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灰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灰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一、草木灰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映华[1](2021)在《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景观资源中,草场在旅游、生产、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作为旅游业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长期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不合理畜牧、开垦等原因,导致草场逐步荒废、杂草入侵、石漠化等问题,造成草场生产力下降、景观破碎化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旅融合理论为指导,从景观、畜牧业生产两方面修复部分退化的草场景观提高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本文以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作为着手点,以实现草场景区农旅融合发展为最终目标。从退化草场生态修复提高草场农业畜牧生产价值、草场景观美学修复提高旅游观赏价值两个层面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及农旅融合发展相关理论等展开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实地调研和收集相关案例建设经验,对草场景观进行总体分析和全面梳理。明确草场景区修复设计的原则、目标,尝试性地提出草场景区修复设计策略,为后续类似案例提供思路和参考。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得出草场景观类型划分、组成要素、美学特征和功能特征四个方面理论要点。通过不同草场类型划分,掌握草场景观的用途、地形特征、形态和构成要素为农旅融合修复设计提供切入点和研究方向;通过草场景观地形、植被、自然资源、动物、人文景观五个方面组成的要素研究,为后续景区建设提供思路和方向;通过对草场景观的空间与视线变化、线条轮廓、色彩季相、肌理质感、放牧意境的美学特征分析,为挖掘草场景观美学价值提供依据;通过对草场景观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文旅功能分析,确定草场景观的修复原则和目标。(2)选取国内外具有参考意义的相关案例各两个,对其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草场景观修复设计实践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托斯卡纳地区坡度在5°-15°的草场在地形上最具交错起伏的美感;日本士幌新建草地的牧场景观最具有乡村气息;贵州乌蒙大草原的临崖草场融合了佛光云海景观,具有参考价值;武隆仙女山大草原的运动娱乐功能丰富,通过文艺演出等方式达到文化传播延续的目的。(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两条修复设计策略,四个修复设计目标和四个修复设计原则。分别是从恢复畜载功能、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景观品质、拓展农旅功能四个层面明确修复设计目标。提出保护优先与分区分期建设、整体性、美观性与功能性结合、农旅融合四个原则。在草退化场修复设计策略中,通过草场生态保护区与适宜区划分、草场修复利用分区与整合、优化草场景观格局、不同地形地貌保护利用方式、优化视觉敏感区实现草场景观在农业生产层面的修复设计;在草场景区旅游设计策略中,通过分类建设、植物景观色彩强化、完善配景、融合自然景观资源和组织游线,从美学层面提升草场景观的美学观赏价值。(4)以农旅融合发展理论作为指导,详细分析该理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在农旅融合的内容方面又分资源、市场、技术、功能四个要点。综合考虑后,确定从草场资源、天象与物候景观资源等方面融合农业与旅游业发展;依托景区发展将项目地区及周边的农业产品市场拓宽为景区游客消费市场;将草场现有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拓展出文旅功能。此外,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把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水平和拓宽村民经济收入渠道纳入进景区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张丽[2](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漆琚涛,许彩荷,郎建军,包晓莹[3](2020)在《高寒阴湿区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技术》文中提出传统生荒地当归育苗方法育成的当归种苗质量较好,产量较高;但需毁林开荒,破坏草山和生态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对当归育苗生产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高寒阴湿区利用阴坡耕地进行当归熟地育苗生产的技术措施。

袁亚丽[4](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董鹏飞[5](2019)在《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是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流域农业的发展与石羊河的关联紧密。清代为了巩固边防和发展流域经济,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活动,对流域的各方面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及家谱资料来研究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因素、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开发带来的影响。一、通过研究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得出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东部面积最大的绿洲单元;流域中部走廊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流域水面面积逐渐缩小,绿洲面积日渐扩大;农业用水主要源自于南部祁连山冰雪融水;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宜农地所占比重不高,绿洲地带有适宜耕作类土壤。石羊河流域在西汉时期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下,发展农业生产,清代仍然重视本区的发展,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发展了本区的农业。二、通过研究自然地理特征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得出清代石羊河流域地理环境影响着当地农业耕作制度、耕种方式、农时安排、农作物品种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农作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又大大促进了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三、通过研究清代石羊河流域的移民拓殖,得出军事原因是移民的首要动因,经济与人口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移民方式主要有官方组织和民间自发两种;移民的开发促进了流域农田水利、商业贸易、城镇建设及文化的发展。四、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当地的环境,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自然植被的破坏,土地沙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几方面。

