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之光在文史评述中的体现

毛泽东思想之光在文史评述中的体现

一、从文史古籍批注中折射出的毛泽东思想光芒(论文文献综述)

商雅楠[1](2019)在《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为国人所推崇、为国际所称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观点和做法,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归纳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研究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作为研究依据,认真搜集相关文献报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指导,深入解读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文章主要内容从三方面展开:首先,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二是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所形成的理论。其次,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内容广泛特点鲜明,始终坚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在传承与转化过程中善用古代优秀思想精髓,善于结合当代文化需求,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最后,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意义重大深远。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深刻见解是我们新时期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动指南。研究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秦宁波[2](2016)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文中提出生活于五千年文明黄土地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也不能完全割断与儒家文化的关联,儒家文化基因不会随时代发展而被轻易地彻底遗忘。在世情、国情、党情、人情的综合分析中理清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产生的原因:(1)近代中国内外危机中呈现出器物、制度、文化的藩篱困境,共产党人早期思想中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源与实质,要求彻底推翻封建特权势力和专制制度,打破宗法礼教的“吃人”束缚。(2)马克思主义及唯物史观传入中国,推进国人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寻找未来的出路,文化理论是内含于唯物史观中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特别是关于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成为党的儒家文化观所恪守的基本准则。(3)儒家文化在传统社会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纯粹文化载体的儒家文化,也有意识形态化的儒家文化。早期共产党人的批判不是偏激的全盘反传统,在批判的背后不乏对儒家文化价值的理性判断和清醒认识。(4)人的思想受遗传、环境、历史、教育及偶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对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体系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渊源,这与其早期身受的儒家文化协同教育的结构、方式、内容休戚相关。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片面到全面、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过程,在综合呈显标志、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基础上将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儒家文化观的孕育阶段:1921—1927,孕育阶段的基本特点:儒家文化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显性用语,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鲜明内隐性;儒家文化观与民主革命的实践联系到一起,无法脱离反封建的主题孤立存在;早期共产党人具有跨文化的品格特征,左右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发展宽度。(2)儒家文化观的雏形阶段:1927—1938,雏形阶段的基本特点:抗战成为儒家文化观的转折点,其初步形成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关联;党的传统文化自觉逐渐觉醒,重视并推动对儒家文化的再认识;“孔子”不再只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符号,马克思主义与优秀儒家文化开始结合;儒家文化观不仅是认识的呈现,也反映在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3)儒家文化观的发展阶段:1938—1949,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儒家文化观建立在过程思维的历史观基础之上,不脱离开发展的历史认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存在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提出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法”;儒家文化观体现在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党的建设三个层面的关系处理上,儒家文化观的内容更加广泛;儒家文化观集中体现在领袖人物的言论中,领袖群体在儒家文化问题认识上具有共识性。儒家文化存在的种种缺陷和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冲突,党从当时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认清其本原内容及被曲解所引发的负面影响。第一,作为封建社会“官学”的儒家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与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特别是儒家文化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落后成分,无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其内含的糟粕会抑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第二,儒家礼教、纲常伦理是“符号的孔子”的内涵之一,其与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目标、任务、社会矛盾的解决相背离。对于儒家文化中的“三纲”、“忠孝”、旧婚姻、传统民俗等问题,要看到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滞后性、顽固性、虚假性,打破封建宗法观念对革命的束缚阻碍。第三,儒家文化影响下宗法观念和宗法社会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阻碍,封建时代的“一言堂”衍生出党的组织建设中的“家长制”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因而农民出身的党员在党的组织中占了绝大多数,旧的儒家文化残余必然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第四,儒家的教学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封建社会制度、政治统治、人才需要、认知水平等联系到一起,必然也存在阶级属性和历史局限性。共产党人在肯定儒家教学思想的进步意义的同时,对其内有的“糟粕”也是彻底摒弃。但是,历经历史长河涤荡演变的儒家文化,除去服务于阶级统治的历史局限,也有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地对待儒家文化,激浊扬清,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第一,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文化维度下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出新要求,共产党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儒家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对儒家哲学思想中“名实”、“知行”、“中庸”、“义利”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第二,共产党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坚持借鉴其精华抛除其糟粕,具体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对儒家政治伦理中“大同”理想的批判思考,对儒家政治伦理中“仁”思想的诠释扬弃,对儒家政治伦理中“礼”文化的发掘认识,对儒家政治伦理中“修身”问题的深化理解。第三,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儒家教学思想,肯定其价值基础上对其批判地借鉴认识。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党注重“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教法中的合理内涵,推动儒家教学思想的转化与运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对党与儒家文化的认识,建立在儒家文化党内价值基础之上,它成为构成党的儒家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关于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认识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如何处理好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成为重要问题。