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o合金在高温等温过程中的液体行为分离

Cu-Co合金在高温等温过程中的液体行为分离

一、Liquid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u-Co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论文文献综述)

张昊[1](2021)在《小分子高效产氢导向的金属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硼烷氨(NH3BH3)和甲酸(HCOOH)是两种有应用价值的化学储氢材料,它们的氢含量高,分别达到19.6 wt%和4.4 wt%,而且它们的来源广,方便储存运输。但硼烷氨和甲酸在催化产氢过程(NH3BH3+2H2O→NH4BO2+3H2;HCOOH→H2+CO2)中,贵金属是主要的催化活性组分,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得,而含廉价过渡金属的催化剂活性较低,且产氢机理尚不明确。本论文基于上述问题,针对硼烷氨和甲酸催化体系各自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Mott-Schottky型单/双/多金属纳米催化剂,并系统研究了它们在室温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构效关系与产氢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针对传统催化体系下催化剂中非贵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电子密度低的问题,通过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与结构,并负载到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氮化碳(C3N4)上,构筑了一系列催化硼烷氨产氢的Mott-Schottky型催化剂。结果表明,以可见光为驱动力,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的电子密度显着提高。同时,通过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一步改变了其电子特性,达到了调控其催化产氢活性的目的。其中,以含有无定形双金属Cu Co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活性最高,TOF值达75.1 min-1。(2)针对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中半导体载体的光吸收能力弱和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三种不同的策略(二次热处理、构筑无定形结构、同时引入B掺杂和N缺陷)对氮化碳载体的能带结构、电子结构和纳米结构进行调控,得到了一系列物化性质不同的氮化碳。在负载Co或Ni纳米粒子形成催化剂后,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硼烷氨产氢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氮化碳具有强光吸收能力,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最终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大幅提高,其中同时引入B掺杂和N缺陷的Co基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其TOF值提升到了301.1 min-1,超过大多数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3)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的问题,以光响应的Cu-Cr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Cu Cr-LDH)为前驱体,构筑了具有超宽光谱响应范围的两种复合载体材料,即Cu O与Cu Cr-LDH的异质结构和Cu-Cr氧化物,并引入Co和Ni形成负载型光催化剂,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硼烷氨产氢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大幅提升复合载体的光响应范围,催化剂的产氢活性显着提高,其中Co基催化剂的TOF值达到了276.9 min-1。(4)针对如何调控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周围的化学环境、增强催化剂对底物分子吸附和活化能力的问题,采用功能化且结构可调的氮化碳为电子助剂,构筑含非贵过渡金属Co和Ni的Pd基多金属纳米催化剂,用于可见光室温催化甲酸产氢。通过改变氮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如七嗪环或三嗪环)以及连接它们之间的中间基团(如氮原子或酰亚胺基团-NH),合成了三种分子结构不同的氮化碳,并通过羟基缩合路径将含有给电子基团的氨基硅烷嫁接到了氮化碳表面。催化结果表明,在光生电子和给电子氨基的共同作用下,Au Pd Co和Au Pd Ni合金纳米粒子显示出不同的化学环境与电子特性,最终实现催化剂在具有100%H2选择性的同时,也具有超高的甲酸产氢活性,其中Au Pd Ni催化剂的TOF值达到了1214.6 h-1。

叶嘉辉[2](2021)在《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学工业水平的进步往往意味着人类向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迈进。在化学工业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能源短缺、生态污染等。在催化领域里,绿色化学倡导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多相催化剂克服了传统催化剂无法回收的缺点,可以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催化剂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因此,如何构造绿色、高效和稳定的多相催化剂成为了长期的研究热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分子筛的制备与使用极大推进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众多活性金属的载体。上世纪90年代,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被首次用于催化反应,打开了框架与活性位共同构建高效催化剂的大门。无论是分子筛还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造孔方法和活性位构建方法。本论文综述了分子筛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孔道与活性位的构建方法,分析两种材料作为多相催化剂的优点与缺点,借鉴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制备新材料的方法,合理地构建孔道框架和活性中心。首先,本文第三章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的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作为模板剂、硅酸盐作为骨架,合成了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PMS-1)。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与硅酸盐骨架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特定孔道和活性位的催化剂。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既决定了孔道的尺寸大小,也原位引入了 Co活性位,使它们高度分散在材料的孔道内。PMS-1具有高比表面(391 m2g-1)、~3.5 nm的窄分布孔道,和高达1.4:1的Co3+/Co2+比例。用于环己烷氧化反应时,PMS-1展现了非常高的催化活性,120℃反应温度条件下TOF达25.7 h-1。原位红外和第一性原理研究说明PMS-1中含较多的活性氧原子,对环己烷的C-H键活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以Cu/Co-苯甲酸小分子配合物为模板剂,制备了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PMS-2,实现了以硅酸盐作为框架、以孔道中的Cu-Co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其孔道大小为~1.5 nm。通过改变硅与金属比例、铜与钴比例、配体与金属比例和热处理温度,实现了调控材料的比表面大小、孔道体积大小、金属分散程度和合金形成程度。以PMS-2作为催化剂催化糠醛加氢反应时,能在50℃引发反应,在110℃下TOF达到了 24.9 h-1。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以Co替代Cu晶胞中的原子形成合金后,加强了 H和羧酸O原子区域的电荷,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第五章,以不同的Al-羧酸配合物为模板剂,制备了 Al-多孔硅酸盐材料PMS-3、PMS-4和PMS-5。通过改变单羧酸配体的种类,实现了调控孔道尺寸和材料比表面积,并将Al活性位高度分散于材料孔道内;将单羧酸配体换成三羧酸配体,制备了含局部团聚的Al活性位点,调控了材料的孔道尺寸和比表面积以及Br(?)nsted/Lewis酸的比例。其中,PMS-3中含有高度分散的酸性活性中心,在催化对二甲苯和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时,表现出了高活性,在100℃温度条件下TOF达到了 26.0 h-1,选择性达到了 91%。因孔道尺寸较大且均一,抑制了副产物的生成。

