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电池问题实例分析

常见化学电池问题实例分析

一、常见化学电池题归类例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丹妮[1](2021)在《高中电化学的整体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王晓雨[2](2021)在《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葛秋晓[3](2021)在《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在总结吸取以往课程改革经验并借鉴国际化学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要求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作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一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承载着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任务,同时在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环节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已于2019年出版并于2020年投入使用,为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变化,进而更好地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本研究首先选定教材分析模型对教材进行静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岛市各区域的高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本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一、介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选择《化学反应原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的原因、意义,综述教材对比研究现状,介绍研究思路与方法。二、比较两版教材的编写依据——《标准(实验)》与《标准(2017年版)》,明确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教学文件的变化。三、依据所选的教材分析模型,对两版教材的内容组织、内容选择、内容呈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内容组织对比主要是对各章节的编排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内容选择对比主要是对内容的新增修改与删减进行分析;内容呈现对比主要是对教材的栏目、插图与习题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文本深入对比分析,探究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两版教材的异同以及新教材的特点。四、对青岛市各区域高二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査研究与访谈研究,了解一线教师对两版教材的认识与使用情况,从实践层面得出两版教材的比较结果。五、将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的结果相结合,总结两版教材的差异与新教材的特点,并对《化学反应原理》新版教材的使用给出教学建议,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基于本文研究,得到结论:修订后的《化学反应原理》在继承和发扬旧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凸显核心素养导向的新特色,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有层次地诠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教材与时俱进,突出新思想、新内容,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重视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优化部分知识的编排顺序。(3)提炼核心经验,创设活动和实验进阶,突出化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4)创设“微项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5)设置更加丰富多样的栏目、插图、习题,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李琦[4](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之一,已经成为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献表明,学者们仅关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教学实践研究、评价研究、现状调查等,鲜少有人研究教科书中该素养的呈现情况。该研究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出发,构建教科书内容分析框架,依据课程标准,对人教、鲁科版教科书知识内容呈现、知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新课标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素养水平划分,厘定“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内容要素。选取人教版(2019)、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必修2为研究对象,结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划分分析单元,建构教科书分析框架。首先,从知识内容出发,对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和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进行对应性分析,分析促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水平。然后,分析比较人教版、鲁科版“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在各章节的体现情况,分析比较“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不同要素水平在人教版、鲁科版教科书的整体呈现情况,分析比较不同要素水平在呈现方式上的差异,分析对比两版教科书知识内容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的差异情况。研究表明:(1)不同知识内容体系具有相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发展功能。(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发展水平具有层次递进关系。(3)不同教学活动方式可以对应促进某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级水平高效发展。研究创新点:(1)确定的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要素知识内容的分析框架,为今后分析教科书知识内容提供了新的方法借鉴。(2)研究提出的知识的科学素养发展功能、教学活动的素养发展功能的结论,为今后开展化学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依据。