中国人接触、认识、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脱离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根基。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二者有结合的内容也有排斥的成分,不要作简单、机械“嫁接”论的理解。对二者的关系,从话语体系转化、意识形态对立、结合及转化点三个层面进行阐释,从而解构出二者的逻辑关系。第二,文化不能脱离现实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孤立存在,文化与实践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共产党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基础上,挖掘与转化儒家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积极因素,改造传统私塾教育中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打破儒家礼教、纲常伦理对人及社会发展的桎梏,深化对祭祀文化的认识并在仪式政治中实现对儒家祭礼的超越性运用。第三,从整体、系统、联系、动态的角度认识党的建设问题,要深入挖掘党的建设背后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特别是要关注与党的建设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关于党的建设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认识,体现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中:“实事求是”与反对空谈的领导作风、儒家“修身”问题与党员道德修养、宗法观念与党的组织建设、“任人为贤”与党的干部选拔任用、“闻者足戒”与注重党内批评的方法。为更加客观地认清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特殊性及实效,应从国共比较视阈深化对其认识。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的比较首先需对孙中山时期、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产生及发展有系统地把握,这是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比较的重要前提。孙中山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因素,他对儒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社会理想等内容进行发掘认识,并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革命实践、党的建设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首创者和代表者。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儒家文化观进一步发展,代表性内容:严查“辱孔”演剧中尊孔重儒的管窥,意识形态中的三民主义儒学化,孔子祭祀仪式政治中的文化认同,新生活运动中的儒家文化生活化。为增强比较的针对性,本文把比较的时间限定到“抗日战争时期”,因为该时期国共两党面临着民族矛盾加剧和共同抗战的主题,两党儒家文化观的核心代表人物出现,两党的儒家文化观均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两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两党儒家文化观的差异集中在政党与人民利益关系、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以及批判与继承关系等方面:第一,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首要比较的是根本利益的出发点,能否理顺“政党”与“人民”利益的从属关系是儒家文化观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国共两党是不同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其儒家文化观受各自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必然具有代表各自阶级性的意识形态特色。第二,政党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关系是政党理论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共产党与国民党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存在的两大政党,其自身的理论都源自西方理论,在理论传入中国之后都存在着如何处理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问题。国民党的重要理论家戴季陶制造了“儒学化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南京政府在回应时局剧变之时,将三民主义儒学化。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始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第三,与国民党过分强调传统和“照抄照搬”倾向不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历史观融入到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实际情况的认识中,使之更客观地认识儒家文化的“古”与“今”问题,对儒家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总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问题是极为复杂的,必须建立在过程思维的历史观基础之上,不能“碎片化”或“割断历史”来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随着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党思维理论水平和理论自信进一步提升,其传统文化自觉不断觉醒,认识到其包含着对革命和党的建设有益的因素,不能一味地排斥儒家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党正确认识并批判地吸收儒家政治伦理、儒家文化的重要成果,批判地吸收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宝贵经验。但是也要客观评析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无法与评孔思潮割裂开来,“打孔家店”也将在强大的惯性中得到有效的延续;儒家文化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显性用语,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鲜明内隐性;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封建社会风雨涤荡,历史变迁,长期作为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刚柔并存,良莠混杂,纷繁复杂;处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民族解放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对儒家政治伦理在客观上不可能一次认识清理到位。由此观之,要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待儒家文化及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经验启示,结合人民需要、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去全面、辩证、深化认识儒家文化,在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精华与糟粕、批判与继承、转化与发展等关系中发挥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正确对待历史、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处理好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象:马克思主义引领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掌握发展党的儒家文化观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内含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融合;重视党的群众观、党员道德修养、党的组织作风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胡艳辉[3](2015)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对东西方文化的批判继承,使得马列主义深深地嵌植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他所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其思想体系、理论思维等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独立自强和走向现代化的时代所造就的伟大历史人物,并不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固守者,而是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造者;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具有浓厚的"中国的"特征,但毛泽东思想并不可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直接产生。

