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1](2019)在《山东人视角下“威案”相关问题争议研究(1922-1924)》文中研究表明1922—1924年间,中英双方就威海卫收回问题展开交涉。此时的威海卫已经具备了理论和法律上的收回条件,亟待收回。但是,英国却提出“有条件归还”,而威海卫交涉督办梁如浩又拟同意英国的条件,这就触及了山东人在主权上的敏感点。加之山东省内民族情绪激荡、国民外交运动高涨,山东人便对此事产生了争议。这场争议的双方是大部分山东人和陈干。双方争议的两个重点问题在于:是否坚持将威海卫无条件收回和惩撤经办人梁如浩。大部分山东人坚持认为,应该无条件收回威海卫,否则宁作悬案;并且梁如浩在交涉中不能坚持底线,实为卖国之罪人,应请政府早日惩处。而曾参与过青岛交涉的陈干却以为,此事应该“得了则了”,将威海卫尽早收回,以免威海卫再蹈青岛之失;且梁如浩的交涉尚有可取之处。此外,国内其他力量也十分关注威海卫交还情况,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山东人的意见基本一致,但由于各方立场不同,其态度又有差异之处。山东人对“威案”相关问题的争议,既是1920年代国民外交运动的一部分,又是民族主义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带有国民外交发展中的某些特点,如民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民众在争议中对于英国帝国主义的认识不断加深、参与运动的民众群体愈加广泛等。当然,这场争议有利亦有弊:他们在收回威海卫时的各项活动,成功地给政府施加了舆论压力,其所作努力体现了山东人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爱国情怀,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威海卫的交还成为悬案,虽是因英国有意拖延,但与山东人在此事上的不断争议和民意施压也难脱关系。威海卫成了青岛第二,主权徒让英国七年,留下一段外交伤心史。

张鹏凌[2](2015)在《中国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必要性》文中提出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崛起”的相关论题也越来越常见。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自身的崛起,或者中国能否成功地使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霸权国家能够和平地接受中国崛起这一基本事实,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政府在诸多场合表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中国强调要与其他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强调合作共赢,而不是传统权力政治所谓的零和博弈。关于中国“崛起”的方式,在中国学术界分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处于历史机遇期,中国应该把握历史机遇,积极与周边友好国家结成联盟关系”;另一派则认为,“中国的发展可以实现和平崛起,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会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的外部环境对于中国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认为,中国当前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能够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符合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是一致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继续坚持“不结盟”政策的依据及其与“和平崛起”的相关性,论证“中国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分析“中国继续坚持不结盟政策”的政策依据;第二部分就“不结盟”政策与“和平崛起”相关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中国选择不结盟战略的必要性;最后一部分就“不结盟政策”的战略意义做了相关分析。

岳占斌,李慧萍,梁玉玲[3](2013)在《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一)》文中提出

谭春玲[4](2012)在《晚清津海关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同治九年(1860),天津教案爆发,为使天津城内各方权力重新恢复平衡状态,在曾国藩、毛昶熙和李鸿章等人筹划下,中央决定裁撤三口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并添设津海关道一职专管中外交涉和新、钞两关税务。津海关道的设置突破了原本由天津道兼管交涉和海关事务的惯常做法,成为一个特例。天津正式形成直隶总督与津海关道共同处理对外交涉的上下两级交涉体制。自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权篆直隶总督以来,天津逐步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和洋务的中心。津海关道以其折冲转圜的地位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办理交涉的得力臂膀。在晚清士人皆视洋务为畏途的情况下,津海关道久办交涉,形成了“诚心”、“持平”、“信诺”、“持大体”、“不卑不亢”等对外交涉风格,他们以“持平”办理的原则处理了议结中外教案、参与中外订约修约谈判、负责庚子事变之后接管天津等众多中外交涉事件,缓解了中外矛盾。同一时期,清政府也经历了从最初被迫无序办理对外交涉到中央建立外务部,确立正式外交体制的演变历程,津海关道作为中央的一次区域性尝试,见证了中国近代外交演变的全过程。津海关道与天津海关洋税务司共同管理津海关事务,是权责互补之同僚,但津海关道在管理津海关事务时占据主要地位,是津海关名副其实的主要领导者。在立足于交涉与海关事务之外,津海关道还凭借其才能,日渐被李鸿章倚为股肱助手,成为协助李鸿章创办和管理各类洋务新政事业的首席大将。同时为弥补自身只能在不平等条约体制下办理对外交涉i-难以获得社会民众普遍认可的不足,津海关道比天津其他同级官员更积极、更主动地投身到办学、城市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中,以获得自保和发展之道。相对于传统官员而言,办理对外交涉、管理海关并投身于洋务新政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津海关道是中国最早一批尽力弥补中外隔阂,缩短中外差距的官员,是近代中国新式官僚的先驱。随着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离职,津海关道逐步脱离洋务新政事业,回归本职,专管中外交涉和海关事务。1901年中央成立外务部。外务部逐步加强了对津海关道的管辖权,原本津海关道协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办理对外交涉,起折冲转圜作用的身份定位悄然发生改变,津海关道制度也逐步丧失了直隶总督的支持与保护,但津海关道又不能不受原有格局的限制和督抚的制约,多重上级领导体制成为津海关道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津海关道制度的内在矛盾日益显现,对它的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在晚清地方官制改革的浪潮中,外务部要求有交涉事务的省份设立交涉司专管对外交涉。1910年直隶设置交涉使一职,津海关道自此完全脱离对外交涉职能,专管海关。清末改革中津海关道职能被割裂的现实虽是近代职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清朝末年中央与地方改革缺乏周密制度安排的现时也预示着清政府迅速终结的必然性。时隔仅两年后,清王朝灭亡,津海关道改名为海关监督,津海关道制度自此终结。

