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震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

台湾地震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

一、台湾的地震灾害及其环境地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贾昊茹[1](2021)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海河平原南部有河北历史上较大的湖群,称作大陆泽,随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湖泊淤积,大陆泽逐渐分离,北部的湖泊因地处宁晋县所以被称为宁晋泊。宁晋泊在明清时期面积逐渐减少,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晋泊不再长期蓄水,而是有着独特的水环境特点。目前,学界对宁晋泊水环境的研究关注较少,宁晋泊主要位于宁晋县东南部,地势最低,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具有“九河下梢宁晋泊”之称。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状况、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将档案资料与地方志相结合,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变迁的基本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受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水利工程,工农业发展。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也影响着社会发展,促使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根治海河运动后,1969年宁晋泊滞洪区正式建立,主要承担在洪水期间的分洪和蓄洪作用,保证工农业的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化的特点具有其独特性,它的变迁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同时宁晋泊作为我国众多湖泊之一,其变迁也反映了我国湖泊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湖泊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以小见大,为保护湖泊资源提出建议。

盛琛[2](2020)在《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海洋资源丰富。深刻认识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化规律,探索浙江近岸海域海陆相互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能够为浙江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对预测未来海岸带环境演化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近岸海域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和钻孔沉积物样品为材料。根据浙江近岸海域的浅地层剖面获得地震地层情况,对ECS-1301孔的沉积物进行AMS 14C测年、光释光测年、粒度分析、微体古生物鉴定等测试,并与ESC-1302孔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近岸海域的浅地层剖面从上至下显示4个主要的地震反射界面T1T4,地震单元从上至下为SU1SU5,而其中SU1、SU2(可进一步划分为SU2-1和SU2-2)、SU3分别对应于该区2个钻孔岩心所揭示的末次冰消期以来发育的沉积单元DU1、DU2(可进一步划分为DU2-1和DU2-2)、DU3。2.各沉积单元形成时间和沉积环境如下:(1)DU3形成于MIS 2MIS 1早期,这期间在研究区的中部经历了从河流演变为河口湾环境的转变,而北部则以河流环境为主。(2)DU2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中期。研究区中部经历了潮坪至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再到东海内陆架潮流沙脊/沙席的远端环境的变化。研究区北部经历了从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浅水环境逐渐演变为受潮汐作用的近岸内陆架环境。DU2最顶部的细砂薄层代表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泛面时期形成的缩聚层。(3)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7cal kyr BP)至今,对应于浙江近岸海区发育的楔形泥质沉积体。3.末次冰消期以来浙江近岸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变化主要受控于沉积物堆积位置、气候、海平面变化和长江三角洲发育(长江河口湾的填充)等原因。DU3河流沉积主要受到沉积物堆积位置影响。DU2沉积单元的高沉积速率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反映了气候因素影响。在中全新世沉积速率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主要可能由于钻孔位置远离近源入海河流而受长江物质的控制。到了2 cal ka BP沉积速率再次升高,这主要可能是由于长江河口湾基本被填充完毕,大量的长江入海沉积物得以被海流搬运至浙闽沿岸。4.对ECS-1301孔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的粒度数据处理,识别出敏感粒级1(<4.125Φ)、敏感粒级2(4.1256.125Φ之间)和敏感粒级3(>6.125Φ)三个敏感粒级区间。敏感粒级2在岩芯中波动强烈且控制了平均粒径的变化,是反映环境变化的敏感粒度组分,变化趋势可能大致反映了东亚冬季风在浙江近岸海域的演化。

王思成[3](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戎卿文[4](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认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彦君[5](2019)在《顺层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及滑坡运移过程DDA模拟方法》文中提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在建或己建的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三江地区”高坝工程,川藏铁路工程等)面临着更多的地震滑坡地质灾害问题,特别是顺层岩质边坡的地震失稳破坏问题更为广泛;而地震触发顺层岩质滑坡的动力失稳机制及其运移堆积过程比较复杂,目前仍不是十分清楚。因此,研究顺层岩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以及地震滑坡启动后的运移堆积过程,揭示其动力灾变机理,为岩质边坡加固设计或滑坡灾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顺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失稳破坏模式,提出相应的地震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滑坡启动后运移堆积过程的模拟方法。