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的定位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的定位

一、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馆员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朱书阳[1](2017)在《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研究 ——知识转化中介效应》文中提出自2007年深圳图书馆率先实施法人治理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发展历经十年之久,不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促进下,公共图书馆治理再一次被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要素之一。十余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成为图书馆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操作性的应用价值。同时,现有的研究未能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相结合,未能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优势,因而未能有效发挥图书馆法人治理的作用。在委托-代理框架下,法人治理是公司治理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延伸。公共图书馆管理层具有“理性经济人”或“政治理性人”的特征,在健全的激励机制下,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管理价值。在法人治理实施之后,管理层的利益有所提高,管理层责任有所明确,就会加大管理创新的力度,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并增强图书馆服务能力。相比于传统治理模式而言,法人治理模式可以形成更为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本研究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400份有效样本,借助于SPSS20. 0软件和Lisrel8. 7软件,利用中介效应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并检验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知识转化中介效应模型、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知识转化SECI要素中介效应模型,从而揭示了知识转化中介效应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的微观促进机理,不仅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改进策略,也提出了知识转化的改进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化对法人治理的支持策略,进而增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基于中国公共图书馆运营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的分布函数参数化方法,论证了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实施可以实现对传统管理的超越,对管理层实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从而促进服务能力的提高。(2)运用中介效应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研究与知识转化研究的融合,构建了全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论框架,也为法人治理的推进奠定了基础。(3)根据知识转化及要素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的结果,结合于对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调查性认识,提出了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内隐化、知识组合化对法人治理的支持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成长。

陈一[2](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李小英[3](2014)在《我国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改变,传统大学图书馆功能不断受到冲击。数字化、全开放和资源整合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新的特征。本文以高等教育学和图书馆学为视角,考察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的现状,并提出策略。图书馆是大学的学术性单位。现代大学的全面发展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挑战,使它既成为了学术性机构,也成为了服务型组织,并要求不断拓展自身职能,以配合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需要,更好的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但是,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网络环境的改变、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的进一步拓展。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对读者学习和科研的支持、并不断增强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改变传统观念,将服务辐射到学校以外,以博得社会人士的认可,从而积极参与到大学图书馆的建设中。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利用、入馆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和科技查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通过实地调查、问卷采访,发现图书馆存在自习功能突出、参考咨询利用率不高、教学参考资源缺乏等问题,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陪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国外大学图书馆在服务方式和内容上的创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尤其是教师调研会、教师电子信息系列讲座等与院系的各种合作,使得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吸引了更多的师生重新走进图书馆。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以读者为主体,实现读者教育的创新既可以提升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吸引力,也可以提高读者利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工作、学习和科研中,成为一种终身实用的技能。

