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对策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波,黄菡,刁凤琴[1](2021)在《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行为诱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验证教风学风建设是否取得成效。遵守考试纪律、考试不作弊本应是大学生诚信守纪的底线,但当前大学课程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个别学生企图采取不正当手段蒙混过关,致使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其中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管理者、考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诱因分析,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预防对策。

邱佳佳[2](2021)在《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大学教育是大学生在精神上开始独立并实现社会化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收获为其将来的人生质量奠定基础。大学收获应包括专业素养和通用基础素养两部分,前者主要指知识技能掌握过程,后者指综合素质提升过程。所有素养都要通过学习才能形成。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范问题。纵观大学生学习状况,虽然总体表现良好,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习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策略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功利化,具体表现为课堂违纪、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有违学习道德的行为。本文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入分析其失范时的所思所想,认为失范问题源于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大学生自身不良的心理图示,二是客观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影响。但这二者并非并列关系。不可否认,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行为,但客观环境同时也是全体大学生所共有的,因此,要探寻大学生学习道德表现参差不齐甚至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必须回归到失范主体——大学生本身。即,大学生在从众心理、道德推脱、功利性学习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学习道德失范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课堂教育、高校管理制度、积极道德示范、网络工具使用等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失范行为。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于蔓延。因此,解决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问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自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夯实大学生学习道德的诚信之基,使他们树立起诚信克己的立身之道;其次,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无需失范;再次,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辅助手段,确保制度本身更加合理、制度实施更加规范,使学生不敢失范;最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环节,使学生浸润在一个得德一致、风清气正的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失范。以期本研究能够减少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促进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好为祖国、为社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孙惠娟[3](2021)在《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现象之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呈现参与人员的普遍性、采用方法的多样性和产生动机的复杂性等特点。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的产生有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三方的原因,同时也给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三方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高校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预防和制止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行为,促进课程考试功用的正常发挥,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刘扬[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防护罩。优秀的诚信品质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更是尤为重要。然而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许多背离诚信道德标准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开始涌现,这些不良思想影响到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成为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问题的导火索,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重视的焦点。本文在结合现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进行了解和把握,找到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并对之所以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诚信的相关概述,分别阐述了诚信、大学生诚信的内涵,并从个人、高校、国家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提高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向高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并整理分析,为找到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和分析原因提供数据支撑。第四部分,找到存在的诚信问题并对问题有了宏观的认识,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社会四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有效对策。