龙运荣[5](2011)在《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好似一个贪婪的“吸血鬼”,在全世界吞噬着一切传统的东西。在现代性的驱使之下,从17、18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此后,现代化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发展潮流,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作为现代性历史发展的本性和现代性构成的标准化判断,大众传媒成为了西方现代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代表性旗帜,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大众传媒不仅传播了现代科技信息,普及了现代教育,也拓宽了村民政治参与途径,唤起了村民的法制与维权意识,还加速了乡村城市化,促进了村民个人的现代化。大众传媒在带给人类全新文化形式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消解了村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促使了村民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蜕化,也促进了村民传统审美情趣与观念的流变,刺激了乡村消费主义倾向,还加速了村落传统习俗的转型,引起了民族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本文以一个湘西侗寨——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碧河村为个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传播学的量化研究两种主要方法,以民族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这个主题。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理论意义来看,本文是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回应,试图在民族学人类学与传播学两大学科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传媒研究与传播学的民族志方法提供参考;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并对大众传媒影响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与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以较为详实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对民族地区传媒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与大众传媒相关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文章还就民族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准确把握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时刻牢记大众传媒的神圣职责提出了建议,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田野调查点——碧河的历史沿革、自然生态、民族与人口情况的概述,重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简述了碧河的传统社会文化。第二章是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的描述,介绍了其传媒发展历程,并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则重点探讨了大众传媒影响下碧河社会文化的变迁,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提升部分,主要就大众传媒影响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机制问题进行了剖析,分别从符号、权力、资本、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对大众传媒进行反思。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该部分集中表达了全文基本观点,认为大众传媒是碧河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器,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碧河的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现代化是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大众传媒对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广泛而深刻的。然而,作为社会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在调控着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控。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就如一颗“深水炸弹”,它以其华丽的外表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茫茫大海中,一旦遇到恰当的“引爆水深”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巨大,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威力和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引信”的调控,其影响方式更具隐蔽性。这种“社会引信”就是隐藏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大众传媒既是现代性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性的代表性标志。大众传媒在我国现代性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庆幸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因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理论研究的贫弱,主流的大众传媒理论囫囵吞枣似地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但是当要用这些理论去解释中国风云变幻的传播现实时,往往陷于无语的境地。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则陷入教条和僵化,往往沦为国家舆论宣传的传话筒。因此,在我国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其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沦为了西方现代性领土扩张的工具。然而,现代性作为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的一支文明之花,是在西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浇灌之下长成的,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明之花,现代性对全人类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是,这支文明之花却可以有不同的绽放方式。换句话说,现代性应该有多元性而不是单一的西方特性。只有找到适合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地方性”现代性,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现代性的内涵,科学审视各民族现代化道路,客观评价大众传媒在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唯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性质、特点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郑华[6](2006)在《首脑外交 ——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文中研究表明此项研究基本着力点在于:以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为支撑,以中美首脑外交的发展进程为结构框架,以1969—1972中美领导人谈判为研究个案,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解读中美关系解冻的全过程。着重探讨:话语在对抗达22年之久、战场上曾兵戎相见的中美两国高层领导人的谈判中,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是制约作用。 本文将1969—1972中美首脑外交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 双方寻求沟通渠道、开启谈判大门、进行联络的阶段,需要考察的沟通渠道包括:华沙渠道、巴基斯坦渠道、巴黎渠道、纽约渠道等;(2) 沟通渠道开启之后,双方为首脑会晤举行预备性谈判阶段,涉及的谈判包括: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进行的21小时谈话;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与周恩来的近25小时谈话;1972年1月黑格访华时的谈话;(3) 首脑峰会阶段,涉及1972年2月21—27日,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的系列谈话;(4) 双方“包装”首脑外交成功的标志——《中美联合公报》阶段,其中涉及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基周五次有关《联合公报》的谈判,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时,基辛格与乔冠华有关起草《联合公报》的系列谈判。 谈判就是话语的交锋,而话语往往又是观念的反映。事实上,在中美高层领导人会晤时,双方均有强烈的意愿缓和双边关系。那么,双方是如何在谈判中表现出这种意愿,又是如何通过谈判来强化这种意愿的?此项研究充分运用笔者设计并提出的“多维话语分析框架”——借鉴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福柯和德里达有关“话语”的论述,以批判性话语为核心的话语分析框架,对两国领导人的谈判进行解析,着重解读22年来互将对方“妖魔化”的对抗国家,如何运用有效的“话语手段”减少猜忌、建立互信、发展共同利益,并最终取得首脑外交成功的。为此,笔者提出四个理论假设。 假设之一,国际关系研究中“话语”的内涵被扩大,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的概念,而是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一个社会学的概念。话语的完整性既