毛刚[4](2013)在《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用户需求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学者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受到以文献资源为中心的理念影响,加之图书馆本位思想的严重束缚,特别是在学术界对技术研究倾注了过多热情的大环境下,在似乎解决了技术问题就能够解决图书馆所有问题的理念支配下,图书馆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自身建设与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随着图书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图书馆去中心化、去职业化趋势的加剧,图书馆逐渐开始加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以用户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并在相关研究中发挥着引领思潮的作用。可以说,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当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与薄弱之处。第一是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深入研究用户需求,缺乏比较公认的用户需求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是缺乏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本质的研究,相关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深入性、连续性有待加强;第三,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利用图书馆产生信息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关系,从这种关系出发,分析这一最简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探求问题的本质及根源,应该是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当前的研究普遍缺乏以用户需求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更多考虑如何获取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很少考虑用户需求的产生、萎缩、消失、转移、外溢、扩散、竞争,对用户以及用户需求所处环境的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本文在对当前用户需求研究现状、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现状、需求理论、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的研究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图书馆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的需求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并构建了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用户需求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利用图书馆产生信息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关系。从这种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出发,分析这一最简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探求问题的本质及根源,应该是最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认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可以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因而本文也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来研究图书馆生态服务系统。(2)存在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现象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是指:当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时,用户主动寻找新的服务提供方,将需求部分或者全部诉诸于新的服务方,并对其他图书馆和用户产生影响的现象。在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中,应理性看待并重视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现象,通过对图书馆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合理引导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使用户需求真正得到满足,而不是被囿于图书馆的垄断范围内,或者由于缺乏应有的服务而使用户需求萎缩甚至消亡。(3)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生态性的界定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否具有生态性,是指导图书馆今后工作重点,努力改进并缩小与其他图书馆差距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本文认为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否具有生态性,应从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建设、图书馆服务的生态持续性、用户需求的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力、图书馆服务对用户需求的引导能力与结合能力、种群间的和谐共存与竞争发展、系统角色的职能定位等方面考量。(4)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主体构成、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环境构成、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进行了研究(5)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功能维度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功能维度主要包括提供生态服务、改善优化关系、实现高效健康的信息流转、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引导功能、实现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保持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系统平衡等六大功能维度。(6)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就是将用户、用户需求、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知识、技术、图书馆制度与理念、图书馆、图书馆馆员、图书馆服务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生态结构合理的生态服务系统,并保持系统的协调性、匹配性,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凝聚力,使系统不断向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达到某一临界点时产生巨涨落,进而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发展。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用户与需求的结合能力、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能力、服务与图书馆的结合能力、图书馆与知识的结合能力、知识与用户的结合能力。在此基础上,今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体现在了基于生态服务链结合能力的用户资源、需求资源的竞争上。(7)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平衡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平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基于服务的内化与外化间的平衡、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主体间的平衡、用户需求与图书馆理念制度核心价值的平衡、用户需求生物多样性与图书馆服务的平衡。(8)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开发能力、获取能力、实现能力、适应能力、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用户需求的引导能力。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进行了概念模型设计,并提出了35条假设。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向图书馆发放了调查问卷。使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9)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优化机制、信息流转机制、图书馆用户需求结合机制、生态友好型发展机制、平衡机制、监测与评价机制。(10)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即首先从系统建设的思路入手,对系统运行的基础和系统建设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构建;最后,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构建。

付小红[5](2013)在《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重新定位》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给图书馆的生存定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应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深刻反省和重新定位,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文章阐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的发展正逐步迈向数字图书馆,并对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角色的转化。

王丽萍[6](2012)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重新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型图书馆的转换进行分析,阐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的发展正逐步迈向数字图书馆,并对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角色的转化。

王萃[7](2011)在《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路径》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环境的形成为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都震撼和驱策着图书馆,要求图书馆顺应时代的潮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服务布局和方针进行调整,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构建适应数字环境的管理体系。当前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人在努力思考着如何在信息浪潮下稳固图书馆的地位并使其迅速发展。本课题从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新环境出发,分析了当前图书馆面对的诸多挑战,并分别提出对策,主要对策有进行数字化获取提高图书馆信息收藏能力;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图书馆融入社会应对开放的存取环境;强化信息加工处理功能提高知识经济下图书馆的竞争力;回归教育与文化价值强调图书馆精神。文章采用了理论分析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目的在于使图书馆明确其所担负的全新信息使命,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范兴坤[8](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李曙英[9](2010)在《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馆员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是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务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向智能化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是具有服务与学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馆员,馆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

关欣[10](2010)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图书馆是保存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和机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是要为用户提供满意、高效的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想要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势必要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要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只有这样,数字图书馆才能实现深层次服务,从而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其迫切的。本文选择“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为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到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中来,探讨知识经济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完善和丰富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深化并拓展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本文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1.丰富和完善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3.构建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4.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企业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数字图书馆自身的特点,深入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界定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成要素,并基于此辨析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在实践方面,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对知识管理绩效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规范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加速图书情报机构知识化进程,以及推进数字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实现全面创新和提升运营绩效做出微薄贡献。