许云蕾[5](2019)在《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提出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即错误的或模糊的认识)势必会影响到新概念的学习。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化学概念存在哪些迷思概念。电化学概念作为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由于涉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微观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存在诸多的迷思概念。国际上已开发出概念量表这一工具,它既能够测查出学生对特定概念的迷思概念,又能确认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水平。而有关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开发研究较少。因此,开发出一套既符合我国课程标准要求,又能够准确地探查学生对电化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及存在的迷思概念的概念量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有关电化学概念理解和测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确定了学生电化学相关概念的迷思概念。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建立了概念理解水平的理论框架。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划分为三个水平,即识别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电化学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绘制出电化学概念图,确定了“电化学概念量表”测查的核心概念,建构了电化学概念理解水平测查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国际上的量表开发,总结出概念量表的一般开发流程,据此编制了“电化学概念量表-a”。将“电化学概念量表-a”对山东省4个地区的382名学生进行了第一轮测试,借助Rasch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需要进一步修正的项目,形成了“电化学概念量表-b”。将“电化学概念量表-b”对济南市的639名学生进行第二轮测试,同样借助Rasch模型分析测试结果,并删减了部分项目,形成了“电化学概念量表-c”。结果显示,我们可以使用“电化学概念量表-c”测查学生对电化学概念的理解水平,也可以测查学生对电化学相关概念的迷思概念。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概念理解水平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划分了电化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开发了电化学概念量表,既能测查出学生电化学概念存在的迷思概念,又可以将学生对电化学概念的理解进行水平的划分。

胡梦洁[6](2018)在《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化学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两部分,该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是考试考查的重点。高考常从化工生产、社会生活角度,对电化学知识进行考查。解决电化学问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更要懂得灵活变通。分析多次考试情况发现,学生电化学试题得分率较低,学习上存在障碍,为了解决学生电化学学习中的障碍、提高教学效率,本研究将从七个方面展开:1,阐述课题确定为“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的背景和理由。新课改实施后,人教版在编排电化学知识时分了两阶段,《必修2》、《选修4》。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常出现概念模糊不清,做题错误率高等现象。对学生电化学学习上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非常重要。2,阐述本研究中运用的相关理论。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前科学概念转化理论、认知策略理论、三层级说理论、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将理论联系实际,形成高效学习模式。3,调查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试卷测评、师生交流、同行讨论、课堂观察等方法,分析总结学生在电化学学习上的障碍。4,针对调查后的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学生电化学学习障碍的原因。5,根据学生电化学学习上的障碍及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6,将改进后的方案应用于实际教学,对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7,研究的结论与反思,简述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进行反思。通过研究发现,电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联系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对知识进行构建;规范笔记本、错题本的使用,从细微处落实知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微观模型与宏观现象相互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并予以解决。2014届、2017届两届学生电化学教学中,采用了此课程提出的教学方法,学生成绩显着提高,本研究对解决高中生电化学学习上的障碍有实用性,对其他化学知识的教学具有推广意义。

刘涵[7](2018)在《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的发展日渐成为基础教育的主题。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高考作为基础教育选拔性考试,也必然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编排体现了知识的多视角呈现和螺旋式上升的思想,但是对于新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模块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组织高考复习,提高效率是广大教师需要更多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基础,突出能力,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强调通过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网络、领悟化学学科中蕴涵的思想方法,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3年“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在高考试卷中的题型及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合化学新课程中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和高考的命题要求,设计了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进行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结合当今的教学现状,设计针对教师的访谈提纲,了解教师在进行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时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通过探索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在高考中的题型和特点,调查学生在解答化学反应原理试题时存在的困难以及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并进行实践,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因此,在分析现有问题和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策略并进行实践。针对新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的难点知识,提出以下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手段联合教学;精选例题,归纳解题策略;借助其它学科,构建模型;作业设计的形式多样化;构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记忆;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设置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应用,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断的实践来进一步完善。

