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一、应用拉米夫定和香菇菌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论文文献综述)

梁剑[1](2022)在《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0月86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香菇多糖治疗。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免疫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ALT复常率(83.72%)、HBV DNA转阴率(79.07%)均低于对照组(62.79%、51.16%);观察组治疗后CD4+(45.08±8.43)%、CD4+/CD8+(1.78±0.76)均高于对照组[(38.72±9.02)%、(1.28±0.50)];观察组治疗后CD8+[(26.48±7.37)%],低于对照组[(32.25±5.02)%],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抗病毒效果较佳,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利于预后。

刘小燕,李朝品,王克霞[2](2014)在《多糖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国内研究发现多种不同来源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多糖。多糖作为来源丰富、天然低毒、安全有效的抗HBV药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多糖物质的种类、抗乙肝病毒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

高羚喻[3](2012)在《抗乙肝病毒候选药MCC478新酯的早期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人群分布广泛,难治愈易复发,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目前,乙型肝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已有的治疗药物包括天然多糖类活性物质、干扰素(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NUCs)三大类。其中应用最多的为核苷(酸)类似物(NUCs)。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核苷(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克拉夫定等。拉米夫定需要长期给药,易产生耐药性;阿德福韦酯最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无需细胞内磷酸化,与拉米夫定没有交叉耐药性,而且自身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是具有剂量限制性的肾脏毒性;替诺福韦酯是目前最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我国有专利保护,尚未在中国上市;生物利用度低,剂量较大,成本较高。阿德福韦酯及替诺福韦酯均为活泼酯前药,进入体内迅速在血浆中水解,化学稳定性较差。阿米福韦酯(Alamifovir,MCC478)属于新化学结构类型的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新药,在化学结构上,与目前已知的核苷类抗乙肝药物不同,在核苷碱基母核的6位为苯硫基取代。在抗乙肝病毒方面,该化学物对HBV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抑制作用,而对HIV、HSV等其它逆转录病毒没有作用,显示出独特的药理学性质;其次,它对抗拉米夫定的HBV耐药株(YMDD变异)有效。最后,对肝脏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分布,能特异性直达靶器官,发挥药理学作用。目前MCC478已进入Ⅱ期临床。MCC478新酯为本所开发的MCC478类似物,其抗病毒活性是MCC478的100多倍。在药物代谢方面,MCC478新酯在体内不形成毒性代谢中间产物,而是完全水解为核苷酸形式,避免了代谢中间产物产生的毒性。另外,通过形成富马酸盐,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和水溶性。MCC478新酯在药理、药代、药剂以及药效方面均优于MCC478,那么其毒性是否也低于MCC478?是否更安全?是否能满足毒理学的成药条件?此即本课题所需回答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采用Derek软件进行计算毒理学预测分析,结果发现在致癌性、抑制胆碱酯酶、神经毒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皮肤致敏、白细胞和免疫累积毒性、染色体损伤毒性方面只在代谢中间体中预测可能发生,而MCC478,MCC478新酯则不表现出来;在肝毒性方面,MCC478,MCC478新酯在大鼠、犬、人类中都表现出来,而代谢中间体预测则提示没有肝毒性。其次,体外对MCC478新酯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得到结果如下:MCC478新酯对HepG2细胞和HK-2细胞形态的影响,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旺盛,伸展性良好,而给药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细胞皱缩,细胞空泡化,死细胞增多,而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通过MTT试验测定MCC478新酯等对细胞增殖抑制的结果如下:MCC478新酯和MCC478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其IC50值分别为:MCC478新酯113.68μM,MCC478为638.20μM;MCC478的活性产物PMPA以及毒性代谢中间体单酯都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但抑制率未达到50%。因此,毒性大小顺序为MCC478新酯>MCC478>单酯>PMPA。其三,利用Ames波动试验研究MCC478新酯的致突变性,结果如下:采用环磷酰胺和叠氮钠分别作为加S9与不加S9条件下的阳性对照物,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证明本实验系统真实可信。在加与不加S9的情况下,MCC478及MCC478新酯阳性孔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提示MCC478及MCC478新酯均对TA100菌株无致突变性。其四,利用上下法进行体内急性毒性研究,结果如下:阿德福韦酯经口染毒大鼠LD50=1296mg/kg(♀),95%CI(7602000mg/kg);MCC478新酯经口染毒大鼠LD50>2000m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均属于低毒物质,且二者比较,MCC478新酯的LD50大于阿德福韦酯,说明MCC478新酯的急性毒性要低于阿德福韦酯。染毒后出现的毒性表现有:精神萎靡,竖毛;眼角分泌物,肛周污秽,腹泻,角弓反张。最后,选择大鼠灌胃MCC478新酯14天重复染毒毒性试验来观察MCC478新酯的重复给药毒性特点。动物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MCC478新酯低剂量35mg/kg组、中剂量70mg/kg组、高剂量140mg/kg组和阳性对照阿德福韦100mg/kg组。结果发现:随着剂量升高,MCC478新酯动物的体重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从整个实验期间观察来看,低剂量组摄食量略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则呈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看来,MCC478新酯对大鼠摄食量没有明显的影响。MCC478新酯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随着剂量升高,肝脏系数呈下降趋势,而阿德福韦酯阳性对照组的肝脏系数略高于溶剂对照组,但各给药组间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MCC478新酯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的肾脏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CC478新酯低剂量35mg/kg组,中剂量70mg/kg组,高剂量140mg/kg组,均示肾脏结构正常;阿德福韦100mg/kg阳性对照组,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度损伤。低剂量组35mg/kg,中剂量组70mg/kg示肝细胞和肝组织结构正常;高剂量组140mg/kg示肝细胞肿胀等轻度损伤;阳性对照组阿德福韦100mg/kg示肝组织结构正常.低剂量组35mg/kg,中剂量组70mg/kg,高剂量组140mg/kg示小肠结构正常;阳性对照组阿德福韦100mg/kg示小肠粘膜层萎缩和小肠细胞损伤.淋巴组织在各剂量组结构均显示正常。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MCC478新酯急性毒性小,但高剂量组长期给药后显示一定的肝毒性;2.采用敏感特异的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发现,MCC478新酯可能有一定的肾毒性;3.对照药Adefovir具有肾毒性,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说明此试验系统可信;4.MCC478和MCC478新酯在有无S9活化条件下均无致突变性;5.体内外实验结果与毒性预测软件的预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6.MCC478新酯的毒性相当于或优于MCC478,基本满足毒理学的成药条件。

