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品牌建设的浅见

苏州城市品牌建设的浅见

一、苏州城市品牌营造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在[1](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叶珂[3](2020)在《“苏马”如何跑出“苏州名片”?》文中研究表明长跑比赛项目种类众多,并且普及度很高,马拉松赛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国内和国际的体育赛事中,少不了它的身影。苏州马拉松赛事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发展前景一片见好,另外苏州风景秀丽,政府对于马拉松赛事的支持力度很大,营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使苏马成为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马拉松赛事从问世至今,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各方都希望能够办好马拉松赛事。随着赛事数量的继续上升,可以预见的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如何打造精品赛事、特色赛事,做出良好口碑后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助推城市品牌塑造与提升,是当前苏马面临的主要课题。本篇作品是一篇深度报道,本文在全面了解苏州马拉松赛事发展以及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构建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苏马”赛事及马拉松赛事与苏州城市品牌关系进行深度报道,并围绕“苏马”如何跑出“苏州名片”这一主题,针对如何才能通过苏州马拉松赛事进一步提升和传播苏州城市品牌形象提出建议,对于未来苏州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苏州马拉松成为一个良性的、能塑造城市品牌的体育赛事。有效利用马拉松赛事,可以提高苏州的国际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城市品牌。各个城市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并且形式、内容、方式和手段同质化严重,而举办过大型的马拉松赛事对于苏州而言是其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苏州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塑造良好的苏州城市品牌。

金麟玉[4](2020)在《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同时具备地理和社会意义。品牌形象是在社会意义理念中,融合事物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人文优势等要素的结晶,并以科学、和谐的艺术形式存在。国内学者尝试将品牌形象应用于城市概念,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城市品牌形象构建理论,并建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视觉设计实践应用案例。然而,近年来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忽视了所属城市精神内涵的延续,以及本地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导致严重的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同质化问题,进而影响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本次研究思路为,对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从政府、企业、媒体层面,分析了现阶段成都为建设“美食之都”城市视觉形象所做出的努力;然后,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现有措施和实践的局限性;基于城市品牌形象理论,结合成都美食调研结果,提出了涵盖精神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空间环境识别和管理与推广五大构成要素的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形象系统,并主要依据系统的城市美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原则,从开发“美食之都”视觉符号系统、开发“美食之都”视觉信息系统、开发“美食之都”视觉色彩系统三方面进行识别系统建设,并基于川味味型,对成都美食视觉形象设计出实践应用案例;最后,创作了《二十四川味》设计实践作品,以推动成都美食文化的广泛传播。通过系统化建设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实施措施,为国内其他城市明确特色定位和转型发展提供参照;本文创作的《二十四川味》宣传册具备一定艺术性与实践性,对成都美食文化的科普性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马慧颖[5](2019)在《扬州城市形象提升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方向,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使得城市这一个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在寻求资源、争先进位的过程中,必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严峻的挑战。城市形象是城市特殊的战略资源,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带来经济发展的先机和人文环境的优势,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提高城市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城市规划是否合理,城市设施是否完善,城市环境是否良好,城市市民是否幸福,城市文化是否独特,都关乎整座城市的形象。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成长平台,许多城市都在探寻城市形象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扬州是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城市形象拥有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品位,但与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提升扬州城市形象,彰显扬州的独特魅力,增强其影响力与竞争力,是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扬州城市形象提升中的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扬州市政府在城市形象提升活动中的实践,总结了扬州市政府在城市形象提升工作中的显着成绩。其次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对应原因:形象定位方面缺少系统性城市形象规划,基础设施建管方面重建设轻管理,公共产品提供方面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文旅活动方面亮点不够独特,对外推广活动方面途径单一效果有限等。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强化城市形象规划,设立形象运营机构;二是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美丽环境;三是加大政府公共投入,注重科学与平衡;四是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发掘独特城市气质;五是加强国际营销推广,制定国际化营销方案。

