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初期不同文体文献中情态助词的使用差异

先秦初期不同文体文献中情态助词的使用差异

一、先秦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韩锐[1](2021)在《安大简《诗经》文本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王亮亮[2](2020)在《文学视野下《大戴礼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戴礼记》是西汉戴德汇编的一部礼类文献,戴德对其生活时代流传的有关《礼》之记类文献进行梳理与集合,最终编选为八十五篇《大戴礼记》。戴德师承《礼》学博士后仓,后仓有《曲台记》一书,戴德及其同学在后仓《曲台记》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形成各自的家法,从而建立礼学的大戴、小戴及庆氏之学。《大戴礼记》是一部重要的礼类文献,在保存文献、探讨儒家圣哲的思想和形象及研读先秦秦汉的文体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戴德生平及〈大戴礼记〉的成书》,主要对戴德生平和《大戴礼记》的成书进行考辨。第一节,通过梳理《汉书》及《后汉书》两部史料,理清戴德求学从政的经历,推断戴德主要生活于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时期,《大戴礼记》的编选也主要在此一时期。第二节,通过对《大戴礼记》成书渊源的梳理,判定戴德在继承后仓师说的基础上对《礼》之记类文献进行编选,从而编成今本《大戴礼记》的文本。第二章为《〈大戴礼记〉与其他典籍的互见》,主要选取《荀子》、《新书》、《礼记》作为对象,《大戴礼记》与三书互见的篇章进行对比,从而探索互见出现的原因,帮助理解《大戴礼记》的成书。此章分三节对《大戴礼记》与《荀子》、《新书》及《礼记》的互见篇章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对比,通过具体细节的比较,从而辨明出现互见现象的具体原因。第三章为《〈大戴礼记〉所见文体》,主要对《大戴礼记》的文体进行分析。第一节,通过对《大戴礼记》文本的梳理,确定《大戴礼记》中所见文体有论、辩、铭、命等。同时对具体文体进行考察,从而对《大戴礼记》所见文体获得清晰的认知。第二节,对《大戴礼记》所见文体的背景及影响进行探索,得出《大戴礼记》所见文体的不自觉性,同时对其所见文体产生的影响予以介绍。第四章为《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研究》,主要结合《论语》对孔子及其孔门弟子的叙述,对《大戴礼记》所涉及的孔门圣哲的形象进行分析。第一节,对孔子的形象进行论述,进一步证实孔子对仁、礼、德的重视,充实孔子的圣哲形象。第二节以《曾子》十篇为主要依据,对曾子的形象进行介绍。第三节,通过《卫将军文子》与《论语》的对比,辨析人们对孔门弟子形象及性格特征的认知,从而构建符合人物实际的真实性格。第五章为《〈大戴礼记〉艺术特色》,主要介绍《大戴礼记》的艺术特征。第一节,叙述《大戴礼记》的语言特征。《大戴礼记》的语言不仅凝练质朴,还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第二节,讨论《大戴礼记》细节特征。《大戴礼记》有许多细节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作者的精心谋篇。第三节论述《大戴礼记》情感特征。《大戴礼记》情感表达直露,常使用判断词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语气词的应用也展现出当事人的情感。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提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马钺[4](2020)在《《荀子》《韩非子》语气词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语气词是表达主观情感态度的虚词。《荀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诸子专题性论辩散文的代表。《荀子》华美浑厚、长於立论,《韩非子》峻峭犀利、长於驳论。两书在语气词的使用上既有共同之点,也有相异之处。《荀子》《韩非子》不同语言风格的形成,与语气词的运用有一定关联。从类型和数量上看,《荀子》使用27种语气词,4083次语气词,词频为5.42%;《韩非子》使用13种语气词,4229次语气词,词频为3.98%。《韩非子》使用语气词的种类和频率均不及《荀子》,这与韩非子个人的语言风格和法家的流派风格有一定关联。从句法角度上看,两书句首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均可置於单句句首和复句句首,差异为语气词“夫”在《荀子》中除可置於陈述句之外,还可置於疑问句和反问句,句法位置灵活多变,表达情感丰富,而在《韩非子》中语气词“夫”只能用在陈述句句首。两书句中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可置於单句和复句中,差异为个体语气词的使用差异。如,语气词“也”、“焉”在《荀子》中可置於多项并列成分之後,用於列举事项,具有间隔停顿的作用等。两书句末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可置於单句句末和多种类型的复句句末,差异体现在语气词在不同类型复句中的使用频率,反映出作者的用语习惯和风格特徵。从语用角度上看,两书句首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位於发语之端,对句子的语气、主观情感的抒发、篇章的衔接、话题的标记与转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差异为《荀子》中句首语气词“夫”形成固定形式“夫是之谓”起帮助总结的作用。两书句中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具有停顿、舒缓语气、拉长语调、标记话题、标示语义未完、使所述内容结构清晰等作用。差异为因受到个人风格和地域风格的影响产生独用语气词“兮”、“维(惟、唯)”、“邪”等。两书个体语气词的语用特徵存在差异。两书句末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用在陈述句句末的语气词具有帮助表达陈述、判断、确认、解释等语气,抒发作者主观情感、完句结句的功能。用在疑问句句末的语气词具有疑问、加强语气、表达主观情感的作用。用在感叹句句末的语气词具有抒发感叹之情的作用。两书差异体现为语气词在不同复句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从修辞角度上看,两书句首、句中和句末语气词的共性特徵是具有增加音节,凑词足句,构成对偶、排比句式,帮助说理等作用。《荀子》中语气词多构成排比句组,将列举事例、观点陈述、正反对比通过铺排的形式陈说,使说理层次分明,逻1严密。《韩非子》语气词多在说理中重复使用,形成锋芒毕露、气势逼人、不可阻挡的论辩风格。

