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记忆拯救工程

地方志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记忆拯救工程

一、地方志与城市化推进中的文化记忆抢救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谢明明[1](2021)在《记忆场理论视角下历史村落设计研究 ——以冀南涉县岭底村为例》文中提出

邱秋燕[2](2021)在《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智洋[3](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邹毅[4](2021)在《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邢振鹏[5](2021)在《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县古城建于辽代,古称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以北约50公里。古城内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遗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广胜寺塔。40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伴随着商业拆迁,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被破坏,它们与建筑单体遗产的联系被割断。历史城市的风貌由单体建筑遗产与其周边历史街区共同营造,它们共同组成历史城镇的完整空间形态,传达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当下义县古城的普通历史民居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面临着自然衰败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义县古城内约45%的历史街区不仅没有被保护或者修缮,反而被拆除,代之以不协调的多层现代居住建筑,这种趋势正在严重威胁重要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的衰败也是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破坏。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保证建筑遗产的整体性对于义县古城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基于城市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当代技术手段,本文对义县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的历史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形态学分析。本文借鉴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义县古城历史街区的道路、街廓、产权地块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和演变分析,研究成果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在古城历史街区濒危的现状下,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义县古城的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遗产,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在传统类型形态学的定性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软件、ladybug插件等当代技术手段在定量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第2-5章)为古城形态要素研究,包括义县古城自然、经济、文化、历史、城市遗产等总体情况的分析;道路系统的分级、演变与形态、道路密度与步行可达性的分析;街廓的形态类型、街廓内建筑密度、太阳辐射分析;产权地块的形态类型、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院落太阳辐射分析;现存传统民居统计、保存程度分析、整体及细部形态特征、传统院落平面复原等。第三部分(第6章)为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现存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对道路、院落、建筑提出形态保护策略,并设计历史街区旅游路线,为古城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古城各层级要素的形态特征:偏心十字街的古城结构;错综复杂但层级明确的道路;方形与横条形为主的街廓;历史院落拆分形成的地块;简洁质朴的传统民居等。

全耀[6](2021)在《面向大学生的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设计研究 ——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化软实力成为影响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古镇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概括某一地域的风俗传统和发展历史,具有极高的保护与传播价值。大学生是异地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其对古镇文化的理解与传播,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古镇文化断流遗失,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延续。同时,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古镇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以旧时“广西四大圩镇”之一的桂林大圩古镇文化为例,以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建设面向大学生的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旨在运用该平台让大学生超脱传统课堂的限制,多层面感受和传承优秀的古镇传统文化。本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为理论研究部分。针对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并进行细致思考,阐明选题意义,界定出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为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阐述本研究中所运用的信息空间理论、信息传播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以及隐形性评估理论,并对其具体指导作用做解释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为对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的需求分析的调查。本研究主要采用非正式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明确搭建大圩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的初期目标:一是对古镇传统文化内涵的展示;二是确保展示资源的真实性和价值性;三是寻求平台自身的创新点;四是将古镇文化进行有效的二次传播。第三部分为调研走访大圩古镇记录与资源筛选,对大圩古镇文化资源进行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的探讨。其中实地调研访谈具体包括:三次实地调研大圩古镇、走访大圩古镇博物馆、借阅灵川县图书馆内部书籍资料、访谈大圩古镇中的老者与知名商铺的店主。本部分多层面挖掘大圩古镇中的代表性文化瑰宝,针对其文化底蕴内涵进行相应的归类和凝练,总结其中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传承的必要性。最后,与第二部分需求分析中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为搭建平台准备充足的优质资源。第四部分为平台设计的详细过程以及使用情况分析。该部分介绍了平台设计的原则、版块布置思路、创新之处并对不足进行优化改良的全过程。完成平台相关检测投入使用后,凭借平台后台的访问数据,综合用户访谈结果以及满意度调查问卷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反馈信息,为后续平台内容更新、界面优化和互动性体验升级提供参考方向。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通过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反复思索得出相关结论,阐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明确后续研究的改进思路与措施。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桂林大圩古镇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通过多次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挖掘得到大圩通商精神文化、非物质民俗文化和历史人文积淀三个层面的代表性内容,这些文化形式具有非常高的保护和传播价值。第二,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需求分析调查,发现他们对古镇知识文化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但传统课堂和书本往往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对学习古镇文化的需求,且古镇文化价值展现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愿意学习古镇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古镇本身的保护意识和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以及宣传观念较为淡薄。第三,本研究设计搭建的桂林大圩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力求体现创新、开放、互动等发展要素。文化的游戏化展现形式是区别于普通文化宣传平台的创新点,突破刻意宣传推广文化的局限;平台留言区为大学生们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站内投票、VR图片下载区增加了用户与平台间的交互体验。从研究后期平台使用情况来看,本平台成功唤起大学生们对于学习古镇文化的热情,促进了古镇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圩古镇传统文化潜在的流失。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将大圩古镇由来的传说与现实景点“犀牛望月”进行适当改编,制作了游戏《古镇趣游》,借游戏数字化形式来展示古镇文化。另外,大圩古镇文化数字化平台加入精心整合的资源,设有VR环视图下载、站内投票等多种交互功能,体现了数字化技术为文化保护与传播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余丽[7](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指出