张爱民[4](2011)在《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是在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决策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一先进的方法论武器为指导,并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所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逐步产生、丰富、发展,并走向成熟,从管理哲学这个理论高度阐释了战略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带有比较明显的毛泽东伟人气质烙印的战略决策方法论体系。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思想成功突破了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丛林”困境,超越了战争和企业战略决策的局限性,具有西方战略管理诸学派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性和普适性特质,成为指导人们从事各领域的战略管理和战略决策活动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武器。认真梳理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对于加深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丰富我国战略管理和战略决策思想的理论宝库,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这篇论文充分发挥我在历史学方面的良好素养这个优势,采用历史的方法,以史为据、以时为序、以论为主、以史实为证,并以西方现代管理学和决策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力图揭示出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所赖以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深刻总结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力图避免重蹈某些研究者的覆辙——将毛泽东决策思想描述为贴着某些决策概念标签的毛泽东思想史或中国革命史,而是努力从毛泽东的决策思想和实践中抽象出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战略决策理论原则,用以指导现实实践。这篇论文从毛泽东战略决策基本原则出发,大致按着战略决策的通行逻辑顺序,即调查研究并科学分析战略环境——确定战略目标和任务——制定战略方案——组织实施战略方案并根据战略环境变化及时对之进行调整直至完全变更——战略目标的实现,来安排各章的顺序。当然,在战略过程的不同阶段,关注的内容会有所侧重。具体是:第一章为导言,主要从战略、战略决策的基本含义,国内外对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研究状况,以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从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家庭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革命实践活动和毛泽东独特的伟人气质五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理论渊源。对其战略决策思想来源的透彻认识是正确把握其具体的战略决策思想与原则的基础。第三章论述了调查研究之于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确保战略决策正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是所进行的战略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及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任何战略指导者进行决策前都必须充分了解其所处的战略环境,并对战略环境的发展态势做出尽可能正确的预判,以便为确定战略决策的众多内容提供基本的依据。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决策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简单却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他将之称为“调查研究”。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内容,并将主观战略指导同客观实际情形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保证战略决策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根本要求。第四章考察的是群众路线问题。在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思想体系中,人的因素占有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在毛泽东看来,人民群众决策实践活动中扮演着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角色。首先,人民群众是战略决策活动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最基本的参与者。其次,人民群众还是战略过程的主体,是将战略决策落实为战略行动的基本力量。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着名论断,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则是毛泽东战略决策的群众观的最集中体现。第五章集中讨论了毛泽东战略决策的全局性原则。全局性是战略决策的最基本特质之一。战略决策就是要求战略指导者对全局性重大问题做出决定。衡量一项战略决策是否得当,首先就是要看其对全局关照得好或不好。战略决策者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总揽全局,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科学分析和对照,将当前和长远利益统统纳入战略思考的视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要关节,掌控全局的重心和枢纽,从而做出有利于推动全局发展的正确决策。全局观是战略决策的着眼点。第六章概要地阐述了毛泽东进行战略决策的策略思想和策略艺术。强调战略决策的策略性是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重要特质之一。通俗地讲,策略即是计策、谋略的意思。战略决策的策略性主要是指战略指导者要对关乎决策的各种矛盾,各种因素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权衡利害,多方比较,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多套决策或应变方案,并从全局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据此作出最终的判断,选定策略方案,实现战略目标。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以及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等,都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策略武器宝库的重要贡献。第七章从战略指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角度,从独立思考、战略预见和创新意识与能力几个方面对毛泽东在这方面的论述进行了认真整理。这篇论文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战略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认为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战略文化这片沃土,近乎“贪婪地”汲取着其中的丰富养分,并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思想带有鲜明的中国烙印和诸多中国元素与符号,是中国传统战略决策思想在现代的表现形式和全面发展,是中国乃至东方战略管理思想宝库当中的一支当之无愧的理论奇葩。国内外的战略理论和决策理论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文章认为,在基本素质方面,毛泽东所揭示的战略决策原则对所有从事领导工作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因为这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毛泽东关于战略决策的思想恰恰为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理论武器。这篇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中国毛泽东思想研究界普遍认为,毛泽东思想主要有三个理论来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实践。因此,有些学者据此推定,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也无外乎这三方面来源。但我在文章中指出,除了这三个基本理论来源外,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和毛泽东独特的伟人气质在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前者是潜移默化的,而后者则是毛泽东所独有的禀赋。2,这篇论文从“战略”的视角对毛泽东的决策思想进行了细致梳理,这在当前尚不多见。当代西方管理学的研究指出,管理者与领导者具有不同的工作职能,普通领导者与战略领导者的管理职能也存在差异。毛泽东作为战略思想家和卓越的战略实践家和领导者,其提出的关于决策的思想原则普遍具有长远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特征,是当代战略决策思想宝库的重要内容,值得认真加以系统总结。3,全局观是战略思维与战略决策的最重要特质之一。但文献显示,无论是中国管理学界还是管理思想史学界,除了零星关注到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外,对毛泽东的全局观几乎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难以寻觅。