尉侯凯[5](2019)在《上博简《论语》类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博简《论语》类文献包括《民之父母》、《子羔》、《鲁邦大旱》、《从政》、《仲弓》、《相邦之道》、《季康子问於孔子》、《君子为礼》、《弟子问》、《孔子见季桓子》、《颜渊问於孔子》、《史蒥问於夫子》,内容主要为孔子与子夏、子羔、鲁哀公、子赣、季桓子、季康子、颜渊、宰我、子路、子游、史蒥等弟子、时人之间的问答之辞。由於这批文献的形成时间与孔子的生活年代相近,故而保存了较为原始的文本面貌,相对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学说,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在全面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上博简《论语》类文献中的部分字句作了新的考释,提出一些释读和断句意见,考察其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如子赣、颜渊、史蒥的形象、思想、身分等问题,总结和还原孔子的部分思想、主张,并尝试辨析上博简《论语》类文献与《论语》的关系以及与《论语》成书有关的几个问题,考察它们在楚地的传播、影响等情况。

苏若阳[6](2018)在《汉语是非问句的历时发展与类型嬗变》文中提出历时类型学分析语言类型演变的规律,揭示语言变化的趋势,具有跨时代的视角,是语言类型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历时类型学的视角下对汉语是非问句作了专题研究。文章考察了上古至今汉语是非问句系统的主要发展脉络,中性是非问句的类型嬗变以及语法化的过程、动因与机制,并尝试对是非问句演变中的诸多问题和争议作出合理、可行的解释。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范围和侧重点,界定本文所说的是非问句及其包含的各种问句类型;简要回顾和述评前辈时贤对汉语疑问句的研究以及目前主要的疑问句分类体系;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现代汉语的是非问句系统。本章观照汉语共时层面的是非问句系统。以普通话为例,主要包括正反问句、“吗”问句、语调问句和“啊”类问句。其中,正反问句和“吗”问句具有中性问的地位;语调问句和“啊”类问句则只用于非中性问。“是不是VP/NP”问句是正反问句的一种略为特殊的形式。“是不是”虚化弱读而失去主要焦点地位以后,问句常带有揣测意味。第三章:先秦汉语是非问句的历时发展与类型嬗变。先秦汉语是非问句系统具有不同于后世汉语的特点,正反问句尚未实质性产生,在问句系统中没有独立的句法地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语调问句可能是殷商西周时期是非问句的主要类型,是否存在形态化的疑问手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春秋时期的是非问句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类型学意义上的转变,从采用疑问语调手段转为使用句末疑问助词“乎”。先秦时期“乎”主要用于是非问句,少量用“乎”的特指问句几乎都是反诘感叹色彩的问句。战国时期是非问句产生两个重要变化,显示出问句系统的变动和发展。第四章:上古至今汉语是非问句的两个语法化循环。上古以来汉语是非问句经历了两个语法化循环。“乎”问句大概产生于春秋中后期,一直流行到汉代,至迟在东汉后期就因语音和语义的侵蚀而走向了衰落。随着“乎”问句的衰变,中性是非问句逐渐由句末疑问助词型嬗变为“VP-neg”型,从而走向下一个语法化循环。“VP否/不”问句形成于西汉,并在东汉后期的口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魏晋时期,“VP否/不”问句就出现了虚化的迹象。从语音上来说,句末的“否/不”首先在东晋时浊音化成为“婆”,然后在隋唐时鼻音化成为“无”,唐末五代以来陆续以“磨”“摩”“麽/么”“吗”等文字形式表示;从句法语义上来说,否定副词的介入是“VP否/不”问句虚化的重要一环。其进一步语法化而来的“吗”类问句后最终走向反诘化、边缘化,本质上是语义的非中性问化。普通话中“吗”问句询问功能的重新强化,受到近代以来典范白话文的影响,是汉语书面语对口语影响的一个缩影。第五章:正反问句三大类型的历史层次与内在联系。省略删除说难以解释各种正反问句的起源和发展,省略因素可能只在“VP不V”型的规约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汉语最早成熟的正反问句是“VP否/不”型,其中的否定词具有谓词性、称代性。“VP不V(P)”问句的出现不早于东汉后期,成熟时间则不早于唐。该类型兴起的动因是更古老的“VP否/不”型正反问句的虚化;形成机制是否定项句法成分的更新:上古具有谓词性、称代性的否定词“否/不”在中古新的否定词系统条件下更新、替换为“不V(P)”。“V不VP”型正反问句的句法特点与更古老的“VP否/不”型的差异较大,直到晚近时期才在新的语言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语言自身的发展与词汇扩散是可能是其发展起来的内部因素,但该类型的真正形成更可能肇始于发展较慢的“VP否/不”型方言与近代强势的“VP不V(P)”型方言的接触,是“VP否/不”型方言对强势方言进行语法复制的过程中类推和调和的产物。“V不VP”型正反问句的句法结构所具有的简单和统一优势则有助于其形成以后向外渗透和扩张。从类型学的视角来看,汉语方言中比较典型的“可VP”问句(Particle-VP)不是正反问类型,而是一种疑问助词型问句,其疑问助词位于谓头位置。第六章:结语。整合各个章节的研究,概括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投入和改进。

聂志[7](2018)在《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官话“地跨九省区,人口两亿七”,是现代汉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次方言。贵州地处西南官话的十字路口,研究整个西南官话离不开贵州这个中心环节。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600多年,贵阳方言一直是贵州方言的代表,因此,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尤其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历时的研究少有人触及。本文根据晚清在黔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晚清贵阳方言进行描写,并进行必要的比较,重点在于探讨100多年来贵阳方言的发展变化。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官话到贵阳方言的大致情况,接着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材料、方法等,并论证童保禄记录的就是当时的贵阳方言。第二章讨论语音。归纳文献记录的音系,语音变化,并将该音系与同时期有关文献记录的南北官话音系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将该音系与今贵阳方言音系对比,探讨100多年来语音的演变。第三章讨论词汇。总结提取的方言词汇特点,并进行历时比较,还对方言常用词和俗语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语法。探讨了构词法,重点是同义异序词,儿个方言词的用法,以及一些句法结构和疑问句型。第五章讨论语用。从广义的方言角度,分析童着的会话,探讨称谓与交际用语,以及语用的文白差异。第六章强调文献的学术价值。认为它对方言史及汉语史研究、汉语接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有价值,也指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邢怒海[8](2018)在《《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文中提出许衡是元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元朝一人”“朱子後一人”。