苏俏俏[3](2020)在《地聚物基吸附剂与催化剂载体微球回收利用重金属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水污染日益严重,但如Cu、Ni、Co等重金属是属于有价值的高需求金属;尽管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是人们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但能回收并利用废水中的重金属也是绿色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悬浮固化法制备NaOH或KOH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NaOH-SGS或KOH-SGS),构建了“地聚物—吸附剂—催化剂”、“回收重金属—水污染处理—大气污染处理”的地聚物应用体系,解决了目前吸附剂存在的难回收与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护环境且同时回收利用重金属的研究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获得了悬浮固化法制备NaOH或KOH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剂(NaOH-SGS或KOH-SGS)对Cu(Ⅱ)或Co(Ⅱ)最佳吸附量的配方。当C0=300 mg/L、0.15 g/100 m L、25℃、p H=5时,NaOH-SGS吸附Cu(Ⅱ)的最佳基础配方为:n(Na2O)/n(Al2O3)=1.5,n(H2O)/n(Na2O)=18。当C0=200mg/L、0.04 g/100 m L、25℃、p H=7时,MOH-SGS(M=Na、K)吸附Co(Ⅱ)的最佳基础配方均为:n(M2O)/n(Al2O3)=1.5,n(H2O)/n(M2O)=18。KOH-SGS与NaOH-SGS对Co(Ⅱ)的吸附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2)详细地考察NaOH-SGS对Cu(Ⅱ)的吸附性能。NaOH-SGS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QCu=335.43 mg/g),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其它地聚物材料。NaOH-SGS对Cu(Ⅱ)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优惠吸附,并主要由外边界层扩散控制。它主要符合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等温模型。同时,NaOH-SGS对Cu(Ⅱ)吸附过程中比表面积变化的过程是一种重金属自生长的吸附过程。通过煅烧已吸附Cu(Ⅱ)的NaOH-SGS(NaOH-SGS-Cu-calcined)制得负载型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CO还原NO的反应体系中。在常压、350°C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即NO转化率(XNO)为91.96%和N2选择性(SN2)为78.15%。(3)详细地考察了NaOH-SGS对Ni(Ⅱ)的吸附性能。NaOH-SGS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QNi=414.38 mg/g),优于其它文献报道的地聚物材料。同时,提出了NaOH-SGS吸附Ni(Ⅱ)的重金属自生长的过程机理。NaOH-SGS吸附Ni(Ⅱ)后(NaOH-SGS-Ni)运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催化反应体系。尽管CO2转化率(XCO2,99.54%)和CH4选择性(SCH4,99.50%)的最佳温度为300oC,但催化剂在常压、低温(100oC)下表现优异的催化活性,即XCO2为99.48%和SCH4为98.20%。(4)详细研究了NaOH-SGS对Cu(Ⅱ)、Ni(Ⅱ)、Co(Ⅱ)的竞争吸附行为。在单元重金属体系中,NaOH-SGS具有高吸附能力(QCu(311.21 mg/g)、QNi(191.17 mg/g)和QCo(101.02 mg/g))。不论是在单元还是多元重金属体系,其吸附能力顺序为:Cu(II)>Ni(II)>Co(II)。二元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量低于单元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量。在单元重金属体系中,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于Cu Ni和Cu Co体系,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但对于Ni Co体系,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所有二元重金属体系均符合修正的Langmuir模型。吸附后NaOH-SGS的比表面积的变化过程属于重金属自生长吸附过程。Cu、Ni和Co的原子轨道能量和电子自旋态、NaOH-SGS与重金属(本研究中的Cu(II)、Ni(II)或Co(II))之间的结构契合度,Cu(II)、Ni(II)或Co(II)原子半径、电负性和键价参数R0等可适当地解释Cu(II)、Ni(II)或Co(II)在NaOH-SGS上竞争性吸附机理。吸附金属后的NaOH-SGS标记为NaOH-SGS-M,其中M=Cu、Ni、Co、Cu Ni、Cu Co、Ni Co、Cu Ni Co。通过煅烧NaOH-SGS-M后得到的样品应用于催化CO还原NO的反应体系中。在350℃时,NaOH-SGS-Cu-calcined催化CO还原NO的XNO和SN2分别达到91.96%和78.15%。在650-700℃时,煅烧后的NaOH-SGS-Ni、NaOH-SGS-Cu Ni、NaOH-SGS-Cu Co和NaOH-SGS-Cu Ni Co的催化活性都达到近100%的转化率和选择性。(5)系统研究了NaOH-SGS和KOH-SGS对Co(II)的吸附量的明显差异(Qe,NaOH-SGS=91.21 mg/g、Qe,KOH-SGS=192.31 mg/g)。在NaOH-SGS和KOH-SGS吸附Co(II)后的比表面积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重金属自生长吸附过程。K和Na的水合离子半径、K+和Na+的碱度、NaOH-SGS和KOH-SGS表面的Zeta电位、吸附前后的比表面积、在FT-IR中CO32-的变化、XPS分析都能很好地解释存在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通过煅烧已吸附Co(II)的KOH-SGS(KOH-SGS-Co-calcined)得到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CO还原NO的反应体系中。在700℃时,KOH-SGS-Co-calcined的催化活性即XNO、SN2、YN2(分别对应于12.3%、100%和12.3%)比NaOH-SGS-Co-calcined的催化活性(XNO=6.85%、SN2=97.02%和YN2=6.65%)高近一倍。(6)通过响应面优化(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来模拟优化KOH-SGS吸附Co(Ⅱ)的吸附条件。其拟合度好,R2=0.9931。且KOH-SGS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QCo=211.26 mg/g),优于其它文献报道的地聚物材料。KOH-SGS对Co(Ⅱ)后比表面积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重金属自生长的吸附过程。KOH-SGS对Co(Ⅱ)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优惠吸附,且它主要由外边界层扩散控制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等温模型。为了回收钴,已吸附Co(Ⅱ)的KOH-SGS(KOH-SGS-Co)作为催化剂,并应用于CO2甲烷化的催化反应。其CO2加氢的催化活性(XCO2=57.63%)比其催化还原NO的催化活性(XNO=12.3%)好。

陈凤凤[4](2020)在《金属有机骨架MIL-101的改性与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单元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一类有序多孔材料。由于其组分结构高度可调、高比表面积等特性,MOFs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多相催化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MOFs晶体结构中的开放性孔道结构,有利于底物在MOFs体相内的扩散,实现内部催化活性位的高效利用;另外其明确的结构以及高度可设计的特性,有助于理解催化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等等。考虑到MOFs自身活性位的类型相对有限,为进一步拓宽MOFs催化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提高其催化反应性能,论文重点围绕在MOFs中引入活性组分构筑多功能复合材料及以MOFs为前体制备高活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研究其可控制备、结构表征、材料形成机理和催化性能,并对主客体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发展了合成高度分散合金纳米粒子的通用方法,实现超细合金纳米粒子在MIL-101中的高载量封装。利用过渡金属与贵金属相对还原电势的差异以及MOFs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率等特性,通过强超声辅助,在MOFs中均匀封装了一系列具有高载量(>8 wt%)且均一的超细(平均粒径为1.1~2.2 nm)合金纳米粒子,同时合金纳米颗粒的载量和元素组成可通过调控超声时间、过渡金属的载量以及贵金属前驱体的量达到精确控制。所制得的Cu-Pd@MIL-101在苯乙炔自偶联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协同催化性能,在室温、无需额外助剂的条件下可实现1,4-二苯基-1,3-丁二炔高达98%的产率。其活性比相应的单质金属、普通方法制备的合金催化剂及物理混合的催化剂都高出很多。为进一步提高MOFs的催化效率,发展了相对普适的、简单的一步热解制备多级孔材料的有效方法,同步实现了多功能、多级孔MOFs材料的构建。采用可控热解策略,通过热解离子液体(ILs)与MOFs的复合材料(ILs@MOFs)选择性去除热稳定性稍差的ILs后,构建出一种“准MOF”(quasi-MOF)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稳定的多级孔道结构,而且在框架中构筑了氮掺杂的多孔碳组分。所制备的CNx@quasi-MIL-101在无需助催化剂的温和条件下,其催化大分子环氧化合物(2,3-环氧丙氧基)咔唑与CO2的环加成反应产率高达96%。研究表明,其高效的催化性能可归因于材料中的多级孔道结构及强Lewis酸性位(即配位不饱和的Cr位点)与CO2的强相互作用。发展了以限域热解辅助的“自下而上”的策略,将Si O2封装到MOF孔内并实现均匀分布,其热解的材料大幅度降低了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团聚现象。利用“反双溶剂法”将Si O2纳米粒子封装在MIL-101孔道内制得Si O2@MIL-101,进一步在空气中热解去除配体构筑具有强Lewis酸性的稳定Cr Si Ox氧化物材料。研究表明,制备的Cr Si Ox具有丰富的Lewis酸性位,其酸强度要远高于纯MIL-101热解制备的Cr2O3材料。得益于高度分散的介孔结构及丰富的酸性位,在600°C热解Si O2@MIL-101-19%制备的Cr Si Ox在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还原环己酮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活性比MIL-101直接热解得到的Cr2O3材料高出4.5倍。

