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锅炉给水泵可靠性探讨

高压锅炉给水泵可靠性探讨

一、高压锅炉给水泵的可靠性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方[1](2021)在《融合SVM与CNN的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文中研究表明华电集团杭州半山电厂(试点电厂)以建设数字电厂为契机,提出了建设7号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的需求,本文的研究内容从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对象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的余热锅炉系统。分析联合循环机组发电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特性,采用CNN模型用于检测其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结合SVM模型用于故障诊断。研究内容对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提高联合循环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试点电厂7号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和标准化处理,分析并依据其数据特性,采用以SVM为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应用。开发了基于多分类SVM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同时为了减少系统的误报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度的binary SVM模型组决策函数,并在实际样本数据的测试集中验证故障诊断系统的性能。其次,为了弥补基于多分类SVM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对于未知故障诊断能力的不足,开发了基于CNN的余热锅炉故障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将余热锅炉向量型运行数据转换为矩阵型数据的方法——“工业数据相机”,使之适用于至CNN的数据输入格式。用余热锅炉实际样本数据的训练集训练CNN,并在测试集上验证其检测系统的性能。最后,结合上述故障诊断系统和故障检测系统的特点,开发了融合SVM与CNN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一种辅以人工标记机制的binary SVM模型组自动更新算法,当系统检测出未知故障时,自动更新SVM模型组,提高故障诊断能力。将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作为子模块,嵌入至火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平台运行,对试点电厂的余热锅炉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实际应用,并试验验证其性能。

陈丽[2](2020)在《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锅炉给水泵是热电厂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一台锅炉给水泵每小时消耗几千千瓦时的电量,提高给水泵的运行效率带来的节能收益非常可观的。本文设计了一台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通过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提高了水力效率,实现节能的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主要零部件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利用CFD技术研究了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次级叶轮的效率、径向导叶的效率。对影响效率较大的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多个方案进行CFD分析,借用“Minitab”分析软件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最优水力模型的参数。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3DG锅炉给水泵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强度、刚度等方面的校核,验证整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CFD技术,对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和流量、扬程、效率等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利用CFX软件对首级叶轮的设计流量和大流量下进行汽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流量下首级叶轮的必须汽蚀余量为8m,在大流量下首级叶轮的必须汽蚀余量为10m,均满足设计要求。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叶片包角和出口安放角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叶片包角和出口安放角与水力效率和扬程之间的关系式,获得了次级叶轮效率最优的方案.3.研究了径向导叶进口冲角对水力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角对叶轮流道内压力分布没有影响,但对叶轮出口处压力分布有显着影响,随着冲角增大,叶轮出口处出现局部高压区,分布不均匀;改变正导叶进口冲角对泵效率无显着影响;在冲角为0°、2°、4°和6°时,流量-扬程曲线均出现驼峰;冲角为5°时,高效点在设计流量处,且流量-扬程曲线无驼峰。4.完成了整泵结构设计,对主要零部件按照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并校核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各主要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5.基于ANSYS软件完成了3DG锅炉给水泵的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泵轴的最大变形为0.091184mm,变形均匀、无突变现象产生,叶轮、穿杠、平衡盘、中段等关键零部件的强度校核结果显示总体变形均较为平缓、无突变现象产生。