许衡以强烈的自觉精神开创了白话直解写作方式,将经典着作与口俗白话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顺应了语言文白转型的时代要求。许衡遗着先後冠以《鲁斋遗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名称刊行(现统一称作《许衡集》),内中《语录》《直解》等作品对研究近代汉语的文白发展、转变具有弥足珍贵的语料和文献价值。近五十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着力於许衡及其着述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论文、专着、会议等各种研究形式迭出不断。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以四库本为底本,以万历本等为参校,梳理了《许衡集》中《语录》《直解》等作品文本,并分离、整理出其中的全部词语。本文以这些语料和词语为研究基础和切入点,试图展现元初文人的实际口语状况,以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元初汉语词汇的面貌、特点、来源、构成方式、应用范围等,描写元初白话词语系统,既重视共时特徵,又关注历时变化。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来海内外对许衡和《许衡集》进行研究的成果,从研究形式、研究类别来观照海内外许衡研究的总体情况,重点回顾以语言学视角对《许衡集》的分析与探讨。同时交待本文的研究缘由、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章对许衡和他的遗着——《许衡集》进行总体介绍。第一节对许衡的家世、生平、籍贯、墓葬以及交游、贡献等情况进行汇总、简介,展现许衡真实而又鲜活的亲切面貌,使得我们不再陌生於这位古代光辉河南人的生前身後事。第二节考察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情况,按照单行本、合集、当代标点本三个部分分门别类进行了讨论,对其合集的元、明、清三个版本组群构建了发展脉络,直观展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第二章是《许衡集》词汇概貌,主要分析探讨《许衡集》词汇的构成、来源、状貌,以及词汇的特点和成因问题。词语的构成按照名、动、形等分类进行分析。《许衡集》词汇主要来自承继前代和当代新生,就承继而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许衡的影响比较明显。《许衡集》词汇呈现出历时多源和发展多元的总体面貌,具有鲜明的白话特色、文白杂糅、体现历时变迁、展现语言个性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三章是《许衡集》中词语的同义与反义现象。对於同义词的分析,本章首先确定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和确定方法,统计了《许衡集》同义词组数频,构成类型,然後按照四库本和其他版本异文两大部分分别探讨,反义词则根据名、动、形不同词性来探讨。第四章是《许衡集》词语的个案考察。第一节对“鉴视”一词的最初来源和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并探析该词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消失的原因。第二节对具有“欺骗”义的俗语词“哄”的语义来源与功能演变进行梳理,并展现《许衡集》中具有“欺骗”义词语的基本面貌。第三节对《许衡集》中量词“件”的句法功能及兴于宋元之际的“一件件”格式的发展进行细致考察。第五章对《许衡集》中的引文进行了全面考证,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许衡在写作中,常常引用他人话语,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後人往往将其与他的原创文字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以往研究者对《许衡集》文本中的引文没有充分重视,将这些来自於不同文献的材料当作《许衡集》内在组成部分看待,导致异时异质的语料混杂在一起,影响了《许衡集》文献的真实性。本文借助现代检索工具,对《许衡集》语录、直解等部分进行了全面梳理、考证,共检出上百条近万字的引文引语,同时还对当代三部标点本进行比照,在梳理过程中对异文(许衡引文与所引原文比照)词语进行考释。第六章对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释。诗词是《许衡集》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语言研究则是文献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往少有研究者注意到许衡诗词语言的重要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因版本不同而产生的诗词异文现象进行了考释,主要有文字异文、词语异文等,考释的价值在於厘清许衡诗词的真实历史面貌。第七章探讨许衡诗词语言的直白之风,认为其语言特点在於字词俗白质朴、叙事方式平民化以及重言叠字的使用,并从语言、思想、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原因。第八章将许衡的《大学直解》与张居正的《四书集注直解》(大学)、朱熹《四书集注》(大学)进行比较。这些着作都是对《大学》进行讲解,在对《大学》同一条目的解读中,三书许多语句、词语都相同、相仿。这些相仿的语句之间产生了异文词语,通过对比这些异文词语借以考量词汇发展的时代差异,进而观照南宋、元、明三代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

罗祥义[9](2017)在《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出土先秦文献为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和玉石文字等。经清理,提取出句末语气词15个:一、表陈述语气:“也”“殹”“矣”“焉”“已”“而已”“耳”“尔”;二、表疑问语气:“乎”“与”“抑”“执”;三、表感叹语气:“哉”“兮”“夫”。句中语气词7个:“也”“殹”“矣”“焉”“尔”“乎”“兮”。采用数量统计、归纳分析、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从语气词的书写形式、句法表现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对“语气”“语气词”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语言语气与语气词的关系:语气词是语气表达手段之一,是书面语中最主要的语气表达方式。其次,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及简评,前人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都比较单一。最後,对语料的使用及相关术语进行说明。第二章讨论语气词的书写形式。与传世文献不同,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词往往有许多不同的书写形式:{也}写作“也”“(?)”;{矣}写作“矣”“(?)”