水美玲[5](2020)在《共还原法制备CuCo催化剂的合成气制低碳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碳醇(含一个或多个碳原子的混合醇类)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运输燃料、汽油添加剂或其他化学中间体等,其巨大的应用前景使得其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各种低碳醇合成工艺中,通过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将来自煤气化获得的合成气催化转化为低碳醇是较有应用前景的工艺过程。而在各类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催化剂中,改性的费托合成催化剂(CuCo催化剂)被认为是最有工业化应用能力的催化剂之一。与其他催化剂相比,CuCo催化剂的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且其低碳醇的产量较高。本论文具体以CuCo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共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Co比例的合金催化剂材料,并通过XRD、XPS、TEM、SEM、TPD、TPR、原位DRIFTS等表征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中不同的Cu/Co比例对合成气催化转化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最后,本论文也探究了 CuCo合金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本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共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备不同Cu/Co比例的合金催化剂材料,并研究了比例差异对合成气转化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在纯H2气氛和300℃高温下对催化剂进行4小时的还原处理,然后再通入合成气。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0℃,反应压力为3.0 MPa,空速为3900 h-1的条件下,Cu/Co摩尔比为0.30的Cu0.25Co0.75合金催化剂可以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Cu0.25Co0.75合金催化剂的CO转化率可达71.27%,总醇的时空产率可达147.65 g kg-1 h-1,醇分布中C2+OH/MeOH碳原子比例可达4.40。H2-TPR和CO-TPD的结果显示Cu0.25Co0.75催化剂有较低的H2还原温度,较高的CO脱附温度,且对CO的吸附量最大。对于Co基催化剂,强的CO吸附有利于CO的转化,且C*的大量形成对合成醇反应至关重要。红外结果则表明Cu0.25Co0.75催化剂表面的碳链增长能力较强。(2)在以上实验基础上通过延长Cu0.25Co0.75合金催化剂的反应时间,可以发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会随着反应时间而发生明显改变。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在长时间的反应后催化剂表面会形成Co2C相,其作用与金属Cu类似并有利于醇的形成。相应地,催化剂表面金属Co的含量减少,导致表面对CO的解离吸附作用减弱,从而降低了 CO的转化率。

马飞[6](2020)在《铜基金刚石磨具生物在线修整机理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硬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中,金属基细粒度金刚石工具凭借其高形状精度、稳定性和耐用性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工具修整一直是限制金属基细粒度金刚石砂轮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机械修整方法不仅难以精确控制修整量,还会对磨粒和结合剂产生机械损伤。电火花修整法和在线电解修整法等新型修整方法,能较好的实现金属基细粒度金刚石工具的精密修整,但它们也还存在设备复杂、昂贵、调控困难、环境污染等不足之处。本课题基于生物去除加工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绿色、可控的铜基金刚石工具的修整方法——生物在线修整法(Biological In-process Dressing,BID)。论文针对该新型修整方法的构思、原理、技术、工艺展开完整的研究,其主要工作及重要结论如下:(1)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铜(Cu)、钴(Co)、铁(Fe)、锡(Sn)和钨(W)五种单质金属进行了生物去除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除了钨金属外,其它金属均可以利用生物的方式实现去除加工,去除量随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微生物去除单质金属的基本原理是微生物持续地将Fe2+转化为具有高氧化性能的Fe3+,从而实现持续的金属化学腐蚀去除;实验揭示了单质金属的生物去除效率主要是由金属本身的腐蚀电化学特性决定;而导致Co金属材料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该金属在生物去除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十微米的反应层。(2)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Cu-Co、Cu-Fe、Cu-Sn和Cu-W四种二元粉末烧结体进行了生物去除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四种Cu基二元粉末烧结体的生物去除量也随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揭示了生物去除二元烧结体的去除机理,与单质金属的去除有所不同,二元金属之间组成的微型腐蚀原电池会导致生物选择性去除烧结体中的金属;除了腐蚀作用外,烧结体中抗腐蚀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粉末颗粒的脱落都会影响烧结体的生物去除效率。(3)利用田口法研究环境温度、培养液流速(摇床摇速)、加工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和微生物浓度对材料去除率、材料去除率稳定性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材料去除率与培养液Fe3+浓度呈线性关系。(4)结合上述机理研究成果,创新性地设计并制备了一套生物在线修整装置。它可以实现细菌固定化培养,能在不影响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的情况下,将不含微生物上清液持续循环地输送到金刚石磨具的加工表面上,实现在线修整。通过多组磨削和抛光实验,验证了生物在线修整金刚石工具的可行性。(5)利用Cu-Co基粗粒度金刚石磨粒研磨盘粗研加工石英玻璃和蓝宝石,可以发现,对于石英玻璃在有生物在线修整的条件下,金刚石磨粒的出露高度明显提高,达磨粒粒径的60%;此时的研磨效率提高了近10倍,但表面质量有所下降;研磨蓝宝石时在有生物在线修整的条件下,金刚石磨粒的出露高度大约保持在磨粒粒径的1/3;不同Fe3+浓度修整液修整时,加工表面质量均显着提高,但加工效率难在高Fe3+浓度时有所提高。上述实验表明在生物在线修整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剂去除与金刚石磨粒磨损的匹配关系,提高Fe3+浓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结合剂的修整效率,但也容易导致磨粒出露高度过高,使得加工质量变差,工具寿命减小。(6)利用Cu-Co基细粒度金刚石磨粒研磨盘精研加工蓝宝石,可以发现,利用生物在线修整技术,可以提高金刚石磨粒的出露高度;研磨效率随着Fe3+浓度的升高而显着提高,最高可提高近10倍;而加工表面粗糙度(Sa)也显着降低到50-70 nm,但需要注意的是,加工表面质量对应有最优的Fe3+浓度。(7)利用Cu-Co基细粒度金刚石磨粒砂轮精密磨削加工蓝宝石,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在线修整技术,可以使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下降约2/3,工件的磨削质量可以显着提升,所加工的蓝宝石表面粗糙度(Sa)最小为32 nm.本研究课题揭示了生物去除二元烧结体的加工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生物在线修整加工铜基金刚石磨具技术的可行性。相比于其它修整方法,本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小、高效可控、绿色环保等诸多优势。研究成果为金属基金刚石工具的修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为金属基金刚石工具在脆性材料高效精密加工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刘崇亮[7](2020)在《Mg-8Y-6Gd-1Nd-0.17Zn(wt.%)稀土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及变形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镁合金作为21世纪最轻的绿色金属工程材料,由于其较小的密度,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轻量化效果显着、价格稳定及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3C电子等领域。半固态成形是一种介于固态成型和液态成型之间,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的高效短流程成形技术,但是,目前镁合金的半固态成形技术研究和应用均非成熟,尤其是对高性能的稀土镁合金更是如此。因此,研究Mg-RE系稀土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技术对于加快稀土镁合金的应用和半固态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Mg-8Y-6Gd-1Nd-0.17Zn稀土镁合金为研究对象,从材料的原始组织分析、电磁感应加热法和应变诱导激活法(SIMA法)制备半固态坯料到等温压缩变形行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半固态工艺参数下坯料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规律。实验研究发现,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坯料时,加热功率和温度对半固态坯料组织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加热温度和功率高于610℃和4.10 k W时,坯料外表面液化现象严重。对比发现分段电磁感应加热处理可以制备出组织较佳的半固态坯料,即先用4.10k W的功率加热到540℃,再用2.05 k W的功率加热到610℃,该工艺下坯料的心部组织的晶粒尺寸和液相率分别为60.6μm和0.33。室温压缩试验表明,感应加热处理后晶粒尺寸的长大和急冷得到的液相导致坯料的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加明显,并且随着感应加热功率的增加,抗压强度和延伸率都在小范围内的减小。SIMA法制备半固态坯料时,等温温度、时间和预变形量影响着材料的半固态坯料组织性能。随着等温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固相颗粒的圆整度和组织中的液相率不断增加,接近于理论值,固相颗粒尺寸也在增大。经过冷压缩预变形后的挤压态合金在等温半固态处理时,其半固态组织参数明显优于未预变形态。较好的SIMA法工艺为:冷压缩预变形量为2%,610℃下等温处理30 min,此时的液相率为0.4,固相颗粒接近球状,形状系数为0.84,晶粒尺寸为91.3μm。晶粒粗化模型(LSW模型)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晶粒的粗化系数远小于商用AZ系合金,半固态加工性能更好。对比感应加热半固态坯料组织,分段电磁感应加热处理后,固相颗粒的晶粒尺寸由于加热时间短,要小于SIMA法坯料,但是前者的固相颗粒的晶粒形状,液相率和组织均匀性均不如后者。等温压缩试验表明,合金在半固态温度压缩变形时,由于液相的出现,变形机制由热变形的高温塑性变形机制变为固-液混合流动机制,其真应力-应变曲线的第三阶段由于液相的脱落导致剩余固相继续发生塑性变形使得应力回升。通过建立对应的高温变形本构方程,计算得到半固态温度区间的流变激活能(564.086 KJ/mol)高于热变形(359.258 KJ/mol),应力指数低于后者,这是晶界滑移机制主导合金在半固态温度区间变形所致。

