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中德合作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

宁夏贺兰山中德合作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

一、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娟,李霞,王讷[1](2022)在《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域及其周边乡镇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利用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提取了1991-2019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并对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总体趋势、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 1991-2019年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明显向好发展,极低植被覆盖度区域逐年减少,2015年前低植被覆盖度区域逐年增加,2015年后逐渐转换为中植被覆盖度及以上等级;(2) 28 a间极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减少了32%,同时低植被覆盖度及以上等级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 2015年前区域内植被覆盖以向沙漠腹地的延伸为主,2015年后则以植被覆盖度等级的梯度递增为主;(4)区域内植被覆盖度的显着提高,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张淑炜,金宝成,陈可可,杨琴,何胜江,席溢[2](2021)在《遥感估算及分析油杉河牧场近3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油杉河牧场建立对植被动态的影响,给研究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油杉河牧场为研究区域,将野外实地测量21个样方的覆盖度与每个采样点的7种植被指数(NDVI,DVI,RVI,EVI,SAVI,GVI,OSAVI)建立相对应回归模型,比较每种植被指数与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选择最佳覆盖度估算模型估算研究区近30年覆盖度,定量分析年际覆盖度变化的特征,探讨了研究区覆盖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建估算模型中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性高于其他模型,其中植被指数SAVI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精度高达90.27%,说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1993年~2019年油杉河牧场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和2015年上升幅度最大;近30年研究区覆盖度在月际水平上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牧场建立以后相关性不显着。人类活动对油杉河牧场植被覆盖度具有深远影响,推荐植被指数SAVI估算温暖湿润地区的人工草地覆盖度。

罗舒元[3](2020)在《吴起县林草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近几十年来,先后开展实施的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在有利于提高其林草植被覆盖度的同时,产生了林草植被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问题。本文以吴起县为研究区,通过遥感技术对其1997至2018年间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探究近20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转移速率及状态指数动态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地面积的相互转化趋势。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地形因子、气象因子、人为因子与植被覆盖度间的相关性;通过点格局法分析各样点植被覆盖度值与离该点最近的水系、主要道路、居民点距离间的相关关系;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探究研究区近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占地面积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植被覆盖度值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小趋势;年际变化上,各类植被覆盖度的土地面积间转化频繁,其中低植被覆盖度土地面积以转出为主,中度及中高植被覆盖度的土地面积以转入为主,平均植被覆盖度逐年增加。(2)地形因子分析中,中度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400m和1400-1500m及阴坡、半阴坡中,阳坡植被覆盖度均值最低,2005年斜坡、陡坡的植被覆盖度均值变化最剧烈;气象因子中秋季、冬季的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较强,长远来看,年整体的气温状况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降水,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人为因子中,多年植被覆盖度均值与退耕还林工程累计确认合格面积的拟合曲线走势趋于一致。(3)研究区2000-2009-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建筑用地大幅增加,主要为城镇用地、公交建设用地,草地占地面积减少,东部及南部林地面积占比增加;林草植被主要分布在距居民点500-2500m、距主要道路0-800m及距主要水系0-400m的范围内,且对中度植被覆盖度林草地分布位置影响最大,对低植被覆盖度林草地近乎没有影响。(4)气象因子及林草植被分布位置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中,气象因子(气温和降水)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较大,与道路及水系最近距离次之、与居民点最近距离影响较小。