主要内容可概化为以下几个部分:(1)考虑地震边坡真实的应力状态,结合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数值方法与矢量和方法(VSM),确定岩质边坡内部潜在滑动面上的抗滑力矢量和与下滑力矢量和,求解地震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时程曲线和永久位移,为顺层岩质边坡地震滑移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2)通过假定边坡失稳(滑坡启动)伴随着非连续面抗剪强度的瞬间弱化,建立边坡瞬时稳定性与非连续面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状态依赖型的非连续面抗剪强度弱化模型;相较于现有的运动学依赖型抗剪强度弱化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函数关系简单、待定参数较少且对相关岩体材料试验技术要求较低,因而更容易构建与实施。(3)基于状态依赖型的非连续面抗剪强度弱化模型,改进DDA数值方法,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结合汶川地震诱发的大光包滑坡开展深入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连续面抗剪强度弱化能够显着影响地震滑坡的演化进程、运移距离和堆积形态;相较于地震惯性力对滑坡运移堆积过程的直接影响,地震作用所导致的非连续面抗剪强度弱化对滑坡运移堆积过程的影响更为显着。(4)将顺层岩质边坡的溃屈破坏问题简化为多层梁的失稳问题,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复杂环境荷载下边坡溃屈稳定性评价的解析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文提出的解析方法充分考虑顺层岩质边坡的多层分布特征和尺寸效应,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溃屈稳定性评价结果;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岩石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地质强度指标、岩层厚度和岩体扰动程度等因素对顺层岩质边坡溃屈稳定性的影响要强于岩石材料常数和岩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5)从岩层溃屈变形破坏的内在机制出发,提出刚度折减技术并在DDA方法中实现,用以评价顺层岩质边坡的溃屈稳定性;采用DDA方法模拟单层岩体由顺层滑移状态逐渐过渡至溃屈变形破坏的演化过程,初步探究顺层岩质边坡的溃屈变形过程以及失稳破坏后的运移和堆积过程。(6)针对岩质边坡在极震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倾覆破坏模式,基于力矩平衡原理,提出相应的抗倾覆稳定性评价的解析方法。通过探究地震荷载、超载、静水压力分布情况和张裂缝深度等因素对饱水岩质边坡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边坡内部静水压力分布情况和地震荷载作用对岩质边坡的倾覆破坏起主导作用。此外,提出不同影响因素组合条件下饱水岩质边坡抗倾覆稳定性快速评价图,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张威涛[6](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赵波[7](2019)在《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地震滑坡是指由地震触发且失稳方量在100×104m3以上的滑坡,其巨大方量往往会阻塞河流、掩埋村庄和道路,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四川省西北部区域(简称:川西北区域)是世界上大型地震滑坡易发区之一。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西部地区重大地质灾害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415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切河谷强震作用下谷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41072231)、中国地调局项目“强震条件下斜坡动力响应及成灾机理研究”(12121003009700)、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川西北地区大型堆积体发育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SKLGP2015Z001)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山区特大地质灾害致灾机理与长期效应研究”(2017YFC1501000)对川西北十余万平方公里区域的大型地震滑坡展开野外调查并进行长期地震动监测和理论分析来研究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全面揭示川西北区域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发育特征。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与识别,确定研究区内至少发育847个大型地震滑坡,主要发育于川西北地震集中区,其区域烈度≥VII(PGA≥0.1g),并主要集中在中高山地貌的深切峡谷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规模总体分布符合Y=4.0+400.0×0.999x(Y-滑坡数量,x-滑坡方量);各流域的大型地震滑坡规模也均符合相关的指数分布特征。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沿断层呈带状分布,96%的滑坡集中在距断层10 km范围内,并满足Y=18.6+660.0×0.9992x的变化关系(Y-滑坡数量,x-距断层距离)。81.28%的滑坡集中在距水系400-1200m的范围内,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80.43%的滑坡相对高度主要集中在200-800m,滑坡方量与滑坡高度满足Y=270×log(0.06x+1.67)(Y-滑坡高度,x-滑坡方量)。89.61%的大型地震滑坡发生在层状斜坡中(顺倾坡中有191个,占比22.67%;反倾坡中有185个,占比21.84%;横向坡中有231个,占比27.27%),10.39%的大型地震滑坡(88个)发生在非层状斜坡中。针对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分布特征,圈定8个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带,统计表明8个集群带内集中了464个大型地震滑坡,占总量的54.87%,其影响面积(约7995 km2)占川西北总面积的5.8%。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明显集中于断块边缘的活断层附近、断裂主动盘、逆冲断裂上盘、断层交汇和错断处;高地应力区和区域GPS速度变化剧烈区也是大型地震滑坡集中区。滑坡滑源区主要集中在斜坡上部(占比76%),地形地貌以单薄山脊、坡折和三面临空为主,分别占比34.34%、30.29%和14.57%;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占比最高(44.75%);志留系茂县群、三叠系侏倭组、三叠系杂谷脑组等14个主要岩组中集中了612个大型地震滑坡,占比72.26%。73%大型地震滑坡失稳后(局部)阻塞河道;堆积体形态主要为舌形、长条形和箕形;堆积组成主要为块碎石堆积。(2)揭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运动特征。已知的大型地震滑坡的最大运动速度均在15 m/s以上;滑坡相对高度H与运动长度L满足L=1.85×H+95的变化关系;超过80%的大型地震滑坡为远程滑坡(H/L<0.6);滑坡方量Y与运动距离x满足Y=510+590×(log(x)-2)2的对应关系。