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8/CD80替代途径增强T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CD28/CD80替代途径增强T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一、Enhancement of T cell immune response to lymphoma cells by CD28/CD80 alternative pathway(论文文献综述)

丁黎莉[1](2021)在《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在体内异常激活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促炎免疫与抗炎免疫系统失衡是促进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骨髓来源的调节性免疫细胞,可通过精氨酸酶(Arginase)-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免疫抑制性受体(immune receptors,IRs)等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含免疫球蛋白和ITIM基序的T细胞免疫受体(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Lg and ITIM domains,TIGIT)作为一种新型的IRs,对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是TIGIT在AP中T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目前尚无报道。白介素(interleukin,IL)-37是新发现的抗炎因子,可通过诱导调节性免疫细胞表型转化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我们在预实验中发现AP患者血浆中IL-37升高。本研究通过分析AP患者体内MDSC、IL-37的变化,结合体外实验进一步阐释IL-37通过影响MDSC的抑制功能,影响AP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flow cytometry,FCM)测定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中HLADR-CD11b+MDSC及其亚群CD66b+CD14-粒细胞样及CD66b-CD14+单核细胞样MDSC比例与数目,并分析与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的相关性。应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测定T细胞增殖法分析HC来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来源的MDSC的抑制功能。应用FCM进一步分析及来源的Arg-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MDSC表面CD155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表达有无差异。(2)应用FCM测定HC及AP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其亚群CD4+、CD8+T细胞比例、数量。测定HC与来AP来源的CD3+T细胞及其亚群CD4+、CD8+T细胞中的IFN-γ的比例及细胞表面TIGIT的差异。分析CD3+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表面TIGIT表达与IFN-γ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之间的关系。(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HC、AP患者血浆IL-37浓度,并检测其与APACHE II评分、MDSC之间的相关性。体外分析IL-37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的MDSC的比例、Arg-1、ROS及MDSC表面CD155的表达变化。将IL-37处理的与未处理的MDSC细胞分别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各孔细胞增殖率。将HC及SAP来源的MDSC与TIGIT+及TIGIT-细胞分别共培养,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变化,揭示抑制细胞可能机制。研究结果:(1)AP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及其亚群G-MDSC、M-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比例及绝对计数增加,且与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正相关。SAP患者来源的MDSC对CD3+T细胞抑制作用增强。SAP来源的MDSC较HC组的Arg-1、ROS、CD155表达升高。(2)AP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其CD4+、CD8+亚群在PBMC中比例及数量减少,且各T细胞亚群IFN-γ分泌减少。AP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TIGIT表达比例较HC组降低。TIGIT+T细胞较TIGIT-T细胞IFN-γ分泌增多,细胞增殖能力增强。(3)AP患者血浆中IL-37浓度较HC升高,与MDSC呈负性相关。IL-37在体外不能诱导PBMC中细胞向MDSC转化,但是可以增强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IL-37在体外降低MDSC的ROS、CD155的表达,对Arg-1表达强度无影响。阻断ROS降低MDSC表面CD155的表达。MDSC对TIGIT+T细胞具有抑制功能,而对TIGIT-T细胞无抑制功能。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MDSC在AP患者体内增多,且MDSC抑制功能增强,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CD155/TIGIT途径实现的。AP患者外周血中IL-37因子升高,IL-37增强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其增强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为探究AP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阻止AP进展为SAP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赵鹏飞[2](2021)在《紫草素/双硫仑仿生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文中提出肿瘤代谢与微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影响脑胶质瘤进程的重要因素。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中包含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多种成分,且处于有利于肿瘤发展的免疫抑制状态。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的代谢模式供能,伴随免疫抑制代谢物(如:乳酸等)的产生,进一步有利于免疫抑制环境的形成,加速肿瘤的生长。许多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产生特异性的肿瘤新抗原,激活局部免疫,从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实现免疫治疗。因此,通过调控肿瘤细胞代谢和诱导ICD重编程TIME是解除免疫耐受的重要策略,对于研究新型的脑肿瘤疗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白蛋白和乳铁蛋白的仿生嵌合纳米给药系统用于共递送双硫仑和紫草素,实现脑胶质瘤靶向和治疗。紫草素是来源于中药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糖酵解的关键酶——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及乳酸产生,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ICD引起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双硫仑是一种不可逆的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抑制剂,本课题发现双硫仑可以有效地抑制ALDH1蛋白家族L1(ALDH1L1),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能量供应的替代途径。同时,双硫仑具有FROUNT抑制作用,能够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因此,联合应用双硫仑和紫草素可通过抑制葡萄糖-糖酵解/叶酸-NADH-ATP代谢轴,激活肿瘤免疫反应,重编程TIME来治疗脑胶质瘤。为了实现脑部药物递送,设计了基于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共递药系统(BSA/LF NP)。研究结果表明,仿生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共递药系统通过多受体介导(SPARC和LRP-1)高效地穿透血脑屏障并蓄积于肿瘤部位。基于共递送策略,双硫仑和紫草素能以协同比例蓄积于脑胶质瘤部位,BSA/LFNP表现出最佳的脑胶质瘤靶向效果,其肿瘤药物蓄积较游离药物组提高了 10倍以上,较BSANP组提高了 1.6倍。机制研究表明,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葡萄糖-糖酵解/叶酸-NADH-ATP代谢轴,耗竭肿瘤细胞内ATP并减少乳酸产生,同时紫草素诱导ICD效应能有效激活T细胞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以及双硫仑介导的TAMs调控,从而发挥免疫治疗的作用。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白蛋白和乳铁蛋白嵌合共递药系统,通过多受体介导实现高效脑胶质瘤药物递送,并通过肿瘤代谢(葡萄糖-糖酵解/叶酸-NADH-ATP代谢轴)和免疫(SHK诱导的ICD激活免疫应答和DSF介导的巨噬细胞调控)的调控作用来治疗脑胶质瘤,为脑部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递药及治疗策略。

汤亚微[3](202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糖代谢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多关节、对称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T细胞亚群分化失衡、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紊乱及自身抗体产生密切相关。免疫细胞的活化需要大量的能量和代谢物供应满足其生物合成的需求,从而完成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的执行;此外,免疫细胞的功能又会受到代谢信号的调控。研究显示,在不同活化状态和病理因素作用下,B细胞通过选择合适的代谢途径介导其增殖、抗体产生等免疫功能。RA患者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提示B细胞功能紊乱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引起RA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尚不清楚。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是一群位于次级淋巴器官生发中心内具有辅助B细胞活化及产生抗体功能的T细胞亚群。近年来,在RA及其它自身免疫病的非淋巴器官中发现能辅助B细胞应答的Tfh-like细胞,在B细胞活化、分化和产生抗体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的本课题旨在揭示RA患者外周B细胞的能量代谢类型及对其功能紊乱的影响,阐明RA炎症微环境调控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代谢机制;此外,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RA患者外周中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关键T细胞亚群及潜在机制。