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石嘴山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一、石嘴山发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郭晖[1](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认为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张家浩[2](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陈文茜[3](2018)在《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基础设施是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开发、建设、维护和管理。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西北地区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时期的生态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以生态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出发点,以石嘴山市为研究实例,以市内的星海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所在大武口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景观安全格局、雨洪韧性城市设计、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基础,通过ARCGIS技术支持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实地调研、访问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展开生态基础设施的的现状评价,联系实际问题,并进行优化研究。首先,明晰生态基础设施的定义、概念、内涵、外延等释义,以及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并清楚了解研究对象和所在城区的基本概况。即对星海湖湿地,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明确其现状发展情况;于所在石嘴山市及大武口区,了解其相应的发展沿革、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现状。由此明确了星海湖湿地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生态服务的供需矛盾和差异。其次,依据指标选取原则和方法,针对星海湖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评价,共选取10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三个层次,每个指标和层次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数据分为优、良、中、差作为评价等级。得出评价结果显示,星海湖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综合现状已从“中”达到“良”的水平等级,并逐步向“优”等级水平迈进。但水质较差、空气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均湿地公园面积和湿地所处地理位置已经达到优秀水平,交通、景观、社会方面现状“良”偏“中”,达到“优”还有一定的距离,说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依据评价结果判断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处于初级阶段水平,并知晓其不足原因和影响因素;星海湖湿地对于其所在城区的生态服务存在供需矛盾为“量的达标、质的缺少”。归纳总结,星海湖湿地现存问题为水质问题依旧严峻、内涝问题仍未解决、空气质量仍然堪忧、交通可达性好但出行方式不普遍、天际线景观一般但保护开发不重视,市民问卷调查结果也反馈了星海湖湿地空间使用率低且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作、湿地水资源利用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最后,基于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优化思路为“量的增加、质的提升”。提出优化策略有:分季阶段改善湿地水质、循序渐进改善城区内涝、多方举措改善空气质量,改善交通出行方式、严控城市建筑高度,空间优化、管理创新、用水明示,渔业转移发展、水资源协同调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建立。以及综合以上优化研究提出通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来进行绿廊、绿带和绿道建设的优化方案。

郭坤[4](2015)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迁安西部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现实平台,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的有效途径。我国自2005年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以来,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推广进程缓慢,尤其在产业链建设、绩效提升、路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对我国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改革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目前尚缺乏具有普适性、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在上述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迁安西部产业园区为例,从产业关联和综合绩效两个维度,建立生物关联模型、突变级数模型,应用统计和数学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进行了评价,之后基于SWOT-AHP方法对迁安西部产业园区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是确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的“三步走”理论模式。首先在对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理论模型,确定各参与主体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其次进行产业园区效果评价;最后给出各参与主体因子协同作用得以实现的对策建议。二是通过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产业关联理论研究,确立产业园区关联度测量的方法;通过对迁安西部产业园区典型案例进行产业关联度测量,以及将结果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产业结构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为园区未来产业链优化、扩展和相关技术改进指明方向;三是通过对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根据评价对象特征确立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对指标数据特点研究确定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方法;通过对绩效结果的研究,明析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指标绩效水平,找到改进重点和方向。并以迁安西部产业园区为例进行了指标绩效评价,为我国其它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指标绩效评价拓展了思路,并提供借鉴。四是应用SWOT-AHP方法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首先找出影响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分析计算出各关键因素的影响强弱程度,据此制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以迁安西部产业园区为例进行了战略思路和路径研究。该战略研究具有普适和推广意义,可为我国其他各类型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实践借鉴。五是根据研究结论给出我国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改进提升的对策建议。

张丽梅[5](2014)在《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着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马晓婷[6](2013)在《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数目庞大的资源型城镇如何转型仍是尚未很好解决而亟待研究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只是刚刚兴起,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资源型城镇转型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相关理论的滞后性,致使多数资源型城镇的转型问题履步维艰。本为以山西省介休市义棠镇为研究主体,有针对性地对以煤炭开采为主体的资源型城镇义棠镇的转型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义棠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总结得出义棠镇面临转型,且必须转型,而外部宏观环境也为其转型提供了契机。论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对义棠镇区位条件、产业分工、外部政策、主导资源、其它可利用资源、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政府决策力外内两个层次八大影响其转型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义棠镇为区位条件突出、其它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的复合型城镇,转型发展模式为外联内聚型,该模式具有利用区位优势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同时充分挖潜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优点,有利于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经济转型、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研究义棠镇如何实现内聚外联的转型发展模式。本文是对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所提出模式和空间重构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如何落实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