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运动特征均值(H/L)为0.485,其中超过56%的大型地震滑坡表现出高速-远程的运动特征;超过76%的大型地震滑坡滑坡在运动过程表现出碎屑流特征;33%的大型地震滑坡在运动过程具有强碎屑流特征。运动性较好滑坡一般为高剪出口滑坡,运动性较差滑坡一般为低剪出口滑坡。(3)总结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模式。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土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和抛射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土质滑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少数区域,主要为地震液化-塑流模式。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震动拉裂-滑移、反倾拉裂-倾倒、震动拉裂-剪切和震动拉裂-溃滑模式等。高位抛射滑坡是川西北区域强震叠加地形效应后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滑坡,其地质力学模式为地震拉裂-抛射模式。(4)揭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对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6要素:临空条件、发震断裂、岩体裂隙(卸荷裂隙、构造裂隙等)、岸坡结构、岩性组合和斜坡地震动响应。在靠近发震断裂的深切峡谷上部,以软弱相间的层状岩体为主的岩体内部存在大量由卸荷和构造产生的陡倾坡外的长大裂隙,强烈卸荷和地震不断劣化这些裂隙,并在某次强震作用下,岩体裂隙被贯通,形成大型地震滑坡,当动力条件足够强时,失稳岩体可以克服重力被抛出,形成具有临空滑翔性质的抛射型滑坡。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是“震动拉裂+其他”。

邓玉婷[8](2019)在《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山地城市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坡地资源,随着山地区域高强度的城市化、山地城市规模的扩大,坡地被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视野。不同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与连续性,且集中成片,坡度较大等特点,对坡地的生态特征影响明显,以此形成了山地城市区域坡地环境的不稳定性、地质构造复杂性等特征,且往往处于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也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区域,在人为的挟促下易于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这些区域如果利用方式不当将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根据坡地环境要素的功能特征与生态过程的演变机制,结合生态过程的适应性理论,构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方法,对引导坡地规划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南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坡地规划以及坡地生态过程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实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坡地利用存在的现状问题,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坡地的空间特征、坡地的稳定性、生态过程的分析,建立对坡地环境的整体生态认知;对坡地对城乡建设产生的综合影响以及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从保护与利用角度,结合坡地生态环境不同生态敏感性,以开发强度作为划分维度,将坡地环境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的适应性分析与现有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耦合,对不同坡地类型建立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并针对综合利用型坡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利用策略;最后将形成的策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具体的实践案例,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首先对西南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坡地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归纳出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其次,按照坡度、形态、坡位的不同对坡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对坡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自然因素包括地形与地质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土壤环境因素、水文环境因素、动植物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主要指在坡地环境上展开的各类建设活动与土地利用方式。最后,结合与坡地生态过程紧密相关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将坡地生态过程分为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自然过程包括坡地环境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土壤侵蚀过程、生物过程,社会生态过程则从个人行为与城市建设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综合自然-社会过程对坡地环境产生的复合效应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首先,分析了坡地地形特征对城乡建设的影响,主要从不同坡度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建筑用地的适宜性等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从用地选址、交通组织、建筑布局、景观塑造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总结论述。