曾仁利[6](2018)在《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文中提出西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村长期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乏肥料、畜牧生产缺乏饲料和日常生活缺乏燃料,这是西藏中部“三料”问题。尽管如此,当地藏族群众依靠历代传承的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开展生产,维系生活,保护环境,经济社会得以延续。1959年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西藏中部农村社区正经历着全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态文化也在急剧的变迁之中,此时对西藏中部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既十分必要,也有记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以西藏中部地区扎囊县扎西林村民生产与生活为研究对象,比较微观、具体和系统地记录扎西林村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生计模式、本土性知识、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等理论,对扎西林村生产与生活方面的有关文化事项进行解读,借以呈现西藏中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一些特征。扎西林村生产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和林木生产。农业生产方面侧重于村民对耕地和作物的认知,以及采用相应的耕种技术和耕种制度,特别是维护地力的手段,借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牧业生产方面记录了村民对牲畜和草植的认知,本土性放牧知识,以及饲料不足条件下农牧结合的策略等。林木生产方面包括林木栽种和利用的本土性知识,禁忌,村规民约及文化张力。扎西林村生活方面主要涉及村民的生活用能和食物的利用。生活用能方面介绍了村民炊具的变迁和新旧能源使用的策略,食物的利用则包括日常和节庆的饮食消费,食物禁忌,以及与饮食消费有关的卫生策略等。本文认为,西藏中部地区村民在与土地、作物、草植、牲畜、林木等互动过程中,认识自然,尊从自然,创造了系列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生产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民通过生产同步性行动、换工、互助等形式,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整合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增强个体生存的能力;村民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禁忌、习俗,以及节制消费、积德行善、注重和谐等观念,从文化上规范了个体的行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藏族的这些本土性生态智慧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对村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事项进行分析时,主要应用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文化事项对当地自然、社会和文化的适应性。有时,还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探讨这些文化事项内在的合理性,从而为论文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视角。农村传统生产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用不同载体,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文发现了一些新载体,比如说桑具、积肥坑以及作为过渡草场的耕地等,拓展了生态文化研究的范围。尤其是桑具,由于它在农村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作为一章,专门探讨桑具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适应性,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来自田野。本文还对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有关一些仪式、禁忌和习俗提出不同的观点。

勿都巴拉[7](2018)在《人工控制光照促进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绒山羊绒纤维的生长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其毛被周期性生长受到光周期的诱导,一般在非生绒期(5-7月份)不长绒,毛囊生长旺盛时期一般在进入秋季后日照时间开始变短的季节。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控制光照可以促进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长绒。为了研究控制光照促进绒山羊非产绒季节长绒机制,本研究以人工控制光照促进绒毛生长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其绒毛生长相关激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绒山羊皮肤组织内次级毛囊形态差异及毛囊干细胞的激活情况;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方法验证3个候选基因的表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绒山羊绒毛生长相关5种激素浓度测定发现,一天的4个时间点上,试验组绒山羊12:00时的MLT和17:00时的IGF-I浓度显着上调,17:00和02:00时的PRL浓度显着下降,EGF和GH浓度在2组中差异不显着;一年当中,试验组6月份的MLT(P<0.05)、IGF-I和EGF(P>0.05)浓度均升高,PRL浓度降低;到9月份试验组绒山羊MLT、IGF-I和GH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绒山羊(P<0.05),PRL浓度仍然低于对照组绒山羊(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绒山羊体内PRL与其他激素之间的系数为负数;与对照组相比人工控制光照加强了MLT和PRL、EGF,PRL和EGF、IGF-I、GH,EGF和GH,IGF-I和EGF、GH之间的相互作用(P>0.05),减弱了MLT与IGF-I、GH之间的相互作用。2.毛囊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在毛囊的休止期、退行期PCNA蛋白少量表达于毛囊根鞘及毛母质细胞中。