盛瑶[8](2020)在《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制芳胺催化剂的研究》文中提出芳胺作为一种重要化学原料和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颜料、香料、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市场需求量巨大。芳胺主要通过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得到,常用还原方法有铁粉还原法、硫化碱还原法、催化还原法等。其中传统的铁粉还原和硫化碱还原法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金属污泥和废水,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最理想的芳胺生产方法是选用高效多相催化剂在绿色溶剂中对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在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合成芳胺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对含有还原性基团或卤素的芳硝基化合物加氢选择性较差。非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低且卤代苯胺选择性更易控制,为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提供了可能。但非贵金属催化剂也面临活性金属易氧化、易流失和循环性能差等缺点,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本论文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高效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本文以N掺杂CMK-3为载体,通过简单的两步浸渍法合成了Pt纳米颗粒高度分散的Pt/N-CMK催化剂。所得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规则孔结构和较大孔容。碳基体中N元素促进了金属Pt颗粒分散,阻止了Pt纳米颗粒团聚。催化剂Pt/N-CMK在分别以H2和水合肼为氢供体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生成芳胺反应中,表现出超高催化活性(2-氯硝基苯转化频率为30.2 s–1)和卤代苯胺选择性。Pt和N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促进了水合肼的异质裂解,形成更多H+/H-电子对,大大提高了加氢活性,而且削弱了卤素原子和Pt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脱卤反应发生。催化剂Pt/N-CMK-3可在不降低催化性能情况下重复使用多次。尽管Pt/N-CMK-3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是催化剂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一步浸渍和原位碳化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廉价高效的Co@CN/Si O2催化剂。研究了Co@CN/Si O2在以水合肼为氢供体选择性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催化性能。在500 oC下碳化的Co@CN/Si O2-500具有最高的硝基苯还原活性和良好稳定性,Co@CN/Si O2-500的硝基苯转化频率(TOF)为4282 h–1,该值明显高于一般的非贵金属催化剂,6个循环反应后催化性能没有下降。催化剂Co@CN/Si O2中金属单质Co和Co-N物种均有催化活性,但Co-N物种是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中的主要活性位点。催化剂活性高是由于Co和N原子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水合肼异质裂解,形成更多H+/H-电子对。Co@CN/Si O2可以将多种卤代硝基苯以高TOF完全转化为相应的卤代苯胺,卤代苯胺选择性>99.5%。虽然前文所述的单金属Co催化剂在以水合肼为氢供体的硝基化合物还原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当使用更清洁、廉价的H2作为还原剂时,Co@CN/Si O2催化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在催化剂Co@CN/Si O2基础上引入非贵金属Cu,采用原位碳化还原法制备了双金属催化剂Co1Cux@CN/Si O2。材料表征分析证明Cu的存在可以抑制含N化合物气化,使更多N元素被保留在基体中有利于后续形成反应活性位点Co-N物种。以H2为氢供体的硝基化合物加氢结果表明,相比于单金属催化剂Co@CN/Si O2,双金属催化剂Co1Cux@CN/Si O2对多种芳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具有更高催化活性。并且,由于表面Cu氧化物的保护作用,催化剂Co1Cux@CN/Si O2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循环稳定性更好,可在不影响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前提下重复使用12次。本催化剂制备方法可推广于各种催化反应中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如前文所示,单金属Co和双金属Co-Cu催化剂均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中表现突出,但Co在常见的非贵金属中价格偏高,且Co对人体有潜在致癌风险。为寻找更友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本文采用葡萄糖为助剂的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尺寸大小在2.4–12.6 nm范围内可控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廉、过程简单、易于工业放大。通过一系列试验和材料表征证明助剂葡萄糖是Fe3O4尺寸控制的关键。由葡萄糖热解产生的含氧基团吸附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可阻止颗粒聚集长大。磁性Fe3O4纳米颗粒稳定性好、粒径均匀、尺寸可控,能以水合肼为氢供体高效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该Fe3O4纳米颗粒经磁分离很容易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用于循环使用,可在不降低催化性能情况下循环使用10次。这个工作为发展更廉价、更绿色友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围绕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展开研究,设计了一系列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详细分析了催化剂中各个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部分解决了目前纳米金属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存在的问题,能为开发更优秀、更环保、更廉价的催化体系提供一定指导。