方法分离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流式细胞术检测浆母细胞(CD19+CD27+CD38hi)、浆细胞(CD19+CD138+)百分比,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表达、葡萄糖摄取能力以及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免疫磁珠法分离RA患者和HC外周血中CD19+B细胞,用anti-CD40/Cp G联合刺激1-5天,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中糖酵解和脂肪酸氧化相关限速酶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增殖、凋亡和各亚群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色法检测上清中乳酸含量,在部分培养体系中加入糖酵解抑制剂2-DG、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或脂肪酸氧化抑制剂乙克莫舍;分离HC中CD19+B细胞,分别用含2%胎牛血清、2%RA患者血清和2%健康对照组血清刺激1-5天,在部分实验中加入抗IL-27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增殖、活化、分化、葡萄糖摄取能力及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水平;收集RA患者和HC血清,蛋白芯片方法检测其中440种细胞因子表达,ELISA方法检测IL-27和免疫球蛋白Ig M、Ig G水平,比色法检测乳酸含量,并分析RA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离RA患者CD19+B细胞,体外用重组IL-27刺激1-5天,在部分实验中加入抗IL-27抗体、2-DG或雷帕霉素,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增殖、活化、分化、葡萄糖摄取能力、B细胞表面gp130、WSX-1表达以及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中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色法检测上清中乳酸含量;分离RA患者和HC外周血PBMCs,流式细胞术检测CD4+PD-1+T细胞和CD4+PD-1+Foxp3-T细胞百分比,并分析其数量与RA患者临床指标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D4+PD-1+T细胞和CD4+PD-1+Foxp3-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ICOS、CD40L、HLA-DR、CD38)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IL-4、IL-6、IL-10、IL-21)情况;流式细胞术分离RA患者CD4+PD-1-T细胞、CD4+PD-1+CD25-T细胞CD4+PD-1+CD25+T细胞分别与异基因B细胞共培养8天,流式细胞术检测浆母细胞和浆细胞百分比,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免疫球蛋白Ig M和Ig G水平;磁珠分离RA患者外周CD4+T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anti-TNFR2 antibody(0.25?g/ml)、anti-IL-1?R antibody(0.25?g/ml)、anti-IL-6R antibody(0.5?g/ml)联合anti-CD3 antibody/anti-CD28 antibody(2?g/ml)培养3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PD-1+Foxp3-T细胞百分比、活化和分泌细胞因子情况。结果1.RA患者外周B细胞mTOR-糖酵解信号通路增强促进其功能紊乱的研究:与HC相比,RA患者外周B细胞增殖和活化显着增加、浆母细胞和浆细胞百分比上调、但凋亡细胞百分比无显着差异;RA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M和Ig G水平增加;RA患者外周B细胞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上调,其葡萄糖摄取能力及乳酸水平增加,同时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增强,阻断糖酵解或抑制mTOR信号通路可改善RA患者B细胞功能紊乱;RA患者外周中B细胞脂肪酸氧化相关基限速酶表达上调,加入脂肪酸氧化抑制剂对RA患者B细胞功能紊乱无影响。2.IL-27是RA炎症微环境促进B细胞糖酵解和功能紊乱的关键因子:与健康血清处理组相比,RA患者血清处理后可显着促进B细胞增殖、活化、向浆母细胞和浆细胞分化、抗体产生,同时促进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葡萄糖摄取能力、乳酸分泌和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蛋白芯片和ELISA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显着升高,并与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水平、浆细胞百分比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在RA患者血清处理的培养体系中加入抗IL-27抗体后,可抑制RA血清引起的B细胞增殖、活化、向浆母细胞和浆细胞分化、抗体产生,同时抑制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葡萄糖摄取能力、乳酸分泌和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3.IL-27通过激活mTOR-糖酵解信号通路促进RA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研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B细胞中IL-27受体gp130和WSX-1表达升高,体外重组IL-27刺激可促进RA患者外周B细胞中IL-27受体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重组IL-27刺激可促进RA患者外周B细胞增殖、活化、向浆母细胞和浆细胞分化、抗体产生,同时促进糖酵解相关限速酶表达、葡萄糖摄取能力、乳酸分泌和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在上述培养体系中加入抗IL-27抗体、糖酵解抑制剂或mTOR通路抑制剂后,可明显抑制重组IL-27引起的B细胞功能紊乱、糖酵解以及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4.CD4+PD-1+Foxp3-T细胞辅助RA患者外周B细胞产生抗体的研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中CD4+PD-1+Foxp3-T细胞百分比显着上调,同时其数量与患者自身抗体水平、浆细胞百分比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与CD4+PD-1+Foxp3+T细胞相比,RA患者CD4+PD-1+Foxp3-T细胞表面ICOS、HLA-DR、CD40L和CD38表达明显升高,其分泌细胞因子IFN-?、IL-4、IL-6、IL-10和IL-21能力显着增强;RA患者CD4+PD-1+Foxp3-T细胞Ki67表达明显升高,其表面不表达CD25、部分表达CXCR5;与CD4+PD-1+CD25+T细胞相比,CD4+PD-1+CD25-T细胞可显着促进B细胞向浆母细胞和浆细胞分化,并促进其产生免疫球蛋白Ig M;与未处理的CD4+T细胞相比,加入anti-IL-6R抗体后可抑制RA患者CD4+T细胞中CD4+PD-1+Foxp3-T细胞百分比、活化和分泌细胞因子,而加入anti-TNFR2抗体和anti-IL-1?R抗体则无此作用。结论:RA患者外周B细胞mTOR-糖酵解信号通路增强促进其功能紊乱,血清中IL-27是介导此过程的关键因子;RA患者外周中的CD4+PD-1+Foxp3-T细胞数量增多,并可通过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参与RA发病。

刘璐[4](2019)在《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初步探索PD-1多肽刺激下PD-l/PD-L1免疫抑制轴直接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情况,并通过体外进行验证,同时在PTCL肿瘤组织中探索PD-Ll和癌基因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此探讨PTCL中PD-1/PD-L1免疫抑制轴除通过PD-1调节T细胞功能之外,还可通过PD-L1调控肿瘤细胞内在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新型免疫逃逸机制,并为PTCL患者的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搜索Oncomine公共数据库数据,研究PTCL组织PD-L1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TCL细胞株中PD-L1总表达;PD-1多肽刺激PD-L1高表达PTCL细胞系,采用蛋白质磷酸化组学检测PTCL细胞内在癌基因信号通路活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CL细胞系膜上PD-L1表达;PD-1多肽刺激高表达PD-L1的PTCL细胞系,在0-2h动态检测细胞内在AKT总蛋白和活化AKT(p-AKT)水平的变化,体外验证PD-1/PD-L1直接激活PTCL胞内AKT/mTOR癌基因信号通路。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确诊的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信息。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蜡块,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的表达,分别评价以上两种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石蜡组织中PD-L1和p-AKT表达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分别分析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进一步分析PD-L1和磷酸化AKT的共同表达关系及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结果:Oncomine公共数据库数据显示,相比正常组织细胞,PTCL组织中PD-L1 mRNA高表达;五株PTCL细胞系细胞内总PD-L1也均呈高表达状态;蛋白质磷酸化组学结果显示,PD-1多肽刺激PD-L1阳性的PTCL细胞后胞内405个磷酸化位点出现上调,131个磷酸化位点出现下调,且鉴定到磷酸化位点氨基酸的比例分布丝氨酸最高,为84%,其次为苏氨酸14%,赖氨酸2%;KEGG对鉴定蛋白进行通路分析显示,上调的磷酸化蛋白参包括RNA转运、剪切、DNA复制、赖氨酸降解及AKT/mTOR信号通路等10个信号通路,下调的磷酸化蛋白参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NA转运、MAPK信号通路及HTLV等10种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五株PTCL细胞膜上PD-L1皆呈高表达状态;经人重组PD-l多肽刺激五株PTCL细胞0-2h后,各细胞系内p-AK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所收集75例PTCL患者FFPE研究,多色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TCL组织PD-L1的阳性率为53.3%,p-AKT阳性率为37.3%,其中PD-L1和p-AKT共表达为26.7%。X2检验显示,PD-L1与p-AKT表达为正相关(R=0.280,P=0.015)。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和IPI相关(R=0.278,P=0.016;R=0.280,P=0.015),p-AKT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R=0.255,P=0.027)。Kaplan-Meier(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PD-L1或p-AKT单阳性表达的患者较其阴性表达患者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根据PD-L1、p-AKT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其中PD-L1阳性且p-AKT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PTCL组织中PD-L1 mRNA高表达;PTCL细胞系PD-L1也高表达,PD-1/PD-L1结合导致PTCL细胞内多个磷酸化位点上调或下调,且鉴定到磷酸化位点氨基酸的比例分布丝氨酸最高;上调或者下调的磷酸化蛋白参与多达10个癌基因信号通路的调控;2.PTCL细胞在细胞膜上高表达PD-L1,PD-1/PD-L1通路可直接激活PTCL肿瘤细胞内在AKT/m TOR癌基因信号通路。3.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的阳性表达率为53.3%和37.3%,PD-L1和p-AKT表达皆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另外PD-L1表达还与IPI评分相关;4.PTCL患者组织PD-L1和p-AKT共表达为26.7%,二者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PD-L1或p-AKT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预后更差,总生存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根据PD-L1、p-AKT表达情况,将患者进一步分为4组,其中PD-L1阳性且p-AKT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徐建丽[5](2018)在《亲缘间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PBSC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移植后aGVHD与共刺激分子B7家族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PBSC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临床疗效,并分析移植后免疫重建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分析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共刺激分子B7家族与其的关系,以期初步探讨a GVHD发生的机制,从而建立我们独特RH-PBSCT模式并不断进行优化。