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

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

一、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瑶,杨睿,赵创[1](2020)在《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点阵材料零件是由周期性的点阵桁架组成的,是具有三维有序多孔结构的零件。它的CAD模型的完整表述是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改善点阵材料零件设计和增材制造中零件信息表述方面存在的设计意图丢失等问题,将点阵视为一种具有宏观等效材料属性的材料,从而将由单一材料构成、结构复杂的点阵材料零件转化为由多材料构成、结构相较简单的等效材料零件,从宏细观两个维度上描述点阵材料零件的几何/拓扑信息和材料信息,建立完善的双尺度CAD模型。

唐瑶[2](2020)在《基于半面结构/线框模型的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表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点阵材料零件是一种集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与储能、吸能、隐身、阻尼、热控于一体的多功能轻质材料零件,且其内部开放贯通的空间为多功能器件的埋藏提供了条件,因而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器、飞机、舰船、医学、体育、交通、建筑以及能源等诸多领域。为了更好的将点阵材料零件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满足具体工程问题所提出的设计要求,解决点阵材料零件设计和制造中零件信息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以往非均质材料零件CAD模型表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均匀化理论将点阵视为一种具有宏观等效材料属性的材料,从宏细观两个层面对点阵材料零件CAD模型进行表述,并通过数据库将宏细观表述联系起来,建立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目前点阵材料零件设计和制造中零件信息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CAD模型技术发展以及非均质材料CAD模型表述方法进行回顾,明确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意义。其次,针对点阵材料零件设计制造中零件信息表述方面存在的以设计意图丢失为首的一系列问题,突破传统材料与结构之间的界限,基于均匀化理论将点阵视为一种具有宏观等效材料属性的可设计材料,从而将由单一材料构成、结构复杂的点阵材料零件转化为由多材料构成、结构相较简单的等效材料零件,并基于其内部出现的等效材料属性边界提出建立宏细观表述相结合的双尺度CAD模型。然后,针对点阵材料零件宏观尺度上存在的非流形特性,综合考虑多种非流形表述方法的适用性和简洁性,选择利用半面数据结构组织其几何/拓扑信息和等效材料属性信息,给出具体的数据结构表述,并通过宏观等效材料属性示例验证该数据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起完整的宏观尺度CAD模型。最后,针对点阵材料零件细观尺度上的几何/拓扑信息、材料信息进行了具体描述,给出描述点阵细观几何/拓扑信息和材料信息的数据结构,并通过金字塔点阵结构验证该数据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起完整的细观尺度CAD模型。通过数据库将点阵材料零件的宏细观CAD模型联系起来,从而建立完整的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

葛晓波[3](2020)在《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产品设计的迭代更新,以满足产品多样化、定制化发展的需求。如何快速、方便、准确地构建产品整机的三维几何模型和仿真模型。快速建模技术是实现上述需求的技术手段。目前快速建模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类特定产品对象,通用性差,缺乏可配置的产品结构映射,无法满足越来越普遍的产品定制化需求;现有的设计知识表示研究大多面向方案概念设计,其功能结构的知识映射不足以支撑具有复杂结构层次的机械产品模型;现有的集成建模方法侧重于打通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强调系统间固定的输入输出方式,限制了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为解决现有快速建模技术中存在的适应性差、拓展性差、缺乏对模型构建过程的知识表述、建模过程繁琐复杂等问题,本文开展了知识驱动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和知识驱动的CAD/CAE集成建模技术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规则描述语义的框架模型表示方法。通过对大量复杂产品建模过程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满足整机级参数化需求的建模规则描述语义,建立了框架模型表述体系,从逻辑表达、图形表达、几何表达、语义表达几方面全面、准确地描述参数化模型的构建过程。研究了基于框架模型的产品整机模型实例化过程,通过逐级的虚特征、虚组件实例化迭代,实现了主参数驱动的整机参数化模型自上而下地构建。开发了基于框架模型描述语义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并进行了案例测试。系统实现了模型框架与规则的分离,通过预先定义的模型模板并结合可视化交互界面,用户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步骤方便、快速地建立复杂的产品整机模型。(2)提出了一种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了面向几何建模过程的设计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参数-功能-行为-结构”设计知识表示法(PFBS),即在功能-行为-结构表示法的基础上,引入参数层面的知识表示,通过参数-功能、参数-行为、参数-结构的驱动接口,实现了由设计知识驱动的从需求参数出发到产品功能分解,再到功能行为衍生,最后到结构表示的设计知识推理过程。将PFBS设计知识表示法与框架模型描述语义相结合,提出了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将设计知识作为一种约束存在于框架模型内,且能够驱动框架模型中的虚特征、虚组件、装配约束等组成部分。对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实例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知识驱动原理的不同提出了知识驱动的静态框架模型和知识驱动的动态框架模型,并通过实例对其实例化过程分别进行了验证。(3)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CAD/CAE集成建模方法。研究了面向热性能仿真的电子设备CAD/CAE集成建模需求。针对模型简化的需求,分析了三维模型的特征组成,提出了基于规则的特征简化方法,并以特征尺寸参数和特征体积权重为简化规则,实现了CAD模型的特征简化;针对CAE特征构建的需求,研究了分析特征的表示形式,图形学算法实现了CAD模型中分析特征数据的提取,实现了热仿真中常见的接触热阻、流体域等分析特征的自动构建方法。最后,通过机载机箱的案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4)开发了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系统并开展了相关应用验证。设计并实现了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的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织结构、系统框架及各模块组成与功能。以MCU机载插箱为例,给定设计需求参数,通过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在设计知识的驱动下实现了MCU机载插箱的功能、行为、结构、参数各个层面的推理求解,将设计需求转化为模型实例的驱动参数,并最终得到了MCU机箱的几何模型实例;从MCU几何模型出发,结合CAD/CAE集成建模技术,构建了MCU机箱的CAE模型,以设计需求参数为边界条件,对模型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由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是准确有效的。

