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

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

一、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毅超[1](2012)在《用于ATV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ATV是车辆家族中的新生代,得益于其体积小巧、灵活机动、越野能力强的特点,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但是在某些危险场合下,不适合驾驶员冒生命危险亲自驾驶ATV,所以研究ATV的遥控驾驶是具有其价值的。而要实现遥控驾驶,视频的传输是基础。针对传统有线视频传输存在的使用环境限制、通信距离、成本高、布线不便等问题,本文根据ATV的特点和研制要求设计组建了一套由视频采集发射前端和数据接收后端组成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视频采集发射前端以计算处理能力强、功耗低的嵌入式平台为依托,选用ADI公司专门为音视频处理开发的Blackfin 561 DSP处理器为硬件核心,采用当今最先进的H.264压缩编码算法,实现实时视频的采集、压缩编码,同时使用低功耗的单芯片nRF24L01P无线收发模块实现短距离的视频数据的传输。接收端使用集成USB控制器的C8051F320单片机实现和PC机的USB总线通信,完成压缩视频数据的接收和传输工作,最终通过PC机保存压缩的视频数据。经过实验测试,各个模块都符合课题指标要求,系统总体能够满足CIF格式的实时视频的采集、压缩和传输要求。

李照[2](2010)在《适于TD-SCDMA网络测试的E1数据采集卡的研制》文中指出TD-SCDMA是中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它的提出是中国通信史上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来源于专项课题‘’TD-SCDMA网络测试仪”。该项目开发基于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和接入网信令测试仪,要求能实现对TD-SCDMA系统的监视、统计、网络优化、呼叫跟踪和仿真测试等功能。其中测试仪的硬件设计方案要求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提供软硬件接口功能,需要研制四种不同类型的板卡:STM-1数据采集卡、E1数据采集卡、IMA数据采集卡和IP数据采集卡。TD-SCDMA核心网分组域体系结构与GPRS相同,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控制平面采用SS7。因此,E1数据采集卡是TD-SCDMA网络测试仪的核心部件之一。E1数据采集卡的设计目标是实时的从TD-SCDMA网络中提取SS7信令消息。本文前两章章首先简单的介绍了TD-SCDMA网络的概况以及TD-SCDMA网络测试仪的研究背景和整体架构。接着在第三章详细具体的介绍并且分析了基于PCI总线技术、对E1数据的采集能够实现16路收4路发功能的大容量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基本的工作原理,本采集卡的基本功能定位为物理层的数据采集和HDLC层的链路控制。第四章具体地介绍了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包括硬件的总体架构的设计、在采集卡中所用到的关键的芯片与器件的简介、按模块细分的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及实现、数据传输线以及高阻适配器的设计等。第五章简要的介绍了驱动程序的设计。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的设计基于window2000系统平台,在本章中介绍了本采集卡驱动程序的框架设计思路,最后说明了TD-SCDMA网络测试仪的整体构架。最后,在第六章给出了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驱动实现及测试结果。本卡经多次现场测试,效果良好,符合测试的要求。

李小波[3](2010)在《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Windows文件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型企业、公共事业等单位内部各种业务系统、服务系统的建立,公共的文件数量快速增长。这些文件中有很多是涉密文件,而且这些涉密文件往往分散地存放在企业各个技术或者业务骨干员工的计算机上。由于某些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或者防范能力较弱,导致这些涉密文件直接面临着内部恶意员工的安全威胁。本文从分析文件加密技术和文件保护现状开始,分析了各种主机文件保护加密技术和文件隐藏等技术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利用Windows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在操作系统内核层次上实现的文件加密和文件隐藏方案,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文件和数据的安全性。文件系统过滤驱动与操作系统紧密联系,论文对Windows系统组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Windows过滤驱动技术,同时,为了实现文件保护系统的加密功能,设计了一套加密方案,论文最后给出了基于过滤驱动文件保护系统的隐藏功能模块实现、透明加密功能实现,以及整体的设计。

刘万杰[4](2009)在《基于EZ-USB的便携式心电仪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人体不同部位的生物电测量与记录,能反映相应部位的兴奋性变化,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电信号从不同方面和层次上反映了心脏系统的工作状态。因此,心电信号的检测和记录在心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心电信号可以通过置于体表的电极和一定的导联方式检测出来,心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是心脏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便携式心电仪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制作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并且方便携带的心电仪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化。基于这种现况以及USB的各种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Z-USB芯片的便携式心电仪的设计,该心电仪的主要功能是长时间存储心电数据。