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歌中的压抑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原因

杜牧诗歌中的压抑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原因

一、杜牧诗中低沉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其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认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李江才[2](2021)在《白居易花卉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石盼盼[3](2020)在《中学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典诗词中丰富多彩的时空书写,营造了韵味深远的意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但是,现行古诗词教学却对此多有忽略。有鉴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蓝本,从中学古诗词中的时空表现出发,对中学古诗词进行教学研究,以期为中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参考。全文共由四章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表现形态和表现艺术两个方面来探析中学古诗词中的时间表现,并进行教学实践探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中学古诗词中的时间表现形态进行分类,主要有时间术语、自然物象、人物掌故、空间隐喻,并从这四种时间表现形态中提炼教学资源,引导时间感知和意蕴感悟;其次,在分析时间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探究其中的时间表现艺术及其教学,旨在通过引导认知特定古诗词中时值的变造和时序的混沌现象,促进学生对作者心境和情感的体验;再者,以《赤壁》为例,借助其中的时间表现形态和表现艺术进行古诗词教学实践,记录相关教学过程,以供教学参考。第二章也主要从表现形态和表现艺术两个方面,对中学古诗词中的空间表现及其教学进行探析,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中学古诗词中的空间表现形态,主要从空间术语、自然与人文景观、地理名称、时间隐喻四种基本空间表现形态中提炼教学资源,引导空间感知和意蕴感悟。二是在分析空间基本表现形态的基础上,研究中学古诗词中的空间表现艺术及其教学,通过引导和认知古诗词中的空间变造和空间扩缩现象,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情感和意境的体会。三是,以《己亥杂诗·其五》为例,结合其中的空间表现形态和表现艺术进行古诗词教学实践,记录相关教学过程,以供教学参考。第三章在前两章内容的基础上,研究中学古诗词中的时空组合表现及其教学。首先,对同“时”同“空”、同“时”异“空”、异“时”同“空”、异“时”异“空”四种时空关系进行探析,揭示其与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意境营造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接着,以《望岳》为例,从古诗词的时空组合表现角度进行教学实践,记录相关教学过程,以供教学参考。第四章以具体的古诗词为例,对中学古诗词中的时空表现进行综合教学实践与反思。鉴于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课程标准等的不同,分别以初中教材中的《次北固山下》和高中教材中的《登高》为例,对其时间表现、空间表现和时空组合表现综合融入教学设计,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实施,提供一次完整的教学实验记录,以供教学参考。同时,根据初高中的综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

汪梅[4](2020)在《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对于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建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雪作为冬日里的精灵,因其特殊的自然性成为诗人经常用来吟咏抒情的意象之一。唐人在秉承前代诗歌中雪意象的特点的同时,继续发展雪意象的审美内涵、情感意蕴以及艺术手法等内容。论文第一章首先是对唐代以前诗歌中雪意象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诗歌中的雪意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并且已出现情景结合的艺术特征,如《诗经·采薇》。但此时的雪意象是作为情感抒发的背景烘托,还未从诗歌整体中独立。所以,先秦两汉时期为其萌芽阶段。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咏雪诗的出现表明雪意象已成为诗歌的主角而不再仅是“背景”。因此,这一时期为诗中雪意象的新变期。其次,概述唐代诗歌中雪意象的发展状况。对于唐代诗歌中的雪意象,因它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皆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整体上按时间前后来论述雪意象的发展,并且对诗歌中的雪意象进行数量统计,以探究雪意象在唐代诗歌中的分布情况。本文从第二章开始具体论述雪意象在唐诗中的发展状况。初唐诗中,雪意象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倾向:一是继承前人“彩丽竞繁”诗风的应制诗,二是提倡“兴寄立意”诗风的边塞诗。诗人在应制诗中咏赞雪的外观美和祥瑞意,用语华丽,多数有歌功颂德的目的;在边塞诗中写边关之地的寒雪,突出诗人报国之心的坚定与战争的艰辛,为盛唐边塞诗中的雪意象发展开先声。据此,初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力求新变的时期。