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学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史的贡献

朱光潜美学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史的贡献

一、谈朱光潜美学观念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胡友峰[1](2021)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十大问题》文中认为学界对20世纪中国美学进行了多向度、多层次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正本清源。一是逻辑起点问题,二是书写范式问题,三是叙述方式问题,四是方法论和学科定位问题,五是重要美学家的重新评价问题,六是民间视域缺失的问题,七是港台地区美学的书写问题,八是补遗工作问题,九是当代美学建设的学术资源问题,十是自然美缺失问题。这十个问题的解决能够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

王春鹏[2](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吴子林,徐蓓[3](2021)在《“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文中指出面对日趋复杂、剧变的社会生活,2020年度的文艺学研究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整体把握,紧密联系文艺创作与批评实践,自觉融汇古今中西的文艺理论与美学资源,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以及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等问题域,提出了不少视野宏阔、思想开放的理论创见,呈现出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理论雄心。本文试择取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评述如下。

郭勇健[4](2021)在《易中天的美学历程和美学三书》文中研究表明易中天先生是"多向度的人",不过他首先是美学家,而且是中国当代美学界颇有影响的"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美学讲稿》是易先生的美学三书,代表其美学历程的三个阶段,即中国美学史阶段、美学原理阶段、美学教育阶段。易先生的美学研究注重方法。在美学史研究中他贯彻"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用"以古解古"辅助"以今解古",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视域融合"隐然相通;在美学原理研究中他独创了"人类学的还原"法,还原介于实证和思辨之间,将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合二为一;在美学教育中他强调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分离,并创造性地给出了艺术的三重界定,体现了美学思维的系统方法。易先生的主要美学贡献是提出"人的确证"说,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系统,也是当代中国值得重视的一个理论成就。

张然[5](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孙玉霞[6](2020)在《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文中指出陶渊明的诗文及其生活态度一直受人们的崇尚和追求。人们欣赏他任真自然的处事方式,崇尚他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模拟他亲自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吟咏他自然平淡的田园诗歌,这一切源于他自身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本文则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阐发基点,论述其具有“新自然”特征的人生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思想,通过陶渊明人生的生活实践与诗文的艺术实践,探析其美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与艺术表现,并着重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文章整体从四大部分对其美学思想作论述。第一章阐释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从中分析出其“新自然”的人生观念。该章首先将陶渊明置于魏晋南北朝的特殊时代背景中,阐释其时代特殊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理论基点,结合陶渊明对自身家族传统和儒道玄思想文化的汲取,论述其独具特色的“新自然”人生观念的形成。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背景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内涵。该章在第一章“新自然”的人生观理论基础上,从陶渊明诗文中所提到的三处“自然”入手,从中分析阐释其“自然”所蕴含的“真”、“自由”与“顺然运化”的独特美学思想内涵,以此论述其“自然”美学思想之“新”。其中对三者的内在意蕴作了细致的辨别,即以“本真”与“率真”、“贵身”与“超脱”和“顺其自然”来辨析三者内蕴的独特性,并且分别以“求而不贪”的仕隐观、“旷达淡泊”的名利观和“委运任化”的生命观为表现,对三者的内蕴作具体实践的阐释。第三章则是在第二章独特的“自然”美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文的艺术表现上探析其美学思想的独特外化表现。该章承接其“真”、“自由”、“顺然运化”的美学思想内涵,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和“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三部分阐释了其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对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的美学表现来说,主要从“示己志”的创作目的、“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和“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对其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对“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和“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来论述其“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最后通过对其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从创设到表现的探析,阐释其诗文对其美学思想的具象表达与运用,该部分则主要从审美意象的过程创构之“真”、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以及“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来论述其“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特征。第四章则是针对陶渊明美学思想内涵和其艺术表现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该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后世历朝历代的评价来解读其历史演变及其意义,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阐释陶渊明美学思想历久弥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以批评的视角正视其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以便对其美学思想做客观辩证的分析。