到6月份后试验组绒山羊毛囊开始进入生长期,PCNA蛋白表达增强,而处于休止期的对照组绒山羊PCNA信号与4月相比无明显变化。到9月对照组绒山羊毛囊也进入生长期,PCNA蛋白的表达最强烈。在6月份试验组样本中内源性碱性磷酸酶表达强烈。3.对干细胞的分化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绒山羊6月份皮肤样本中K15蛋白主要表达于外根鞘,尤其是根鞘中部的毛囊隆凸部附近的信号非常强烈,沿根鞘向下逐渐减弱,到毛母质细胞信号十分微弱;对照组绒山羊毛囊K15信号于整个萎缩的毛囊根鞘细胞中表达。到9月份,接近毛母质的根鞘细胞中的K15蛋白表达缩减,甚至在毛母质细胞中K15蛋白的表达完全消失。4.β-catenin表达于6月份控制光照试验组绒山羊生长期毛囊的毛母质细胞中,且内外根鞘细胞中均有表达;处于休止期的对照组绒山羊毛囊信号主要分布在根鞘细胞中。9月份样本中β-catenin在毛囊中的表达部位与6月样本一致,与处于生长期的次级毛囊相比,成熟的初级毛囊毛母质细胞中β-catenin表达有所减弱,而内根鞘细胞中的表达依然很明显。5.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6月份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共选出1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3个,下调基因49个。6.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18.98%DEGs显着富集在细胞成分上,10.95%DEGs显着富集在分子功能上,70.07%DEGs参与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被注释到包括Notch信号通路、细胞-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和细胞粘合分子通路等31个KEGG通路上。7.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功能分析,再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我们筛选出可能涉及毛囊生长及毛干纤维合成不同阶段的24个基因,其中14个上调,10个下调。8.Real-time PCR结果表明,K34、MLN和CYP1A1基因在4月、6月、9月和次年1月份2组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6月份试验组绒山羊皮肤中K34、MLN基因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组绒山羊皮肤组织中CYP1A1基因的表达低于对照组,3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

王喜娥[8](2018)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研究 ——以黄木独村和梅林庙嘎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从田园综合体的出现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核心都是围绕着“三农”问题展开,也意味着中国乡村的发展迎来新的阶段。乡村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美丽中国的抓手和着力点。因此,“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将是未来我国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同时需要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进行有序的引导才能得以实现。本文基于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聚焦于我国西北地区乡村建设,以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对相关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工作进行梳理,辨识该区域乡村的发展现状,总结目前乡村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进行成因的深入剖析。同时,结合相关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经验,进一步明确发展诉求,并探讨乡村规划的发展路径,切实有效推进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的乡村规划工作开展。最后,通过基础数据研究和有效甄别,选取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乡村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分别是农业主导型乡村——达拉特旗黄木独村和牧业主导型乡村——乌审旗梅林庙嘎查。同时,以现状梳理和问题剖析为基础,从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探讨出不同类型乡村规划的应对策略。

麦地乃·阿不都克力木[9](2018)在《伊犁维吾尔族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的研究》文中指出任何一种知识的产生、发展直到形成一种体系,都离不开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同一种事物,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的人们常常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解释及利用方式,追根溯源还是受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本土生态知识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地域、社群对他们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做出文化适应的知识总汇,是相关民族或社群在世代的经验中积累和不断完善的知识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疆地区许多具有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本土生态知识正在迅速消失。本文以生态人类学和民俗学为理论基础,从理性认识和田野调查两个层面出发,对伊犁维吾尔族生计策略中的本土生态知识进行阐释,力图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上找出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的相应对策,同时挖掘伊犁地区维吾尔族本土生态知识中所蕴含的地方智慧,为当地的生态建设提供服务。本研究以伊犁地区的苏布台乡、吐鲁番于孜乡、巴彦岱牧业七队三个典型地区为调查点,分别从农业旱田种植、林果业种植、畜牧养殖三种不同生计方式中所蕴含的本土知识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地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中所蕴含的生态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当地维吾尔民众如何用所掌握的本土生态知识弥补脆弱环节所造成的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各种灾害,以及如何传承保护各种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选题背景、本土生态知识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本土知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调查方法等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解释选择伊犁地区作为调研点的原因以及调研点的选择依据,分析生态观与计时制度在维吾尔族生计方式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从传统生计方式入手,分析半干旱区苏布台乡小麦种植中的的生态文化,从常态适应中的麦种选择、播种、收割、打麦场上的劳作、唱谷歌、农闲里的麦西来甫,到抗风险适应中的求雨行为、粮食存储、农户间的互帮协作、防治病虫害,再到补救性适应中的休耕、粪肥沙田的营造、圈养牲畜弥补损失等,即从文化适应的三个方面深挖小麦种植中的本土生态知识。