二、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馆员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馆员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研究 ——知识转化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西方国家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兴起
        1.1.2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发展
        1.1.3 知识管理对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存在支持作用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实践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深化分析
        1.3.1 图书馆法人治理研究综述与评述
        1.3.2 图书馆知识管理及知识转化研究综述与评述
        1.3.3 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和服务能力研究综述与评述
        1.3.4 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研究综述与评述
        1.3.5 图书馆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研究综述与评述
        1.3.6 图书馆法人治理与知识管理相关性研究综述与评述
        1.3.7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研究深化分析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理性经济人”和“政治理性人”
        2.1.2 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行政治理
        2.1.3 法人治理结构与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
        2.1.4 知识资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转化
    2.2 基础理论
        2.2.1 服务治理理论
        2.2.2 知识转化SECI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
        2.2.4 客户满意度理论
        2.2.5 中介效应理论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委托-代理优化机制研究
    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层“理性经济人”和“政治理性人”特征分析
    3.2 传统治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委托-代理特征分析
    3.3 法人治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委托-代理特征分析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层利益增长分析
        3.3.2 公共图书馆管理层努力程度增长分析
    3.4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下委托-代理机制优化分析
        3.4.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委托-代理模型设计
        3.4.2 传统治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委托-代理均衡机制分析
        3.4.3 法人治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委托-代理均衡优化机制分析
    3.5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委托-代理优化机制研究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设计——知识转化中介效应
    4.1 基本概念结构解析
        4.1.1 图书馆法人治理概念结构解析
        4.1.2 图书馆知识转化概念结构解析
        4.1.3 图书馆服务能力概念结构解析
    4.2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设计
        4.2.1 公平性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2.2 参与性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2.3 责任性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2.4 透明性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2.5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模型确立
    4.3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设计
        4.3.1 知识社会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3.2 知识外显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3.3 知识内隐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3.4 知识组合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3.5 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模型确立
    4.4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知识转化中介效应模型设计
        4.4.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4.2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分析
        4.4.3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知识转化促进效应分析
        4.4.4 中介效应分析与中介效应模型设计
    4.5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SECI中介效应模型设计
        4.5.1 知识社会化中介效应分析及模型设计
        4.5.2 知识外显化中介效应分析及模型设计
        4.5.3 知识内隐化中介效应分析及模型设计
        4.5.4 知识组合化中介效应分析及模型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知识转化、服务能力要素设计
    5.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要素设计
        5.1.1 公共图书馆公平性治理要素设计
        5.1.2 公共图书馆参与性治理要素设计
        5.1.3 公共图书馆责任性治理要素设计
        5.1.4 公共图书馆透明性治理要素设计
    5.2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要素设计
        5.2.1 公共图书馆知识社会化要素设计
        5.2.2 公共图书馆知识外显化要素设计
        5.2.3 公共图书馆知识内隐化要素设计
        5.2.4 公共图书馆知识组合化要素设计
    5.3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要素设计
        5.3.1 公共图书馆知识更新能力要素设计
        5.3.2 公共图书馆信息技术能力要素设计
        5.3.3 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能力要素设计
        5.3.4 公共图书馆理念转化能力要素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样本调查、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6.1 样本调查和样本特征分析
        6.1.1 问卷设计
        6.1.2 样本调查
        6.1.3 样本特征分析
    6.2 要素信度检验
        6.2.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测度量表信度检验
        6.2.2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测度量表信度检验
        6.2.3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测度量表信度检验
    6.3 要素效度检验
        6.3.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测度量表效度检验
        6.3.2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测度量表效度检验
        6.3.3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测度量表效度检验
    6.4 未通过因子检验指标的分析
        6.4.1 未通过因子检验的法人治理指标的分析
        6.4.2 未通过因子检验的知识转化指标的分析
        6.4.3 未通过因子检验的服务能力指标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模型检验
    7.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检验
        7.1.1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检验过程
        7.1.2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
    7.2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检验
        7.2.1 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检验过程
        7.2.2 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
    7.3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知识转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3.1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基本模型检验
        7.3.2 知识转化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基本模型检验
        7.3.3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知识转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3.4 模型拟合指数列表
    7.4 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机制中SECI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4.1 知识社会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4.2 知识外显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4.3 知识内隐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4.4 知识组合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7.5 未通过检验假设的综合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法人治理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8.1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优化策略
        8.1.1 公平性治理优化策略
        8.1.2 参与性治理优化策略
        8.1.3 责任性治理优化策略
        8.1.4 透明性治理优化策略
        8.1.5 综合性治理优化策略
    8.2 法人治理下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深化策略
        8.2.1 知识社会化深化策略
        8.2.2 知识外显化深化策略
        8.2.3 知识内隐化深化策略
        8.2.4 知识组合化深化策略
    8.3 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对法人治理的支持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及参加的研究课题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相关术语界定
        0.2.1 图书馆转型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0.2.3 风险治理
    0.3 理论基础
        0.3.1 组织发展理论
        0.3.2 社会认同理论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0.3.4 不确定性理论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4.3 研究内容
    0.5 研究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3 研究评论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3.1 投资与预算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2.3.3 人力资源
        2.3.4 信息技术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3.1 风险测度
        3.1.1 转型效率
        3.1.2 转型成本
        3.1.3 转型效益
        3.1.4 转型文化
    3.2 风险来源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4.1 识别原则
        4.1.1 系统性
        4.1.2 完整性
        4.1.3 重要性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4.2.2 图书馆观察
        4.2.3 意见征询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5.1 总体认知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5.1.3 风险因素测评
    5.2 风险认知差异
        5.2.1 图书馆性质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5.3 多维分析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6.1 环境风险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6.2 运营风险
        6.2.1 业务流程改变
        6.2.2 领导力挑战
        6.2.3 人力资源短缺
    6.3 财务风险
        6.3.1 投资保障不足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6.4 法律风险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6.5 技术风险