李泊潭[7](2019)在《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文中研究表明书法形式与书家情感在书法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相关成果,来解释书法形式为什么可以表达书家情感,书家情感如何影响书法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全文第一章梳理对于书法抒情思想具有重要影响的传统观念。第二章逐层论述书法形式表达情感的原理。首先辨析传统书法抒情理论的局限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在解释形式与情感关系上的优越性。其次抽绎出形式可以表达情感的核心因素是:具有倾向性的力。再次,论证格式塔心理学在书法领域中的适用性问题。最后论证书法形式因素(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中都包含有可以表达情感的核心要素:具有倾向的力。该结论作为后文讨论形式与情感关系的依据。第三章从创作角度,运用情绪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关于情感的认识,提出书法创作情感启动的两种基本模式。辨析创作理论中“心”和“手”的主要内容,情感打破心手隔阂的两种方式:忘情和激情,并辨析两者特点与异同。第四章从欣赏角度,论述五种书体的形式因素表达情感状态的异同,探究狂草中情感改变形式的现象。最后以实例说明不同的形式因素对于风格的影响。第五章以情感的不同状态为依据,将书法创作模式分为四种。四种创作模式是情感状态和形式表现的统一。

孙蓓佳[8](2019)在《叶朗美育思想及其新“文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朗先生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长期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研究,关注并践行审美教育事业40余年。他的“美在意象”的美学理论被学界视为近十多年来国内美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而美育思想理论作为叶朗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是其建构的现代美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叶朗的美育思想是以天人合一的审美活动论为基础,吸收了大量古典美学资源、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创见的理论成果,其思想核心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同时他也对“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个体的审美发展”及“美育的实施原则”等多个美育学重要命题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在这样的美育思想的助推下,叶朗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编撰了一本意在提倡人生“大旨趣”的当代新“文选”——《文章选读》,以期引导当代文风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当今学界对叶朗美学思想的研究角度多样、成果丰硕,然而对于他的美育思想及其美育实施却关注颇少,仅有的一些学术成果还比较单薄,还未达到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态势。因此,本论文要做的是,从叶朗的美学研究入手,细细考察他对审美教育的关注进程,进而深入分析其美育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展示其美育观的新“文选”进行细致研究。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这一部分集中论述了在现今社会下研究叶朗美育思想及其美育实践的价值,同时对当下学术界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细耙梳,之后还对这篇论文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探究方法做了小结。全文的正文部分集中于第一、二、三章,同时这部分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一章探讨了叶朗美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以及其逐渐形成的整个发展过程,重点通过叶朗从对美学的学术研究中转向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北大的美育传统的影响以及在构建现代美学体系过程中对美育的考量几个角度来进行梳理。第二章主要探讨叶朗美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特点,重点从审美教育的本质论、功能论、社会论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三章着重探讨叶朗的美育思想的具体实施,主要从他对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以及其美育观的最新展示——《文章选读》的编选出版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解读。结语为最后一部分,在总结概括全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也指出对叶朗的美育思想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或实践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刘为力[9](2019)在《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意象是一切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核心,景观场所意象则是景观场所体验和场所营造的核心。本文基于审美体验的视角,从景观场所出发来研究景观场所意象,旨在通过景观场所意象体验的解析,在分析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所谓景观场所意象,是指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它照亮我们存在的真实,使我们从在场的自由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回归,给我们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独特的空间品质、完整的景观情境、丰富的场所意蕴是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内容,它们随着场所景观在时空中的变化而变化。景观场所意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是情意与景象的相互契合,二者缺一不可。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参与互动和观感体知的作用,从耳目视听的感性直观,到超越耳目视听之外的心观神遇,景观场所意象显现是灿烂的空间感性和照映我们身心情意的景观情境意蕴。在此意象显现中,包含了由景显象、又象见意,以虚纳实、化实为虚的“虚实相生”的生成机制。这一生成机制通过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的动态交互的运转和循环展现的方式而得以实现。瞬间的直觉的发生是景观场所意象生成的标志。经由观、感、游、思四个阶段的审美活动过程,在情感与物象、知觉与景象、行动与景境、想象与境象四个层次的虚实相生关系的构成中,实现了即景会心、感物兴情、因感而动、神思妙悟四种直觉意象的发生。而在现实的景观场所体验中,景观场所意象则主要发生在我们抵达场所之前的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相遇场所时的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相见场所时的应景随机和寻景偶遇,以及离开场所之后的澄怀观象与卧游感兴之中,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包括直观感相的悦耳悦目、情景契合的悦心悦意、身性自由的怡身怡性和道气融通的逸志逸神四个境层。