“(?)”“壴”“喜”“(?)”;{焉}写作“焉”“安”“(?)”“言”;{乎}写作“乎”“虖”“嘑”“(?)”“(?)”“(?)”;{与}写作“与”“欤”“(?)”“(?)”“(?)”“(?)”;{哉}写作“哉”“(?)”“(?)”“才”“(?)”。各组书写形式中,大多数有共同的声符,语音相同或相近。第三章讨论语气词的句法,包括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所附句法成分、句类分布、组合能力以及其它特殊句法现象等。句末语气词主要附加在NP、VP、AP上;出现的句类包括叙述句、判断句、描写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也”“殹”“矣”常用於复句中;“矣”“已”“乎”“哉”出现在主谓倒置句里,“哉”还出现在无主语句中。句中语气词主要附加在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上,“也”“殹”出现在主谓倒置句里。语气词连用时的组合次序是: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第四章讨论语气词的功能。句末语气词单用时,无论其用於何种句类中,所表达的语气始终是单一的。句末语气词连用时,其仍然表达原来的语气。句末语气词的连用受句子语气的复杂程度及语气词之间内在关系的影响。句中语气词的功能是表达句中语气停顿、标示话语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作为主位标记。

张欢[10](2016)在《《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孟子》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极具特色的两部着作,无论是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中国散文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孟子》以气势磅礴着称,《庄子》以恣意汪洋获誉,这与它们都运用了大量的语气词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气词的使用方面, 《孟子》和《庄子》既有相同之点,也有相异之处。从句首语气词的使用看, 《孟子》中共出现6个句首语气词“夫”、“惟”、“唯”、“逝”、“载”、“爰”,《庄子》中共出现两个句首语气词“夫”、“唯”。两书中“爰”、“载”、“逝”和语气词“惟”、“唯”、“维”使用差异较大,“爰”、“载”、“逝”只在《孟子》中出现过, 《庄子》中没有出现过, 《庄子》中只用“唯”,而《孟子》中用“惟”、“维”。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孟子》中使用了大量的引语,二是由于地域方言的差异。此外。《庄子》中还出现了形容词和“夫”的组合即“悲夫”,表示一种嗟叹语气。从句中语气词的使用看, 《孟子》中共出现两个句中语气词“也”、“乎”, 《庄子》中共出现5个句中语气词“也”、“焉”、“邪”、“兮”、“乎”。两者语气词的使用在句法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如“双音节名词+也”结构是双音节化过渡的产物。从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看,《孟子》、《庄子》出现的陈述句语气词有:“也”、“矣”、“已”、“耳”、“焉”、“尔”;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共计12个。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孟子》、《庄子》句末语气词出现频率为3.49%。这说明了战国中期语气词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成系统的,但这些相对稳定的、成系统的语气词出现频率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如“邪”, 《孟子》中没有出现过,而《庄子》中却大量出现,是因为“邪”是楚方言词汇。从语气词连用看,《孟子》、《庄子》共有的是“已矣”、“已乎”、“也哉”、“乎哉”、“矣夫”、“而已”、“耳矣”,《孟子》中独有的是“也乎”、“矣乎”、“云尔”、“也已矣”、“焉耳矣”, 《庄子》中独有的是“也邪”、“已邪”、“矣哉”、“也夫”。通过比较,发现“云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结构,是由“曰……云”转化为“曰……云尔”,最后才凝结为“云尔”结构。《孟子》和《庄子》在语气词使用上存在差异,时代风格、地域风格是影响语气词使用的重要因素,但个人风格的不同才是语气词使用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语气词和语言风格二者相辅相成,语气词可以增强语气、加重论辩色彩;帮助构成排比、对偶;形成对偶句、增强节奏感。同时,个人风格、文化因素也会影响语气词的使用,如在《孟子》中句末语气词“与”使用时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这是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出现的结果。

二、先秦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秦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2)文学视野下《大戴礼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戴德生平与《大戴礼记》的成书
    第一节 戴德生平事迹
    第二节 《大戴礼记》的成书
第二章 《大戴礼记》与其他典籍的互见
    第一节 《大戴礼记》与《荀子》互见关系
    第二节 《大戴礼记》与《新书》互见关系
    第三节 《大戴礼记》与《礼记》互见关系
第三章 《大戴礼记》所见文体
    第一节 《大戴礼记》文体分类
    第二节 《大戴礼记》所见文体的背景及影响
第四章 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研究
    第一节 孔子形象
    第二节 曾子形象
    第三节 孔门其他弟子形象
第五章 《大戴礼记》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语言特征
    第二节 细节特征
    第三节 情感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4)《荀子》《韩非子》语气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语气及语气词概述
    二、《荀子》《韩非子》语气词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荀子》《韩非子》句首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夫”
    第二节 句首语气词“X+夫”
    第三节 《荀子》独用的句首语气词
第二章 《荀子》《韩非子》句中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句中语气词“也”
    第二节 句中语气词“焉”
    第三节 句中语气词“乎”
    第四节 句中语气词“夫”
    第五节 《荀子》独用的句中语气词