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RH-PBSCT模式进行移植的154例患者(RH组),分析植入、DFS、OS、GVHD、感染、NRM及复发,并与同期行同胞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MS-PBSCT)的115例患者(MS组)进行了比较。对其中118例患者(RH组78例,MS组40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数目;使用流式细胞CBA及ELISA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及TGF-β、B7家族,分析移植后两组免疫重建规律及B7家族变化,a GVHD对RH组免疫重建及B7家族变化的影响。结果:1.(1)RH组有1例患者未植入,MS组全部植入成功。3年的DFS和OS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9,P=0.159)。(2)RH组a GVHD的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MS组[(61.1±3.9)%比(33.9±4.4)%,P<0.05],但Ⅱ~Ⅳ度和Ⅲ~Ⅳ度a GVHD的累计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36.7±4.5)%比(25.1±4.2)%,P=0.494;(11.8±3.1)%比(8.0±2.7)%,P=0.368];RH组与MS组c GVHD及局限性c GVHD的累积发生率无差异[(59.2±4.4)%比(69.4±4.8)%,P=0.731;(51.7±4.6)%比(49.0±5.8)%,P=0.151],RH组广泛性c GVHD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MS组[(14.3±4.2)%比(42.1±6.3)%,P=0.01];RH组皮肤型a GVHD的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MS组,而肝脏和消化道发生a GVHD的累计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RH组以皮肤c GVHD为主,MS组以肝脏cGVHD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a GVHD的发生与HLA配型、相合位点数有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HLA配型是发生a GVH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HLA配型、疾病状态、a GVHD的发生是发生c GVHD的危险因素;(3)感染、NRM及复发、间质性肺炎累计发生率在RH组及MS组无明显差异[(64.6±3.7)%比(40.3±4.2)%,P>0.05,P=0.120,P=0.820,P=0.832];出血性膀胱炎、带状疱疹的累计发生率RH组高于MS组[(36.1±3.8)%比(17.7±3.3)%,P<0.05;(15.9±2.9)%比(8.5±2.4)%,P=0.049]。移植前后巨细胞病毒抗体及DNA阳性率、EB病毒DNA两组无明显差异(P=0.928,P=0.883,P=0.653)。2.1移植后RH组与MS组相比,CD3+T、CD8+T、B细胞、NK细胞在移植后恢复两组之间无差异,移植后CD4+T、CD4/CD8比例在RH组恢复慢,与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IFN-γ水平在移植后均有升高,RH组升高水平及持续时间较MS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4及IL-10水平在移植后均有降低,IL-4在RH组移植前后均检测不出,而MS组持续低水平,两者有统计学意义;RH组及MS组IL-10水平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RH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IL-17及TGF-β水平下降明显,而MS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a GVHD后RH组CD3+T、CD4+T、CD8+T、CD4/CD8比值、总B细胞、NK细胞与未发生a GVHD组变化无明显差异,IL-4、IL-17、TGF-β血清水平高于未发a GVHD患者(P=0.02,P=0.006,P=0.031)。患者在发生a GVHD后Treg细胞数量显着低于未发生a GVHD患者(P=0.006)。IL-10水平在未发生a GVHD患者血清逐渐增加,但在发生III-IV度a GVHD患者明显降低(P<0.05)。3.1移植后B7-1水平在移植后逐渐升高后再下降,MS组B7-1总体水平高于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在a GVHD发生后,MS组3月、6月、9月时B7-1水平低于未发生GV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1水平在移植后MS及RH组中均升高,两组之间无差异;RH组未发生GVHD患者PD-1水平较发生GVHD者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意义(P=0.039)。PD-L1水平在移植后降低,RH组恢复快于MS组,但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MS组发生a GVHD患者组PD-L1水平高于未发生a GVHD组,两者差异有意义(P=0.02)。2RH组发生a GVHD后患者PD-1水平低于未发生a GVHD患者,而TGF-β水平升高,相关性分析中两者呈负相关,B7-1水平发生a GVHD者也低于未发生a GVHD患者。结论:我们独特的RH-PBSCT模式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虽然总的a 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MS-PBSCT,但重度a GVHD发生率并不高,主要的发生部位为皮肤;RH-PBSCT后1年内CD4+T细胞及其各个亚群均存在免疫重建延迟,RH组血清IL-4、IL-17、TGF-β水平的升高和Treg及IL-10水平降低对a GVHD早期临床诊断的确立能提供帮助。RH-PBSCT后未发生a GVHD时B7-1水平显着低于MS-PBSCT,而RH-PBSCT后发生a GVHD时B7-1水平与未发生a GVHD患者比较无差异,表明我们独特的RH-PBSCT模式可能通过B7家族中B7-1参与a GVHD的调控,从而降低重度a GVHD发生率。

丁荃荃[6](2017)在《Ficolin-2/A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及其激活免疫细胞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人类血清中的ficolin是一组寡聚体凝集素,它的结构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和Clq非常相似,且在宿主抵抗微生物感染第一道防线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有三种ficolins在人体内被发现,分别是L-ficolin/P35(FCN2 or ficolin-2),M-ficolin(FCN1 or ficolin-1)和 H-ficolin/Hakata antigen(FCN3 or ficolin-3)。在小鼠体内,也有两种ficolins被发现,分别是ficolin-A和ficolin-B。小鼠的ficolin-A对应人的ficolin-2,它们主要都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到外周循环系统中。Ficolin-2是由胶原样结构域(collagen-likeregion,CLR)和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fibrinogen-like domain,FBG)组成。Ficolin-2的FBG可以结合糖分子。很多疾病存在ficolins的异常表达,例如病毒感染和结核杆菌感染。且ficolins可以结合病毒和细菌的糖蛋白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感染。最近有文献报道,ficolin-3可以通过补体凝集素途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然而,ficolin-2联合免疫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有很多未知。目的:研究免疫介导的ficolin-2在结肠癌和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夹心ELISA的方法比较肿瘤病人与健康人血清中ficolin-2蛋白浓度的差异;通过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和不同免疫细胞去除小鼠荷瘤模型,研究ficolin-2抗肿瘤效应以及涉及的免疫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ficolin与细胞的结合能力;用ELISA方法检测ficolin蛋白刺激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用Transwell方法检测ficolin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ficolin对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混合淋巴细胞(MLR)反应检测ficolin-2刺激APCs对CD8+ T细胞增殖和杀伤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ficolin-AKO小鼠脾脏与肝脏Wnt肿瘤信号通路各分子的表达。结果:肿瘤病人血清中ficolin-2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Ficolin-2/A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背部肿瘤的生长,且增加肿瘤组织中浸润的Ml型巨噬细胞和CD8+ T细胞;当去除荷瘤小鼠体内早期巨噬细胞和CD8+ T细胞后,ficolin-2/A的抗肿瘤作用消失;Ficolin-2/A蛋白能在体外结合CT26细胞、Lewis细胞、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Ficolin-2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Ficolin-2蛋白通过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当阻断巨噬细胞IL-6、IFN-γ和TNF-α的分泌时,ficolin-2的肿瘤抑制能力下降;Ficolin-2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活化进而促进CD8+ 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Ficolin-2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TLR4的结合来发挥抗肿瘤作用;Ficolin-A基因敲除小鼠高水平表达Wnt、β-catenin和Cyclin D1分子。结论:多种肿瘤病人血清中的ficolin-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Ficolin-2/A具有抗肿瘤作用,且该过程依赖早期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Ficolin-2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Ficolin-2通过增加巨噬细胞和DC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进而促进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能力;Ficolin-2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TLR4受体的结合来发挥抗肿瘤作用。Ficolin-2/A可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化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叶志坚[7](2013)在《T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正常脏层和壁层胸膜构成的闭合腔隙内有一层稀薄的浆膜腔液,称为胸膜腔液,在呼吸运动中起着润滑的作用,其生成与吸收处于相对恒定的动态平衡当中。当胸膜受到恶性肿瘤侵犯或病原体感染等病理状态下,存在胸膜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壁层胸膜淋巴管堵塞等因素,从而导致胸膜腔液生成过快和(或)吸收减缓,过多的富含蛋白质和细胞成分的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便形成了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或并发症,但由于长期较少受到学界的重视,至今为止,从其免疫发病学机制到临床诊疗处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阐明。