童晓凡[7](2011)在《海水淡化多方案及联合使用的技术经济比较》文中提出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电水联建可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为了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本工程采用电水联建的模式建设100,000m3/d的海水淡化厂,结合工程的建设条件,共设计了四个适合本工程的海水淡化方案,对这四个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为了使预处理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建议反渗透工艺设置滤池,热膜偶合方案,两种海水淡化工艺相互独立,没有达到减少取水量等资源共享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取水和预处理系统的繁琐性,经济性相对较差。经过综合比较后,本工程推荐方案一,第一阶段可先建设1台25,000m3/d的MED-TVC装置。分析海水淡化运行成本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制水成本评价。煤价波动会引起蒸汽价格和电价变化,MED-TVC中蒸汽价格占单位制水成本约45%,运行成本受到煤价影响较大;膜法工艺中,电费约占单位制水成本23%,运行成本受煤价影响相对较缓,其检修维护费占单位制水成本35%,膜法制水成本主要受膜的寿命和价格、煤价、产水水量的变化影响。文中提出如何降低海水淡化运行成本和风险,为工程实际抉择提供依据。对推荐的海水淡化方案提出优化的技术条件,如MED-TVC工艺,将原料水与冷却水分开,可以减少海水预处理量;盐水浓缩比提高至2.2,原料海水量可减少6930t/h,大大缩小海水的预处理规模;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造水比可降低制水成本,本工程中压蒸汽造水比大于等于13 Kg/Kg,低压蒸汽的造水比大于等于12 Kg/Kg;汽轮机低压缸汽价便宜,可降低热法海水淡化的成本和煤耗,本工程考虑1台热法淡化装置利用汽轮机低压缸蒸汽;MED-TVC原料水采用新鲜海水,可以减少蒸汽用量,对热法海水淡化的经济运行更有利,降低煤耗等;同时分析在建设第一阶段海水淡化时,尽量利用电厂一期的设施,不会对一期机组运行产生影响,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降低工程造价。

张伟[8](2010)在《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回顾了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协整检验方法在实证上证明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能够共同进化,进而提出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最后以宜昌开发区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共赢”,对今后的规划和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主要结论如下: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未来中国只有走循环经济道路,才‘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循环经济范式不仅在发达国家能够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共生,在我国也同样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产业升级与集群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是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的前提与基础。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水平测度指标,利用中国1990—2008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的产业集群水平呈较明显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协整检验表明,我国工业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检验表明,工业产业集群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单向因果关系,说明在抽样期内,工业产业集群度的提高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必要将提高产业集群度作为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建议,并提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区规划的流程。通过对宜昌开发区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资源环境基础的详尽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以支柱产业磷化工产业为例,提出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规划构想。再以磷化工产业为核心,构建以新材料、机电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为外围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此形成宜昌开发区完整的产业循环经济体系。最后论述了构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法律、政策、组织、技术和教育等相关支撑体系。

吕晓岚[9](201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常规油气资源已经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增加能源供应,并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非常规能源进行开发与应用变得越发重要。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的世界第三大煤层气储藏国。据2006年国家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我国埋深浅于2000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到36.81×1012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储量相当,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各项有力措施使得我国煤层气产业大规模商业化发展将得以实现。开发煤层气资源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它体现在战略影响、煤矿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经济效益五个方面。开发利用煤层气在我国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层气如不及时开发利用,将伴随着采煤过程继续大量排入大气,既浪费了宝贵资源,又造成温室效应。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优质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结构,也可以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改善全球大气环境。届时,煤层气资源产业还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主要把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应用看作一个产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同业竞争、政府和机会六个方面对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中的二次平均移动法和最小二乘法,通过预测未来20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确定天然气的供需矛盾;预测未来20年我国煤层气的抽采量,计算出我国煤层气抽采量占天然气生产量的比例,来分析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利用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以及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各种组合情况进行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