第三章 《荀子》《韩非子》句末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陈述句中的句末语气词
    第二节 疑问句中的句末语气词
    第三节 感叹句中的句末语气词
    第四节 《荀子》独用的句末语气词
第四章 《荀子》《韩非子》连用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荀子》《韩非子》共有的连用语气词
    第二节 《荀子》《韩非子》各自独有的连用语气词
第五章 《荀子》《韩非子》语气词与语言风格
    第一节 《荀子》《韩非子》语气词的使用对语言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 《荀子》《韩非子》语言风格影响语气词的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後记

(5)上博简《论语》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简介
    三、学术史回顾
        (一)《论语》研究现状
        (二)上博简《论语》类文献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博简《论语》类文献字句选释
    第一节《鲁邦大旱》“抑吾子如重命其与”
    第二节《从政》“後人则毁之”、“狱则兴”
    第三节《季康子问於孔子》“古”和“古女”、“贤人大於邦”
    第四节《孔子见季桓子》“而尃问其治於逸人乎”
    小结
第二章 上博简《论语》类文献人物研究
    第一节《颜渊问於孔子》中的颜渊
    第二节《君子为礼》、《鲁邦大旱》中的子赣
    第三节《史蒥问於夫子》中的史蒥
    小结
第三章 上博简《论语》类文献内涵研究
    第一节《孔子见季桓子》的文本结构与思想内涵
    第二节《仲弓》、《季康子问於孔子》所见孔子“民务”思想
    第三节上博简《论语》类文献中的“贤人”
    小结
第四章 上博简《论语》类文献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上博简《论语》类文献与《论语》的关系辨析——兼谈《论语》的成书问题
    第二节战国时期《论语》类文献在楚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小结
结语
附录一:先秦时期臣下称君为“汝”现象试论
附录二:谈谈战国时期楚地的特殊语气词“此(些)”和“多”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後记

(6)汉语是非问句的历时发展与类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
        1.2.1 是非问句的界定
        1.2.2 关于历时类型学研究
        1.2.3 本研究的侧重点
        1.2.4 主体章节概要
    1.3 汉语疑问句研究综述
        1.3.1 疑问句研究回顾
        1.3.2 疑问句分类述评
        1.3.3 类型学视野下的是非问句研究
        1.3.4 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理论与方法
        1.4.1 语言类型学
        1.4.2 语法化
    1.5 语料与体例
        1.5.1 语料来源
        1.5.2 体例说明
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是非问句系统
    2.1 问题的说明
    2.2 疑问程度与疑问倾向性
        2.2.1 疑问程度
        2.2.2 疑问倾向性
    2.3 是非问句系统的句法分工
    2.4 具有中性问地位的正反问句与“吗”问句
        2.4.1 以中性问功能为基础的正反问句
        2.4.2 兼具中性问与非中性问功能的“吗”问句
    2.5 “是不是VP/NP”问句的性质
        2.5.1 已往的研究
        2.5.2 “是不是”的焦点性质对问句倾向性的影响
    2.6 作为非中性问句的语调问句和“啊”类问句
        2.6.1 语调问句
        2.6.2 “啊”类问句
        2.6.3 语调问句和“啊”类问句的疑问倾向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先秦汉语是非问句的历时发展与类型嬗变
    3.1 相关研究综述
    3.2 论先秦汉语不存在正反问句
        3.2.1 以往的观点及其不足
        3.2.2 材料分析的不足
        3.2.3 正反问句的形成时间与标志
        3.2.4 结论
    3.3 殷商西周时期汉语是非问句特点探析
        3.3.1 以往的研究
        3.3.2 疑问词缀与疑问语调手段的可能性分析
        3.3.3 语调问句的文献考察
    3.4 春秋时期是非问句疑问助词“乎”的产生
        3.4.1 《国语》
        3.4.2 《左传》
    3.5 战国时期是非问句的进一步发展
        3.5.1 “与”“邪”等句末助词的运用
        3.5.2 “乎”问句包孕正反结构
    3.6 “乎”用于特指问句的情况考察
        3.6.1 《国语》《左传》
        3.6.2 《论语》《孟子》《吕氏春秋》
        3.6.3 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古至今汉语是非问句的两个语法化循环
    4.1 关于语法化循环
    4.2 是非问句疑问助词“乎”的来源与规约化
        4.2.1 疑问助词“乎”的来源
        4.2.2 疑问助词“乎”的规约化
    4.3 汉代是非问句疑问助词“乎”的衰变
        4.3.1 反映“乎”衰变的两种语言现象
        4.3.2 疑问助词“乎”衰变的动因
    4.4 汉代“VP-NEG”正反问句的形成与发展
        4.4.1 汉代用于正反问句的“无”和“非”
        4.4.2 “VP-neg”正反问句形成于西汉
        4.4.3 东汉时“VP-neg”正反问句的广泛运用
    4.5 东汉以后“VP否/不”问句中“否/不”的语音弱化过程
        4.5.1 由“否/不”到“婆”的浊化音变
        4.5.2 由“婆”到“无”的鼻化音变
        4.5.3 晚唐至清的“磨、摩、麽、吗”
    4.6 “VP否/不”及其虚化而来的“吗”类问句的非中性问化
        4.6.1 否定副词的介入
        4.6.2 “吗”类问句的反诘化
        4.6.3 “吗”类问句的边缘化
    4.7 余论:普通话“吗”问句中性询问功能的重新强化
        4.7.1 清代北京话“吗/么”问句的反诘化
        4.7.2 普通话“吗”问句询问功能重新强化的书面语因素
        4.7.3 结论与展望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正反问句三大类型的历史层次与内在联系
    5.1 汉语正反问句的三大类型
        5.1.1 共时层面与历时层面的正反问句类型
        5.1.2 “没有”类正反问句的排除
    5.2 正反问句“省略删除说”阙疑
        5.2.1 不符合省略的方向性限制规则
        5.2.2 难以解释能性述补短语构成的正反问句
        5.2.3 不符合汉语史的事实
        5.2.4 “VP不V”型正反问句规约化过程中的省略因素