刘洪豪[4](2020)在《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机械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多数依然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存在产品开发周期长、重复性设计多、设计资源难以重用等问题,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的模型检索重用技术是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利用已有设计资源,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从而实现快速化设计。目前包括农机制造领域在内的三维模型数量快速增长,满足农机设计人员全方位、多样化的模型检索需求已成为农机设计重用技术的关键。为提高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的准确度与适用性,促进农机装备快速化、智能化设计,本文面向农机装备设计重用,聚焦三维模型检索关键技术,分别针对农机三维CAD模型的通用性、特殊性以及局部耦合性设计特点展开检索方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专用库。三维模型库是研究检索方法准确性与适用性的基础,专一领域需要专用模型库,专用模型库需要专用检索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课题协作农机企业、互联网以及三维建模三种方式收集农机三维CAD模型,构建了以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为主,以农机装备关键零件为辅,以国际通用CAD模型为补充的农机三维模型专用库,解决了农机三维CAD模型库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为研究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专用检索方法提供充分数模资源支持。(2)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动态加权的形状分布检索方法。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中具有通用属性以及结构简单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在利用传统形状分布方法检索快速且稳定的基础上,重点在特征点采样规则、多特征融合两方面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形状分布特征提取效果不仅能够体现模型线与面、内部与表面、距离与曲率等综合形状特征,而且能够有效弱化低区分度特征,突出模型特征差异性,提高了模型特征分辨率。(3)研究了基于多分辨三维小波变换的模型检索方法。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中具有特殊性以及结构复杂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将空间域难以有效提取模型特征问题转换到频域,采用三维小波变换方式提取三维模型特征,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变换后的多分辨频域特征子空间进行相似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二层级小波变换能够满足现阶段结构复杂模型检索精度要求,基于小波变换的检索方法有效提高了农机功能性与结构复杂类模型检索准确度与适用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传播模拟的三维模型局部特征检索方法。农机模型局部耦合特征多数集中于模型内部,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只依靠模型表面信息,制约了模型局部特征检索性能。针对农机三维模型局部耦合多样性,本文利用光线传播时透射性强这一特性,使用Monte-Carlo法模拟光子束在三维模型中的传播历程,借助多种光传播信息表征隐藏在三维模型内部的局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融合模型表面特性与内部形态的局部特征,更好满足了农机三维模型局部特征检索需求。以上针对农机三维模型通用性、特殊性以及局部耦合性的三种检索方法涵盖了从空间域到频率域、从整体到局部的多层次检索,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开发了农业机械装备三维模型检索原型系统SDAU-AMRS V1.01,实现对农机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与资源全面化、系统化整合,为农机装备快速设计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设计重用样板。

江志[5](2020)在《基于图形相似性和零件相关性的模具零件库检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零件库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然而,零件库中的零件数量非常庞大,在海量零件中检索想要的某一个零件或者实现某一个功能的一组零件,非常不易,并且对零件的检索技术要求较高。现有的零件库只支持关键词检索和特征检索,但由于企业标准化程度低、零件编码或解释不准确等问题导致当前检索仍有一定局限性。这些情况在模具企业中尤为严重。目前,我国模具企业普遍存在标准化率低、模具企业间的协同信息搜索难以及复杂模具维修困难等问题。因而,零件库系统尤其是模具零件库系统需要增加新的检索功能。为此本文研究两类零件检索技术,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1)基于零件图形相似性的零件检索技术。主要是利用零件草图、图片等检索相似零件。其应用场景一是:零件设计人员构思了一个零件草图,然后用这张草图在零件库中快速搜索到相似零件的信息,以便应用;应用场景二是:零件采购人员通过草图快速的在零件库中检索到不同供应商的同一种或者相似零件,分析性价比,然后购买;(2)基于零件相关性的零件检索技术。零件库中的许多零件具有关联关系,由此组成部件。因此设计人员往往希望搜索到实现某一功能、组成某一部件的一组相关零件,而不是分头去搜索其各种零件,例如:同一规格的螺栓、螺帽、止推垫圈、橡胶垫片等,以便提高搜索效率。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图形相似性的检索技术和基于关联性的搜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面向零件草图相似性检索的HED算法优化。为了支持基于零件草图相似性的零件检索,对边缘提取算法——HED算法进行优化。基于零件草图相似性的检索是为了在零件库中实现草图检索零件三维CAD模型的草图检索功能。草图检索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草图与三维CAD模型的视图的相似度小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解决思路是用HED算法提取CAD模型视图的边框图,然后用边框图与草图进行相似度比较。但是现有的HED算法在提取零件边框图时,效果非常差。经过分析研究,本文从增加数据集、残差连接以及增加Re LU激活层三个方面改进优化HED算法。第三章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零件草图相似性检索优化研究。