        6.5.1 技术采纳迟缓
        6.5.2 技术融合不佳
    6.6 价值风险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6.6.2 传统服务弱化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7.1.1 普遍性
        7.1.2 可预知性
        7.1.3 可变性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7.2.1 演化路径
        7.2.2 演化模型
        7.2.3 转型风险函数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9 研究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3)我国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调查法
        1.3.3 问卷法
        1.3.4 访谈法
    1.4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
    2.1 古代书院藏书楼
        2.1.1 书院
        2.1.2 书院藏书
    2.2 近代大学图书馆
        2.2.1 近代大学图书馆的发展
        2.2.2 近代大学图书馆的特点
    2.3 现代大学图书馆
        2.3.1 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发展
        2.3.2 现代大学图书馆的特性
第三章 现代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
    3.1 馆藏的变化
        3.1.1 馆藏范围不断扩大
        3.1.2 馆藏结构调整
    3.2 图书馆员职业的转变
    3.3 对读者的影响
        3.3.1 对传统服务模式和内容提出挑战
        3.3.2 参考咨询成为读者服务的重心
        3.3.3 读者教育范畴不断扩大
第四章 为大学发展服务的现代图书馆功能定位
    4.1 支持功能日益凸显
        4.1.1 学习支持
        4.1.2 科研支持
    4.2 读者教育功能不断增强
        4.2.1 读者隐性教育
        4.2.2 读者显性教育
    4.3 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日益增强
        4.3.1 大学图书馆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
        4.3.2 大学图书馆通过教育功能来实现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4.4 社会服务功能日益拓展
第五章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的现状与问题
    5.1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基本情况
        5.1.1 馆藏资源利用与发展
        5.1.2 入馆教育
        5.1.3 信息素质教育
        5.1.4 科技查新
    5.2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分析
        5.2.1 自习功能突出
        5.2.2 参考咨询利用率不高
        5.2.3 缺乏教学参考资源服务
        5.2.4 特色资源延续性建设滞后
        5.2.5 馆员问题突出
        5.2.6 读者教育效果有待深化
第六章 制约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拓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教育观念的转变
    6.2 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6.3 信息技术的使用和网络环境的改变
    6.4 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变化
第七章 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拓展的途径
    7.1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7.2 鼓励服务方式创新
        7.2.1 加强图书馆与院系的合作
        7.2.2 建设多功能的学习空间
    7.3 重视馆员队伍建设
        7.3.1 加强培训
        7.3.2 建立激励机制
    7.4 创新读者教育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4)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用户需求
        1.3.2 生态理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用户需求的相关理论
        2.1.1 图书馆用户需求
        2.1.2 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
        2.1.3 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
    2.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生态系统功能
        2.2.4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转移
        2.2.5 生态承载力
    2.3 生态位理论
        2.3.1 生态位的概念
        2.3.2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
        2.3.3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2.4 生态学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
        2.4.1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
        2.4.2 生态学视角下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要求
        2.4.3 生态学理论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工作的扩展
        2.4.4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生态承载力
        2.4.5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生态服务、生态服务系统、生态系统服务
第3章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
    3.1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性界定
        3.1.1 生态与生态性
        3.1.2 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建设
        3.1.3 图书馆服务的生态持续性
        3.1.4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生物多样性
        3.1.5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环境友好
        3.1.6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3.1.7 图书馆服务对用户需求的引导能力与结合能力
        3.1.8 用户需求种群间的和谐共存与竞争发展
        3.1.9 明确的角色职能定位
    3.2 当前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非生态性表征
        3.2.1 服务功能的生态性缺失
        3.2.2 服务职能角色定位的生态性缺失
        3.2.3 服务理念的生态性缺失
        3.2.4 影响力与结合力的生态性缺失
        3.2.5 服务规划的生态性缺失
    3.3 当前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大量用户流失与图书馆边缘化、空壳化
        3.3.2 缺乏从生态学视角正确处理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3.3.3 服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污染与不合理现象
        3.3.4 图书馆服务缺乏动态性与变化性
        3.3.5 缺乏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观的指导
第4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4.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
        4.1.1 主体
        4.1.2 环境构成
        4.1.3 生态服务链
    4.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
        4.2.1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开发能力
        4.2.2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获取能力
        4.2.3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实现能力
        4.2.4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
        4.2.5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
        4.2.6 图书馆用户需求引导能力
        4.2.7 各组成要素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绩效的影响
第5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推演
        5.1.1 研究假设
        5.1.2 概念模型设计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调查问卷设置
        5.2.2 数据采集
    5.3 数据分析
        5.3.1 信度检验
        5.3.2 效度检验
        5.3.3 拟合检验
        5.3.4 假设检验结果
    5.4 实证结果讨论
        5.4.1 用户需求开发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5.4.2 用户需求获取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5.4.3 用户需求实现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5.4.4 用户需求适应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5.4.5 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5.4.6 用户需求引导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第6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
    6.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运行机制的原理
        6.1.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6.1.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运行机制的原则
    6.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优化机制
        6.2.1 用户需求环境的优化机制
        6.2.2 图书馆信息环境的优化机制
        6.2.3 制度环境的优化机制
    6.3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信息流转机制
        6.3.1 高效的信息流转机制
        6.3.2 信息流转的需求映射机制
        6.3.3 信息流转的图书馆协同机制
    6.4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结合机制
        6.4.1 用户与需求的结合机制
        6.4.2 需求与服务的结合机制
        6.4.3 服务与图书馆的结合机制
        6.4.4 图书馆与知识的结合机制
        6.4.5 知识与用户的结合机制
    6.5 生态友好型发展机制
        6.5.1 生态发展机制
        6.5.2 和谐发展机制
        6.5.3 可持续发展机制
    6.6 平衡机制
        6.6.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主体间的平衡机制
        6.6.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位的平衡机制
        6.6.3 图书馆用户需求种群的生态平衡机制
        6.6.4 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平衡机制
    6.7 监测与评价机制
        6.7.1 环境监测机制
        6.7.2 过程监测机制
        6.7.3 结果监测机制
        6.7.4 评价机制
第7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
    7.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建设思路
        7.1.1 系统运行的基础
        7.1.2 系统建设的原则
    7.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结构
        7.2.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概念模型
        7.2.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信息场
        7.2.3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需求场
        7.2.4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
        7.2.5 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的双螺旋结构
        7.2.6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生态服务圈
    7.3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功能
        7.3.1 生态服务功能
        7.3.2 优化调节功能
        7.3.3 信息流转功能
        7.3.4 面向用户需求的引导功能
        7.3.5 生态服务链的结合功能
        7.3.6 系统平衡功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重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正从传统型逐步向现代型转化
    1. 网络的兴起与传统图书馆的萎缩。
    2. 社会认可所占资源优势的图书馆。
    3. 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二、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
    1. 知识导航员。
    2. 知识管理员。
    3. 信息教育者。