郑娜娜[5](2020)在《高中生应激源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焦虑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作弊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作弊呈现出了作弊普遍化、作弊方式多样性、作弊主体多元化等新时期特点。山东省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各类考试中的作弊问题,这些都在提示我们需要增加对作弊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作为高考主力军的高中生,其作弊问题更应引起重视。众所周知高中生处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面临着升学、人际、家庭、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困惑与压力,而已有的试验研究证实在家长、教师或班集体的压力下中小学生作弊人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那么高中生面临着的众多压力性事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高中生的作弊趋势,因此高中生应激源与作弊倾向之间的关系值得探索。已有的众多研究证实应激源事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个体的焦虑,而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过度的应激激发出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学生更多的采取消极应考的方式,比如在考试中作弊。因此研究中从高中生面对着众多应激源事件的现状入手,探讨应激源与高中生作弊倾向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了高中生焦虑水平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中研究中借助《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作弊倾向问卷》,从应激源(外部因素)和焦虑水平(内部因素)两方面入手来探究高中生作弊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以期找到降低其作弊倾向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分层随机抽取了聊城市阳谷县某高中高一至高三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351份,采用SPSS21.0和Amos24.0以及Process插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高二年级学生压力最大,且男生压力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教养方式、自我身心压力以及社会文化压力方面,女生的压力则集中在学习压力、家庭压力和同朋压力方面,同朋压力尤其明显;高三年级学生焦虑水平最高,主要表现为状态焦虑;高一学生作弊倾向最高,高三学生对作弊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高二学生作弊倾向最为保守谨慎;(2)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教师压力、学习压力与作弊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我身心压力、教养方式压力、同朋压力和家庭压力与作弊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状态焦虑在社会文化压力与作弊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特质焦虑在社会文化压力与作弊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何佩航[6](2020)在《大学生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全面深化发展,在线学习也已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学习的视角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进程,在线学习正日益有效发生。但在现实环境中,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却屡屡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在线学习的质量与效果,违背了在线学习发展的初心与使命,也对学习者的个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线学习失信行为是学生在线上学习环境中对于其应负有的诚信学习规范的违背,据调查,此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质量与效果,还会影响在线学习中的氛围、破坏学习秩序,具有传染性、隐藏性等特点。当前对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研究多停留在现象探索上,而对于其产生机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本质上属于个体的行为,而研究行为的经典模型之一就是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其认为行为的产生受到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此模型在教育学界被广泛运用至研究个体的学习行为,并逐渐拓展与深化。结合该经典模型与教育学界对其的拓展与整合,本研究将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结合、构建整合模型,从而研究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产生机理、获得各因子对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产生的影响程度,并以实证结果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本研究问卷题项设计的基础为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并经过预调研的修正与完善。正式问卷总共发放419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4份。经检验,克朗巴哈系数均在0.8以上,并通过了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验证性因子检验等,证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模型较符合拟合指标。本研究利用SPSS与Amos等统计软件验证研究假设。根据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对于失信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对失信行为意向起着正向影响作用,失信自主动机对失信行为的产生有着间接的正向影响、失信受控动机与道德信念对失信行为的产生有着间接的负向影响,其中态度是影响大学生产生在线学习失信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将大学生自我干预与外部干预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在线学习失信行为。首先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在线学习自主动机,促进自我监督与约束。其次,应加强线上诚信教育、重视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培养,并构建完善的诚信制度网络。再次,加强教师线上交互,增加教师对于在线学习情况的关注度、及时干预与纠正在线学习失信行为。最后,外部干预对于减少在线学习失信行为也很重要,应提升线上管理水平,重视对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治理。由此可见,干预在线学习失信行为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从而共建良好的在线学习诚信环境、提升在线学习效果。

邓君睿[7](2020)在《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三所高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机由于功能丰富、使用便捷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依赖和认可,但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特别严重,本文将此现象归结为“手机依赖症”现象。大学生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过度使用手机,不同层面地影响到了高校学风建设。在手机大量普及的今天,禁止手机使用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扭转观念和思路,科学理性地面对和处理“手机依赖症”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所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展开详细研究。旨在阐述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分析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策加强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课题的现实背景,阐述了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阅读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将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此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一部分是高校学风建设与“手机依赖症”概述。通过阐述学风、学风建设、“手机依赖症”等相关问题,为高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提供观察维度。