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区林的地方知识与传承——以临沧地区郧县后青乡秦山小流域为例

云南社区林的地方知识与传承——以临沧地区郧县后青乡秦山小流域为例

一、云南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及传承——临沧地区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案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荣昆[1](2018)在《彝族森林利用中的护林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和物质基础,彝族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森林的生态利用和物质利用共同促成了彝族的生存和发展。森林利用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属不易。彝族在森林利用中的护林思想协调了二者的关系,将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化为统一。彝族对森林利用与保护聚焦于林人共生,彝族森林利用中护林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林人共生。林人共生思想在用林与护林中得以实践,这对当今的森林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陈栋[2](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蒋忠华[3](2013)在《论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基于气、和、礼、仁四范畴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自近现代以来,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巨大破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西方古希腊自然目的论、基督教的神学目的论以及机械原子论自然观等,是造成这种丧失的根源。要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根本上解决这一危机,人们须转变西方这些既有观念,摄纳不同的概念框架和思想体系,汲取其它文明的智慧成果。不同于以上西方观念多导致人们掠夺自然、征服万物、破坏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的儒家,则深度引导同规约着人们尊重自然、关怀万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发掘和梳理儒家文化中这些智慧,对于当今人们在西方传统观念之外重新定义自然、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持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稳定,都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举动。本文以儒家气、和、礼、仁四范畴作为主要发掘与梳理对象。儒家气论认为,作为万物本原之“气”,以其生生之德性和能力永续不已地孕育纷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能通过自我整合、自我调节令所有生命与物种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和充足的物质资源条件上有序地共生、和谐地并存。自然呈现生物多样性是气化的必然结果,而有序和谐地共存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本然存在状态;生物多样性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现代概念中的无机物,它们与人类一样都为“气“所生化和构成,都蕴涵着独立的价值、目的与主体性,同人类存在根本的一致性,而非惰性的、可操纵的、异己性的和工具性的存在物一—以这些形象呈现之生物之“是”,为人类尊重和爱护它们之“应该”奠定夯实了稳固的基础;世界因都为连续无间的“气”所充盈和贯彻,不存在任何完全模块化的实体和原子式的分立单元,所以人类也绝非超然于其它生命和物种之上,而是休戚与共、唇齿相依地存在于与万千它物形成的有着内在而非外在关系的生命共同体中。在此之中,爱护其它生命和物种,尊重它们的多样性,不使一物失其性,不令一物受其害,不但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必要保障,更是“气”本原命之于人的先天道德规定和人在后天生活中成就、完善自我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在儒家“和”论的场域中,“和”首先昭示的便是天之道,或者说和之“是,”:一,所有生命与物种的生成有赖于异质多样元素的协同统一;二,所有生命与物种生化后以既相互独立又同是一体、既各行其道又相互促进的形式共在着。