最后,基于坡地环境条件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生态风险分析,选取影响坡地环境的主要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与降雨、土地利用方式),对坡地的生态敏感性以及建设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分析结果,从保护与利用角度,以开发建设强度作为分类维度,将坡地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第三部分: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在前文的综合分析基础上,以生态适应观为理论基点,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分别从两个层次进行了策略构建,其一,针对前文划分的三种不同坡地类型,从总体上上提出分类引导策略;其二,针对综合利用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特征与空间规划的不同要素结合,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利用策略,从结合坡位特征的场地选址、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策略探讨,以此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本文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与相应策略,针对泸水市城市规划区(以下简称泸水城区)西坡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基于对泸水城区西坡的生态过程的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坡地用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确立了不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了策略引导。针对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型坡地构建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利用策略。

王盈[9](2019)在《金沙江巧家-东川段堰塞湖沉积及滑坡灾害》文中研究说明山体滑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势陡峭、山高谷深的山区,斜坡很容易发生失稳而形成大量滑坡,一些大型的滑坡甚至发生堵江灾害。本文基于对金沙江沿岸的巧家-东川段的堰塞湖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沉积特征,通过光释光测定沉积物年龄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内古滑坡的发育情况,认为这些沉积物是由巧家古滑坡堵江形成。本文借助ArcGIS平台和遥感影像,在该区域建立了比较详细的滑坡灾害编目和影响因子数据库。然后,采用频率比-层次分析法(FR-AHP)对现代滑坡和包含古滑坡在内的所有滑坡进行了易发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古滑坡的存在对易发性的评价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区域评价时,很有必要对古滑坡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和稳定性评价。总之,本文通过对巧家-东川段的堰塞湖沉积物、古滑坡、现代滑坡的综合调查分析,结合粒度分析和年代学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内堰塞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的巧家-东川段,长约50km,集中分布在海拔850m以下,有少量分布在900-950m,显示出明显的高程分布差异。露头剖面厚度10-35m,主要以灰色、灰黄色中-粗砂和砾砂为主,巧家对面出露浅黄色-灰黄色细砂以及砂质粉土,中、细砂层水平层理清晰,分选性好。采集13个堰塞湖沉积物样品,通过粒度分析实验,选择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态4个粒度参数以及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研究了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环境。这些沉积物为山区滑坡堵江后形成堰塞湖,后期快速沉积形成,且越临近巧家,细粒组分增加,水动力条件减弱。(2)湖相沉积物的形成与古滑坡的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巧家滑坡是研究区内规模最大的一个古滑坡,在遥感影像和实际野外调查中都有明显的滑坡特征,如滑坡后缘有明显的圈椅状特征,金沙江向左岸凸出弯曲,滑坡后缘边界明显,滑动面清晰,滑动面上留有擦痕等等。经过分析沉积物的分布与古滑坡的位置关系以及对1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7-10万年的沉积物在研究区内均有分布,而年龄在2万年左右的沉积物只分布在巧家-金塘段,而且在巧家下游的河谷及周边未见湖相沉积物分布和溃坝堆积物。由此推断,巧家滑坡为当时堰塞湖的堵江坝,且认为研究区内的两期沉积物是由巧家滑坡在2万年左右和7-10万年左右两次滑动堵江形成。(3)本文基于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共获得现代滑坡3573个,主要沿金沙江、小江以及大型冲沟呈条带状集中分布,这与河流侵蚀作用及区域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基于研究区内滑坡编目和影响因子数据库,将频率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金沙江巧家-东川段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易发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约80%属于中低易发性,仍有1.42%区域为极高易发性,并多位于研究区南侧金沙江、小江河谷两侧。通过统计ROC曲线的线下面积(AUC)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为0.827,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4)通过对包含古滑坡在内的滑坡易发性重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巨型古滑坡对易发性评价结果有极大的影响。其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只有现代滑坡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相比,中低易发性分区的面积比例有所下降,高等易发性分区的比例增加,高等易发性区域主要分布巧家-格勒的金沙江两岸、小江流域以及巧家县城后山,AUC值为0.755,模型准确率有所下降。巧家古滑坡所在区域的易发性明显升高,影响研究区的相对易发程度。本文应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巧家古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巧家古滑坡目前整体上非常稳定。因此,在进行易发性评价时,要慎重考虑古滑坡的影响,将典型滑坡的危险性与区域易发性评价结果结合,才能获得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评价结果。

李明奎[10](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二、台湾的地震灾害及其环境地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的地震灾害及其环境地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环境史研究与水环境变迁
        (二)水环境专题研究
        (三)河北水利研究
        (四)宁晋泊专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宁晋泊的基本情况
    1.1 宁晋泊的基本概况
    1.2 注入宁晋泊的主要河流
        1.2.1 滹沱河
        1.2.2 滏阳河
        1.2.3 洨河、泜河、槐午河
        1.2.4 碱河
        1.2.5 沙河
        1.2.6 澧河
        1.2.7 漳河
    1.3 新中国建立前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1.3.1 宁晋泊水域面积扩大
