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防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防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樊烨[1](2020)在《政策效果评价、要素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2008-2018年的产能过剩治理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增长理论的重要实践。多年来,学术界和政策实践领域对于政策评价的效果和标准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与理论的基础上,将效率作为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主要指标,利用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这一广泛使用的效率和增长标准,构建了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之后,选择2016年过剩产能治理(“去产能”)政策作为政策评价标的。过剩产能治理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在6个时间段进行过产能过剩的集中治理,涉及多个行业,使用了多种政策手段。2016年政策以煤炭和钢铁行业为重点,实施了2000亿的财政补贴,是最近也是最有力度的一次“去产能”。在理论模型和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4条假设。假设1:2016年去产能政策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假设2:2016年去产能政策的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产能利用率,不会提升纯化全要素生产率。假设3:“去产能”政策将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假设4:“去产能”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性和传导性。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政策制定和实施时间,本文选择2008-2018年,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政策评价基础,并按照常见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之后,利用数据对4种企业TFP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从中选择计入控制变量的ACF法作为分析政策效果的主要分析方法,同时计算了剔除产能利用率的纯化全要素生产率。随后,使用以拟自然实验为理论基础的双差分方法,对2016年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比了纯化前后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本文使用2种方法分析了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并进行了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本文的主要理论结论包括以下4方面。一是需要根据理论假设和数据选择TFP测算方法,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目前主流的企业TFP测算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行业异质性对于企业TFP测算方法存在影响。二是产能利用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测算了严重过剩行业的TFP值,发现行业TFP可能为负值,且纯化前后TFP差异较大等。三是尽管行政性过剩产能治理政策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但会导致实际生产效率下降,加深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而市场机制依然能够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中发挥作用,市场化的过剩产能治理政策机制有力推动实际生产效率的回复和上升,减轻要素资源扭曲。本文的创新之处集中于以下4方面。一是从“冲击”的视角评价政策效果,以TFP测算、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和双差分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具有一般意义的政策效果评估框架,对于科学考察经济政策实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二是使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生产函数核算指标体系,并对主流TFP测算方法进行了对比,根据理论假设和检验效果进行了取舍。三是通过纯化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地分离“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现对企业“真实”生产效率的测算,有效提高了政策效果评价的精确性。四是将政策效果评价延伸到资源配置方面,利用要素资源错配指数,测算了政策冲击对于企业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

高越青[2](2015)在《“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文中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新视角,也即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了影响,但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还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而企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行为与我国的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恰是“供给边”的深层次核心所在。具体内容包括从供给端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综述以及从供给端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要素供给是“供给边”的一个重要内涵,它是生产和供给的前提条件,我国的要素供给呈扭曲状态,而导致要素供给扭曲的根源在于要素市场扭曲,本章就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我国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扭曲激励,进而引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产生扭曲激励,阻止企业市场退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固化。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结合多晶硅行业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有着显着影响。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成因、测度及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供给效率是“供给边”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由于构成宏观供给效率的基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效率,而技术创新不足将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本章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是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是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现状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极易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其次是在产能过剩化解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产品出口贸易,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减慢了过剩产能的消纳速度,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为证明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快技术创新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有着显着的积极作用。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技术创新的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并具体针对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及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供给端视角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产能过剩其实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具体可从要素供给及其供给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2)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基于此,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改变要素市场扭曲现状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3)技术创新不足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一定助推作用,并对产能过剩的顺利化解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发展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及现状,归纳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本质特征;2)构建了从供给侧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于供给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本文结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产能过剩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供给端视角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具体从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3)运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助推作用,并发现技术创新不足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技术创新对化解产能过剩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红珍[3](2014)在《中国钢铁业之产业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次一、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和钢铁产业政策变迁二、中国钢铁业产业法规制的体制性缺陷三、完善中国钢铁业产业法规制的对策四、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钢铁产业调整法》的立法构想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钢铁产业调整法》(民间建议稿)一、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和钢铁产业政策变迁(一)近代中国钢铁业的产生与初建(清末-1949)近代中国钢铁产业起步的标志是1894年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其背景是近代史上着名的洋务运动。从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面对内交外困的局面,社会上一些有志之士提出"自强"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发起了中国最早