盛唐时期,诗人寄寓雪意象中的情感意蕴显示着更多的社会变迁的影像。盛唐前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人多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一时期的诗歌中,不同地域的雪意象具有各自的特征:边塞之雪的严寒与壮阔、中原之雪的祥瑞与迷茫。其中都表达着诗人的爱国热情。盛唐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社会的动荡不安,杜甫等人借助雪意象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据此,盛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高潮时期。中唐时期,诗中雪意象的发展亦按时间顺序分两节论述,分别是大历时期和中唐后期。在过渡阶段的大历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寄寓着大历诗人的愁苦与孤寂,体现着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深切感受。另外,这一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与其他意象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中唐后期,诗人们塑造两种不同的雪意象表达两种不同的情感倾向,即美好的希望与激烈的讽刺。这种塑造的方式也透露出中唐诗人的革新精神,即引排律、用赋法扩大雪意象诗的内容,并且诗中用语新奇,想象大胆,构思奇特。据此,中唐时期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成熟期。晚唐时期,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以感伤、愁苦为主。其原因一方面与中晚唐时期盛行的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士人的心态有关。因而,雪意象成为晚唐诗人“诉苦”的媒介之一。这一时期,诗人对雪意象的描写手法也有了发展,将之前占主要地位的直接描写转变为间接描写,使雪意象的表达效果更加深刻。而艺术风格方面,晚唐雪意象诗则以清丽感伤为主。据此,晚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稳定期。结语部分概述雪意象在唐前以及唐代各个时期诗歌中的发展特点。雪意象在唐代诗人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唐人丰富了诗歌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表现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使得雪意象成为诗歌意象群中的“明星”。

刘丽冉[5](2020)在《白居易江州杂律诗研究》文中提出白居易的杂律诗歌在白居易整体诗歌创作中占重要地位,相比讽谕、闲适、感伤类诗歌而言,目前学者对该类诗歌的关注度不高,研究也多集中在名篇诗歌赏析、整体分析等方面,对于杂律诗歌的阶段性研究,尤其是江州之贬这一特殊时期的作品,还未出现系统的论述。本文将以贬谪江州期间的杂律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阶段诗歌的重要之处。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章论述杂律诗歌的含义、篇目,具体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第四部分是附录,对江州时期四类诗歌进行了整理归纳。其中,第三章是重点章节。第一章江州杂律诗界定。本章对杂律诗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白居易诗歌创作特点,明确贬谪江州期间所作诗歌的具体篇目。此外,还对存疑作品的诗歌创作时间进行了考辩。第二章江州杂律诗内容表现。本章对江州杂律诗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平淡日常、山水寄迹、说理感怀、赠答酬别。不同类别的杂律诗歌塑造了人物的不同形象,全面展现出谪居江州期间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三章江州杂律诗艺术表现。本章主要探讨江州杂律诗的艺术特色。第一节论述风格,主要从意象、意境角度分析诗人投身贬途、置身贬所两个阶段,诗风由哀婉悲凉到清丽淡雅的变化。第二节论述语言,依据地点词、颜色词、自我称呼词三方面的使用情况,洞见白诗平易浅近的外表下所蕴含的炽热情感。第三节论述表现手法,即抒情方式:直白显露书怀无隔;用典方式:平易多样言简意丰。

徐梦[6](2020)在《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当“词史”观念在距宋代数百年的清代建立时,李清照才被推为一流词家。并且随着“辩诬”的推进,清人坚信她的贞节完美无瑕,她的声名达到顶峰。同时,清代也是女性文学极为繁荣的时期,女性词家不断增加,她们的作品也越来越展现出更丰富的风貌,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内涵。学界对清代女性词人对《漱玉词》接受的研究总体上较为微弱,这与清代女性对《漱玉词》接受状况并不相称。本文探讨清代女词人,即卒年在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以后及在宣统三年(1911)年满18岁的女性词人对李清照《漱玉词》的接受。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李清照‘大家’地位的确立及《漱玉词》在后世的传播”。主要探讨了李清照在宋代至清代的词坛地位以及李清照的词集在宋代至清代的传播情况。李清照在宋代仅被视作妇女中的佼佼者,在明清却开始被视作一流的词家。李清照的词集在宋元以后失传,她的词作主要依靠各种词选进行流传,晚明毛晋重刊《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清代学者通过收录其词的词选、笔记辑佚而重刊《漱玉词》。第二章为“清代女词人对李清照接受之状况及其原因”。清代女性追和、模拟李清照词作的数量不小,她们所依据的版本体现了《漱玉词》在清代女性中的传播状况;清代女性以诗、文、画的方式对李清照的接受与词作形成映照;清代女词人对宋代其他女词人的接受与对李清照的接受大致相同,却数量较少,显示出她们对李清照的偏爱;清代男性词人对李清照的接受表现出他们所想象的女性生活,内容不出闺情的范围,显得较为平庸,这与女性词作形成了对比,显示出女性词人在追和、模拟李清照的词作时具有独特性。