本设计分为心电信号的采集与传输两部分,心电信号采集部分包括信号的放大与滤波处理,对信号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扰进行滤除,将处理好的信号存储到闪存芯片中;传输部分的设计是利用EZ-USB系列芯片68013A设计传输接口,该芯片在程序的控制下将闪存中存储的心电数据传输到PC上,再通过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文中阐述了该心电仪相关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吴林斌[5](2008)在《基于ARM9的3G直放站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移动3G通信协议的发布,需要有性能优异、智能化程度高且价格低廉的3G直放站对偏远地区或是人口密集区的手机信号进行增强。而3G直放站监控系统被认为是3G直放站研发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直放站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对3G直放站监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T91SAM9260的3G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完成了一套完整的3G直放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硬件、系统、软件3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完成基于AMR9的3G监控盘的硬件设计、调试。通过编写ARM启动代码和一些小程序,来检测AMR芯片运行是否正常,解决了CPU的正常启动问题,实现对监控盘上以太网口、主/从USB口、RS232口、RS485口的设计及测试工作。系统部分包括引导软件U-Boot, linux内核,ramdisk(根文件系统)三个部分。实现了对U-Boot引导软件的移植、实现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剪切、编译,并最终移植到AT91SAM9260中,完成了对内核的配置,修改必要的内核源代码并对内核进行编译,实现了根文件系统(ramdisk)的建立,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硬件系统的设计。应用部分包括实现TCP/IP通信;实现FTP在线升级;实现监控盘通过485接口与直放站上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将监控盘从直放站中采回来的特定参数进行AD转换、分析,能够及时上报告警信息;可以利用监控盘对直放站的各个模块参数进行设置,并能对3G协议要求的参数进行查询;可以利用监控盘上的FSK无线传输模块通过MODEM与PC机之间进行通信。ISP烧写工具部分包括了USB DFU驱动和ISP应用程序的研究与移植,解决了8M二进制应用程序的快速烧写问题,实现了一台PC机同时烧写7个监控盘,节约了监控盘应用程序的烧写时间。

王永明[6](2008)在《Windows无线网卡驱动及管理程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LAN、WiMAX及McWiLL等无线接入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基于无线网络的开发和应用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笔记本电脑为载体的PCMCIA无线网卡是无线通信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的硬件设备,因此设计开发相应的无线网卡的驱动程序是有现实意义的。当前所开发的无线网络驱动程序大都基于WDM和NDIS混合功能驱动模型,导致程序过于庞大,功能模块复杂,不利于移植。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同时具有WDM功能和NDIS Miniport功能的驱动改进模型——WDM和NDIS分层实现的总线驱动模型。利用这种方式构建的驱动程序不仅各功能模块间关系简洁,而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移植性。本论文在研究Windows 2000环境下的各类驱动开发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六合万通公司WT6104 MAC芯片,基于本文所提出的WDM和NDIS分层总线驱动模型,提出了无线网卡驱动的具体设计方案,并开发了PCMCIA无线网卡的驱动,设计实现了相应的驱动管理软件,通过驱动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驱动数据读取和设置。通过对驱动程序及驱动管理软件进行测试,证明了WDM和NDIS分层总线驱动模型方案的优越性。

邓文婷[7](2008)在《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从接口设计》文中指出USB总线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机总线,其即插即用、热插拔、接口体积小巧等优点给计算机外设连接技术带来重大变革。简单说来,USB系统包括:USB主机和USB设备。USB外设的开发和基于PC机的USB主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对于PC机上的丰富资源,嵌入式系统中有限的资源给基于嵌入式系统的USB主机系统开发带来了很大难度。嵌入式USB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更进一步拓宽USB接口技术的应用领域。如何将USB应用到嵌入式领域,实现USB的点对点通讯,成为目前USB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系统中选用了Samsung公司的S3C4480芯片作为主CPU,使用Cypress公司的SL811HS芯片作为USB主机控制器,Philips公司的PDIUSBD12芯片作为USB接口芯片,构建了USB主/从控制系统。论文根据设计要求,首先分析了USB1.1协议,对USB的系统体系、数据通信模型、数据包格式、USB标准描述符进行了深入剖析;其次,在仔细分析SL811HS芯片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USB大容量存储设备类规范和FAT32文件系统,进行了主控制器驱动程序和USB核心驱动程序的设计,并建立了USB主机与Mass Storage类设备之间的逻辑通信模型;论文也对USB接口芯片PDIUSBD12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进行固件设计的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WindowsXP环境下基于WDM结构的USB驱动程序设计,完成了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设计。论文针对嵌入式USB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终根据文中所提出的方案,设计了无操作系统的嵌入式USB主机和基于WindowsXP开发的USB从机系统。