    5.3 汉语史上“VP不V(P)”问句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5.3.1 “VP不V(P)”型正反问句的成熟不早于唐
        5.3.2 “VP不V(P)”型正反问句的语法化动因
        5.3.3 “VP不V(P)”型正反问句的语法化机制
        5.3.4 含句中语气助词的“VP不V(P)”型正反问句
    5.4 “V不VP”型正反问句晚近以来的形成和流行
        5.4.1 “V不VP”型正反问句形成的时间
        5.4.2 促使“V不VP”型正反问句形成和流行的多种因素
    5.5 余论:“可VP”问句的性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官话与西南官话
        一、官话
        (一) 汉语共同语的源流
        (二) 官话的含义
        二、西南官话
        (一) 方言及官话视野中的西南官话
        (二) 西南官话概述
    第二节 贵阳市及贵阳方言
        一、贵阳市概况
        二、贵阳的建制沿革
        三、贵阳的语言变迁与贵阳方言的形成
    第三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 对晚清西南官话文献的语言研究
        (二) 对清末民国贵阳方言的记录和研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
        一、研究材料
        (一) 主要研究材料: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
        (二) 参考研究材料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材料记录的方言性质
        一、童着记录的是西南官话
        (一) 语音方面
        (二) 词汇方面
        (三) 语法方面
        二、童着记录的是一个西部省份的官话——贵州官话
        三、童着记录的是贵州官话的代表——贵阳话
第二章 方言语音研究
    第一节 童着的语音系统
        一、声母系统及特点
        (一) 声母系统
        (二) 声母系统特点
        二、韵母系统及特点
        (一) 韵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特点
        三、声调系统及特点
        (一) 声调系统
        (二) 调型及入声特点
        四、声韵调配合表
    第二节 童着的语音变化
        一、语流音变
        (一) 连读变调
        (二) 连读变声和连读变韵
        二、文白异读
        (一) 异声同韵同调
        (二) 同声异韵同调
        (三) 同声多韵多调
        (四) 异声异韵同调
        三、别义异读
    第三节 童着音系与晚清南北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一、与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一) 声母的比较
        (二) 韵母的比较
        (三) 声调的比较
        二、与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一) 声母的比较
        (二) 韵母的比较
        (三) 声调的比较
    第四节 从童着看100多年来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
        一、声母的发展演变
        (一) 声母的共同特点
        (二) 声母的演变情况
        二、韵母的发展演变
        (一) 韵母的共同特点
        (二) 韵母的演变情况
        (三) 撮口韵有无及演变的讨论
        三、声调的发展演变
        (一) 入声的消失
        (二) 从声调发展情况推测晚清贵阳方言调型
第三章 方言词汇研究
    第一节 童着贵阳方言词汇总貌及特点
        一、收词说明
        二、词汇总貌
        三、方言词汇特点
        (一) 反映了晚清贵阳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
        (二) 反映了方言词汇形式灵活多变
    第二节 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一、与《蜀语》方言词汇比较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二) 音义差别较大的方言词
        二、与今贵阳方言词汇比较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二) 音义有变的方言词
        三、一个多世纪以来贵阳方言词汇的变化
    第三节 方言常用词研究
        一、关于常用词研究
        二、亲属称谓词研究
        (一)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二) 历时对比
        三、“做”类泛义动词研究
        (一) “做”类泛义动词的使用研究
        (二) 历时考察
    第四节 俗语研究
        一、俗语及其种类、特征
        二、方言俗语的源流
        (一) 当地人民群众的创造
        (二) 来源于古代史书典籍
        (三) 来源于民间俗文学
        三、童着方言俗语研究
        (一) 俗成语
        (二) 谚语
        (三) 狭义俗语
第四章 方言语法研究
    第一节 构词与构形
        一、重叠式构词
        二、附加式构词
        (一) 子
        (二) 儿
        (三) 头
        (四) 老
        (五) 肝
        (六) 客
        (七) 得
        三、同义异序词
        (一) 同义异序词的界定
        (二) 同义异序词的分类与结构
        (三) 同义异序词的源流
        (四) 同义异序词的发展演变
        四、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一) 从式
        (二) BA式
        (三) AABB式
        (四) ABAC式
    第二节 几个方言词的用法
        一、“到”、“倒”与“起”
        (一) “到”的用法
        (二) “倒”的用法
        (三) “起”的用法
        二、“过”的用法
        (一) “过V”
        (二) “V过”
        三、“着”的用法
        (一) 作为动词、助词、语气词的“着”
        (二) 作为介词的“着”
    第三节 几种句法结构
        一、否定结构
        (一) 莫、莫得、莫有
        (二) 没、没有、无有
        (三) 不得、不消
        二、“得”字结构
        (一) 得V/不得V
        (二) V得/V不得