清代女词人对李清照接受的原因有:清代女性与李清照相似的闺中生活与情感,这包括困居闺阁的孤寂以及追求“不朽”之心;男性文人的奖掖与倡导;家庭教育的影响;清代女性交游的相互影响。第三章为“清代女词人受家庭和女性交游影响的李清照接受之具体表现”,主要探讨了对清代女词人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及女性交游,在李清照接受中所起的作用及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康乾时期,是清代女词人受家庭影响追和与模仿李清照的初始期,受家庭影响而创作的女词人有清初的张学雅、张学象姊妹和乾隆时期的彭贞隐、沈彩;嘉道时期,是清代女词人受家庭影响追和与模仿李清照的繁盛期,虞友兰、刘琬怀、虞叶蘩祖孙三代以及生长于阳湖张氏深厚文化底蕴之中的张?英及赵云卿、赵书卿、赵韵卿三姊妹等皆有相关的诗词作品;咸光时期,是清代女词人受家庭影响追和与模仿李清照的尾声,张茝馨与庆凤晖母女、蒋英与蒋左贤姊妹、薛绍徽与陈芸母女等人的作品中都体现了李清照的影响。与李清照相关的女性交游主要出现在乾嘉与道咸年间;清代女性别集的出版也远比前代繁荣,女词人通过阅读同时代女性的词集亦受到李清照的影响。第四章为“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接受的方式与特征”。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接受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具体词句及词意的接受、追和《漱玉词》、使事用典、拟作、集句等。对具体词句及词意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名作中;追和《漱玉词》分为次韵与依韵两种形式;使事用典包括赞美李清照、以李清照为才女的典范自期与赞人以及崇尚赵李爱情;拟作表现女词人与李清照跨越时空的精神相通;集句词的创作则是众多才女受李清照影响下的才力的体现。第五章为“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接受之嬗变”。清初,词坛承袭明人余绪,推崇才女、崇尚婉约词风,少量女词人模仿《漱玉词》;清初至中期,李清照的影响力体现着平缓上升的趋势。在清中后期至清末,李清照并未改嫁成为定论,她的声望达到顶峰,学者对《漱玉词》进行了辑佚与重刊,清代女词人摹拟、追和《漱玉词》显现出蓬勃兴盛的态势,直至遍和《漱玉词》。

李登科[7](2020)在《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文中指出自先秦以来,“吟诵”通过古代官学私塾教育中的读书士子口耳相传不绝,是汉诗文传统的诵读、鉴赏和创作的方式,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和教学法,是我们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古诗词吟诵作为切合汉语内在特点的教学方法源远流长,是传统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如今却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销声匿迹,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何将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应用到当下部编本教材的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发挥其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承发扬,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革新与丰富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提倡在中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引入吟诵,在现有的古诗词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教学经验,通过吟诵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独特作用,让古诗词教学能够立足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厘清“吟诵”的发展历程和与语文教学的渊源,明确其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概念,在目前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究吟诵回归七至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完整的教学模式构想,进而指导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吟诵的关键无外乎是代代相传的规矩读法,很荣幸当代一批致力于复兴吟诵的教育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路径和方法,近些年有关吟诵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也日趋成熟,这就使得适用于当今的普通话吟诵已具备课堂实施的条件。加之国家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种教育观念的革新也必然会使一线教师寻求更适用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包括笔者研究吟诵的文化和教学价值的缘由,在七至九年级基于部编本语文教材开展吟诵教学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可行性依据,梳理当下国内外的吟诵研究现状,吟诵作为教学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一章主要采用归纳的方法,在本论文所探究的范围内对古诗词吟诵有关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界定,对吟诵的发展的历程与新变进行梳理。