韩刘娟[8](2016)在《贵州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客观地指导着中学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专业程度决定学生的未来。快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是通过分析高考试题、专研教材来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完善专业知识。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6年贵州省理科综合高考试题中与“化学反应原理”各个主题有关的试题为例,对各主题试题考查的视角、考查的内容、试题的解析过程及教材的衔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的教学建议。研究表明:近四年贵州省理综高考试卷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完成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对各部分知识内容以不同层次的要求全面检测了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试题所占总分变化幅度较小,分值所占比重较大,且各章节的比例适当,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考点稳中有变,变中有新,除个别题目有些困难外,其余考题都较为平和,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与时俱进,又有利于对新课改的平稳过渡;试题内容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突出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新增知识点的考查,注重思维立意能力的考查。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掌握核心知识,把课本吃透;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炼,不要题海战术;要注重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形成、注重学生捕捉知识的能力培养。

季青青[9](2014)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化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模块知识理论性强且抽象,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是停留在记住概念和原理的认知水平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掌握电化学概念的实质和电化学中的微观现象,这样无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笔者提出利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基础》的教学,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电化学中电子的流动和阴阳离子的迁移等微观现象,为学生提供体验观测的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现象,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供中学化学教师参考。笔者将论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电化学教学的研究价值和研究背景,并对近十年来已有的国内外学者关于电化学教学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第二部分:首先依据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学生对电化学相关概念的认知过程;然后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对电化学知识点分别进行分析,再指出传统的电化学教学策略和不足之处;最后依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利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优化电化学教学。第三部分:首先介绍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接着罗列出《电化学基础》中适合利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展现的内容;再重点介绍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中有关电化学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第四部分:利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中有关电化学教学课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以供中学化学教师参考,并联系四川地区相关学校将课件付诸教学实践。第五部分:统计并分析利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基础》教学调研结果得出的数据。第六部分:分析利用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李哲[10](2009)在《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文中提出信息采集是建筑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科研内容,建筑测绘、区域现状调查、环境数据采样等都属于信息采集范畴,所以建筑领域中,建筑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环境、建筑物理等专业都有对应的常见信息采集任务。在本论文中,“低空信息采集平台(技术)”是指利用无人航空器作为信息收集设备的载具,由地面人员控制,在空间中进行快速移动以覆盖广域范围并大量收集、存储、传回目标信息的作业平台和相关技术。因为无人航空器体积小、机动灵活,适于近地面、高精度作业,为了和传统的载人遥感、宇航遥感等技术相区别,所以称作“低空平台”。以无人航空器应用技术、建筑领域近距离信息采集技术为基础的建筑领域低空综合信息采集平台和传统的载人飞行作业平台相比具有廉价、安全、使用便捷、高效的优点;和建筑领域长期采用的人工作业相比人员劳动强度更低、速度更快,尤其是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空间自由度,不仅不受到地面人员、交通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大型载人平台高度的限制,可以从零至数千米的不同距离、高度、角度上对建筑目标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采集作业,完成原来无法想象的高难度作业项目。本文总结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此课题近几年的研发经历、试验结果,对平台建设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介绍融合的新技术、得到的主要成果,以期抛砖引玉,将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方向继续推进深入。本文分为基础技术准备、试验作业总结、各类型成果分析、高级应用分析以及普及应用展望这几个章节,首先简介飞行器作业原理,从设备选型、购置、人员技术培训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建立基本作业平台,对关键部件的性能参数配合重点描述;其后通过大量实例列举和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总结通用的作业方法、技术要点,并针对建筑领域的常见作业条件和任务要求分析对作业平台进行改进和升级、添加辅助作业设备。在完成所有的技术准备后,本文分类介绍平台能够采集的信息和内业信息处理的流程、软硬件系统,以及在每一个应用领域的用途。最后,本文将无人空中信息采集平台与传统载人遥感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以及新兴的地面测绘仪器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该平台在建筑领域以及遗产保护、文物考古、农林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二、常见化学电池题归类例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化学电池题归类例析(论文提纲范文)