        1.3.2 宁晋泊水域面积缩小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2.1.1 “56.8”洪水与宁晋泊
        2.1.2 “63.8”洪水与宁晋泊
        2.1.3 1969 年宁晋泊滞洪区的建立
    2.2 新中国成后宁晋泊水环境特征
        2.2.1 地下水减少
        2.2.2 水质恶化
        2.2.3 宁晋泊水量呈季节性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因素与政府应对
    3.1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地质与地震
        3.1.3 河流因素
        3.1.4 土壤因素
    3.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社会因素
        3.2.1 国家政策
        3.2.2 人口增长
        3.2.3 蓄灌工程迅速发展
        3.2.4 工业用水增加
    3.3 政府在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中的应对
        3.3.1 兴修水利,减少洪涝灾害
        3.3.2 治理盐碱地,改善土壤
        3.3.3 政策扶持,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小结
第四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思考
    4.1 滞洪区建立后的两次特大洪水
        4.1.1 “96.8”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1.2 “7.19”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积极影响
        4.2.1 防洪效益:分洪蓄洪,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4.2.2 工业效益:保证工业稳定运行
        4.2.3 农业效益:保证农作物生长,农民收入增加
        4.2.4 生态效益:改善区域生态条件
    4.3 民众对待环境与面对自然灾害的心态
        4.3.1 民众对待环境的心态转变
        4.3.2 应对自然灾害时民众的不同心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浙江海岸带及近岸海域地质调查现状
        1.2.2 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东亚冬季风重建现状
        1.2.4 研究区及邻近海域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环流体系
        2.2.1 长江冲淡水
        2.2.2 浙闽沿岸流
        2.2.3 台湾暖流
        2.2.4 黑潮
    2.3 气候特点
    2.4 区域构造背景
3 材料和方法
    3.1 样品获取
        3.1.1 浅地层剖面测量
        3.1.2 钻孔样品采集
    3.2 浅地层剖面资料处理与解译方法
        3.2.1 浅剖资料处理
        3.2.2 浅地层剖面的解译
    3.3 实验测试方法
        3.3.1 粒度测试
        3.3.2 微体古生物鉴定
        3.3.3 AMS~(14)C测年
        3.3.4 光释光测年
4 浅剖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及特殊地质体
    4.1 浙江近岸海域地震地层划分
    4.2 特殊地质体
        4.2.1 浅层气
        4.2.2 埋藏古河道
5 ECS-1301 孔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
    5.1 测年结果
    5.2 沉积序列划分、沉积相特征
        5.2.1 DU3(19.50~37.70 m)
        5.2.2 DU2(6.20~19.50 m)
        5.2.3 DU1(0~6.20 m)
    5.3 沉积物粒度特征
6 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6.1 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速率变化
    6.2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及其环境意义
        6.2.1 敏感粒度组分的分离
        6.2.2 敏感粒度组分的环境意义
    6.3 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德文文献
    3 )英文文献
    4 )意大利文文献
    5 )荷兰文文献
    6 )西班牙文文献
    7 )法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顺层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及滑坡运移过程DDA模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顺层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
        1.1.2 地震触发顺层滑坡的主要特征及失稳机制
        1.1.3 顺层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及运移过程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地震边坡动力失稳及运移机制的工程地质分析
        1.2.2 地震边坡动力响应及破坏机制的模型试验
        1.2.3 地震边坡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
        1.2.4 地震滑坡运移堆积过程分析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2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及地震加载机制
    2.1 DDA数值方法基本理论
        2.1.1 块体变形矩阵
        2.1.2 系统平衡方程
        2.1.3 块体接触机制
        2.1.4 时间积分格式
    2.2 DDA动力分析中地震加载机制
        2.2.1 地震记录的选取原则
        2.2.2 地震记录的基线校正
        2.2.3 地震加载的实现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顺层岩质边坡地震滑移过程的DDA模拟方法
    3.1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
        3.1.1 岩质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DDA计算方法
        3.1.2 岩质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VSM计算方法
        3.1.3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矢量和分析法在DDA中的实现
        3.1.4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的DDA-VSM方法验证
    3.2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滑移过程的DDA模拟
        3.2.1 滑坡过程中非连续面剪切强度弱化问题
        3.2.2 状态依赖型的非连续面剪切强度弱化模型