朱建清,赵松林,宋振江[4](2011)在《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香菇菌多糖片5 mg,3次/d,口服,连用52周;拉米夫定100 mg,1次/d口服,连用52周。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 mg,1次/d,口服,连用52周。观察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血常规、肾功能及治疗期间临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抗HBe转阳率46.7%,对照组抗HBe转阳率8.3%(46.7%对8.3%,χ2=12.4,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确实能明显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

于华萍[5](2010)在《香菇菌多糖的药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

何玲,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6](2009)在《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5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1个联合治疗方案、4121名患者纳入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程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5,1.97,1.64,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2,2.84),(1.70,2.27),(1.43,1.88),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趋势。其他联合治疗方案由于样本例数少而无法得出结论。

李晖[7](2009)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肝康栓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一套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分别利用HepG2.2.15细胞模型和鸭乙型肝炎模型于体外、体内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从而建立并完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评价肝康栓体内、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1.根据病毒基因组和核苷酸序列特点,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这3对引物分别扩增HBV DNA、DHBV DNA及DHBV cccDNA目的基因片段。PCR产物纯化、回收后,克隆入pUCm-T载体,转化DH5α菌株,筛选阳性菌落,提取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后,用于制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和绘制标准曲线。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并进一步评价该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可重复性。2.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观察该细胞培养1、2、4、6、8、10、12、14天时的生长情况和HBsAg、HBeAg的分泌情况。用MTT法检测肝康栓和拉米夫定对HepG2.2.1 5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计算肝康栓和拉米夫定的半数中毒浓度。并分别用ELISA法或PCR法检测肝康栓(12mg/ml、10mg/ml、6mg/ml和5mg/ml的终浓度)与拉米夫定(0.2μg/ml、1μg/ml、5μg/ml和25μg/ml的终浓度)作用4、7、10天时,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 DNA的抑制作用。计算培养第10天时肝康栓和拉米夫定抑制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分泌及HBV DNA复制的半数有效浓度。最后评价肝康栓的选择指数。3.分别提取244份武汉地区成年樱桃谷鸭血清中的DHBV DNA,并进行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估计武汉地区成年樱桃谷鸭DHBV携带率。取1日龄樱桃谷雏鸭96只,利用PCR法筛选先天DHBV DNA(-)雏鸭用于制备动物模型,并估计樱桃谷雏鸭DHBV自然感染率。通过胫静脉注射DHBVDNA强阳性血清(0.2ml/只),利用先天DHBV DNA(-)雏鸭制备后天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并计算DHBV造模感染率。4.采用正常樱桃谷雏鸭研究肝康栓短期毒性反应。将后天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雏鸭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CV对照组,大、中、小剂量肝康栓治疗组,每组12只;再取12只2周龄的正常雏鸭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第一次给药前(T0)、给药14d(T14)、给药28d(T28)和停药7d(P7)时,胫静脉取血(0.5ml/只),分离血清,检测肝康栓对雏鸭血清中DHBVDNA的抑制情况和血清ALT、AST的影响。并于停药7d时将各组鸭处死,统一取肝右叶2块组织,分别用于检测肝脏DHBV DNA、DHBVcccDNA和组织病理学。【结果】1.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UCm-HBV DNA、pUCm-DHBV DNA和pUCm-DHBVcccDNA三种质粒标准品。在(1×102~1×109)copies/ml浓度范围内,三种标准品的含量与Ct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1.00、-0.999和-0.997。(5×103~5×108)copies/ml 6个浓度的三种质粒标准品,在同一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重复进行4次扩增,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利用本实验所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HBV DNA、DHBV DNA和DHBV cccDNA的灵敏度分别为:5×101 copies/ml、5×101 copies/ml和1×102copies/ml;并且HBV DNA阳性上清液、DHBV DNA阳性鸭血清和DHBV cccDNA阳性鸭肝组织用本法检测均出现阳性扩增,而空白的培养基、正常鸭血清及正常鸭肝组织均未出现阳性扩增。