王瑾[4](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与气候因子响应》文中提出近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气候变化和外界干扰的响应非常敏感。植被的恢复和建设对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气候对于植被覆盖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驱动因素,以及植被覆盖变化对于气候的响应,对于构筑我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8年MOD13Q1数据,首先利用空间统计进行重心迁移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植被覆盖度动态分析,研究了多年植被时空演变的特点,并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析;利用趋势分析和时间序列信息熵研究了植被时空演变的特点以及变化的趋势。接着,运用气候及土壤、社会经济、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河流、矿区等数据,分别构造OLS模型和GWR模型,用以研究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的驱动因素,并探讨不同因子对于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最后,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特点,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植被覆盖度对于气候的响应。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分布状态,呈现出较强的经度地带性。这与当地的植被生态分布大致相同。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植被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林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最高,耕地次之,其次是草地和水域,未利用地多为沙漠等地区,植被覆盖度最低。(2)从近18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年平均覆盖度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平均覆盖度是在42.87%53.13%之间波动,最大平均覆盖率为53.13%,出现在2018年。最小平均植被覆盖度为2001年的42.87%。重心在西北和东南方向上反复迁移,标准差椭圆变化平稳。从整体的18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年均FVC呈平缓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每年增长0.57%,植被减少的区域多处在中部地带,增加的区域多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界边缘,变化强度较为平缓,呈小幅度增长趋势。(3)通过对驱动因子进行筛选与处理,选取17个与植被覆盖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通过多重共线性诊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去除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终得到5个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综合性主导因子。对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进行对比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GWR模型表明驱动因子对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变化存在异质效应,相比于OLS模型,有更高的拟合程度,很好地处理了空间上的不稳定性,解释了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分异。通过分析不同主导因子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发现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差异很大,同时,各个因子系数的空间分布也不同,这充分说明人地关系的变化于植被覆盖变化而言具有复杂影响。(4)内蒙古自治区的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整体上呈现出平缓上升的趋势,气温分布受到纬度地带性、地形及海拔高度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整体表现出比较明显上升趋势,最高年降水量在2012年,达到416.99mm;2009年最低,仅为254.96mm。气温和降水对于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内蒙古自治区FVC与气温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每个植被区域带,相关性都是有正有负,而FVC与降水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有着较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植被区域带和不同的生态地理分区,植被覆盖与降水的相关关系不同,降水的正向影响较为明显,FVC的变化在气温与降水的共同作用下显示出明显的正相关趋势。FVC与气温、降水的复合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内蒙古自治区FVC受气温和降水二者的共同影响较大。

李媛[5](2019)在《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植被是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8年不同时期的Landsat-4/5 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Cubist决策树模型法对近28年来的安康市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遥感估算,并根据该研究区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运用了转移矩阵法、动态度法、差值分析法对安康市的植被动态度时空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地形数据、同时相的气候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康市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素(高程、坡度、坡向)、气候因素(气温、降水量)以及人类活动(GDP、人口、城市化、退耕还林政策)之间的关系。最终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2015年的遥感影像,对Cubist决策树模型法的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该模型的总体精度为90%,总体Kappa系数为0.81,说明采用Cubist决策树模型法对植被提取的效果很好,可以用于安康市植被覆盖度提取。(2)通过对安康市不同等级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转移矩阵分析,得出1990-2000年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明显,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转移的特征;2000-2018年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变化显着,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以及汉水流域两岸,且主要转移方式是由低一级的植被覆盖度向更高一级的植被覆盖度转变。近28年来,安康市极低植被覆盖度、低植被覆盖度、中植被覆盖度的面积在逐渐减少,中高植被覆盖度和高植被覆盖度的面积在增加。(3)通过对安康市不同时段植被动态度分析,得出1995-2000年、2000-2005年、2010-2018年这三个时期植被动态变化剧烈,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的干扰程度大。(4)由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近28年来,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发生正向变化的面积明显大于发生负向变化的面积,且呈逐步增加趋势。(5)地形因素对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影响显着。植被覆盖度VFC最大值分布在海拔1500-1700m、坡度10°-45°、N坡向地区;植被像元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900m、坡度0°-45°、NE坡向地区。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植被随地形因素的变化特征也各不相同。(6)近28年来,安康市降水总体分布呈由西南方向至东北方向递减趋势,气温总体分布受海拔的影响较大,在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反之亦然。(7)造成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驱动力不只是气候、GDP、人口和城镇化、政府政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如土壤成分、光照等。