曲辰[3](2019)在《基于PI数据库的给水系统智能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燃煤电厂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对大量生产数据的分析与监测,工厂信息系统(Plant Information简称PI)是一套供全厂范围监视和分析的软件模块。2016年我国火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9.9亿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74.6%,而工厂信息系统的覆盖率接近100%。如此大的市场占有量给国内工厂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越来越多的火力发电厂开始向PI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应用投入人力和财力。本文以华能大连电厂一期机组给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给水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主要核心设备:汽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以及回热加热器三大设备做了运行原理分析和设备参数介绍,并通过调查研究给出了在给水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常见的难题。论文采用VB作为开发平台,采用SQL Server作为PI数据库。平台通过PI-SDK接口方式向PI数据库申请机组给水系统的工业实时参数作为诊断依据,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指令集通过PI-ODBC方式向PI数据库批量申请历史数据,作为典型故障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故障数学模型,同时作为神经网路回归和分类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并通过调整网络使其出现最好的表达。本文利用从PI数据库获取的给水系统工业参数实时数据分别建立了三个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方差分析法获取电动给水泵电机电流的异常波动;利用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对汽动给水泵出口流量进行建模,实时检测给水泵出口流量是否在预测区间内,出现评价差异后实时向前台进行报警;利用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高加回热系统水侧泄露状态进行建模,实时检测高加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报警帮助运行人员提早发现异常,将人为介入的时间节点提前,有效的防止了由小故障引发的大事故,极大的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索中举[4](2019)在《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光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大,电网频率的扰动因素增多,要求可控性较强的燃煤机组更深度地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对于无调节的全周进汽汽轮机,高压调门节流可快速响应电网负荷要求,但为达到深度一次调频要求产生了经济损失。本文以西门子无调节级全周进汽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组为对象,研究基于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优化控制的工程应用。论文基于燃煤机组现有一次调频控制算法,发现一次调频的功率相对增量将随机组运行负荷的降低而增大,由此引起机组运行参数大幅度波动、运行稳定性下降和经济损失增大。电网可以通过优化调度,提高并网机组的负荷率,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基于Ebsilon软件平台,开发了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在机组不同负荷下对不同补汽流量和不同凝结水节流的发电出力、汽轮机通流监测点参数和热耗率等进行了仿真计算,发现机组发电出力的相对增量正比于相对补汽量和凝结水相对节流量。对金陵发电厂#1机进行了补汽阀运行特性、凝结水节流和高压调门流量特性运行试验显示,补汽阀有很好的一次调频性能,但在30%开度时#1轴承轴振超标报警;凝结水节流有较好的一次调频特性,除氧器和凝汽器水位可控,凝结水节流调节后20s基本达到稳定值。基于补汽阀小开度时高压转子没有振动安全问题,并且凝结水节流初始相应速度较慢,提出补汽阀与凝结水节流复合一次调频方法。先由补汽阀快速响应,待凝结水节流起作用后关小补汽阀,一次调频的快速响应和机组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达到完美统一。基于凝结水节流和高压调门流量特性的运行试验,在金陵发电厂#1机DCS平台上设计了DEH阀门管理曲线和凝结水节流的一次调频控制逻辑,修改了凝汽器和除氧器的水位等相关控制逻辑,实现了一次调频优良控制,减小了高压调门节流损失,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

衡思宁[5](2019)在《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密封冲洗系统是热电厂锅炉给水泵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给水泵机械密封的有效寿命。针对传统冲洗系统存在智能化水平不高,无法精确控制给水pH(电导率)值等不足,研制了API Plan 54泵站智能控制系统和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详细分析了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设计了“以API Plan 54泵站为主,辅以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需求,设计了以计算机及PLC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架构。2.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及设备选型,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设计;采用闭环控制模式实现了对电导率值的精确控制功能。3.设计开发了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系统的智能控制与运行状态监测功能。4.通过压力、流量等性能试验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控制模式;模拟实际工况,验证了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张翔[6](2018)在《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发电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燃煤机组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加上涉及学科领域众多以及测点的不完备性,在机组工艺、运行、优化等方面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攻克。