2.①HepG2.2.15细胞按1×106/L浓度接种、培养后,第8~12天细胞生长状态最佳;并且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发现培养1天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其后培养上清液中HBsAg及HBeAg的分泌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培养第10天达到高峰。培养第1-6天时HBsAg分泌增长速度较HBeAg快;但是整个培养过程中,HBeAg分泌量均高于同时期HBsAg的分泌量。②肝康栓在(7.5~60)mg/ml浓度范围内,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肝康栓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当肝康栓浓度小于15mg/ml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0%。③12mg/ml的肝康栓作用10天后,HBsAg、HBeAg的抑制率达最大,分别为68.2%和62.7%。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3TC在25μg/ml浓度下作用7天,HBsAg、HBeAg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50.1%和47.3%。且3TC培养10天时,HBsAg、HBeAg的抑制率均较培养7天时减弱。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④肝康栓在12mg/ml浓度、作用10天时,对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V DNA的抑制率较强,为78.8%;而3TC在25μg/ml浓度、作用10天时,对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V DNA的抑制率最强,为97.9%。⑤肝康栓和3TC抑制HBV DNA的选择指数分别为6.14和31450.5。3.在244份武汉地区采集的成年樱桃谷鸭血清标本中,52份为DHBV DNA阳性血清,估计武汉地区成年樱桃谷鸭DHBV携带率为:[16.64%~26.87%](95%置信区间)。而96只1日龄樱桃谷雏鸭中,在接种前检测DHBV DNA,只有11只为DHBV DNA阳性,估计樱桃谷雏鸭DHBV自然感染率为[6.52%~19.36%](95%置信区间)。随机选取1日龄DHBV DNA(-)的樱桃谷雏鸭80只,接种DHBV DNA强阳性血清1周后,69只为DHBV DNA阳性,8只为阴性,3只死亡,DHBV造模感染率为86.25%。4.①肝康栓大、中、小剂量组雏鸭给药前、给药7天、给药14天、给药28天时,与对照组雏鸭相比,在羽毛色泽,步态,进食状况,精神状态,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也均无明显差异;各组雏鸭在试验各阶段,体重及体重增重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肝康栓大剂量组雏鸭血清DHBV DNA始终低于同期其他组,且在停药7天时下降至最低(p<0.01);肝康栓大、中剂量组在停药7天后DHBV DBA均未出现反弹,而肝康栓小剂量组及ACV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③停药7天时,肝康栓大剂量组雏鸭肝组织DHBV DNA和DHBV cccDNA均受明显抑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同期模型组比较,肝康栓中、大剂量组雏鸭在治疗28天和停药7天时血清ALT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肝康栓大剂量组雏鸭在治疗14天时血清AST也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同期ACV对照组比较,肝康栓大剂量组在给药28天时,血清ALT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停药7天时,肝康栓中、大剂量组ALT也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而ACV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ALT、AST均未见显着下降。⑤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肝康栓小、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点、灶状坏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肝康栓大、中剂量组改善较为明显。【结论】1.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一套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并且通过方法学评价该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可重复性。基本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评价体系。2.培养第8~12天的HepG2.2.15细胞处于生长高峰期,在此期进行药物实验较适宜。肝康栓体外实验的细胞毒性较小,并且对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及HBV D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武汉地区成年樱桃谷鸭的DHBV携带率不高,其雏鸭DHBV自然感染率较低,适用于制备感染DHBV的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并且在本研究中成功制备了后天感染DHBV的樱桃谷雏鸭模型。4.肝康栓对雏鸭无明显短期毒性作用,初步提示肝康栓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是安全的。肝康栓能抑制模型雏鸭血清中的DHBV DNA,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肝康栓能有效抑制模型雏鸭肝组织中的DHBV DNA和DHBV cccDNA。肝康栓还能改善雏鸭的血清生化学和肝组织病理学。我们认为这些作用除了与肝康栓能有效抑制DHBV DNA的复制外,还与其组方中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香菇菌多糖)有关。这也充分显示了肝康栓作为复方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