王继飞[6](2018)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岩羊(Pseudois nayaur)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贺兰山为岩羊种群分布的最东缘。本研究以贺兰山地区岩羊以及同域分布的马鹿(Cervus elaphus)、绵羊(Ovis aries)和山羊(Capraaegagrus hir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形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羊的复胃、瘤网胃、瓣胃、皱胃、肠道等消化道结构度量参数及季节性变化参数,深入分析岩羊不同季节消化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对岩羊食物营养质量进行测定,分析岩羊摄取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季节性变化情况,揭示岩羊的营养适应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岩羊消化道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岩羊复胃组织重为0.78±0.03 kg,约占体重的2.44±0.14%,其中瘤网胃组织重最大,占整个胃组织重的80.88±0.45%,其次是瓣胃,占9.77±0.34%,皱胃最小,占9.35±0.42%。复胃组织重与体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544,F1,23=9.678,P=0.005),与年龄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709,F1,31=31.385,P<0.001),复胃含内容物的重量随年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复胃组织重占体重比却随年龄增加而显着降低(r=-0.580,F,22=11.179,P=0.003)。体重仅对瘤网胃的重量有显着影响(r=0.556,F1,23=10.307,P=0.004),表现为随体重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复胃含内容物重及瘤网胃、瓣胃的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不显着,瓣胃、皱胃含内容物的重量及皱胃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显着。岩羊消化道食物通道孔径大小依次为:瓣皱口>网瓣口>贲门>回盲口>幽门,体重仅对瓣皱口和回盲口有显着影响,消化道各食物通道孔径大小在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岩羊整体瘤胃粘膜表面扩张系数为2.85±1.37,在瘤胃不同区域,乳突密度、乳突长度和宽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1)。岩羊肠道总长度为22.79±0.26 m(n=60),为体长的26.1±0.5倍(n=26)。小肠约占肠道总长度的73.06±0.29%(n=59),肠道总长度和各部分的长度在个体、性别和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因此,从岩羊的消化道形态结构特征来看,岩羊应属于粗饲者范畴。(2)比较岩羊与同域分布其他物种消化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复胃方面,岩羊与马鹿、绵羊、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最小(Mann-Whitney U test,Z=-2.907,P=0.004),且复胃各部分的组织重均显着小于后三者,但岩羊与马鹿复胃的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与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复胃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除皱胃外,均显着小于绵羊;在食物通道孔径方面,岩羊与马鹿相比,两者仅贲门无显着差异(Z=-0.934,P=0.376),其余食物通道孔径均显着小于马鹿;与山羊相比,二者各食物通道孔径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网瓣口及回盲口更大。在瘤胃整体表面扩张系数上,岩羊与马鹿相比,差异显着(Z=-2.337,P=0.014),具体到瘤胃不同区域差异性表现不一致。在肠道方面,与马鹿相比,岩羊的肠道总长占体长比例更大(Z=-2.793,P=0.001),岩羊的小肠和盲肠显着大于马鹿,而小结肠显着小于马鹿;岩羊肠道的总重量及各部分重量占体重比例与马鹿无显着差异。(3)探究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粒径x>2.0mm的大颗粒食物在瘤网胃中比率最高,为27.7±3.03%,从瓣胃开始,所占的比率逐渐减少;粒径1.0 mm<x≤2.0 mm的较大颗粒食物在瓣胃中比率最高,为6.17±1.79%;粒径0.425 mm<x≤1.0 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比率最低,为2.89±0.77%,显着低于除皱胃以外的其他部位;粒径0.25mm<x≤0.425 mm的小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的比率显着低于瓣胃之后的其他部位;粒径在0.125 mm<x≤0.25 mm的细小食物颗粒,在各个消化道所占的比率相近。不同粒径的食物颗粒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粒径>2.0 mm的大型食物颗粒在岩羊的瘤网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着(F=4.44,P=0.04;F=3.95,P=0.04;F=4.47,P=0.03);粒径 1.0 mm<x≤2.0 mm 的较大型食物颗粒,不同季节间仅在瘤网胃和瓣胃之间有显着差异(F=6.69,P=0.02;F=7.02,P=0.01);粒径0.425 mm<x≤1.0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瓣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F=7.51,P=0.02;F=4.80,P=0.04;F=9.05,P=0.01);粒径 0.25 mm<x≤0.425 mm的中小型食物颗粒在各季节间差异不显着,瘤网胃内分布较少,而在其他部位分布均匀;粒径0.125 mm<x≤0.25 mm精细食物颗粒,各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分布含量在季节间仅在瓣胃内具有显着差异,夏季的含量(16.05±2.52%)明显高于冬季(6.44±1.45%)。(4)分析检测岩羊全年取食的22种食物和11只岩羊瘤网胃内食物营养成分,结果表明:22种岩羊主要采食的植物中,粗蛋白含量在冬季金露梅中最高(22.91%),不同植物粗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较大;粗脂肪含量在冬季杜松中最高(53.9%),在季节间差异较显着;无氮浸出物含量约为32.99%~64.03%,蒙古扁桃中含量最高(64.03%),多数植物无氮浸出物无季节性差异;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夏季苔藓植物中最高(78.64%),且所有植物的中性洗涤纤维夏季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冬季。在岩羊瘤胃内食物各营养成分含量中,夏季所消化的食物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4.08±0.03%,高于冬季的含量(12.04±0.89%);粗脂肪的含量也是夏季的含量(35.60±0.20%)略高于冬季的含量(28.80±3.28%);夏季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59.45±0.13%)略低于冬季的含量(63.59±1.99%);而夏季酸性洗涤纤维含量(52.63±0.38%)略高于冬季含量(48.90±1.78%);夏季瘤胃中食物木质素的含量(37.83±0.08%)显着高于冬季(29.95±0.97%);不同季节间中性洗涤纤维的差异较显着,夏季(3.51±0.04%)高于冬季(1.81±0.29%)(P=0.02);而冬季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3.44±0.44%)显着高于夏季(1.19±0.01%)(P=0.03)。