第三部分以吐鲁番于孜乡林果业种植中的本土生态知识入手,分析其生产方式中的本土生态知识。第四部分以巴彦岱乡牧业养殖中的本土生态知识为例,剖析其在长期文化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在伊犁地区由于山地、水源、降水量的多少,造就了不同的地域小气候,而在这些地域小环境内,当地民众或种植旱田、或栽培果树、或放牧牛羊,都找到了适应环境的生计方式,并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搜集整理这些地方性知识对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罗小菊,邱云峰[10](2016)在《草木灰在花生种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花生种植时施用复合肥作底肥已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运用草木灰作盖肥新的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新的种植模式均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增效,667 m2花生干质量增加66 kg,出油率增加12%,死株率降低1.3%。草木灰的应用不仅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在花生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草木灰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木灰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高山草场类型、组成要素、功能及美学特征研究
    2.1 亚高山草场的类型
    2.2 亚高山草场景观要素解析
    2.3 草场景观的功能分析
    2.4 草场美学特征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借鉴
    3.1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草场
    3.2 日本士幌新建草场
    3.3 贵州乌蒙大草原
    3.4 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退化草场景观修复设计策略研究
    4.1 草场景观修复设计目标
    4.2 草场景观修复设计原则
    4.3 基于农旅融合的退化草场景观修复设计策略
    4.4 基于农旅融合的草场景区(旅游)设计策略
    4.5 小结
第五章 案例实践——酉阳菖蒲盖景区草场景观修复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现状分析
    5.3 景区总体规划
    5.4 景区分区设计
    5.5 景区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5.6 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景区退化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论文架构
    第五节 田野调查
        一、田野点介绍
        二、田野资料收集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一、汉藏文化相聚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一、仪式的兴起
        二、生命仪式回归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一、文化与仪式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一、从修建到废弃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寒阴湿区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归育苗生产现状
    1.1 当归栽培以育苗移栽法生产为主
    1.2 当归育苗以生荒地育苗为主
    1.3 其他当归育苗方式
2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土壤干旱时当归出苗困难
    2.2 中药材种植务工人数减少
    2.3 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
    2.4 除草药剂使用不当
3 高寒阴湿区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技术
    3.1 轮作倒茬,合理选地
    3.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3.3 苗床消毒,杀菌除虫
    3.4 顺坡起垄,精细作畦
    3.5 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3.6 覆秸盖网,遮阴保湿
    3.7 勤除杂草,加强管理
    3.8 适时挖苗,搞好贮藏

(4)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四、资料的运用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第六章 农村市场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回顾
        1 有关农业地理的理论研究
        2 流域气候与水环境史研究
        3 流域沙漠化及植被变迁史研究
        4 流域移民与屯田研究
        5 流域水利研究
        6 流域灾害史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二、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基础
    (一)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
        2 地形地貌
        3 水系与水资源
        4 气候特征
        5 土地与土壤
    (二)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社会条件
        1 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历程
        2 石羊河流域各府县的行政建置沿革
        3 清代石羊河流域的兴农政策
三、清代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 自然环境与耕作制度的区域性
        2 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垦种方法
        3 环境基础下的耕作方式
        4 针对地域特征的生产工具