王志晓[8](2008)在《内网中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安全发展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都是把目标重点放到边界上,往往忽略了内部网络安全,针对此问题论文作者所参与的项目组集体开发了内网行为监管审计系统,为办公网、内部业务网及涉密网提供信息安全保护。网络通信行为监控子系统作为该审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网络应用和访问网络的应用程序按照安全策略进行监控。论文详细地描述了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在Windows 2000(/XP)与Linux Kernel 2.4平台下的设计与实现。按照Windows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网络组件的部署结构,提出了三层网络过滤模型:从用户态到内核模式,分别采用Winsock 2服务提供者接口(SPI)、传输驱动接口(TDI)、NDIS中间驱动(IMD)这三种数据包过滤技术实现。克服了单方面从用户态或核心态过滤数据包的缺点,同时扩大了网络数据的管理范围、加深了过滤深度、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鉴于网络通信行为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系统提出的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先进的技术方案兼具研究和实用价值。

徐宗霖[9](2007)在《基于JTAG口的ARM编程器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ARM微处理器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占领了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本文设计的基于JTAG接口的ARM编程器,以ARM微处理器作为CPU,利用其JTAG接口对Flash在线编程的技术,给以ARM为内核的应用板(数控系统硬件平台)进行快速软件升级。在分析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首先详细分析了JTAG技术、USB技术和Modem通信原理。编程器以USB口和RS—232口作为通信接口,以JTAG接口作为调试接口和编程接口。其次,在分析编程器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了主要的部件。系统硬件的核心部件采用了Philips LPC2144 ARM芯片,扩展了JTAG接口、USB接口、Modem接口,同时又构造出了一个JTAG接口。该芯片具有SPI总线,采用与SPI兼容的外部Flash作为存储器。编程器软件在ADS集成开发环境下开发调试。最后,对编程器技术实现上的不足作了分析和编程器设计的不完善之处作了总结,并对编程器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和展望。

汤占军[10](2007)在《基于USB的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昆明理工大学实验室设备项目《虚拟仪器多功能实验箱》下子内容《USB数据采集设备的制作》为背景,利用美国Cygnal公司的C8051F020和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A等芯片设计了一套USB2.0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论述了其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并进行了数据采集的测试。本论文在分析研究USB技术的基础上,围绕设计目标,从整体方案、控制芯片及传输类型的设计选择以及基于USB的实时数据采集软件设计等方面开展了设计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固件程序、USB设备驱动程序和PC机下的labVIEW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实现工作。为验证所设计的采集系统是否达到实际要求,又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所设计的USB2.0接口实现实时高速数据采集,采样精度12 bit,工作稳定,达到了研发一套性价比高、功能强、功耗低、方便易用等特点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目的。本论文完成的实验装置成功应用到了昆明理工大学虚拟仪器多功能实验箱中,为实验室自置设备建设发挥了作用,也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探索了新途径。

二、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ATV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 ATV遥控驾驶的必要性
        1.2.2 ATV上使用无线视频传输的必要性
        1.2.3 ATV上使用嵌入式系统平台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模拟视频传输技术
        1.3.2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组织结构
2 无线视频传输相关知识
    2.1 颜色模型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2.1.1 RGB模型
        2.1.2 YCbCr模型
    2.2 视频图像采样格式
        2.2.1 4:2:2格式
        2.2.2 4:2:0格式
    2.3 ITU-R BT.601/BT.656格式
    2.4 视频编码标准
        2.4.1 视频压缩的必要性
        2.4.2 视频编码标准
    2.5 无线通信技术
        2.5.1 RF通信技术
        2.5.2 WLAN通信技术
        2.5.3 无线广域网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方案选择
    3.1 系统平台的选型
    3.2 压缩编码标准的选择
    3.3 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4.1 视频采集发射端平台确定
    4.2 DSP处理器平台
        4.2.1 BF561的结构和特点
        4.2.3 ADSP-BF561 EZ-KIT Lite评估板
    4.3 视频采集模块
        4.3.1 摄像头
        4.3.2 ADV7183B视频解码芯片
    4.4 无线RF模块
        4.4.1 RF芯片的选型
        4.4.2 nRF24L01P芯片
        4.4.3 Enhanced ShockBurst协议
        4.4.4 无线模块
    4.5 视频接收显示端硬件平台的确定
        4.5.1 单片机的选型