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对基于零件草图相似性的检索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用优化的HED算法提取出的零件模型边框图与真实的草图之间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直接进行相似度比较,效果不好。因而,本文提出在优化的HED算法后面增加一个生产对抗网络(GAN)构成草图检索系统。运用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器将HED算法提取的边框图进一步优化,用判别器不断的将这些边框图逼近草图,从而提高零件检索的准确率。第四章为基于零件关联性的零件搜索技术研究。因为零件库用户(主要是产品设计人员)在利用零件库设计过程中往往选择一些关联零件组成部件,这就产生了大量的使用行为数据。从零件库中用户下载零件的历史记录中运用关联关系挖掘算法,可以获得零件的关联性,然后基于这些零件关联性帮助用户搜索相关零件。本文从最小支持度、多支持数以及用户评分三个角度出发,改进优化关联关系挖掘算法——FP-Growth算法。结合通用零件库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第五章为模具零件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在模具行业对零件库系统的需求基础上,从系统的技术和结构两个框架上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并且一一展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对基于零件图形相似性和零件相关性的零件检索技术进行了验证。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在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的同时,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琴[6](2020)在《面向复杂多结构件的机器人自动划线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航天精密铸锻件零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划线找正困难、对作业人员经验要求苛刻、加工耗时过长造成的严重制约产品生产周期和质量、影响产品定型生产等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复杂多结构件的机器人自动划线技术。通过采集复杂零件数据及并进行数字化余量分配,驱动机器人运动实现自动精确划线作业,大幅度缩短人工测量和手工分析、调整的划线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并有效保证划线精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点云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三角面片的等距采样离散技术,采用非接触式获取数据,通过离散等预处理解决了接触式测量复杂薄壁件数据时产生的零件变形及测量区域受限导致的测量数据不完整等问题。2.结合实际研究了基于数模精确配准的加工余量优化技术,通过对加工基准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余量均匀化的数模配准微调技术,实现了加工余量的的再分配,解决机加过程中因余量分配不合理、定位基准不易确定造成的加工超差等问题。3.开展了基于余量优化结果的机器人自动划线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对工件的划线轨迹再优化并编制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借助机器人划线执行装置实现复杂多结构件基准线的规划,有效地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4.结合MFC、Open GL图形库、动态链接库等技术,自主设计开发了面向机器人划线的余量分析软件及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并进行了加工实验,验证了本文所研究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徐捷[7](2019)在《3D混凝土打印成形质量分析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3D混凝土(水泥砂浆)打印技术因其无模板化施工、高效自动化、可实现复杂几何形状等特点已经成为建造行业研究应用的前沿与热点。然而,目前的3D混凝土打印技术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打印构件质量问题,包括成形质量问题、力学(强度及耐久性能等)质量问题等。其中,成形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印构件的形状、尺寸等方面的几何误差,即几何质量问题;二是打印构件表面的粗糙度欠佳,即表面质量问题。这种成形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3D混凝土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在应用实践中对3D混凝土打印构件优良成形质量的需求开展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初步建立了3D混凝土打印构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评价方法定性分析了材料性能、工艺参数、规划路径等三类决定性因素和硬件性能、构件设计参数等两类约束性因素对打印构件成形质量的耦合作用,初步建立成形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基于GD&T体系设计影响因素试验对平面和角的成形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进行定量研究,揭示成形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四个特性;最后,基于构件关键几何元素构建了打印过程成形能力对成形质量进行预测,并建立了打印构件成形质量评价模型对实际成形质量进行定量评价。(2)提出了体积成形3D混凝土打印理论及路径优化算法针对规划路径对复杂几何构件成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新型体积成形3D混凝土打印理论,阐明以可变截面体素的有序组合来代替等截面线条累加的原理,设计了针对单道次挤出体积成形的条纹状图案构件和多道次挤出体积成形的实体构件的路径优化算法,包含基于体素定位线的可变层厚模型曲面切片优化算法,和基于Voronoi图生成的可变宽度路径规划优化算法,完成了方形(矩形)截面体素的体积成形构建。(3)研发了体积成形3D混凝土打印多参数协同控制优化工艺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实现方形截面体素体积成形的3D混凝土打印原型软硬件系统,该系统可多维联动控制运动模块的XYZ三轴和挤出模块的物料挤出轴、喷嘴转向轴、喷嘴变径轴等六轴;在此基础上,基于满足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的材料配合比完成喷嘴尺寸、喷嘴移动速度、物料挤出速率和路径曲率半径等关键工艺参数匹配关系的试验拟合,构建了多参数协同控制机制,同时对设备运动卡顿、单道次路径关键点、多道次多层层面光滑度等关键工艺细节进行了优化处理。本文围绕提升3D混凝土打印成形质量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研究成果将为推动3D混凝土打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段晨旭[8](2019)在《基于机器人的电弧增材再制造路径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工艺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备上的大型铸件在铸造生产和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局部缺陷,导致设备的使用性能降低甚至整体失效。