陈剩勇[4](2013)在《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失灵——以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宏观调控为例》文中认为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自定义的四大职能之一。产能过剩是多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的痼疾。政府如何进行调控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却知易行难。1990年代以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多轮宏观调控,行政权力和经济手段并用、政策法规命令兼施。然几番调控,不仅未能化解产能过剩,反倒逆向催化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的扩张和跃进,陷入诸多产业普遍过剩的困境。本文以1996年以来钢铁业的宏观调控过程为个案,通过对政府调控政策、手段及效用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诸多变量,揭示了中国式产能过剩与调控失效的政治经济逻辑,提出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改进和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张俊伟[5](2012)在《“中国式通货膨胀”研究》文中提出本世纪初的通货膨胀治理,奠定了此后我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规划了其基本政策选择;而且为此后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深入地考察可以发现,近10年来的三次通货膨胀是一体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新时期我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的"三部曲"。本文所分析的,就是上述全过程。本文分析了2003~2004年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特点,梳理了政府的主要对策,指出:"轻总量、重结构"是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的明显特征。这样的政策组合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赢得了成功"点刹车"的赞誉;但并未彻底消除通货膨胀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的若干新特点,在迟滞通货膨胀发生、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体如:规模经济效应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大规模的投资补贴压低了边际生产成本;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缓解了劳动力供给的瓶颈制约;先是在实业领域,后是在股票房地产领域,"高投资回报"预期对消费产生了一定的迟滞和替代作用,等等;但也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快速积累,具体表现在:"亲资本"的政策导向导致了大规模的生产过剩,为股票、房地产泡沫化埋下了伏笔;收入差距的拉大和偏低的利率水平,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股票房地产市场,加剧了股票、房地产价格高估的局面;持续的房地产价格高估带来以房屋为基点的利益调整,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等等。结果,在短暂的高增长、低通胀之后,以流动性过剩为表象,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新一轮通货膨胀便更迅猛地发展起来。股票、房地产泡沫破灭、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硬着陆"的风险。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以"4万亿投资"计划最有代表性)。但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演化成了货币供应的"大跃进"。结果,在刺激经济运行实现"V"形反弹的同时,资产泡沫被重新吹起,并引发了新的、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对2010年以来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做了系统分析,指出,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成本推动特征。综合判断,本轮通货膨胀已走过前半程,目前正处在通货膨胀的后半程;今后一段时间,"结构性物价上涨"局面将会改变;均衡的、温和的物价上涨将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是:树立持久作战思想,坚定不移反对通货膨胀;坚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各方力量消化成本压力;理顺价格,完善机制,让市场发挥作用;政策设计要充分考虑激励共容,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完善国有资本预算,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的战略性重组;打击市场操纵,维持市场秩序。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2004)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7](2004)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提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钢铁、电解铝、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在崛起,产品已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的拉动,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投资增速加快,产量大幅度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2004)在《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转发给你们,请根据本通知精神,尽快组织力量,对各地已建、在建、拟建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并将清理结果于2004年2月20日前报送省发展改革委,以便综合汇总上报国务院。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9](2004)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钢铁、电解铝、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钢铁、电解铝、水