马文静[10](2010)在《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民族地区经济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差异,解决和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方面原因,宁夏经济发展仍与东、中部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如何不断地缩小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始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国内外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地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更是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有效战略工具。特色产业集群是以特定地域空间为载体,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中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能够使资源要素、市场以及各相关部门相互联系,使区域优势进一步扩张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相当发达,我国部分沿海发达省(市)的产业集群也很活跃,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宁夏无论是在资金、技术上,还是发展规模上都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总体上呈现弱势,但是其特色产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宁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积极的政府政策推动下,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其中包括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大潜导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中占有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宁夏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无疑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消除弱势、缩小差距,从而推动宁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宁夏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特色的产业集群理论,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我国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综合运用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做出判定,即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处于集群发展的初始形成阶段,在积极的环境作用下正在快速发展,向成长阶段迈进。虽然缺乏相对于东部地区的典型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但基于不同的产业背景,宁夏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点的一些产业集群。具体而言,从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看,大体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型、政府驱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产业集群四种类型,表现出发展初级阶段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企业引领等特征。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不强,主要表现在资源型依赖突出,深加工度低,企业规模小,集聚度不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等方面;二是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三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弱,原始创新不足。表现在科研基础薄弱,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四是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发挥仍显不足;五是现代社会资本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不同地区不同的集群,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动力要素也不同。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多个要素,认为资源、分工与专业化的市场、民族文化、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创新与学习等都是宁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集群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理解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可以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和演变轨迹,而且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在模型中,这些动力要素相互作用,循环反馈,共同构成了宁夏产业集群的系统网络动力机制。最后本文针对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升集群竞争力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发展循环经济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强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社会网络建设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条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

二、石嘴山发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嘴山发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2.1.5 博弈论理论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3.1.2 思路的阐释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4.1 模型概述
        4.1.1 水文模型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4.2 模型选择
        4.2.1 SWAT模型结构
        4.2.2 SWAT模型原理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4.3 模型建立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4.3.6 模型输入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4 模型应用
        4.4.1 情景设置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6.1.1 交易需求条件
        6.1.2 经济可行条件
        6.1.3 工程技术条件
        6.1.4 政策引导条件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6.4.1 交易方案
        6.4.2 交易定价
        6.4.3 交易流程
        6.4.4 效益分析
        6.4.5 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创新点
    7.3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3)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基础设施释义
        2.1.1 生态基础设施定义与理解
        2.1.2 对生态基础设施的衍生理解
        2.1.3 生态基础设施不同阶段的划分
        2.1.4 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
    2.2 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2.2.1 相关基础理论
        2.2.2 相关技术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星海湖湿地概况
    3.1 星海湖湿地
        3.1.1 历史沿革
        3.1.2 现状发展
    3.2 所在城区概况
        3.2.1 地理环境
        3.2.2 经济社会
    3.3 资料准备与预处理
        3.3.1 资料准备
        3.3.2 数据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评价
    4.1 评价指标选取
        4.1.1 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4.1.2 确定评价指标
    4.2 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4.2.1 构建评价体系
        4.2.2 建立评价模型
    4.3 评价结果
    4.4 现阶段水平
    4.5 本章小结
5 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对策
    5.1 评价结果分析
    5.2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总结
        5.2.1 自然因素相关问题
        5.2.2 人工因素相关问题
        5.2.3 社会因素相关问题
    5.3 优化思路、难点和挑战
        5.3.1 优化思路
        5.3.2 优化难点和挑战
    5.4 优化对策提出
        5.4.1 自然因素问题的优化对策
        5.4.2 人工因素问题的优化对策
        5.4.3 社会因素问题的优化对策
        5.4.4 其他优化对策
    5.5 优化方案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期间研究成果

(4)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迁安西部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循环经济产业
        1.3.2 产业共生网络
        1.3.3 产业关联分析
        1.3.4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循环经济学理论
        2.1.2 工业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关联度研究