张硕[9](2020)在《TiZrHfNbTa(Mo,V)x系难熔高熵合金的设计及室温动态力学行为》文中提出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诞生于本世纪初,是指由多种元素近等原子比或等原子比组成的以简单固溶体相为主的一类合金。基于高熵合金的设计思路,由高熔点元素组合而成的难熔高熵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已经成为高温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组成元素的特殊性,难熔高熵合金基本都是体心立方结构,所以合金的室温脆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另外,随着工程领域对材料的服役环境要求愈发严苛,对难熔高熵合金体系的开发除了着眼于高温力学性能之外,对合金体系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也需要格外关注。因此,对室温塑性难熔高熵合金的开发以及开展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价电子浓度(VEC)韧-脆转变理论,设计了TiZrHfNbTa(Mo,V)x难熔高熵合金系,研究了合金系的铸态微观组织结构、室温压缩和拉伸性能、固溶强化机制以及动态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难熔高熵合金在铸态下均为体心立方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合金系存在元素偏析,高熔点元素和低熔点元素分别在枝晶和枝晶间富集。在室温准静态压缩下,五种合金的真实压缩应变均高达50%,其中含Mo元素合金系的屈服强度均高于含有V元素的合金系。五种合金的VEC值均在4.5附近波动,且随着VEC的提高,硬度和屈服强度都随之提高。研究发现,采用一定量的Mo元素替代V元素能起到既提高屈服强度又保持合金塑性的作用;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发现VEC韧-脆转变理论的阈值并不绝对是4.5。对比TiZ rHfNb TaV0.5难熔高熵合金冷轧前后的拉伸性能,发现轧制后的合金强度塑性都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轧制对铸造孔隙作用的抑制。(2)在室温动态冲击下,TiZrHfNbTaMox难熔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相较室温准静态提高了 3 0%左右,且呈现出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在较宽应变速率下,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与位错热激活机制的作用程度密切相关。与准静态相比,动态冲击下合金内部的粘度陡增,使得位错运动受阻程度增大,从而形成更严重的位错塞积和更高的位错密度。由于单相FCC高熵合金与单相BCC高熵合金结构的不同,在高应变速率下除了形成高密度位错外,FCC高熵合金还会有孪晶的激活,因此FCC高熵合金在动态下具有更强的加工硬化能力。(3)采用固溶强化模型,很好地预测了 TiZrHfNbTa(Mo,V))x系难熔高熵合金的室温准静态屈服强度和维氏硬度。对于室温动态力学行为,Johnson-Cook本构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合金在动态冲击下的流变应力;Zerilli-Armstrong半经验模型很好地预测了合金的宏观屈服行为。

白志勇[10](2020)在《氮掺杂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N)掺杂碳纳米材料由于N的掺杂改变碳材料的结构,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成为当前催化材料应用的焦点。本论文选取氮掺杂碳球(HNCSs)为载体,通过引入贵金属合金(PtPd)和金属氧化物-非贵金属合金(CeO2/CuCo),分别获得PtPd/HNCSs和HNCSs@CeO2/CuCo纳米复合催化剂;采用TEM、XRD、XPS等技术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考察其在多元醇的电催化氧化以及氨硼烷析氢及其串联还原对硝基苯酚(4-NP)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为燃料电池的开发和环境中污染物的处理做出探索。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高活性PtPd/HNCSs纳米催化剂在电催化多元醇氧化的应用研究高活性和持久性电催化剂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直接醇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聚多巴胺辅助方法制备中空HNCSs,以此为载体负载花状的PtPd纳米粒子,再考察其在多元醇电化学氧化的催化性能,包括甲醇、乙醇和乙二醇电化学氧化(MOR,EOR和EGOR)。重点研究Pt/Pd摩尔比对这些电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电化学测试发现,在这三种醇的电化学氧化中,PtPd/HNCSs(仅2 wt.%)表现出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优于商用Pt/C(20 wt.%),这大大有利于降低催化剂成本。通过一氧化碳中毒实验,发现PtPd/HNCSs催化剂具有更强的CO中毒耐受性。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以归结于HNCSs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此外,PtPd合金结构带来的协同效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开展了催化稳定性实验,在MOR、EOR和EGOR中,经过200个电化学扫描循环后,Pt3Pd1/HNCSs对应的峰电流仍然可分别保持初始循环的77.8%,88.9%和93.9%。动力学研究证实,MOR,EOR和EGOR的电化学过程为扩散控制的过程,且不可逆。第二部分:高效HNCSs@CeO2/CuCo催化剂用于氨硼烷析氢及其串联还原4-NP反应在合适的多孔材料上负载非贵金属合金,在非均相催化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助于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催化活性。本节工作中,制备HNCSs@CeO2核壳结构,作为载体,采用化学还原法引入CuCo合金,合成HNCSs@CeO2/CuCo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氨硼烷(NH3BH3,AB)的水解析氢反应及串联还原4-NP反应。对Cu/Co组成比例进行优化,发现HNCSs@CeO2/Cu1Co9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298 K下其TOF值高达15.5 molH2·mol-1catalyst min-1,表观活化能为21.8kJ mol-1,低于文献报道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在催化AB水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用于4-硝基苯酚的原位还原反应,其TOF值为3.7 mol4-AP mol-1catalyst min-1。这种非贵金属催化剂还具有高效且可重复使用的特性,促进绿色催化反应的发展与应用。

二、Liquid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u-Co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iquid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u-Co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论文提纲范文)

(1)小分子高效产氢导向的金属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能源现状
    1.2 氢能
        1.2.1 储氢技术
        1.2.1.1 物理储氢
        1.2.1.2 化学储氢
        1.2.2 化学储氢材料产氢
        1.2.2.1 固相化学储氢材料产氢
        1.2.2.2 液相化学储氢材料产氢
    1.3 光催化
        1.3.2 光催化剂设计策略
        1.3.2.1 半导体的改性
        1.3.2.2 异质结的构筑
        1.3.2.3 助催化剂的引入
        1.3.2.4 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引入
        1.3.3 有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4.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可见光驱动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室温高效催化硼烷氨产氢
    2.1 引言
    2.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2.2.1 催化剂合成
        2.2.2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表征
        2.3.2 催化剂产氢性能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能带可调的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室温高效催化硼烷氨产氢
    3.1 引言
    3.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3.2.1 催化剂合成
        3.2.2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后修饰多孔氮化碳负载的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3.3.1.1 催化剂设计策略
        3.3.1.2 催化剂表征
        3.3.1.3 催化产氢性能
        3.3.2 无定形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3.3.2.1 催化剂设计策略
        3.3.2.2 催化剂表征
        3.3.2.3 催化剂产氢性能
        3.3.2.4 催化产氢机理
        3.3.3 掺杂和缺陷协同调控的氮化碳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3.3.3.1 催化剂设计策略
        3.3.3.2 催化剂表征
        3.3.3.3 催化产氢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负载型催化剂高效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4.1 引言
    4.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4.2.1 催化剂合成
        4.2.2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DH衍生的Cu-Cr氧化物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4.3.1.1 催化剂设计
        4.3.1.2 催化剂表征
        4.3.1.3 催化剂产氢性能
        4.3.2 LDH衍生的Cu O-LDH负载非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硼烷氨产氢
        4.3.2.1 催化剂设计策略
        4.3.2.2 催化剂表征
        4.3.2.3 催化剂产氢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含非贵金属的纳米粒子化学环境调控及其室温光催化甲酸产氢
    5.1 引言
    5.2 催化剂合成与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5.2.1 组成和结构不同的氮化碳合成
        5.2.2 催化剂合成
        5.2.3 催化产氢性能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表征
        5.3.2 催化产氢性能
        5.3.3 催化剂产氢机理
    5.4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展望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表1 实验药品
    附表2 测试仪器

