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建枣园应注意三大问题

荒山建枣园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荒山建枣园应考虑三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熙媛[1](2019)在《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性继承,更体现了我们党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1]。”如今红色文化迈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也直接影响着红色主题雕塑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是城市雕塑的一部分,更是作为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也被赋予更高的历史责任感,它以越发浑厚的姿态涌入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因此,针对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尤其是历史革命背景下的红色雕塑的研究,将对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与红色雕塑的关系以及从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入手,对红色雕塑发展历程进行阐述,从设计风格、使用材质、选择颜色三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给予定义,加以区分二者的异同之处;其次,从红色城市的历史革命文化特点入手,其中对项目所涉及的陕北地区的革命文化、地域文化,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得出结论,将历史革命背景下的红色雕塑进行举例分析,总结出与其相关的创作理论与方法;最后,结合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浮雕墙的实际案例,在尊重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让红色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发挥出积极的精神导向作用。力求通过该作品的设计立意,深刻发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以现代人的眼光进一步探索红色雕塑的艺术形式。

魏唯一[2](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陈慧芳[3](2018)在《R家电公司北京区二级配送中心迁址研究》文中指出二级配送中心的上游与城市总仓相连,承接从市内分仓运往消费者手中的货品,其下游与市区各消费网点相连,负责将不同的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往不同的需求区域。其作为公司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节点,既要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又要满足客户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要降低整体物流系统成本,所以需要对城市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详细论证。选址的不合理对于企业物流系统而言,会导致和商品交换的无秩序和低效率;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可能因为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客户需要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布局合理的配送中心可以有效地节约建设、配送流通费用,促进生产、消费的协调和配合,保证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近年来由于R家电公司的业务量迅速增加及相关政策变化,已有的配送中心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动,存在客户满意度下滑、配送及时率下降及配送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等政策发现,未来中心城区人口将向东部及南部迁移,且中心交通枢纽将逐步疏解、物流园区需外建至六环等变动,这些因素促使R家电公司二级配送中心重新进行选址。首先,本文通过SPSS软件对R家电公司北京市各区县家电需求量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及方差分析,合理地预测了 2020年各区县四种不同种类家电的需求量;并通过对各需求点地理位置、固定费用、交通情况及需求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二级配送中心的备选点集合。然后基于客户满意度最大及物流系统总成本最小函数,将两者的商值最大作为目标,建立了一个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时间满意度最大化函数,这改变了传统选址问题中以成本最小化作为单一目标函数的弊端,既保证了物流系统本身的合理化,又充分考虑了客户对于配送服务、时间及数量等要求。最后对所选二级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客户满意度及辐射范围等因素进行讨论,分析了选址结果的合理性,发现迁址前后不仅客户满意度提高,配送及时率、库存周转率等也得到提高,从而配送成本降低,提高了整体经营效率。

于海伦[4](2018)在《城市双修背景下延安废弃设施方塔水库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各类相关设施,它们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如电力输送、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生活生产设施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部分设施被新技术、新材料所取代,不再承担原有既定功能而被废弃,从某种程度上又影响着当下城市的发展,处于“用之不便、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而这些设施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同时又是城市一大物质实体或空间资源。随着我国城市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城市建设迎来了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新时代,并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实现资源合理再配置的核心举措。