这篇论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全局观的基本内涵,包括毛泽东全局观,全局与局部关系等战略决策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武春霞[5](2010)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传统文化底蕴》文中提出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根据地局部执政和全国范围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价值取向。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不仅仅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为人民服务思想经过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科学的扬弃和升华。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吸取了为政以德,治国为民的思想精华,摒弃了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发掘中国先哲民主理论的思想素材,到对封建社会以“仁”、“天”、“命”、“理”、“心”等神学与哲学为道德核心和精神支柱的批判;从对中国近代君主立宪、社会契约、资产阶级法制和“三民主义”等民主观念的精华继承,到中国传统“仁爱”思想与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理论与执政党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在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存的优劣,决定着民心向背,而民心向背又决定着革命成果是否巩固,社会是否稳定,政权是否长久。毛泽东据此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价值取向。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把人民群众至上的人生价值取向进一步深化为人民利益至上。在价值主体上,要求共产党人自觉坚持和贯彻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价值客体上,要求共产党人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既要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又要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实现人生价值上,要求共产党人自觉坚持和贯彻发展先进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人生价值评价上,要求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价值评价标准上,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最高标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人民性、具有丰富内涵和科学理论支撑的实践性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浓郁的政治伦理性。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奠定了党为人民服务理论的基础。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赵平[6](2007)在《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专题。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一定政治权力的、有威望的、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他们在文学或政治活动中,作为读者来影响作家的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等现象,以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读者反应出发,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对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权势权威型读者,是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这类型的读者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读者。他们主要是政治或文学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类型读者的一些特性,更具有权势和权威的特征。本文所分析研究的权势权威型读者,主要是政治权力型与文学学术型的具有权威性的读者。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型读者有时大于文学学术型读者。另外,这两种类型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文学学术型读者会屈从于政治权力型的影响,出现政治权威下文学学术权威的无奈与尴尬的现象。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析和探讨这种现象对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是不同于过去那些专门对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和作品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读者反映批评,从一般读者的视角来分析对作品的反映和接受美学的单项研究。这种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虽然也是从读者的反映和接受入手,来分析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类读者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一般类型的读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他们所处在的社会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权势权威型读者本身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这种研究也或多或少地与上述几种研究发生一定的交叉,从多元的视角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它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融合在一个多视野多元化的研究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整合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问题,使这种研究不囿于某一个范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所涉及的领域来扩展研究的空间。中国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反映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一体化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也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后来的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政治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而是他们所处在的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所制约下的一种整体的社会政治现象。当这种政治现象具体反映在他们身上时,当他们又拥有的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对文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主流文学,主流意识下的非主流文学,非主流文学和多元文学等四种文学现象,也反映出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力演变的过程。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也不是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而是那些能决定整个文学的发展方向,决定作家及其作品命运的、属于政治权力型的权势权威型读者。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也是一种读者反应研究。读者反应研究的重点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把握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当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从作品向读者转移的时候,也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权势权威型读者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和再分析,通过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文学现象。本文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分别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影响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绪论中,本论文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与本论文有关的以前的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说明了本论文在这个研究专题上的原创性。