        (三) V得C/V得不C
        (四) V得C(0) /V不C(0)
        三、其余几种句法结构
        (一) 兜人V
        (二) “A/V得狠”和“A/V狠”
        (三) 不当A/V
    第四节 疑问句
        一、是非问句
        二、特指问句
        三、正反问句
        (一) 句尾否定词正反问句
        (二) 其他正反问句
第五章 方言语用研究
    第一节 会话研究
        一、会话特点
        (一) 紧扣主题
        (二) 形式灵活
        二、会话分析
        (一) 话轮转换与控制
        (二) 会话结构
        (三) 话题转移
        三、会话体现的语用原则
        (一) 合作原则
        (二) 礼貌原则
    第二节 交际用语研究
        一、取名与禁忌
        二、泛亲属称谓语
        三、问候与道别语
        四、祝颂语
        五、感谢与道歉语
        六、敬称与谦称
        (一) 敬称
        (二) 谦称
        七、委婉语
        八、詈骂语
        (一) 诅咒类詈骂语
        (二) 禁忌类詈骂语
        (三) 歧视类詈骂语
        (四) 违背伦理观念的詈骂语
    第三节 语用的文白差异
第六章 童着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方言史及汉语史价值
    第二节 近现代汉语接触史研究价值
        一、国名及相关名词
        二、“洋”类词语
        三、其他类词语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借鉴价值
        一、体现的语言教学
        (一) 语言要素教学
        (二) 会话教学
        (三) 俗语教学
        (四) 文化教学
        二、契合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二) 实用性原则
        (三) 趣味性原则
        (四) 科学性原则
    第四节 其他价值及历史局限性
        一、其他价值
        二、历史局限性
        (一) 汉语及方言方面
        (二) 教材教学方面
        (三) 其他方面
    第五节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后记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许衡研究概况
        二、许衡学术思想研究
        三、许衡作品的文学研究
        四、许衡作品的语言学研究
        五、研究评价
    第二节 研究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许衡与《许衡集》
    第一节 许衡简介
        一、许衡家世谱系
        二、许衡生平与籍贯墓葬等
    第二节 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一、许衡着述概貌
        二、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第二章 《许衡集》词汇概貌
    第一节 《许衡集》词汇构成
        一、词
        二、成语
    第二节 《许衡集》词汇来源
        一、承继词语
        二、新生词语
        三、《许衡集》词汇状貌
    第三节 《许衡集》词汇特点与成因
        一、《许衡集》词汇特点
        二、《许衡集》词汇特点的成因
第三章 《许衡集》同义词与反义词
    第一节 同义词与《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一、同义词的概念
        二、同义词的判定
        三、《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第二节 《许衡集》同义词分析
        一、四库本同义词
        二、版本异文同义词
    第三节 反义词与《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一、反义词的概念与判定
        二、《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第四节 《许衡集》反义词分析
        一、名词性
        二、动词性
        三、形容词性
第四章 《许衡集》词汇个案考察
    第一节 “鉴视”的来源、发展与语义演变
        一、《许衡集》“鉴视”的意义
        二、“鉴视”的出现和发展
        三、“鉴视”的语义及演变
        四、“鉴视”的同义词
        五、小结
    第二节 “欺骗”义“哄”的历史来源与功能演变
        一、“哄”的“欺骗”义来源
        二、“欺骗”义“哄”的功能演变
        三、《许衡集》“欺骗”义词语
        四、小结
    第三节 量词“件”的结构形式及句法功能
        一、“数词+件”
        二、“指示代词+件”
        三、“件件”
        四、“一件件”
        五、小结
第五章 《许衡集》引文与异文词语考
    第一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同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第二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异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第三节 《许衡集》引文词语分析
        一、《许衡集》引文的词语变化
        二、《许衡集》引文词语变化原因
        三、鉴别引文引语的价值与作用
第六章 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
    第一节 许衡诗歌版本
        一、元刻
        二、明刻
        三、清刻
    第二节 许衡诗歌异文
        一、文字异文
        二、词语异文
        三、诗句、诗题异文
第七章 许衡诗词语言特点与成因
    第一节 许衡诗词概貌
        一、许衡的诗词创作
        二、许衡诗词的收录
    第二节 许衡诗词语言的特点
        一、俗白质朴的字词
        二、重言叠字的格式
        三、平民化的叙事方式
    第三节 许衡诗词直白之风的成因
        一、语言因素
        二、文学因素
        三、思想因素
        四、个人因素
第八章 《大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直解》词语比较
    第一节 三书词语比较的基础
        一、三书简介
        二、作品的代表性
        三、受众的相似性
        四、创作时间的明确性
        五、三书的承袭模仿
    第二节 三书异文词语比较
        一、不同音节词语替换
        二、同素异序词语替换
        三、白话词替换文言词