胸腔积液疾病中,以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占的比重较大,其是指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的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50%以上,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是其主要的病因,约占90%以上。恶性胸腔积液是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晚期发生胸膜转移的结果,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而预后甚差,其中位生存期仅4—6月;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结核病的其中一种类型,虽然是可治疗的疾病,然而随着免疫相关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感染增多等因素的出现,目前仍然属于医疗、社会、经济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细胞成分以T淋巴细胞占优势,其中又以CD4+的辅助性T(Helper T cell,Th)细胞为主。Th细胞是贯通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和维持中扮演核心角色。自从二十多年前发现Th1和Th2细胞以来,至今已有多个新的Th亚群被陆续地发现,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IL-17分泌性Th细胞(Th17)、Th9、Th22等。它们是受到不同的疾病免疫微环境刺激后,从初始(Na ve)CD4+T细胞分化而来,并具有各自的独特生物学功能特征,介导着截然各异的免疫学效应。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些新型Th亚群在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的表型和免疫学活性研究甚少。因此,本系列研究瞄准国际前沿领域,对这些T细胞亚群的生物学特征、所介导的免疫反应、以及如何参与胸膜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展开了研究。除了加深人们对这些重要的T细胞亚群免疫学特性的认识、从崭新的角度出发来阐明胸膜疾病的发病学机制之外,还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肿瘤性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干预途径和理论依据。本论文的系列研究围绕着T细胞亚群在淋巴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学特征,总共展开了6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白细胞介素-17分泌性CD4+T淋巴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发生和分化机制目前已知,分泌白介素(IL)-17的辅助性T淋巴(Th17)细胞在人类的某些恶性肿瘤环境中显着增多。但人们对于恶性胸腔积液(MPE)中的Th17细胞调节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仍知之甚少。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双染法,探讨了Th17在肺癌转移所致胸腔积液患者的MPE及外周血中的分布、表型特点,同时探讨了细胞因子对Th17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影响,以及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对Th17的体外趋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外周血相比,MPE中的Th17细胞的数量显着增多。体外研究发现IL-1β、IL-6、IL-23、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均能够促进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定向分化。在体外趋化实验中可观察到,MPE对Th17细胞具有趋化活性,此种趋化性可被抗CCL20或/和抗CCL22单克隆抗体部分阻断。研究数据还显示,MPE中Th17细胞的聚集预示患者预后有所改善。因此,MPE中Th17细胞增多的原因可能在于胸膜腔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对Th17细胞定向分化和扩增起到刺激作用,胸膜腔内的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对可以募集外周血Th17细胞浸润到胸膜腔。本部分研究提示,在肿瘤疾病中针对对Th17细胞亚群进行调控和增强免疫的策略,可有助于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本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Immunology》(IF=5.788):Generation anddifferentiation of interleukin-17-producing CD4+T cells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JImmunol2010;185:6348-6354.第二部分恶性胸腔积液中的CD39+调节性T细胞通过LAP依赖性途径抑制Th17细胞发生和分化过程现有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s)和IL-17分泌性辅助性T(Th17)细胞均参与了人类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然而对于恶性胸腔积液(MPE)中Tregs对Th17细胞发生分化的调节却研究甚少。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患者MPE和外周血中CD39+Tregs和Th17细胞数量,同时研究Tregs对Th17细胞发生分化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与外周血相比,MPE中CD39+Tregs和Th17细胞数量均显着增多,并且这两个细胞亚群数量之间呈负相关。MPE中IL-1β,IL-6和TGF-β浓度亦高于相应的同源外周血清,MPE中CD39+Tregs表面能够表达潜在型结合肽(Latency associated peptide, LAP)。CD39+Tregs可抑制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定向分化,这种抑制效应随这CD39+Tregs数量增多而增强,当加入LAP阻断抗体后CD39+Tregs介导的抑制效应被逆转。本部分研究提示,CD39+Tregs可以通过LAP依赖性途径抑制Th17细胞的发生和分化过程。*本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Respiratory Research》(IF=3.360):CD39+regulatoryT cells suppress gen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17cells in human malignant pleuraleffusion via a LAP-dependent mechanism. Respir Res2011,12:77.第三部分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胸膜间皮细胞促进IL-22分泌性CD4+T细胞的分化和募集根据研究报道, IL-22分泌性辅助性T(Th22)细胞参与了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然而关于结核性胸腔积液(TPE)中Th22细胞的分化与免疫调节机制尚未明确,本部分研究旨在阐明Th22细胞分化及其向胸腔浸润的机制,以及与胸膜间皮细胞之间的相互免疫调节机制。我们检测了TPE和外周血中Th22细胞的分布及表型,探讨了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胸膜间皮细胞(PMCs)的抗原提呈作用对Th22细胞定向分化过程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MCs分泌的趋化因子对Th22细胞的趋化活性。本部分研究结果显示,TPE中Th22细胞数量较外周血中明显地增高。IL-1β,IL-6,和/或TNF-α能够促进CD4+T定向分化为Th22细胞。PMCs可表达CCL20,CCL22,和CCL27,TPE以及PMC培养上清能够募集外周血中的Th22细胞浸润到胸膜腔,此趋化效应可被抗–CCL20,–CCL22,和–CCL27中和抗体部分阻断。IL-22和IL-17可以显着地促进PMCs的损伤修复。另外,PMCs能够通过提呈结核特异性抗原,促进CD4+T细胞增殖及Th22细胞的发生分化。因此,本部分研究提示,胸膜腔中的细胞因子以及PMCs分泌的趋化因子可能是引起TPE中Th22细胞数量增多的原因,TPE中PMCs与Th22细胞间存在协同关系。PMCs是一种新型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刺激CD4+T细胞增殖并且分化为Th22细胞。*本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Medicine》(IF=11.080):Differentiation and recruitment of Th22cells stimulated by pleuralmesothelial cells in tuberculous pleuris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2;185:660-669.第四部分恶性胸腔积液中的IL-22分泌性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根据研究报道,Th22细胞与人类癌症的发病过程有关,然而恶性胸腔积液(MPE)中Th22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调节尚不为人知。本部分研究发现,MPE中Th22细胞增多,并且其分泌的IL-22能够显着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促进其向胸膜组织方向迁移,IL-22还增强A549细胞与胸膜间皮细胞层的相互粘附。本部分研究提示,Th22细胞在胸腔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募集浸润胸膜腔,其在人类恶性胸腔积液环境中对肿瘤细胞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本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Cancer Letter》(IF=4.238):Interleukin22producingCD4+T cells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Cancer Lett2012;326:23-32.第五部分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胸膜间皮细胞促进Th9细胞分化和募集最新发现的IL-9分泌性CD4+T(Th9)细胞参与了组织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但Th9细胞在结核病中的分化和免疫调节机制尚不明确。本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外周血而言,结核性胸腔积液(TPE)中Th9细胞数量明显增高,具有效应性细胞的表型特征。体外实验证实TGF-β在初始CD4+T细胞分化为Th9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而联合IL-1β,IL-4或IL-6可以进一步促进Th9细胞的分化。TPE和PMCs培养上清对Th9细胞具有趋化活性,而抗–CCL20中和抗体可以部分阻断此趋化效应。IL-9具有促进胸膜间皮细胞损伤修复,抑制IFN-γ诱导的胸膜间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此外,胸膜间皮细胞能够通过递呈抗原促进Th9细胞定向分化。本部分研究揭示了Th9细胞新的功能特征,尤其是结核感染人体时Th9细胞与胸膜间皮细胞之间的免疫调节协同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胸膜间皮细胞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促进Th9细胞分化。*本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PLoS ONE》(IF=4.092):Differentiation andrecruitment of Th9cells stimulated by pleural mesothelial cells in human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infection. PLoS ONE2012;7: e31710.第六部分恶性胸腔积液中IL-9分泌性CD4+T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据报道称, IL-9分泌性CD4+T(Th9)细胞与炎症反应和免疫疾病密切相关,然而Th9细胞与恶性疾病的关系尚未见研究报道。本部分研究旨在阐明恶性胸腔积液(MPE)中Th9细胞的分化机制,揭示其对肺癌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我们检测了MPE和外周血中Th9细胞的比例,及其与Th1、Th17细胞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了促炎细胞因子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s)在体外对Th9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同时探讨了IL-9、IL-17和IFN-γ对肺癌细胞的作用以及其过程中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本部分研究结果显示,MPE中Th9、Th17和Th1细胞比例均较外周血明显增高,而MPE中Th9细胞数量增多的原因可能在于局部促炎细胞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的促进作用。IL-9和IL-17通过激活STAT3通路,显着地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IFN-γ则通过激活STAT1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此外,IL-9和IFN-γ显着地促进肺癌细胞与胸膜间皮细胞层之间的相互粘附,而IL-17则不具备这种作用。本部分研究提示,MPE中数量增多的Th9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对肺癌细胞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本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Medicine》(IF=11.080):Differentiat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9producingCD4+T cells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2;186:1168-1179.