黄鑫[6](2019)在《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的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为研究对象,对马拉松赛事文化分类与基本内容、基本特征以及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和文化培育基本原则、影响因素、路径选择等进行探索与分析,以唤起人们对创建运动项目文化的关注,丰富马拉松赛事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江苏马拉松赛事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1)马拉松赛事文化主要分为物质层面文化、精神层面文化、制度层面文化和行为层面文化四类。(2)马拉松赛事文化的基本特点是:赛事文化应通过跑者来体验,赛道景观是赛事文化的显着特点,公益活动是赛事文化的创新表达,志愿服务是赛事文化的独特风景等。(3)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主要呈现以下现状:赛事服务注重以人为本,工作者、志愿者、观众素质不断提高,赛事文化培育工作得到一定的关注,相关主题活动更加丰富等。(4)赛道设计仍然缺乏文化特点的整合,赛事文化研究成果缺乏,马拉松文化自觉尚未形成,疏于项目文化的开发与宣传等是当前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存在的重要问题。(5)全面推动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的培育工作必须遵循导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契合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6)赛事文化培育意识、赛事文化培育研究、品牌赛事文化特色等是影响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的路径选择是:加强赛事运营公司文化建设,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注重赛事文化创新发展,增强马拉松赛事文化的内涵精神;打造马拉松品牌赛事,建设江苏体育文化名城;切实拓展赛事文化传播途径;用马拉松精神培育赛事文化;充分发挥赛事文化培育的创造力;加强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工作规划。

张瑜洋[7](2019)在《从品牌生命力视角看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的塑造和传播》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品牌面临了新传播环境,要彰显生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传播需要两个支撑点:其一是塑造品牌,通过挖掘品牌的元素呈现其价值;其二是不断创新,加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奠定文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象。本文以苏州丝绸文化为例,探索文化品牌在新环境中的新诉求。苏州文化品牌在苏州独特的环境中生长发展,有着特别的历史,而新环境为文化品牌提供了更为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因为竞争范围的增加而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文化品牌要想更有活力、影响力的进行传播,就要通过对品牌的重塑以提升其价值观和个性,并且对传播过程和环境创新以提升传播效果。本文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期,定义“苏州丝绸文化品牌”并解释其品牌价值观和个性,将其作为一个美学符号以进行品牌传播的价值提升;提出文化品牌传播创新建议使其在传递苏州传统文化美感的同时也建构起“一带一路”区域内的情感认同。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品牌传播、丝绸之路、丝绸文化的文献资料入手,说明研究背景,界定研究概念并搭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首先对丝绸文化品牌传播进行历时梳理,总结传播的规律是不断创新,并用PEST模型理论分析新传播环境以提出品牌生命力的传播要求。第三部分,通过对文化内涵进行历时性梳理找到其独特性,从而定义“苏州丝绸文化品牌”并进行品牌价值观和个性解释,塑造文化品牌的内涵生命力即塑造品牌。第四部分,文化品牌生命力的发展需要增加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和营造创新的传播环境,为此通过品牌三要素和创意城市理论提供传播建议。

王一帆,沈敏,周永博[8](2018)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以苏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世界遗产旅游城市苏州从"人间天堂""东方水城"向"苏式生活"过渡的特征比较明显,但城市品牌差异化定位不足制约着苏州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化进程。文章简要回顾城市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及品牌定位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阐释苏州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与个性的基本构成,为科学提出苏州世界遗产城市品牌定位以及丰富发展苏州世界遗产城市品牌个性提供参考。