宋建兴,杨唐清[7](2005)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兼与简建珍老师商榷《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文中研究表明

简建珍[8](2004)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文中提出 在众多复习资料中都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协定关税D.五口通商尽管是同一道题目,但不同的资料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C和D。究竟哪个选项才是正确答案呢?甚至连教师们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选C项者认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人视角下“威案”相关问题争议研究(1922-192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威案”相关问题争议的背景
    (一)发端:威海卫租借即将期满
    (二)缘起:英国的有条件交还
    (三)重要条件:山东人的国民外交运动高涨
二、山东人对“威案”相关问题的争议
    (一)是否坚持无条件收回威海卫的问题
    (二)是否惩处涉案人员梁如浩的问题
    (三)国内其他各方关于“威案”的态度取向
三、“威案”相关问题争议的特点及评价
    (一)“了犹未了”:1922-1924 年中英威海卫交涉结果
    (二)争议的特点
    (三)争议的价值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现有理论的不足
第一章 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中国国内现状分析
        一、 界定一国实力的标准
        二、 中国当前的实力判定
    第二节 国际社会现状分析
        一、 国际社会特征
        二、 无政府状态下的单极体系
        三、 单极体系下中美的结构困境
第二章 不结盟与“和平崛起”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和平崛起”与“不结盟”政策
        一、 什么是和平崛起
        二、 不结盟战略的由来
    第二节 崛起环境中的美国因素与中国态度
        一、 当前美国对外战略概述
        二、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态度
        三、 中国学术界关于结盟与不结盟辩论
    第三节 不结盟与“和平崛起”
        一、 “不结盟”战略是和平崛起的必要条件
        二、 “结盟”等于强行崛起
第三章 坚持不结盟战略的成本-收益评估及心理状态探析
    第一节 不结盟战略成本-收益评估
        一、 “结盟”与“不结盟”成本-收益评估的重要性
        二、 “不结盟”政策收益-成本评估
        三、 “结盟”政策的成本-收益评估
    第二节 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心理状态探析
        一、 探究不结盟战略心理状态重要性
        二、 选择“不结盟”的心理状态分析
第四章 “不结盟”战略意义及相关的政策思考
    第一节 “不结盟”的战略意义
        一、 “不结盟”出台的历史渊源
        二、 “不结盟”政策的历史意义
        三、 “不结盟”政策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基于“不结盟”政策的思考
        一、 “不结盟”政策与“复兴之路”
        二、 “中国式”崛起的启示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晚清津海关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的述评
    四、潜力与方向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津海关道的设立
    第一节 道台的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清后期海关道制度的形成
        一、清朝海关的设立与演变