其次,“和“昭示着人之道,或者说和之“应该”,要求人们致“和”而忌“同”、趋“多”而弃“一”,即维护事物的多样性而避免同一性与单一性,使物各止其所、各遂其长、各正性命,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实现这种目标的理念与方法主要有四点:效法天地德性包容多样万物;契合天地气候变化的时序性,严格遵守自然万物的季节节律;仔细辨别、归类和区分事物,使所有生命与物种能处其当处;调节平衡所有生命与物种之间的比例,太多的要减少,太少的要增加。在“和”观念的长期熏陶同深层浸染下,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等实践领域的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也随之显现和发展出了生物多样样的智慧——这一点在农业系统上体现得尤为集中和明显。在传统农业中,无论是农业三宜论,还是动植物养种的形式,抑或病虫害的防治理念与技术,无不与生物多样性智慧暗相谋合。现代农业要从根本实现生物多样性,应汲取儒家“和”观念的智慧内容。儒家“礼”论指出,“礼”虽然是人道形式,但却是天道实质。人们尊“礼”与否或“礼”之兴显与否,不但关乎着人与人,也关乎着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礼”之兴起出现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无限人欲和有限资源的平衡,保障包括各类生命与物种在内的自然万物的繁荣稳定。等级化的物质分配制度给这种目的的实现提供了良好途径;以月令模式、时禁意识和儆戒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教令,有效地引导和规约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物种灭绝等行为的发生;政制则通过生态化的职官设置、法度化的资源维护、职责化的辨物制度和地方化的为政理念,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与保护更加稳固有效。与他文化祭祀多是出于对自然神灵的畏惧崇媚不同的是,儒家礼制中的祭祀则主要是缘于对自然万物一种真切而又平实的感恩情怀和报答意识——自然万物造就、滋养、惠育了人们,人们通过祭祀之礼回报它们、恩记它们。祭祀活动虽对自然资源有所消耗,但儒家认为这种小范围的消耗有利于培养与维持住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从而以此敬畏和感恩来防范对自然资源的更大破坏。而且,即便祭祀过程会贡献祭品,儒家也处处拥有着珍惜自然资源、关怀生物物种的宝贵生态意识。在儒家“仁”论中,“仁”的本始规定性是爱人。但儒家认为“仁”的意义范围又不止于爱人,还包括爱物。人指所有人,物指天下万物。人除了爱人,还需仁爱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天下万物,实现爱的多样性与广博性。惟有如此,人才能完整化“仁”,成其为人,才能契合内在于主体的天地生生仁德,才能体认“万物一体之仁”。为达到这个目的,儒家认为人们应该:一,遵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推恩机制,即先爱父母亲人,而后再爱朋友他人,而后再爱天地万物。因为,仁爱只有在差异性中才能成就其统一性,只有在次第性中才能实现其普遍性;二,要克服私欲。人有私欲,就有就会有所爱而有所不爱;若私欲克服,所爱就没有界限,也没有完成,天下万物都将被涵容于入仁爱之中而无一遗漏。另外,儒家“仁”论指出,“仁”以爱为主,爱是“仁”的根本倾向,“仁”发用流行于自然万物上的本质形态就是爱。正由于此,儒家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我们这个时代极为欠缺的活泼灵明切己由衷的爱。因为有爱,因为爱着,人们就不忍心破坏任何生命与物种,更勿庸说灭绝物种了。总之,儒家蕴涵着深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这些智慧对于保护和维持传统社会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今,虽然人类早已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虽然工业文明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更为复杂,但是儒家的这些智慧仍然存在着重要价值,它为当今人们在西方传统观念之外重新定义自然、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持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稳定,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可能的选择途径和实现方法。