王济民[9](2018)在《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消费文化的浸润和景观社会的兴起,都市人以城市为客体的体验成为都市人精神性存在的表征。都市生活与城市竞争不再局限于功能、物质层面,城市的酷与美、快与慢、静与动等特质组合的体验磁场,日益成为居民提升生活质量、游客提升满意度和城市导入流量资源、吸引人才资本、优化品牌形象进而实现超越崛起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的特质和体验是可以通过个性化设计、塑造、经营,进而被认可、被推崇的。适应都市人景观化生存方式,不断改进城市体验,形塑人的精神、心灵,是人本城市发展的方向;论文着眼于城市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倾力营建体验型城市,促进城市系统性增值,也是众多城市谋求超越的重要建构维度。本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作了深化或创新:厘清了城市人与都市人的术语差异,凸显了都市人概念的研究价值。基于都市人的主客体二象性,将城市研究从以城市为客体,转向到人城并重,重点探讨了都市人及其现代性、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都市对人心灵空间的形塑。以体验为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梳理了体验的概念、产生的机制,并将体验哲学纳入都市人及城市研究的范畴,以期奠定城市伦理和评判价值。提出了基于IPEC(Image、Position、Event、Culture)范式的四维城市体验路径,从实证出发构建了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模型。以城市意象(Image)、定位(Position)、事件(Event)、文化(culture)为体验维度,以城市空间、经济历史文化等体验界面和体验元素为数据,选择了我国40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了定量研究。首次提出体验型城市的概念,探究了建设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的复合进路。即通过塑造人本城市、发展体验经济、增强城市粘性、提升城市识别度、营造城市记忆空间、保持城市多样性、挖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品牌,推动体验型城市的建构从初级阶段(City Of Experience)向高级阶段(City For Experience)飞跃。出于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论文还提出了创设巴黎学的倡议。

吕超[10](2017)在《苏州央视旅游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末,威海在央视投放了第一个城市广告,从此广告进入了城市形象传播之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的城市进程化,国内667座城市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传播,宣传城市自身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给城市带来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城市都渴望塑造出独特的魅力,展现巨大的经济上升空间,于是很多城市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宣传,希望城市优秀的品牌形象更加优秀。但是在城市品牌广告传播过程中,创意的缺失又使雷同化、同质化的广告比比皆是,城市的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苏州以“东方水城天堂苏州”的品牌形象登陆CCTV-4中文国际频道以来,开启了国际化品牌传播征程。提起苏州,人们自然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名句,由此可见,苏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繁荣和富庶的地方,2500多年的城市历史,祭奠了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一吴文化,无论是园林、建筑、苏绣还是雕刻,在透露着历史气息的同时,还散发着苏州清雅灵动之美。苏州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发展理念早在2003年就被确定下来,自此苏州也正以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向世人走来。2009-2014年的几年间,中国大事不断,2009年建国6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都为苏州深入打造“东方水城天堂苏州”、进一步实现国际化城市形象升级提供绝佳契机,特别是南京青奥会、上海世博会,对于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苏州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苏州也充分抓住了这次机会,为苏州“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发展又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未来几年,苏州应继续加大国际化传播力度,苏州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必将愈发清晰。本课题研究笔者以苏州在央视的广告为具体研究对象,在深度挖掘了苏州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广告的主题选择、广告制作、广告投放、广告的效果、广告的改进建议等方面层层递进,试图探讨出未来城市旅游广告的在制作、投放等方面的可行性途径和有效的办法。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内容阐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主要概念、是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部分。第二部分是对苏州城市形象的整体分析。通过对苏州人文环境、旅游资源等几个方面,对苏州的整体形象进行剖析,为下一章引出“东方水城”的广告主题做出铺垫;第三部分是在苏州水资源以及分析历史上苏州品牌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苏州“东方水城”的广告主题,并且着重分析苏州旅游广告在央视的传播的现状,本章从苏州城市广告中的品牌定位策略、央视媒介策略、品牌塑造策略、目标市场定位策略四个方面展开,其中重点分析了央视频道的选择,广告时长、广告投放分布、明星代言等重点策略和手段;第四部分为分析苏州旅游广告的营销效果,分为传播效果和经济效果,其中传播效果通过网络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深度剖析广告投放之后用户对苏州旅游品牌印象的影响;而经济效果则主要引用数据的方法,通过近年来苏州旅游人数和经济上的变化,分析广告对苏州旅游的影响;同时因为广告而引发的苏州交通、酒店、水污染治理等硬件方面的显着成效在本章也有阐述。第五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苏州旅游广告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告改进的办法、制定了新的广告创意,其中广告主题成为苏州旅游广告改进最重要的方面,随着近年来用户旅游方式的改变,深度游、休闲游成为旅游爱好者的首选,单一的“东方水城”的概念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这些需求,所以在本章创新的提出了“品苏式慢生活”的新的广告主题理念,以及围绕这个理念展开的广告表现方式,以期为未来的城市旅游广告传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方法;第六部分是展望苏州城市旅游广告发展,将从互联网+、VR、人工智能三个技术方面展开分析,其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旅游广告的新的增长点和爆发点。最后为结语。