如何挖掘废弃设施潜力,通过“双修”来实现其功能转型和品质提升,达到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目的,是我们当下需要直接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城市双修角度出发,在对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和废弃设施再利用实践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对废弃设施再利用的要素和模式,并对本研究主题——水库的分类、构成、作用进行了系统剖析,归纳出废弃水库的特征以及影响其再利用的因素;其次,以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有机更新、城市织补及景观都市主义等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废弃设施再利用的相关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城市双修背景下废弃设施再利用的原则、途径,并提出了以保护改造为基础、以织补拓展为核心的再利用方法;最后以延安废弃水利设施方塔水库为实证研究对象,在论证方塔水库特征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于方塔水库再利用的设计实践中。力图通过有效的城市双修举措,探寻对城市废弃设施、尤其是废弃水库的再利用设计方法,为该课题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李媛媛[5](2017)在《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延安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战略发展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所作的长远谋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城市战略发展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范围大都选择市域、县域等行政区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延安市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出符合延安现实情况的战略发展规划已经成为目前延安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延安战略发展转型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托延安地理国情监测及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以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范围,在分析延安地理资源特征以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延安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框架,并将未来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地理国情信息、人口承载量、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1)分析延安地理国情现状特征,总结地形地貌、水文资源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发展状况,并利用GIS软件对研究区土地资源做以评价,梳理城市土地现状条件。同时通过供需平衡法预测研究区未来15年的人口容量以及城市发展规模。(2)在阐述研究区空间结构发展三阶段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其空间结构特征,判断城市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疏解完善,保护圣地;功能分区,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及“二心三轴多片区”的城市空间格局。(3)通过区位熵和偏离-份额分析,以及研究区产业发展现状,梳理延安优势产业基础,并结合中国未来十年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提出适合延安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在研究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提出未来需要划分四大产业园区、构建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十六个产业链,打造五大支撑平台的发展思路,进而探讨老城区、新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分区,并提出新区“两心两谷一带六组团”的产业布局方案。(4)在对研究区近年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四方面调整策略,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使延安市未来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定位,符合延安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要求,保证延安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李旅[6](2016)在《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与规划研究 ——以六安市佛子岭镇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城镇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规划界和国家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下,小城镇建设的数量和速度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变化。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也逐渐遭遇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由早期的“特色缺失”到现在的“特色危机”,阻碍我国小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城镇建设质量,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引导小城镇特色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共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城镇特色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文化趋同”等问题,以小城镇特色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总结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城镇特色特征及形成过程,提出了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的内容,探讨小城镇特色建构的相应规划策略,研究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如何在规划编制中落实。第一,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小城镇特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入手,解读国内外小城镇特色相关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梳理和总结其理论研究趋势和案例实践经验。第二,深入分析小城镇特色的基本属性、可识别性及形成机制,阐述了小城镇特色的作用、小城镇特色有什么特征及小城镇特色的形成过程。第三,根据城镇历史演进分析、城镇现状分析和相关规划解读,提炼城镇特质,提出城镇特色总体定位;从城镇精神特色、城镇行为特色和城镇视觉特色解构城镇特色系统建构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第四,以佛子岭镇为例,根据城镇特色系统建构的内容,分析城镇特色中的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从城镇精神、城镇行为、城镇视觉等角度,对佛子岭镇城镇特质进行提炼,从而提出其城镇特色总体定位;再运用“软性”层面(包括城镇精神、城镇职能和产业经济)与“硬性”层面(包括城镇形态、空间环境、建筑设计和标识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如何在佛子岭镇的城镇规划编制中落实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的内容,引导城镇特色塑造有序推进,从而推动城镇建设合理、有序与健康的发展。