需要借助焊接的方式对缺陷铸件进行再制造,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对电弧增材再制造技术中关键的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了路径规划工具,实现了焊枪轨迹和姿态的自主规划。首先,论文对再制造过程中相关的工艺参数和路径规划算法开展了研究。通过对成形过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优焊缝间距的表达式以及堆积层高与焊缝余高的关系。结合简单截面的成形实验,分析、总结了各算法的优劣,为焊道路径规划算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单条焊缝起弧点和熄弧点的几何特点,探讨了焊层路径规划的策略。其次,论文对缺陷零件再制造区域点云数据的获取开展了研究。介绍了缺陷零件点云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流程,提出了基于边界曲率和布尔运算获取再制造区域点云数据的提取方法。然后,论文利用NX二次开发工具设计了路径规划工具。通过调用二次开发函数,实现了点云分层切片和路径自主规划,生成了再制造过程的焊枪轨迹和姿态。并对具有典型几何形态的再制造区域进行焊枪轨迹仿真,以验证路径规划工具对于不同种类和形状的再制造区域的适用性和精确度。最后,论文进行了电弧增材再制造实验。搭建了再制造实验平台,利用后处理程序对路径规划结果进行坐标变换,生成了机器人运动程序,并根据运动程序对缺陷模具进行再制造实验,以验证路径规划工具生成的焊枪轨迹和姿态的正确性。

吴庆云[9](2019)在《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维装配模型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战略转型过程中重要的基本数据源。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率,模型的重用率成为关键,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技术是提高模型重用率的有效手段。现有三维模型检索技术大部分都是基于单个零件模型的检索,以零件作为检索条件,从模型库中找出相似的模型。企业在新时代下要求模型检索技术更加智能化,当用户以单个零件作为输入模型时,能够检索出与输入模型可装配的零件或部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相似性评价方法。首先,根据装配设计意图将装配语义进行分类,总结装配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本体技术将装配语义进行明确的表示,使装配语义以一定的形式进行表达。然后,基于经验计算方法,结合装配语义特点,对装配语义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计算,得出装配语义相似性计算值。最后,基于二分图匹配方法和Kuhn-Munkres算法,对三维模型库中的模型装配语义进行相似性评价,提取出符合输入模型装配语义的三维模型。基于语义的三维模型检索,数据处理速度快,效率高,可以为后续在几何形状层次的三维模型检索减少数据量,提高整个检索方法的效率。基于图同构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该方法从模型间有装配关系的几何接口进行比较,检索出几何结构上与输入模型可装配的模型,以达到精确检索的目的。首先,将三维模型用属性邻接图表示,以便模型进行相似度比较;然后,根据三维装配模型之间配合部分的拓扑连接形式相同但凹凸性相反的特点,引入“共轭”的概念,即有装配关系的模型之间的属性邻接图存在共轭子图。最后,在图同构判定的基础上,采用频繁子图挖掘方法,将满足共轭子图的属性邻接图提取出来,以检索出所需三维模型。针对多装配接口的情况,从图集库中查找出包含与输入模型有相同属性信息和拓扑关系的图集,对属性邻接图进行序列化,减少图同构过程中顶点的遍历次数,在频繁子图挖掘的方法上,对图集库中的图集进行循环判断,提取出具有多个对应共轭接口的、与输入模型可装配的零件或部件。为验证上述检索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搭建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系统。对检索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在一般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框架基础上,构建检索系统的功能模块,并设计检索系统的体系结构。以课题组积累的机床类三维模型为实验对象,采用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对单装配接口和多装配接口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进行实验验证。

田仁强[10](2019)在《面向STL模型分层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增材制造技术中,STL(STereoLithography)文件格式已成为标准文件接口,而STL模型分层在增材制造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STL模型分层算法研究,通过分析现有STL模型等厚分层和自适应分层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分层算法。首先,本文从增材制造技术基本概念为突破口,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成型特点、工艺种类、应用及零件成型流程。接着分析了增材制造技术分层处理的研究现状,在现有的研究之上引入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并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流程。其次,基于等厚分层算法研究,提出了增材制造中STL模型三角面片分组等厚分层新算法。该算法首先读取二进制STL文件信息,创建三角面片矩阵;然后采用二分查找算法实现三角面片与切平面相交分组;再对每一组中三角面片与相交切平面求其交点获得相交线段,去除相交线段间的冗余节点;最后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切平面中相交线段优化创建轮廓路径。本文算法避免了切平面与三角面片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和建立三角面片之间拓扑信息关系,在分层耗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随后,基于自适应分层算法研究,提出了增材制造技术中STL模型三角面片法向量自适应分层新算法。该方法中首先需要找到与分层层厚相交三角面片的最小法向量,然后应用三维模型体素x-y分辨率和STL模型中三角面片法向量与制造方向间夹角变化关系,实现STL模型自适应分层。用此方法分层,减少了分层参数处理的复杂性,使自适应分层变得更加简单且易实现,得到的分层厚度值更加准确。由于自适应分层层厚是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实现的,因此在STL模型曲面变化明显的区域分层更加精细。最后,针对增材制造成型零件,通过分析STL模型等厚分层和自适应分层的轮廓平均粗糙度误差、平均弦高误差和相邻层缺失面积来评估表面质量优劣,得出采用自适应分层更容易满足客户需求。

二、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尺度CAD模型
2 点阵材料零件CAD模型宏观尺度信息表述
3 点阵材料零件CAD模型细观尺度信息表述
4 结语

(2)基于半面结构/线框模型的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表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点阵材料零件及其相关研究工作
        1.2.1 点阵材料零件概念的提出
        1.2.2 点阵材料零件特性及相关应用
    1.3 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研究工作