二、苏州城市品牌营造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城市品牌营造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整体思路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2.4 研究述评
        2.4.1 共识
        2.4.2 不足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3.1.1 定向运动
        3.1.2 定向大赛
        3.1.3 赛事品牌
        3.1.4 品牌建设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3.2.1 品牌构建理论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3 战略理论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苏马”如何跑出“苏州名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作品阐述
    1.选题背景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1 选择深度报道作为毕业设计的形式
        2.2 选择“苏马”作为报道对象
    3.文献综述
        3.1 关于国内外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研究
        3.2 关于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品牌关系的研究
        3.3 关于深度报道概念和发展的研究
        3.4 关于苏州马拉松的研究
    4.选题策划
        4.1 确定选题和主题
        4.2 作品构思
    5.作品创作过程
        5.1 确定调查方法
        5.2 采访前期工作
        5.3 列出采访提纲
        5.4 进行采访并整理采访内容
        5.5 撰写深度报道
    6.经验和教训
        6.1 经验
        6.2 教训
第二部分 毕业作品
致谢
参考文献

(4)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美食之都”文献研究
        1.4.2 城市品牌形象文献研究
        1.4.3 城市品牌设计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2 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理论研究概述
    2.1 城市品牌形象理论研究概述
        2.1.1 城市品牌形象理论概念
        2.1.2 城市品牌形象构建策略
        2.1.3 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效力
    2.2 城市视觉形象理论研究概述
        2.2.1 城市视觉形象内涵
        2.2.2 城市视觉形象原理
    2.3 本章小结
3 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现状分析
    3.1 成都“美食之都”品牌视觉设计实践现状
        3.1.1 政府层面实践现状
        3.1.2 企业层面实践现状
        3.1.3 媒体传播实践现状
    3.2 成都美食与美食文化传播分析
        3.2.1 问卷调研目的及设计思路
        3.2.2 成都美食传播群体调研结果
        3.2.3 成都美食传播途径调研结果
        3.2.4 成都美食传播效果调研结果
    3.3 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局限性
        3.3.1 成都美食文化内涵传播局限性
        3.3.2 城市美食视觉形象建设局限性
        3.3.3 成都美食产业品牌开发局限性
        3.3.4 “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形象未形成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建设措施
    4.1 “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形象系统构成
        4.1.1 城市美食精神识别系统建设
        4.1.2 城市美食行为识别系统建设
        4.1.3 城市美食空间环境识别系统建设
        4.1.4 “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形象管理与推广系统建设
    4.2 城市美食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4.2.1 开发“美食之都”视觉符号系统
        4.2.2 开发“美食之都”视觉信息系统
        4.2.3 开发“美食之都”视觉色彩系统
    4.3 本章小结
5 成都美食视觉设计——基于川菜味型
    5.1 成都美食视觉元素分析
        5.1.1 美食视觉元素构成要素
        5.1.2 川菜味型视觉元素
    5.2 川菜味型艺术特征
        5.2.1 麻辣类味型艺术特征
        5.2.2 辛香类味型艺术特征
        5.2.3 咸鲜酸甜类味型艺术特征
        5.2.4 川菜味型视觉色彩系统
    5.3 川味味型视觉形象设计
        5.3.1 设计思路
        5.3.2 设计法则
        5.3.3 麻辣类味型代表菜品视觉设计
        5.3.4 辛香类味型代表菜品视觉设计
        5.3.5 咸鲜酸甜类味型代表菜品视觉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二十四川味》宣传册视觉设计
    6.1 《二十四川味》宣传册设计思路
        6.1.1 《二十四川味》宣传册封面设计
        6.1.2 《二十四川味》宣传册内页设计
    6.2 《二十四川味》宣传册效果图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成都美食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扬州城市形象提升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
        2.1.2 城市形象
        2.1.3 政府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扬州市政府在城市形象提升活动中的实践
    3.1 扬州城市概况
    3.2 扬州城市形象现状
        3.2.1 自然资源要素角度
        3.2.2 历史文化资源角度
        3.2.3 城市品牌发展指数分析
    3.3 扬州市政府在城市形象提升活动中的实践
        3.3.1 城市形象总体规划设计