陈丁漫[8](2021)在《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认为

刘英[9](2021)在《空间意象视角下即墨凤凰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快速消亡的困境。近十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只注重村落风貌而忽略文化内涵的浅层次的保护,造成传统村落逐渐丧失文化底蕴;第二,追求利益,过度开发,对村落造成破坏性的保护,导致村落逐渐丧失发展活力和独特性,出现村落风貌趋同化的现象。本文以青岛市即墨区凤凰村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意象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联系,传统村落文化通过空间意象要素得以传承和发扬,极具可识别性的意象赋予村落新的发展活力,通过二者之间的运行机制,以解决当前传统村落文化内涵的缺失和风貌趋同化的问题。首先,文章以空间意象理论为基础,对日本白川乡合掌村、湖南靖港古镇、陕西袁家村三种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案例进行解析,从意象的整体性保护、可持续性发展、原真性保持和多元性开发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传统村落在空间意象视角下的保护原则和发展策略,并在凤凰村的保护与更新中进行研究与应用。其次,本文基于空间意象、心理感知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重塑和加强村庄的意象元素为目的,运用史料文献搜集法、实地调研法、居民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获得凤凰村村民对村庄意象的感知评价,并基于基础的调研资料提炼出村庄的空间意象要素,将空间意象要素分成视觉、行为感知以及社会文化三个层次进行详细解析,进一步归纳出传统村落的意象保护整体性原则、意象的可持续原则、空间意象原真性原则、开发途径多样化原则等。最后,基于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空间意象视角下即墨凤凰村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归纳为构建多方监管保护体系、动态延续村庄意象元素、村庄意象的重塑与回归和建立多维多元开发途径,为即墨凤凰村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指导,为以后空间意象理论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