吴昊[7](2014)在《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将会对农村生活、生产带来重要影响。旅游度假型新农村是新农村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相比较其他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旅游度假型新农村更加注重周边自然环境的幽美和谐,历史文化的传承展现以及村民住区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游览、体验、消费等服务设施。本文首先进行了范围界定,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从地形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对居民的影响这一角度探讨了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的类型及特点,从而提炼出适宜于关中地区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区模式。其次,通过针对关中地区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如户县的东韩村、李家岩村、秦岭北麓的罗汉洞村等进行实地考察、入户走访、照片记录以及实地测量。并且结合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梳理以及总结分析,进而得出我国现阶段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最终提炼出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建设中有关生态化发展模式和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内容,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适合于关中地区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区的发展模式。

胡中升[8](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崔海伟[9](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曾恒志[10](2012)在《湘中地区新农村住宅的适宜性建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宅住宅建设量迅速增长。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这种增长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房子虽新,但布局或因循守旧或盲目追随城市住宅,形态混乱、千篇一律。从功能角度来看,当今农宅无法同步满足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节能环保角度来看,较之传统做法,遍布全国各地的粘土砖农宅不仅保温隔热性能下降,导致采暖降温能耗上升,同时浪费耕地资源并形成大量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而由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条件与城市不同,照搬城市住宅的成熟做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不但资源及环境难堪重负,而且受经济条件限制短时间内也是不现实的。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步伐,处于其中的广大农村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城市化是否是其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未来农宅的发展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探寻一条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农宅发展道路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湘中地区农宅,以深入调研为基础,探索适合农村环境、经济、文化的适宜性建造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提出样板房设计方案,以期对湘中地区农宅适宜性建设方面提供一定探讨性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范围及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第二章:国内外适宜技术理论研究及建筑实践。全面了解适宜技术理论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地方性建筑中的适宜技术策略,并总结国内外相关建筑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为湘中地区的农宅建设提供参考;第三章:湘中地区农宅现状调研与分析。首先对湘中地区村庄自然、文化、经济及社会背景进行初步了解,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大量一手资料,了解当地农宅的建设情况及农民的住房需求,总结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后期设计方案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湘中地区农宅建设中的适宜性建造策略。从规划、空间、构造及能源等多个方面提出针对湘中地区农宅的适宜性建造策略;第五章:样板房设计。基于对调研问题的总结及适宜性建造方法的研究,提出湘中地区新农村住宅的设计方案;第六章:作为结语部分对湘中地区农宅建设进行总结及展望。

二、荒山建枣园应考虑三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山建枣园应考虑三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红色文化的兴起
        1.1.2 红色文化的深远影响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框架
    1.7 小结
2.红色雕塑的演变与分析
    2.1 红色雕塑的发展过程
        2.1.1 建党以后的红色雕塑
        2.1.2 建国初期的红色雕塑
        2.1.3 改革开放以后的红色雕塑
    2.2 红色雕塑的发展趋势
        2.2.1 设计风格分析
        2.2.2 使用材质分析
        2.2.3 选择色彩分析