对河北省邯郸市、石家庄、邢台市部分中学师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吟诵在七至九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目前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传统吟诵法的缺失以及现实应用需求。第二章是教学视域下的吟诵回归,探究吟诵回归语文学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在班级授课制教学形态下承继古代官学私塾教育系统中的吟诵教学经验。第三章主要是笔者基于当下成功开展的吟诵教学案例和理论研究成果,选择在七至九年级重建以吟诵参与的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原因和尝试。吟诵教学的课程建构和模式构想是本章研究的重点内容。第四章是对吟诵的前景展望,吟诵在基础教育中的连贯性是本章探究的重点。同时从吟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从师资队伍、吟诵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对吟诵教学发展的规范化和普适化提出建议。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存在意义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文章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后续深入研究的方向,并尝试将吟诵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推广应用在古代散文教学和现代白话诗歌教学中。

朱宝宝[8](2020)在《唐代秋夜题材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的唐代秋夜题材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唐代人民的生活状况与人生境遇,多角度、立体化地为我们展现了有唐一代人们在秋夜中的心灵感受、情趣追求以及精神风貌。其作为我国秋夜题材诗发展长河中的重要一环,无论在思想内容与情感内涵方面,还是在艺术手法与审美意蕴方面,都既有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和沿袭之处,也有其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之处。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唐代秋夜题材诗中所蕴含的“悲秋”情结的产生根源,论述了唐代文人的社会生活对其秋夜题材诗创作之影响。首先,主要从人与自然生命律动的“异质同构”关系入手,探讨了中国古人悲秋思想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从中国古代兵役征战制度、刑狱杀戮制度、徭役赋税制度及婚嫁制度等社会治理方式和人民的生活习惯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中国古人“悲秋”情结的产生根源。第三,本文又从秋夜读书与士人对科举功名之追求,宵禁松弛与文人秋夜生活之丰富及秋夜文人寺居友僧生活经历之记叙三个方面,论述了唐代文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其秋夜题材诗创作之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研究了唐代秋夜题材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情感内涵。唐代秋夜题材诗主要涉及忧生叹时、相思恋爱、思乡怀友、聚散离别、仕进从政以及纵情行乐等唐人的重要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这其中,既有对前代秋夜题材诗思想内容的继承和延续,也有其重要突破和创新之处。如强烈的忧生叹时生命意识之流露、缠绵哀怨的相思恋爱情感之表达、浓厚的思乡怀友情绪之书写以及对聚散离别人生体验的描写等等,都是与以往的秋夜题材诗所共有的思想内容。而唐代秋夜题材诗对唐代文人仕进从政理想经历之书写则是唐代秋夜题材诗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扩展与创新之处。其对唐代文人超脱豪迈的纵情行乐人生态度之展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表现出了部分唐代文人以秋为乐的思想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悲秋情感窠臼。第三章重点分析探讨了唐代秋夜题材诗的艺术手法与审美意蕴。首先,在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唐代秋夜题材诗非常善于以独特的声音意象来强化诗人在清秋之夜的思想感情,还擅长以白描的方式来描写秋夜之景,并且极其喜欢有意突显夜晚动态意境的描写。这些都是唐代秋夜题材诗艺术手法的精彩独特之处。此外,在审美意蕴方面,唐代秋夜题材诗往往将浓郁的感伤气息和阴柔的诗歌风格结合起来,创造了大量的风格阴柔、情感纤细的抒情名篇。同时,宏阔壮美的秋夜边塞意境之想象与塑造则又体现了唐代秋夜题材诗风格雄浑刚劲的一面,体现出唐代秋夜题材诗审美意蕴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特点。