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调查“手机依赖症”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首先从大学生视角进行问卷调查,围绕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依赖症”背景下大学生学风现状、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建议三个维度展开。然后对三所高校的15名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交流了“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现状、高校学风建设情况。第三部分是“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总结与分析。问题包括了大学生学风状态亟需改善、课堂教学纪律秩序有待提升、教育管理活动效果差强人意、管理者对手机依赖现象认识不深入、外部环境不利于高校学风建设五方面问题,阐明了“手机依赖症”背景下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从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完善学风管理制度保障、深化手机使用的科学引导、完善学术诚信文明建设、营造减少手机依赖负面影响的外部环境五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研究表明,“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学风状态、身心健康形成冲击,对高校教育目标实现、教学管理工作形成挑战。本文认为面对这种挑战,高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遵循高校学风建设基本规律,努力提高“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李东,张梅,刘文明,乔娜,丁志杰,张小妹[8](2020)在《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考试作弊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不合法行为,产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破坏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践踏公平竞争等危害,因而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文献分布、研究视角、研究路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解决策略等,同时,阐明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便为有效解决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提供有益指导。

赵喜浩[9](2019)在《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质量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乎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地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校园。纵观当下的高校,学生群体在学校中表现出的学习偏差行为,特别是上课和考试中表现出的偏差行为,几乎存在于每个高校之中。为了应对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不良行为,高校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长期以来,高校在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上普遍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学生的学习偏差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这种管理模式短期来看获得了一定的成果,长期来看依靠制度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使得大学生失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探索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Y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校本科生学习管理的实际情况,调查了本科生在上课和考试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偏差行为现状和学校对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管理的现状。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梳理现有文献、阐述研究背景、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理论,探讨Y大学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偏弱;学校学生之间盛行不当的激励方式;学校文化功能发挥相当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学校刚性管理;功利化价值观渗透进校园,使得正确学习价值观念受阻;学生群体之间对于学习偏差行为形成的“认同文化”阻碍学校文化功能的发挥。为此,在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上,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改进学习奖励制度,强化内在激励;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

郭婷婷[10](2018)在《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X大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课程考试作为监测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但目前高校考风涣散,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考试功用,而且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一方面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能力与学历不相符,同时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不合格“产品”,严重损害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因此,为了维护考试的公平和权威,严肃考风、端正学风、净化校风,促进课程考试功用的正常发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如何有效的预防与制止考试作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X大学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和缘由,从而为预防与制止课程考试作弊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本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其次对教育公平理论进行阐述,为研究课程考试作弊奠定理论根基。二、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扫描。基于X大学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课程考试呈现作弊现象普遍化、作弊方式多样化、作弊时间全程化、作弊行为隐匿化以及作弊动机复杂化的特点。三、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根源聚焦。“透过现象看本质”,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缘由错综复杂,既有来自外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在道德教育、课程设置、考试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同时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观念认知存在关联。四、预防与制止高校课程考试的对策探究。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内外兼修、齐心协力。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不敢作弊”的惩戒机制;其次,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不能作弊”的防范机制;再次,提升本科教学,形成“不用作弊”的优化机制;最后,加强自身修养,形成“不想作弊”的自律机制。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行为诱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考试作弊行为问卷调查
二、学生考试作弊诱因分析
    (一)监考不够严格,学生存有侥幸心理
    (二)试题内容偏重考查记忆性知识
    (三)学生的学习投入不足
