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

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

一、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张京峰[1](2021)在《大同地区陶瓷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山西是我国古代陶瓷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丰富的制瓷原料、充沛的水源、优质的烧瓷燃料以及便利的交通造就了山西辉煌的陶瓷艺术成就。历史上,烧造陶瓷的窑址遍布山西全境,其中,大同窑以青瓷窑、浑源窑和怀仁窑为主要窑址。对大同窑的古陶瓷文化和现代发展进行研究是传承和弘扬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途径。

刘慧[2](2021)在《J日用陶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珍珍[3](2020)在《山西怀仁特产“宋氏糖干炉”品牌形象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怀仁特产“宋氏糖干炉”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朝。宋氏糖干炉承载着怀仁悠久的历史文化,产品不仅体现了怀仁当地的风土人情,工艺水平和经济文化特点,还深刻反映了怀仁古朴、精致、宽容、厚重的城市个性。地方特产代表着一处地域的个体形象,宋氏糖干炉非常适合打造成怀仁的一张名片。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挖掘怀仁地域文化,为地域性特产的研究提供可视化的视觉元素。其次是分析了国内优秀的地域文化与品牌结合的案例,学习和了解特产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然后对比分析宋氏糖干炉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品牌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确定宋氏糖干炉的品牌形象设计思路,进行品牌形象设计实践。笔者希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提升宋氏糖干炉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且进一步挖掘宋氏糖干炉品牌的文化价值,同时为晋北特色产品的地域性品牌设计研究提供探索和实验。

胡裕岭[4](2020)在《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变革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法律的发展亦如此。当下的中美贸易战也再次告诉我们,谁掌握了核心基础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更多的经济贸易和法律规则的话语权。科学技术不仅事关经济利益、政治变革,而且事关民族兴亡、文化存续。反观中国近代法律大变革的历史,是时,既有国体衰败,列强侵扰,传统频遭质疑,政改瞬息万变,又有实业兴邦,人权浪潮,租界法权失落,西学持续涌入。1904年香港警察开始使用英国亨利制指纹分析法押印指纹,1905年,青岛巡捕局开始使用德国汉堡式指纹分析法查证犯罪嫌疑人,1918年夏全印赴上海公共租界学习亨利制指纹分析法……然而对这一时期指纹证据技术的系统性梳理尚处空白。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考证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技术分歧、本土探索等,不仅可丰富近代法律的研究,而且可为当下司法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本文以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1904年至1949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一系列史料考据和问题探讨,试图厘清中国指纹证据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考证指纹证据技术的早期实践和应用情况,阐释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路径和发展动因,分析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争议与分歧,反思指纹证据技术引入发展与分歧视角下的检警关系、科学技术与司法关系等问题,以求补正指纹证据技术学术史上的部分漏误,探索证据科学发展规律以及为当下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司法改革尤其是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提供些许镜鉴。中国为何要引入指纹证据技术这门“西学”?法制的冲突首先是文化的冲突。指纹证据技术这门西学在清末时期引入中国并非易事。帝制中国晚期,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天朝大国之说,已让士大夫阶层陷入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他们视传统制度和经验为正统,稍有抵触者即视为异端。但随着西学东渐,西学在中国不断传播,传统经验已暴露出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科学性问题。直至康熙三年“历法狱案”爆发,表面上是历法较量,实则是中学与西学的话语权之争。然而如何看待和引入较为科学的西学,同时扞卫传统政体,统治者必须为其寻得合理的文化解释。“西法中源”,西方先进的历法和数学源自中华传统文明的学说首先为这一问题的回答拾得文化自信,但很快就在逻辑上不攻自破,既没有看到科学发展的普遍性,也未能解释为何西学在当时更先进于中学。直到鸦片战争再一次将“中弱夷强”的现实问题随着炮火摆在统治者面前。“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固有政治文化传统“体”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用”的学说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存在洋务派的“补救”论和维新派的“会通”论等多种解释,但它一样没有回答“西学”何以领先“中学”何以落后的原因,甚至掩盖了体制上的弊病。1898年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号召“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主张“博采西学”。“西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警察制度、检察官侦查机制等一系列近代刑事司法制度开始引入并建立起来,指纹证据技术自此被“名正言顺”地引入中国。在当时西方指纹证据技术何以领先于中国?中华文明或是世界上最早将手印或指纹印痕应用于证据领域的文明地区之一。从现有的中西方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是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的国家。