        二、海关道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天津开埠与三口通商大臣的设置
        一、天津开放通商
        二、三口通商大臣的设置及其局限性
        三、天津教案与三口通商大臣的裁撤
    第四节 津海关道的设立
        一、议设津海关道
        二、首任津海关道的遴选
        三、添设津海关道背后的隐情
第二章 津海关道的基本情况考察
    第一节 津海关道的职能变迁
        一、津海关道事权的最初界定
        二、中后期职能的演变
    第二节 津海关道的衙署及衙门的内部构成
    第三节 津海关道的收入和办公经费
        一、最初的薪俸和经费
        二、后期的收入和办公费用
    第四节 对津海关道员的量化考察
        一、地理背景
        二、资格与行政经历
        三、接受任命时的年龄与任职时间
        四、升迁与后期的经历
第三章 津海关道与晚清官僚体系
    第一节 津海关道与直隶总督
        一、对直隶总督的量化考察
        二、直隶总督管理津海关道的权力渊源
        三、津海关道的任职路径
        四、津海关道与直隶总督之间的矛盾
        五、直隶总督的思想倾向对津海关道的影响
    第二节 津海关道与天津道
        一、对天津道的量化考察
        二、权力渊源的不同
        三、初期李鸿章的分工设想与政治现实
        四、后期中央控制下责权的澄清
    第三节 津海关道与晚清官僚政治
        一、变局中直隶总督职权的扩展
        二、中央对地方政治势力的控制
        三、中央权威下地方官僚群体的应对策略
第四章 津海关道与中外交涉事务
    第一节 津海关道最初的工作环境
    第二节 教案的处理
        一、晚清的教案
        二、津海关道陈钦对《传教章程》的修改
        三、议结“布国商人索赔案”
    第三节 中日定约、修约谈判
        一、日本第一次请求订约
        二、日本第一次毁约
        三、日本第二次毁约
    第四节 庚子事变后接收天津
        一、庚子事变对天津政局的影响
    二、接管天津
    第五节 对津海关道交涉职能的评价
第五章 津海关道与海关事务
    第一节 晚清的海关监督与税务司
        一、偏误:传统观念中海关监督的地位
        二、五口通商之初的海关监督与领事官
        三、税务司与海关监督并立的二元体制
        四、清政府和总税务司对两者关系的定位
    第二节 津海关的税务司群体及其职责
        一、津海关税务司群体
        二、津海关税务司的职责
    第三节 津海关道管理津海关的具体职责
        一、征收税款
        二、保管税款
        三、支付和解运税款
        四、参与确定税额
    第四节 津海关道与津海关税务司的关系——以同治末年洋药斤数案为例
        一、权责互补之同僚
        二、来自税务司的努力
        三、津海关道对税务司的依赖
        四、两者间的矛盾及解决途径
第六章 津海关道与洋务新政
    第一节 津海关道职责的拓展
    第二节 津海关道与洋务新政
        一、天津机器局
        二、旅顺军港
        三、华盛纺织厂
    第三节 津海关道在洋务新政事业中的作用
        一、指臂之助
        二、保驾护航
        三、保障经费
        四、确保权益
    第四节 津海关道职能的再变化
        一、津海关道职能的收缩与回归
        二、津海关道职能的后期定位
第七章 津海关道与天津的城市建设
    第一节 开埠通商后天津的变化
        一、国家的海防重地
        二、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与工商业城市
    第二节 津海关道与近代天津的教育事业
        一、广设义学
        二、兴办近代学堂
    第三节 津海关道与近代天津的市政建设
        一、整修道路
        二、整饬环境卫生
        三、整治海河
        四、改造桥梁
    第四节 津海关道的善举
        一、恤嫠会
        二、广仁堂
        三、支持采访局
        四、津海关道在全国的赈灾济贫活动
    第五节 津海关道倡办社会公益事业的动力
        一、经费来源
        二、公益事业中津海关道的首要地位
        三、获得社会声望:津海关道自保与发展之道
结语
征引史料与参考论着
后记

