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

“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

一、“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1](2021)在《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和旅游业跨界整合趋势的日渐明显,研学旅行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研学旅行市场的总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将进入新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将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而“素质教育”更强调学生全面均衡发展,这不仅需要校园内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而且也非常需要校园之外的学习和实践。研学旅行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与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细分市场。在实践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当前,研学旅行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喜欢的,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活动最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素养,这些都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同时,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精确扶贫意义重大。研学旅行和乡村旅游都是当前我国旅游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能满足新时代特定人群对优质旅游的需求。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发展历史的国家,广阔的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文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旅游资源。与此同时,在乡村旅游中加入研学旅行的教育要素将会为各地区深入开拓乡村旅游业提供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将紧紧把握好这一旅游发展的新特点,以研学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以广大乡村作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努力探讨这两种旅游行为的有机结合,借此丰富研学旅行和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与角度,在理论上能够有利于深化两个领域的研究,并进一步促进“旅游+”研究模式的深入发展。本文内容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包含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同时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还对主要概念进行了明确和界定,此外还对本人研究的内容和思路做出了陈述,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温州市中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客观反映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需求,分析其供需基本状况,并从中初步反映出当前研学旅行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调查研究对当前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研学旅行中显现出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产业布局缺乏科学性、整体规划不足,研学产品缺乏丰富性、课程开发不足,企业缺乏竞争力、满足学生需求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接待能力不足,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研学师资不足等,为下步的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开发策略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主要在前述部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温州市乡村研学旅游市场开发的具体策略,包括强化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布局,深挖乡土资源、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企业竞争力、满足学生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重视研学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发展等;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不足。这篇论文紧扣时下比较热门的乡村研学旅行作为主题,对当前温州地区乡村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机遇等进行了探讨,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期能够为发展中的乡村研学旅行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从而促进其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陈芑名,巫云仙,张智建[2](2020)在《温州模式和温商发展的回顾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温州模式和温商既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独特发展模式的代表。在改革开放前30年,社会网络、家族经营和产业集群等因素使温州模式取得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2005年后温商整体面临转型升级困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温州外向型经济和温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温州只有打破封闭式社会网络,革新温商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研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才能使温商从利用外资的被投资者,转变为进行境外投资的投资者,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学会做合格的、受人尊敬的跨国企业,树立法商理念和风险意识,继续发扬企业家精神,创造新的温州模式,塑造"新温商"。

方抒[3](2020)在《“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研究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文中指出“证照分离”改革从2015年在上海浦东区试点到2018年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取得了较大的改革成果。涉企证照事项得到进一步清理、审批制度得到进一步理顺,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得到进一步降低,市场活跃度得到进一步激发。但与此同时,改革的推进也给市场监管部门后续监管带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市场主体跟风现象频出、部门之间信息流转不畅、协调整合监管模式不完备、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掣肘了温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职能的履行。如何进一步完善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改变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监管模式,而建立“宽准入、严监管”的市场监管模式已成为温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证照分离”改革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思考。论文首先从“证照分离”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入手,对“证照分离”改革和市场监管体制的中西方研究历史与现状做了基本梳理和归纳,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和不足进行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和梳理。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为实践案例,以美德等西方先进经验为借鉴参照,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为研究手段,对“证照分离”改革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的现状变化、存在问题、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了完善“证照分离”改革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的路径——通过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创新打造以公众需求为治理导向,以信息数据为技术基础,以协调合作为整合手段,以多元共治为发展方向的市场监管体制完善思路,为在改革背景下更好的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优化市场监管效率、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赖枚劼[4](2020)在《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有序运行是国家平稳发展的基石,银行业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支撑,是市场经济的重心,对资源的再分配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履行经济职能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内容。因为我国银行业特殊的发展历程,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具有垄断地位,既拥有国家资源的扶持也享受着政策倾斜的红利,在经营中获取着超额的利润,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还肩负着调节市场和政策传导的职能。正因为如此,国有大行需要肩负起广大人民最基本的利益诉求,切实实行属于国有大行自身的职责和肩负的重任。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在不动摇自身发展根基的前提下,投身到社会公众服务体系当中,并且在商业性和公共性方面寻求到平衡点,在更高的效益下也更积极的回馈社会,提升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成效是本论文的核心目标。论文主要将温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现状。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理论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公共服务职能现行的概念、发展过程、意义和实际价值做了陈述,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工具。然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对于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此为基准,明确了当前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其公共职能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比如:履行信用中介职责时缺乏社会责任感、履行支付中介职能的银行监管体系和服务不健全、履行信用创造职能中对普惠金融基层支持力度不足、履行金融服务职能时公共服务模式缺乏创新等。在研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之后,从下列几点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改进的内容:优化国有资源配置,深化信用创造职能;提高社会责任感,改善信用中介职能;加快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扩展金融服务职能;健全监督保障措施和建立考评体系,完善支付中介职能。最后,本文总结明确了三点建议:第一,并非所有的公共服务都需要国家来提供,必然会有一部分公共服务需要进入市场由社会机构来加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因其特殊性,应该最大化的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反哺社会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丰富种类和层级。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并不是以牺牲自身经济效益为代价,二者之间应该互相促进、协同运作。最后,本文的研究成果虽然是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展开,不过同样能够应用在其他层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并为之提供理论支撑。