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知觉中,但也只有在景观场所具备审美潜质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和存在。与虚实相生机制中的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相对应,我们发现,可感的景象、可意象的氛围、可想象的虚实这三因素是景观场所意象得以存在的空间性构成基础。首先,可感的景象是显象的基础。“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构成可感的景象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感的点景物、景面、空间、路径和停点五要素,以及由此五要素所构成的可感的景象形式之中。其次,可意象的氛围是显意的基础。“风格”和“类型”的关系是构成可意象的氛围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意象的空间形态和可意象的氛围类型两个方面。第三,可想象的虚实是显现象外之意的基础。“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构成可想象的虚实之因,主要体现在在可想象的结构形式和可想象的主题内容两个方面。上述空间性三因素同时又成为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基础。于是,由外而内,在审美主体与景观场所之间,存在着六个层次的审美结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景观场所意象的整体结构关系。第一,在视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之间的“等位中心”的关系,使我们从“以意观象”转为“以景观象”,从而实现了“应物斯感,即景会心”的意象生成。第二,在知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之间的“互位互含”关系,使我们从理智辨识转向景观感性,从而实现了“感物兴情,意象欲出”的意象生成。第三,在身体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之间的“同构互动”关系,使我们从静观知觉转为游观体知,从而实现了“因感而动,随物宛转”的意象生成。第四,在视觉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之间的“互动递进”关系,使我们从游移不定转为知行应景,从而实现了“步移景异,身随景牵”的意象生成。第五,在行为与场所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行动与场所萧散之间的“互动扩展”关系,使我们从主观行动转为随机应景,从而实现了“游目骋怀,回游往复”的意象生成。第六,在视域与景域之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域融合与景域联结之间的“时空交融”关系,使我们从思想活动转为知觉综合,最终实现了“神思妙悟,意以境出”的意境生成。上述六个层次的意象结构关系的分析,为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以自然性原则、生命真性原则、景观体用原则和景观历史文化性的原则指导下,本文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六个基本策略:氛围策略、模糊策略、否定策略、吸引力策略、自由与关联策略、叙事和传媒策略。首先,从充分发掘和利用场地资源优势的角度而提出了氛围策略。其次,为建立相邻场所之间的关联,实现景观场所与场所之间的空间连通而提出了模糊策略。第三,针对景观场所的位置经营,以艺术化的手法彰显场所空间的独特品质而提出了否定策略。第四,为实现游观路径中的注意力的持续问题而提出了吸引力策略。第五,针对用地原有形势条件的不同而提出了自由与关联策略。第六,为增强景观场所空间的意境氛围而提出了叙事与传媒策略。上述六个策略,都是在尊重场地本身的特质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关照主体的体验需求,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体验为指导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审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研究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思想基础上的开拓,建构了关于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理论框架,其研究成果对景观美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理论的现代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对现代景观设计营造的构思与立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媛媛[10](2019)在《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文中认为“诗味”是我国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传统美学范畴之一。许多古代评诗者都曾用“味”来批评诗歌,这为我国诗歌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格发挥过较大的作用。论文拟阐释传统“诗味”的概念,总结诗味的来源、构成、特征和形成机制,并尝试分析诗味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型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诗味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选题意义等。正文分为四章,分别从诗味的历史溯源、构成与特征、形成机制和现代转型四个方面来探析这一范畴。第一章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诗味”概念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这一章分为两小节,主要阐释“味”是如何从生理感觉走进诗歌批评领域的,以及从文化和思维表达等方面探析诗味是如何逐渐被运用到诗歌批评当中的。第二章从诗味的构成要素和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释。论文从情感、语言、理趣和时空等四个要素来分析诗味的构成。我们认为诗歌的情感是诗味的灵魂生命,语言是诗味的想象空间,理趣是诗味的哲理因素,时空是诗味的生成场所;同时认为“味”在从生理感觉走进诗歌批评领域的过程中,将味觉感受转化为审美感受,具有含蓄蕴藉、主客互动性和审美延时性等特点。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对诗味作出的进一步探索,主要从作者、文本和读者的角度来探析诗味的形成机制。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作家的内觉体验、审美知觉和超越性感觉是创作诗味的基本心理活动;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模糊的语言、贴切的意象、和谐的意境和平淡的风格是诗味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来说,联觉体验、完形心理和高峰体验则是读者产生诗味的心理机制。第四章主要分析诗味的现代转型问题,讨论传统诗味所面临的语境,分析诗味转型的必要性,并尝试探析诗味转型的可能方向。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申诗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总之,诗味从饮食文化走来,在传统思维表达的影响下成为一种审美范畴,不仅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研究传统诗味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典诗歌的创作活动和批评活动,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语境中传统文论的转型之路。