        5 作物品种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二)水利工程及其地理空间分布
        1 清代以前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空间分布
        2 清代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空间分布
四、移民对石羊河流域农业的拓展
    (一)清代石羊河流域移民背景
        1 军事原因
        2 人口原因
    (二)移民在流域内的农业开发及其空间分布
        1 官方组织的移民的农业开发
        2 民间自发的移民的农业开发
    (三)清代石羊河流域移民垦殖的影响
        1 对区域商业贸易的影响
        2 对区域内城镇格局的影响
        3 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五、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土地沙化严重
    (二)自然植被破坏
    (三)自然灾害频发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研究论着
致谢

(6)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2.1 国外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2.2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2.3 国内藏族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4.1 研究内容
        4.2 创新点
    五、田野点的选择和田野工作的展开
        5.1 田野点的选择
        5.2 田野工作的开展
第1章 田野点概述
    1.1 区位、气候与资源
        1.1.1 自然区位
        1.1.2 气候、降水与四季更替
        1.1.3 自然资源
    1.2 历史发展与区域性信仰
        1.2.1 历史发展
        1.2.2 区域性信仰
    1.3 村落文化生态空间
        1.3.1 聚落空间
        1.3.2 神圣空间——寺院
        1.3.3 信仰空间——拉康
        1.3.4 解脱空间——天葬场
    1.4 家屋空间中的生态文化
        1.4.1 院落
        1.4.2 房屋布局
        1.4.3 林卡
    小结
第2章 农业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2.1 扎西林村的耕地
        2.1.1 耕地分类
        2.1.2 地力观念
        2.1.3 土石本土生态知识
    2.2 扎西林村种植的作物
        2.2.1 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作物
        2.2.2 作物用途
        2.2.3 作物种类的结构变化
    2.3 扎西林村的农业生产
        2.3.1 农事周期
        2.3.2 农业生产主要环节
    2.4 扎西林村地力的养护
        2.4.1 施肥
        2.4.2 休耕
        2.4.3 混作
        2.4.4 轮作
    2.5 农耕文化
        2.5.1 扎西林村的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
        2.5.2 农耕节庆
        2.5.3“不动土”观念
    小结
第3章 畜牧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3.1 扎西林村的牲畜
        3.1.1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牲畜
        3.1.2 牲畜用途
        3.1.3 牲畜种类及结构变化
    3.2 扎西林村的草植
        3.2.1 草植种类与分布
        3.2.2 草场的利用
        3.2.3 耕地草植的利用
        3.2.4 草植利用的本土生态知识
    3.3 扎西林村的牧业生产
        3.3.1 畜牧生产主要环节
        3.3.2 畜产品生产
        3.3.3 日常放牧本土生态知识
    3.4 扎西林村的农牧互补
        3.4.1 以农养牧
        3.4.2 以牧补农
        3.4.3 农牧结合的理据
    3.5 畜牧文化
        3.5.1 牧业生产互助
        3.5.2 冬宰
        3.5.3 感恩与超越
    小结
第4章 林木栽培与利用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4.1 扎西林村的林木
        4.1.1 西藏植树造林的简单回顾
        4.1.2 林木种类和用途
        4.1.3 扎西林村植树造林的成果
    4.2 扎西林村的林木生产
        4.2.1 林木栽培本土生态知识
        4.2.2 林木养护
        4.2.3 林木生态格局形成
    4.3 扎西林村林木的利用
        4.3.1 伐木时间和部位
        4.3.2 林木利用
    4.4 林木文化
        4.4.1 林木砍伐禁忌与村规民约
        4.4.2 树神和寄魂物观念
        4.4.3 林木保护和利用与文化张力
    小结
第5章 日常生活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5.1 饮食种类
        5.1.1 传统饮食结构及变迁
        5.1.2 与气候和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5.1.3 饮食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5.2 扎西林村生活用能和炊具
        5.2.1 生活用能
        5.2.2 炊具
    5.3 饮食消费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5.3.1 日常饮食消费
        5.3.2 礼仪节庆中的饮食消费
        5.3.3 传统农村社会的肉食消费
        5.3.4 与农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餐
    5.4 可持续生存的消费观念与策略
        5.4.1 节制为本的饮食消费观念
        5.4.2 食以安为先的消费观念
        5.4.3 饮食消费的卫生策略
    小结
第6章 桑具:生态文化的一个典型个案
    6.1 简单回顾
        6.1.1 西藏桑具相关情况的历时性探源
        6.1.2 积肥坑:桑具可能的“前身”
        6.1.3 西藏桑具共时性分布的生态原因
    6.2 桑具修建及生态文化
        6.2.1 桑具修建的时间和步骤
        6.2.2 桑具的空间布局
        6.2.3 桑具的形制结构
    6.3 桑具的功能
        6.3.1 作为固定排泄场所的桑具
        6.3.2 桑具的积肥功能
        6.3.3 桑具的卫生功能和环保功能
    6.4 藏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桑具
        6.4.1 与桑具相关的禁忌
        6.4.2 洁净与污秽观念下的桑具
        6.4.3 上下观念的桑具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人工控制光照促进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我国绒山羊简介及其育种现状