        3.3.2 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3.3.3 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
        3.3.4 各类旅游及文体活动
        3.3.5 对外城市形象宣传推广
4 扬州市政府在城市形象提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扬州市政府在城市形象提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1.1 形象定位方面缺少系统性城市形象规划
        4.1.2 基础设施建管方面重建设轻管理
        4.1.3 公共产品提供方面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4.1.4 文旅活动方面亮点不够独特
        4.1.5 对外推广活动方面途径单一效果有限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形象定位方面缺乏专业化城市形象运营机构
        4.2.2 基础设施建管方面缺乏精细化管理运作
        4.2.3 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缺乏合理化布局配置
        4.2.4 文旅活动方面缺乏个性化主题展示
        4.2.5 对外推广活动方面缺乏国际化营销方案
5 国内外城市形象提升案例及对扬州的启示
    5.1 韩国首尔及其启示
    5.2 法国尼斯及其启示
    5.3 苏州及其启示
    5.4 成都及其启示
6 扬州市政府提升城市形象的对策建议
    6.1 对外推广活动方面缺乏国际化营销方案
    6.2 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美丽环境
    6.3 加大政府公共投入,注重科学与平衡
    6.4 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发掘独特城市气质
    6.5 加强国际营销推广,制定国际化营销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满足国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迫切要求
        1.1.2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文件精神的需要
        1.1.3 满足赛事举办城市品牌文化建设的需求
        1.1.4 体育项目文化是体育项目发展的必由之路
        1.1.5 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为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1.6 马拉松赛事文化研究相对滞后
    1.2 研究的意义
        1.2.1 为尽快形成具有江苏特色马拉松赛事集群而服务
        1.2.2 为马拉松赛事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2.3 唤起人们对创建运动项目文化的重视与关注
        1.2.4 丰富马拉松赛事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体育赛事
        1.3.2 马拉松
        1.3.3 江苏马拉松赛事
        1.3.4 体育文化
        1.3.5 培育
        1.3.6 体育文化培育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地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马拉松赛事文化分类与基本内容呈现分析
        3.1.1 物质层面文化
        3.1.2 精神层面文化
        3.1.3 制度层面文化
        3.1.4 行为层面文化
    3.2 马拉松赛事文化基本特点分析
        3.2.1 赛事文化应通过跑者体验
        3.2.2 赛道景观是赛事文化的显着特点
        3.2.3 公益活动是赛事文化的创新表达
        3.2.4 志愿服务是赛事文化的独特风景
        3.2.5 马拉松博览会是赛事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3.2.6 宏大场面之美是赛事多种文化的交融
        3.2.7 品牌赛事的文化元素更加凸显
    3.3 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3.1 赛事服务注重以人为本
        3.3.2 工作者、志愿者、观众素质不断提高
        3.3.3 赛事文化培育工作得到一定的关注
        3.3.4 相关主题活动更加丰富
        3.3.5 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3.3.6 会徽、标识和完赛奖牌各具特色
        3.3.7 赛道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3.3.8 初步形成具有特点的马拉松赛事
        3.3.9 办赛理念有所提升
    3.4 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4.1 赛道设计仍然缺乏文化特点的整合
        3.4.2 赛事文化研究成果缺乏
        3.4.3 马拉松文化自觉尚未形成
        3.4.4 疏于项目文化的开发与宣传
        3.4.5 赛事推广中文化创建不够
        3.4.6 与赛事文化相关的活动较少
        3.4.7 赛事标识的文化意蕴体现不足
    3.5 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基本原则分析
        3.5.1 导向性原则
        3.5.2 创新性原则
        3.5.3 契合性原则
        3.5.4 针对性原则
    3.6 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影响因素分析
        3.6.1 赛事文化培育意识
        3.6.2 赛事文化培育研究
        3.6.3 品牌赛事文化特色
        3.6.4 赛事文化内涵开发
        3.6.5 赛事文化传播手段
        3.6.6 赛事文化培育资源
    3.7 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的路径选择
        3.7.1 加强赛事运营公司文化建设,提高赛事服务质量
        3.7.2 注重赛事文化创新发展,增强马拉松赛事文化的内涵精神
        3.7.3 打造马拉松品牌赛事,建设江苏体育文化名城
        3.7.4 切实拓展赛事文化传播途径
        3.7.5 用马拉松精神培育赛事文化
        3.7.6 充分发挥赛事文化培育的创造力
        3.7.7 加强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工作规划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8 致谢

