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

急性脑梗死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

一、脑梗死急性期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20)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性激素在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价值及关系。[方 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大于或等于7分为节点,分为睡眠障碍组(PSQI≥7分)和非睡眠障碍组(PSQI<7分)。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性别、性激素水平(雌二醇、孕激素、睾酮等)、睡眠参数、心理状态、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及不同性别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睡眠参数及睡眠量表评分情况的关系。[结 果]1、共纳入12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组共55例(44%),非睡眠障碍组70例(56%),缺血性卒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为44%。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显示,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患病率为57.7%,男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4.2%,女性的睡眠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3、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相比,卒中部位在丘脑时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梗死时患有睡眠障碍的患病率:丘脑梗死最高(68.8%),其次为脑干(50%)、基底节区(47.7%)、额叶(45.3%)、小脑(18.2%)。4、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相比,两组的NIH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障碍组的NIH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高于非睡眠障碍组,NIHSS评分与PSQI有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睡眠障碍患病率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5、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性激素相关指标相比,性激素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区分性别后分析,(1)女性患者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雌二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女性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非睡眠障碍组女性。(2)男性患者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睾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男性睾酮水平明显低于非睡眠障碍组男性。6、男性患者的睾酮与睡眠时间(r=0.24,P<0.05)、睡眠效率(r=0.44)具有相关性,睾酮水平越低,其睡眠效率越差。男性患者中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与睾酮呈负相关(P<0.05),睾酮水平越低,睡眠质量越差,PSQI评分越高。女性患者的雌二醇与睡眠时间(r=0.33)、觉醒时间(r=-0.38)具有相关性,雌二醇越低,觉醒时间越长。女性患者中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与雌二醇呈负相关(P<0.05),雌二醇水平越低,睡眠质量越差,PSQI评分越高。[结 论]1、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卒中部位、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有关。2、缺血性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可出现睡眠结构和睡眠进程改变,表现为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增多,睡眠效率降低。3、在女性缺血性卒中并睡眠障碍的患者中,雌二醇水平是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雌二醇水平越低,患者的睡眠时间越短、觉醒时间越长,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越高;在男性患者中睾酮水平是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睾酮水平越低,该患者睡眠时间越短、睡眠效率越低,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越高。

顾亚会[2](2020)在《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及调节神经细胞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期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梗死体积及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栓4.5h组、溶栓6h组、溶栓9h组、针刺+溶栓4.5h组、针刺+溶栓6h组、针刺+溶栓9h组,每组6只。以改良自体血栓栓塞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各溶栓组仅在相应时间通过尾静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mg/kg)进行溶栓;造模成功后2h,各针刺溶栓组给予针刺“人中”及双侧“内关”,留针30min,并在相应时间进行溶栓;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相同的处理。分别对各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2h和24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各组均在造模24h检测完后处死大鼠并取材。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比较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G(Endo-G)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着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1);溶栓4.5h组、针刺+溶栓4.5h组、针刺+溶栓6h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6h以内,针刺介入后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更加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溶栓9h组与溶栓9h组比神经行为学评分未见明显区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梗死体积均增加显着,有统计学差异(P<0.01);溶栓4.5h组、针刺+溶栓4.5h组、针刺+溶栓6h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且6h以内,针刺介入后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更加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溶栓9h组与溶栓9h组比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未见明显区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大鼠PARP1、AIF、Endo-G mRNA表达的比较:与假手术相比,其余各组的PARP1、AIF、Endo-G mRNA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4.5h溶栓时间窗内的PRAP1、AIF、Endo-G的表达均显着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针刺介入的后PARP1、AIF、Endo-G表达下调均较单纯溶栓显着,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时间窗外,与模型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PRAP1和AIF的表达下调显着,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溶栓6h组AIF的表达显着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时间窗外在6h时,针刺介入后可以更显着地下调PARP1、AIF表达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溶栓9h组、针刺+溶栓9h组PARP1AIF、Endo-G的表达未见明显下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大鼠大脑皮层PARP1、AIF、Endo-G蛋白表达的比较: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PARP1、AIF和Endo-G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溶栓4.5h组、针刺+溶栓4.5h组的PARP1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4.5h组、针刺+溶栓4.5h组、针刺+溶栓6h组AIF和Endo-G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4.5h溶栓时间窗内,针刺介入后可以更显着地降低PARP1、AIF、Endo-G的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溶栓6h组比较,针刺+溶栓6h组的AIF表达水平显着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溶栓9h组比较,针刺+溶栓9h组Endo-G的表达显着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在脑梗死4.5h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②针刺及时介入,具有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本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可以延长该安全时间窗至6h。③针刺能够下调脑缺血组织中PARP1、AIF和Endo-G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明针刺是通过调节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来实现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效应的。

李云飞,陈刚,汪银洲,林守华,吴梦倩,李永坤[3](2020)在《脑梗死后早期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内分泌状态,并探讨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该院神经科病房住院发病21 d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9例,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垂体功能,包括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G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雌二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按照入院后早期垂体功能评估结果,分为垂体功能正常组与垂体功能减退组,收集各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死面积,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各脑血管狭窄程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寻找其危险因素。结果急性期激素减退共37例(28.7%):甲状腺素18例(14.0%)、肾上腺素12例(9.3%)、性激素13例(10.0%)、生长素0例(0.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急性期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7.429,95%CI:0.135~0.721,P=0.006)、颈内动脉重度狭窄(OR=4.082,95%CI:1.023~4.508,P=0.043)是脑梗死后早期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预测因素。垂体功能是否减退与脑梗死面积大小及是否出血转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功能减退是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常见现象。以甲状腺素轴和肾上腺素最常受累;男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是脑梗死后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独立预测因素。