李谷静[5](2020)在《温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教育受重视程度不断攀升,而职业学院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最低门槛,成为高校扩招的重点,这就导致了各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对此,各地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来缓解,例如推行村官政策,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下基层;例如推行创业政策,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场地等支持。温州作为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行者”、“探路者”,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上做了较多工作。当前温州市施行的就业政策与其他地方的政策大同小异,在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以温州5所高职院校毕业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温州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现状进行了解;通过实地走访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开展个人访谈,以获得更加详实的就业政策信息。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温州市就业政策实施存在着就业政策不了解且就业满意度低、就业政策与现实需求存在出入、就业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难以激发创业积极性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导致在就业政策制定层面缺乏产业发展与人才供应相协调、在就业政策内容上存在着缺乏全面指导性、在就业政策执行方面存在政策保障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经过对就业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根据温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也同样从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政策内容以及就业政策执行三个部分提出有关的建议。通过在政策制定上调整帮扶中小企业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供给质量来协调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加快就业市场的产业调整与人才供应;通过充实就业政策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职业培训指导及建立见习制度、创新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政策来切实有效地发挥政策职能,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在就业政策执行中完善高职毕业生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高职生自主创业政策、强化就业政策中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扩大就业政策的公众知晓度以达到强化制度保障和监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完善地方政策,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改善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氛围。

杨伶俐[6](2020)在《温州市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集群可以吸收稠密而雄厚的经济能量,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关注和重视,并将产业集群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逐步显现,全国各地开始出现某一行业多个企业联合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并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以广东省和浙江省最为显着。浙江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之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地都形成了多个企业数量多、经济体量大、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的大背景是处于时刻变化的市场之中,受其自发、竞争等特点的影响,在资源配置、行业监管、销售竞争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等方式适时介入产业集群就有极大的意义,十分重要,尤其是地方政府。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承担什么责任、实施什么决策、完成什么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在梳理、概括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及其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相关概念,并对研究过程中借鉴的相关理论作了分析。其次,介绍了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并概述了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在规范产业发展、建立专业市场、加强产业培育、打造跨贸通道等方面的主要行为。再次,通过对代表性企业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其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如角色定位存在偏差、产业政策机制不够健全、产业培育缺乏正确理念、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建议: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与管理、构建全方位产业政策的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

阮亦亨[7](2020)在《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来,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在各地得到推广应用。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对管理服务精细化的研究仍需不断探索。为此浙江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意见》,从网格化管理到全科网格建设,不断探索实践治理新模式,打造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研究全科网格管理,实质上是对社会治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认识,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全新的探索思路和发展路径,助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本文以数字治理、精细化治理、无缝隙政府等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为支撑,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个例研究、个别访谈等方法,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城街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总结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的现状概括,归纳出当前的主要做法和所取得的具体成效,着重对海城街道运行全科网格管理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相关经验,提出相应优化改进全科网格管理的对策建议,并对全科网格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探究。通过调查分析来看,当前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还存在着行政化倾向严重、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深入、信息管理平台运行不顺畅、居民参与氛围不足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规范、对外宣传普及不到位等。为解决全科网格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的优化方向和对策思路,具体包括了提高公众参与管理的自主性、加快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优化全科网格队伍用人机制的建设、完善网格管理工作机制、引入内外多元化监督制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海城街道下一步提升全科网格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做法经验,并以期为其他类似的乡镇街道推行全科网格管理提供必要的借鉴。