        1.3.1 增材制造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3.2 增材制造技术的主流技术手段
    1.4 CAD模型发展与简介
        1.4.1 CAD模型技术发展概况
        1.4.2 实体造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分类
    1.5 非均质材料零件相关研究工作
        1.5.1 非均质材料零件研究的兴起
        1.5.2 非均质材料零件CAD模型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设计框架
    2.1 引言
    2.2 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设计的理论基础
        2.2.1 均匀化理论简述
        2.2.2 宏观等效材料的设计思想
    2.3 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点阵材料零件CAD模型宏观尺度信息表述
    3.1 引言
    3.2 点阵材料零件CAD模型的数学表达
    3.3 点阵材料零件宏观尺度信息表述
        3.3.1 非流形几何模型的表述方法
        3.3.2 点阵材料零件宏观尺度信息表述
    3.4 点阵材料零件宏观尺度数据结构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点阵材料零件CAD模型细观尺度信息表述
    4.1 引言
    4.2 点阵材料零件细观尺度信息表述
    4.3 金字塔点阵结构细观尺度信息表述
    4.4 点阵材料零件总体信息表述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快速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1.2.1 产品几何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产品仿真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知识驱动的模型表示研究现状
    1.3 快速建模技术的挑战与问题
        1.3.1 几何CAD模型快速构建面临的问题
        1.3.2 仿真模型快速构建面临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
    2.1 引言
    2.2 框架模型
    2.3 框架模型的表述
        2.3.1 框架模型的逻辑表达式表示法
        2.3.2 框架模型的图形表示法
        2.3.3 框架模型的几何表示法
        2.3.4 框架模型的脚本表示法
        2.3.5 框架模型参数约束表示
    2.4 框架模型实例化
        2.4.1 框架模型实例化基本过程
        2.4.2 组件实例化
        2.4.3 特征实例化
        2.4.4 整机实例化
    2.5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
        2.5.1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思想
        2.5.2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体系架构
        2.5.3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工作流程
    2.6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效果分析
        2.6.1 整机参数化建模实验设计
        2.6.2 整机参数化建模实验模型
        2.6.3 建模实验结果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
    3.1 引言
    3.2 面向几何模型构建的设计知识表达
        3.2.1 设计知识的“功能-行为-结构”表示(FBS)
        3.2.2 设计知识的”参数-功能-行为-结构”表示(PFBS)
        3.2.3 功能元F的表示
        3.2.4 行为元B的表示
        3.2.5 结构元S的表示
        3.2.6 参数元的表示
    3.3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表述
        3.3.1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逻辑表示法
        3.3.2 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图形表示
        3.3.3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语义表示
    3.4 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的实例化
        3.4.1 KBSF框架模型实例化
        3.4.2 KBDF框架模型实例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电子设备热性能仿真的CAD/CAE集成建模
    4.1 引言
    4.2 CAD/CAE集成建模基本思想
    4.3 模型简化
        4.3.1 基于特征去除的模型简化
        4.3.2 基于模型替换的模型简化
    4.4 CAE模型重构
        4.4.1 几何模型重构
        4.4.2 CAE特征识别与构建
    4.5 案例验证
        4.5.1 实验设计
        4.5.2 模型简化
        4.5.3 CAE模型重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和综合应用
    5.1 引言
    5.2 系统框架
        5.2.1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5.2.2 系统体系结构
        5.2.3 系统功能模块
    5.3 系统应用实例
        5.3.1 MCU机箱PFBS分析
        5.3.2 MCU机箱模型实例化
        5.3.3 MCU机箱热性能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三维模型检索与重用研究现状
        1.2.1 农业机械设计重用技术
        1.2.2 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4.2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库的构建与分类
    2.1 引言
    2.2 设计重用三维CAD模型库
        2.2.1 通用三维模型库
        2.2.2 专用三维模型库
    2.3 农机三维CAD模型专用库构建
        2.3.1 农业机械装备设计需求
        2.3.2 农机三维模型收集
        2.3.3 三维模型格式
        2.3.4 农机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2.4 农机三维CAD模型库分类
        2.4.1 分类方法与流程
        2.4.2 分类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形状分布特征提取与检索
    3.1 引言
    3.2 形状分布概述
        3.2.1 形状分布算法原理
        3.2.2 形状分布函数属性
    3.3 动态加权融合形状分布描述符
        3.3.1 方法概述
        3.3.2 组合式特征点采样
        3.3.3 自适应特征融合
    3.4 相似性度量
        3.4.1 基于语义相似性度量
        3.4.2 基于分类学习相似性度量
        3.4.3 距离相似性度量