赵庆玲[4](2012)在《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知识是生活在某个特定区域的人们所拥有的知识总称,是人类知识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知识相比,社区内存在的乡土知识体系所具有的本地性和环境局限性使其在维持社区生计及提高生计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在尊重乡土知识的基础上,采取以半结构访谈为主的参与式农村评估技术(PRA)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工具,提取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社区(山西省河曲县沙坪村)内部存在的土地评价结果及评价方法。研究发现,80年代为适应改革的需要,沙坪村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根据土地的综合属性,将土地分为六个级别。土地级别的确定,主要以土地的单产、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现状为依据。在对沙坪村乡土知识土地评价进行分析基础上,与科学的土地评价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与科学知识的土地评价相比,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对土地的差异情况有更加详细的划分,其评价结果更符合乡村社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且在村庄的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社区为基础的乡土知识比外来的“科学知识”在乡村社区发展中的贡献史有效、更有可持续性。

李技文[5](2010)在《近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我国各少数民族都蕴藏着内涵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所总结和创造出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绩斐然、成果丰厚。本文就这一历史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医药知识、传统知识的现代价值及其利用、传统知识的保护研究"等四个方面对之展开述评,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陈娟[6](2010)在《林农乡土知识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农乡土知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社区沿袭发展的文化精髓。本研究选取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两个藏族自然村,以当地的林农乡土知识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求林农乡土知识和农户生计及森林保护意识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探寻林农乡土知识的内在影响因子。以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挖掘林农乡土知识的实质,为其传播和传承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由于林农乡土知识各组成部分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将林农乡土知识分为四个部分:林农乡土技术、信仰宗教、民谣传说和乡规民约,对四部分内容分别做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林农乡土知识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完整体系对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方程为:(1)林农乡土技术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方程为: EARN=0.846EXPD+14248.869V5.4-5855.236V4.1+62930.962V3.5 +11143.962V3.1 +577.984V5.2+133.046以上方程表明:V5.4(别村买薪柴)、V3.5(挖药材)、V3.1(跑运输)、V5.2(上山捡柴)、EXPD(家庭年支出)等行为的发生都能促进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其对应系数的比较表明挖药材对增加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影响幅度是最大的。(2)当地信仰宗教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方程为: EARN=1.022EXPD-18888.506AREA-8680.151V18.5+12755.272V11.1 +663.113EDU +28220.526以上方程表明:V11.1(搬家时向活佛请示)、EDU(教育程度)、EXPD(家庭年支出)等行为的发生能促进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增长;而V18.5(端午节村里组织上山烧香)和AREA(区域)等行为的发生会导致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减少。其对应系数的比较表明两个调查社区的家庭年收入差别较大。(3)当地民谣传说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方程为: EARN=1.069EXPD-15388.179AREA-8020.335V26+5423.276V31 +34678.739以上方程表明:V26(是否会歌谣)和AREA(区域)等行为的发生会减少农户家庭年收入;V31(是否知道乡俗歌谣的由来),EDU(教育程度)、EXPD(家庭年支出)等行为的发生能增加农户家庭年收入。系数比较表明熟知民谣内容比熟知其历史更能促进家庭年收入的增长。(4)当地乡规民约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方程为: EARN=1.062EXPD-19337.821AREA-6473.754V51.3-9894.124V39.5 -4934.621V37 -3061.572V52+53879.439以上方程表明:V51.3(偷砍树的处罚是补种同等数量树木)、V39.5(从村民大会中知道村规)、V37(村规存在文字形式)、V52(去年是否有人偷砍树)和AREA(区域)等会导致农户家庭年收入减少,仅有变量EXPD(家庭年支出)能增长家庭年收入,回归方程同时印证了村民大会在当地社区的强大影响力。(5)当地林农乡土知识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方程为: EARN=0.926EXPD+14487.548V5.4+70491.652V3.5+15684.337V3.1 -8815.657V18.5-7997.326V43.2-7312.060V60.4+7662.847V56.1 -5060.964 V43.1-16117.822 V59.4+14956.828对比前面的分组回归模型,此次模型中出现的四个新变量均属于乡规民约部分。这充分应证了乡规民约对农户家庭年收入增长所起到的制度保障作用。对回归方程中的所有变量按照林农乡土知识的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分类后发现:林农乡土技术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乡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部分,民谣传说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非常小以致可以忽略不计。2.林农乡土知识四个组成部分的内含因子对森林保护意识的提升作用为:(1)林农乡土技术:材-肥-药、材-柴、材-柴-药和这三个组合的森林资源利用方式都能促进当地藏民提升森林保护意识,且程度由高到底。则表明一定程度的森林资源应用能促进当地藏民提升森林保护保护意识,促使他们形成应用-保护-应用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模式。(2)宗教信仰:宗教内涵、医佛原宗、原宗原因、特殊节日和宗教祭祀等5个因子能提升森林保护意识,而原总恐惧因子对森林保护意识的提升不具影响作用。则当地藏民理性的宗教信仰能促使他们自发的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3)民谣传说:日常生活因子对当地藏民的森林保护意识提升具有影响作用;而长辈影响、特殊日期和熟知程度等3个因子都对森林保护意识的提升不起作用。(4)乡规民约:种树原因、处罚监督和盗伐了解这3个因子都能促进当地藏民不同程度的提升森林保护意识;而森保看法因子则对森林保护意识的提升不起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林农乡土知识的传播和传承提出建议:林农乡土知识的传播和传承需要当地社区和国家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具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国家在立法上应体现出林农乡土知识的重要性,对它的传播和传承应起扶持和引导的作用;其次是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将当地现存的林农乡土知识整理成文字,挽救挖掘已有的文化财富,并组织专家学者与当地居民一起就探寻出更适合乡土知识的传播与传承体系;最后国家应在社会范围内加强乡土知识的宣传,增强社会大众对乡土知识的了解,为乡土知识的传播与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解鲁云[7](2009)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柏贵喜[8](2006)在《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乡土知识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因其独特的“话语实践”而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知识在乡土社区和现代社会均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如何利用乡土知识进行了探讨。