    2.3 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
        2.3.1 红色雕塑的定义
        2.3.2 纪念性雕塑的定义
        2.3.3 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的区别
    2.4 小结
3.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举例分析
    3.1 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特点分析
    3.2 延安南门广场红色雕塑
    3.3 延安凤凰广场红色雕塑
    3.4 延安枣园革命遗址红色雕塑
    3.5 西柏坡革命遗址红色雕塑
    3.6 小结
4.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方法研究
    4.1 红色雕塑设计基本原理及理念
        4.1.1 红色雕塑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4.1.2 红色雕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4.2 红色雕塑的文化特征
        4.2.1 历史文化
        4.2.2 人文文化
        4.2.3 地域文化
    4.3 红色雕塑的空间特征
        4.3.1 点状空间
        4.3.2 线状空间
        4.3.3 面状型空间
    4.4 红色雕塑的需求特征
        4.4.1 审美需求
        4.4.2 互动需求
        4.4.3 社会需求
    4.5 红色雕塑的语言特征
        4.5.1 自然语言
        4.5.2 重力语言
        4.5.3 光影语言
    4.6 小结
5.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雕塑设计实例
    5.1 项目背景分析
        5.1.1 项目概况
        5.1.2 延安地域性文化红色调研
        5.1.3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现状分析
    5.2 雕塑创作思路
        5.2.1 创作构思分析
        5.2.2 创作文化分析
        5.2.3 创作内容选取分析
        5.2.4 创作内涵分析
    5.3 雕塑创作要素
        5.3.1 尺度要素
        5.3.2 视觉要素
        5.3.3 光感要素
    5.4 西北局纪念广场地雕设计
        5.4.1 创作构思分析
        5.4.2 创作内容选取分析
    5.5 雕塑的材质与安装
        5.5.1 雕塑的选材分析
        5.5.2 石材的安装分析
    5.6 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雕塑内涵与现实意义
    5.7 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雕塑整体效果图
    5.8 小结
6.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R家电公司北京区二级配送中心迁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需求预测方法
        1.2.2 选址方法的选择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需求预测模型
        2.1.1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1.2 需求预测模型的选择
        2.1.3 需求预测模型的检验方法
    2.2 配送中心相关理论概述
        2.2.1 配送中心概念
        2.2.2 配送中心选址原则
        2.2.3 配送中心选址相关因素
        2.2.4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2.3 客户满意度
        2.3.1 客户满意度定义
        2.3.2 客户满意度重要指标描述
        2.3.3 客户满意时间窗定义
3 R家电公司配送中心现状及具体问题分析
    3.1 R家电公司配送中心现状
        3.1.1 R家电公司概况
        3.1.2 R家电公司配送中心概况
    3.2 R家电公司配送中心存在问题及迁址动因分析
        3.2.1 已有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
        3.2.2 人口迁移规划导向
        3.2.3 物流园区外建政策
    3.3 本章小结
4 R家电公司2020年产品需求量预测
    4.1 家电产品需求分析
        4.1.1 R家电公司产品需求历史概述
        4.1.2 北京市2020年各区县人口数量及GDP分析
    4.2 家电产品需求预测
        4.2.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4.2.2 需求预测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配送中心选址建模及求解
    5.1 前期准备
        5.1.1 选址方案设计步骤
        5.1.2 备选点选择与评价
    5.2 选址模型构建
        5.2.1 构建模型基本假设
        5.2.2 定义时间满意度函数
        5.2.3 构建选址模型
    5.3 模型求解
        5.3.1 相关数据准备
        5.3.2 模型求解结果
        5.3.3 优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城市双修背景下延安废弃设施方塔水库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废弃设施再利用的必要性
        1.1.2 双修助力废弃设施再利用的政策推动性
        1.1.3 废弃水库在陕北具有普遍性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概念研究
        1.5.1 城市双修
        1.5.2 废弃设施与再利用
        1.5.3 水利设施与水库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
        1.6.1 “城市双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6.2 城市废弃设施再利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6.3 研究现状评述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废弃设施的相关研究
        2.1.1 废弃设施的分类
        2.1.2 影响废弃设施可再利用的要素
        2.1.3 废弃设施再利用的模式
    2.2 水利设施与水库的相关研究
        2.2.1 水利设施的概述及废弃影响因素
        2.2.2 水库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2.2.3 水库与城市的区位关系及作用
    2.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3.1 有机更新理论
        2.3.2 城市织补理论
        2.3.3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