候静,杜灵通,马菁,张学俭[7](2015)在《基于RS与像元二分模型的近20a宁夏植被覆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近20a宁夏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情况,为了解区域生态变化态势,评估生态工程成效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2000,2006和2012年的TM数据,基于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原理,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对宁夏植被覆盖度进行遥感估算和动态监测。[结果]宁夏植被覆盖呈现南北好,中部差的空间分布特点;近20a来宁夏的植被覆盖度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即低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在逐渐减少,中、高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增加了6 434km2,全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提高6%,其中扬黄灌区及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增加幅度较大。[结论]宁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而降水量的变化则是引起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要因素。

刘超[8](2013)在《内蒙古阿拉善东南部地区近二十年来植被覆盖度及生态环境研究》文中指出阿拉善东南部地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属于亚洲中部荒漠气候类型,生态环境差,其植被覆盖度虽然总体低下,但是对抵御西北风沙入侵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生态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因此,利用遥感解译手段监测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和生态环境演变情况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论文以学校承担的阿拉善东南部区调项目为依托,根据野外调查及收集的样方数据、植被、气象、地形以及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等各种资料,结合研究区具体地貌条件等,充分利用遥感技术、GPS和GIS技术对该地区1991-2006年的植被覆盖度情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提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测量植被覆盖度的传统方法和新兴起的遥感技术方法,经过对比研究,选定了适合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低下实际情况的遥感解译技术路线,并在野外调查中收集了实测的样方数据,用来作为遥感方法的基础和评价依据。在选择以NDVI为基础的像元二分法进行植被覆盖度解译的情况下,根据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适合本研究区的调整,特别是对NDVI和NDVI的取值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然后以野外实测数据为支撑得到了该地区不同时相的植被覆盖度分级图。随后以野外实测的样方数据等为基础,对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分级图进行了精度评价,其准确率均在80%以上,说明遥感解译技术路线比较适当,结果真实可信。最后运用GIS工具对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分级图进行了相邻时相的栅格计算,得出各植被覆盖等级变化的面积和空间位置等信息,结合研究区收集到的植被、气象、政府治理措施等资料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地政府2000年以后实施的禁牧飞播等环境治理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整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就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当地如何进一步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若干措施和建议。