    3.5 评价标准
        3.5.1 宏观定性指标
        3.5.2 定量指标
    3.6 算法验证与讨论
        3.6.1 自适应加权融合特征提取结果
        3.6.2 检索性能比较
        3.6.3 检索实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频域特征提取与检索
    4.1 引言
    4.2 小波频域特征提取
        4.2.1 方法概述
        4.2.2 频域变换基函数选择
        4.2.3 旋转归一化处理
        4.2.4 小波频域特征描述子构建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相似性评价
        4.3.1 频域层次分析权重计算
        4.3.2 组合权重相似性度量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层次分析权重结果
        4.4.2 小波函数对特征提取影响
        4.4.3 算法性能验证分析
        4.4.4 检索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局部特征提取与检索
    5.1 引言
    5.2 局部特征提取
        5.2.1 方法概述
        5.2.2 局部空间光传播模拟
        5.2.3 局部特征描述符
    5.3 相似性比较
        5.3.1 局部特征度量
        5.3.2 局部关联特征度量
        5.3.3 相似性计算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光子束模拟数量影响
        5.4.2 约束空间形状对特征提取影响
        5.4.3 相似性度量方式验证
        5.4.4 局部检索算法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机三维模型检索原型系统
    6.1 引言
    6.2 检索系统简介
    6.3 系统功能
    6.4 原型系统设计重用实例
        6.4.1 基于模型检索的适应性设计重用实例
        6.4.2 基于模型检索的详细设计重用实例
        6.4.3 基于模型检索的系列化设计重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基于图形相似性和零件相关性的模具零件库检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背景
        1.2.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基于图形相似性的检索技术
        1.3.2 基于关联性的搜索技术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2 论文框架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面向零件草图相似性检索的HED算法优化
    2.1 引言
    2.2 本章研究思路和框架
    2.3 HED算法分析
        2.3.1 HED算法模型
        2.3.2 HED算法优缺点分析
    2.4 HED算法优化
        2.4.1 针对边缘信息丢失的HED算法优化方法
        2.4.2 针对模型不收敛和梯度爆炸的HED算法优化方法
    2.5 三种HED算法的实验比较分析
        2.5.1 实验数据获取
        2.5.2 实验过程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零件草图相似性检索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本章研究思路和框架
    3.3 生成对抗网络概述
        3.3.1 生成对抗网络结构
        3.3.2 生成对抗网络训练流程
    3.4 基于零件草图相似性的检索算法分析
        3.4.1 生成器网络结构设置
        3.4.2 判别器网络结构设置
        3.4.3 生成对抗网络的算法流程
        3.4.4 基于零件草图相似性的检索算法流程
    3.5 基于零件草图相似性的检索实验
        3.5.1 实验数据与评价指标
        3.5.2 实验细节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零件关联性的零件搜索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本章研究思路和框架
    4.3 基于关联性的搜索算法分析
        4.3.1 基于关联性的搜索流程
        4.3.2 Apriori算法分析
        4.3.3 FP-Growth算法分析
    4.4 基于零件关联性的零件搜索方法研究
        4.4.1 基于零件关联性的搜索可行性分析
        4.4.2 关联关系挖掘算法改进分析
        4.4.3 基于零件关联性的零件搜索流程
        4.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具零件库系统
    5.1 引言
    5.2 模具零件库系统需求分析
    5.3 模具零件库系统设计
        5.3.1 系统结构框架
        5.3.2 系统技术框架
    5.4 系统主要功能界面
        5.4.1 系统首页
        5.4.2 零件库模块
        5.4.3 检索模块
        5.4.4 零件信息模块
        5.4.5 关联搜索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6)面向复杂多结构件的机器人自动划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1.2.2 点云配准技术研究现状
        1.2.3 加工余量优化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2.4 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控制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3.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点云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1 引言
    2.2 毛坯表面几何状态获取方法
        2.2.1 接触式测量
        2.2.2 非接触式测量
    2.3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2.3.1 点云数据离散技术
        2.3.2 点云数据降噪技术
        2.3.3 点云数据精简技术
        2.3.4 点云数据修补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数模精确配准的加工余量优化技术及划线轨迹规划
    3.1 引言
    3.2 数模配准算法
        3.2.1 数模初始配准算法
        3.2.2 数模精确配准
    3.3 毛坯加工余量分析与优化
        3.3.1 毛坯余量分析
        3.3.2 面向余量均匀化的数模配准微调技术
    3.4 基于加工余量优化的划线轨迹规划
        3.4.1 毛坯加工基准轨迹
        3.4.2 机器人运动坐标系下的划线轨迹
    3.5 本章小结
4 自动划线技术与末端执行器设计
    4.1 引言
    4.2 机器人基本设置
        4.2.1 机器人选型
        4.2.2 机器人坐标系的标定
    4.3 机器人划线末端执行装置设计
        4.3.1 末端执行装置材料选择
        4.3.2 末端执行装置结构设计
        4.3.3 末端执行装置的装配
    4.4 机器人划线路径规划
        4.4.1 基于矢量求和的直线路径规划
        4.4.2 基于曲率计算的曲线路径规划
        4.4.3 路径光顺化处理
    4.5 机器人划线运动控制