潘维静[8](2020)在《基于公共服务的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教育在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家庭教育在政府决策层面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各级政府逐渐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列为民生工程,探索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公众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他们迫切地需要接受科学专业的指导。妇联组织是特殊的枢纽型公共组织,以妇女、儿童、家庭为服务对象,长期以来参与社会管理,比如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等公共服务。妇联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有着传统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整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家庭需求日益多元化等因素使得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妇联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牵头”家庭教育工作的妇联组织,如何顺应新的形势需要,整合资源,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家庭多元化的需求,成了考验新时期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以温州市妇联为例,立足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当前现状,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第三部门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理论基础,对温州市妇联家庭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中存有的问题,探究背后的原因。通过借鉴其他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经验做法,尝试从妇联加强自身发展、公共服务品牌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合作网络等方面提出温州市妇联更好地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郭方圆[9](2020)在《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管理者期待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智慧城市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不管是在模式和成果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温州市紧随时代潮流,从2013年开始陆续发布了多项文件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在2015年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对基础设施、政务、交通、医疗、产业、城管等多方面进行了布局,截止2020年,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建设中进行调整。本文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明确,再以温州市为具体案例,通过调查问卷及实地访谈考察等方式收集资料,对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相的背景、框架、现状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快、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加强、市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明显、产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建设模式保守、智慧应用覆盖不足、信息数据出现泄漏等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有信息资源整合度不高、城市居民参与动力不足、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管理模式创新能力较弱、数据安全保护建设跟不上等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对策:立足城市实际需求,注重信息资源整合;引进和培养相结合,解决人才缺乏;转变政府传统思维,尝试创新模式;坚持需求指引,推广智慧应用;健全治理规章,注重信息安全。期待本论文能够为温州市智慧城市后续建设提供帮助。

颜雅玲[10](2020)在《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社会对开放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逐步增加,档案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及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凸显,档案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政务公开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持续开展,进一步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理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档案馆信息服务方式,为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然而一些地市级档案馆受管理体制、人才不足等因素制约,导致发展面临着一些瓶颈。本文采用新公共服务和整体性治理理论探析政务公开背景下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开展情况,并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阐述了政务公开环境下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代表的地市级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利用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的现状,并归纳出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档案资源开发滞后、开放力度不大、分布不均匀、馆藏不合理等;二是线上服务工作中缺少多媒体宣传、网站建设不完善等;三是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信息收集范围小、报送不及时,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之间的冲突,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少,档案馆公信力不够等问题;四是档案馆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强、专业水平低、对政府信息内容了解不多等。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对公众需求的认识、档案法律制度保障等方面。通过借鉴国内外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研究的经验,提出从创新档案馆服务理念、推进馆藏资源整合共享、优化档案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优化对策。本文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研究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问题,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不但丰富了地市级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二、“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旅游及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二)我国研学旅行市场日益扩大
        (三)研学旅行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开发可能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相关概念
        1.乡村旅游
        2.研学旅行
        3.乡村研学旅行
        (二)相关理论
        1.系统性理论
        2.需求供给理论
        3.旅游地吸引力系统理论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查阅法
        (二)实地考察法
        (三)个别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七、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市场现状调查
    一、温州市中学生乡村研学旅行需求调查问卷内容及基本情况
    二、温州市中学生乡村研学旅行需求调查具体情况
        (一)了解程度及获取信息渠道
        (二)研学旅行经历情况
        (三)研学旅行时间、地点需求
        (四)研学旅行受益方面需求
        (五)研学旅行内容偏好
        (六)研学旅行的方式需求
    三、温州市中学生乡村研学旅行需求综合分析
第三章 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潜力
    一、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现状概述
    二、温州研学旅行市场发展潜力评价
        (一)研学旅行市场发展潜力的指标选择
        1.指标选择原则
        2.评价指标的确定
        3.评价指标说明
        4.评价方法
        (二)研学旅行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1.确定权重
        2.具体确立等级和评分
        (三)温州研学旅行市场潜力评价
        1.等级确定方法
        2.潜力等级评价
    三、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发展综合分析
        (一)具体发展条件分析
        1.地理区位
        2.旅游资源
        3.市场优势
        4.交通优势
        5.本土旅游基础优势
        (二)宏观发展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2.经济社会环境
        3.行业环境
        (三)存在的不足分析
        1.产业布局缺乏科学性,整体规划不足
        2.研学产品缺乏丰富性,课程开发不足
        3.企业缺乏竞争力,满足学生需求不足
        4.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接待能力不足
        5.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研学师资不足
第四章 温州市乡村研学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一、开发原则
    二、具体发展策略
        (一)强化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布局
        (二)深挖乡土资源,丰富产品供给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满足学生需求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
        (五)重视研学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发展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研学旅行发展潜力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2)温州模式和温商发展的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温州经济模式和温商发展路径
二温州经济模式和温商的特性
三温州经济模式的结构转型探索
四温州模式和温商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五温州模式和温商的外向型发展特点
六新时代温州模式和温商发展建议