        3.2.3 状态依赖型强度模型在DDA方法中的实现
        3.2.4 改进DDA数值方法的验证
        3.2.5 改进DDA数值方法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4 顺层岩质边坡地震溃屈破坏的分析方法
    4.1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稳定性评价解析方法
        4.1.1 基于多层梁模型的溃屈稳定性评价解析方法
        4.1.2 考虑边坡尺寸效应的溃屈稳定性评价解析方法
        4.1.3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稳定性解析方法的验证
        4.1.4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4.2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变形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4.2.1 基于刚度折减技术的溃屈稳定性分析
        4.2.2 刚度折减技术在DDA数值方法中的实现
        4.2.3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变形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岩质边坡地震倾覆破坏的分析方法
    5.1 岩质边坡倾覆稳定性评价解析方法
    5.2 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倾覆稳定性分析方法
    5.3 岩质边坡倾覆稳定性评价解析方法的验证
    5.4 岩质边坡倾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快速评估图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型地震滑坡的研究现状
        1.2.2 斜坡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1.3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识别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北工程地质环境
    2.1 自然地理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第3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发育特征
    3.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基本发育特征
    3.2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特征
        3.2.1 大型地震滑坡规模分布特征
        3.2.2 大型地震滑坡沿断裂带状分布特征
        3.2.3 大型地震滑坡沿水系线状分布特征
        3.2.4 大型地震滑坡相对高度特征
        3.2.5 大型地震滑坡坡体结构特征
        3.2.6 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分布特征
        3.2.7 大型地震滑坡空间分布不均一性
    3.3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滑源区发育特征
        3.3.1 岸坡相对位置与地形地貌特征
        3.3.2 地层岩性特征
    3.4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堆积体形态及结构组成特征
        3.4.1 滑坡堆积体形态特征
        3.4.2 堆积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运动特征
    4.1 基本特征
    4.2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典型运动特征
    4.3 不同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4.3.1 高速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4.3.2 低速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西北典型地震滑坡分析
    5.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主要类型
    5.2 典型地震滑坡分析
        5.2.1 为头土质滑坡
        5.2.2 刘家湾滑坡
        5.2.3 摩岗岭滑坡
        5.2.4 麂子坪-小关子滑坡群
        5.2.5 高位抛射滑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机制
    6.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条件
        6.1.1 内外动力耦合的临空条件
        6.1.2 高地应力背景下的斜坡卸荷松弛
        6.1.3 深切峡谷岸坡结构和岩性组合
        6.1.4 发震断裂
        6.1.5 高位斜坡地震动响应
    6.2 地震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图

(8)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量坡地进入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的视野
        1.1.2 城市空间发展的地形地貌制约
        1.1.3 生态适应观在城乡规划学科中的应用
        1.1.4 西南地区在全国山地城市研究中的典型性
    1.2 相关概念
        1.2.1 西南山地城市
        1.2.2 坡地
        1.2.3 生态过程
        1.2.4 生态适应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规划学理论
    2.2 坡地规划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小结
    2.3 城市区域坡地利用现状经验总结
    2.4 小结
3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
    3.1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概况
        3.1.1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特点
        3.1.2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
    3.2 坡地特征总述
        3.2.1 坡地的形成
        3.2.2 坡地的空间特征与分类
    3.3 坡地的稳定性分析
        3.3.1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自然因素
        3.3.2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人类活动因素
    3.4 坡地的生态过程分析
        3.4.1 自然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3.4.2 社会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3.4.3 坡地环境自然-社会过程的复合效应
    3.5 小结
4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