王颢霖[10](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二、地方志与城市化推进中的文化记忆抢救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志与城市化推进中的文化记忆抢救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内古城保存现状与研究价值
        1.1.3 义县古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1.3.2 城市遗产研究综述
        1.3.3 义县古城研究综述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义县古城:自然、人文与城市遗产
    2.1 辽西要塞
    2.2 义县的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水文
        2.2.3 气候
    2.3 传统的经济模式
        2.3.1 农耕文化
        2.3.2 商业贸易
    2.4 多元的宗教文化
        2.4.1 佛教
        2.4.2 道教
        2.4.3 伊斯兰教
        2.4.4 基督教
    2.5 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构成
    2.6 义县历史:从宜州到义县
        2.6.1 义县的建置沿革
        2.6.2 古城的历史演变
        2.6.3 历史地图的当代转译
    2.7 义县的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
        2.7.1 濒危的历史街区
        2.7.2 重要的建筑遗产
        2.7.3 义县境内的遗产与旅游现状
    2.8 小结
第3章 义县古城的道路结构
    3.1 道路系统的等级
    3.2 民国到当代的街道历史演变
    3.3 十字结构的道路形态
        3.3.1 道路结构
        3.3.2 比例尺度
        3.3.3 肌理分析
        3.3.4 公共空间
    3.4 历史街区的道路密度分析
        3.4.1 道路密度计算
        3.4.2 道路密度图表
    3.5 历史街区的步行可达性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义县古城的街廓与地块
    4.1 街廓的形态类型
    4.2 街廓建筑密度量化分析
    4.3 院落的分解:产权地块现状调研
    4.4 院落的复原:传统院落边界推测
        4.4.1 现有历史建筑遗存的院落调研
        4.4.2 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
        4.4.3 传统院落形态分析
    4.5 历史街区的太阳辐射量化分析
        4.5.1 街廓太阳辐射量分析
        4.5.2 传统院落太阳辐射量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义县古城的传统建筑
    5.1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5.1.1 传统民居整体特征
        5.1.2 门楼与门洞
        5.1.3 墀头样式
        5.1.4 山墙图案
    5.2 传统民居的保存状态
    5.3 传统院落平面复原推测
    5.4 时代的印记:特色建筑记录
    5.5 小结
第6章 古城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
    6.1 历史街区的问题分析
        6.1.1 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
        6.1.2 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6.2 道路形态的保护
        6.2.1 街道景观现状实例分析
        6.2.2 景观视线通廊恢复
        6.2.3 街道形态的保护策略
    6.3 院落形态的保护
        6.3.1 传统院落信息整理
        6.3.2 传统院落的保护策略
    6.4 建筑形态的保护
        6.4.1 建筑院落的保护策略
        6.4.2 可复建的历史建筑
    6.5 形态保护的应用:旅游路线设计
    6.6 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附录 C 道路可达性程序
    附录 D 道路密度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面向大学生的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设计研究 ——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框架
    五、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概述
        (一)古镇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三)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
    二、理论基础
        (一)信息空间理论
        (二)信息传播理论
        (三)混合式学习理论
        (四)隐形性评估理论
第三章 桂林大圩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需求分析调查
    一、前期准备
    二、非正式访谈
    三、问卷调查
        (一)问卷结构设计
        (二)问卷信效度测试
        (三)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四)问卷数据分析与相关结论
    四、调查总结
第四章 桂林大圩古镇实地调研、走访及其文化价值分析
    一、大圩古镇实地调研
        (一)“大圩”的概览与含义
        (二)街道与码头历史文化
        (三)大圩古镇的“防火墙”文化
        (四)圩市日与特色商品文化
        (五)服饰和手工艺文化
        (六)大圩古镇地标——万寿桥
        (七)文娱文化场所——雨亭
    二、调研大圩古镇博物馆
        (一)大圩古镇名商号铺街道分布情况
        (二)大圩古镇名商号铺经营产品情况
        (三)大圩古镇名商号祖籍分布情况
    三、访谈大圩古镇博物馆馆长
    四、走访灵川县图书馆
        (一)大圩圩市日
        (二)行政区划分情况
        (三)民族构成
        (四)革命烈士
        (五)民俗习惯
    五、访谈大圩古镇的文化传承老者
        (一)访谈情况记录和深度调研情况
        (二)部分访谈照片
        (三)访谈小结
    六、桂林大圩古镇的文化价值分析
        (一)桂林大圩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与商业文化价值
        (二)桂林大圩古镇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价值分析
第五章 桂林古镇数字化保护平台设计与优化
    一、平台设计原则
        (一)文化宣传性原则
        (二)互动体验性原则
        (三)开放共享性原则
        (四)安全公平性原则
    二、平台设计思路和过程
        (一)平台框架设计