张明明[9](2013)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性别分离是脊椎动物中一种普遍现象,是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在不同的发育方式、外形特征、生态习性和行为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在非繁殖期内对空间利用、时间分配以及社会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分为生态分离,社会分离和食性分离。具有明显性二型特征的有蹄类动物更具有典型的性别分离特征,其研究已经成为动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产生了诸如性别体二型性假说、繁殖策略假说、间接竞争假说、活动预算假说、社会因素假说和营养需求假说等基于不同生态、生理角度对性别分离的解释假说。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体二型性,且具有典型的社群性特点,雌雄岩羊在社群中的社会地位和繁殖角色都存在显着的差异。然而,贺兰山岩羊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分离?哪些生态因素和生理因素在其性别分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生态因素和生理因素如何对其性别分离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假说中如何作用?这些问题都成为深入了解贺兰山岩羊性别分离机制的重要因素。2010年至2012年,本研究基于有蹄类动物性别分离机制理论体系,结合不同的假说,通过对贺兰山岩羊的性别体二型性形态、取食生境、食性分析、家域范围、社群动态、行为节律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对岩羊的性别分离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发现:雌雄岩羊在身体形态和头骨、牙齿形态上存在着比较显着差异性,成为二者存在性别分离的基础。雄性和雌性岩羊的性别体分异度(SD)为1.52,高于有蹄类动物雌雄个体性别分离产生的所需要的性别体分异度阈值(1.2倍),而雄性和雌性岩羊的角长比值为4.03,二者在体形体态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分离。雌雄岩羊头骨指标方面也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并受到年龄因素的较大影响出现。雄性岩羊的门齿宽度和深度与雌性岩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成年雄性岩羊的门齿宽度和深度较大。证实了性别分离的性别体二型性假说和门齿形态假说在岩羊性别分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在非繁殖期内的取食生境存在较高程度的性别分离(SChabitat),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相对于雌性岩羊而言,雄性个体更偏爱于选择稀疏乔木林带、低矮稀疏灌木丛、较低的植被覆盖度、陡峭山坡等生境;而雌性个体不仅多选择浓密的乔木林、灌木丛,而且要求靠近水源,远离人为干扰,具有高隐蔽级或者离裸岩、悬崖较近的生境。对雌雄岩羊生境选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位宽度的研究显示,雄性岩羊在非繁殖期内利用的生境类型较多,均匀度较高,且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非繁殖期期间,调查区域内雌雄岩羊取食植物种类包含17科35种(属),以禾本科、豆科、榆科、蔷薇科、小蘖科植物为主要食物;二者各个季节的食物组成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并无显着差异,但其食物生态位宽度存在很大差异,雄性岩羊在取食生态位宽度上具有更高的水平。食性性别分离指数显示雌雄岩羊的食性存在较高的性别分离,并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岩羊在取食生境和食性方面存在的显着性别分离,不仅证明了食物选择假说和繁殖策略假说在其性别分离形成中起到较大的作用;也证明了有蹄类动物的食性分离与生境分离存在密切的联系。对贺兰山雌雄岩羊的家域研究表明:雄性岩羊的全年最大活动家域(A-MCP)和非繁殖期最大活动家域(N-MCP)均明显大于雌性岩羊(P<0.05);然而,由于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二者在全年时间范围和非繁殖期的活动核心区域(KDE)上却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雄性岩羊的全年最大移动距离(MD)也明显大于雌性岩羊的全年最大移动距离。根据繁殖策略假说和食物选择假说,繁殖期雌性个体由于繁殖和哺育的需要,其活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而雄性不参与抚育后代,受到气候和捕食者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栖息地的选择上受到的限制也较小,导致二者在家域活动范围上存在较大的性别分离。对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的组成和规模研究显示:岩羊群体平均规模为8.65(±10.07)只,以2~6只个体组成的小群体为主。雌雄性岩羊群体的典型群体规模(TGS)存在显着的差异,雄性群体的规模较大,而雌性群体则常出现母子群等小群体特点;雄性群、雌性群和混合群体数量在全年各月间的相对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混合群体在11月到2月间的比例较高,雄性群体多出现于5月到9月,而雌性群体多出现于6月至10月。在混合群体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总数的性比为2.07(±1.24),且群内性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除1月、2月和11月外的其他各月间,雄性个体数量在混合群体中都占较大的比例;另外,岩羊社群性别分离系数为0.69(±0.25),证明雌雄岩羊群体在全年存在明显的性别分离,并且社会分离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对调查区域内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和个体的行为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岩羊各行为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特点,其取食行为在各季节中都占有较高比例;雌雄岩羊在取食行为的分配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而在运动行为分配上没有显着差异;在昼间行为节律方面,雌雄岩羊均消耗较多的时间用以采食,以及在采食地之间的运动;而雄性岩羊在卧息行为上花费的时间明显多于雌性岩羊。群体行为一致性指数显示,混合群体的行为一致性在冬季繁殖季节达到较高水平,而在夏秋季节达到最低水平;雌、雄单性群体的行为一致性呈现出与混合群体相反的趋势,在冬季繁殖季节达到最低水平,而在夏秋季节达到最高水平。雌雄岩羊群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