随着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的大量投运,对于燃煤电站状态监测、性能评估和热经济性优化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本文开展了涉及燃煤机组锅炉侧和汽机侧的全流程机理建模、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和热经济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涵盖锅炉侧和汽机侧的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模型。基于MATLAB编程环境开发了面向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全流程实时仿真平台。(2)利用蒸发系统模型、换热器系统模型和烟气质量流量模型估计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建立了半辐射式换热器动态传热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将烟气温度辨识转变为以烟气温度为被寻优变量的最优化问题。在水平烟道烟温估计结果基础上实现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在线评估。(3)建立了基于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分布的直接漏风估计方法。引入修正系数补偿由于不稳定换热对空预器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空预器温度分布建模结果,利用稳态下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辨识一次风和二次风的直接漏风量,并给出天级和月级的直接漏风量和漏风面积仿真结果。(4)研究了回热抽汽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利用回热抽汽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计算汽轮机效率的相对变化量。通过稳态的滚动更新将本方法扩展到全工况下热经济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高压加热器比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更大,汽轮机效率对上端差变化更加敏感。(5)研究了基于定速泵和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问题。建立了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对于配置双速泵的机组,凝汽器压力优化简化成具有有限个可行解的整数规划问题。对于配置变速泵的机组,选取机组净功率为凝汽器压力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循环水调节的动态过程等因素,引入保持时间对操纵变量施加约束。(6)以主蒸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排汽质量流量为耦合变量,分析汽机-冷端耦合系统传热机理,建立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以机组功率收益为耦合系统热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选取机组功率收益增量作为热经济性协调优化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主蒸汽压力调节占主导地位,优化后汽轮机效率整体提高。在同一负荷下,优化后主蒸汽压力依次大于实际运行主蒸汽压力和滑压运行下主蒸汽压力参考值。

王迪[7](2018)在《火电机组建模及快速变负荷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亟待并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使火电机组负荷变化范围及变化速率扩大,依靠传统控制技术,相关参数很容易超出安全范围。因此,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亟待提升。本文利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火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机组大扰动工况下的动态特性;结合先进控制,针对快速变负荷过程机组部分运行参数,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技术;以机理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适用于快速变负荷控制技术研究的火电机组协调被控数学模型;基于汽轮机蓄能深度利用技术,提出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协调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集总参数建模方法,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为基础,采用分块建模技术,结合相关经验公式,分别建立火电机组锅炉汽水系统、燃料系统、给水系统、旁路系统、汽轮机等动态机理数学模型。利用汽轮机高加解列和高加投入试验对模型加以验证,仿真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模型能够用于火电机组大扰动工况动态特性的研究。通过仿真火电机组快速甩负荷带厂用电(FCB)过程,提出了FCB过程主要参数的控制策略。其次,围绕快速变负荷过程火电机组运行参数控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自抗扰、前馈补偿等技术,分别提出给水泵汽轮机转速灰色关联补偿控制、汽包水位灰色关联自抗扰控制、汽轮机旁路阀门温度线性自抗扰-前馈补偿控制。以上控制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快速变负荷过程相关参数在安全范围,且控制效果优于传统控制技术,为安全实现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再次,为了提高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数学模型的适用性,以机理数学模型为基础,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考虑汽轮机回热系统的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数学模型,通过高加解列试验对模型加以验证;建立了适用于FCB过程控制技术研究的协调控制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汽包水位、给水系统、汽轮机旁路等系统,利用100%额定工况下FCB现场试验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利用50%额定工况下FCB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正确性验证。上述协调被控数学模型相对准确,能够用于快速变负荷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为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模型支撑。最后,为了提高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基于汽轮机蓄能深度利用技术,借鉴“负荷分解,联合控制”思想。提出了汽轮机高加抽汽节流参与协调控制的方法,利用负荷指令高频信号部分和主蒸汽压力偏差信号共同控制高加抽汽节流阀门开度;提出了汽轮机高加给水旁路参与协调控制的方法,同样利用负荷指令高频信号部分和主蒸汽压力偏差信号共同控制给水旁路阀门开度;提出了负荷指令低频信号前馈补偿技术,将负荷指令低频信号作为燃料量指令前馈补偿信号。以上协调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负荷指令变化后火电机组主蒸汽压力的波动,减小燃料量指令的波动,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