柏贵喜[9](2005)在《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文中认为上个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继其早期对中国社区研究之后,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文化特质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分析,写出《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乡土中国》等名作。特别是《乡土中国》系列文章,通过对中国乡村社区的比较研究,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中国乡土社会的生动画面。其中,"差序格局"、"无讼"、"礼制秩序"、"长老统治"等名篇更是影响深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乡土中国"的相关问题,既是对费老的怀念,又是对当下乡土社会问题的学术关切。

邹雅卉,左停[10](2004)在《云南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及传承——临沧地区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云南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 ,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在当地的历史环境中不断延续和发展。以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为例 ,从传统观念、非木材林产品利用和农林复合系统等方面介绍了该地乡土知识的利用情况 ,分析了乡土知识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讨论了乡土知识传承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二、云南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及传承——临沧地区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案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及传承——临沧地区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彝族森林利用中的护林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彝族森林生态利用中的护林思想
    1.1 以林为重的山体审美观
    1.2 生死林相依的居住及墓葬观
        1.2.1 寨建于林
        1.2.2 墓葬于林
2 彝族森林实物利用中的护林思想
    2.1 质量与可持续相统一的用林原则
        2.1.1 遵时采伐以优其质
        2.1.2 轮伐、间伐以求续用
    2.2 因材施用的用木原则
        2.2.1 木宜其用
        2.2.2 木尽其用
        2.2.3 根据树木的利用价值分类培植森林
3 彝族森林利用驱动下的护林思想
    3.1 森林生态利用驱动下的护林思想
        3.1.1 森林美化环境的功能激发的护林思想
        3.1.2 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激发的护林思想
        3.1.3 森林保持水土的功能激发的护林思想
    3.2 森林实物利用驱动下的护林思想
        3.2.1 用材之需激发的护林思想
        3.2.2 致富之需激发的护林思想
        3.2.3 民生之需激发的护林思想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以生态利用为基础的用林思想
        4.1.2 林人共生的护林思想
    4.2 讨论