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民间契约中以按捺手印为凭证的方法,这些凭证往往成为案件诉讼过程中的关键证据。按捺手印为凭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又称“下手书”“画指券”“画指节”“手摩”等。据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而且在指纹纹线特征的识别与鉴定领域十分发达,曾被应用于司法个案。这种方法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领先地位,辐射影响极其深远。但中国古代对指纹的认识经验判断大于科学分析,始终未能成为一种科学,甚至存在经久失传的现象。如在清代曾有文献认为“画十字”与按捺指纹同义。直至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人类对指纹的科学认知。指纹证据技术便在近代皮纹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高尔顿——亨利、武塞蒂赫等不同的指纹分类系统。指纹人各不同、终身不变的特性,使之得以应用到证据科学领域。阿根廷、印度、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纷纷将指纹正式纳入到证据体系中。受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实践几乎与世界同步。据史料记载,至迟自1904年始,指纹证据技术在青岛、上海、香港等地区的侦查活动中得以实践。而且随着《字林西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大陆报(The China Press)》等近代报刊报道,指纹证据技术为国人所知并逐渐在中国萌芽兴起。中国是通过何种方式引入和推广指纹证据技术的?没有证据科学支撑的法律制度难以实现其司法价值。清末民初政府虽然先后效仿日本等国家建立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但当拷讯技术逐步废除,一时间失去证据科学的支撑,司法效能极其低下,司法官员互相推诿,甚至出现派员学习西方催眠术以资审案的闹剧。从中可见当时对西学证据科学的渴望。世界指纹证据技术应用的第一人、武塞蒂赫指纹分类系统的发明者胡安·武塞蒂赫访华传学,留学生归国以及租界地区的早期实践为统治者提供了指纹证据技术这门科学。民初司法部与内务部掀起在全国范围内学习传授指纹证据技术的热潮。政府通过开办指纹传习所、讲习所,在警校办设指纹专科、开设指纹课程,派遣惠洪、夏全印等赴租界学习,派遣留学生先后赴日本、奥地利、德国、美国学习指纹证据技术等方式引入和推广指纹证据技术。同时,夏勤、伍冰壶、张元枚等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凭借一己之力为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经过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努力,指纹证据技术短短几年在中国得以实践,并几乎与日本、英国、美国等先进国家保持相当水平,且涌现出一大批指纹专家。司法部先后颁布《办理指纹须知》《试办指纹法令》作为指导手册以将其固定、统一下来,全面推广。上海、南京、天津、汉口、北平、重庆、青岛、汉口等城市警察部门先后建立起指纹专门机构。指纹证据技术的应用取得较大成效,在各地破获多起案件。何种指纹证据技术最为适合中国国情?民国政府尤为重视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在司法领域三令五申鼓励和支持该技术的推广,而且还曾将指纹证据技术应用于身份证件识别等领域。教育部甚至通令全国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省教育厅酌设指纹学科。指纹证据技术的知识甚至还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然而,中央政令不行、国家内政不一的政治环境在给了各地得以分别实践世界不同指纹证据技术的同时,也给发挥指纹证据技术功能、实现跨区域犯罪侦查协作带来重大障碍。指纹证据技术不仅在各省市存在地域之差,而且同一省市的监狱部门与警察部门所应用的技术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根据1935年的史料统计,在全国19个提供指纹办理情况的警察部门中,所采用的指纹技术标准有英国亨利制、德国汉堡式、法国爱蒙培尔制、阿根廷武塞蒂赫制以及中华式等多种,而且其中亨利制也有英式和夏全印式之分;汉堡式还有德式、日式之分。通过分析不同种指纹分析的初步(基本)、二步(附属)和三步(次附属)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武塞蒂赫制最为简单,基本分析仅有四大类,但难以应对较大的指纹样本量,因而有附属分析又分十六种,难免前者过于简单,后者又过于复杂。汉堡式与亨利制指纹分类基本相同,在斗形纹的区分上有所差别。在编码技术上,武塞蒂赫制依然最为简单,但查找起来每次至少要找出五个号码,而亨利制第一步仅需确定计数或不计数即可。如果到第二步继续查找,武塞蒂赫制恐怕要找出二十五个号码,而亨利制仅四个号左右即可查出。相比之下汉堡式则也非常简单,仅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即可,但本质上与亨利制并无较大差异。分析发现,中华式并没有根据中国人的指纹特点加以本土化,而是将亨利制和爱蒙培尔制加以综合,甚至存在许多错误。1933年民国政府开启了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统一之路,发现并决定以中国人指纹之特性定立指纹技术标准。然而技术的分歧与争议远远超过了技术探讨本身。分歧的背后却是师承关系、学源背景等力量的交织角逐。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政部通令警察部门采用亨利制标准,但并未与司法部达成一致意见。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标准未能实现实质统一。透过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我们可以反思哪些问题和经验教训?回顾与反思1905年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可以看出其盲目性、重复性、世界性和依赖性的发展特征。从本文第一章西学引入文化解释的局限性中亦可以分析出其对指纹证据技术引之不谓来由、发展不问现实和争议流于人事的问题影响。同时,政治需求、学科教育、职业团体以及个人作用都对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民国指纹证据技术诸多未竟之路也给我们当下带来些许启示。如指纹鉴定标准的统一应尽早确立,且应以国人指纹特征为依据;指纹鉴定标准的确立应有司法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组织专家委员会开展。除此之外,在指纹证据技术推广中,如何看待学历制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利弊对当今警察教育乃至其他职业教育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短期的在职培训能够顺应技术与知识拿来主义之需,不仅见效快成本低,而且能够快速顺应社会的发展变革,但从根不上不能解决技术与知识的研发问题。然而学历教育完成了这一问题吗?似乎还值得更多地反思。透视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分歧纷争,不仅可以窥见民国时期检警关系之变化以及侦查权力的扩张与异化,而且更可以从中探析科学和司法的关系,可以为指纹鉴定标准和采信规则的确立、证据科学与证据法学的发展以及司法改革中中国特色法治路径话语权的探索提供些思路。