        2.3.4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2.4 城市双修与相关基础理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双修背景下废弃设施再利用方法研究
    3.1 废弃设施再利用的原则
        3.1.1 生态恢复为前提
        3.1.2 尊重现状为基础
        3.1.3 拓展功能为驱动
        3.1.4 营造场所为内核
        3.1.5 大众共享为目标
    3.2 废弃设施再利用的途径
        3.2.1 因本求木、自下而上再利用
        3.2.2 因需而为、自上而下再利用
        3.2.3 因势利导、上下聚合再利用
    3.3 废弃设施再利用的基础——保护改造
        3.3.1 自然要素的生态修复优化
        3.3.2 人工要素的保护修补改造
    3.4 废弃设施再利用的核心——织补拓展
        3.4.1 功能需求的多元拓展
        3.4.2 空间特色的营造重塑
        3.4.3 环境品质的织补提升
        3.4.4 文化内涵的延展融合
    3.5 小结
第四章 方塔水库现状特征研究
    4.1 发展背景特征
        4.1.1 新区建设与上位规划
        4.1.2 中心城区水库分布特征
        4.1.3 区位特征与历史沿革
    4.2 要素形态特征
        4.2.1 构成要素特征
        4.2.2 地貌形态特征
    4.3 现状价值特征
        4.3.1 稀缺资源价值
        4.3.2 情感记忆价值
        4.3.3 生态景观价值
        4.3.4 社会经济价值
    4.4 存在问题及初步应对构想
        4.4.1 库周建设发展状况
        4.4.2 再利用所面临问题
        4.4.3 初步应对构想
    4.5 小结
第五章 方塔水库的保护改造——建构再利用基础
    5.1 保护修复库中水体
        5.1.1 保护水体环境稳定库区水量
        5.1.2 促进水体循环保障水质环境
        5.1.3 生态浮岛引入优化水生系统
        5.1.4 依水打造水景构筑滨水景观
    5.2 因势改造库周地形
        5.2.1 顺势改造利用坡地适度调整
        5.2.2 地形高差处理内外有机衔接
        5.2.3 库滨驳岸改造库形优化提升
    5.3 增补扩充库岸植被
        5.3.1 乡土树种选取适地宜土特色
        5.3.2 群落多样构建乔灌草藤交织
        5.3.3 植物季相搭配风光四时均好
    5.4 改造优化水库库壁
        5.4.1 改造修复利用强化使用功能
        5.4.2 垂直绿化点缀柔化库壁形貌
        5.4.3 库壁景墙修饰靓化库区景观
    5.5 小结
第六章 方塔水库的织补拓展——实现再利用的目的
    6.1 更新拓展水库功能
        6.1.1 多元功能叠合
        6.1.2 依托城市需求
        6.1.3 突显公共服务
    6.2 构筑库岸特色空间
        6.2.1 整体空间格局
        6.2.2 特色空间营造
        6.2.3 天际轮廓控制
        6.2.4 视线通廊构建
    6.3 序化库区交通体系
        6.3.1 内外交通缝合
        6.3.2 动静交通衔接
        6.3.3 游赏系统组织
    6.4 提升库区环境品质
        6.4.1 库城相互融合
        6.4.2 建筑符号加载
        6.4.3 建筑色彩选取
        6.4.4 城市家具配套
    6.5 置入库周文化内涵
        6.5.1 山水文化主宰
        6.5.2 地域文化烘托
        6.5.3 民俗文化镶嵌
    6.6 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5)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延安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地理国情监测的理论综述
        2.1.1 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2.1.2 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
    2.2 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理论综述
        2.2.1 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概念
        2.2.2 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特点
        2.2.3 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2.2.4 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地理国情信息分析
    3.1 地理国情信息评价
        3.1.1 地质地貌特征评价
        3.1.2 水文特征评价
        3.1.3 资源现状评价
    3.2 研究区概况分析
    3.3 研究区用地评价研究
        3.3.1 高程影响因子分析
        3.3.2 坡度影响因子分析
        3.3.3 水体影响因子分析
        3.3.4 交通影响因子分析
        3.3.5 综合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人口承载量预测分析
    4.1 研究区人口现状分析
    4.2 基于需求分析的城市人口承载量预测
        4.2.1 基于现实发展的延续性需求—综合增长法预测城市发展规模
        4.2.2 基于机遇性需求的城市发展规模分析—区域地位法测算城市规模
    4.3 基于供给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4.3.1 土地资源承载力
        4.3.2 水资源承载力
        4.3.3 小结
    4.4 人口承载量预测结果分析
5 空间结构分析
    5.1 研究区空间发展历程
    5.2 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5.2.1 发展现状
        5.2.2 发展中的问题
    5.3 空间发展的思路及调整策略
        5.3.1 空间发展思路
        5.3.2 空间发展策略
        5.3.3 研究区空间布局调整
6 产业发展分析
    6.1 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6.1.1 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6.1.2 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6.2 主导产业分析选择
        6.2.1 区位熵分析
        6.2.2 偏离-份额分析
        6.2.3 国际前沿产业分析
        6.2.4 小结
    6.3 产业发展的思路
    6.4 产业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规划
        6.4.1 研究区与市域产业分工协调
        6.4.2 研究区内部产业分工调整
7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7.1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