(5)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文化与传播关系研究
        (二) 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变迁关系研究
        (三) 简要评述
    三、关键概念的解释
        (一) 大众传媒
        (二) 社会文化变迁
    四、借鉴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 借鉴的理论
        (二) 研究方法
    五、主要研究内容
    六、可能的创新性
    七、研究不足
第一章 美丽的侗寨——碧河
    第一节 碧河的历史与生境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生态
        三、民族与人口
    第二节 碧河侗族的传统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小结
第二章 从木叶传情到光电传播——碧河的媒介化生活
    第一节 碧河的传媒发展历程
        一、原始传媒
        二、文字印刷传媒
        三、电子传媒
        四、网络传媒
    第二节 碧河媒介化生活素描
    第三节 碧河媒介化生活分析
        一、受众
        二、媒介使用概述
        三、媒介使用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一、生产方式转变
        二、生活方式变迁
    第二节 制度文化变迁
        一、经济制度变迁
        二、政治制度变革
        三、教育制度更替
        四、婚姻家庭嬗变
    第三节 精神文化变迁
        一、价值观念蜕变
        二、健康观念凸显
        三、维权意识增强
        四、审美意识流变
        五、风俗习惯转型
        六、宗教信仰弱化
        七、民族认同变化
    小结
第四章 大众传媒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符号魅惑与社会文化变迁
        一、传媒符号及其特点
        二、传媒符号建构的意义
        三、传媒符号魅惑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第二节 权力裹胁与社会文化变迁
        一、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
        二、国家操控下的传媒权力
        三、传媒权力裹挟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第三节 传媒资本合谋与社会文化变迁
        一、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二、传媒与资本合谋
        三、传媒资本合谋使侗族社会文化低俗化
    第四节 意识形态型塑与社会文化变迁
        一、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二、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大众传媒
        三、意识形态型塑引起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第五节 “大众文化”与社会文化变迁
        一、誓将媚俗化进行到底
        二、“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催生的后果
        三、“大众文化”冲击着侗族传统社会文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邀出席的学术会议
附录D 中国传媒人类学的建构

(6)首脑外交 ——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美关系解冻的宏观语境
        一、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背景
        二、冷战中美国的全球战略考虑因素
        三、中国的国家安全考虑因素
        四、中美关系解冻的决策机制因素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福柯的“话语观”
        二、德里达的“双重解构”
        三、话语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运用
        四、话语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沟通渠道的开启
    第一节 美国对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的认知
        一、对双方动机的判断
        二、对苏联试探的反应
        三、美准备采取的对策
    第二节 华沙渠道
        一、美为135次华沙会谈做准备
        二、美方传善意,中方做回应
        三、华沙渠道的终结
    第三节 巴基斯坦渠道
        一、巴基斯坦充当“中间人”的动因
        二、巴基斯坦如何充当“中间人”
    小结
第三章 基辛格秘密访华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
        一、中美互致友好信号
        二、来自巴基斯坦渠道的信息
    第二节 双方为基辛格秘密访华做准备
    第三节 对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一、美方求缓和,中方溯历史
        二、“改善关系”与“正常化”
        三、美方客场多忐忑
    小结
第四章 基辛格第二次访华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
    第二节 华盛顿的准备
        一、“波罗二号”任务书
        二、围绕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的谈判
    第三节 对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一、默契话语做铺垫
        二、中国的“国家主权观”
        三、美方寻找筹码、强化威胁
        四、中国对周边安全的考虑
        五、不和谐的音符
    小结
第五章 黑格访华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巴黎渠道和纽约渠道
        一、巴黎渠道
        二、纽约渠道
    第二节 双方的准备
    第三节 对黑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第四节 对黑格与姬鹏飞谈判的话语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尼克松访华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巴黎渠道
    第二节 双方的准备
    第三节 高峰之春
    第四节 对尼克松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一、“握手”与意识形态
        二、尼克松谈“台湾问题”
        三、尼克松打“苏联牌”
        四、尼克松抛“胡萝卜”
    小结
第七章 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第一节 “波罗二号”行动中起草《联合公报》的谈判
        一、起草《联合公报》的序曲
        二、有关“台湾问题”的讨论
        三、涉及“国际形势”的措辞
    第二节 基辛格与乔冠华起草《联合公报》的谈判
        一、有关“台湾问题”的谈判
        二、涉及“国际形势”的措辞
    小结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一: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英文版)
附录二: 人名及专用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三: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和学术交流情况

四、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人视角下“威案”相关问题争议研究(1922-1924)[D]. 王岩.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2]中国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必要性[D]. 张鹏凌. 外交学院, 2015(11)
  • [3]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一)[J]. 岳占斌,李慧萍,梁玉玲. 山西教育(招考), 2013(Z2)
  • [4]晚清津海关道研究[D]. 谭春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5]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D]. 龙运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6]首脑外交 ——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D]. 郑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2)
  •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兼与简建珍老师商榷《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J]. 宋建兴,杨唐清. 历史学习, 2005(03)
  •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J]. 简建珍. 历史学习, 2004(01)

标签:;  ;  ;  ;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