徐凤秀[5](2020)在《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祈雨”习俗作为一个地方的信仰符号在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进而经过民众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被塑造为地方文化传统,这一过程是离不开礼俗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地方文化传统的塑造,是由社会历时性和共时性延展开来,它既是朝代更替、文化传承的表现,又是国家官绅乃至民间社会上下贯通皆认同的产物,在仪式中体现出各地方之间、各组织之间内外的礼俗交往。礼与俗展现了国家与地方、精英与大众的互动机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当时,雩祭作为是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雩祭礼制已不单纯为祈雨仪式,更是一种君民同行的祭典仪式,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科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此种人神沟通的形式祈求上天保佑万民。祈雨节是雩祭的现代转变和化身,祈雨祭祀是君民在旱灾无奈之下作为应对旱灾的一种生存策略。“祈雨”现象出现在山西朔州各地区,本文以田野作业法为研究方法,以日常生活整体为研究视角,尝试解读祈雨习俗的地方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下社会治理和文化重构中民间俗信的价值和存续的内在动力。此课题在探究原来祈雨仪式本来面目之外,旨在探讨乡土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和民间俗信在乡村治理下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祈雨活动时亲历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具体感受以及神圣性仪式的具体环节与操作,探究祈雨仪式活动下乡土社会的礼俗互动和具体实践方式。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以较为丰富的田野实证,结合文献碑刻、口述叙事、集体活动多方论据,将祈雨和仪式进行详细的田野深描,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探索祈雨的本质和民俗意蕴、社会功能以及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民间俗信对村落治理的作用等内容。论文由六部分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从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选题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述评三方面进行;第二部分即朔州“祈雨”习俗形成与发展概况,从朔州自然、社会等因素导致的灾害记忆和朔州各地流传的祈雨民间传说两个维度阐释朔州祈雨习俗的形成。期间以村庙、相关的旅游景点为主要调查点,经多次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三部分即“祈雨”仪式的民俗实践,较为全面的展示朔州民间祈雨的场所、对象、仪式,第四部分是祈雨后的酬神演剧,各地风俗不同,演剧略有差异,有野场“赛赛”、朔县秧歌、右玉道情、雁北耍孩儿,第五部分是与祈雨相关的节日俗信和民众日常生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当代人对龙文化资源重构,给社会管理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重借鉴。

陈雅洁[6](2020)在《人类学视域下的陶瓷文化研究 ——以怀仁陶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素有“瓷国”之称,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见证者、传承者。位于雁门关外的怀仁市已有上万年的制陶史,其瓷器烧造史始于辽金,经过千余年的窑火传递,发展至今已日渐兴盛,被誉为“北方日用瓷瓷都”。怀仁高岭土资源储量庞大,制陶条件得天独厚,制陶技艺炉火纯青。2013年,“怀仁陶瓷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陶瓷文化是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陶瓷物质文化遗产的统一体。研究怀仁陶瓷文化,不仅能够为怀仁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而且可以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为其探寻一条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更稳定、更长久的发展路径。就学术角度而言,根据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在既往有关陶瓷文化研究中,尚未发现对怀仁陶瓷文化的专题性和综合性研究,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陶瓷文化研究的内容,同时也为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份基于田野调查的案例。本文以怀仁陶瓷为例,从人类学的学科视角,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怀仁陶瓷文化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项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经过,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怀仁陶瓷田野调查地的概况”,首先,介绍怀仁市的概况,并梳理怀仁陶瓷的历史发展情况,包括制陶技术的起源和陶瓷业的烧造史的发展。其次,介绍怀仁陶瓷企业的分布、从业群体及怀仁陶瓷厂、艺术工作室的运营情况。第二章“怀仁陶瓷制作技艺及产品分类”,描述怀仁陶瓷的基本制作过程,包括对制作工序及装饰工艺进行梳理;并对产品分类进行归纳,最后介绍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第三章“怀仁陶瓷的特征及价值”,对怀仁陶瓷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包括其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特征,进而阐释陶瓷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结语部分概括全文,提出笔者的研究结论,并说明了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目前怀仁陶瓷业的发展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日用品陶瓷走向产业化,另一方面是传统手工陶瓷走上艺术化。第二,在怀仁陶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一定要注重其保护的完整性和传承的延续性。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享受、艺术享受。日用瓷艺术化,艺术瓷生活化,将是怀仁陶瓷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向。