        (二)平台版块功能设计
    三、游戏化版块——《古镇趣游》的设计与实现
        (一)实现工具介绍
        (二)游戏定位和结构设计
        (三)剧情与角色设计
        (四)素材选取与处理
        (五)调试与展示
        (六)内测反馈与改进
    四、平台补足与优化措施
        (一)色彩风格调整
        (二)平台细节修改
        (三)增加界面交互体验
第六章 平台使用情况反馈分析与改进
    一、使用效果评估
        (一)后台数据
        (二)大圩镇政府文化宣传部门评价
        (三)使用情况访谈
    二、满意度调查
        (一)原始问卷情况
        (二)数据分析
    三、反馈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平台需求分析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平台使用满意度问卷
附录4:游戏《古镇趣游》相关内容
附录5:部分第一次大圩古镇调研图片
附录6:部分第二次大圩古镇调研图片
附录7:部分第三次大圩古镇调研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9)空间意象视角下即墨凤凰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的现状
        1.1.2 凤凰村的保护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以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外传统村落空间意象保护研究现状
        1.5.2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空间意象与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研究
    2.1 空间意象形成与发展
        2.1.1 “意象”基本解析
        2.1.2 空间意象组成要素
        2.1.3 空间意象基本特征
    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2.2.1 相关概念解析
        2.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现状
    2.3 空间意象与传统村落保护的联系
        2.3.1 传统村落承载空间意象
        2.3.2 空间意象塑造传统村落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空间意象理论下的传统村落保护案例分析
    3.1 活态传承型意象保护——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3.1.1 田园文化传承与发展
        3.1.2 由表及里的区域整治
        3.1.3 修旧如旧的原真保持
        3.1.4 多方融合式保护规划
    3.2 文化复兴型意象提升——湖南靖港古镇
        3.2.1 水运文化传承与发展
        3.2.2 物质形态的恢复统一
        3.2.3 历史符号的当下融合
        3.2.4 打造多层次的旅游圈
    3.3 以改促保型意象延续——陕西袁家村
        3.3.1 关中文化传承与发展
        3.3.2 内源式发展模式推动
        3.3.3 异地重建式保护传承
        3.3.4 多元立体化产品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凤凰村空间意象调查研究
    4.1 调研概况
        4.1.1 调研范围
        4.1.2 调研设计
        4.1.3 调研成果处理
        4.1.4 凤凰村概况
    4.2 凤凰村空间意象分析
        4.2.1 视觉层次空间意象解析——自然生态环境意象
        4.2.2 行为感知层次要素解析——村落生活空间意象
        4.2.3 社会文化意象要素解析——社会生产文化意象
    4.3 凤凰村问题总结
        4.3.1 视觉层次空间意象元素的更迭
        4.3.2 行为感知空间意象元素的衰落
        4.3.3 社会文化空间意象元素的消失
    4.4 本章小结
5 空间意象理论下凤凰村保护与更新原则
    5.1 意象保护整体性原则
        5.1.1 多方监管
        5.1.2 整体保护
    5.2 意象的可持续性原则
        5.2.1 动态延续
        5.2.2 求同存异
    5.3 空间意象原真性原则
        5.3.1 要素重塑
        5.3.2 非遗保护
    5.4 开发途径多样化原则
        5.4.1 多维传播
        5.4.2 业态多元
    5.5 本章小结
6 空间意象理论下凤凰村保护与更新策略
    6.1 构建多方监管保护体系
        6.1.1 建立三方合作体系
        6.1.2 规划村庄生态环境
    6.2 动态延续村庄意象元素
        6.2.1 建立活态展览馆
        6.2.2 村庄数字化保护
        6.2.3 培养传承人群
    6.3 村庄意象的重塑与回归
        6.3.1 传统意象的重塑
        6.3.2 节点意象的回归
    6.4 建立多维多样开发途径
        6.4.1 特色旅游产业
        6.4.2 生态文旅塑造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即墨凤凰村空间意象要素实地观察记录表
附录2 凤凰村空间意象感知调查问卷
附录3 凤凰村当地居民访谈提纲
图表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地方志与城市化推进中的文化记忆抢救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记忆场理论视角下历史村落设计研究 ——以冀南涉县岭底村为例[D]. 谢明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D]. 邱秋燕. 星海音乐学院, 2021
  •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4]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传承研究[D]. 邹毅. 宁夏大学, 2021
  • [5]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D]. 邢振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面向大学生的古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平台设计研究 ——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D]. 全耀.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D]. 陈丁漫.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9]空间意象视角下即墨凤凰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 刘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标签:;  ;  ;  ;  ;  

地方志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记忆拯救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