        4.5.2 C8051F320单片机结构及特点
        4.5.3 视频信号接收板
    4.6 系统总体结构
    4.7 本章小结
5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软件设计
    5.1 概述
    5.2 视频采集发射端软件
        5.2.1 主程序模块
        5.2.2 图像采集模块
        5.2.3 压缩编码模块
        5.2.4 比特流输出模块
        5.2.5 数据无线发射模块
        5.2.6 系统硬件初始化模块
        5.2.7 系统软件初始化模块
    5.3 PC机和接收板之间USB通信的实现
        5.3.1 Windows系统驱动程序模型
        5.3.2 C8051F320和PC机USB通信实现
    5.4 接收板软件
        5.4.1 主程序模块
        5.4.2 无线接收模块
        5.4.3 USB通信模块
    5.5 PC机软件
    5.6 本章小结
6 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
    6.1 视频采集测试
    6.2 压缩编码测试
        6.2.1 监视级别(Surveillance Profile)设置压缩输出结果
        6.2.2 电影级别(Movie Profile)设置压缩输出结果
        6.2.3 测试结果分析
    6.3 数据传输测试
        6.3.1 传输速率测试
        6.3.2 传输距离测试
    6.4 系统总体测试
    6.5 系统比较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适于TD-SCDMA网络测试的E1数据采集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TD-SCDMA网络概况
    2.2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2.3 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
第三章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总体设计方案
    3.1 项目概述
    3.2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总体结构描述
        3.2.1 增强型E1卡在系统中的位置
        3.2.2 增强型E1采集卡总体结构
        3.2.3 芯片资源
        3.2.4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资源说明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4.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4.2 硬件单元设计实现
        4.2.1 单板总体结构框图
        4.2.2 单板电路原理图模块设计
        4.2.3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实现
        4.2.4 RJ45与高阻适配器的连接关系
        4.2.5 测试接线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设计
    5.1 WINDOWS 2000系统体系结构
    5.2 WINDOWS 2000中的驱动程序种类
    5.3 WDM驱动程序
        5.3.1 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的设计目标
        5.3.2 WDM驱动程序模型
        5.3.3 设备和驱动程序的层次结构
        5.3.4 中断级别IRQL
        5.3.5 设备接口
    5.4 增强型E1卡驱动程序的构架
        5.4.1 开发工具
        5.4.2 驱动构架设计
    5.5 TD-SCDMA网络测试仪的整体架构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驱动实现及测试结果
    6.1 E1数据采集卡的驱动实现
        6.1.1 驱动程序入口点和回调例程
        6.1.2 IRP分发例程
        6.1.3 创建设备
        6.1.4 资源分配
        6.1.5 硬件访问
        6.1.6 中断处理
        6.1.7 驱动卸载
    6.2 增强型E1数据采集卡的测试结果
第七章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
    7.1 结论
    7.2 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Windows文件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文件加密技术
        1.3.2 Windows 文件隐藏技术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WINDOWS 文件保护技术
    2.1 文件保护的概念
        2.1.1 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
        2.1.2 信息安全中的信息泄密
        2.1.3 文件泄密的主要途径
    2.2 文件保护的技术
        2.2.1 文件隐藏信息方法
        2.2.2 文件加密方法
        2.2.3 删除隐患方法
        2.2.4 访问控制方法
        2.2.5 防火墙技术
        2.2.6 文件集中安全存储
    2.3 EFS
        2.3.1 EFS 工作原理
        2.3.2 EFS 安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滤驱动技术研究
    3.1 文件系统驱动
        3.1.1 WDM 基础
        3.1.2 文件系统驱动
    3.2 过滤驱动的基本概念
        3.2.1 什么是过滤驱动
        3.2.2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
    3.3 过滤驱动技术应用
        3.3.1 网络传输过滤
        3.3.2 磁盘与文件过滤
        3.3.3 USB 过滤
        3.3.4 键盘过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件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文件隐藏模块的实现
        4.1.1 过滤驱动的基本步骤
        4.1.2 文件隐藏的实现原理
        4.1.3 文件隐藏模块的实现
    4.2 文件加密方案设计
        4.2.1 Office 文件底层格式
        4.2.2 加密验证信息设计
        4.2.3 加密过程