(2)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分子筛概述
        1.2.1 分子筛发展简介与分类
        1.2.2 分子筛的孔道构建
        1.2.3 分子筛的活性中心构建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发展简介和分类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孔道构建
        1.3.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1.3.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活性中心构建
    1.4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以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材料表征仪器和方法
        2.2.1 广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 氮气吸附-脱附(N2 sorption)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2.2.7 热重(TG)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第三章 钴-多孔硅酸盐材料的合成、结构与环己烷氧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PMS-1的制备
        3.2.2 模拟计算方法
        3.2.3 环己烷氧化反应
    3.3 PMS-1的结构与形貌
    3.4 环己烷氧化反应研究
        3.4.1 催化活性研究
        3.4.2 催化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钴-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的合成与催化糠醛加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MS-2制备
        4.2.2 模拟计算方法
        4.2.3 糠醛加氢反应
    4.3 PMS-2的结构与形貌
        4.3.1 Si:M比的影响
        4.3.2 Cu/Co比的影响
        4.3.3 其它因素的影响
    4.4 催化糠醛加氢反应研究
        4.4.1 活性中心研究
        4.4.2 催化活性研究
        4.4.3 催化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铝-多孔硅酸盐材料的合成及其酸性调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PMS材料制备
        5.2.2 微孔ZSM-5与介孔ZSM-5制备
        5.2.3 对二甲苯和苯甲醇烷基化反应
    5.3 铝-多孔硅(PMS-x)的结构与酸性
        5.2.1 PMS材料的结构分析
        5.2.2 PMS材料的酸性分析
    5.4 烷基化反应活性研究
    5.5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
专利
致谢