    1.2 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
    1.3 绒山羊毛囊发育及绒毛生长规律
    1.4 毛囊发育、绒毛生长相关机理研究进展
        1.4.1 绒毛生长相关激素及因子
        1.4.2 毛囊发育、绒毛生长相关基因
        1.4.3 毛囊发育、绒毛生长相关信号通路
    1.5 光周期对毛囊生长调控的影响
    1.6 基因芯片技术
        1.6.1 基因芯片的概念
        1.6.2 基因芯片的种类
        1.6.3 基因芯片检测原理及基本流程
        1.6.4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1.7 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一人工控制光照对绒山羊绒毛生长相关激素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绒山羊人工控制光照增绒处理
        2.2.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2.3 激素及细胞因子含量测定
        2.2.4 激素浓度的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控制光照前后绒毛生长指标和体重对比
        2.3.2 绒山羊血液中的各激素浓度
        2.3.3 激素相关性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3 研究二人工控制光照激活绒山羊毛囊细胞增殖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绒山羊人工控制光照增绒处理
        3.2.2 皮肤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2.3 组织切片的制作及伊红-苏木素染色
        3.2.4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3.2.5 标志性蛋白表达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组织学分析
        3.3.2 毛囊不同生长时期细胞增殖变化
        3.3.3 毛囊干细胞的分化
        3.3.4 毛囊中β-catenin的表达
    3.4 讨论
    3.5 小结
4 研究三控制光照和正常光照绒山羊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4.1.3 芯片
    4.2 实验方法
        4.2.1 绒山羊人工控制光照增绒处理
        4.2.2 皮肤样品的采集
        4.2.3 RNA提取
        4.2.4 检测RNA质量
        4.2.5 芯片杂交基本流程
        4.2.6 芯片清洗及扫描
        4.2.7 获取图像及分析数据
        4.2.8 差异表基因(DEG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总RNA提取结果
        4.3.2 芯片杂交信号图像
        4.3.3 基因芯片杂交信号散点图
        4.3.4 筛选差异性表达基因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4.3.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
    4.4 讨论
        4.4.1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4.4.2 毛结构形成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4.4.3 毛囊周边皮肤附属物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4.5 小结
5 研究四K34、MLN和CYP1A1基因在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皮肤样品的采集
        5.2.2 RNA的提取
        5.2.3 RNA质量检测
        5.2.4 反转录
        5.2.5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5.2.6 荧光定量PCR反应操作步骤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总RNA提取结果
        5.3.2 cDNA质量及引物特异性检测
        5.3.3 K34、MLN和CYP1A1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5.4 讨论
    5.5 小结
6 结论
7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研究 ——以黄木独村和梅林庙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
        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1.1.3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根本所在
        1.1.4 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1.1.5 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化动力
        1.1.6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概念明晰
        2.1.1 乡村
        2.1.2 乡村规划
        2.1.3 美丽乡村
        2.1.4 农牧交错区
    2.2 相关理论引介
        2.2.1 地租地价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5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2 国外相关研究评价
        2.3.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4 国内相关研究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现状问题剖析
    3.1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现状概况
        3.1.1 人口发展
        3.1.2 生态环境
        3.1.3 产业经济
        3.1.4 建设用地
        3.1.5 景观风貌
        3.1.6 基础设施
    3.2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发展问题
        3.2.1 空间规模大、人口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
        3.2.3 产业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生产难度大
        3.2.4 生态安全格局破坏,景观风貌整体不佳
        3.2.5 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公共设施建设受阻
    3.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发展问题成因
        3.3.1 乡村人口迁移缺乏引导
        3.3.2 乡村资源环境的特殊性
        3.3.3 乡村地域文化未能延续