二、谈朱光潜美学观念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朱光潜美学观念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十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逻辑起点问题
二、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书写范式问题
三、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叙述方式问题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与学科定位问题
五、对20世纪中国重要美学家的重新评价问题
六、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民间视域缺失问题
七、港台地区美学的书写问题
八、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中的补遗工作
九、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学术资源问题
十、忽视自然美的问题
结 语

(2)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二) 既有研究分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文化艺术生态
        三、当地演剧状况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一、方言声韵独特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二、“戏仿”策略
        三、观演互动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结语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4)易中天的美学历程和美学三书(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阶段:中国美学史
第二阶段:美学原理
第三阶段:美学教育
附易中天先生重要着述一览
    一、专着
    二、主编

(5)“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结语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第一节 “动荡与自觉”的时代背景
        一、魏晋政局与士族群体
        二、“自觉”的审美文化与自然审美
    第二节 “多元与自由”并存的思想基础
        一、从经学到玄学与儒、道、佛融合的哲学基础
        二、从功利性到重个性、重性情的无功利性文学思想基础
    第三节 “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一、家族的人生观念之继承
        二、儒、道、玄思想的汲取
        三、“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第二章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内涵
    第一节 “质性自然”之“真”
        一、“真”的内蕴——“本真”与“率真”
        二、“真”的表现——“求而不贪”的仕隐观
    第二节 “复得返自然”之“自由”
        一、“自由”的内蕴——“贵身”与“超脱”
        二、“自由”的表现——“旷达淡泊”的名利观
    第三节 “神辨自然”之“顺然运化”
        一、“顺然运化”的内蕴——“顺其自然”
        二、“顺然运化”的表现——“委运任化”的生命观
第三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
    第一节 “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
        一、“示己志”的创作目的
        二、“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
        三、“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
    第二节 “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
        一、“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
        二、“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
        三、“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
    第三节 “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创构之“真”
        二、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
        三、“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
第四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后世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当代影响
        一、对当代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
        二、对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
        三、对当代人类生命境界追求的影响
    第三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
        一、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局限
        二、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局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陶渊明专着及研究陶渊明着作
    二、其他参考着作
    三、相关研究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7)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立论依据
    三、研究现状
    四、本文主要内容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手段
第一章 传统情感观念及审美演变
    第一节 儒家“节情”观
        一、孔子对情的态度
        二、孟子对情的态度
    第二节 道家“无情”观
        一、老子对情的态度
        二、庄子对情的态度
    第三节 屈骚“狂情”观
    第四节 佛教“去情”观
第二章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的中介:力
    第一节 书法形式概念的内涵
        一、梳辨书法“形式”概念的必要性
        二、书法“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历时性范畴
        三、代表性形式观念简述
    第二节 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特点及阐释空间
        一、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的特点
        二、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的阐释空间
    第三节 书法形式表现情感的现代心理学阐释
        一、代表性情感表现理论及其局限
        二、格式塔心理学情感理论:“力”生“情”
        三、格式塔心理学在书法表情论中的适用性
    第四节 书法形式因素中的力
        一、笔法是力的作用
        二、字法是力的架构关系
        三、墨法体现轻重、引斥、进退诸力
        四、章法是力群节奏化呈现
第三章 书法创作中情感影响形式生成
    第一节 影响书法形式生成的四个维度
    第二节 情感的定义、内涵与核心要素
        一、西方情绪理论的发展与情绪的定义、核心内容
        二、中国传统情感观念
    第三节 书法情感生成原理与启动模式
        一、书法情感生成基本原理
        二、书法情感启动两种模式
    第四节 书法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一、创作论中“心”的含义
        二、创作论中“手”的内容
        三、心手关系
        四、书法情感打破心手隔阂
第四章 书法欣赏中形式表现情感
    第一节 五体书情感表现方式
        一、笔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二、字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三、章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四、墨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第二节 形式表现情感的极致——狂草
        一、狂草创作状态特点
        二、狂草创作形式特点
        三、狂草“形”省“情”存的视觉心理依据
        四、狂草“情使形变”现象
    第三节 书法形式与风格
        一、传统书法风格理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二、形式对于书法风格的影响
第五章 形式与情感的统一:书法创作模式举隅
    第一节 “中和”式创作模式
        一、“中和”观念渊源及内涵要求
        二、“中和”创作模式的形式及情感特点
    第二节 “狂狷”式创作模式
        一、“狂狷”观念的审美内涵
        二、“狂狷”创作模式的形式及情感特点
    第三节 “以理御情”式创作模式
        一、理学之“以理御情”创作模式
        二、形式规律之“以理御情”创作模式
    第四节 “无情”式创作模式
        一、道家“无情”观对创作形式的影响
        二、佛教“去情”观对创作形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成果
致谢