    4.1 坡地地形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4.2 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2.1 对用地选址的影响
        4.2.2 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4.2.3 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4.2.4 对景观塑造的影响
    4.3 坡地开发存在的生态风险问题
    4.4 基于综合影响分析的坡地保护与利用分类
    4.5 小结
5 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
    5.1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总体原则
    5.2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基本思路
    5.3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
        5.3.1 生态保护型
        5.3.2 生态开发型
        5.3.3 综合利用型
    5.4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综合利用策略
        5.4.1 结合坡位特征的用地选址
        5.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5.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5.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5.5 小结
6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实证研究——以泸水城区西坡为例
    6.1 泸水概况
        6.1.1 地理区位
        6.1.2 资源条件
        6.1.3 城乡建设
    6.2 泸水城区西坡生态过程分析
        6.2.1 研究范围
        6.2.2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6.2.3 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6.3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分类引导策略
        6.3.1 坡地用地分析与评价
        6.3.2 坡地分类引导策略构建
    6.4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策略
        6.4.1 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使用
        6.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6.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6.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6.5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金沙江巧家-东川段堰塞湖沉积及滑坡灾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滑坡堵江的研究现状
        1.2.2 有关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特征
        2.2.2 水文特征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地震活动
    2.7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研究区古堰塞湖沉积特征
    3.1 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3.2 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基本特征
        3.2.1 典型沉积物剖面特征
        3.2.2 堰塞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环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堰塞湖的古滑坡发育成因分析
    4.1 研究区典型古滑坡发育特征
        4.1.1 研究区古滑坡研究概述
        4.1.2 巧家古滑坡发育特征
    4.2 古堰塞湖沉积与古滑坡的位置关系
    4.3 古堰塞湖沉积物年龄的测定
        4.3.1 选用光释光测年方法的依据
        4.3.2 古堰塞湖沉积的年代测定
    4.4 古堰塞湖的发育成因及堵江坝体的推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现代滑坡灾害发育和分布特征
    5.1 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5.2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5.2.1 地形地貌
        5.2.2 水文气象
        5.2.3 地质构造
        5.2.4 地层岩性
        5.2.5 土壤类型
        5.2.6 人类活动
        5.2.7 地震峰值加速度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6.1 易发性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6.2 易发性评价与结果分析
        6.2.1 滑坡影响因子的选取及滑坡相对频率(m LRF)的计算
        6.2.2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的相对权重
        6.2.3 易发性评价
        6.2.4 评价结果检验
    6.3 古滑坡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
        6.3.1 考虑古滑坡的研究区易发性评价
        6.3.2 古滑坡稳定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台湾的地震灾害及其环境地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D]. 贾昊茹. 河北大学, 2021(02)
  • [2]浙江近岸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D]. 盛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5]顺层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及滑坡运移过程DDA模拟方法[D]. 张彦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7]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D]. 赵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8]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D]. 邓玉婷. 重庆大学, 2019(01)
  • [9]金沙江巧家-东川段堰塞湖沉积及滑坡灾害[D]. 王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台湾地震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