曹俊[7](2020)在《陶瓷专家水既生的研学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既生,1928年生,山西省朔州市朔县(今朔城区)人。曾任山西省轻工业厅科技处总工程师、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1962年为山西省书法研究会筹备小组常委之一,此后曾任山西书法家协会顾问、山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政协山西省委员会第六届委员。

刘静[8](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门海江[9](2018)在《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而县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服务于基层农业生产和农业合作社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想要进一步提高怀仁县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运用相关农业科技服务理论和农业科技推广传播原理,对完善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是探讨怀仁县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怀仁县现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合怀仁县目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所处现状,从服务主体的制度、政策逐步完善;信息方式发展多样性;服务主体日益多元化进行概括。其次,基于怀仁县农业科技的现状和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广方面和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方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构建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王若璠[10](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怀仁旺火习俗研究》文中提出怀仁旺火习俗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项春节习俗,2011年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怀仁旺火习俗是山西省境内传承较好的旺火习俗,在怀仁县当地有着极高的民众认同感。怀仁旺火习俗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农历新年的正月十六结束,一直围绕着旺火这一核心物质载体,辅以相关的祭灶神、发旺火、民俗展演活动等民俗事象,在正月十五前后习俗活动达到高潮。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野,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怀仁旺火习俗进行研究和分析。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地梳理,把握怀仁旺火习俗的起源与发展;通过田野调查,了解怀仁旺火习俗的传承实践状况、传承主体、保护主体、所处的文化空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时所制定的保护计划的实施情况等内容。笔者通过对怀仁旺火习俗基本情况地掌握,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出怀仁旺火习俗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和功能;提出对怀仁旺火习俗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二、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大同地区陶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同陶瓷发展概述
二、大同古陶瓷文化的艺术特点
    (一)大同窑
    (二)怀仁窑
    (三)浑源窑
三、大同陶瓷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结语

(3)山西怀仁特产“宋氏糖干炉”品牌形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氏糖干炉的地域文化和品牌特征
    第一节 地域文化特征
    第二节 宋氏糖干炉品牌概况
第二章 同类产品案例分析和宋氏糖干炉品牌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同类产品优秀案例分析
        一、北京稻香村
        二、 西安陕拾叁
        三、 同类产品案例分析的借鉴要点
    第三节 宋氏糖干炉品牌现状分析
    第四节 宋氏糖干炉品牌的logo和包装设计分析
    第五节 宋氏糖干炉swot分析
第三章 宋氏糖干炉品牌形象设计实践
    第一节 品牌形象定位
    第二节 品牌设计文化理念
    第三节 品牌形象基础部分设计
    第四节 品牌形象应用部分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价值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识: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解释与基础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文化解释
        一、西法中源
        二、中体西用
        三、博采西学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制度准备
        一、警察制度建立
        二、检察官侦查权的创设
        三、刑事证据制度的法律探索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传播的教育基础
        一、留学制度
        二、警察学校与司法传习所
        三、翻译学术着作、创办警务杂志
第二章 萌芽:指纹证据技术的滥觞与早期实践
    第一节 中华文明或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纹印痕的文明地区之一
        二、中华文明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三、中国古代手印证据应用的特征与局限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科学发展起源于西方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二、指纹证据技术的诞生与应用