(7)从品牌生命力视角看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设计
第一章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的提出与背景分析
    第一节 在交流中得到文化认同的品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在新环境中优劣势并存的品牌发展环境
    第三节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生命力的提出
第二章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生命力提升:品牌的塑造
    第一节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内涵的新梳理
    第二节 “诗意栖居”品牌价值观的新建构
    第三节 “精细雅洁、平和安定”品牌个性的新表达
第三章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生命力发展:传播的创新
    第一节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传播过程的互动加强
    第二节 苏州丝绸文化品牌传播环境的创意赋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扎根理论的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以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一) 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研究
    (二) 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个性研究
    (三) 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个性构成与差异化定位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非结构研究
    (一) 深度访谈
    (二) 扎根理论分析
        1. 开放性编码。
        2. 主轴编码。
        3. 选择性编码。
四、研究发现
    (一) 江南水乡是旅游者及本地居民对苏州整体环境的典型认知
    (二) 旅游服务是影响旅游者对苏州城市品牌形象感知质量的重要元素
    (三) 文化遗产是苏州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也是组成苏州旅游吸引物的核心要素
    (四) 河道街巷是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象征
    (五) “苏式生活”是苏州孕育而出的独特的文化体验
    (六) “双遗”名城是苏州维持其国际旅游城市地位的资源和品牌优势
五、结论与讨论
    (一) 延伸苏州地脉, 助力“苏式生活”和遗产城市发展
    (二) 延续苏州文脉, 凝练“苏式生活”和遗产城市内涵
    (三) 立足苏州地脉和文脉, 打造生活方式型遗产城市品牌