马晓飞[8](2019)在《1000MW等级火力发电站BFPT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锅炉给水泵是大型电厂中的主要动力设备,采用工业汽轮机驱动给水泵可以降低厂用电,提高电站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是未来拖动领域的发展方向。驱动锅炉给水泵用汽轮机具有汽源多、切换频繁、变工况复杂、转速高且变化范围大等特点,同时对汽轮机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有很高的要求。鉴于我国能源结构及能源供给现状,自主设计制造驱动锅炉给水泵用汽轮机已成为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研究了1000MW等级电站给水泵汽轮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分析对比了不同技术方案的效率,分析对比了不同技术方案的配置方案与需求特点,给出了实际工程应用的建议。本文根据重庆某项目用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具体需求特点,给出了工程解决方案,介绍了1000MW等级BFPT整体的配置方案,利用ANSYS分析工具,分析了1000MW等级BFPT机组本体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性能,利用工业汽轮机专业计算软件,分析了1000MW等级BFPT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了大容积流量及快速响应的配汽机构及控制系统策略,研究了大型高转速变工况运行的转子动力学与支撑系统。通过工程实践,进一步验证了1000MW等级BFPT机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本文还就该类产品在我国应用的特点,对调节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利用仿真软件,对FCB工况调节系统和空冷机组大风工况调节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成果对同类产品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具备重要参考意义。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分析与展望。

李兴平[9](2017)在《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维修决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现代型超临界高速、高压锅炉给水泵与传统型高、中压锅炉给水泵的比较,指出锅炉给水泵跟随主机大修存在的不足,讨论动静磨损与经济性、稳定性的变化关系,提出了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泵维修决策的方法并绘制流程图,介绍了经济性、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及其测试计算方法。

程世伟[10](2016)在《300MW机组电动给水泵调速系统改造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与日益减少的化石能源储量,加之减排带来的压力,降低发电煤耗率成了当务之急。在发电厂众多设备中给水泵的耗电量最大,因此对给水泵的节能改造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给水泵的工作原理、配置原则和配置现状,重点分析了给水泵的驱动方案和调节方案。从能耗的角度分析了给水泵常用的节流调节与变速调节的差异。建立模型以发电煤耗、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三个指标,分析了小汽轮器驱动给水泵和变频器配合液力耦合器驱动给水泵的能耗差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300MW机组调速系统的改造方向,又详细分析了前置泵、液力耦合器和变频器的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机组参数详细设计了300MW机组电动机配液力耦合器调速系统的改造方案。最后结合改造前机组运行情况,分析了给水泵调速系统改造的投资及节能效果。分析表明给水泵调速系统经过变频改造后,预计两台给水泵一年可节电1077万千瓦时,节电收益约为323.1万元,每年增加利润199.35万元,预计5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二、高压锅炉给水泵的可靠性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锅炉给水泵的可靠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SVM与CNN的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名称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过程监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2.1 过程监测的基本概念
        1.2.2 过程监测发展现状
    1.3 应用对象介绍
        1.3.1 联合循环机组工作原理
        1.3.2 余热锅炉总体布置介绍
        1.3.3 余热锅炉工作流程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和体系架构
        1.4.2 主要创新点介绍
2 基于多分类SVM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
    2.1 余热锅炉实际数据清洗及数据特性分析
        2.1.1 变量确定
        2.1.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2.1.3 数据特性分析
    2.2 基于多分类SVM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
        2.2.1 基于多分类SVM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原理
        2.2.2 Binary SVM模型组训练
        2.2.3 基于置信度的binary SVM模型组输出决策函数
        2.2.4 余热锅炉实际数据仿真验证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CNN的余热锅炉故障检测系统
    3.1 “工业数据相机”
    3.2 基于CNN的余热锅炉故障检测原理
    3.3 CNN模型训练及故障检测系统的实际数据仿真验证
        3.3.1 输入样本构造
        3.3.2 卷积核选择
        3.3.3 数据批量尺寸选择