李崴[8](2010)在《抗CD3/抗CD19及其二硫键稳定构型的微型双功能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骨髓造血系统和淋巴结并弥漫全身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放化疗对于早、中期患者疗效满意,但对于晚期患者则疗效欠佳,尤其是病理分级较低的患者比如慢粒或套细胞淋巴瘤。近年来,基于抗体的生物治疗因为其特异靶向性、高亲和性收到了良好效果。微型双功能抗体是继单克隆抗体之后一种新型抗体药物,它是基因工程抗体的一种形式,仅由抗体的VL和VH片段构成,通常是抗XAVL/抗XBVH片段和抗XBVL/抗XAVH片段之间通过分子间力形成二聚体,它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可选择性募集效应细胞到靶细胞周围,介导特异性杀伤作用。CD19分子表达于干细胞外的B淋巴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均有表达,CD3分子表达于T细胞和NK细胞,本实验基于此构建抗CD3/抗CD19 (Diabody)微型双功能抗体,并且为增强其稳定性进一步改造为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 19 (ds-Diabody)微型双功能抗体,表达并纯化后测定它们体内外生物学活性和介导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方法用重叠PCR (Overlap PCR)和PCR方法,构建抗CD3/抗CD19表达载体pAYZCD3CD19,再用PCR法通过引物在抗CD3VL-100位和抗CD3VH-44位引入半胱氨酸突变,构建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 19表达载体pAYZdsCD3CD19,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16C9进行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经6×His-tag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12%SDS-PAGE电泳及westen-blot鉴定。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竞争性免疫荧光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ACS)检测双功能抗体与CD19+Raji细胞和CD3+Jurkat细胞的结合活性,将2种双功能抗体在0.2%的人血清白蛋白中37℃温育不同时间点至72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FACS检测其结合活性,并比较二者的稳定性。利用非放射性荧光染料Calcein-AM进行抗体介导的体外特异性杀伤活性检测,Ficoll-Hypaque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流式细胞术从中分选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首先以Raji细胞为靶细胞,按不同效靶比,不同抗体浓度设组,以PBS,抗CD3scFv+抗CD3scFv抗体及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为对照,另设CD19-k562细胞为非相关靶细胞组,比较双功能抗体介导特异性体外杀伤活性。取上述杀伤实验效靶比25:1,抗体浓度500ng/ml各组,ELISA法比较激活的T细胞分泌IL-2,IL-4的量,FACS检测T细胞表面标记CD25和CD69激活后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A (GranzymeA)的释放,FACS检测T细胞凋亡的变化。建立Balb/c裸鼠Raji细胞移植瘤模型,以PBL联合Diabody及ds-Diabody间隔7天尾静脉给药一次,共给药3次,Diabody和ds-Diabody设立3个浓度梯度,并以PBS, PBL,抗CD3scFv+抗CD19scFv抗体及抗CD3/抗PgP抗体为对照,建立k562细胞移植瘤模型作为非相关细胞对照组,观察抗体体内毒性反应,根据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评价疗效。取不同终浓度的抗代谢类化疗药阿糖胞苷(Ara-C),作用Nalm6细胞72h,FACS测定CD80和CD86表达。取不同终浓度Ara-C作用Nalm6细胞72h,MTT法检测Ara-C对Nalm6的抑制率。确定使Nalm6细胞CD80和CD86表达升高但又不产生抑制效果的Ara-C终浓度。Calcein-AM法测定双功能抗体联合Ara-C或单独介导T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并测定激活的T细胞分泌IL-2, IL-4的量,表面标记CD25和CD69的表达变化,Perforin和GranzymeA的释放,以及T细胞凋亡的变化,具体方法同前。结果基因重组质粒pAYZCD3CD19和PAYZdsCD3CD19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构建成功。Diabody和ds-Diabody能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经6×His-tag蛋白纯化柱纯化,浓缩后产量均为约5mg/L。12%SDS-PAGE显示Diabody在28kD和26kD各有一条带,western-blot在28kD显示有带,与理论相符。ds-Diabody非还原性SDS-PAGE中,在45kD可见1条带(空间构象使电泳分子量小于实际分子量),western-blot在同一位置显示有带;还原性SDS-PAGE显示45kD消失,在28kD和26kD各有一条带,western-blot在28kD显示有带,这些均与理论相符,45kD为二硫键稳定的二聚体,在还原剂巯基乙醇作用下二硫键断开,形成28kD和26kD的2条带。表达产物经纯化定量均可达5mg/L。FACS检测Diabody和ds-Diabody可与CD19+Raji细胞和CD3+Jurkat细胞特异结合,并能竞争性抑制单抗HIT3a和HIT19a与上述细胞的结合。体外血清稳定性实验ds-Diabody37℃72h后活性基本不变,而Diabody则递减至消失,证明ds-Diabody比Diabody更加稳定。Diabody和ds-Diabody体外介导T细胞杀伤靶细胞Raji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p<0.05),激活T细胞分泌IL-2、IL-4,释放Perforin和GranzymeA的量及CD25和CD6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 Diabody和ds-Diabody均能有效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而ds-Diabody介导的抑制作用较Diabody增强近1倍。终浓度为0.25μmol/l Ara-C使Nalm6细胞CD80(B7.1)表达升高,而CD86(B7.2)表达不变,该浓度不会产生对Nalm6的抑制作用。Diabody和ds-Diabody体外介导T细胞杀伤Nalm6 (Ara-C)的效果比Nalm6明显(p<0.05), Nalm6 (Ara-C)组激活T细胞分泌IL-2, IL-4,释放Perforin和GranzymeA的量及CD25和CD6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alm6组(p<0.05),而T细胞凋亡率低于Nalm6组(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抗CD3/抗CD19和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19微型双功能抗体,改造后的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19双功能抗体抗原结合活性和体外介导T细胞发挥杀伤效应的能力没有明显改变,而体内稳定性大大增强,介导T细胞杀伤移植瘤的作用增强近1倍;非抑制剂量化疗药阿糖胞苷使Nalm6细胞CD80表达升高,联合双功能抗体使体外介导T细胞杀伤靶细胞Nalm6的效果提高近20%。

孙军刚[9](2010)在《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CTLA4Ig联合shRNA阻断树突细胞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并探讨其抗排斥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细胞因子选择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应用已构建的针对B7-1(CD80)及B7-2(CD86)的shRNA质粒载体pB7shRNA转染DC,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水平: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置A组(异系对照组)、B组(未转染DC组)、C组(转染DC组)、D组(CTLA4-Ig治疗组)、E组(未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F组(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评定术后7天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移植物中I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体外培养,每只小鼠可获得1.5-2×107个骨髓来源DC,细胞具备典型树突状结构,pB7shRNA质粒载体转染DC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变化由93.57%、70.07%分别下降至30.83%、40.06%,而MHCⅡ、CD11c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异系对照组和未转染DC组相比,转染DC+CTLA4-Ig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25天vs 8天和8天,P=0.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降低(x2=30.602, P=0.000); I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00); IL-2mRNA表达与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942,P=0.000)。结论:pB7shRNA可显着抑制小鼠骨髓DC B7表达。术前输注pB7shRNA转染DC联合术后应用CTLA4-Ig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有明显的抗排斥作用,其机制可能为pB7shRNA转染DC及CTLA4-Ig联合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诱导异系受体T淋巴细胞无能。