(8)叶朗美育思想及其新“文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与问题缘起
    2 相关研究综述及可发掘空间
    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美学研究到对审美教育的关注
    1.1 叶朗的美学学术之路
        1.1.1 少时美与艺术的心灵浸润
        1.1.2 从“美学大讨论”中萌发志趣到走上美学研究之路
        1.1.3 美学名师的指导和陶染
    1.2 北大传统:开现代美学与审美教育之先河
        1.2.1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及美学课的开设
        1.2.2 北大美育课程的设置与讲授内容
    1.3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的系统建构与审美教育
        1.3.1 以往美学研究的缺失性反思
        1.3.2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及相关理论构建
        1.3.3 “审美教育”独立设章之意义
第二章 叶朗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理论特点
    2.1 审美教育本质论
        2.1.1 理论基础:“天人合一”的审美活动论
        2.1.2 强调“发展完满人性”的人文教育
        2.1.3 “追求审美人生,提升人生境界”的思想核心
    2.2 审美教育功能论
        2.2.1 培育审美心胸:“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2.2.2 培养审美能力:“体验人生的意味和情趣”
        2.2.3 培养审美趣味:“审美活动的参照系”
    2.3 审美教育社会论
        2.3.1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2.3.2 美育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4 叶朗美育思想理论的特点
第三章 叶朗美育思想的践行及新“文选”的编撰
    3.1 中国的“文选”传统
    3.2 传统的承续与新“文选”的编撰
        3.2.1 叶朗新编“文选”之意旨与选文标准
        3.2.2 《文章选读》的结构与文章分布
    3.3 《文章选读》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什么是景观场所意象
    2.1 意象
        2.1.1 中国意象说发展概略
        2.1.2 中国意象概念及内涵
        2.1.3 中西意象的简要比较
        2.1.4 相关意象概念辨析
    2.2 景观场所意象
        2.2.1 景观
        2.2.2 场所
        2.2.3 景观场所
        2.2.4 景观场所意象
    2.3 景观场所意象的主要性质
        2.3.1 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
        2.3.2 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
        2.3.3 照亮景观在场的真实:自由与归朴
        2.3.4 给人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
        2.3.5 随场所景观的时空变化而变化
    2.4 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
        2.4.1 独特的空间品质
        2.4.2 完整的景观情境
        2.4.3 丰富的场所意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观场所意象体验解析
    3.1 景观场所体验的特点
        3.1.1 身体参与互动
        3.1.2 观感体知并进
        3.1.3 身心情景相契
        3.1.4 知行应景游憩
        3.1.5 时空场遇融合
    3.2 景观场所意象的显现形态
        3.2.1 景外之象:灿烂的时空感性
        3.2.2 象外之意:时空融合化的情境意蕴
    3.3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机制
        3.3.1 生成机制:虚实相生
        3.3.2 机制要素:游观、景象、思致
        3.3.3 机制形式:游观-景象-思致-游观
    3.4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关系及过程
        3.4.1 观:以景观象,意倚象显
        3.4.2 感:即景会心,意象欲出
        3.4.3 游:应景游观,身随景牵
        3.4.4 思:神思妙悟,意以境出
    3.5 景观场所意象的发生场合与效应
        3.5.1 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
        3.5.2 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
        3.5.3 应景随机,步移景异
        3.5.4 应景徘徊,忘返流连
        3.5.5 澄怀观象,卧游感兴
    3.6 景观场所意象的审美境层
        3.6.1 直观感相层:景象外观形态之悦耳悦目
        3.6.2 情景契合层:场所景象氛围之悦心悦意
        3.6.3 身性自由层:应景游观从容之怡身怡性
        3.6.4 道气融通层:时空场遇融合之逸志逸神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场所意象结构分析与营造策略