(2)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论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基于气、和、礼、仁四范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不足之处
        (一) 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1 儒家人物与典籍生态思想研究
        2 儒家重要范畴生态思想研究
        3 整体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
        (三)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四) 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
        (五)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资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问题
        (一) 创新之处
        (二) 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儒家“气”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第一节 “多”如何可能
        一、组合说:阴阳刚柔,杂糅万变
        二、种子说:万物之种,一本皆具
        三、形态说:何气所生,则宜何气
        四、变化说:絪缊变易,物各不肖
        五、动力说:阴阳交感,机之由也
        六、“多”是必然结果
    第二节 “多”怎样被自然容纳
        一、一物两体:增减并存的数量控制模式
        二、仇以和解:各得其利的生物竞争机制
        三、理寓气中:物各有序的先天秩序规定
        四、气形互化:质量均恒的物质循环体系
        五,“多”完全容于自然
    第三节 “多”为什么受到尊重和爱护
        一、从人而言
        (一) 人性气命
        二、从物而言
        (一) “多”是倾向
        (二) “通一无二”
        三、从人物关系而言
        (一) 人物一体
        (二) 同本同构
        (三) “目的论”的否定
        四、“多”受到普遍尊重和爱护
第二章 儒家“和”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第一节 和之“是”:“多”生成存在的基础与形式
        一、“和实生物”:“多”生成流布的必然基础
        (一)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二) 晏婴:“和如羹焉”
        (三) 《易传》:天地和合,其益无方
        (四) 后儒:“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二、“保合太和”:“多”协同共在的实然形式
        (一) “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二)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三) 生于“和”,存于“和”
        (四) “物以和为常”
    第二节 和之“应该”:“多”并育不害的理念与方法
        一、“中孚贞正,厚德载物”:“多”无不包容
        二、“物与无妄,对时育物”:“多”各得其养
        三、“以同而异,辨物居方”:“多”各得其所
        四、“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多”平衡协调
    第三节 和之“实践”:富涵生物多样性智慧的传统农业
        一、三宜论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 得天之和
        (二) 得地之和
        (三) 得物之和
        二、动植养种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 动植多样:“和”形式要求之一
        (二) 动植协同:“和”形式要求之二
        三、虫害防治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 虫害观念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二) 防虫技术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四、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启示:“和”之普遍觉悟
第三章 儒家“礼”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第一节 礼:天道的显现
    第二节 节制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节制的根本目的:欲不穷乎物
        二、节制的主要形式:分配等级化
    第三节 教令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月令相应,灾害不起
        二、以时禁发,财物不屈
        三、取物以礼,万物蕃育
    第四节 政制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生态化的职官设置
        二、法度化的资源维护
        三、职责化的辨物制度
        四、地方化的为政理念
    第五节 祭祀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一、“报本反始”:礼赞与感恩自然
        二、祭祀对象的多样性
        三、祭献物品的生态性
        四、祭祀方式的等级性
第四章 儒家“仁”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第一节 仁之本:需要爱“多”
        一、仁(人)之内在要求
        (一) 孔子:“仁者乐山”
        (二) 孟子:“仁者无不爱也”
        (三) 董仲舒:“不爱奚足为仁”
        二、生生仁心的自然发用
        (一) 二程:“生之性便是仁”——爱及万形
        (二) 张载:天心在人心——体物不遗
        (三) 朱熹: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无所不爱
        三、一体之仁的契证效应
    第二节 仁之方:爱能及“多”
        一、“仁民爱物”:由近及远的推恩机制
        二、“克己复礼”:去私存公的境地工夫
        (一) 孔子:“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二) 孟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 张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四) 二程:“公”、“诚”、“敬”
        (五) 朱熹:“惟公然后能仁”
        (六) 王阳明:“克其私,去其蔽”
    第三节 仁之质:予“多”有爱
        一、“仁主于爱”
        二、以爱待“多”
        三、“多”需被爱
结语: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查工具
        1.4.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乡土知识”的定义
    2.2 “乡土知识”的研究工具
    2.3 “乡土知识”应用实践
第三章 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过程
    3.3 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结果
    3.4 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系统
第四章 两种知识土地评价比较研究
    4.1 基于科学知识的土地评价
        4.1.1 土地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4.1.2 土地评价系统
        4.1.3 土地评价方法
        4.1.4 土地评价结果
    4.2 两种知识土地评价比较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近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一)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研究
    (二)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研究
    (一)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整体性探索与调查研究
    (二)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开发
三、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现代价值及其利用研究
    (一)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现代价值
    (二)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
    (三)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林业管理
四、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研究
    (一)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其他保护模式
五、余论:几点评述