        2.2.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2.2.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2.4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保障措施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研究
    3.1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3.1.1 德国
        3.1.2 美国
        3.1.3 日本
    3.2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3.2.1 建立法律法规制度
        3.2.2 形成政策激励机制
        3.2.3 健全社会支撑体系
        3.2.4 发挥科技进步作用
        3.2.5 注重强化绩效评估
    3.3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3.3.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3.3.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现状
        3.3.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4.1 产业园区产业关联度测量方法介绍
    4.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关联流程图构建
        4.2.1 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流程图
        4.2.2 高新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流程图
        4.2.3 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循环经济流程图
        4.2.4 环保建材产业循环经济流程图
        4.2.5 新兴低碳产业循环经济流程图
        4.2.6 园区循环经济产业总体流程图
    4.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方法介绍
        4.3.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初步建立
        4.3.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筛选
        4.3.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5.1 迁安西部产业园区简介
        5.1.1 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5.1.2 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典型企业案例
    5.2 迁安西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关联测算结果分析
        5.2.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关联测算结果
        5.2.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关联结果比较
    5.3 迁安西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5.3.1 迁安西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样本数据
        5.3.2 迁安西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5.3.3 迁安西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6.1 SWOT-AHP方法和研究思路
        6.1.1 SWOT分析方法
        6.1.2 SWOT-AHP分析思路
    6.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SWOT定性研究
        6.2.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自身优势
        6.2.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自身劣势
        6.2.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外部机会
        6.2.4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外部威胁
    6.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SWOT-AHP定量研究
        6.3.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分量表
        6.3.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界定
    6.4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6.5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6.5.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6.5.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6.5.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产业关联水平有待提高
        7.1.2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绩效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7.1.3 产业园区未来发展应采取S.O战略,实现循环经济共建模式
        7.1.4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保障措施有待加强
    7.2 对策建议
        7.2.1 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深入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7.2.2 完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提高监管执行力度
        7.2.3 完善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构建园区企业服务制度保障
        7.2.4 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估与监管机制
        7.2.5 延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共生网络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7.3.1 进一步优化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7.3.2 加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信息化平台建立和数据搜集
        7.3.3 进一步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细化工作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 1: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及产业园区(第一批)
    附录 2: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及产业园区(第二批)
    附录 3: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循及主要指标
    附录 4:我国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SWOT分析量表
致谢

(5)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港口空间与用地优化研究综述
        1.2.1 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研究概述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1.2.3 港口空间与用地研究展望
    1.3 研究方案及方法探寻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港口与用地相关理论
    2.1 必要概念及内涵
        2.1.1 港口及相关概念内涵
        2.1.2 土地利用及相关概念内涵
    2.2 港口功能演变与布局理论
        2.2.1 港口功能演变与代际划分
        2.2.2 现代港口理论及发展新趋势
        2.2.3 港口功能与用地的对应关系
    2.3 区位理论与港口功能区位选择
        2.3.1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2.3.2 应用区位论之港口区位研究
    2.4 土地利用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土地利用学
        2.4.2 土地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2.4.3 土地利用优化内容及方法
第三章 国内外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
    3.1 港口案例与基本参数比较
        3.1.1 港口案例遴选
        3.1.2 港口基本情况
        3.1.3 基本技术参数比较
    3.2 港口空间格局与组织特点
        3.2.1 规划中的港口
        3.2.2 港城空间关系
        3.2.3 港口空间模型
        3.2.4 港口空间组织规律
    3.3 港口土地利用与用地变化
        3.3.1 港口土地利用
        3.3.2 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3.4 港口空间与用地布局特点
        3.4.1 港口布局特点
        3.4.2 布局特点异同分析
第四章 港口演化与空间组织机制
    4.1 基于案例的港口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4.1.1 港口演化
        4.1.2 港口演化驱动因素
    4.2 港口操作流程与空间组织