魏建群[10](2007)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封育区植被恢复研究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文中提出盐池县位于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典型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该地区成为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区。本文在分析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α-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和p-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以及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指标分析封育区的群落演替状况.同时运用NDVI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对盐池县的植被变化状况进行遥感估算。研究发现:经过三年封育后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排序变为边缘>核心>外围(对照),草场破坏相对严重的边缘区各项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03年的各项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减少了41%,边缘区植被群落趋于稳定均匀。多样性指数变化表明人工封育是一种有效经济恢复植被的方法,对破坏程度较轻的地段通过人工封育,可使退化植被在较短期内得迅速的恢复。生态位重叠研究表明茵陈蒿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使其迅速在封育后的短短几年(2000年封育)成为封育区的优势种。茵陈蒿群落的建立改变了封育区群落环境,为其他种群的侵入和壮大创造了稳定的基质基础,此后群落将继续演替。对1989年和2003年NDVI分析表明,盐池县2003年低盖度植被明显减少,高盖度植被、中等盖度植被在全县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中等盖度植被增加明显,说明由于综合治理,盐池县荒漠化有所转逆。研究期间,植被覆盖类型未变化部分面积为3692.32km2,这主要由中等盖度植被构成。植被退化面积为608.61km2,而植被恢复面积达到3310.13km2,是退化面积的5.4倍。说明盐池县植被覆盖转化以植被恢复为主。文章又进一步分析盐池县植被稳定性变化的原因,通过对对影响盐池县植被稳定性因素的分析,总结盐池县植被恢复较快的原因主要为两点:一是自2001年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以及2002年11月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禁牧等荒漠化治理措施的实施,使荒漠化防治工作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二是降水,尤其2002年和2003年是明显的丰水年,降水量的显着提高将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

二、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1)影像预处理。
        2)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提取。
        3)植被覆盖度计算。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3.2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
    3.3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4 结语

(2)遥感估算及分析油杉河牧场近3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1)遥感数据的获取:
        (2)覆盖度实测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1.3 植被指数选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
        2.1.1 覆盖度与植被指数回归模型建立
        2.1.2 回归模型精度分析
    2.2 近30年油杉河牧场覆盖度变化的遥感分析
        2.2.1 覆盖度年度变化特征
        2.2.2 植被覆盖度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
    3.2 油杉河牧场覆盖度的变化
4 结论

