国OPPs使用概况
        1.3 世界范围内OPPs使用概况
        1.4 毒性作用
        1.5 OPPs污染引起的中毒事件
        1.6 OPPs对环境的污染
        1.7 OPPs的未来
        1.8 动物性食品中OPPs残留限量标准
    2. OPPs检测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2.2 OPPs农残仪器检测方法
        2.3 小结
第二章 引言
    1 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2.2 样品的检测
        2.3 OPPs污染水平分析
第三章 畜产品中OPPs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1. 仪器设备、试验材料及试剂
        1.1 仪器设备
        1.2 材料与试剂
        1.3 标准品及标准溶液配制
    2 试验原理与方法
        2.1 原理
        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2.3 气相色谱法
        2.4 气相质谱法
    3 讨论
        3.1 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3.2 样品净化条件的优化
        3.3 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3.4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3.5 检测器的选择
        3.6 OPPs组分的定性与定量
    4 实际样品测定
        4.1 TDS中阳性水产样品的色谱图及经质谱验证的离子信息图谱
        4.2 OPPs代谢物测定
    5 结论
第四章 畜产品样品中OPPs的检测及污染水平分析
    1. 总膳食研究概况
        1.1 总膳食研究介绍
        1.2 总膳食样品来源
    2 测定方法
        2.1 样品测定
        2.2 质量控制
        2.3 定性定量分析
    3 测定结果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总膳食样品区域检测结果分析
        4.2 总膳食样品各大类检测结果分析
        4.3 各种农药检测结果分析
    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曾参与课题硏究
参加的会议一览表

(7)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症状
    (一) 网络道德失范
    (二) 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现状
    (三)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症状
二、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病症”的诊断
    (一)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自律性差
    (二) 网络的特性
    (三) 网络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完善
    (四) 监控体系不健全
    (五) 传统道德的网络失灵
    (六) 社会控制的网络失灵
    (七) 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松弛和社会教育失调
    (八) 利益驱动
三、治疗网络道德失范的“药方”
    (一)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 “对症下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
    2.1 网络成瘾的概念、主要表现及分类
        2.1.1 网络成瘾的概念
        2.1.2 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
        2.1.3 网络成瘾的不同类型
    2.2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2.2.1 调查综述
        2.2.2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2.2.3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2.3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特点
第3章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3.1 探究网络成瘾成因的理论基础
    3.2 主观原因
        3.2.1 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
        3.2.2 心理成长的特殊阶段
        3.2.3 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
    3.3 客观原因
        3.3.1 学校方面的因素
        3.3.2 家庭方面的因素
        3.3.3 社会方面的因素
        3.3.4 网络信息方面的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建构
    4.1 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对策框架
    4.2 对策建构的理论基础
        4.2.1 自我效能感理论
        4.2.2 习得无助理论
    4.3 中职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
        4.3.1 学校方面的预防措施
        4.3.2 家庭方面的预防措施
        4.3.3 政府管理部门方面的预防措施
    4.4 中职生网络成瘾的治疗措施
        4.4.1 网络成瘾常见的治疗方法综述
        4.4.2 行为疗法
        4.4.3 认知疗法
        4.4.4 药物疗法
    4.5 小结
第5章 结束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设想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9)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路径
一、中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及分析
    (一) 中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
    (二)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2.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 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分析
        1.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2.互联网本身原因
        3.家长和学校原因
        4.社会原因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网络时环境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机遇
        1.网络环境下中学生道德行为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和提升
        2.网络文化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发展前号
    (二)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2.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3.教育过程日趋复杂
        4.教育者的自身素质面临新的挑战
        5.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挑战
        6.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方面的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 正确引导,教会学生道德选择,承担道德责任,提高学生选择和免疫能力
    (二) 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健全的网络人格
    (三) 重视校园信息文化的整体构建,积极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育人作用
        1.重视校园信息文化的整体构建建设,发挥校园网的育人作用
        2.积极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
        3.培育和优化校园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五) 更新教育观念,实现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
    (六) 创新工作方法,实现优良传统与现代手段的有机结合
    (七) 加强政府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的连通和结合,优化网络环境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个人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隐喻表征概述
        1.2.1.1 纯匹配模型
        1.2.1.2 相互作用模型
        1.2.1.3 先提取模型
        1.2.1.4 先校正模型
        1.2.2 隐喻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概述
        1.2.2.1 隐喻的功能理论
        1.2.2.2 隐喻在认知结构重构中的作用
        1.2.2.3 隐喻在心理咨询中的功效
        1.2.2.4 隐喻心理治疗的模式
        1.2.2.5 隐喻心理治疗中的具体技术
        1.2.3 网络成瘾概述
        1.2.3.1 成瘾
        1.2.3.2 网络成瘾
        1.2.3.3 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2 研究构想和意义
    2.1 研究构想
    2.2 研究意义
3 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结构模型
    3.1 研究一:网络隐喻表征的内容分析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2.1 被试
        3.1.2.2 语料收集
        3.1.2.3 语料汇总
        3.1.2.4 内容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研究二:网络隐喻表征的因素分析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2.1 被试
        3.2.2.2 问卷设计
        3.2.2.3 施测
        3.2.2.4 统计处理
        3.2.3 结果与分析
        3.2.3.1 因素分析的适当性考察
        3.2.3.2 因素的确定和命名
        3.2.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3.2.3.4 问卷的效度检验
    3.3 结语
4 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现状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程序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对象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特点
        4.5.2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维度比较
        4.5.2.1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4.5.2.2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特点
5 讨论与分析
    5.1 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结构模型分析
    5.2 关于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现状
        5.2.1 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总体特征分析
        5.2.2 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特征
        5.2.3 城乡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特征
        5.2.4 不同年龄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特征
        5.2.5 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特征
        5.2.6 文理科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特征
    5.3 关于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特点
        5.3.1 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的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特点分析
        5.3.2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与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的相关研究与回归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OICQ中毒症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CL语料库的“连…也…”结构研究[D]. 张元博.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王海旋. 齐鲁工业大学, 2016(05)
  • [3]我国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的毒素基因特征和分子型别分析[D]. 张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05)
  • [4]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D]. 施王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5]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D]. 邓验. 中南大学, 2012(12)
  • [6]畜产品中OPPs检测方法的优化和OPPs污染水平比较[D]. 李荷丽. 西南大学, 2012(01)
  • [7]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D]. 李丹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8]枣庄市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对策[D]. 贺虎.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7)
  • [9]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究[D]. 高富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10]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的维度研究[D]. 曾凡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2)

标签:;  ;  ;  ;  

OICQ中毒症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