        4.5.1 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
        4.5.2 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实现
    4.6 本章小结
5 机器人划线技术加工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大外壳划线过程分析
        5.2.1 大外壳手动划线工艺分析
        5.2.2 大外壳毛坯余量分配与优化
        5.2.3 面向大外壳的机器人自动划线运动控制
    5.3 实验条件及设备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3D混凝土打印成形质量分析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建筑3D打印技术概述
    1.3 3D混凝土打印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2 3D混凝土打印构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2.1 成形质量影响因素概述
    2.2 成形质量影响因素试验设计与实施
    2.3 成形质量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2.4 成形质量的预测与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体积成形3D混凝土打印路径优化研究
    3.1 基于体素组合的体积成形理论
    3.2 体积成形可变层厚曲面切片优化算法
    3.3 体积成形可变宽度路径规划优化算法
    3.4 本章小结
4 体积成形3D混凝土打印多维联动系统与优化工艺研发
    4.1 体积成形硬件装备设计
    4.2 体积成形控制系统及软件设计
    4.3 多参数协同控制机制的工艺试验拟合
    4.4 关键工艺细节优化处理
    4.5 体积成形打印成形质量优化案例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管理启示和结论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3

(8)基于机器人的电弧增材再制造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1.3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1.3.1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1.3.2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1.4 增材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电弧增材再制造工艺参数及路径规划算法
    2.1 电弧增材再制造技术工艺参数
        2.1.1 单条焊缝的基本几何参数
        2.1.2 单层单道成形工艺参数
        2.1.3 单层多道成形工艺参数
        2.1.4 多层多道成形工艺参数
    2.2 电弧增材再制造路径规划算法
        2.2.1 单层多道路径规划算法
        2.2.2 多层多道路径规划算法
    2.3 本章小结
3 缺陷零件再制造区域点云数据的获取
    3.1 点云数据的采集
        3.1.1 采集点云数据的软硬件系统
        3.1.2 缺陷零件的现场处理
        3.1.3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3.2 再制造区域点云数据的获取
        3.2.1 无CAD模型的零件再制造区域点云的获取
        3.2.2 有CAD模型的零件再制造区域点云的获取
    3.3 平板铸件再制造区域点云数据的获取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NX二次开发的再制造路径规划
    4.1 NX二次开发技术
        4.1.1 NX软件概述
        4.1.2 NX二次开发技术概述
    4.2 NX二次开发环境配置
        4.2.1 二次开发软件配置
        4.2.2 二次开发文件配置
        4.2.3 二次开发路径配置
    4.3 二次开发界面设计
        4.3.1 主菜单界面设计
        4.3.2 对话框界面设计
    4.4 二次开发程序设计
        4.4.1 导入点云程序设计
        4.4.2 指定工件坐标系程序设计
        4.4.3 路径规划程序设计
        4.4.4 仿真程序设计
    4.5 基于路径规划工具的焊枪轨迹仿真
        4.5.1 再制造区域为曲面的缺陷零件
        4.5.2 再制造区域呈阶梯状的缺陷零件
        4.5.3 再制造区域中存在多个封闭轮廓的缺陷零件
    4.6 本章小结
5 机器人电弧增材再制造实验
    5.1 机器人电弧增材再制造实验平台
        5.1.1 硬件系统
        5.1.2 软件系统
    5.2 缺陷模具的机器人电弧再制造实验
        5.2.1 再制造区域点云数据的获取
        5.2.2 再制造路径规划
        5.2.3 焊接轨迹后处理
        5.2.4 缺陷模具电弧增材再制造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语义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研究现状
        1.2.2 基于几何形状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课题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4.1 课题技术路线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三维模型检索方法相关理论基础
    2.1 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的体系结构
    2.2 语义层次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理论基础
        2.2.1 特征描述
        2.2.2 本体理论
        2.2.3 语义相似性评价
    2.3 几何层次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理论基础
        2.3.1 基于拓扑结构的检索技术
        2.3.2 基于函数的检索技术
        2.3.3 基于形状统计的检索技术
    2.4 现有三维模型检索系统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相似性评价方法
    3.1 装配语义的分类与表示
        3.1.1 装配语义的分类
        3.1.2 装配语义的表示
    3.2 装配语义相似性计算
        3.2.1 连接类型相似性计算
        3.2.2 装配零件之间配合面接触类型相似性计算
        3.2.3 运动关系相似性计算
        3.2.4 材料类型相似性计算
        3.2.5 功能属性相似性计算
    3.3 三维装配模型装配语义相似性评价方法
        3.3.1 装配语义的完全二分图构建
        3.3.2 Kuhn-Munkres算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图同构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
    4.1 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邻接图表示
    4.2 共轭子图的定义
    4.3 图同构定义及判定算法
    4.4 基于图同构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
        4.4.1 频繁子图挖掘算法