(3)地聚物基吸附剂与催化剂载体微球回收利用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水污染的危害及去除方法
        1.1.1 重金属水污染的危害
        1.1.2 重金属水污染的去除方法
        1.1.3 重金属常用吸附剂
        1.1.4 常用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1.1.5 吸附剂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 Cu、Ni和 Co的性质、应用及金属资源的需求情况
        1.2.1 Cu、Ni、Co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1.2.2 Cu、Ni、Co的金属资源的需求情况
    1.3 催化剂载体的研究现状
        1.3.1 Al_2O_3载体
        1.3.2 Si O_2载体
        1.3.3 沸石载体
        1.3.4 碱金属协同催化的研究现状
    1.4 地聚物吸附剂
        1.4.1 地聚物的定义与应用
        1.4.2 地聚物的分类和结构
        1.4.3 地聚物的反应过程
        1.4.4 地聚物的作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1.4.5 地聚物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3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NaOH或 KOH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2.2.2 NaOH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Cu(Ⅱ)的基础配方的确定
        2.2.3 MOH(M= Na、K)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Co(Ⅱ)基础配方的确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aOH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吸附Cu(Ⅱ)的基础配方研究与分析
        2.3.2 MOH激发矿渣基地聚物微球吸附Co(Ⅱ)基础配方的研究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aOH-SGS对 Cu(Ⅱ)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后催化还原NO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3.2.2 NaOH-SGS对 Cu(Ⅱ)的吸附实验
        3.2.3 吸附Cu(Ⅱ)后地聚物微球(NaOH-SGS-Cu)的催化实验
        3.2.4 实验流程图
    3.3 结果与讨论部分
        3.3.1 NaOH-SGS、NaOH-SGS-Cu、NaOH-SGS-Cu-calcined的表征分析
        3.3.2 NaOH-SGS的 Cu(Ⅱ)吸附性能研究分析
        3.3.3 NaOH-SGS吸附Cu(Ⅱ)的吸附动力学、扩散机理及热力学分析
        3.3.4 NaOH-SGS-Cu-calcined催化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aOH-SGS对 Ni(Ⅱ)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后CO_2甲烷化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4.2.2 地聚物微球的Ni(Ⅱ)静态吸附实验
        4.2.3 吸附Ni(Ⅱ)后地聚物微球的催化实验
        4.2.4 本章节整体实验流程图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aOH-SGS、NaOH-SGS-Ni的材料表征分析
        4.3.2 NaOH-SGS对 Ni(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4.3.3 NaOH-SGS吸附Ni(Ⅱ)的自生长吸附过程机理
        4.3.4 NaOH-SGS-Ni催化还原CO_2的活性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OH-SGS的 Cu(Ⅱ)、Ni(Ⅱ)、Co(Ⅱ)的竞争吸附行为及吸附后催化还原NO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5.2.2 Cu(II)、Ni(II)或Co(II)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5.2.3 Cu(II)、Ni(II)或Co(II)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5.2.4 Cu(II)、Ni(II)和Co(II)在三元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实验
        5.2.5 NaOH-SGS-M的催化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NaOH-SGS和 NaOH-SGS-M的材料表征
        5.3.2 NaOH-SGS对 Cu(Ⅱ)、Ni(Ⅱ)、Co(Ⅱ)的单一或竞争吸附结果分析
        5.3.3 在NaOH-SGS上 Cu(II)、Ni(II)和Co(II)的竞争吸附机理分析
        5.3.4 三元重金属体系的竞争性吸附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5.3.5 对于煅烧后的NaOH-SGS-M催化CO还原NO的活性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aOH-SGS与 KOH-SGS对 Co(Ⅱ)的吸附差异及吸附后催化还原NO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6.2.2 不同吸附条件对Co(Ⅱ)吸附能力的影响
        6.2.3 吸附Co(II)后地聚物微球(MOH-SGS-Co,M= Na、K)的催化实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吸附条件对MOH-SGS吸附Co(II)吸附量的影响
        6.3.2 吸附机理分析
        6.3.3 NaOH-SGS和 KOH-SGS的 Co(II)吸附能力不同的原因分析
        6.3.4 MOH-SGS-Co-calcined催化CO还原NO的活性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KOH-SGS对 Co(Ⅱ)吸附及吸附后CO_2甲烷化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7.2.2 不同吸附时间KOH-SGS吸附Co(Ⅱ)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7.2.3 RSM优化实验
        7.2.4 不同Co(Ⅱ)初始浓度KOH-SGS吸附Co(Ⅱ)的吸附实验
        7.2.5 不同吸附温度KOH-SGS吸附Co(Ⅱ)的吸附实验
        7.2.6 KOH-SGS吸附Co(Ⅱ)后地聚物微球的催化实验
        7.2.7 本章节整体实验流程图
    7.3 结果与分析
        7.3.1 KOH-SGS和 KOH-SGS-Co的材料表征
        7.3.2 KOH-SGS吸附Co(Ⅱ)的吸附性能研究分析
        7.3.3 KOH-SGS-Co催化还原CO_2的活性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金属有机骨架MIL-101的改性与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MOFs材料的概述
    1.3 MOFs纳米复合材料的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1.3.1 MOFs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1.3.2 MNPs/MOFs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
    1.4 MOFs衍生物用于催化性能的研究
        1.4.1 MOFs衍生物的制备
        1.4.2 MOFs衍生物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MIL-101封装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协同催化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2 M-N@MIL-101催化剂的制备
        2.1.3 M-N@MIL-101的表征
        2.1.4 催化剂性能测试
        2.1.5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2.2 结果和讨论
        2.2.1 Cu-Pd@MIL-101的表征
        2.2.2 合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
        2.2.3 不同类型的末端炔的氧化偶联反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氮掺杂碳@准-MOF高效催化CO_2转化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2 介孔CNx@quasi-MIL-101的制备
        3.1.3 催化剂的表征
        3.1.4 催化性能测试
        3.1.5 催化剂的回收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N_x@quasi-MIL-101的结构设计
        3.2.2 CN_x@quasi-MIL-101的合成条件控制
        3.2.3 CN_x@quasi-MIL-101的形成机理研究
        3.2.4 CN_x@quasi-MIL-101的结构表征
        3.2.5 CN_x@quasi-MIL-101材料的催化性能
        3.2.6 催化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MIL-101为模板辅助合成介孔CrSiO_x及其Lewis酸催化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2 介孔八面体CrSiO_x的制备
        4.1.3 介孔八面体CrSiO_x催化剂的表征
        4.1.4 催化剂性能测试
        4.1.5 催化剂的回收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介孔CrSiO_x的表征
        4.2.2 介孔CrSiO_x的催化性能讨论
        4.2.3 催化反应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共还原法制备CuCo催化剂的合成气制低碳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合成气反应制低碳醇的热力学研究
    1.3 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的反应机理
    1.4 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工艺技术
    1.5 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的主要催化剂
        1.5.1 贵金属Rh基催化剂
        1.5.2 改性的甲醇催化剂
        1.5.3 Mo基催化剂
        1.5.4 改性的FTS催化剂
    1.6 影响CuCo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1.6.1 前驱体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6.2 CuCo比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1.7 CuCo催化剂活性位点研究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不同Cu/Co比例的合金催化剂结构及合成醇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仪器、化学试剂和反应原料
    2.3 催化剂制备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2.4.1 活性评价装置
        2.4.2 催化活性数据的分析方法
    2.5 催化剂表征仪器
    2.6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2.6.1 X射线衍射图(XRD)
        2.6.2 样品形貌(SEM/TEM/HRTEM/EDX mapping)
        2.6.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6.4 程序升温还原(TPR)
        2.6.5 程序升温脱附(TPD)
        2.6.6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
    2.7 不同Cu/Co比例的催化剂合成醇性能
    2.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Cu_(0.25)Co_(0.75)合金催化剂随反应时间的结构与性能变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仪器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射线衍射图(XRD)
        3.3.2 样品形貌(SEM/TEM/HRTEM)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3.4 催化活性评价
    3.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铜基金刚石磨具生物在线修整机理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金刚石磨具修整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传统机械修整法
        1.2.2 特种加工修整法
    1.3 生物去除加工技术介绍
        1.3.1 生物去除加工材料
        1.3.2 菌种和培养基
        1.3.3 生物去除加工机理
    1.4 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章节安排
第2章 微生物的生长特性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菌种和培养基
        2.1.2 接种和培养方法
        2.1.3 生长代谢指标检测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培养液颜色变化
        2.2.2 培养液Fe~(3+)转化率和细菌浓度变化
        2.2.3 培养液pH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去除加工纯金属的特性研究
    3.1 生物去除加工试验
        3.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2 试验结果和分析
    3.2 不同金属在培养液中的腐蚀电化学测试
        3.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各种纯金属的加工特性
    3.4 各种纯金属的生物去除模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u基粉末烧结体的生物去除机理分析
    4.1 Cu-Co粉末烧结体及其单质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去除加工
        4.1.1 试验方案设计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Cu和Co单质在同一培养液中的材料去除率
        4.2.1 试验方案设计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Cu-Co烧结体的生物去除机理分析
        4.3.1 微生物在生物去除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4.3.2 Cu和Co在同一溶液中的腐蚀原电池
        4.3.3 溶液中的Cu~(2+)参与Co的腐蚀
        4.3.4 腐蚀原电池和Cu~(2+)参与腐蚀共同作用
    4.4 各种Cu基粉末烧结体的生物去除加工试验
        4.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4.2 试验结果和分析
        4.4.3 Cu基粉末烧结体的加工特性分析
        4.4.4 Cu基粉末烧结体的生物去除机理分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去除加工的工艺参数研究
    5.1 生物去除加工的工艺参数优化
        5.1.1 试验设计
        5.1.2 试验过程和方法
        5.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1.4 参数优化
    5.2 培养液中Fe~(3+)浓度与结合剂材料去除率的关系
        5.2.1 试验方案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在线修整研磨试验研究
    6.1 细菌固定化培养提高细菌浓度的试验
        6.1.1 试验方案
        6.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2 试验材料和方法
        6.2.1 研磨试验装置
        6.2.2 生物在线修整系统
        6.2.3 生物在线修整研磨试验方案设计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1 生物在线修整在粗磨过程中的作用
        6.3.2 生物在线修整在精磨过程中的作用
    6.4 生物在线修整原理和控制方法
        6.4.1 生物在线修整的基本原理
        6.4.2 修整强度的控制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物在线修整磨削试验研究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
        7.1.1 磨削试验装置
        7.1.2 生物在线修整磨削试验方案设计
    7.2 试验结果
        7.2.1 磨削力
        7.2.2 沟槽深度和沟槽底部表面粗糙度S_a
        7.2.3 磨削后的砂轮微观形貌
        7.2.4 磨削后的砂轮消耗
    7.3 生物在线修整对磨削性能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研究成果
    专利情况