        7.1.1 生态系统
        7.1.2 环境条件
    7.2 生态环境建设
        7.2.1 构建生态格局
        7.2.2 建设绿色生态
        7.2.3 构建水土保持分区
        7.2.4 提升生态管理能力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与规划研究 ——以六安市佛子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
        1.1.2 小城镇特色逐渐缺失
        1.1.3 新型城镇化质量追求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小城镇
        1.2.2 城镇特色
        1.2.3 系统建构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城镇特色相关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国外理论研究
        2.1.2 国外实践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国内理论研究
        2.2.2 国内实践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特色形成原理
    3.1 小城镇特色的基本属性
        3.1.1 文化属性
        3.1.2 审美属性
        3.1.3 经济属性
    3.2 小城镇特色的可识别性
        3.2.1 识别原理
        3.2.2 识别特性
        3.2.3 识别要素
    3.3 小城镇特色的形成机制
        3.3.1 形成认识
        3.3.2 形成机制
        3.3.3 形成客体
        3.3.4 形成主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及规划策略
    4.1 特色总体定位
        4.1.1 特色定位依据
        4.1.2 城镇特质提炼
        4.1.3 特色总体定位
    4.2 精神特色系统
        4.2.1 精神特色的内涵
        4.2.2 精神特色的结构特征
        4.2.3 精神特色的规划对策
    4.3 行为特色系统
        4.3.1 行为特色的内涵
        4.3.2 行为特色的结构特征
        4.3.3 行为特色的规划对策
    4.4 视觉特色系统
        4.4.1 视觉特色的内涵
        4.4.2 视觉特色的结构特征
        4.4.3 视觉特色的规划对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以佛子岭镇为例
    5.1 城镇基本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社会发展
        5.1.3 产业经济
        5.1.4 历史文化
    5.2 城镇特色定位
        5.2.1 城镇特色资源
        5.2.2 城镇特色提炼
        5.2.3 城镇特色定位
    5.3 “软性”层面规划
        5.3.1 城镇精神
        5.3.2 城镇职能
        5.3.3 产业经济
    5.4 “硬性”层面规划
        5.4.1 城镇形态
        5.4.2 空间环境
        5.4.3 建筑设计
        5.4.4 标识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地区转型的重要趋势
        1.1.2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旅游度假型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1.2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释
        1.3.1 住区
        1.3.2 生态住区
        1.3.3 新农村住区
        1.3.4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生态住区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概况
    2.1 生态住区发展历程追溯
        2.1.1 国外生态住区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生态住区的发展历程
    2.2 国外生态住区及生态住宅相关理论
        2.2.1 国外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理论
        2.2.2 国外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2.2.3 国外生态住区建设现状及实例
        2.2.4 国外生态住区对我国的启示
    2.3 国内生态住区及生态住宅相关理论
        2.3.1 国内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理论
        2.3.2 国内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2.3.3 国内生态住区建设现状及实例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理论现状研究
    3.1 国内新农村住区发展现状及趋势
        3.1.1 国内新农村住区发展现状
        3.1.2 国内新农村住区发展趋势
    3.2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特点分析
        3.2.1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理念综述
        3.2.2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特点
        3.2.3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3.3 国内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建设实例
        3.3.1 将军关新村现状概况
        3.3.2 将军关新村住区规划
        3.3.3 将军关新村住宅设计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调研分析
    4.1 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建设发展概况综述
        4.1.1 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概述及地理气候条件
        4.1.2 关中地区农村住区发展现状
    4.2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现状调研
        4.2.1 西安市户县东韩村调研
        4.2.2 西安市户县李家岩村调研
        4.2.3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现存问题汇总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及案例研究
    5.1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区规划模式
        5.1.1 住区空间布局的规划模式
        5.1.2 住区功能结构的规划模式