        3.3.4 迭代次数的选择
        3.3.5 实际数据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融合SVM和CNN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
    4.1 多分类SVM和CNN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4.2 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原理及工作流程
    4.3 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的实际数据仿真验证
    4.4 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应用效果展示
        4.4.1 火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平台介绍
        4.4.2 余热锅炉故障诊断系统应用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锅炉给水泵的研究现状
        1.2.1 离心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锅炉给水泵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CFD技术的应用
        1.2.4 锅炉给水泵国内外创新研究方向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3DG锅炉给水泵的水力设计
    2.1 首级叶轮的水力设计及汽蚀性能分析
        2.1.1 首级叶轮的水力设计
        2.1.2 首级叶轮的网格划分
        2.1.3 首级叶轮的汽蚀计算
    2.2 次级叶轮的水力设计
    2.3 径向导叶的水力优化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锅炉给水泵的结构设计
    3.1 3DG锅炉给水泵整体结构设计
    3.2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3.2.1 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壁厚的计算
        3.2.2 泵轴的设计
        3.2.3 穿杠的设计及校核
        3.2.4 平衡机构的设计计算
        3.2.5 轴封选择和计算
        3.2.6 静挠度的计算
        3.2.7 临界转速的计算
        3.2.8 轴的强度计算
        3.2.9 叶轮强度计算
        3.2.10 平衡盘强度计算
        3.2.11 键的强度计算
        3.2.12 轴承可靠性校核及润滑油的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NSYS软件的关键零部件强度校核
    4.1 轴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4.1.1 轴的受力情况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及载荷加载
        4.1.3 结果分析
    4.2 叶轮强度校核
        4.2.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4.2.2 结果分析
    4.3 穿杠强度校核
        4.3.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4.3.2 结果分析
    4.4 平衡盘强度、刚度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4.4.2 结果分析
    4.5 中段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4.5.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及验收
    5.1 性能试验台介绍
    5.2 性能试验
    5.3 汽蚀性能试验
    5.4 振动及噪声检测
        5.4.1 振动检测
        5.4.2 噪声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PI数据库的给水系统智能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于PI数据库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方向
        1.2.1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2.2 锅炉给水系统运行监控和检修维护的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大连电厂给水系统简介
    2.1 汽机给水泵
        2.1.1 汽机给水泵工作原理
        2.1.2 汽机给水泵的配置
        2.1.3 汽机给水泵的热工保护条件
    2.2 回热高加系统
        2.2.1 回热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2.2.2 回热加热器的布置
        2.2.3 回热高加系统的热工保护
    2.3 给水系统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3.1 给水系统日常监视参数量巨大
        2.3.2 参数异常波动没有检测手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给水系统精细化平台的信息交互基础
    3.1 火电厂PI实时/历史数据库
    3.2 PI数据库的海量存储原理
    3.3 利用PI-SDK的Visual Basic(VB)6.0接口设计
    3.4 验证方案可行性
    3.5 以PI-ODBC接口方式访问PI数据库的实现
        3.5.1 PI-ODBC接口方式相比PI-API接口方式的优点
        3.5.2 PI-ODBC接口方式的软件准备
        3.5.3 以PI-ODBC方式编写数据查询的核心指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给水系统精细化平台的算法实现
    4.1 单个工业参数的评价方法
        4.1.1 设备可靠性数据与寿命特征数据的提取
        4.1.2 单一参数评价算法设计与实现4.1.2单一参数评价算法设计与实现
    4.2 多参数模型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4.2.1 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型
        4.2.2 汽动给水泵出口流量的神经网络回归问题模型
        4.2.3 高压加热器泄露状态的神经网络二分类问题模型
    4.3 给水系统故障现在诊断平台的功能实现
        4.3.1 系统的软件架构
        4.3.2 系统的界面设计和使用方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煤机组一次调频的发展
        1.2.2 燃煤机组新型一次调频技术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燃煤机组一次调频的原理与方式