        4.2.4 解密过程
    4.3 文件加密模块的实现
        4.3.1 设计目标
        4.3.2 系统结构
        4.3.3 Create,Read,Write 例程
    4.4 整体模块设计
        4.4.1 设计原则
        4.4.2 总体设计
        4.4.3 与 Windows EFS 比较分析
        4.4.4 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4.5 系统功能验证
        4.5.1 系统隐藏功能验证
        4.5.2 系统加密功能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4)基于EZ-USB的便携式心电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目的及意义
    1.2 心电图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况
    1.3 USB概述
        1.3.1 USB总线的产生
        1.3.2 USB总线的适用对象和目标
        1.3.3 USB总线体系结构
        1.3.4 USB总线特点
    1.4 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2章 设计方案
    2.1 心电仪导联方式
        2.1.1 标准导联(standard lead)
        2.1.2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ugmented unipolar limb lead)
        2.1.3 单极胸导联
        2.1.4 动态心电图机导联
    2.2 心电仪硬件设计方案
        2.2.1 放大电路
        2.2.2 AD转换芯片
        2.2.3 存储芯片
        2.2.4 USB接口芯片
        2.2.5 系统的硬件框图
    2.3 心电仪软件设计方案
        2.3.1 编程语言
        2.3.2 C语言编译器
        2.3.3 主机端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电信号采集与电源电路的设计
    3.1 心电信号
        3.1.1 心电信号产生原理
        3.1.2 心电信号特征
        3.1.3 心电信号干扰源
    3.2 心电调理电路
        3.2.1 放大电路
        3.2.2 右腿接地电路
        3.2.3 滤波电路
        3.2.4 电压提升电路
    3.3 电源电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电仪硬件设计
    4.1 AD转换模块
        4.1.1 ADS7822主要特点
        4.1.2 ADS7822引脚介绍
        4.1.3 ADS7822工作原理
    4.2 存储模块
        4.2.1 NAND Flash和NOR Flash
        4.2.2 存储芯片K9F1208 UOM
        4.2.3 K9F1208 UOM页操作的实现
    4.3 E~2PROM芯片
        4.3.1 CAT24C08芯片介绍
        4.3.2 I~2C总线协议
    4.4 USB模块
        4.4.1 USB总线的数据传输类型
        4.4.2 FX2LP的特性
        4.4.3 增强型8051结构
        4.4.4 FX2LP的I/O系统
        4.4.5 FX2LP接口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心电仪软件设计
    5.1 采集存储程序
    5.2 驱动程序
        5.2.1 EZ-USB驱动程序特点
        5.2.2 INF文件
    5.3 EZ-USB传输固件
    5.4 主机软件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ARM9的3G直放站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直放站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1.3 本论文的工作
第2章 3G直放站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3G直放站监控盘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2.2 3G监控软件的设计
第3章 基于AT91SAM9260的3G直放站监控盘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3.1 3G监控盘外围接口及其布局
    3.2 基于AT91SAM9260的MCU外围电路的设计
        3.2.1 晶振外围电路与复位电路设计
        3.2.2 FLASH芯片与CPU连接电路的设计
        3.2.3 SDRAM芯片与CPU连接电路的设计
        3.2.4 JTAG接口的设计
    3.3 USB接口的设计
    3.4 以太网口的设计
    3.5 RS232接口以及RS485接口的设计
    3.6 近远端通信模块之间的设计
    3.7 AD转换模块电路的设计
第4章 操作系统的裁剪与移植
    4.1 U-BOOT的移植
    4.2 建立linux内核
        4.2.1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4.2.2 内核和补丁的安装
        4.2.3 修改makefile文件和.config文件
        4.2.4 内核的配置
        4.2.5 内核源代码的相应修改和编译
    4.3 建立根文件系统
第5章 应用层软件的设计
    5.1 主控模块软件的设计
    5.2 链路接口控制模块软件的设计
    5.3 协议解析模块软件的设计
第6章 系统ISP烧写工具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Windows无线网卡驱动及管理程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涉及的关键技术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际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Windows环境下驱动程序的结构分析
    2.1 Windows下的驱动体系概述
        2.1.1 Windows系统中驱动的位置
        2.1.2 Windows下的驱动体系
    2.2 WDM体系分析
        2.2.1 WDM模型
        2.2.2 WDM体系结构
        2.2.3 驱动程序的加载顺序
    2.3 PCMCIA设备接口
        2.3.1 PCMCIA基础
        2.3.2 PCMCIA接口系统结构
        2.3.3 接口配置过程