        4.2.1 船舶进出港过程
        4.2.2 客货装卸、存储、分运过程
        4.2.3 操作单元空间组织
        4.2.4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
    4.3 港口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
        4.3.1 自然地理因素
        4.3.2 技术进步因素
        4.3.3 产业经济因素
        4.3.4 城市发展因素
        4.3.5 运营管理因素
第五章 港口发展新趋势与空间优化模型
    5.1 第四代港口与用地变化
        5.1.1 第四代港口及港口发展新趋势
        5.1.2 第四代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5.1.3 第四代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5.2 无水港与港口用地趋势
        5.2.1 无水港物流分析与功能层次
        5.2.2 无水港内部功能组织
        5.2.3 无水港对港口的反作用机制与空间重构
        5.2.4 区域化阶段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5.3 港口空间组织优化模型
        5.3.1 港口空间区域整合的网络优化模型
        5.3.2 基于港城一体的交通网络优化模型
        5.3.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紧凑协作优化模型
        5.3.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模型
    5.4 优化模式对用地的影响与要求
        5.4.1 港口码头用地
        5.4.2 仓储物流用地
        5.4.3 临港工业用地
        5.4.4 集疏运交通用地
        5.4.5 其他
第六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优化实证研究
    6.1 天津港概况
        6.1.1 基本情况
        6.1.2 演变历程
        6.1.3 规划中的港口
    6.2 土地使用现状
        6.2.1 现状概要
        6.2.2 土地管理现状
        6.2.3 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6.3 现状用地综合效益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指标权重确定
        6.3.3 评估过程
        6.3.4 评价结论与建议
    6.4 规划用地约束条件分析
        6.4.1 既有规划约束评述
        6.4.2 各港区潜力提升方向
    6.5 天津国际化港口用地优化建议
        6.5.1 港城空间区域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6.5.2 港城一体化交通系统优化建议
        6.5.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6.5.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中国古代航运大事简表(到公元1840年止)
附件 2:200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50位
附件 3:2013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
附件 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附件 5:城乡用地分类与代码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6)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与定义说明
        1.2.1 “资源型城镇”的定义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背景
        1.3.1 义棠镇是典型资源型城镇
        1.3.2 义棠镇趋于衰退期
        1.3.3 义棠镇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基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1.4.2 基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1.4.3 基于人口学方面的研究
        1.4.4 基于矿区发展生命周期方面的研究
        1.4.5 基于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
        1.4.6 资源型城镇成功转型相关案例
    1.5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借鉴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1.5.1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与借鉴
        1.5.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义棠镇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义棠镇所在城市——介休市总体概况
    2.2 义棠镇概况
        2.2.1 区位概况
        2.2.2 地理概况
        2.2.3 历史概况
        2.2.4 人口概况
        2.2.5 镇村体系概况
        2.2.6 空间布局概况
        2.2.7 产业概况
        2.2.8 镇区用地概况
    2.3 义棠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化
        2.3.2 产业结构超重化
        2.3.3 基础设施“真空化”
        2.3.4 生态环境脆弱化
        2.3.5 社会矛盾复杂化
    2.4 义棠镇发展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2.4.1 城企二元
        2.4.2 开发粗放
        2.4.3 资源衰减
        2.4.4 体制不公
        2.4.5 规划缺失
    2.5 义棠镇转型的必要性
        2.5.1 宏观环境促使义棠镇转型
        2.5.2 现状条件倒逼义棠镇转型
        2.5.3 未来发展要求义棠镇转型
    2.6 本章小结
    注释
第3章 义棠镇的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1 资源型城镇的一般转型发展模式
        3.1.1 资源型城镇转型类型划分方式
        3.1.2 资源型城镇的四种转型发展模式
    3.2 资源型城镇发展影响因素及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2.1 外部影响因素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2.2 内部影响因素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
    3.3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确定
        3.3.1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3.3.2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选定——外联内聚模式
    3.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4章 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
    4.1 外联内聚型转型发展模式总体概述
        4.1.1 义棠镇的区域定位
        4.1.2 义棠镇外联内聚型模式的总体部署
    4.2 经济转型
        4.2.1 融入太原经济圈
        4.2.2 聚集城镇可利用产业
    4.3 空间结构转型
        4.3.1 城乡一体化发展
        4.3.2 空间聚合重组
    4.4 土地合理利用
        4.4.1 合理组织交通用地
        4.4.2 合理发展利用镇区用地
    4.5 社会和谐发展
        4.5.1 城乡统筹
        4.5.2 解决社会内部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创新点
    5.2 主要结论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海水淡化多方案及联合使用的技术经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海水淡化现状
        1.2.2 国际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1.2.3 国内海水淡化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海水淡化工艺及在电厂应用介绍
    2.1 MSF工艺
    2.2 MED-TVC工艺
    2.3 SWRO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基础资料
    3.1 海水水源情况
    3.2 电厂的建设条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水淡化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及设计优化
    4.1 设计方案
        4.1.1 MED-TVC工艺设计(方案一)
        4.1.2 反渗透(SWRO)海水淡化工艺(方案四)
        4.1.3 MED-TVC与SWRO的耦合工艺(方案二、方案三)
        4.1.4 浓盐水排放
    4.2 各海水淡化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4.2.1 各海水淡化方案的技术指标汇总
        4.2.2 各海水淡化方案的经济比较
        4.2.3 风险性分析
        4.2.4 方案选择
        4.2.5 电水联建的经济性及优势
    4.3 推荐方案主要设计优化
        4.3.1 MED-TVC工艺的原料水量优化
        4.3.2 MED-TVC工艺的原料水取新鲜海水
        4.3.3 设置减温减压装置
        4.3.4 抽气优化
        4.3.5 造水比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第一阶段海水淡化利用一期工程设施分析