        4.4.2 单装配接口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
        4.4.3 多装配接口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
    4.5 本章小结
5 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系统实现
    5.1 三维模型检索系统的需求分析
    5.2 检索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体系结构
        5.2.1 功能模块
        5.2.2 体系结构
    5.3 检索系统的实例验证
        5.3.1 系统开发环境
        5.3.2 单装配接口三维模型的检索验证
        5.3.3 多装配接口三维模型的检索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专利
致谢

(10)面向STL模型分层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引言
    1.2 增材制造技术基本概念
    1.3 增材制造技术成型特点
        1.3.1 适合复杂结构成型
        1.3.2 适合个性化定制成型
        1.3.3 适合直接生产装配成型
        1.3.4 适合开发新产品过程中设计验证和模拟样品
        1.3.5 适合机电一体化成型
    1.4 增材制造技术工艺种类
        1.4.1 熔融沉积成型(FDM)
        1.4.2 光固化成型(SLA)
        1.4.3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SLS)
        1.4.4 分层实体制造(LOM)
        1.4.5 三维印刷成型(3DP)
    1.5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1.5.1 航天航空领域方面应用
        1.5.2 生物制造和医疗行业应用
        1.5.3 其它领域方面应用
    1.6 增材制造技术零件成型流程
    1.7 本章小结
2 增材制造分层处理研究现状分析及论文研究工作
    2.1 引言
    2.2 增材制造分层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2.2.1 CAD模型直接分层
        2.2.2 STL模型分层
    2.3 课题研究来源及意义
        2.3.1 研究来源
        2.3.2 研究意义
    2.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2.4.1 STL文件格式读取和实现可视化
        2.4.2 STL模型等厚分层新算法研究
        2.4.3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新算法研究
        2.4.4 STL模型等厚分层和自适应分层分析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STL文件格式读取和实现可视化
    3.1 引言
    3.2 STL模型文件格式介绍
        3.2.1 STL模型二进制格式文件
        3.2.2 STL模型ASC Ⅱ格式文件
    3.3 STL文件格式读取算法
        3.3.1 STL文件拓扑结构
        3.3.2 STL文件读取算法步骤
    3.4 STL文件可视化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ST模型等厚分层新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STL模型等厚分层算法研究现状的不足
    4.3 STL模型等厚分层新算法
        4.3.1 STL模型中三角面片分组思想
        4.3.2 STL模型中三角面片分组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4.4 三角面片与切平面相交轮廓线生成
        4.4.1 三角面片与切平面相交数学模型
        4.4.2 三角面片棱边与切平面相交具体判断方法
    4.5 STL模型打印轮廓路径生成方法
    4.6 STL模型轮廓路径生成算法具体实现步骤
    4.7 STL模型等厚分层新算法实例分析
    4.8 结论
    4.9 本章小结
5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新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算法研究现状的不足
    5.3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新算法基本理论
        5.3.1 三维模型体素化过程
        5.3.2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算法思想
    5.4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新算法实现策略
        5.4.1 STL模型几何分析
        5.4.2 分层厚度数学模型
        5.4.3 分层厚度自适应调整策略
    5.5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打印轮廓线生成
    5.6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新算法具体实现步骤
    5.7 STL模型自适应分层新算法实例分析
    5.8 结论
    5.9 本章小结
6 STL模型等厚分层和自适应分层成型质量分析
    6.1 引言
    6.2 STL模型分层轮廓表面粗糙度理论数学模型
    6.3 STL模型分层后相邻层轮廓偏差理论数学模型
    6.4 等厚分层和自适应分层实验验证评估
    6.5 结论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8 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1 致谢

四、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CAD模型研究[J]. 唐瑶,杨睿,赵创.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0(07)
  • [2]基于半面结构/线框模型的点阵材料零件双尺度表述方法研究[D]. 唐瑶.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D]. 葛晓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4]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D]. 刘洪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5]基于图形相似性和零件相关性的模具零件库检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江志. 浙江大学, 2020(06)
  • [6]面向复杂多结构件的机器人自动划线技术研究[D]. 李琴.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3D混凝土打印成形质量分析与路径优化研究[D]. 徐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机器人的电弧增材再制造路径规划研究[D]. 段晨旭. 西华大学, 2019(02)
  • [9]融合装配语义的三维装配模型检索方法研究[D]. 吴庆云.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10]面向STL模型分层算法研究[D]. 田仁强.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标签:;  ;  ;  

理想材料零件的CAD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