(3)“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研究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梳理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证照分离
        2.1.2 市场监管体制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缘起及发展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理论要点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的契合点
第3章 “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现状
    3.1 温州“证照分离”改革情况
    3.2 “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发生的改变
        3.2.1 市场主体以及群众期望改变
        3.2.2 部门之间监管职责实现重构
        3.2.3 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思路转变
        3.2.4 市场监管部门监管重心转移
    3.3 “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的实践分析
        3.3.1 初步厘清涉企证照事项和部门
        3.3.2 探索“双告知”工作有效手段
        3.3.3 推动“双随机”抽查制度建立
        3.3.4 整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机构
第4章 “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4.1.1 公众导向缺失导致市场主体跟风
        4.1.2 信息流转不畅导致后续许可断裂
        4.1.3 联动机制缺位导致监管合力低下
        4.1.4 执法能力不足导致监管压力巨大
    4.2 “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公民需求为中心的治理导向缺失
        4.2.2 横向纵向信息孤岛现象难以破解
        4.2.3 政府部门整体性运行机制缺失
        4.2.4 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第5章 国外市场监管体制经验借鉴
    5.1 美、德市场监管体制的经验
        5.1.1 美国市场监管体制的经验
        5.1.2 德国市场监管体制的经验
    5.2 美、德市场监管体制的启发
第6章 “证照分离”背景下完善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6.1 厘清监管职责回应公众需求
        6.1.1 明晰审批监管职责
        6.1.2 分类分批推进改革
        6.1.3 开展政策法规解读
    6.2 破解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6.2.1 通过整合市场数据资源提高分析应用能力
        6.2.2 通过“双告知”信息互通完善部门间信息流转
        6.2.3 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形成联合惩戒机制
    6.3 整体协调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6.3.1 完善部门之间协同监管体系
        6.3.2 提高市场监管内部运作效率
        6.3.3 完善“双随机”抽查监管水平
    6.4 打造社会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6.4.1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6.4.2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6.4.3 引导社会群体参与
        6.4.4 引入公众评价体系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与概念工具
    2.1 国有商业银行及公共服务职能的概念
        2.1.1 国有商业银行
        2.1.2 公共服务职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三重底线理论
第三章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现状
    3.1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概况
    3.2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现状调查分析
        3.2.1 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现状
        3.2.2 小微企业调查现状
        3.2.3 调查总结
第四章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问题与成因
    4.1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问题
        4.1.1 履行信用中介职能时缺乏社会责任感
        4.1.2 履行支付中介职能中监管服务不健全
        4.1.3 履行信用创造职能时普惠支持待加强
        4.1.4 履行金融服务职能的服务模式需创新
    4.2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问题的成因
        4.2.1 职能履行思想过于单一
        4.2.2 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薄弱
        4.2.3 服务普惠金融动力不足
        4.2.4 体制改革落实程度不够
        4.2.5 服务模式的市场性不强
第五章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对策与建议
    5.1 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信用创造职能
        5.1.1 强化政府监管力度
        5.1.2 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5.1.3 深入发展普惠金融
    5.2 增强责任意识,优化信用中介职能
        5.2.1 完善银行机构管理
        5.2.2 提出社会责任战略
        5.2.3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5.2.4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5.3 加快模式创新,扩展金融服务职能
        5.3.1 促进多元创新发展
        5.3.2 构建以人为本模式
        5.3.3 打造新型社区银行
    5.4 建立考评体系,完善支付中介职能
        5.4.1 建立监督保障措施
        5.4.2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5.4.3 优化服务职能规划
    5.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致谢
个人简历