    (四)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学业要求无法适应
    (五)考试成绩的优劣关系到学生个人利益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政策
    (二)加强监考员应对考试诚信问题的培训
    (三)以过程管理为抓手,强化考场巡查
    (四)改革考试方式
    (五)深化学业辅导,提供学习支持
    (六)将诚信教育纳入课程思政
    (七)进行个案研究,以有效措施精准遏制作弊行为
    (八)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
四、结束语

(2)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概观
    2.1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相关概念
        2.1.1 道德
        2.1.2 大学生学习道德
        2.1.3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
    2.2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表现
        2.2.1 课堂违纪现象
        2.2.2 学术不端现象
        2.2.3 考试作弊现象
    2.3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特征
        2.3.1 群体扩大化
        2.3.2 场域差别性
        2.3.3 行为继发性
        2.3.4 工具现代化
    2.4 理论基础
        2.4.1 一般紧张理论
        2.4.2 道德发展理论
        2.4.3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分析
    3.1 主观因素
        3.1.1 不同压力下的缓解释放
        3.1.2 同辈群体中的从众心理
        3.1.3 道德推脱中的责任分散
        3.1.4 功利化的竞争意识
    3.2 客观因素
        3.2.1 课堂教学关系的弱化
        3.2.2 高校管理制度的缺漏
        3.2.3 积极道德示范的缺位
        3.2.4 网络工具的误用
    3.3 小结
第四章 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道德的对策分析
    4.1 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自律能力
        4.1.1 夯实学习道德的诚信基础
        4.1.2 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4.1.3 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4.1.4 加强对现实道德困境的正确回应
    4.2 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4.2.1 实现教材基本内容实用化转变
        4.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4.2.3 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
        4.2.4 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4.3 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水平
        4.3.1 制度制定民主化
        4.3.2 制度规定合理化
        4.3.3 制度实施科学化
    4.4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4.4.1 淳化社会道德风气
        4.4.2 发挥学校文化德育功能
        4.4.3 重视道德榜样的正面示范
        4.4.4 净化网络与学术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现象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的特点
    (一)作弊人员的普遍性
    (二)作弊方法的多样性
    (三)作弊动机的复杂性
二、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学生层面
三、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的危害
    (一)助长社会不良风气,浪费国家教育资源
    (二)扰乱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优良学风形成
    (三)给学生传递错误价值观,不利于人生发展
四、解决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的措施与对策之探究
    (一)建立健全法规校纪,使得大学生不敢作弊
        1.出台和完善《考试法》
        2.建立和完善校纪校规
    (二)强化考试组织安排,使得大学生不能作弊
        1.科学命题,合理组卷
        2.强化管理,从严监考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得大学生不用作弊
        1.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2.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不想作弊
        1.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
        2.认识作弊危害,自觉抵制作弊
        3.明确学习意义,増强学习动力

(4)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第二章 诚信的相关概述
    2.1 诚信的内涵
    2.2 大学生诚信的内涵
    2.3 提高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意义
        2.3.1 对个人而言,是立身之本、处事之宝
        2.3.2 对高校而言,是立校之本、根本之法
        2.3.3 对国家而言,是立国之本、治国之计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3.1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结果
    3.2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
        4.1.1 学业领域的诚信问题
        4.1.2 经济领域的诚信问题
        4.1.3 生活领域的诚信问题
        4.1.4 就业领域的诚信问题
    4.2 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大学生自身因素
        4.2.2 家庭因素
        4.2.3 学校因素
        4.2.4 社会因素
第五章 解决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5.1 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1.1 理解诚信内涵,激发诚信意识
        5.1.2 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诚信习惯
        5.1.3 提高自控能力,到实践中检验
    5.2 家庭基础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5.2.1 家长以身作则,做好诚信榜样
        5.2.2 转变教育观念,智育德育并重
        5.2.3 分析孩子情况,不抱过高期待
        5.2.4 承担教育责任,纠正失信行为
        5.2.5 及时平等沟通,营造诚信家庭氛围
    5.3 营造大学生诚信校园氛围
        5.3.1 高校重视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
        5.3.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5.3.3 加强诚信宣传,塑造诚信校园
        5.3.4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5.3.5 创新诚信教育实施体系,加强诚信教育效果
        5.3.6 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做好诚信评估工作
        5.3.7 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加强诚信监管力度
    5.4 优化大学生诚信社会环境
        5.4.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证依法依章实施
        5.4.2 借助互联网优势,营造网络诚信氛围
        5.4.3 弘扬诚信传统美德,激发大学生情感认同
        5.4.4 树立诚信榜样,发挥示范作用