(3)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化学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二、《化学反应原理》对比分析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教材分析框架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教材分析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比
    第一节 《标准(实验)》与《标准(2017 年版)》的整体对比
        一、课程性质对比
        二、课程理念对比
        三、课程目标对比
        四、课程结构对比
    第二节 关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对比分析
        一、各主题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二、对比分析总结
第三章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新旧教材内容对比
    第一节 教材内容组织对比
        一、新旧教材各章节内容组织对比分析
        二、内容组织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节 教材内容选择对比
        一、新旧教材各章节内容选择对比分析
        二、内容选择对比分析总结
    第三节 教材内容呈现对比
        一、教材栏目对比分析及总结
        二、教材插图对比分析及总结
        三、教材习题对比分析及总结
第四章 《化学反应原理》新旧教材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研究目的
        二、问卷的研制与设计
        三、问卷调查实施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访谈研究
        一、访谈研究目的
        二、访谈设计
        三、访谈实施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对比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教材使用建议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近三年高考全国卷Ⅰ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题目统计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
    附录4:访谈提纲
致谢

(4)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素养视域下的教科书编制
        2.1.1 科学素养视域下教科书的编制
        2.1.2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科书的编制
    2.2 教科书的分析方法
        2.2.1 定量分析法
        2.2.2 定性分析法
    2.3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的教学
3 理论基础
    3.1 化学核心素养
    3.2 内容分析法
4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内容
        4.2.1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容要素的厘定
        4.2.2 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基本分析单元的划分
        4.2.3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的对应性分析
        4.2.4 教科书中促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容要素水平的分析、比较
5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 研究设计
    5.2 研究流程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4.1 研究框架思路
        5.4.2 研究目录纲要
        5.4.3 研究方法
    5.5 研究信效度
6 资料分析与处理
    6.1 分析框架
        6.1.1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容要素的厘定
        6.1.2 教科书分析单元的划分
        6.1.3 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容的框架
    6.2 教科书知识内容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情况分析
        6.2.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知识条目对应性分析
        6.2.2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知识条目对应性分析
    6.3 促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教科书内容分析
        6.3.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水平
        6.3.2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水平
7 结果与讨论
    7.1 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分析
        7.1.1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容分布基本情况
        7.1.2 不同水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要素分析比较
    7.2 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内容呈现方式分析比较
        7.2.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呈现分析
        7.2.2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呈现分析
        7.2.3 人教版、鲁科版教科书内容呈现分析比较
    7.3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水平的对应性分析
        7.3.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维度要素水平分析
        7.3.2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维度要素水平分析
        7.3.3 人教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维度要素水平比较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教学建议
9 研究反思
    9.1 研究局限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5)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综述
    2.1 电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
    2.2 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已开发的概念量表
        2.2.1 概念量表的开发流程
        2.2.2 概念量表的作用
    2.3 已有的研究启示
3 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3.1 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的理论框架