(5)温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高职院校
        2.1.2 政府促进就业
        2.1.3 高职生就业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凯恩斯就业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马克思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3 温州市高职学生就业政策与调查分析
    3.1 温州市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3.1.1 温州市坚持推动企业吸纳就业
        3.1.2 温州市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创业
        3.1.3 温州市加强高职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3.1.4 温州市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政策
    3.2 温州市高职院校的总体情况
    3.3 温州市高职院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
    3.4 温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调查分析
        3.4.1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3.4.2 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其分析
        3.4.3 毕业生薪酬和就业满意度状况及其分析
        3.4.4 毕业生就业政策了解状况及其分析
        3.4.5 毕业生技能鉴定政策了解状况及其分析
        3.4.6 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政策了解状况及其分析
        3.4.7 毕业生获取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情况及其分析
        3.4.8 毕业生最希望获得的就业政策帮助及其分析
    3.5 温州市高职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3.5.1 就业政策了解不足且就业满意度较低
        3.5.2 就业政策内容与现实情况存在落差
        3.5.3 就业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难以激发创业积极性
4 温州市高职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温州市高职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4.1.1 温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定上的问题
        4.1.2 温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内容上的问题
        4.1.3 温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上的问题
    4.2 温州市高职生就业政策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就业政策制定上忽视了产业发展与人才供应相协调的重要性
        4.2.2 就业政策内容缺乏全面指导性
        4.2.3 就业政策执行上的保障和监管不到位
5 优化温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建议
    5.1 在就业政策制定上加快协调产业发展与人才供应
        5.1.1 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
        5.1.2 找出提升就业供给质量的关键
        5.1.3 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积极配合共促发展
    5.2 充实就业政策内容来提升就业质量
        5.2.1 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服务体系
        5.2.2 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5.2.3 加强职业培训指导及建立见习制度
        5.2.4 创新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
    5.3 在就业政策执行中强化保障和监管力度
        5.3.1 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保障
        5.3.2 建立健全高职生自主创业政策
        5.3.3 强化就业政策的监管力度
        5.3.4 扩大就业政策的公众知晓度
6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温州市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区级政府
        2.1.3 政府行为
    2.2 理论依据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政府干预理论
        2.2.3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
3 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现状分析
    3.1 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发展现状
    3.2 瓯海区政府在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要行为
        3.2.1 规范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扶持
        3.2.2 建立专业市场,完善园区建设
        3.2.3 加强产业培育,鼓励技术创新
        3.2.4 打造跨贸通道,持续扩大影响
4 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满意度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内容和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调查问卷的组织与实施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2.1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4.2.2 调查对象生产经营状况
        4.2.3 政府干预概况
        4.2.4 调查对象的意见建议
    4.3 瓯海区政府在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4.3.1 政府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4.3.2 产业政策机制不够健全
        4.3.3 产业培育缺乏正确理念
        4.3.4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
5 优化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建议
    5.1 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与管理
        5.1.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5.1.2 成立专门的产业集群管理机构
    5.2 构建全方位产业政策的支持体系
        5.2.1 科学制定产业政策
        5.2.2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5.3 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5.3.1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5.3.2 建立专家服务机制
        5.3.3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5.4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4.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5.4.2 提供坚持人才支撑
        5.4.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关于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调查问卷