(6)林农乡土知识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
        1.2.1 可持续发展
        1.2.2 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2.3 资源管理和利用
    1.3 研究重要性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乡土知识”的称谓变迁及其定义
        2.1.1 “乡土知识”称谓的变迁
        2.1.2 “乡土知识”的定义
        2.1.3 “乡土知识”的内容
        2.1.4 “乡土知识”的特征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法律方面
        2.2.2 生物多样性的乡土知识研究实践方面
        2.2.3 生计生存方面
        2.2.4 学科融合方面
第三章 研究框架
    3.1 乡土知识研究的学科依据
        3.1.1 参与式发展理论
        3.1.1.1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方法框架
        3.1.1.2 参与式工具在乡土知识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3.1.2 生态伦理学
        3.1.3 文化人类学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4.1 研究方法论
        3.4.2 具体研究方法
    3.5 研究地概述
        3.5.1 研究地地理位置
        3.5.2 研究地民众生活方式
        3.5.3 研究点概况
第四章 林农乡土知识的回归分析
    4.1 研究地区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
    4.2 林农乡土技术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4.2.1 当地林农乡土技术应用现状
        4.2.2 林农乡土技术回归模型的建立
        4.2.3 林农乡土技术的回归模型分析
        4.2.4 林农乡土技术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4.2.5 其它发现
    4.3 宗教信仰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4.3.1 宗教的形成及其经济学意义
        4.3.2 当地宗教信仰现状
        4.3.3 宗教信仰与家庭年收入的回归模型建立
        4.3.4 宗教信仰与家庭年收入的回归模型分析
        4.3.5 宗教信仰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4.4 民谣传说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4.4.1 当地的民谣传说使用及传承现状
        4.4.2 民谣传说与农户家庭年收入回归模型的建立
        4.4.3 民谣传说回归模型的分析
        4.4.4 民谣传说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4.5 乡规民约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4.5.1 当地乡规民约现状
        4.5.2 乡规民约与农户家庭年收入回归模型的确定
        4.5.3 乡规民约回归模型分析
        4.5.4 乡规民约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4.6 林农乡土知识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总结与对比)
        4.6.1 林农乡土知识回归模型的确定
        4.6.2 林农乡土知识的回归模型分析
        4.6.3 林农乡土知识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林农乡土知识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5.1 森林保护意识的因子分析
        5.1.1 森林保护意识的因子模型确定
        5.1.2 森林保护意识的因子确定
    5.2 林农乡土技术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5.2.1 林农乡土技术的因子模型确定
        5.2.2 林农乡土技术的对应分析
        5.2.3 小结
    5.3 宗教信仰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5.3.1 宗教信仰因子模型的确定
        5.3.2 宗教信仰的对应分析
        5.3.3 小结
    5.4 民谣传说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5.4.1 民谣传说因子模型的确定
        5.4.2 民谣传说的对应分析
        5.4.3 小结
    5.5 乡规民约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5.5.1 乡规民约因子模型的确定
        5.5.2 村规民约的对应分析
        5.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林农乡土知识传承与内涵的理论探究
        6.1.1 林农乡土技术的传承现状和未来解决措施
        6.1.2 宗教意识的传承
        6.1.3 民谣传说的传承
        6.1.4 乡规民约的传承
    6.2 结论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生物多样性特点研究
二、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
三、云南植物多样性研究
四、云南少数民族神山圣境保护研究

(8)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 乡土知识的内涵与特点
二、乡土知识的利用
三、 乡土知识的保护
    1.乡土知识的抢救与传承性保护。
    2.乡土知识的产权保护。

四、云南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及传承——临沧地区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案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彝族森林利用中的护林思想探究[J]. 刘荣昆. 林业经济, 2018(07)
  • [2]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论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基于气、和、礼、仁四范畴的研究[D]. 蒋忠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4]基于乡土知识的土地评价[D]. 赵庆玲. 山西大学, 2012(10)
  • [5]近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研究述评[J]. 李技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6]林农乡土知识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个案研究[D]. 陈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
  • [7]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J]. 解鲁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8]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J]. 柏贵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 [9]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A]. 柏贵喜. 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 2005
  • [10]云南社区森林的乡土知识及传承——临沧地区云县后箐乡勤山小流域案例研究[J]. 邹雅卉,左停. 林业与社会, 2004(04)

标签:;  ;  ;  ;  ;  

云南社区林的地方知识与传承——以临沧地区郧县后青乡秦山小流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