国务院办公厅[10](2004)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钢铁、电解铝、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在崛起,产品已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的拉动,钢铁、电解铝、水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效果评价、要素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2008-2018年的产能过剩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政策与政策效果评价
    第二节 产业政策
    第三节 产能过剩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节 纯化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章 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分析和政策过程
    第一节 传统产业的产业政策分析
    第二节 过剩产能治理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2008-2013年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过程
    第四节 2016年的“去产能”政策
第四章 理论模型
    第一节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第二节 纯化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第三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加总和分解
    第四节 要素扭曲程度的测算及分解
    第五节 双差分回归模型
第五章 数据处理及计算
    第一节 变量指标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控制变量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
第六章 产能过剩治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一节 测算TFP
    第二节 计入控制变量后对TFP的修正
    第三节 估算产能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第四节 TFP的纯化
    第五节 政策效果评价
第七章 政策冲击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
    第一节 政策冲击对不同生产率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
    第二节 HK模型分析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1.2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
        1.2.1 相关概念辨析
        1.2.2 国内外有关产能过剩的定义
        1.2.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2 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
    2.1 产能过剩的界定
    2.2 产能过剩的测度
        2.2.1 基于微观企业调查结果的测算方法
        2.2.2 基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测算方法
        2.2.3 各类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的比较及结论
    2.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2.3.1 国外有关产能过剩成因的分析
        2.3.2 国内有关产能过剩成因的分析
        2.3.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2.4 治理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文件及对策研究述评
        2.4.1 国内有关治理和化解产能过剩对策研究的评述
        2.4.2 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和总结
        2.4.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治理和化解思路
3 一个新视角: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
    3.1 从供给端视角研究产能过剩的文献综述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3.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理论
        3.2.3 国内有关供给理论的研究
    3.3 从供给端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3.3.1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
        3.3.2 从供给端分析我国的产能过剩
        3.3.3 供给管理与我国的产能过剩治理和化解
4 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4.1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及成因分析
        4.1.1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4.1.2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4.1.3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成因分析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
        4.2.1 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方法综述
        4.2.2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
    4.3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的扭曲激励
        4.3.2 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退出决策的扭曲激励
        4.3.3 产能过剩行业的实例分析——以多晶硅行业为例
    4.4 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4.4.1 研究设计
        4.4.2 基于整体样本的实证分析
        4.4.3 基于子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5 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
    5.1 技术创新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
        5.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5.1.2 我国技术水平现状分析
    5.2 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5.3 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
        5.3.1 相关文献综述
        5.3.2 形成阶段:技术创新不足催生产能过剩形成
        5.3.3 化解阶段:技术创新不足阻碍过剩产能化解
    5.4 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
        5.4.1 技术创新的测度
        5.4.2 研究设计、指标选择与数据
        5.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6 结论、对策建议及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失灵——以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宏观调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钢铁业的宏观调控过程、调控方式与政策表现 (1996—2011)
    1. 第一阶段 (1996年—2002年)
    2. 第二阶段 (2003年—2008年)
    3. 第三阶段 (2008年至今)
二、几个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绩效的变量
    1. 为何调控:对工业化进程和钢铁业市场需求前景的集体误判
    2. 如何调控:市场导向, 还是行政管控
    3. 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统筹兼顾, 还是各持一端
    4. 调控手段:市场、法律抑或行政权力
三、宏观调控, 如何调控
    1. 推进科学决策, 提升宏观调控的能力
    2. 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 取消行政审批制度
    3. 推进市场化改革, 完善市场制度
四、推进政府体制改革, 根除产能过剩的体制性痼疾
五、结语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一、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
    二、严格市场准入管理
    三、强化环境监督和执法
    四、加强用地管理
    五、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
    六、认真做好项目的清理工作
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一、加强规划引导,严格项目管理
    二、调整经济政策,控制新建项目
    三、整顿开采秩序,合理利用资源
    四、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建设行为

(1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一、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
    二、严格市场准入管理
    三、强化环境监督和执法
    四、加强用地管理
    五、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
    六、认真做好项目的清理工作
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一、加强规划引导,严格项目管理
    二、调整经济政策,控制新建项目
    三、整顿开采秩序,合理利用资源
    四、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建设行为
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一、完善产业政策
    二、科学规划布局
    三、严格市场准入
    四、强化环境监督
    五、加强资源管理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效果评价、要素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2008-2018年的产能过剩治理为例[D]. 樊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D]. 高越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3]中国钢铁业之产业法规制研究[J]. 林红珍. 经济法学评论, 2014(00)
  • [4]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失灵——以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宏观调控为例[J]. 陈剩勇. 学术界, 2013(04)
  • [5]“中国式通货膨胀”研究[J]. 张俊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12(37)
  • [6]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J].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4(10)
  •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浙江政报, 2004(08)
  • [8]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J].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4(06)
  •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J]. 国务院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4(03)
  • [1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J]. 国务院办公厅. 吉林政报, 2004(04)

标签:;  ;  ;  ;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防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