(7)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社区治理
        2.1.2 网格化管理
        2.1.3 全科网格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无缝隙政府理论
        2.2.2 数字治理理论
        2.2.3 精细化治理理论
3 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现状
        3.1.1 网格基本概况
        3.1.2 网格组织架构
        3.1.3 管理运行模式
    3.2 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的具体措施
        3.2.1 精准划分管理网格
        3.2.2 完善管理队伍配置
        3.2.3 整合基层治理平台
    3.3 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的成效
        3.3.1 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3.3.2 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3.3.3 服务流程更加便捷
        3.3.4 群众幸福感获得提升
4 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研究设计与调查
        4.1.1 调查问卷和访谈设计
        4.1.2 调研工作实施
        4.1.3 调研数据处理
    4.2 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1 行政化管理倾向严重
        4.2.2 管理和服务工作不够深入
        4.2.3 居民自主参与管理氛围不足
        4.2.4 信息管理平台流转不顺畅
    4.3 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职能定位不准
        4.3.2 选人用人机制不规范
        4.3.3 平台管理和人员考核制度不完善
        4.3.4 普及宣传不到位
5 提升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成效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5.1.1 政府下放权力
        5.1.2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5.1.3 培育自治力量
    5.2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5.2.1 推广掌上信息平台
        5.2.2 提升平台流转办结效率
    5.3 加强队伍建设
        5.3.1 优化选人制度
        5.3.2 开展专业培训
        5.3.3 提高薪资待遇
    5.4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5.4.1 健全工作管理方法
        5.4.2 完善网格员考核办法
        5.4.3 引入多元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基于公共服务的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家庭教育
        2.1.2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2.1.3 妇联组织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第三部门理论
3 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现状分析
    3.1 温州市妇联概况与职责
        3.1.1 温州市妇联概况
        3.1.2 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责
    3.2 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现状
        3.2.1 形成“一县一品”、“一区域一特色”家庭教育服务品牌
        3.2.2 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建设
        3.2.3 家庭教育指导模式逐渐多元化
        3.2.4 建立基层家庭教育需求对接机制
        3.2.5 拓展线上家庭教育服务平台
    3.3 温州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问卷调查主要分析
        3.3.1 基本情况
        3.3.2 服务内容及形式需求
        3.3.3 妇联家庭教育工作公众认知情况
        3.3.4 村居(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调查分析
4 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服务品牌大众知晓度低
        4.1.2 服务阵地缺乏规范化管理
        4.1.3 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差距
        4.1.4 资源整合上存在不足
    4.2 问题产生原因和分析
        4.2.1 缺乏公共服务品牌宣传机制
        4.2.2 缺乏妇女工作模式的创新
        4.2.3 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4.2.4 缺乏资金保障
5 国内部分地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经验借鉴
    5.1 经验做法
        5.1.1 杭州上城区“星级家长执照”创新家长学习体系
        5.1.2 北京东城区妇联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手册
        5.1.3 广州海珠区妇联凝聚社会力量提升服务水平
        5.1.4 北京西城区社区家长学校“三有四好五强”模式
    5.2 启示与借鉴
        5.2.1 多元主体参与,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5.2.2 妇联总体部署,社会组织联盟,引入专家技术精准服务
        5.2.3 强化基层家长学校的阵地功能,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6 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服务的对策措施
    6.1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妇联特色家庭教育服务品牌
        6.1.1 总体部署,牵头做好家庭教育公共服务
        6.1.2 创新组织建设,提高组织执行能力
        6.1.3 贴近妇女家庭,提升服务品牌影响力
    6.2 加强线下和线上服务平台的建设
        6.2.1 强化村居(社区)家长学校阵地功能
        6.2.2 融合互联网+思维,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6.3 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6.3.1 深入调查、了解需求
        6.3.2 引入社会化服务,规范项目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6.3.3 家庭教育服务队伍的建设
        6.3.4 主动作为,确保经费
    6.4 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互惠双赢机制
        6.4.1 内部资源的整合
        6.4.2 外部资源的整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温州市妇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温州市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情况的访谈提纲
致谢