(9)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本阅读与城市阅读研究综述
        1.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1.2.3 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创新点
2 都市人
    2.1 从城市到都市
        2.1.1 城市与都市
        2.1.2 都市:现代化的城市
    2.2 城市人与都市人
        2.2.1 城市与城市人
        2.2.2 都市人
        2.2.3 同为主体与客体的都市人
    2.3 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
        2.3.1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倾向与后现代流动空间
        2.3.2 景观社会与日常审美生活化
        2.3.3 欲望、享乐与当代都市人
    2.4 城市的语境呈现及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2.4.1 城市建筑的语境呈现
        2.4.2 城市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3 体验
    3.1 “体验”的概念
        3.1.1 “体验”的词语史
        3.1.2 “体验”的概念史
    3.2 体验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3.2.1 体验的产生
        3.2.2 体验的极致
        3.2.3 体验的分类
    3.3 体验哲学
        3.3.1 体验哲学的提出
        3.3.2 体验哲学即生命哲学
        3.3.3 以体验为哲学基础的城市研究
4 体验城市和城市体验
    4.1 体验城市
        4.1.1 体验城市的四种面向
        4.1.2 体验城市诸种路径
    4.2 城市体验
        4.2.1 城市体验的特性
        4.2.2 城市体验的共性
        4.2.3 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
    4.3 城市声誉悖论
        4.3.1 遗产中的遗憾
        4.3.2 悖论不悖
5 城市体验四维模式
    5.1 城市意象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5.1.1 城市意象与城市体验
        5.1.2 城市意象导向下的城市体验感知
    5.2 城市定位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5.2.1 城市定位
        5.2.2 城市定位与城市体验的关系
        5.2.3 不同城市定位下的城市体验营造
    5.3 城市事件
        5.3.1 城市事件的多元性
        5.3.2 城市事件的功能性
        5.3.3 城市事件的体验性
    5.4 城市文化
        5.4.1 城市文化的形成、个性与传播
        5.4.2 城市文化与都市人
        5.4.3 城市人本体验与文化回归
6 构建体验型城市
    6.1 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
    6.2 使命
    6.3 构建体验型城市的路径与策略
        6.3.1 城市意象维度策略
        6.3.2 城市定位维度策略
        6.3.3 城市事件维度策略
        6.3.4 城市文化维度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城市体验可行性评价
    7.3 城市体验局限性评价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苏州央视旅游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苏州旅游广告的相关研究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二、苏州旅游形象要素分析
    (一) 自然地理背景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二) 人文历史背景
        1、历史文化
        2、人口和民族
        3、经济发展
    (三) 苏州旅游资源分类
    (四) 苏州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1、优势
        2、劣势
        3、机遇
        4、挑战
三、苏州旅游广告在央视的传播分析
    (一) 相关的概念
    (二) 苏州的品牌定位策略
    (三) 苏州目标市场定位策略
        1、国内市场分析
        2、国外市场分析
    (四) 苏州广告的央视媒介策略
        1、苏州投放央视频道分布
        2、苏州投放央视月度分布
        3、苏州投放央视广告费用分布
        4、苏州投放央视广告费版本
    (五) 苏州品牌塑造策略
        1、借助大事件营销助城市品牌快速升华
        2、借助美好江苏的广告
        3、“明星效应”让苏州“精准营销”
四、苏州旅游广告投放传播效果分析
    (一) 苏州广告的传播效果分析
    (二) 游客对苏州“东方水城”品牌的认知情况分析
        1、研究设计
        2、样本概况
    (三) 苏州“东方水城”品牌带来的经济效果分析
        1、品牌带来了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2、品牌营销带来了招商引资的增长
        3、品牌营销带来苏州基础设施建设发
        4、品牌营销提升城市的人气与文化气质
    (四) 苏州“东方水城”的品牌延伸分析
        1、节事活动对苏州形象推广效应分析
        2、无形资产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3、拉手品牌效应与新的营销模式相结合
五、苏州旅游广告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
    (一)、旅游广告中存在的问题
        1、广告定位缺乏对受众和对手了解
        2、广告品牌形象定位的偏差
        3、广告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广告时间过短信息量过大
        5、广告表现符号肤浅缺乏深度文化内容
        6、大量城市形象广告片在传统媒体上扎堆播放
        7、广告传播媒介选择较为单一缺乏整合性
    (二)、苏州旅游广告的改进对策
        1、重新定位城市品牌形象
        2、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
        3、提炼广告创意和表现手法
        4、新媒体下苏州城市形象整合传播
    (三) 苏州旅游广告的重新设计
        1、苏州旅游广告的形象定位
        2、苏州旅游广告的内容创意
        3、苏州旅游广告的媒介选择方案
六、苏州旅游广告的未来展望
    (一) 探索“互联网+旅游+传媒”新模式
    (二) VR在广告中的应用
    (三) 人工智能在广告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致谢

四、苏州城市品牌营造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苏马”如何跑出“苏州名片”?[D]. 叶珂.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成都“美食之都”城市品牌视觉设计研究[D]. 金麟玉. 西华大学, 2020(01)
  • [5]扬州城市形象提升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马慧颖. 扬州大学, 2019(02)
  • [6]江苏马拉松赛事文化培育的研究[D]. 黄鑫. 苏州大学, 2019(06)
  • [7]从品牌生命力视角看苏州丝绸文化品牌的塑造和传播[D]. 张瑜洋. 苏州大学, 2019(04)
  • [8]基于扎根理论的世界遗产旅游城市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以苏州为例[J]. 王一帆,沈敏,周永博.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9]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D]. 王济民. 武汉大学, 2018(03)
  • [10]苏州央视旅游广告研究[D]. 吕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苏州城市品牌建设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