肖菲[9](2019)在《弘一法师诗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弘一法师一生存诗97首、词14首、歌词40首。这些作品既是诗人生命体验和心灵世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诗人艺术观念、宗教体悟等理性思考的具体实践。诗人秉持“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观,生命意识、爱国情怀成为他诗词的重要主题;贵含蓄,重创新的自觉追求,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词美格高、幽秀沉着的艺术风貌;他吸收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教育理念,他的歌词文质兼具,至今广为传唱;他的诗词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与他出家后护持众生的宗教理念内在相通;诗词写作上的认真、自律与他佛法修持的严格同样体现了对生命极致境界的追寻。弘一法师诗词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位文化名士、佛教高僧的全新路径。本文以弘一法师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严谨的文体辨析意识,对其诗词创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以准确文本为研究立足点:就诗论诗,发现其诗词创作的艺术特性;以诗识人,借此了解弘一法师人生经历、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的同时,观照彼时文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以诗观世,从中获得对当时社会实景的具体认识;因诗寻教,实现其文学创作行止与宗教修为的通观。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缘起,分析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应用价值,对目前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同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并就重要概念做出界定、说明。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诗、词、歌词三类进行分体研究,采用严谨的界分标准,全面爬梳、辨析其不同的文本属性;从作品出发,联系创作背景,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艺术个性;通过文学文本“知人论世”的同时,亦认识到作者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定位。第四章对弘一法师的佛理诗、歌词做出专章论述,分析此类作品对前人的借鉴、阐释其蕴涵的佛学哲理及普世价值。第五章着重分析弘一法师诗、词、歌词创作中体现出的共性,并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弘一法师宗教皈依理路的文学依据,实现诗词创作与佛法修行的通释观照。余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刘秀芬[10](2018)在《试论杜牧咏史诗及其特征》文中指出杜牧在文学领域中有着较高的修养,对现实社会也有深刻的考察与体会,在历史方面也十分精通,且怀有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在诗歌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其咏史诗,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咏史诗,不管是从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具有独特之处。

二、杜牧诗中低沉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其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牧诗中低沉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其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学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学古诗词时间表现教学
    第一节 时间表现形态教学
        一、时间术语
        二、自然物象
        三、人物掌故
        四、空间隐喻
    第二节 时间表现艺术教学
        一、时值的变造
        二、时序的混沌
    第三节 时间表现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反思
第二章 中学古诗词空间表现教学
    第一节 空间表现形态教学
        一、空间术语
        二、自然与人文景观
        三、地理名称
        四、时间隐喻
    第二节 空间表现艺术教学
        一、空间的变造
        二、空间的扩缩
    第四节 空间表现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反思
第三章 中学古诗词时空组合表现教学
    第一节 时空组合表现教学
        一、同“时”同“空”
        二、同“时”异“空”
        三、异“时”同“空”
        四、异“时”异“空”
    第二节 时空组合表现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反思
第四章 中学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综合实践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综合实践——以《次北固山下》为例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综合实践——以《登高》为例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第三节 中学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综合实践反思
        一、注意区分初高中的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策略与内容
        二、根据具体古诗词中的时空表现特质提炼教学资源
        三、注意运用古诗词中的时空表现启发学生写作
        四、避免将古诗词中的时空问题引向哲学思辨
        五、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的归宿是获得时空审美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唐诗中雪意象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概况