    2.4 NDIS设备驱动模型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层模型的驱动设计与实现
    3.1 基于分层模型的驱动设计
    3.2 总线驱动的建立
    3.3 WDM驱动程序结构
        3.3.1 驱动程序的载入
        3.3.2 注册驱动程序模块
        3.3.3 添加驱动程序
        3.3.4 其余的例程
        3.3.4 数据交互
    3.4 NDIS小端口驱动程序
        3.4.1 微端口驱动程序的系统框架
        3.4.2 初始化模块
        3.4.3 中断处理模块
        3.4.4 数据收发模块
        3.4.5 信息设置与查询模块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驱动交互的管理软件设计
    4.1 概述
    4.2 WMI交互方式
        4.2.1 WMI技术
        4.2.2 WMI与驱动交互的方法
        4.2.3 WMI具体查询过程
    4.3 win32 API交互方式
    4.4 注册表信息交互方式
    4.5 网卡信息监测
    4.6 小结
第五章 驱动程序安装与性能分析
    5.1 驱动的安装
        5.1.1 驱动安装过程
        5.1.2 驱动的INF文件
    5.2 驱动的性能分析
        5.2.1 测试平台
        5.2.2 测试环境
        5.2.3 测试结果
    5.3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从接口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嵌入式系统简介
        1.1.2 USB的起源与发展
        1.1.3 USB的特点
    1.2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2章 USB通信协议简介
    2.1 USB体系结构
        2.1.1 USB系统描述
        2.1.2 USB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其分析
    2.2 USB基本规范的发展过程
    2.3 USB的机械和电气特性
    2.4 USB数据通信协议
        2.4.1 二进制数的序列——域
        2.4.2 最基本数据单元——包
        2.4.3 数据传输类型
        2.4.4 数据流模型
        2.4.5 USB设备枚举
第3章 USB主机开发
    3.1 USB主机协议
        3.1.1 USB主机控制器功能及结构
        3.1.2 主控制器驱动程序
        3.1.3 USB核心驱动程序
    3.2 USB主机通信协议分析
        3.2.1 标准的USB描述符
        3.2.2 标准的USB设备请求命令
    3.3 USB海量存储协议与文件系统
        3.3.1 USB Mass Storage协议
        3.3.2 Bulk-Only传输协议
        3.3.3 Mass Storage的子类命令
        3.3.4 FAT文件系统结构
    3.4 SL811HS芯片及硬件设计
        3.4.1 SL811HS芯片的特点
        3.4.2 SL811HS的内部硬件资源
        3.4.3 SL811HS的相关寄存器
        3.4.4 SL811HS的引脚分布
        3.4.5 S3C44BO芯片及引脚说明
        3.4.6 SL811HS的硬件电路设计
    3.5 USB主机的软件设计
        3.5.1 ARM集成开发环境ADS简介
        3.5.2 USB主机协议软件设计
        3.5.3 Mass Storage类协议软件实现
        3.5.4 文件系统实现
        3.5.5 系统软件流程
第4章 USB从机开发
    4.1 PDIUSBD12芯片及硬件设计
        4.1.1 PDIUSBD12芯片介绍
        4.1.2 PDIUSBD12的引脚分布
        4.1.3 PDIUSBD12的主要命令
        4.1.4 PDIUSBD12的使用
        4.1.5 PDIUSBD12的硬件电路设计
    4.2 PDIUSBD12的固件设计
    4.3 USB设备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设计
        4.3.1 WDM设备驱动程序功能
        4.3.2 WDM设备驱动程序模型
        4.3.3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工具
        4.3.4 USB应用程序设计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系统硬件原理图)
附录B(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8)内网中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网安全概述
    1.2 内网行为监管审计系统总体方案
        1.2.1 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描述
        1.2.2 系统总体目标
    1.3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Windows系统网络协议架构与驱动程序模型的分析
    2.1 Windows 网络协议架构
    2.2 Windows 驱动程序模型
        2.2.1 WDM 驱动程序层次结构
        2.2.2 WDM 驱动程序工作原理
第三章 Windows系统下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设计目标
    3.2 网络数据过滤技术
        3.2.1 用户模式下的数据包过滤技术
        3.2.2 核心模式下的数据包过滤技术
        3.2.3 本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包过滤技术
    3.3 用户模式下的数据包过滤技--Winsock 2 服务提供者接口(SPI)
        3.3.1 Winsock 2 SPI 技术概述
        3.3.2 Winsock 2 SPI 实现数据过滤原理
    3.4 内核模式下的数据包过滤技术--传输驱动程序接口(TDI)
        3.4.1 TDI 概述
        3.4.2 TDI 过滤驱动程序
    3.5 内核模式下的数据包过滤技术--NDIS 中间驱动(IMD)
        3.5.1 微端口驱动程序
        3.5.2 中间驱动程序
        3.5.3 协议驱动程序
第四章 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的具体实现
    4.1 应用层数据内容过滤
        4.1.1 数据内容过滤框架
        4.1.2 应用层数据内容过滤模块的实现