林歆胜[10](2008)在《树突状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研究》文中认为1.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人体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 cell,APC),它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Na?ve T cell)增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1),也是调节T细胞分化方向的主要APC。另外,当成熟DC缺乏时,非成熟DC与T细胞之间的短暂、持续、不稳定的作用即产生T细胞的免疫阴性选择,产生了免疫耐受(2)。既能诱导免疫应答又能诱导免疫耐受的DC在炎症性及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鼻息肉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但目前学者多倾向于炎症性及变态反应性等多因素病因。有学者将鼻息肉分为炎症性息肉和变应性息肉,前者以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后者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3)。而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鼻息肉最具特征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所导致的,其中IL-5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主要细胞因子。而在鼻息肉疾病初始阶段,IL-5的主要来源是Th2细胞(4)。鼻息肉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且存在Th1/Th2比例失衡,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普遍的优势(5,6)。但是,鼻息肉组织中存在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已经是处于炎症反应中、高级阶段的病理现象,我们对鼻息肉炎症免疫反应初级阶段的病理现象还缺乏认识。1993年,日本学者Yoshimi(7)发现鼻腔正常黏膜中存在少量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绝大部分为DC),而鼻炎患者的鼻腔黏膜中朗格罕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这一发现说明以DC为主的朗格罕细胞参与了鼻腔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我们设想DC在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有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对这一设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记及低照度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检测方法,观察DC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分析其意义,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DC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并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激素治疗对鼻息肉组织中DC的影响。如果这一设想得到实验证实,就有可能发展从鼻息肉发病的初级阶段研究鼻息肉发病机制的新思路,加深和丰富我们对鼻息肉发病机制的认识,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2.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06年10月2007年9月住院鼻息肉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采集手术切除标本45份;选取同时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鼻中隔矫正术住院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下鼻甲黏膜组织标本10份。并将试验组根据术前有无激素治疗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即激素组24例和无激素组21例。所有标本按要求处理后进行下列实验。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S-100的表达情况。⑵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及低照度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检测方法检测组织中CD1a/CD40同时表达的情况。3.结果⑴鼻息肉组中S-100表达高于下鼻甲组,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⑵鼻息肉组中CD1a、CD40双染阳性细胞即DC分布面积、数量及密度与下鼻甲组比较,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⑶DC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下层,靠近上皮的位置DC的数目相对密集,以黏膜下固有层中浸润最多,有着由外向内递减的趋势,DC的大小及形态不一,鼻息肉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中未见DC分布。另外,也有少量DC分布在腺体周围。其他部位仅见极少量DC。⑷激素组、无激素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DC总面积、DC总数及DC细胞密度,其P﹤0.01,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激素组与无激素组之间DC总面积、DC总数及DC密度,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结论⑴鼻息肉组织中S-100及CD1a阳性细胞明显较正常下鼻甲黏膜增多,说明鼻息肉组织中DC数量明显增多,DC在鼻息肉的发病中一定发挥了关键的或者核心的作用。⑵CD40阳性说明DC已具备了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能力,处于可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阶段。DC与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促使鼻息肉组织中Th1/Th2比例失衡,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普遍优势的重要因素。而Th2分泌的IL-5等的表达水平上调又促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组织。⑶糖皮质激素能显着降低鼻息肉组织中DC的数量。糖皮质激素可抑制DC的迁移聚集,抑制抗原递呈,抑制T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炎症及变应性反应。⑷DC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固有层,有从外向内递减的趋势,说明黏膜下固有层是DC与其他炎性细胞相互作用的场所。

二、Enhancement of T cell immune response to lymphoma cells by CD28/CD80 alternative pathwa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hancement of T cell immune response to lymphoma cells by CD28/CD80 alternative pathway(论文提纲范文)

(1)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急性胰腺炎
        1.1.1 急性胰腺炎概述
        1.1.2 AP的发病机制
    1.2 调节性免疫细胞
        1.2.1 调节性T细胞
        1.2.2 调节性B细胞
        1.2.3 调节性NK细胞
        1.2.4 调节性DC细胞
        1.2.5 调节性巨噬细胞
    1.3 髓源性抑制细胞
        1.3.1 髓源性抑制细胞概述
        1.3.2 MDSC的产生与分化
        1.3.3 MDSC的功能
        1.3.4 影响MDSC功能的因素
        1.3.5 MDSC与疾病
    1.4 TIGIT
        1.4.1 耗竭性T细胞概述
        1.4.2 TIGIT概况
        1.4.3 TIGIT在肿瘤中的研究
        1.4.4 TIGIT在移植中的研究
        1.4.5 TIGI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
        1.4.6 TIGI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
    1.5 IL-37
        1.5.1 IL-37 的调控作用
        1.5.2 IL-37 在疾病中的作用
    1.6 MDSC与 TIGIT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1.7 展望
第2章 AP患者中MDSC数量及功能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试剂耗材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对象
        2.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2.3.3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PBMC
        2.3.4 细胞计数
        2.3.5 细胞表面染色
        2.3.6 体外刺激PBMC实验
        2.3.7 细胞内染色
        2.3.8 流式分选MDSC细胞
        2.3.9 磁珠分选CD3~+T 细胞
        2.3.10 MDSC抑制实验
        2.3.11 抑制实验检测
        2.3.12 ROS染色
        2.3.13 统计学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HC、MAP、SAP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特点
        2.4.2 MAP、SAP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升高
        2.4.3 SAP患者腹腔积液中MDSC细胞比例较外周血升高
        2.4.4 AP患者外周血中MDSC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2.4.5 G-MDSC和 M-MDSC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2.4.6 SAP患者外周血中MDSC对 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
        2.4.7 AP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中 MDSC中 Arg-1、ROS分析
        2.4.8 AP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中MDSC表面CD155 表达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TIGIT在 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试剂耗材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3.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3.3.3 外周血PBMC的获取
        3.3.4 细胞计数
        3.3.5 细胞表面染色
        3.3.6 PBMC体外刺激实验
        3.3.7 细胞内染色
        3.3.8 流式分选CD3~+TIGIT~+、CD3~+TIGIT~-细胞
        3.3.9 细胞增殖实验
        3.3.10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3.3.11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AP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CD3~+CD4~+、CD3~+CD8~+ T细胞百分比及数量减少
        3.4.2 AP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CD3~+CD4~+、CD3~+CD8~+ T细胞表面TIGIT表达下降
        3.4.3 SAP患者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其亚群CD4~+、CD8~+ T细胞功能检测
        3.4.4 TIGIT~+T 细胞增殖能力较TIGIT~-T 细胞增殖能力强
    3.5 实验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IL-37 通过影响 CD155 表达影响 MDSC对 T细胞的抑制功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4.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4.3.3 外周血PBMC的获取
        4.3.4 细胞计数
        4.3.5 细胞表面染色
        4.3.6 PBMC体外刺激实验
        4.3.7 细胞内染色
        4.3.8 流式分选MDSC细胞及CD3~+TIGIT~+、CD3~+TIGIT~-细胞
        4.3.9 细胞增殖实验