    2.1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2.2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过程
    2.3 一次调频技术指标
    2.4 燃煤一次调频的实现
        2.4.1 概述
        2.4.2 高压调门节流
        2.4.3 一次调频的补汽调节
        2.4.4 凝结水节流
        2.4.5 高压加热器给水旁路调节
    2.5 提升燃煤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不同调频方式的特性分析
    3.1 概述
    3.2 Ebsilon热力系统仿真软件
        3.2.1 Ebsilon软件
        3.2.2 Ebsilon组件模型
    3.3 补汽流量对机组功率与热力特性影响的计算分析
    3.4 补汽阀运行特性的现场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凝结水参与一次调频可行性研究
    4.1 凝结水节流参与一次调频理论分析
        4.1.1 主机调门节流对机组经济性影响
    4.2 水位变化流量计算
        4.2.1 除氧器水位变化
        4.2.2 凝汽器水位变化
        4.2.3 直接减少凝结水流量对系统内容器水位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凝结水控制参与一次调频的试验验证
    5.1 试验的目的及内容
        5.1.1 试验的目的
        5.1.2 试验的内容
    5.2 凝结水流量调整试验
        5.2.1 凝结水流量调整试验目的
        5.2.2 凝结水流量调整试验过程
        5.2.3 试验结果
    5.3 高压调门特性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的控制设计
    6.1 协调控制系统应用优化
        6.1.1 机组控制方式
    6.2 汽轮机调门曲线优化
        6.2.1 改造前后汽机高压调门开度的变化及影响
        6.2.2 改造后后汽机高压调门开度的变化及影响
    6.3 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逻辑优化
    6.4 除氧器水位的控制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5)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DCS和PLC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机械密封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1.4.2 机械密封辅助冲洗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内容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指标
        2.1.1 冲洗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2.1.2 冲洗系统的技术指标
    2.2 热电厂机械密封冲洗系统冲洗方案选型
    2.3 API PLAN54冲洗方案供水泵站工作原理介绍
    2.4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4.1 设计原则
        2.4.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3 硬件设计方案
        2.4.4 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洗回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硬件功能及需求分析
    3.2 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3.2.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3.2.2 泵站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3.3 系统接口分析
        3.3.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
        3.3.2 泵站智能控制系统
    3.4 本地控制程序算法设计与实现
        3.4.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
        3.4.2 泵站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
    3.5 系统优化设计
        3.5.1 信号隔离技术
        3.5.2 阻抗抑噪技术
        3.5.3 滤波去噪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总体设计
        4.1.1 软件需求分析及结构设计
        4.1.2 通讯协议的选择
    4.2 软件功能算法设计与实现
        4.2.1 数据采集与共享
        4.2.2 泵站以及电导率控制设备远程控制
        4.2.3 监视及故障智能识别
        4.2.4 数据分析
        4.2.5 数据自动记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以及系统测试分析
    5.1 冲洗液电导率调节介质
        5.1.1 补给水处理
        5.1.2 电导率调节介质
    5.2 氨水浓度与电导率关系实验分析
        5.2.1 参数指标分析及实验因素确定
        5.2.2 实验背景分析
        5.2.3 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分析
    5.3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加药速率精度试验分析
    5.4 泵站稳压控制精度试验分析及自动运行功能试验验证
        5.4.1 稳压控制精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5.4.2 自动运行功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5.5 设备接口功能验证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1.2.2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在线辨识
        1.2.3 空预器漏风率在线计算
        1.2.4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
        1.2.5 凝汽器压力优化
        1.2.6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第2章 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仿真平台
    2.1 燃煤机组全流程概述