    4.2 传输层请求访问控制
        4.2.1 TDI 过滤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
        4.2.2 传输层请求访问控制模块的实现
    4.3 网络驱动层数据包过滤
        4.3.1 数据包过滤框架
        4.3.2 网络驱动层数据包过滤模块的实现
    4.4 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
    4.5 测试及结果
第五章 Linux系统下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5.1 Linux 网络协议栈
        5.1.1 Linux 网络协议栈层次关系
        5.1.2 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5.2 Netfilter 分析
        5.2.1 Netfilter 的框架结构
        5.2.2 Netfilter 的实现
    5.3 IPtables 分析
        5.3.1 IPtables 对数据包的处理
        5.3.2 IPtables 建立在Netfilter 之上
    5.4 测试及结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9)基于JTAG口的ARM编程器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USB技术
        2.1.1 USB总线优势
        2.1.2 USB通讯协议
    2.2 JTAG技术
        2.2.1 边界扫描
        2.2.2 TAP(Test Access Port)
    2.3 Modem通信
        2.3.1 Modem的基本工作原理
        2.3.2 Modem的通信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功能性需求
        3.1.2 非功能性需求
    3.2 系统设计方案
        3.2.1 硬件器件选择
        3.2.2 系统结构设计
    3.3 ARM微处理器Philips LPC2144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4.2 硬件电路设计
        4.2.1 USB接口电路设计
        4.2.2 串口电路设计
        4.2.3 JTAG接口电路设计
        4.2.4 Flash电路设计
        4.2.5 键盘电路设计
        4.2.6 LED控制电路设计
        4.2.7 电压转换电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ADS集成环境介绍
    5.2 编程器软件
        5.2.1 JTAG接口在线编程Flash
        5.2.2 Flash的读写
    5.3 通信软件
        5.3.1 USB通信
        5.3.2 S-232及Modem通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编程器电路原理图
附录2 程器电路原理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基于USB的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USB总线体系结构
    2.1 USB系统的描述
    2.2 总线拓朴结构
    2.3 USB通信流
    2.4 USB设备与枚举过程
第三章 USB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
    3.1 芯片的选择
    3.2 C8051F020芯片介绍
    3.3 USB高速数据采集硬件实现方案
第四章 固件程序设计
    4.1 USB固件
    4.2 USB固件程序设计
    4.3 初始化程序和用户定义请求程序
    4.4 固件程序的编译与调试
第五章 USB驱动程序设计
    5.1 Windows驱动程序发展概述
    5.2 WDM驱动程序
    5.3 编写客户化的驱动程序
    5.4 USB驱动程序开发
第六章 应用程序设计
    6.1 LabVIEW和DLL调用
    6.2 动态链接库函数调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课题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参考文献
附录A 硬件电路原理图
附录B 部分源程序代码

四、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ATV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设计[D]. 陈毅超.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2]适于TD-SCDMA网络测试的E1数据采集卡的研制[D]. 李照. 山东大学, 2010(02)
  • [3]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Windows文件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小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4]基于EZ-USB的便携式心电仪设计[D]. 刘万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11)
  • [5]基于ARM9的3G直放站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吴林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3)
  • [6]Windows无线网卡驱动及管理程序的研究[D]. 王永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7]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从接口设计[D]. 邓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8]内网中网络通信行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志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7)
  • [9]基于JTAG口的ARM编程器研究与开发[D]. 徐宗霖.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9)
  • [10]基于USB的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汤占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ISDN TA NDIS-WDM驱动软件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