    5.1 海水淡化的抽汽实施方案
        5.1.1 机组出力和运行工况
        5.1.2 抽汽系统和辅助蒸汽系统
    5.2 热机专业凝结水系统和补水系统
    5.3 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凝结水回收及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5.3.1 热法海水淡化的凝结水回收
    5.4 取排水方案
        5.4.1 海水淡化取水系统与一期的关联
        5.4.2 海水淡化排水系统与一期的关联
    5.5 第一阶段海水淡化厂用电接线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格索引
图索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与实践的现状
    2.1 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
        2.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2.1.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3 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
    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
        2.2.1 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
        2.2.2 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
    2.3 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
        2.3.1 产业集群的内涵
        2.3.2 产业集群的影响和效应
        2.3.3 产业集群的分类
        2.3.4 对产业集群度的测量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循环经济的空间组织与产业集群关系:理论分析
    3.1 循环经济的空间组织
        3.1.1 循环经济的三重循环
        3.1.2 循环经济的空间分析法
    3.2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分析
        3.2.1 开展循环经济要求产业适度集聚
        3.2.2 企业的空间集聚要求实现循环经济
    3.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互为动力
    3.4 本章小结
4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4.1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4.2 产业集群水平的测度
    4.3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集群水平互动关系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Granger因果分析
        4.3.3 变量协整分析
        4.3.4 误差修正模型
    4.4 结论与建议
5. 通过产业集群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分析
    5.1 通过产业集群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 通过产业集群促进循环经济的具体建议
        5.2.1 企业层面
        5.2.2 园区层面
        5.2.3 区域层面
        5.2.4 区际层面
    5.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区规划流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实证研究——以宜昌开发区为例
    6.1 宜昌开发区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分析
        6.1.1 基本情况
        6.1.2 基础设施情况
        6.1.3 优势
        6.1.4 机遇
    6.2 宜昌开发区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6.2.1 开发区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6.2.2 开发区其他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6.3 宜昌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6.3.1 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3.2 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6.4 支柱产业磷化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6.4.1 开发区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6.4.2 精细磷化工产品规划
        6.4.3 磷复肥产品体系规划
        6.4.4 资源综合利用系列产品规划
    6.5 重点产业循环经济型产业链构建
        6.5.1 新材料、机电产业集群
        6.5.2 生物、医药、轻工产业集群
        6.5.3 循环经济服务产业集群
        6.5.4 宜昌开发区重点建设项目选择
    6.6 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6.6.1 基础设施循环体系的构建
        6.6.2 循环经济型消费体系的构建
        6.6.3 生态人居环境循环体系的构建
        6.6.4 宜昌开发区循环经济技术服务体系的构建
    6.7 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6.7.1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6.7.2 宜昌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分析
    6.8 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撑体系
        6.8.1 法律制度支撑体系
        6.8.2 组织支撑体系
        6.8.3 规划支撑体系
        6.8.4 政策支撑体系
        6.8.5 教育支撑体系
        6.8.6 技术支撑体系
        6.8.7 企业准入制度
    6.9 本章小结
7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依据及煤层气产业基本概念
    2.1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2.1.1 煤层气的定义
        2.1.2 煤层气的存储状态
        2.1.3 煤层气的气藏类型及特征
        2.1.4 煤层气的开采方式
        2.1.5 煤层气的开采特征
        2.1.6 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价
        2.1.7 煤层气的利用状况
        2.1.8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的比较
    2.2 煤层气产业的基本概念
        2.2.1 产业和产业化的概念
        2.2.2 煤层气资源产业和煤层气资源产业化
    2.3 理论依据
        2.3.1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2.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3.4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外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
        3.1.2 国外主要国家煤层气开发利用状况
        3.1.3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3.1.4 国外煤层气产业运作模式
    3.2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我国煤层气利用发展阶段
        3.2.2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3.2.3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3.2.4 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2.5 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4.1 煤层气资源生产要素分析
        4.1.1 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
        4.1.2 劳动力分析
        4.1.3 技术要素分析
    4.2 煤层气资源供需条件分析
        4.2.1 天然气的供需预测
        4.2.2 我国煤层气抽采量分析
        4.2.3 未来20 年我国煤层气产量占天然气产量的比例
        4.2.4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中长期预测
    4.3 煤层气资源相关支持性产业分析
    4.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4.4.1 中联公司
        4.4.2 中国石油
        4.4.3 中国石化
        4.4.4 煤炭企业
        4.4.5 亚美大陆煤炭公司
    4.5 政府作用分析
        4.5.1 煤层气资源产业政策分析
        4.5.2 法律法规分析
    4.6 机会和风险因素
        4.6.1 政治风险
        4.6.2 人民币汇率变动
        4.6.3 《哥本哈根协议》
        4.6.4 低碳经济及碳捕捉技术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5.1 SWOT 矩阵分析
        5.1.1 建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5.1.2 建立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5.2 构建SWOT 矩阵