    第一节 诗歌中雪意象的历史渊源
        一、孕育与萌芽:先秦两汉时期
        二、发展与新变: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唐诗中雪意象的基本概况
        一、唐诗中雪意象的数量统计
        二、唐诗中雪意象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初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应制诗中的雪意象
        一、咏雪之自然属性
        二、咏雪之象征意义
    第二节 边塞诗中的雪意象
        一、壮志豪情
        二、批判谴责
    第三节 初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表现手法的承与变
        二、艺术风格的承与变
第三章 盛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盛唐前期诗中的雪意象
        一、边塞之雪:奇丽与肃杀
        二、中原之雪:祥瑞与苍茫
    第二节 盛唐后期诗中的雪意象
        一、凌冽与忧戚
        二、寒威与惆怅
    第三节 盛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描写方式的发展
        二、壮丽与凄寒的特征
        三、浑融的意境
第四章 中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中唐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
        一、大历时期:愁苦与闲适
        二、中唐后期:偏爱与憎恶
    第二节 中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大历时期:意象组合
        二、中唐后期:语言与体裁的发展
第五章 晚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晚唐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
        一、寄寓真挚友情
        二、寄寓深厚乡情
    第二节 晚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表现手法:间接描写
        二、艺术风格:清丽感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白居易江州杂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江州杂律诗界定
    第一节 “杂律”释义
    第二节 诗歌界定
        一、阶段分期
        二、篇目确定
        三、存疑作品考辩
    第三节 江州之贬
第二章 江州杂律诗内容表现
    第一节 正听山鸟向阳眠——平淡日常
        一、起居住所
        二、日常活动
        三、精神状态
    第二节 信马江头取次行——山水寄迹
    第三节 忧喜心忘便是禅——说理感怀
        一、叹老惜春的感慨
        二、世事变化的体悟
        三、进退出处的抉择
    第四节 聚散穷通总是闲——赠答酬别
第三章 江州杂律诗艺术表现
    第一节 风回云断雨初晴——风格
        一、投身贬途——哀婉悲凉
        二、置身贬所——清丽淡雅
    第二节 夏蕊浓焚百合香——语言
    第三节 点缀花房小树头——表现手法
        一、抒情方式:直白显露抒怀无隔
        二、用典方式:平易多样言简意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女性词界定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李清照“大家”地位的确立及《漱玉词》在后世的传播
    第一节 李清照“大家”地位的确立
        一、宋代对李清照词的评价
        二、明清对李清照词的评价
        三、与文学评价并行的道德评价
    第二节 李清照词从宋至明的传播
        一、李清照词在宋元的流传
        二、李清照词在明代的流传
    第三节 《漱玉词》在清代的传播
        一、《漱玉词》在清代的刊刻及版本考辨
        二、清代词选收录李清照词的流传
第二章 清代女词人对李清照接受之状况及其原因
    第一节 清代女词人对李清照之接受状况
        一、清代女词人对李清照接受所据之版本
        二、清代女性对李清照其他形式的接受:诗、文、画
        三、清代女词人对宋代其他女词人之接受与李清照之接受比较
        四、清代男性词人对李清照之接受举隅
    第二节 清代女词人对李清照接受之原因
        一、相似的生活、情感
        二、男性的倡导、褒勉
        三、家庭的培育、影响
        四、女性间的交游、切磋
第三章 清代女词人受家庭和女性交游影响的李清照接受之具体表现
    第一节 清代女词人受家庭影响的李清照接受的具体表现
        一、康乾时期
        二、嘉道时期
        三、咸光年间
    第二节 女性交游影响下的李清照接受的具体表现
        一、乾嘉年间步趋李清照
        二、道同年间承袭李清照
        三、女性词集的流传
第四章 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接受的方式与特征
    第一节 对具体词句及词意之接受
        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三、《声声慢》(寻寻觅觅)
        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五、《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六、《念奴娇》(萧条庭院)
        七、《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第二节 追和《漱玉词》
        一、清代女性追和《漱玉词》的总体表现