        5.4.5 创造公开、公平、公正就业环境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5)高中生应激源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焦虑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作弊倾向
        1.1 作弊倾向的界定
        1.2 作弊倾向的研究现状
    2 应激源
        2.1 应激源的概念
        2.2 应激源的研究现状
    3 焦虑
        3.1 焦虑的界定
        3.2 焦虑的研究现状
    4 作弊倾向与应激源、焦虑的关系
        4.1 应激源与焦虑的关系
        4.2 焦虑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4.3 应激源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4.4 应激源、焦虑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5 现有研究不足和问题提出
    6 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2.1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SSMSS)
        2.2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
        2.3 作弊倾向量表
    3 施测过程
    4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2 高中生应激源、焦虑和作弊倾向的特点
        2.1 高中生应激源的特点
        2.2 高中生焦虑的特点
        2.3 高中生作弊倾向的特点
    3 高中生应激源、焦虑和作弊倾向的关系
        3.1 应激源、焦虑和作弊倾向的相关分析
        3.2 焦虑在应激源与作弊倾向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高中生应激源、焦虑、作弊倾向的基本特点
        1.1 高中生应激源的基本现状
        1.2 高中生焦虑的基本现状
        1.3 高中生作弊倾向的基本现状
    2 高中生应激源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3 高中生焦虑的中介作用分析
    4 教育建议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
致谢

(6)大学生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二)研究方法及路线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表现与现状
    (一)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表现与特点
    (二)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二、在线学习失信行为产生机理的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三)问卷设计与变量测度
三、模型检验与分析
    (一)预调查情况
    (二)正式调查
    (三)模型建立与检验
    (四)模型结果讨论
四、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干预策略
    (一)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在线学习自我管理
    (二)推进线上诚信道德培养,构建诚信在线学习氛围
    (三)加强教师线上引导,关注大学生在线学习状态
    (四)提升线上管理水平,多维治理在线学习失信行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三所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高校学风及学风建设的研究
        2.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内涵及表现研究
        3.关于“手机依赖症”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及对策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一、高校学风建设与“手机依赖症”概述
    (一)高校学风建设
        1.学风的内涵
        2.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
        3.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
        1.“手机依赖症”概念界说
        2.“手机依赖症”影响表现
        3.“手机依赖症”产生原因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高校学风建设目标的适应性
        2.有利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内容的规范性
        3.有利于提升高校学风建设方法的有效性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原则
        2.问卷设计思路
        3.调查方法及内容
        4.调查对象
    (二)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维度调查结果
        2.“手机依赖症”下的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结果
        3.“手机依赖症”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及建议维度调查结果
    (三)现状分析
        1.“手机依赖症”背景下大学生主体学习状态
        2.“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现状
        3.“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风状态亟需改善
        1.手机使用不规律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2.手机不良信息开放导致价值观畸形
        3.手机科技成瘾导致学术诚信危机
    (二)课堂教学纪律秩序有待提升
        1.手机功能诱惑导致“隐形逃课”频发
        2.手机管理不当导致课堂教学秩序失范
    (三)教育管理活动效果差强人意
        1.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需求现状
        2.教育方式无法获得大学生内心认可
    (四)管理者对“手机依赖症”影响认识不深入
        1.忽视了“手机依赖症”背后心理动机
        2.低估了“手机依赖症”带来的挑战
    (五)外部环境不利于高校学风建设
        1.家庭不重视大学生手机教育
        2.手机信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3.社会上手机依赖风气较严重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强化自我管理
        1.强化自我教育预防手机依赖
        2.科学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
    (二)完善学风管理制度保障
        1.完善学风组织管理建设
        2.完善学风监督责任建设
        3.完善学生弹性学制建设
        4.完善学风评价体系建设
    (三)深化手机使用的科学引导
        1.办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导健康思想价值观
        2.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社会责任意识观
        3.培育手机媒介综合化素养,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
        4.开展手机教育主题化活动、创设网络兴趣学习群
    (四)加强学术诚信文明建设
        1.加快学术诚信机制建设
        2.培养学生学术诚信意识
        3.建立手机诚信信息档案
    (五)营造减少手机依赖影响的外部环境
        1.政府加强手机文化及网络生态监管
        2.家庭应该以优良家风促进学风建设
        3.社会要提供积极支持助力学风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概况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基本情况的研究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大学生考试作弊解决策略的研究
五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评析

(9)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
        (二) 文化管理和高校文化管理
        (三) 学校文化
    二、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特征与危害