    4.1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构成因素
        4.1.1 可感的景象
        4.1.2 可意象的氛围
        4.1.3 可想象的虚实
    4.2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结构层次
        4.2.1 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
        4.2.2 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
        4.2.3 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
        4.2.4 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
        4.2.5 行动自由与场所萧散
        4.2.6 视域综观与景域联结
    4.3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原则
        4.3.1 自然性原则
        4.3.2 生命真性原则
        4.3.3 景观体用原则
        4.3.4 景观历史文化性原则
    4.4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
        4.4.1 氛围策略
        4.4.2 模糊策略
        4.4.3 否定策略
        4.4.4 吸引力策略
        4.4.5 自由与关联策略
        4.4.6 叙事与传媒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诗味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诗味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诗味的发展历程
        一、感官之“味”
        二、哲学之“味”
        三、审美之“味”
    第二节 诗味的形成原因
        一、“味”的诗学延伸
        二、传统的思维表达
第二章 诗味的构成与特征
    第一节 诗味的构成要素
        一、情感:诗味的生命灵魂
        二、语言:诗味的想象空间
        三、理趣:诗味的哲理因素
        四、时空:诗味的生成场所
    第二节 诗味的审美特征
        一、言外之意:含蓄蕴藉
        二、天人合一:主客互动性
        三、咀嚼不尽:审美延时性
第三章 诗味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诗味创作的主体条件
        一、创作主体的内觉体验
        二、创作主体的审美知觉
        三、创作主体的超越性感觉
    第二节 诗味生成的文本要求
        一、模糊的语言
        二、贴切的意象
        三、和谐的意境
        四、平淡的风格
    第三节 诗味接受的途径
        一、接受主体的通感体验
        二、接受主体的完形心理
        三、欣赏主体的高峰体验
第四章 诗味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语境
        一、诗歌转型的影响
        二、外来思想的冲击
    第二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必要
        一、现代新诗的发展
        二、文学批评的诉求
    第三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方向
        一、传统“味”内涵的延伸
        二、面向他者的阐发
        三、传统诗味与现代诗味的结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谈朱光潜美学观念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十大问题[J]. 胡友峰. 社会科学战线, 2021(08)
  • [2]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3]“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 吴子林,徐蓓. 南方文坛, 2021(03)
  • [4]易中天的美学历程和美学三书[J]. 郭勇健. 厦大中文学报, 2021(00)
  • [5]“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6]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D]. 孙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D]. 李泊潭.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叶朗美育思想及其新“文选”研究[D]. 孙蓓佳. 山西大学, 2019(02)
  • [9]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D]. 刘为力. 东南大学, 2019(05)
  • [10]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D]. 李媛媛. 江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朱光潜美学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史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