第一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和三大特性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梳理,然后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并且对他们的身份特征,历史变化和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本章分别对鲁迅、毛泽东、郭沫若、巴金和周扬、姚文元等权势权威型读者一些思想特点,文学思想,影响作用和人生经历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型读者对文学学术型读者的影响,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本章主要从权势权威型读者不同时期的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演变来分析他们影响力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所处的不同的范围,以及与世界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本章中,本文还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一些变化特点,如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以及“三一律”与“三突出”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本章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政治意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文学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关系,以及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从这些对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中反思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梳理出一些历史教训和有益的启迪。在结束语中,本文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还是一次新的研究。它把以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的问题,但还没有把它们比较集中地归纳和综合地进行分析的问题,在这里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视角做了一次尝试。中国当代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演变也是中国政治现象的演变,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体化政治体制的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思想解放下的演变,以及民主法制体制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演变。正是这种正面进步因素的增长,导致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负面专制因素的消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在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这有待于将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这里希望通过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现象。

高福沂[7](2000)在《从文史古籍批注中折射出的毛泽东思想光芒》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 ,并习惯在书上作一些批语。本文试图通过毛泽东在部分文史古籍上所作的批语 ,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几个侧面 ,内容包括坚持唯物论 ,反对唯心论 ;生产和消费相互转化 ;民主平等、藐视权贵、扶持青年等方面

二、从文史古籍批注中折射出的毛泽东思想光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史古籍批注中折射出的毛泽东思想光芒(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背景条件
    2.1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时代背景
        2.1.1 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
        2.1.2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进一步发展
    2.2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理论根据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2.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
        2.2.3 党的历届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现实条件
        2.3.1 文化的民族主体性认同感不断增强
        2.3.2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彰显
        2.3.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
第三章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1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主要内容
        3.1.1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遵循的理念原则
        3.1.2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具体体现
        3.1.3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重要举措
    3.2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主要特点
        3.2.1 善用各家思想精髓
        3.2.2 结合当代文化需求
        3.2.3 注重传承不断创新
第四章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重要意义
    4.1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理论意义
        4.1.1 促进了传统文化自身的发扬光大
        4.1.2 加快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
        4.1.3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4.2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现实意义
        4.2.1 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2.2 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4.2.3 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
    三、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薄弱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产生
    一、儒家文化观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困境
        (二)共产党人对民族危机的认识
        (三)共产党人对社会危机的认识
    二、儒家文化观深受传统文化两面性影响
        (一)儒家文化千年发展的积淀
        (二)近代“尊孔复古”思潮的逆动
        (三)共产党人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三、儒家文化观有赖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
        (一)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民主的启蒙
        (二)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洗礼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一、儒家文化观的孕育阶段(1921—1927)
        (一)共产党人积极批判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孕育的影响因素
        (三)孕育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二、儒家文化观的雏形阶段(1927—1938)
        (一)共产党人选择运用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雏形的推动因素
        (三)雏形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三、儒家文化观的发展阶段(1938—1949)
        (一)共产党人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发展的条件因素
        (三)发展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认识
    一、正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冲突
        (一)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腐朽性
        (二)揭露平均主义落后性
        (三)认清道德主义空想性
    二、打破儒家旧礼教对革命的桎梏
        (一)“孔子”与封建帝制存在关联
        (二)儒家旧礼教束缚人性
        (三)反对婢妾制度下的“小老婆”问题
        (四)宗法观念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阻碍
    三、摒弃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糟粕
        (一)认识过时的教学内容
        (二)反对教条化的八股文
        (三)批判对生产劳动的忽视
        (四)改造传统私塾教育形式
    四、批判反动者对儒家文化的曲解利用
        (一)批判日本殖民者借“孔子”的文化侵略