(3)吴起县林草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1.3.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研究
        1.3.3 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研究
        1.3.4 植被覆盖度驱动因子研究
2.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
    2.2 社会经济
        2.2.1 矿产资源
        2.2.2 经济发展
3.研究方案
    3.1 研究内容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影像数据
        3.2.2 气象数据
        3.2.3 地理空间数据
        3.2.4 社会人文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植被覆盖度提取
        3.3.3 精度验证及实地验证
        3.3.4 数据分析
    3.4 技术路线
4.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4.1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
        4.1.1 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4.1.2 各乡镇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4.2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特征
        4.1.1 植被覆盖度年际分布特征
        4.1.2 植被覆盖度年际转移矩阵
        4.1.3 近20年植被覆盖度改善程度
5.植被覆盖度影响因子分析
    5.1 地形因子
        5.1.1 高程、坡度、坡向因子提取
        5.1.2 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5.2 气候因子
        5.2.1 气温、降水因子提取
        5.2.2 近20年吴起县气象特征
        5.2.3 植被覆盖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5.3 社会经济因素
6.林草植被分布格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6.1 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1.1 土地利用类型解译
        6.1.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2 林草植被分布格局
    6.3 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7.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中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与气候因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内蒙古自治区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
    3.3 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3.4 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影响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的因子选取与处理
    4.3 主导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4.4 主导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5.1 研究方法
    5.2 内蒙古自治区温度的变化
    5.3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植被覆盖度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数据获取
        2.2.2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
    3.1 Cubist决策树模型
        3.1.1 Cubist决策树模型简介
        3.1.2 Cubist模型植被提取精度评价
    3.2 基于Cubist模型的植被覆盖度提取结果验证
    3.3 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估算
第四章 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4.1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4.1.1 安康市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概况
        4.1.2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
    4.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分析
        4.2.1 动态度分析
        4.2.2 差值分析
第五章 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形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1.1 高程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1.2 坡度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1.3 坡向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2 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2.1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5.2.2 气候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驱动力因子分析
        5.3.1 政府政策
        5.3.2 社会经济
        5.3.3 人口和城镇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岩羊生态学研究综述
        1.2.1 岩羊的形态学特征
        1.2.2 岩羊的种群数量及集群特征
        1.2.3 岩羊的生境选择研究
        1.2.4 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1.2.5 岩羊的食性和觅食对策研究
        1.2.6 岩羊的家域研究
        1.2.7 岩羊的行为学研究
        1.2.8 岩羊的繁殖策略研究
        1.2.9 岩羊与马鹿等同域分布物种间关系的研究
        1.2.10 岩羊的系统进化研究
    1.3 反刍动物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状况
    2.6 植被特征
    2.7 动植物资源
    2.8 真菌和苔藓资源
    2.9 人类活动
3 岩羊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1 试验材料来源
        3.2.2 外部形态特征的测量
        3.2.3 复胃的解剖和重量测量
        3.2.4 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量
        3.2.5 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3.2.6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岩羊外部形态特征
        3.3.2 岩羊复胃的形态结构及重量变化
        3.3.3 不同季节岩羊胃组织的重量变化
        3.3.4 岩羊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定
        3.3.5 岩羊肠道长度和重量测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岩羊消化道特征与同域分布物种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岩羊与其他物种复胃形态结构及重量的比较
        4.3.2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瘤胃表面扩张系数(SEF)的比较
        4.3.3 岩羊与其他物种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岩羊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5.2.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5.2.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5.2.3 数据处理
    5.3 研究结果
        5.3.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5.3.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岩羊食物营养质量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6.2.1 岩羊主要饲料植物的采集保存
        6.2.2 岩羊瘤网胃内容物的采集处理
        6.2.3 样品的测量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研究结果
        6.3.1 岩羊饲料植物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
        6.3.2 岩羊瘤网胃内食物的营养成分
        6.3.3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营养对策的比较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基于RS与像元二分模型的近20a宁夏植被覆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数据准备
    1.3研究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2.2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3结论与讨论

(8)内蒙古阿拉善东南部地区近二十年来植被覆盖度及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1.2.1 地理位置
        1.2.2 地貌条件
        1.2.3 气候条件
        1.2.4 水文条件
        1.2.5 植被与土壤
        1.2.6 研究区范围
    1.3 数据准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项目依托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植被覆盖度测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2.1 传统方法
    2.2 遥感解译方法
        2.2.1 统计模型法
        2.2.2 物理模型法
第3章 阿拉善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估算
    3.1 植被指数的概念
    3.2 植被指数的选择
        3.2.1 不同植被指数的特征
        3.2.2 植被指数的选择
    3.3 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和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的选择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确定参数
        3.3.3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流程
    3.4 遥感数据处理
        3.4.1 遥感数据预处理和大气精校正
        3.4.2 植被指数计算
        3.4.3 植被覆盖度计算及分级图
    3.5 植被覆盖度精度评价
    3.6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第4章 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生态环境演变
    4.1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情况
    4.2 面积变化
    4.3 空间变化
第5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5.1 研究区草地退化原因
        5.1.1 自然原因
        5.1.2 人为原因
    5.2 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5.2.1 建立健全法规政策
        5.2.2 围栏封育
        5.2.3 飞播林草
        5.2.4 沙障
        5.2.5 以草定畜、合理放牧
第6章 结论
    6.1 取得的认识
    6.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照片