        4.3.10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4.3.11 ELISA法检测血浆IL-37 浓度
        4.3.12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AP患者血清中及单核细胞中IL-37 表达升高
        4.4.2 IL-37对MDSC表型的影响
        4.4.3 IL-37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
        4.4.4 IL-37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的机制
        4.4.5 MDSC表面CD155 的表达依赖于ROS的表达
        4.4.6 MDSC通过CD155/TIGIT途径抑制T细胞功能
    4.5 实验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紫草素/双硫仑仿生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脑胶质瘤的研究现状
    1.2 脑胶质瘤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1.3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肿瘤上的独特优势
    1.4 双硫仑概述
    1.5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替代途径
    1.6 基于营养转运蛋白的仿生脑靶向策略
        1.6.1 基于白蛋白的仿生递药
        1.6.2 基于乳铁蛋白的仿生递药
第二章 目标代谢酶基因表达的生信分析与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
    2.1 材料和仪器
        2.1.1 仪器及试剂
        2.1.2 细胞系
        2.1.3 实验动物
    2.2 研究方法
        2.2.1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2.2.2 基因表达与生存状态相关性分析
        2.2.3 胶质瘤细胞系和正常脑细胞系基因表达差异
        2.2.4 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验证
        2.2.5 DSF和SHK的酶抑制活性
        2.2.6 联合治疗最佳比例确定
        2.2.7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生存状态相关性分析
        2.3.2 表达差异在小鼠胶质瘤组织上的验证
        2.3.3 肿瘤细胞系上验证DSF和SHK的代谢酶抑制活性
        2.3.4 最佳联合用药比例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生递药策略设计及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3.1 仪器与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
        3.1.3 细胞系
        3.1.4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Cy5-BSA与Cy5-LF合成与纯化
        3.2.2 纳米粒(未载药)制备
        3.2.3 纳米载体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3.2.4 纳米载体的体内靶向性研究
        3.2.5 体外药物分析方法的确立
        3.2.6 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制备
        3.2.7 纳米粒的表征
        3.2.8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仿生递药策略设计
        3.3.2 药物的体外分析方法
        3.3.3 纳米粒的影响因素
        3.3.4 BOX-Behnken试验优化纳米粒处方
        3.3.5 纳米粒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
        4.1.3 细胞系
        4.1.4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摄取实验
        4.2.2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4.2.3 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4.2.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
        4.2.5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T细胞免疫
        4.2.6 乳酸抑制DC细胞成熟和T细胞免疫激活
        4.2.7 嵌合纳米粒调控M2型巨噬细胞
        4.2.8 纳米粒调控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4.2.9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细胞摄取
        4.3.2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4.3.3 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4.3.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
        4.3.5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T细胞免疫
        4.3.6 乳酸抑制DC成熟和T细胞免疫
        4.3.7 纳米粒调控M2型巨噬细胞
        4.3.8 纳米粒调控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5.1 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和试剂
        5.1.2 仪器
        5.1.3 细胞系
        5.1.4 实验动物
    5.2 实验方法
        5.2.1 BSA/LFNP体内分布
        5.2.2 肿瘤组织内纳米粒与营养转运蛋白共定位
        5.2.3 药物组织内分布
        5.2.4 体内药效学研究
        5.2.5 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亚群检测
        5.2.6 肿瘤组织中乳酸和ATP检测
        5.2.7 肿瘤代谢和免疫互动调控验证
        5.2.8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体内分布
        5.3.2 脑组织中纳米粒与营养转运蛋白的共定位
        5.3.3 药物在肿瘤组织内分布
        5.3.4 体内药效学研究
        5.3.5 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分析
        5.3.6 肿瘤组织中的ATP水平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仿生白蛋白递药系统治疗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6.1 材料和仪器
        6.1.1 试剂与材料
        6.1.2 仪器
        6.1.3 细胞系
        6.1.4 实验动物
    6.2 实验方法
        6.2.1 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
        6.2.2 纳米粒制备与表征
        6.2.3 体外细胞实验
        6.2.4 纳米粒的体内分布
        6.2.5 纳米粒的体内药效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6.2.6 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耐药疗法
        6.2.7 统计分析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6.3.1 耐药性验证级最佳联用比例的确定
        6.3.2 纳米粒的表征
        6.3.3 细胞摄取研究
        6.3.4 体外抗肿瘤活性
        6.3.5 药物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调控
        6.3.6 体内分布
        6.3.7 肿瘤组织内纳米粒与营养转运蛋白共定位
        6.3.8 皮下瘤模型体内药效学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6.3.9 脑转移瘤模型的药效学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6.3.10 安全性初步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性分析
    7.1. 全文讨论
    7.2. 创新性分析
    7.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符号/缩略词说明
    附录二 研究涉及的溶液/试剂配方
    附录三 Western blot及定磷法具体步骤
    附录四 药物组织分布方法学研究
    附录五 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ALDH1L1及PKM2表达数据
    附录六 脑胶质瘤患者ALDH1L1表达及生存期数据
    附录七 脑胶质瘤患者PKM2表达及生存期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糖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能量代谢机制研究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B细胞mTOR-糖酵解信号通路增强促进其功能紊乱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RA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
        2.RA患者外周B细胞糖酵解增强
        3.抑制糖酵解改善RA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
        4.RA患者外周B细胞mTOR信号通路异常活化
        5.RA患者外周B细胞mTOR通路异常激活增强糖酵解促进其免疫功能紊乱
        6.RA患者外周B细胞脂肪酸氧化对其免疫功能紊乱无影响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2.IL-27是RA炎症微环境促进B细胞糖酵解和功能紊乱的关键因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RA患者血清促进B细胞功能紊乱
        2.RA患者血清增强B细胞糖酵解
        3.RA患者血清诱导B细胞mTOR信号通路激活
        4.RA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升高
        5.RA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自身抗体水平呈正相关
        6.RA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与浆细胞百分比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7.阻断IL-27 抑制RA患者血清对B细胞功能紊乱的促进作用
        8.阻断IL-27抑制RA血清引起的B细胞糖酵解增强
        9.阻断IL-27抑制RA患者血清引起的B细胞mTOR信号通路激活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3.IL-27通过激活mTOR-糖酵解信号通路促进RA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RA患者外周B细胞表面IL-27受体表达升高
        2.IL-27促进RA患者B细胞功能紊乱
        3.IL-27通过促进糖酵解介导RA患者B细胞功能紊乱
        4.IL-27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RA患者B细胞功能紊乱
        5.IL-27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诱导RA患者B细胞糖酵解增强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D4~+PD-1~+Foxp3~-T细胞辅助RA患者外周B细胞产生抗体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RA患者外周CD4~+PD-1~+T细胞增多并与自身抗体水平呈正相关
        2.RA患者外周CD4~+PD-1~+Foxp3~-T细胞增多并与自身抗体水平、浆细胞百分比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3.RA患者外周CD4~+PD-1~+Foxp3~-T细胞增殖和活化异常