    2.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2.2.1 制粉系统模型
        2.2.2 蒸发系统模型
        2.2.3 换热器系统模型
        2.2.4 金属壁动态能量平衡模型
        2.2.5 热损失模型
        2.2.6 空预器能量平衡模型
        2.2.7 烟气质量流量模型
        2.2.8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辨识模型
    2.3 燃煤机组汽机侧机理建模
        2.3.1 冷端系统模型
        2.3.2 回热抽汽系统模型
        2.3.3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辨识模型
    2.4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2.4.1 平台搭建与结构
        2.4.2 仿真结果
        2.4.3 全流程仿真平台在真实机组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和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3.1 基于全流程模型的水平烟道烟温估计
        3.1.1 炉膛出口烟温估计
        1.1.2 水平烟道换热器出口烟温估计
        3.1.3 基于烟温的换热器传热性能评估
    3.2 基于温度场建模的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3.2.1 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场机理建模
        3.2.2 空预器温度分布的迭代计算
        3.2.3 直接漏风的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回热抽汽系统热经济性评估与凝汽器压力优化
    4.1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4.1.1 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
        4.1.2 给水、疏水比焓偏差模型
        4.1.3 端差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4.1.4 端差对煤耗的影响
    4.2 凝汽器压力优化
        4.2.1 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
        4.2.2 机组功率增量模型
        4.2.3 循环水泵功耗增量模型
        4.2.4 基于双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4.2.5 基于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5.1 汽轮机本体模型
    5.2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机理模型
    5.3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
    5.4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

(7)火电机组建模及快速变负荷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我国发电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1.1.2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面临的挑战
    1.2 研究现状
        1.2.1 火电机组建模仿真技术
        1.2.2 火电机组运行参数控制技术
        1.2.3 火电机组灵活性提升及FCB功能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3.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火电机组数学模型建立及仿真
    2.1 引言
    2.2 火电机组机理数学模型
        2.2.1 锅炉汽水系统数学模型
        2.2.2 燃料系统数学模型
        2.2.3 汽轮机数学模型
        2.2.4 再热器数学模型
        2.2.5 汽轮机高压旁路数学模型
        2.2.6 锅炉给水加热器数学模型
        2.2.7 锅炉给水泵数学模型
    2.3 模型正确性验证
        2.3.1 研究对象
        2.3.2 高压给水加热器解列、投入仿真试验验证
    2.4 火电机组FCB功能仿真试验
        2.4.1 火电机组FCB功能
        2.4.2 FCB仿真试验
        2.4.3 火电机组FCB控制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过程先进控制的应用
    3.1 引言
    3.2 给水泵汽轮机转速控制
        3.2.1 给水泵汽轮机数学模型
        3.2.2 调节阀门数学模型建立
        3.2.3 给水泵汽轮机调节系统小扰动仿真试验
        3.2.4 灰色关联补偿控制
        3.2.5 给水泵汽轮机转速灰色关联补偿控制仿真试验
    3.3 汽包水位控制
        3.3.1 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
        3.3.2 汽包水位灰色关联自抗扰控制
    3.4 汽轮机旁路阀后温度控制
        3.4.1 汽轮机旁路阀后温度数学模型
        3.4.2 汽轮机旁路阀后温度线性自抗扰-前馈补偿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快速变负荷技术研究的协调被控数学模型
    4.1 引言
    4.2 考虑回热系统影响的汽轮机数学模型
        4.2.1 考虑回热系统动态特性的汽轮机数学模型
        4.2.2 仅考虑抽汽流量的汽轮机数学模型
    4.3 适用于具有弹性抽汽系统的协调被控数学模型
        4.3.1 机理分析
        4.3.2 参数辨识
    4.4 适用于火电机组FCB过程的协调被控数学模型
        4.4.1 机理分析
        4.4.2 正确性验证
        4.4.3 模型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汽轮机蓄能利用的快速变负荷控制技术
    5.1 引言
    5.2 负荷指令信号多尺度分解
    5.3 汽轮机高加抽汽节流参与协调控制技术
        5.3.1 汽轮机高加抽汽节流
        5.3.2 汽轮机高加抽汽节流参与机组协调控制结构
        5.3.3 仿真试验
    5.4 高加给水旁路参与协调控制技术
        5.4.1 高加给水旁路给水流量控制
        5.4.2 仿真试验
    5.5 负荷指令前馈补偿控制技术
        5.5.1 负荷指令低频信号前馈补偿技术
        5.5.2 仿真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1000MW等级火力发电站BFPT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现状