        5.1.3 住区交通系统规划模式
        5.1.4 住区绿化及空间景观规划模式
        5.1.5 住区节能新技术规划模式
    5.2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宅设计模式
        5.2.1 住宅平面布局与空间组合设计模式
        5.2.2 住宅外立面设计与地方材料运用
        5.2.3 住宅设计节约资源生态技术措施
    5.3 秦岭北麓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案例
        5.3.1 旅游资源优势
        5.3.2 罗汉洞村生态住区规划
        5.3.3 罗汉洞村生态住宅设计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二、黄委会的成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沿革
        二、机构设置
        三、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第三节 内部管理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
        三、财务管理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三、严密黄河防汛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一、筑堤坝阻敌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三、花园口合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缘起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二、 实施绿色工程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湘中地区新农村住宅的适宜性建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2.1 研究的范围
        1.2.2 研究的内容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框架
2 国内外适宜技术理论研究及建筑实践
    2.1 适宜技术理论
        2.1.1 当代适宜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2.1.2 地方性建筑中的适宜技术策略
    2.2 国外关于适宜技术的建筑实践
        2.2.1 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实践
        2.2.2 哈桑·法赛的建筑实践
    2.3 国内关于适宜技术的建筑实践
        2.3.1 延安枣园村新型窑居住宅实践
        2.3.2 谢英俊的永续建筑实践
    2.4 本章小结
3 湘中地区农村住宅调研及分析
    3.1 湘中地区村庄的基本概况
        3.1.1 调研村庄的位置
        3.1.2 村庄的自然环境
        3.1.3 村庄的文化背景
        3.1.4 村庄的经济状况
        3.1.5 村庄的空间布局
        3.1.6 村庄的规划现状
    3.2 湘中地区农宅的基本情况调研
        3.2.1 调研的方法及目的
        3.2.2 家庭的基本信息
        3.2.3 农宅的建设情况
        3.2.4 能源的使用情况
        3.2.5 农宅的发展趋势
        3.2.6 建设存在的问题
    3.3 湘中地区农宅的物理环境测试
        3.3.1 测试的目的及意义
        3.3.2 测试的工具及仪器
        3.3.3 室内热湿环境测试
        3.3.4 室内自然通风测试
        3.3.5 室内自然采光测试
        3.3.6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
        3.3.7 测试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湘中地区新农村住宅的适宜性建造策略
    4.1 适宜性建造策略的规划设计
        4.1.1 建设用地规划
        4.1.2 道路交通规划
        4.1.3 居住空间布局
        4.1.4 生态环境规划
    4.2 内部空间的适宜性建造策略
        4.2.1 基于文化适应性的空间建造策略
        4.2.2 基于功能适应性的空间建造策略
        4.2.3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空间建造策略
    4.3 外围护结构的适宜性建造策略
        4.3.1 外墙的适宜性建造策略
        4.3.2 门窗的适宜性建造策略
        4.3.3 屋顶的适宜性建造策略
    4.4 适宜性建造策略中的能源利用
        4.4.1 太阳能的利用策略
        4.4.2 沼气的利用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湘中地区新农村住宅的样板房设计
    5.1 设计概况
        5.1.1 设计的基本背景
        5.1.2 设计的相关要求
        5.1.3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5.2 方案设计
        5.2.1 平面布局设计
        5.2.2 内部空间的演变
        5.2.3 结构形式的选择
        5.2.4 节能技术的运用
    5.3 室内物理环境模拟
        5.3.1 室内温度模拟
        5.3.2 自然采光模拟
        5.3.3 自然通风模拟
    5.4 经济性评价
        5.4.1 湘中地区建筑材料价格
        5.4.2 建筑工程造价估算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荒山建枣园应考虑三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D]. 刘熙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3]R家电公司北京区二级配送中心迁址研究[D]. 陈慧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4]城市双修背景下延安废弃设施方塔水库再利用研究[D]. 于海伦. 长安大学, 2018(01)
  • [5]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延安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研究[D]. 李媛媛.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2)
  • [6]小城镇特色系统建构与规划研究 ——以六安市佛子岭镇为例[D]. 李旅. 安徽建筑大学, 2016(04)
  • [7]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D]. 吴昊. 长安大学, 2014(03)
  • [8]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10]湘中地区新农村住宅的适宜性建造策略研究[D]. 曾恒志. 重庆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荒山建枣园应注意三大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