        二、追和《漱玉词》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使事用典
        一、赞美李清照
        二、自期与赞人
        三、崇尚赵李爱情
    第四节 其他
        一、拟作
        二、集句
第五章 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接受之嬗变
    第一节 清初至中期:平缓上升
        一、承袭明人余绪
        二、少量女词人模仿《漱玉词》
    第二节 清中后期:蓬勃兴盛
        一、改嫁“辩诬”蔚然成风
        二、女词人遍和《漱玉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清代女性受《漱玉词》影响词作统计
    附录二 :清代女性追和《漱玉词》词作统计
    附录三 :清代女性词人受《漱玉词》影响诗作统计
    附录四 :清代女性词作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意义和可行性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正本清源:吟诵发展的历程与新变
    第一节 还原吟诵的历史本相
        一、古诗词吟诵的相关概念及其辨析
        二、传统教育中的吟诵继承
        三、当代吟诵教育的复兴
    第二节 传统吟诵法的缺失和现实需求
        一、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吟诵教学现状的调查情况简述
        二、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吟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吟诵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章 重返课堂:教学视域下的吟诵回归
    第一节 传统吟诵法与现代语文教育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古诗词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传统吟诵法应用于七至九年级古诗词教学的依据
        三、古诗词教学模式新突破的意义
    第二节 从古代私塾官学教育系统到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形态的承继
        一、从古代私塾官学系统中汲取吟诵教学法的经验
        二、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观照下的现代学校班级授课制
        三、当今倡导普通话吟诵的合理性
第三章 系统发展:重建以吟诵参与的古诗词教学构想
    第一节 吟诵教学的课程建构
        一、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下的古诗词吟诵教学
        二、以语文必修课程为课程载体
        三、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
        四、设定达成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第二节 吟诵教学的模式建构
        一、古诗词吟诵教学的读法规矩
        二、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环节构建
    第三节 吟诵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一、古诗词吟诵教学课例分析——评李彦彬的吟诵教学《饮酒(其五)》
        二、吟诵教学示例——以笔者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例
第四章 前景展望:吟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规范性和普适性
    一、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二、吟诵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前景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七至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七至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部编本教材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选录分析
后记

(8)唐代秋夜题材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意义
    2.研究现状
第1章 唐代秋夜题材诗的产生背景
    1.1 文学传统的流衍与悲秋意识的确立
    1.2 唐代文人社会生活对秋夜题材诗创作之影响
        1.2.1 秋夜读书与士人对科举功名之追求
        1.2.2 宵禁松弛与唐代文人秋夜生活之丰富
        1.2.3 秋夜文人寺居友僧生活经历之记叙
第2章 唐代秋夜题材诗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内涵
    2.1 忧生叹时生命意识之流露
        2.1.1 时光消逝与政治遭遇之悲慨
        2.1.2 忧念功名未立之落寞与伤感
    2.2 相思恋爱情感追求之表达
        2.2.1 闺怨诗与思妇怀亲愁绪之表达
        2.2.2 七夕诗对仙侣爱情之描写与感慨
    2.3 思乡怀友思想情绪之宣泄
        2.3.1 羁旅漂泊及卫国戍边与故园之思
        2.3.2 秋夜怀友真情之流露
    2.4 聚散离别人生体验之描写
        2.4.1 秋夜好友相聚之欣喜
        2.4.2 秋夜好友分别之难舍
    2.5 仕进从政理想经历之言说
        2.5.1 秋夜寓直从政经历之描写
        2.5.2 宫怨诗与唐代文人的“仕进”情结
    2.6 纵情行乐人生态度之展现
        2.6.1 唐代秋夜题材诗对悲秋传统思想的超越
        2.6.2 唐代秋夜题材诗中的自然闲适意境之描写