        (二)批判国民党机械复归儒家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发展
    一、对儒家哲学问题的研究
        (一)对“名实”问题的肯定及改进
        (二)对“知行”问题的研究及转化
        (三)对“中庸”问题的认可及批判
        (四)对“义利”问题的厘定及超越
    二、对儒家政治伦理的解构
        (一)对理想诉求“大同”的批判思考
        (二)对价值内核“仁”的诠释扬弃
        (三)对规范之本“礼”的发掘认识
        (四)对治世之道“修身”的深化理解
    三、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借鉴
        (一)对教师与学生定位的审视
        (二)对教师教法的继承发扬
        (三)对学习经验的肯定吸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分析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借儒家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转化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及创新发展
    二、革命实践对儒家文化的吸收转化
        (一)学习和转化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
        (二)儒家“仁爱”与坚持“杀降不武”的政策
        (三)仪式政治中对儒家祭礼的转化运用
    三、党的建设汲取儒家文化因素
        (一)“实事求是”与反对空谈的领导作风
        (二)儒家“修身”与党员道德修养
        (三)“任人唯贤”与党的干部选拔运用
        (四)“闻者足戒”与注重党内批评的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比较
    一、关于政党与人民利益关系的比较
        (一)国民党的儒家文化观出发点是政党利益
        (二)共产党的儒家文化观把人民利益放到首位
    二、关于儒家文化价值定位的比较
        (一)国民党高度重视儒家文化的价值
        (二)共产党“古为今用”中发挥儒家文化价值
    三、关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比较
        (一)孙中山借儒家文化发展三民主义
        (二)蒋介石尊孔重儒中推动三民主义儒学化
        (三)共产党注重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相结合
    四、关于批判与继承关系的比较
        (一)国民党对儒家文化的吸收缺乏阶级分析
        (二)共产党坚持阶级分析中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评析
    一、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定位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二)对革命实践的意义
        (三)对党的建设的意义
    二、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
        (一)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内隐性
        (二)党的儒家文化观深度存在不足
    三、党的儒家文化观研究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掌握对待儒家文化的科学方法
        (三)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五)重视党的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积淀毛泽东知识结构的基石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沃土
三、传统文化影响了毛泽东的理论思维和语言风格

(4)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什么是"战略"
        1.1.1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战略"的理解
        1.1.2 西方管理学界对"战略"的理解
    1.2 战略决策的含义与基本原则
        1.2.1 战略决策的基本内涵
        1.2.2 战略决策的基本原则
    1.3 文献回顾
        1.3.1 近30年来国内外毛泽东其他思想的研究情况
        1.3.2 国内外学者研究毛泽东决策思想的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点
2 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来源
    2.1 青少年时代人文环境的熏陶
        2.1.1 生活环境的影响
        2.1.2 早年求学生涯
    2.2 传统文化的积淀
        2.2.1 传统文化是毛泽东的主要思想土壤
        2.2.2 自学成才的战略家
        2.2.3 中国古代战争史的启示
        2.2.4 小结
    2.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3.1 世界观的转变
        2.3.2 对中国出路问题的关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4 革命的实践
        2.4.1 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萌芽
        2.4.2 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与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发展
        2.4.3 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的基本成熟
    2.5 伟人的独特气质
        2.5.1 毛泽东的战略胆识
        2.5.2 领袖特质与"拿延安换中国"
3 调查研究是战略决策的起点
    3.1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1.1 调查研究思想的来源
        3.1.2 《反对本本主义》与调查研究
        3.1.3 调查研究思想的哲学依据
        3.1.4 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3.2 调查研究是反对主观主义的法宝
        3.2.1 主观主义是科学决策的大敌
        3.2.2 理论和实践要结合起来
        3.2.3 整风运动
    3.3 总结经验是从事间接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
        3.3.1 认识始于经验
        3.3.2 总结经验就是对事物的认识
        3.3.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战略决策的形成
    3.4 调查研究的技术
        3.4.1 开调查会
        3.4.2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4.3 间接调查也是重要调查手段
        3.4.4 调查态度要严谨
        3.4.5 要注意调查和研究的有机结合
    3.5 调查研究就是为了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
        3.5.1 胸中要有"数"
        3.5.2 毛泽东的神机妙算
    3.6 小结
4 群众路线是正确决策的根本保证
    4.1 兵民是胜利之本
        4.1.1 人民群众的战略地位
        4.1.2 人的因素是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4.2 从群众中来——战略决策的初始论证和战略方案的选择
        4.2.1 群众路线的涵义
        4.2.2 收集战略环境信息的渠道
        4.2.3 民主集中制是决策民主化的制度保证
    4.3 到群众中去——战略决策的实现与完善
        4.3.1 人民群众是战略过程的主体
        4.3.2 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要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
    4.4 为人民服务——战略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4.4.1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4.4.2 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5 全局观是战略决策的着眼点
    5.1 全局观概说
    5.2 毛泽东的全局观
        5.2.1 全局是各方面和各阶段关系的总和
        5.2.2 从系统和整体的观念出发把握全局
    5.3 准确把握对全局工作有决定意义的局部是控驭全局的关键
        5.3.1 要抓住中心工作,以此带动工作全面发展
        5.3.2 对主要局部予以重点关照
        5.3.3 "不要四面出击"
    5.4 实事求是地选择工作重点是实现全局目标的基础
        5.4.1 实事求是确定工作重点
        5.4.2 及时调整重点工作的顺序
    5.5 对非重点局部的合理关照有助于推进全局的健康发展
        5.5.1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决策思想
        5.5.2 要学会"弹钢琴"
    5.6 全局观是毛泽东处理国内外重大问题的思想武器
        5.6.1 从战略地位的高度来把握中国共产党同各界群众的关系
        5.6.2 全局观是应对宗派主义倾向的思想武器
        5.6.3 全局观是毛泽东处理党际关系乃至国家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6 战略与策略
    6.1 战略决策之策略性的认识论依据
    6.2 战略与策略的辩证关系
        6.2.1 策略的涵义
        6.2.2 制定策略的原则
        6.2.3 战略和策略的关系
        6.2.4 战略上蔑视敌人与困难,战术上重视敌人与困难