    4.1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理论
    4.2 电化学相关概念的描述
        4.2.1 课程标准中电化学相关知识的解读
        4.2.2 教科书中电化学相关概念的呈现
        4.2.3 电化学的已有研究
    4.3 电化学概念理解水平的理论建构
5 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开发
    5.1 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开发过程
        5.1.1 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功能
        5.1.2 量表内容的确定
        5.1.3 项目设计
        5.1.4 量表结构
        5.1.5 专家效度
    5.2 电化学概念量表的试测及修正
        5.2.1 试测结果
        5.2.2 项目修正
    5.3 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再测
        5.3.1 修正后量表的结构
        5.3.2 测试结果
        5.3.3 修正结果
6 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应用
    6.1 量表项目说明
    6.2 研究结果与分析
        6.2.1 学生电化学概念的迷思概念
        6.2.2 学生电化学概念的理解水平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教学建议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前科学概念转化理论
    2.3 认知策略理论
    2.4 三层级说理论
    2.5 现代信息的加工理论
3 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的目的
    3.2 调查的对象
    3.3 调查的形式
        3.3.1 师生交谈
        3.3.2 同行交流
        3.3.3 课堂观察
        3.3.4 诊断测查
        3.3.5 问卷调查
    3.4 调查的结果
4 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
    4.1 基础知识的欠缺
    4.2 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4.3 学习兴趣的消退
    4.4 思维模式的固化
    4.5 信息整合能力不足
5 消除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5.1 加强知识深度记忆
        5.1.1 文字记忆
        5.1.2 联想记忆
        5.1.3 抽象记忆
    5.2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5.2.1 电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策略
        5.2.2 电化学工作原理的教学策略
        5.2.3 电极书写的教学策略
        5.2.4 电化学计算的教学策略
        5.2.5 离子交换膜解题的教学策略
    5.3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5.3.1 强化探究实验的教学功能
        5.3.2 强化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5.3.3 强化错题本诊断的反馈效能
6 高中生“电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6.1 制作及运用
    6.2 研究对象及取样
    6.3 研究结果的分析
    6.4 研究成果的展示
        6.4.1 改进燃料电池实验
        6.4.2 “新能源汽车”调查
        6.4.3 学生作品展示
7 研究结论及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7)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对某年高考化学试题的整体分析与反思
        1.2.2 对选择题、化学流程题以及化学命题的研究分析
        1.2.3 对实验题的研究分析
        1.2.4 对“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的研究分析
        1.2.5 对化学复习策略和教学建议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依据
        2.1.1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2.1.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1.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高考
        2.2.2 试题分析
        2.2.3 教学策略
第三章 近3年高考全国Ⅱ卷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分析
    3.1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题型特点
        3.1.1 选择题
        3.1.2 填空题
        3.1.3 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的试题分析
    3.2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特点
第四章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现状的调查
    4.1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教师访谈与分析
        4.2.1 访谈目的
        4.2.2 访谈对象
        4.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4.2.4 教学现状分析
第五章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策略研究
    5.1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策略
        5.1.1 构建思维导图,促进知识记忆
        5.1.2 运用多媒体手段联合教学
        5.1.3 借助其它学科,构建模型
        5.1.4 精选例题,归纳解题策略
        5.1.5 作业设计的形式多样化
        5.1.6 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设置教学活动
    5.2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问题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评价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贵州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2.2 多元智能理论
    2.3 教育测量学理论
第3章 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3.1“化学反应原理”考题特点分析
    3.2“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分析
        3.2.0 考查视角
        3.2.1 考查反应热
        3.2.2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
        3.2.3 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3.2.4 教学建议
    3.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分析
        3.3.1 考查视角
        3.3.2 考查计算
        3.3.3 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3.3.4 教学建议
    3.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分析
        3.4.1 考查视角
        3.4.2 综合考查电解质溶液