    第三节 西方指纹证据技术的传入与实践
        一、近代报刊的报道
        二、租界等地的实践
第三章 发展:指纹证据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考据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曲折前页
        一、拷讯技术的存废之争
        二、学习催眠术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播途径
        一、发明者亲授
        二、官方办学
        三、遣员学租界
        四、派遣留学生
        五、国内与国际交流
        六、个人研究传播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实践情况
        一、司法行政部门
        二、警察部门
        三、刑事案例考察
        四、指纹证据技术实践的问题
第四章 分歧:指纹证据技术的标准之争
    第一节 争议基础——各地实践差异
        一、标准不同实践受阻
        二、各地实践统计情况
    第二节 争议焦点——技术标准之差
        一、亨利制指纹分析法
        二、武塞蒂赫制指纹分析法
        三、汉堡式指纹分析法
        四、爱蒙培尔制指纹分析法
        五、中华式指纹分析法
        六、几种分析方法的评述
    第三节 争议背后——学说派系之争
        一、师承关系与学源背景
        二、人事关系
        三、着说情况
        四、地域差异
    第四节 指纹证据技术统一之努力
        一、技术标准的选择
        二、技术统一计划
        三、形式上的仓促统一
第五章 反思: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镜鉴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特点
        二、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问题与文化因素
        三、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其它因素
        四、民国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承与培育方式
        一、学术研究规范对技术传承的影响
        二、技术培育方式的问题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视野下的检警关系
        一、检警指纹证据技术的并行发展
        二、技术分歧下侦查权的扩张与异化
    第四节 指纹证据技术视野下的科学与司法关系
        一、证据科学于司法的价值
        二、证据科学于司法的局限性
        三、司法于证据科学的采信
参考文献
译名索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2 朔州祈雨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2.1 朔州自然灾害的集体记忆
    2.2 民间祈雨传说的文化诠释
3 朔州祈雨的民俗事象
    3.1 祈雨场域和对象
    3.2 仪式中的集体实践
    3.3 祈雨反映的信仰本质
4 朔州祈雨酬神演剧
    4.1 野场村“赛赛”风俗
    4.2 朔州地方小戏
    4.3 酬神演剧的民俗意蕴
5 祈雨俗信与龙文化传承
    5.1 祈雨相关节俗“在地化”
    5.2 朔州龙文化重构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田野调查录音整理
附录 B:碑文整理校对
附录 C:田野调查图片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人类学视域下的陶瓷文化研究 ——以怀仁陶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陶瓷文化的研究
        (二)国内对陶瓷文化的研究
        (三)怀仁陶瓷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田野实践
        (一)文献研究
        (二)田野调查及经过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陶瓷文化
        (二)怀仁陶瓷
第一章 怀仁陶瓷田野调查地的概况
    第一节 调查地的基本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矿产资源
        三、建置与人口
        四、生产生活
    第二节 怀仁陶瓷的历史发展
        一、怀仁陶瓷的烧造史
        (一)怀仁制陶技术的起源
        (二)怀仁窑的烧造史
        二、怀仁陶瓷企业的发展史
    第三节 怀仁陶瓷企业的分布及运营
        一、怀仁陶瓷企业的分布
        二、怀仁陶瓷业的从业群体
        三、怀仁陶瓷厂、艺术工作室的运营情况
第二章 怀仁陶瓷制作技艺及产品分类
    第一节 怀仁陶瓷制作技艺
        一、陶瓷制作前的仪式
        二、陶瓷制作工序
        三、陶瓷装饰工艺
    第二节 怀仁陶瓷制品的分类
        一、生活用瓷类
        二、酒店用瓷类
        三、建筑用瓷类
        四、包装用瓷类
        五、礼仪用瓷类
        六、陈设工艺瓷类
    第三节 怀仁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
        一、血缘传承
        二、业缘传承
第三章 怀仁陶瓷的特征及价值
    第一节 怀仁陶瓷的特征
        一、怀仁陶瓷的实用性
        二、怀仁陶瓷的地域性
        三、怀仁陶瓷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第二节 怀仁陶瓷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社会价值
        三、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陶瓷专家水既生的研学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中走出的求学之路
二、与实践结合的治学之“道”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概述
    2.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双向沟通理论
        2.2.2 农业科技推广传播原理
3 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
    3.1 完善推广制度,强化政策支持
    3.2 信息化手段日益多样化
    3.3 推广主体日益多元化
4 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广方面
        4.1.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环境方面