        1.1.2 我国大型火电站发展现状
        1.1.3 汽驱锅炉给水泵的优点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历程
        1.2.1 国外1000MW等级机组给水泵组业绩介绍
        1.2.2 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给水泵汽轮机及给水泵情况介绍
        1.2.3 布连发电厂汽驱给水泵组情况介绍
    1.3 某公司工业汽轮机技术体系简介
    1.4 主要使用工具
        1.4.1 CFX简介
        1.4.2 Ansys Workbench简介
        1.4.3 Simulink简介
        1.4.4 工业汽轮机计算软件专业程序包简介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配置方案与需求特点
    2.1 容量配置方案
    2.2 调节控制系统配置方案
    2.3 汽源切换系统配置
    2.4 冷凝系统配置
    2.5 需求特点综述
第三章 全容量BFPT方案关键技术
    3.1 典型配汽方式与效率分析
        3.1.1 单流双排汽方案
        3.1.2 双分流排汽布置方案
    3.2 重庆某项目BFPT整体配置情况
    3.3 重庆某项目BFPT热力设计与强度校核
    3.4 重庆某项目BFPT本体结构
        3.4.1 BFPT结构设计概述
        3.4.2 重要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3.5 重庆某项目大容积流量、快速响应调节阀研究
        3.5.1 双座阀调节模块
        3.5.2 新型钟罩阀结构调节模块
        3.5.3 汽轮机启停控制模块研究
    3.6 重庆某项目大型高转速汽轮机转子动力学与支撑系统研究
        3.6.1 轴承尺寸确认
        3.6.2 转子力学模型
        3.6.3 转子不平衡响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容量BFPT调控仿真研究
    4.1 汽源切换与FCB工况仿真
        4.1.1 蒸汽系统概述
        4.1.2 FCB需求特点
        4.1.3 分析模型
        4.1.4 边界条件
        4.1.5 FCB工况的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4.2 空冷机组大风工况仿真
        4.2.1 大风工况介绍
        4.2.2 冷凝压力变化时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9)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维修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泵的维修现状
2 现代型超临界锅炉给水泵维修决策方法
3 给水泵经济性和稳定性参数计算
4 结语

(10)300MW机组电动给水泵调速系统改造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给水泵运行方式现状
        1.2.2 给水泵调节方式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给水泵调速系统节能改造
    2.1 给水泵
        2.1.1 火电厂给水系统
        2.1.2 给水泵的工作原理
    2.2 给水泵的配置
        2.2.1 给水泵机组的配置原则
        2.2.2 给水泵机组的配置现状
    2.3 给水泵的驱动方案
    2.4 给水泵的调节
        2.4.1 节流调节
        2.4.2 变速调节
        2.4.3 节流调节与变速调节比较
    2.5 给水泵调速系统的节能改造
        2.5.1 给水泵运行存在的问题
        2.5.2 给水泵调速系统节能改造的基本原则
        2.5.3 给水泵调速系统节能改造的途径与措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给水泵调速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的选择
    3.1 阀门节流调节与转速调节的能耗比较
    3.2 恒压变流量调节与变压变流量调节的能耗比较
    3.3 不同驱动方式的能耗比较
    3.4 国内电厂变频改造分析
        3.4.1 给水泵变频改造节能分析
        3.4.2 国内电厂泵机变频改造成本回收年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300MW机组给水泵调速系统节能改造
    4.1 机组情况简介
    4.2 给水泵变频改造需要注意的问题
        4.2.1 给水泵对驱动电机变频器的要求
        4.2.2 前置泵的改造分析
        4.2.3 液力耦合器改造分析
    4.3 300MW机组电动给水泵驱动方式改造方案
        4.3.1 前置泵的改造方案
        4.3.2 液力耦合器的改造方案
        4.3.3 变频器改造方案
    4.4 300MW机组电动给水泵驱动方式改造方案节能效益分析
        4.4.1 给水泵驱动电机变频器改造投资估算
        4.4.2 给水泵驱动电机变频器改造节能收益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压锅炉给水泵的可靠性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SVM与CNN的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故障诊断[D]. 张方. 浙江大学, 2021(02)
  • [2]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的设计与研究[D]. 陈丽. 江苏大学, 2020(02)
  • [3]基于PI数据库的给水系统智能诊断研究[D]. 曲辰.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4]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凝结水节流一次调频的应用研究[D]. 索中举. 东南大学, 2019(05)
  • [5]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D]. 衡思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D]. 张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火电机组建模及快速变负荷控制[D]. 王迪. 东北电力大学, 2018(08)
  • [8]1000MW等级火力发电站BFPT开发与应用[D]. 马晓飞. 浙江大学, 2019(02)
  • [9]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维修决策[J]. 李兴平. 山东电力技术, 2017(04)
  • [10]300MW机组电动给水泵调速系统改造与技术研究[D]. 程世伟.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高压锅炉给水泵可靠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