        3.3.4 乡村规划建设主体缺位
    3.4 本章小结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发展路径
    4.1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美丽乡村建设诉求
        4.1.1 乡村人口回流,集聚活力再生
        4.1.2 生活品质提升,塑造美丽景观
        4.1.3 生态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1.4 城乡有效互动,缩小城乡差距
    4.2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经验借鉴
        4.2.1 浙江安吉县高家堂村
        4.2.2 内蒙古巴彦淖尔富强村
        4.2.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脑干哈达嘎查
    4.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路径探讨
        4.3.1 村庄用地集约化路径
        4.3.2 产业发展现代化路径
        4.3.3 景观环境地域化路径
        4.3.4 基础设施标准化路径
    4.4 本章小结
5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实践研究
    5.1 鄂尔多斯农业主导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达拉特旗黄木独村为例
        5.1.1 现状梳理
        5.1.2 问题剖析
        5.1.3 策略提出
    5.2 鄂尔多斯牧业主导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乌审旗梅林庙嘎查为例
        5.2.1 现状梳理
        5.2.2 问题剖析
        5.2.3 策略提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特色之处
    6.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表1:调查问卷
附表2:调查问卷发放情况表

(9)伊犁维吾尔族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相关综述
        1.国外本土生态知识的研究状况
        2.国内本土生态知识的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
一、伊犁维吾尔族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的概述
    (一) 维吾尔族本土生态知识中的生态观
    (二) 维吾尔族本土生态知识中的节气节历
二、伊犁维吾尔族农业生计策略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一) 伊犁苏布台乡的概况
        1.地理位置
        2.历史沿革
    (二) 伊犁苏布台乡生计策略中的生态知识
        1.生计行为中的生态知识
        2.生计安全中的生态知识
    (三) 苏布台乡文化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1.常态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2.抗风险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3.补救性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三、伊犁维吾尔族林果业生计策略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一) 伊犁吐鲁番吁孜乡的概况
        1.地理位置
        2.历史沿革
    (二) 吐鲁番于孜乡生计策略中的生态知识
        1.生计行为中的生态知识
        2.生计安全中的生态知识
    (三) 吐鲁番于孜乡文化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1.常态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2.抗风险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3.补救性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四、伊犁维吾尔族牧业生计策略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一) 巴彦岱历史概况
        1.地理位置
        2.民族构成
    (二) 巴彦岱生计策略中的生态文化
        1.生计行为中的生态知识
        2.生计安全中的生态知识
    (三) 巴彦岱文化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1.常态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2.抗风险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3.补救性适应中的本土生态知识
五、伊犁维吾尔族传统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保护
    (一) 维吾尔族传统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的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二) 维吾尔族传统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草木灰在花生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四、草木灰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D]. 陈映华. 西南大学, 2021(01)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3]高寒阴湿区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技术[J]. 漆琚涛,许彩荷,郎建军,包晓莹. 中国种业, 2020(03)
  • [4]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地理研究[D]. 董鹏飞.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6]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D]. 曾仁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4)
  • [7]人工控制光照促进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的研究[D]. 勿都巴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8]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研究 ——以黄木独村和梅林庙嘎查为例[D]. 王喜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伊犁维吾尔族生计策略中本土生态知识的研究[D]. 麦地乃·阿不都克力木. 新疆大学, 2018(12)
  • [10]草木灰在花生种植中的应用[J]. 罗小菊,邱云峰. 乡村科技, 2016(30)

标签:;  ;  ;  ;  ;  

植物灰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