        6.2.5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6.3 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6.3.1 何谓"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
        6.3.2 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辩证关系
        6.3.3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战略决策的重要策略原则
7 战略指导者的决策素养
    7.1 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决断能力
        7.1.1 背景
        7.1.2 基本内涵
        7.1.3 战略指导者要"智勇双全"
    7.2 战略预见能力
        7.2.1 什么是"战略预见"
        7.2.2 战略预见的重要性
        7.2.3 进行战略预见的局限性
        7.2.4 做好各种可能性的转化工作
    7.3 创新意识与能力
        7.3.1 什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3.2 创新意识与能力对于战略指导者的重要性
        7.3.3 培养和提高战略指导者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结束语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传统文化底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
    (一)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形成
    (二)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基本内涵
二、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一)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
    (二)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对中国民主思想的升华
    (三)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对中国传统仁爱思想的超越
    (四)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对社会公仆理论的发展
三、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总体评价
    (一)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特点
    (二)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作用
    (三) 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一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
        一.秦汉唐宋时期的演变特征
        二.元明清时期的演变特征
        三.现当代时期的演变特征
    第二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性
        一.文学演变的可逆性
        二.文学演变的不可逆性
        三.文学发展的创新性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基本界定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特征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历史变化
        1.政权统治的演变
        2.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影响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主要思想特点
        1.中国古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2.中国现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3.中国当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4.权势权威型读者思想特点的比较分析
第二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第一节 鲁迅——来自文学主将的权威型读者
        一.鲁迅阅读下的中外文学
        1.鲁迅的文学视角
        2.鲁迅的权威性
        二.遵命文学的流变
        1.独立人格下的遵命文学
        2.权威话语下的听命文学
        3.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解读
        三.传承鲁迅精神的巴金精神——巴金《随想录》的启示
        1.不是狂人的"狂人日记"
        2.两种时代下的恐惧心理
        3.鲁迅精神的体现
    第二节 毛泽东——来自政治领袖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一.毛泽东读书的偏重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二.马克思的法制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治理念
        三.政治视野下对鲁迅的解读
        1.阿Q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阿Q与党内思想问题挂钩
        3.政治斗争与《阿Q正传》结缘
        4.《阿Q正传》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三节 郭沫若——来自诗人和学者的权威型读者
        一.毛泽东的读者权威对郭沫若的影响
        二.学术权威下政治权威的关注
        三.政治权威下学术权威的尴尬
    第四节 周扬——来自文艺思想界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一.最高权威下的权威之路
        二.权势权威下的文艺批评
        1.周扬被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2.姚文元主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3.对典型案例——批判《海瑞罢官》的分析
        三.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
    第一节 不同时期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变化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变化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变化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影响变化
        1.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的流变
        2.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范围分析
        3.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特点分析
        一.不同的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改变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双重话语
        三.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
        四."三一律"与"三突出"在思想意识上的比较
第四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
    第一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政治意识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
    第四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文学批评
    第五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接受美学
    第六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文史古籍批注中折射出的毛泽东思想光芒(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研究[D]. 商雅楠. 河北大学, 2019(08)
  • [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D]. 秦宁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3]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J]. 胡艳辉.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2)
  • [4]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研究[D]. 张爱民.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5]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传统文化底蕴[D]. 武春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6]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 复旦大学, 2007(06)
  • [7]从文史古籍批注中折射出的毛泽东思想光芒[J]. 高福沂.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0(04)

标签:;  ;  ;  ;  ;  

毛泽东思想之光在文史评述中的体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