(6)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重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正从传统型逐步向现代型转化
    1. 网络的兴起与传统图书馆的萎缩。
    2. 社会认可所占资源优势的图书馆。
    3. 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二、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
    1. 创新机制, 转变观点。
    2. 适应转型, 加强学习。

(7)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图书馆面临的崭新的信息环境
    第一节 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
    第二节 信息服务方式网络化
    第三节 信息服务环境社会化
第二章 图书馆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节 图书馆的收藏功能受到挑战
    第二节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组织方式受到挑战
    第三节 图书馆面临开放的存取环境的挑战
    第四节 图书馆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五节 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核心价值受到了挑战
第三章 图书馆应对路径
    第一节 进行数字化获取提高图书馆信息收藏能力
    第二节 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一、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遵循的原则
        二、采取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
        三、数字图书馆在版权保护问题上应采取的对策
    第三节 图书馆融入社会应对开放的存取环境
        一、积极开发、建设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
        二、开放存取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节 强化信息加工处理功能提高知识经济下图书馆的竞争力
        一、提高馆员素质
        二、图书馆观念创新
        三、转变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第五节 回归教育与文化价值强调图书馆精神
        一、读者至上
        二、重视馆员
        三、连通社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9)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馆员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服务属性
    (一) 高校图书馆职业的特点
    (二) 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
    (三) 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工作的学术属性
    (一) 馆员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 馆员的综合能力的养成
三、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馆员的培养