    5.3 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
        5.3.1 SO 战略选择
        5.3.2 ST 战略选择
        5.3.3 WO 战略选择
        5.3.4 WT 战略选择
    5.4 我国煤层气开发战略目标实施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
    6.1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产业现状
        6.1.1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
        6.1.2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十五”期间开发情况
        6.1.3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动态
    6.2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政策
        6.2.1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6.2.2 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利用规划纲要
        6.2.3 山西产业政策发展优惠政策
        6.2.4 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基金贷款暂行办法
        6.2.5 山西的环境政策利于煤层气发展
    6.3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6.3.1 资金投入不足
        6.3.2 煤层气价格研究还属空白
        6.3.3 经济评价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6.3.4 管理方面
        6.3.5 科技开发与创新方面
        6.3.6 政策法规方面
    6.4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产业开发的建议与预测
        6.4.1 山西省煤层气产业所处的阶段
        6.4.2 构架管理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
        6.4.3 天然气(煤层气)产业专门立法
        6.4.4 产业开发优惠政策体系的构架
        6.4.5 煤层气资源开发经营方案的分析预测
        6.4.6 煤层气资源开发经营的政策性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7.3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2:个人简历
附录3:煤层气工业术语
附录4:有关煤层气资源产业的调查问卷

(10)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特色产业集群相关概念及界定
        一、特色产业与产业集群
        二、特色产业集群的内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一般理论
        二、产业集群集聚程度的计算
    第三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产业集群发展实践经验
        二、国内产业集群发展实践经验
        三、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对宁夏的启示
第二章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一、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支撑条件
        二、优势产业和园区发展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政策与经济因素促进宁夏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二节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际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国内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宁夏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三、宁夏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意义
    第二节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生态环境压力沉重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弱
        四、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发挥不足
        五、现代社会资本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第四章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内涵及理论模型
        一、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
        二、产业集群互动关系的一般分析
        三、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影响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
        一、影响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动力要素
        二、影响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要素
    第三节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模型
        一、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模型内涵
        二、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模型解析
第五章 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提升集群竞争力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
        一、改善基础设施是提升宁夏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前提
        二、提高产业关联度与优化结构是关键
        三、积极创建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品牌是重要手段
        四、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集群竞争力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二、积极推动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
        三、宁夏发展循环经济型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加强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一、营造宁夏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不断加强产业配套能力与创新资金投入
        三、建设宁夏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四节 社会网络建设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性支撑条件
        一、以开放竞合性的理念推动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转型
        二、以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宁夏社会资本网络
        三、跨区域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促进宁夏社会网络形成
    第五节 发挥好政府作用是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
        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与培育区域内高等生产要素并重
        二、注重引导和吸引大企业落户特色工业园区
        三、按照分工协作的关系建立区域创新网络
        四、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石嘴山发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3]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研究[D]. 陈文茜.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4]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迁安西部产业园区为例[D]. 郭坤. 天津大学, 2015(08)
  • [5]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D]. 张丽梅. 天津大学, 2014(08)
  • [6]山西资源型城镇义棠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D]. 马晓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5)
  • [7]海水淡化多方案及联合使用的技术经济比较[D]. 童晓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8]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 张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7)
  • [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吕晓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马文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石嘴山电厂4×300MW示范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