        4.RA患者外周CD4~+PD-1~+Foxp3~-T细胞高表达与B细胞产生抗体相关细胞因子
        5.RA患者外周CD4~+PD-1~+Foxp3~-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6.生物制剂治疗抑制RA患者外周CD4~+PD-1~+Foxp3~-T细胞产生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B细胞代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4)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细胞系
        1.1.2 所用试剂
        1.1.3 所用仪器和耗材
        1.1.4 所用试剂配制
        1.1.5 试验方法
    1.2 结果
        1.2.1 人PTCL组织样本中PD-L1的mRNA表达
        1.2.2 PTCL细胞株总PD-L1的表达
        1.2.3 蛋白质样本的质控
        1.2.4 质谱结果的质量评估
        1.2.5 磷酸化位点分析
        1.2.6 差异磷酸化的计算
        1.2.7 差异磷酸化蛋白质GO功能富集分析
        1.2.8 差异磷酸化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验证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细胞系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2.1.4 所用试剂配制
        2.1.5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PTCL细胞系中PD-L1在膜上的表达
        2.2.2 PD-1 刺激下的PTCL细胞内p-AKT上调
    2.3 讨论
    2.4 小结
三、PTCL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和p-AKT表达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包埋组织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3.1.4 所用试剂配制
        3.1.5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PTCL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
        3.2.2 PTCL患者的病理亚型
        3.2.3 PTCL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和p-AKT的表达
        3.2.4 PTCL患者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3.2.5 PTCL患者PD-L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3.2.6 PTCL患者p-AKT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3.2.7 PTCL患者p-AKT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3.2.8 PTCL患者PD-L1和p-AKT表达的相关性
        3.2.9 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共表达的患者与预后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性PD-1/PD-L1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亲缘间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PBSC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移植后aGVHD与共刺激分子B7家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
        1.3 预处理方案设计
        1.4 加强的GVHD预防方案
        1.5 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1.6 加强的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1.7 移植物植入及造血重建的判断
        1.8 aGVHD的治疗
        1.9 观察指标
        1.10 aGVHD的诊断和分度标准
        1.11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及aGVHD对免疫重建影响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移植过程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亲缘间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7 家族的变化及a GVHD对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移植过程
        1.3 患者标本采集流程
        1.4 Th1/Th2/Th17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CBA)
        1.5 B7 共刺激分子的检测方法(ELISA)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表

(6)Ficolin-2/A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及其激活免疫细胞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Ficolin-2/A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Ficolin-2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鉴定
        2. 检测ficolin-2与肿瘤细胞的结合及补体系统的激活
        3. 检测ficolin-2蛋白与免疫细胞的结合
        4. Ficolin-2/A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内表达的检测
        5. 小鼠模型检测ficolin-2/A体内抗肿瘤效应
第二部分 Ficolin-2/A在体内通过免疫细胞发挥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检测不同免疫细胞在ficolin-2体内抗肿瘤效应中的作用
        2. Ficolin-2蛋白对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的影响
        3. Ficolin-2蛋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4. 巨噬细胞TLR4在ficolin-2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5. Ficolin-2通过APCs活化CD8~+T细胞
        6. Ficolin-A与Wnt信号通路相关性研究
第三部分 Ficolin-2在病人血清和肝脏组织样本中的表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多种肿瘤病人血清中ficolin-2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健康人
        2. Ficolin-2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后记

(7)T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缩写词
第一部分 白细胞介素-17 分泌性 CD4~+T 淋巴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发生和分化机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恶性胸腔积液中的CD39~+调节性T细胞通过LAP依赖性途径抑制 Th17 细胞发生和分化过程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胸膜间皮细胞促进 IL-22 分泌性 CD4~+T 细胞的分化和募集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恶性胸腔积液中的 IL-22 分泌性 CD4~+T 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部分 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胸膜间皮细胞促进 Th9 细胞分化和募集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六部分 恶性胸腔积液中 IL-9 分泌性 CD4~+T 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性 T 淋巴细胞亚群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抗CD3/抗CD19及其二硫键稳定构型的微型双功能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综述2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9)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和对象
    2 原理和方法
结果
    1 小鼠骨髓DC的培养与鉴定
    2 pB7shRNA质粒扩增提纯
    3 pB7shRNA质粒载体转染DC效应检测
    4 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5 联合转染DC+CTLA4-Ig治疗对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
    6 移植物病理学检查
    7 联合转染DC+CTLA4-Ig治疗对移植心脏IL-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8 IL2表达水平与排斥病理分级相关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CTLA4-Ig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10)树突状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正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四、Enhancement of T cell immune response to lymphoma cells by CD28/CD80 alternative pathway(论文参考文献)

  • [1]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丁黎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紫草素/双硫仑仿生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D]. 赵鹏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B细胞功能紊乱的糖代谢机制研究[D]. 汤亚微.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D]. 刘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亲缘间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PBSC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移植后aGVHD与共刺激分子B7家族关系的研究[D]. 徐建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1)
  • [6]Ficolin-2/A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及其激活免疫细胞机制的研究[D]. 丁荃荃. 武汉大学, 2017(06)
  • [7]T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学特征[D]. 叶志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2)
  • [8]抗CD3/抗CD19及其二硫键稳定构型的微型双功能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研究[D]. 李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09)
  • [9]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D]. 孙军刚.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10]树突状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研究[D]. 林歆胜. 汕头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CD28/CD80替代途径增强T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