(10)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界定
        2.1.1 知识管理
        2.1.2 数字图书馆
        2.1.3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
    2.2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
    2.3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成架构
    2.4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遵循原则
    2.5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技术体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1.1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
        3.1.2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2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2.1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
        3.2.2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3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3.1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
        3.3.2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4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4.1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
        3.4.2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5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5.1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
        3.5.2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6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6.1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
        3.6.2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7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7.1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
        3.7.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8 知识管理组成要素对知识管理绩效的作用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证研究
    4.1 概念模型的设计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相关研究假设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相关研究假设
        4.2.3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假设
        4.2.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假设
        4.2.5 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的相关研究假设
        4.2.6 数字图书馆知识创新的相关研究假设
        4.2.7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研究假设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4 变量度量
        4.4.1 变量量表的设计
        4.4.2 信度检验
        4.4.3 效度分析
    4.5 模型的拟合检验
    4.6 假设检验结果
    4.7 研究结果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5.1 数字图书馆的知本管理
        5.1.1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分类、转化与积累
        5.1.2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
    5.2 数字图书馆的人本管理
        5.2.1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5.2.2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
    5.3 数字图书馆的能本管理
    5.4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相互关系
    5.5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研究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实施途径
    6.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实施途径
    6.3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实施途径
    6.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施途径
    6.5 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的实施途径
    6.6 数字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实施途径
    6.7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途径
    6.8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
        6.8.1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得势施对策
        6.8.2 数字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施对策
        6.8.3 数字图书馆能本管理的实施对策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国内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馆员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对服务能力促进效应研究 ——知识转化中介效应[D]. 朱书阳. 江苏大学, 2017(01)
  •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3]我国现代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D]. 李小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4]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D]. 毛刚. 吉林大学, 2013(08)
  • [5]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重新定位[J]. 付小红. 黑龙江史志, 2013(09)
  • [6]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重新定位[J]. 王丽萍. 经济师, 2012(04)
  • [7]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路径[D]. 王萃. 黑龙江大学, 2011(07)
  •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9]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馆员的培养[J]. 李曙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0]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D]. 关欣. 吉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的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