        3.4.3 考查中和滴定原理及迁移应用
        3.4.4 教学建议
    3.5“电化学基础”试题分析
        3.5.1 考查视角
        3.5.2 考查新型化学电源
        3.5.3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3.5.4 教学建议
    3.6“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教学建议
第4章 结束语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电化学教学的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学者关于电化学教学研究综述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学生对电化学概念的认知发展
    2.2 电化学概念的三重表征
    2.3 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3 《电化学基础》课件设计制作
    3.1 人教版选修四《电化学基础》中适合用多媒体表现的内容
    3.2 课件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3.3 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课件展示
    3.4 常见化学电源工作原理的课件展示
    3.5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工作原理的课件展示
4 基于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教学的教学设计
    4.1 原电池教学设计
    4.2 电解池教学设计
5 教学课件调研
    5.1 调研过程
    5.2 数据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10)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 题目的选择及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1.4 研究的创新性
    1.5 研究的框架
第一章 低空信息采集平台的外业、内业设备系统构成
    1.1 建筑领域用低空信息采集平台的总体构成
        1.1.1 信息采集平台总体构成分析
        1.1.1.1 外业系统与内业系统的关系
        1.1.1.2 外业系统构成分析
        1.1.1.3 内业系统功能介绍
    1.2 外业系统建设
        1.2.1 航空飞行器选型
        1.2.1.1 飞行平台的设备选型、配置决定整个外业系统的性能
        1.2.1.2 飞行器类型的介绍和选择
        1.2.1.3 固定翼飞行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用
        1.2.1.4 直升机飞行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1.2.1.5 介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之间的飞行器
        1.2.1.6 飞艇作业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特点
        1.2.1.7 动力滑翔伞飞行平台
        1.2.2 飞行动力系统的选择
        1.2.2.1 电能推进无人飞行器动力系统
        1.2.2.2 内燃机动力系统
        1.2.2.3 内燃机推进力输出部件
        1.2.2.4 外燃机动力系统
        1.2.3 飞行控制系统
        1.2.3.1 飞行姿态感知与飞行控制原理
        1.2.3.2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简介
        1.2.3.3 无线电遥控设备介绍
        1.2.3.4 自主导航、驾驶设备介绍
        1.2.3.5 几种外业飞行控制方式
        1.2.3.6 扩大视觉监控作业范围——“纵目”飞行戴具专利技术介绍
        1.2.4 任务荷载设备的配置
        1.2.4.1 信息采集器材的配置
        1.2.4.2 任务荷载控制部分的构造特点
        1.2.5 信息回传系统
        1.2.5.1 电磁波的基础知识
        1.2.5.2 天线的作用与原理
        1.2.5.3 数据链路主要设备——数传电台
        1.2.6 外业地面站建设
        1.2.7 外业辅助设备
    1.3 内业系统建设
        1.3.1 信息后期处理系统
        1.3.2 设备预处理系统
        1.3.3 系统维护与部件加工制作设备
    1.4 专门操作人员的选拔
    1.5 资金投入估算与拟定配置计划
        1.5.1 硬件购置资金分配比例估算
        1.5.2 整体建设流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中作业平台的调整与维护
    2.1 关键设备的装配和设置
        2.1.1 各部件性能的匹配
        2.1.2 机体的装配和调整
        2.1.2.1 机械控制部分装配技术要点
        2.1.2.2 焦点、重心位置的调整
        2.1.2.3 翼面的装配
        2.1.3 发动机的安装
        2.1.3.1 甲醇发动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2.1.3.2 汽油发动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2.1.3.3 喷气发动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2.1.4 起落架的装配
        2.1.5 飞行数据的设置
    2.2 飞行平台的调整
        2.2.1 发动机的调整
        2.2.1.1 发动机工作的知识
        2.2.1.2 使用发动机
        2.2.1.3 发动机的磨合和调整
        2.2.1.4 特殊的燃油——甲醇燃料
        2.2.1.5 关于喷气发动机的调整
        2.2.2 试飞——飞行控制的调整
        2.2.3 任务荷载的调整
    2.3 外业平台设备的存放和维护
        2.3.1 典型的检查工作——地面检查
        2.3.2 消耗品的保存
        2.3.2.1 燃料的保存
        2.3.2.2 橡胶类材料的老化检查与更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航空器信息采集平台基本操作技术培训
    3.1 模拟器训练
    3.2 飞行原理介绍
        3.2.1 飞行基本原理
        3.2.1.1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3.2.1.2 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因素
        3.2.2 基本飞行控制的实现(固定翼机型)
        3.2.2.1 飞行姿态控制
        3.2.2.2 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作性
        3.2.2.3 基本的飞行动作——平飞、上升和下降
        3.2.2.4 基本的飞行动作——起飞和着陆
        3.2.3 直升机飞行特点
        3.2.3.1 直升机的动力飞行
        3.2.3.2 直升机的自旋飞行
        3.2.4 动力伞的飞行特点
    3.3 基本飞行训练
        3.3.1 固定翼飞机飞行训练
        3.3.1.1 基本航线飞行
        3.3.1.2 进场着陆飞行
        3.3.2 直升机飞行训练
        3.3.2.1 直升机航线飞行
        3.3.2.2 起飞与降落
        3.3.2.3 自旋着陆练习
    3.4 综合、重点飞行技术专题
        3.4.1 失速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3.4.1.1 失速概念
        3.4.1.2 失速改出
        3.4.1.3 失速的预防
        3.4.2 转弯事故的预防
        3.4.2.1 转弯阶段的不稳定力学状态
        3.4.2.2 转弯衍生的问题
        3.4.2.3 转弯操作的方法
        3.4.3 风对于飞行训练的影响
        3.4.3.1 侧风对航线飞行的影响
        3.4.3.2 侧风起飞、降落、滑跑要点
        3.4.3.3 侧风状态下的进场着陆