魏欣,张旭东,王莉[8](2008)在《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

涂燕云,陈枝俏,张红星[9](2007)在《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胡洪涛,陈泽雄[10](2006)在《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方法:主要对近十年米有关中药联合拉为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结论: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应用拉米夫定和香菇菌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拉米夫定和香菇菌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论文提纲范文)

(1)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抗乙肝病毒候选药MCC478新酯的早期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MCC478新酯的计算毒理学预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CC478新酯的早期毒性筛选
    第一节 MCC478新酯的基本细胞毒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节 MCC478新酯的致突变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节 MCC478新酯的急性毒性上下法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MCC478新酯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及撰写文章

(4)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项目
2 结果
    2.2 主要毒副反应
3 讨论

(5)香菇菌多糖的药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2.1 病毒性肝炎
    2.2 肿瘤

(6)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1.2 纳入标准
        1.2.1 观察对象
        1.2.2 干预措施
        1.2.3 结果评价指标血清HBeAg转阴率。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2 结果
    2.1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2.2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2.3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2.4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2.5 拉米夫定联合其他中药治疗CHB对血清HBeAg的影响
3 讨论

(7)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肝康栓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研究
    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肝康栓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肝康栓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武汉地区成年樱桃谷鸭携带鸭乙型肝炎病毒情况调查及后天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
        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肝康栓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背景
        材料与方法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拉米夫定与天然中草药提取物联用
    1.1 与苦参素联用
    1.2 与香菇多糖联用
    1.3 与猪苓多糖联用
    1.4 与甘利欣联用
    1.5 与大黄素联用
    1.6 与五味子制剂联用
    1.7 与叶下珠联用
2 拉米夫定与中药复方联用
    2.1 与小柴胡汤联用
    2.2 与益气凉血解毒类中药方联用
    2.3 与清肝汤联用
    2.4 与解毒护肝冲剂联用
    2.5 与基本方联用并随证加减
    2.6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
3 小结
    3.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2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3 中西两法, 取长补短

四、应用拉米夫定和香菇菌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论文参考文献)

  • [1]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J]. 梁剑. 吉林医学, 2022(02)
  • [2]多糖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刘小燕,李朝品,王克霞.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09)
  • [3]抗乙肝病毒候选药MCC478新酯的早期毒性研究[D]. 高羚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01)
  • [4]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效果观察[J]. 朱建清,赵松林,宋振江.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4)
  • [5]香菇菌多糖的药用价值[J]. 于华萍. 职业与健康, 2010(11)
  • [6]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J]. 何玲,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7)
  • [7]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肝康栓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 李晖.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8]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进展[J]. 魏欣,张旭东,王莉. 中国药房, 2008(17)
  • [9]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涂燕云,陈枝俏,张红星. 吉林医学, 2007(06)
  • [10]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J]. 胡洪涛,陈泽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10)

标签:;  ;  ;  ;  ;  

拉米夫定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