        (一) 基本特征
        (二) 主要危害
    三、高校文化管理的要素
        (一) 文化管理的主客体
        (二) 文化管理的核心和目标
        (三) 文化管理的方法
        (四) 文化管理的基础
    四、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意义
        (一) 大学生学习行为偏差的文化动因
        (二) 对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价值
    五、学习偏差行为实施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 社会学习理论
        (二) 文化管理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的现状调查——以Y大学为例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目的与内容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工具
    二、Y大学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现状调查
        (一) 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典型表现
        (二) 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常见原因
        (三) 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学校对学习偏差行为管理现状调查
        (一) 学生在学习偏差行为管理中的主体性
        (二) 学校对学习偏差行为的处理方式
        (三) 学校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方式
        (四) 学校文化对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的问题与成因
    一、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的问题表现
        (一) 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偏弱
        (二) 学校盛行不当的学习激励方式
        (三) 学校文化功能发挥相当不足
    二、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文化管理问题的成因
        (一) 学生过分依赖学校刚性管理
        (二) 功利化学习价值观渗透校园
        (三) 大学生正确学习价值观受阻
        (四) 学生间“认同文化”的冲击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对策
    一、确立以生为本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 “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大学生管理观念
        (二) “他律变成自律”:推进大学生自我管理
        (三) “树立学习理想”:引导大学生自我激励
    二、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发挥“以文化人”作用
        (一) 发挥教师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二) 发挥“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三、改进学习奖励制度,强化内在激励手段
        (一) 改进学习奖励制度
        (二) 把握学习激励原则
        (三) 运用内在激励手段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环境
        (一) 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二)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三) 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X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考试作弊概念的研究
        2. 课程考试作弊现状的研究
        3. 课程考试作弊原因的研究
        4. 防范课程考试作弊的对策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问卷调查法
        3. 访谈法
    (四) 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考试
        2. 课程考试
        3. 考试作弊
        4. 课程考试作弊
    (二) 理论基础
二、我国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现状扫描
    (一) 调查结果分析
        1. 作弊现象普遍化
        2. 作弊方式多样化
        3. 作弊时间全程化
        4. 作弊行为隐匿化
        5. 作弊动机复杂化
    (二) 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危害
        1. 影响社风
        2. 影响校风
        3. 影响学风
三、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根源聚焦
    (一) 社会方面
        1. 社会诚信下滑,价值观念扭曲
        2. 信用制度不健全,缺乏硬性约束
    (二) 学校层面
        1. 道德教育欠重视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3. 评价体系欠科学
        4. 课程考试欠科学
        5. 考场监管不到位
    (三) 学生层面
        1. 观念认知混乱
        2. 学习目标缺失
        3. 自制能力薄弱
四、预防与制止高校课程考试作弊的对策探讨
    (一) 健全法律法规,形成“不敢作弊”的惩戒机制
    (二) 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不能作弊”的防范机制
        1. 加强诚信教育
        2. 强化考试管理
    (三) 提升本科教学,形成“不用作弊”的优化机制
        1.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2. 改革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
    (四) 加强自身修养,形成“不想作弊”的自律机制
        1. 明确学习意义,增强学习动力
        2. 理性看待成绩,认识作弊危害
        3. 提升自制能力,抵制考试作弊
结语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行为诱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王一波,黄菡,刁凤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7)
  • [2]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D]. 邱佳佳. 河北大学, 2021(02)
  • [3]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现象之探究[J]. 孙惠娟.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4]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 刘扬.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5]高中生应激源与作弊倾向的关系 ——焦虑的中介作用[D]. 郑娜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大学生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D]. 何佩航. 西南大学, 2020(01)
  • [7]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三所高校的调查[D]. 邓君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述评[J]. 李东,张梅,刘文明,乔娜,丁志杰,张小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03)
  • [9]大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文化管理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赵喜浩. 扬州大学, 2019(02)
  • [10]高校课程考试作弊归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X大学的调查[D]. 郭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