        3.4.3.4 风之功过
        3.4.4 地面效应
        3.4.5 复飞的决断
        3.4.6 直升机的涡环状态
        3.4.7 低空、超低空飞行的特点
    3.5 人员素质的培养
        3.5.1 自身素质的培养
        3.5.2 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3.5.3 养成作业准备习惯
        3.5.4 处境意识的培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对复杂作业环境的信息采集外业技术解决方案
    4.1 固定翼飞机复杂地理环境作业技巧
        4.1.1 复杂地面条件起飞
        4.1.2 复杂地面条件降落
        4.1.3 低质飞行环境、场地的适应
        4.1.3.1 使用滑撬降落
        4.1.3.2 利用水体起降
        4.1.3.3 避免无线电干扰
    4.2 场地条件局限的终极解决途径——设备辅助固定翼飞机起降
        4.2.1 研制和使用辅助设备的原因分析
        4.2.2 设备辅助固定翼机起飞方法
        4.2.2.1 轨道发射
        4.2.2.2 零长发射
        4.2.2.3 小型无人机超轻型弹射架(本节内容已申请国家专利)
        4.2.3 回收方式
        4.2.3.1 拦阻网回收
        4.2.3.2 空中打捞回收
        4.2.3.3 伞降回收
        4.2.3.4 机体着陆
    4.3 直升机的起飞、降落场地问题
    4.4 便携式包装及运送方法
    4.5 气象基本知识学习
        4.5.1 热上升气流分析
        4.5.2 热力大气循环形成的气流
        4.5.3 “看云识天气”天气情况分析的基本常识
    4.6 近地面气流特点
        4.6.1 城市作业环境中的气流特点
        4.6.2 山区气流
        4.6.3 山地云、雾、降水
        4.6.4 山区飞行应采取的对策
        4.6.4.1 山区的机动飞行
        4.6.4.2 飞越山口
        4.6.4.3 山区飞行起降
        4.6.4.4 起降所需的功率和悬停飞行
    4.7 夜间飞行特点
    4.8 实验案例分析
        4.8.1 固定翼类案例
        4.8.1.1 案例一、机场训练过程中的失速尾旋
        4.8.1.2 案例二、军堡航拍返航迫降事故分析
        4.8.1.3 案例三、陕北吴堡山区考古遗址航拍分析
        4.8.1.4 案例四、高空训练发动机熄火故障分析
        4.8.1.5 案例五、陕北三眼泉遗址航拍分析
        4.8.1.6 案例六、弹射起飞的失败与再尝试
        4.8.2 直升机类案例
        4.8.2.1 案例一、无线电接收机电源脱离导致失控坠毁事故
        4.8.2.2 案例二、吴堡黄河边山地作业分析
        4.8.2.3 案例三、天津某建筑航拍发动机熄火故障分析
        4.8.2.4 案例四、应县木塔航拍,镜头的合理选择
        4.8.2.5 案例五、天津蓟县某古塔塔基发掘现场航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空信息采集平台的作业成果类型介绍、后期处理技术分析
    5.1 图像信息采集类作业
        5.1.1 静态图像的获取和直接应用
        5.1.1.1 无人信息采集平台获取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5.1.1.2 光与影的空中建构——建筑摄影的艺术与技术例析
        5.1.1.3 空中影像的科研应用
        5.1.2 360 度全景环境图像拍摄方法介绍
        5.1.3 目标环境的环绕互动图像生成
        5.1.4 环境实景照片与计算机渲染建筑模型的精确合成
        5.1.5 实景动态录像与待建建筑合成展示
        5.1.6 立体成像技术的应用
    5.2 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5.2.1 航空摄影测量
        5.2.2 近景摄影测量
        5.2.2.1 有关的几个技术问题
        5.2.3 近景摄影测量与其它测绘技术在古建筑测绘领域应用比较
        5.2.4 建筑测绘的“天仙配”——空中近距摄影测量在古建测绘中的应用
        5.2.4.1 应用案例介绍
        5.2.4.2 相关技术介绍
        5.2.5 摄影测量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5.3 建筑物理、环境数据采样应用
        5.3.1 物理信息采集的特点
        5.3.1.1 建筑技术领域常见任务对飞行平台的性能要求
        5.3.1.2 针对任务特点的解决方法
        5.3.2 室内级快速物理信息三维采集平台建设(本节内容已申请国家专利)
        5.3.2.1 技术方案
        5.3.2.2 有益效果
        5.3.2.3 建筑室内空间中温度的三维采样实验
        5.3.3 其它环境监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领域无人低空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拓展
    6.1 成果叠加时间因素后的潜在应用价值
    6.2 全景图与动态视频元素的合成
    6.3 摄影测量的几个技术发展点
        6.3.1 目标的自动识别
        6.3.2 正摄影像的制作
    6.4 无人信息采集平台与其它手段的结合
        6.4.1 其它空中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
        6.4.2 虚拟现实技术
        6.4.2.1 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6.4.2.2 三维城市模型
        6.4.2.3 虚拟现实技术与建筑动画的区别
    6.5 空中信息采集平台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6.5.1 无人航空器遥感考古
        6.5.2 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方向
    6.6 无人空中信息采集平台的发展趋势
        6.6.1 空中作业平台的发展趋势
        6.6.2 任务荷载的发展趋势
        6.6.3 无人空中信息采集平台的总体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四、常见化学电池题归类例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电化学的整体教学研究[D]. 冯丹妮.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D]. 王晓雨. 鲁东大学, 2021
  • [3]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D]. 葛秋晓. 青岛大学, 2021
  • [4]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维度为例[D]. 李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电化学概念量表的开发与应用[D]. 许云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高中生“电化学”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 胡梦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为例[D]. 刘涵. 延边大学, 2018(12)
  • [8]贵州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D]. 韩刘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6(03)
  • [9]化学交互仿真教学平台辅助《电化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D]. 季青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10]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D]. 李哲. 天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常见化学电池问题实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