        四、新词替换旧语
        五、方言替换通语
        六、三书异文词语比较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元许衡《鲁斋遗书》(部分)
    附录二《许衡集》词汇音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材料、方法及体例
        一、使用语料
        二、研究方法
        三、体例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宏观概论性研究
        二、封闭性研究
        三、个体性研究
        四、传世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简况
        五、问题总结与研究展望
    第四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什麽是语气
        二、语气与语气词的关系
        三、语气词的界定及分类
        四、语气词的功能
第二章 语气词的书写形式
    第一节 引言
        一、语气词的字词关系
        二、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它语气词的书写形式
    第二节“也”和“殹”
        一、关於“(?)”字
        二、前人对语气词“也”“(?)”“殹”关系的研究
        三、从“也”“(?)”“殹”的文献分布看三者之关系
        四、“也”“(?)”“殹”形体、语音之关系
    第三节“矣”
        一、各书写形式的文献分布特徵
        二、关於语气词“矣”的几种书写形式
    第四节“焉”
        一、各书写形式的文献分布特徵
        二、关於“焉”的几种书写形式
    第五节“乎”
        一、各书写形式的文献分布特徵
        二、关於语气词“乎”的几种书写形式
    第六节“与”
        一、各书写形式的文献分布特徵
        二、关於语气词“与”的几种书写形式
    第七节“哉”
        一、各书写形式的文献分布特徵
        二、关於语气词“哉”的几种书写形式
第三章 语气词的句法特点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句末语气词的句法特点(上)
        一、概述
        二、“也”
        三、“殹”
        四、“矣”
        五、“焉”
        六、“已”
        七、“而已”
        八、“耳”
        九、“尔”
    第三节 句末语气词的句法特点(下)
        一、“抑”“执”
        二、“乎”
        三、“与”
        四、“哉”
        五、“兮”
        六、“夫”
    第四节 句中语气词的句法特点
        一、“也”
        二、“殹”
        三、“矣”
        四、“焉”
        五、“尔”
        六、“乎”
        七、“哉”
        八、“兮”
第四章 语气词的功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句末语气词的功能
        一、概述
        二、表陈述语气
        三、表疑问语气
        四、表感叹语气
    第三节 句中语气词的功能
        一、语气停顿及标示信息的重要程度
        二、主位标记
结语
参考文献
引书简称表
後记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语气及语气词概述
    二、先秦语气词研究概况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孟子》、《庄子》的语气词系统
    第一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分类
    第二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的分布
第二章 《孟子》、《庄子》句首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分类描写
    第二节 句首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三章 《孟子》、《庄子》句中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孟子》、《庄子》句中语气词概述
    第二节 句中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四章 《孟子》、《庄子》句尾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孟子》、《庄子》句尾语气词概述
    第二节 句尾陈述语气词分类描写
    第三节 句尾疑问语气词分类描写
    第四节 句尾感叹语气词分类描写
    第五节 句末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五章 《孟子》、《庄子》语气词连用比较研究
    第一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连用概述
    第二节 《孟子》、《庄子》共有语气词连用
    第三节 《孟子》中独有语气词连用
    第四节 《庄子》中独有语气词连用
    第五节 《孟子》、《庄子》语气词连用比较研究
第六章 语气词与语言风格
    第一节 语气词与语言风格的关系
    第二节 语气词影响语言风格
    第三节 语言风格影响语气词的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先秦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大简《诗经》文本及相关问题研究[D]. 韩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文学视野下《大戴礼记》研究[D]. 王亮亮.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荀子》《韩非子》语气词比较研究[D]. 马钺.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上博简《论语》类文献研究[D]. 尉侯凯. 武汉大学, 2019(06)
  • [6]汉语是非问句的历时发展与类型嬗变[D]. 苏若阳. 暨南大学, 2018(03)
  • [7]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D]. 聂志. 厦门大学, 2018(06)
  •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D]. 邢怒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D]. 罗祥义. 西南大学, 2017(02)
  • [10]《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D]. 张欢.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先秦初期不同文体文献中情态助词的使用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