(9)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性别分离机制
        1.1.1 定义与概念
        1.1.2 假说与争论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质条件与地貌地形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分布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3 岩羊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3.1 概论
        3.1.1 岩羊的形态与分类
        3.1.2 岩羊的地理分布与种群动态
        3.1.3 贺兰山岩羊研究进展
4 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差异与间接竞争假说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本采集
        4.2.2 岩羊常规身体指标测量
        4.2.3 头骨和下颌骨测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抓捕岩羊常规身体指标分析
        4.3.2 岩羊头骨和下颌骨指标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贺兰山岩羊取食生境分离与食性分离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地点
        5.2.2 雌雄贺兰山岩羊生境选择测定
        5.2.3 雌雄贺兰山岩羊食性测定
        5.2.4 微片的制备和镜检
    5.3 数据分析
        5.3.1 生境和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位宽度分析
        5.3.2 雌雄岩羊生境选择差异性和生境分离分析
        5.3.3 雌雄岩羊食性选择和食性性别分离分析
    5.4 结果
        5.4.1 贺兰山雌雄岩羊非繁殖期取食生境选择
        5.4.2 贺兰山雌雄岩羊非繁殖期食性选择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贺兰山岩羊家域差异与性别分离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地点和岩羊抓捕
        6.2.2 数据获取与分析
    6.3 结果
        6.3.1 常规身体指标与遥测数据
        6.3.2 岩羊的家域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贺兰山岩羊社群动态性别分离
    7.1 引言
    7.2 研究地点
    7.3 研究方法
    7.4 数据分析方法
    7.5 结果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8 贺兰山岩羊行为节律性别分离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研究地点和研究群体
        8.2.2 岩羊昼间行为观测
    8.3 数据分析方法
    8.4 结果
        8.4.1 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全年行为频率及季节差异
        8.4.2 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昼间行为节律及季节差异
        8.4.3 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行为一致性
    8.5 讨论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北方农牧交错带封育区植被恢复研究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荒漠化概念
        1.1.1 荒漠化的由来
        1.1.2 荒漠化概念
    1.2 全球及中国荒漠化概况
        1.2.1 全球荒漠化概况
        1.2.2 中国荒漠化概况
    1.3 荒漠化防治研究状况
        1.3.1 国外荒漠化防治研究
        1.3.2 国内荒漠化防治研究
    1.4 生态修复综述
        1.4.1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1.4.2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现状
        1.4.3 生态修复的技术──封育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土地资源结构
    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
        2.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布设与调查
        3.1.1 固定样地设置
        3.1.2 气象观测及以往气象资料收集
        3.1.3 植被调查
        3.1.4 主要人为活动状况调查
        3.1.5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3.2 内业分析方法
        3.2.1 生态学计算方法
        3.2.2 多元统计的方法
        3.2.3 NDVI植被盖度计算
4 植被盖度变化及多样性分析
    4.1 植被盖度变化分析
    4.2 生物量变化分析
    4.3 多样性分析
        4.3.1 α-多样性分析
        4.3.2 β-多样性分析
    4.4 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5 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分析
    5.1 生态位宽度分析
    5.2 生态位重叠分析
6 宁夏盐池植被动态遥感监测
    6.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6.1.1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配准
        6.1.2 遥感影像裁剪与掩膜处理
    6.2 NDVI及植被覆盖度计算
    6.3 植被盖度等级划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
        6.4.2 植被覆盖的变化动态分析
7 宁夏盐池县荒漠化现状及动态
    7.1 盐池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动态
        7.1.1 盐池县土地荒漠化现状
        7.1.2 盐池县土地荒漠化动态
    7.2 盐池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分析
8 封育区植被变化分析
    8.1 植被稳定性
    8.2 封育区植被稳定性
    8.3 植被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8.3.1 自然因素
        8.3.2 人为因素
9 结论及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四、中德合作宁夏贺兰山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J]. 胡晓娟,李霞,王讷. 地理空间信息, 2022(01)
  • [2]遥感估算及分析油杉河牧场近3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J]. 张淑炜,金宝成,陈可可,杨琴,何胜江,席溢. 林业和草原机械, 2021(04)
  • [3]吴起县林草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 罗舒元.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与气候因子响应[D]. 王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D]. 李媛. 长安大学, 2019(01)
  • [6]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D]. 王继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7]基于RS与像元二分模型的近20a宁夏植被覆盖研究[J]. 候静,杜灵通,马菁,张学俭.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5)
  • [8]内蒙古阿拉善东南部地区近二十年来植被覆盖度及生态环境研究[D].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9]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D]. 张明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10]北方农牧交错带封育区植被恢复研究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D]. 魏建群.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宁夏贺兰山中德合作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