李洁茹,白斌,曹娟,李旭红[4](2014)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丘脑腺垂体激素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丘脑腺垂体激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65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TSH)、性激素水平。脑卒中的诊断及分级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脑卒中严重程度与预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修订致残量表(mRS)评分。结果皮质醇水平显着增高的患者,其预后越差(P<0.05),雄激素水平越高的患者其预后越好(P<0.05),雌激素水平越高的患者其预后越好(P<0.05),TSH水平越高的患者其预后越差(P<0.05)。结论下丘脑腺垂体激素水平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显着相关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5](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刘立梅,张晓红[6](2009)在《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性激素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测定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47例和绝经后正常对照组妇女25例的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血清E2均低于对照组。T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之间E2、T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低落、雄激素水平升高是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雌激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更为密切。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7](2006)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测定3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HBG的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SHBG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均P<0.01),而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血清SHBG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SHBG增高,而在恢复期恢复正常。这种变化是机体对脑梗死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脑梗死的恢复。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8](2006)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的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催乳素(PRL)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测定11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SH、LH及PRL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范围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①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FSH、LH值下降,PRL值升高,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FSH、LH及PRL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FSH、PRL值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二组间血清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范围≥2cm×2cm×2cm组血清PRL明显高于梗死范围<2cm×2cm×2cm组(P<0.05);二组间血清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急性期皮质组、皮质下组、混合组比较,血清FSH、LH及PR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及PRL的紊乱,而随着疾病的恢复趋于正常。且这种紊乱不受梗死部位的影响,除PRL外也不受梗死范围影响,而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9](2005)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11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部位、梗死灶数量及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FSH、LH、E2水平下降,T升高,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均为P<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FSH、E2、T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型组(均为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垂体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其随着疾病的恢复逐渐趋于正常,且这种紊乱不受梗死部位、梗死灶数量及梗死范围的影响,而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10](2005)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睾酮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E2 )、睾酮 (testosteroneT)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 1 1 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2 、T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部位及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 ①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E2值下降 ,T值升高 ,E2/T值下降 ,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恢复期血清E2 、T及E2 /T值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②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E2 、T值明显高于轻型组 (P <0 .0 5)。③急性期单发梗死组与多发梗死组比较 ,皮质组、皮质下组、混合组比较 ,梗死范围≥ 2cm× 2cm× 2cm组与梗死范围 <2cm×2cm× 2cm组比较 ,血清E2 、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性激素 (E2 、T)改变 ,而随着疾病的恢复趋于正常。且这种改变不受梗死部位、梗死范围及多发或单发梗死的影响 ,而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二、脑梗死急性期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梗死急性期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性激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及调节神经细胞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中风病的病名及历史沿革
        1.2 中风病病因病机
        1.3 中风病的证治概要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危险因素
        2.3 发病机制
    3. 脑梗死的治疗
        3.1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2 神经保护剂治疗
        3.3 溶栓治疗
        3.3.1 缺血半暗带理论
        3.3.2 溶栓时间窗
        3.3.3 溶栓治疗的现状及局限性
        3.4 细胞凋亡是脑梗死溶栓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3.4.1 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
        3.4.2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
        3.5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及机制
        3.5.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
        3.5.2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机制
        3.6 本研究的科学假说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实验一 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实验二 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模型的选择和评价
    2. 干预方法的选择
    3. 相关指标的选择
    4. 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分析
    5. 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分子机制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脑梗死后早期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垂体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4)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丘脑腺垂体激素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方法:
    1.3 评分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皮质醇水平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2.2 雄激素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2.3 雌激素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2.4 TSH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3 讨论
    3.1 皮质醇与脑卒中:
    3.2 性激素与脑卒中:
    3.3 甲状腺素与脑卒中:

(9)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2.2 血清FSH、LH、E2、T水平的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
    2.2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
    2.3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类型及不同梗死范围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
3 讨论

(10)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睾酮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脑梗死急性期组
        1.1.2 脑梗死恢复期组
        1.1.3. 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2.2 血清性激素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清E2、T水平 见表1。
    2.2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情E2、T水平 见表2。
    2.3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单发组与多发组血清E2、T水平 见表3。
    2.4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E2、T水平 见表4。
    2.5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范围E2、T水平 见表5。
3 讨论

四、脑梗死急性期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缺血性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丹.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针刺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效应及调节神经细胞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机制[D]. 顾亚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脑梗死后早期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J]. 李云飞,陈刚,汪银洲,林守华,吴梦倩,李永坤. 中外医疗, 2020(01)
  • [4]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丘脑腺垂体激素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 李洁茹,白斌,曹娟,李旭红. 山西医药杂志, 2014(14)
  • [5]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6]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研究[J]. 刘立梅,张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4)
  • [7]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J].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 中国综合临床, 2006(09)
  • [8]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的检测及其意义[J].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05)
  • [9]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变化的研究[J].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 中国综合临床, 2005(10)
  • [10]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睾酮变化的临床研究[J]. 郝礼森,臧贺川,刘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03)

标签:;  ;  ;  ;  ;  

急性脑梗死性激素水平的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