(9)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
        1.2.2 国内智慧城市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智慧城市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智慧城市概念
        2.1.2 智慧城市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技术治理理论
        2.2.2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论
3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3.1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3.2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3.3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3.3.1 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快,数据整合度显着提高
        3.3.2 城市公共管理模式有一定创新,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3.3.3 市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信息惠民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3.3.4 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
        3.3.5 智慧产业大数据得到应用,产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4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1 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4.1.2 智慧城市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4.1.3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太过单一
        4.1.4 智慧应用覆盖不足
        4.1.5 信息数据出现泄漏
    4.2 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现行体制缺陷导致资源整合困难
        4.2.2 公众参与积极性低
        4.2.3 政府角色定位不清
        4.2.4 管理模式创新能力较弱
        4.2.5 信息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5 促进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
    5.1 立足自身发展需要,注重信息资源整合
        5.1.1 信息资源整合需转变理念模式
        5.1.2 信息资源整合需注重协同体系构建
    5.2 强化队伍建设,保证人才供给
        5.2.1 加大温州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宣传
        5.2.2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5.2.3 制定鼓励政策,完善用人机制
        5.2.4 储备专业化人才,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5.3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多种模式共同推进
        5.3.1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5.3.2 多种模式共同推进
    5.4 坚持需求指引,推广智慧应用
        5.4.1 政务服务方面
        5.4.2 民生服务方面
        5.4.3 城市治理方面
        5.4.4 智慧产业方面
    5.5 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安全法治建设
        5.5.1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5.5.2 优化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环境
        5.5.3 开发专业信息安全应用系统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温州智慧城市建设调查问卷

(10)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档案馆及其性质
        2.1.2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
    2.2 理论基础及启示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三章 地市级档案馆开展信息利用服务的现状
    3.1 地市级档案馆的基本概况
        3.1.1 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情况和人员构成
        3.1.2 档案开放利用和政府信息公开查询
    3.2 案例分析——温州市档案馆
        3.2.1 概况
        3.2.2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情况
        3.2.3 档案馆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3.3 温州市档案馆信息服务情况问卷调查
        3.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地市级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存在的问题
        4.1.1 馆藏档案资源匮乏
        4.1.2 线上服务技术薄弱
        4.1.3 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尚存不足
        4.1.4 档案馆在政府信息服务方面的公信力不够
        4.1.5 缺少专业人员与高端人才
    4.2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管理体制的制约
        4.2.2 对政务公开背景下公众新需求认识不足
        4.2.3 档案法规制度在保障档案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障碍
        4.2.4 缺乏有效的档案馆信息服务监督和反馈机制
第五章 地市级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优化的对策
    5.1 创新档案馆公共服务理念
        5.1.1 坚持以公共利益为宗旨
        5.1.2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
    5.2 推进档案资源整合共享
        5.2.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整合公众所需资源
        5.2.2 推行政府信息“文档一体化”
        5.2.3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与现行文件资源的整合
        5.2.4 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整合共享
    5.3 优化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和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5.3.1 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5.3.2 重视网络平台的宣传工作
        5.3.3 完善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
        5.3.4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5.4 建立有效的档案馆信息服务监督和反馈机制
        5.4.1 建立有效的档案工作监督机制
        5.4.2 推进档案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
    5.5 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5.5.1 创新人才引入方式
        5.5.2 加强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5.5.3 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政府信息服务水平
        5.5.4 加强档案人才资源整合力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问卷调查

四、“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开发研究[D]. 陈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温州模式和温商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 陈芑名,巫云仙,张智建. 企业史评论, 2020(01)
  • [3]“证照分离”背景下温州市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研究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D]. 方抒.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4]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D]. 赖枚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5]温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 李谷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6]温州市瓯海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中区级政府行为的研究[D]. 杨伶俐.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7]温州市海城街道全科网格管理研究[D]. 阮亦亨.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8]基于公共服务的温州市妇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D]. 潘维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4)
  • [9]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D]. 郭方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4)
  • [10]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D]. 颜雅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