第3章 唐代秋夜题材诗的艺术手法与审美意蕴
    3.1 独特声音意象的运用与内心情感的强化
        3.1.1 蝉、雁、猿、蛩等动物之声
        3.1.2 风雨、落叶、山泉、竹林等自然之声
        3.1.3 捣衣砧杵、琴笛、钟漏等人事之声
    3.2 简笔摹神写景方式的运用
        3.2.1 “水墨画”式写景方式的运用
        3.2.2 秋夜写景造境单调枯寂之弥补
    3.3 有意突显和强化动态描写
        3.3.1 敏锐的动态捕捉与表现手法
        3.3.2 生动形象的动词的使用及其作用
    3.4 浓郁的感伤气息和阴柔的诗歌风格之结合
        3.4.1 秋夜感伤之情的深婉、细腻化表现
        3.4.2 浓郁的感伤气息和阴柔的诗歌风格映衬之美
    3.5 宏阔壮美的秋夜边塞意境之描写与塑造
        3.5.1 宏阔的秋夜边塞意境对昂扬的唐人精神之烘托
        3.5.2 宏阔的秋夜边塞意境对哀怨的思乡情绪之反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弘一法师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本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李叔同诗歌创作研究
    第一节 早期创作:《断句》一则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二、成因溯源
    第二节 创作发展期(1898—1905)
        一、酬赠诗
        二、咏怀诗
        三、本阶段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
    第三节 创作成熟期(1905—1916)
        一、抒怀咏志仍为主要题材
        二、感时伤事成为重要内容
        三、语言组合更洒脱灵活
        四、用典更加密集紧凑
    第四节 叔同诗歌总体艺术风貌
        一、感于哀乐、有情而发
        二、词美格高、幽秀沉着
        三、长于近体,尤擅七绝
第二章 李叔同词创作
    第一节 李叔同词的表现内容
        一、交谊酬赠
        二、感怀伤情
    第二节 李叔同词的艺术个性
        一、词风清丽,兼有风骨
        二、以口语、散句入词
        三、小令、长调兼擅
        四、喜用整散结合、节奏感强的词牌
    第三节 一首值得注意的自度曲——《老少年曲·梧桐树》
        一、诗体属性辨析
        二、独特的认识价值
第三章 李叔同歌词创作研究
    第一节 李叔同歌词的表现内容
        一、感怀之歌
        二、咏景状物之歌
        三、乐教之歌
        四、宗教哲思之歌
    第二节 诗词与歌词——李叔同爱国情怀的双重变奏
        一、爱国主题在两类文体中的不同表现
        二、“一喉异曲”的生成原因
    第三节 李叔同歌词的艺术成就
        一、兼顾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二、贯通古今、包容中外的通融性
    第四节 《送别》——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作
        一、人类共情的高度浓缩
        二、古典意象的精妙运用
        三、对古典词调的借用
第四章 《护生画集》题句与《清凉歌集》
    第一节 《护生画集》题句
        一、《护生画集》题句的诗意
        二、《护生画集》题句的表现内容
        三、从《护生画集》题句看法师由儒入僧的路径
    第二节 《清凉歌集》
第五章 弘一法师文学行止与释门修行之通观
    第一节 诗歌与宗教——生命意识的二维表现空间
        一、生与死——诗歌与宗教的共同课题
        二、李叔同生命意识的典型性
        三、佛家对生死问题的解答
    第二节 信仰逡巡在诗中的折射
        一、《化身》《男儿》——圆融宗教观的体现
        二、1914 年至1917 年所做诗三首——出世、入世的踌躇
        三、《中文名歌五十曲》歌词三首——走近佛门
        四、几番辗转终归灵台
余论
附录 李叔同诗词创作年表——兼论当下几种选集之得失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试论杜牧咏史诗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见微知着, 独具特色
二、审视历史, 感喟现实
三、沉重伤感, 冷峻理性
四、透析历史, 直击本质
五、心系国运, 体恤国民

四、杜牧诗中低沉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其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白居易花卉诗歌研究[D]. 李江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学古诗词时空表现教学研究[D]. 石盼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D]. 汪梅. 扬州大学, 2020(02)
  • [5]白居易江州杂律诗研究[D]. 刘丽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清代女词人对《漱玉词》的接受研究[D]. 徐梦.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7]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D]. 李登科.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唐代秋夜题材诗研究[D]. 朱宝宝. 新疆大学, 2020(07)
  • [9]弘一法师诗词研究[D]. 肖菲.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试论杜牧咏史诗及其特征[J]. 刘秀芬. 长江丛刊, 2018(26)

标签:;  ;  ;  ;  ;  

杜牧诗歌中的压抑情绪及其表现——兼论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