        4.1.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方面
        4.1.3 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方面
    4.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需求方面
        4.2.1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4.2.2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5 构建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对策
    5.1 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
        5.1.1 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5.1.2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
        5.1.3 增加经费投入
    5.2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
        5.2.1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5.2.2 拓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式
        5.2.3 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
        5.2.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
    5.3 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
        5.3.1 优化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结构
        5.3.2 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5.4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的有效需求
        5.4.1 改善农民谋生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
        5.4.2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怀仁旺火习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缘由
        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旺火习俗的文献综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田野调查
        三、统计分析
第一章 怀仁旺火习俗概述
    第一节 怀仁旺火习俗的历史与发展
        一、怀仁县的基本情况
        二、怀仁旺火习俗的历史起源
        三、怀仁旺火习俗的传承发展
    第二节 怀仁旺火习俗的传承实践
        一、相关手工技艺的传承实践
        二、相关民俗展演活动的传承实践
        三、其他民俗事象的传承实践
第二章 怀仁旺火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属性
    第一节 怀仁旺火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一、以人为本
        二、丰富性
        三、群体参与性
        四、可持续发展性
    第二节 怀仁旺火习俗的社会功能
        一、认同功能
        二、调适功能
        三、教化功能
    第三节 怀仁旺火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文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第三章 怀仁旺火习俗的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
    第一节 传承主体
        一、相关手工技艺的传承主体
        二、社区民众
    第二节 保护主体
        一、各级行政机构
        二、公共文化机构
        三、民间团体
第四章 怀仁旺火习俗的保护措施及成效
    第一节 保护计划与措施
        一、保护内容
        二、保护计划
    第二节 实施情况及其成效评估
        一、五年保护计划实施情况及其成效
        二、未落实计划的原因及分析
第五章 怀仁旺火习俗传承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怀仁旺火习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相关手工实践技艺传承困难
        二、理论研究薄弱
        三、经费紧缺
        四、文化空间缩小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一、采取怀仁旺火习俗的教育实践性传承措施
        二、构建怀仁旺火习俗的策论保护体系
        三、激发民间机构参与保护的活力
        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同地区陶瓷文化研究[J]. 张京峰. 美术文献, 2021(09)
  • [2]J日用陶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 刘慧.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3]山西怀仁特产“宋氏糖干炉”品牌形象设计[D]. 张珍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4]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D]. 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D]. 徐凤秀.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人类学视域下的陶瓷文化研究 ——以怀仁陶瓷为例[D]. 陈雅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陶瓷专家水既生的研学之路[J]. 曹俊. 美术观察, 2020(05)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9]怀仁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门海江.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怀仁旺火习俗研究[D]. 王若璠.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标签:;  ;  ;  ;  ;  

山西怀仁陶瓷协会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