(7)Mg-8Y-6Gd-1Nd-0.17Zn(wt.%)稀土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及变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镁合金现状及其应用
        1.1.1 稀土元素的作用
        1.1.2 高稀土含量镁合金的研究
    1.2 半固态成形技术
    1.3 半固态坯料制备方法
    1.4 稀土镁合金变形行为和本构模型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案
    2.3 实验试样制备和工艺
        2.3.1 电磁感应半固态工艺
        2.3.2 SIMA法等温半固态工艺
        2.3.3 压缩实验
    2.4 测试与表征
        2.4.1 差热分析法
        2.4.2 XRD分析法
        2.4.3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2.4.4 SEM分析和EDS分析
        2.4.5 半固态组织定量分析
        2.4.6 合金压缩性能分析
第3章 电磁感应加热制备Mg-8Y-6Gd-1Nd-0.17Zn(wt.%)镁合金半固态坯料
    3.1 引言
    3.2 Mg-8Y-6Gd-1Nd-0.17Zn稀土镁合金显微组织
        3.2.1 铸态合金显微组织
        3.2.2 挤压态合金显微组织
    3.3 半固态坯料的制备
        3.3.1 电磁感应加热温度的影响
        3.3.2 电磁感应加热功率的影响
        3.3.3 分段感应加热的影响
    3.4 电磁感应加热坯料力学性能分析
        3.4.1 室温压缩力学性能
        3.4.2 压缩试样断口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g-8Y-6Gd-1Nd-0.17Zn(wt.%)镁合金半固态SIMA法制备和力学行为
    4.1 引言
    4.2 半固态等温处理组织演变
        4.2.1 等温温度的影响
        4.2.2 等温时间的影响
        4.2.3 晶粒粗化模型分析
    4.3 预变形量对合金半固态组织影响
    4.4 SIMA法与感应加热法组织对比
    4.5 Mg-8Y-6Gd-1Nd-0.17Zn镁合金力学行为
        4.5.1 350℃~450℃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4.5.2 550℃~580℃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4.5.3 本构方程拟合
        4.5.4 方程精准度分析
        4.5.5 变形激活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8)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制芳胺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芳胺制备方法
        1.2.1 催化加氢法
        1.2.2 氢转移还原法
    1.3 多相催化剂在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研究
        1.3.1 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用于硝基化合物还原
        1.3.2 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用于硝基化合物还原
    1.4 芳硝基化合物催化还原反应机理
    1.5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催化剂制备
    2.4 材料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4.6 热重分析
        2.4.7 拉曼光谱分析
        2.4.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4.9 碳氢氮元素分析
    2.5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2.5.1 实验装置
        2.5.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Pt/氮掺杂有序介孔碳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加氢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Pt/N-CMK-3 催化剂制备
        3.2.2 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t/N-CMK-3 表征与分析
        3.3.2 Pt/N-CMK-3 催化芳硝基化合物加氢性能评价
        3.3.3 Pt/N-CMK-3 催化水合肼还原芳硝基化合物性能评价
    3.4 Pt/N-CMK-3 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机理分析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o@氮掺杂碳/多孔氧化硅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Co@CN/SiO_2催化剂制备
        4.2.2 芳硝基化合物催化氢转移还原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CN/SiO_2表征与分析
        4.3.2 Co@CN/SiO_2催化水合肼还原芳硝基化合物性能评价
    4.4 Co@CN/SiO_2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机理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oCu@氮掺杂碳/多孔氧化硅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加氢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o1Cux@CN/SiO_2催化剂制备
        5.2.2 芳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o_1Cu_x@CN/SiO_2表征与分析
        5.3.2 Co_1Cu_x@CN/SiO_2催化芳硝基化合物加氢性能评价
    5.4 Co_1Cu_x@CN/SiO_2催化芳硝基化合物加氢机理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尺寸可控Fe_3O_4纳米粒子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芳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制备
        6.2.2 芳硝基化合物催化氢转移还原实验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表征与分析
        6.3.2 Fe_3O_4催化水合肼还原芳硝基化合物性能评价
    6.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形成机理分析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致谢

(9)TiZrHfNbTa(Mo,V)x系难熔高熵合金的设计及室温动态力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熵合金概述
        1.1.1 高熵合金的定义
        1.1.2 高熵合金的分类
        1.1.3 高熵合金的特点
        1.1.4 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规律
    1.2 难熔高熵合金发展概况
        1.2.1 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
        1.2.2 难熔高熵合金的相和微观组织
        1.2.3 难熔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1.2.4 难熔高熵合金的其它性能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
        2.1.1 制备方法和原材料的选择
        2.1.2 实验材料的制备
    2.2 材料表征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 力学性能测试
        2.3.1 室温准静态力学测试
        2.3.2 室温动态压缩测试
第三章 TiZrHfNbTa(Mo,V)_x合金系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3.1 物化参数判据
    3.2 微观组织
        3.2.1 晶体结构
        3.2.2 微观组织
        3.2.3 微区成分偏析
    3.3 力学性能
        3.3.1 室温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及硬度
        3.3.2 TiZrHfNbTaV_(0.5)的室温准静态拉伸性能
    3.4 固溶强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ZrHfNbTaMo_x高熵合金的室温动态冲击力学性能
    4.1 TiZrHfNbTaMo_x高熵合金在动态压缩下的力学行为
    4.2 TiZrHfNbTaMor_x高熵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及变形机理
        4.2.1 TiZrHfNbTaMo_x合金屈服强度的应变速率敏感性
        4.2.2 TiZrHfNbTaMo_x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位错运动机理
    4.3 本构方程的建立
        4.3.1 Johnson-Cook流变应力本构模型
        4.3.2 Zerilli-Armstrong半经验屈服强度本构模型
    4.4 难熔高熵合金的强度应变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氮掺杂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氮掺杂碳材料简介
        1.2.1 特点
        1.2.2 氮的存在形式
        1.2.3 应用前景
    1.3 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
        1.3.1 原位掺杂合成方法
        1.3.2 后掺杂合成方法
    1.4 氮掺杂碳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1.5 催化应用
        1.5.1 催化氧化
        1.5.2 催化还原
        1.5.3 催化制氢
        1.5.4 氮掺杂碳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活性PtPd/HNCSs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多元醇电化学氧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材料
        2.2.2 表征仪器
        2.2.3 PdPt/HNC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多元醇氧化的电化学活性的研究
        2.3.3 动力学研究和电催化稳定性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效CuCo双金属催化剂用于氨硼烷水解脱氢和串联4-硝基苯酚还原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药品
        3.2.3 氮掺杂碳空心球(HNCSs)的制备
        3.2.4 HNCSs@CeO_2核壳材料的制备
        3.2.5 HNCSs@CeO_2/CuCo材料的制备
        3.2.6 氨硼烷(AB)的催化水解
        3.2.7 催化4-NP还原的过程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催化AB水解产氢
        3.3.3 催化AB产氢性能的研究
        3.3.4 动力学研究和催化稳定性
    3.4 4-NP的串联还原反应
        3.4.1 对串联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
        3.4.2 可重复使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论文总结
    4.1 结论
    4.2 研究展望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Liquid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u-Co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分子高效产氢导向的金属基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昊. 内蒙古大学, 2021
  • [2]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D]. 叶嘉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3]地聚物基吸附剂与催化剂载体微球回收利用重金属的研究[D]. 苏俏俏. 广西大学, 2020
  • [4]金属有机骨架MIL-101的改性与催化性能研究[D]. 陈凤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共还原法制备CuCo催化剂的合成气制低碳醇研究[D]. 水美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2)
  • [6]铜基金刚石磨具生物在线修整机理的基础研究[D]. 马飞. 华侨大学, 2020
  • [7]Mg-8Y-6Gd-1Nd-0.17Zn(wt.%)稀土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及变形行为研究[D]. 刘崇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芳硝基化合物还原制芳胺催化剂的研究[D]. 盛瑶. 上海大学, 2020(02)
  • [9]TiZrHfNbTa(Mo,V)x系难熔高熵合金的设计及室温动态力学行为[D]. 张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氮掺杂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白志勇.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Cu-Co合金在高温等温过程中的液体行为分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