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广西汛后农作物病虫害变化及防治对策探讨

2001年广西汛后农作物病虫害变化及防治对策探讨

一、广西2001年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变异情况及防治对策研讨(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斌[1](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王思成[2](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徐婷婷[3](201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古而有之,它是复杂的社会建构,发仓廪以救贫穷,使黎民不饥不寒,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目标;摆脱贫困,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工作始于1978年,四十年来成效显着,尽管如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减少贫困人口总量、降低贫困程度和缓解贫困集中度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贫困度量标准的不断更新,贫困脆弱性(简称“脆弱性”)逐渐走入研究视野: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贫困脆弱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减少、缓解和应付风险的机制能为穷人所用,他们的贫困脆弱性就会降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5.2%来源于第一产业净收入,而贫困地区农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0.1%1。因此,减少、缓解和应对农业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第一产业收入,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步入攻坚克难和巩固成果的阶段,面临新背景、新挑战,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实践与精准对接脆弱性人群的特惠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满足贫困脆弱性农户的风险保障需要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要求。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具备政策性、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领域缓解贫困脆弱性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其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学术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又有助于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参与脱贫攻坚。立足于贫困脆弱性,不仅应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应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本文正是从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出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和功效进行研究的。具体而言,本文由9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阐述对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阐述本文研究的边界,设计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脆弱性是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之一,需要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由此,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和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成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外部效应与准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贫困脆弱性是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因而本章从概念演进、与贫困的关系、生成机制、识别框架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阐述贫困脆弱性理论;并对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的思路进行模型求解,因此本章也对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在农业风险冲击下,脆弱性农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共同作用,生成了贫困脆弱性;随后,脆弱性农户的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使贫困脆弱性不断加剧,并恶性循环;最后,若要预防和应对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然而不充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使脆弱性加剧,因而相较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第3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制度演进中的经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其职能从风险保障拓展至防灾防损和资金融通,作用领域也逐步扩大至服务“三农”。进一步地,从多层面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1)在农业风险冲击下,我国的贫困脆弱性呈现出规模大、区域集中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特征。(2)生态系统层面、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原因交织,是导致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供给与需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风险管理等三个层面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可为后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以印度、巴西等国以及我国河北省阜平县、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启示借鉴,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第4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本章主要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具有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有助于贫困的缓解。供给端:宏观层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业保险相关立法和条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的必要配套;微观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保险险种和技术创新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操作方式。需求端:普遍存在的农业灾害性风险和农业灾害损失导致农户产生了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农业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基本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进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有效需求,以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仍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层面,配套措施不明确、保障水平低且补贴项目单一、大灾补偿和再保险机制缺乏等;保险机构层面,基层服务水平不足、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特色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教育宣讲力度不足等;贫困农户层面,风险感知能力和保险意识薄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第5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本章从农户行为出发,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研究表明:当收入弹性为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品属性发生变化,即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总效应为负,这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障碍的原因之一。在期望效用中,公平保费条件下投保与否对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实际上,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低于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即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净福利将更大,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将更好。基于效用分析,本文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即门槛效应。在临界点之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传导。其直接传导机制是:(1)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后,若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赔偿,能够减少收入波动,缓解脆弱性;(2)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农户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农户的消费信心,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进而实现脆弱性的缓解。其间接传导机制是:(1)通过“降低农业投资者风险预期→农业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业收入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这一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带来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其它福利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贫困脆弱性;(2)通过保费收入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与此同时,保费补贴的实质是政府转移支付,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进一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从农村缓解贫困的政策角度来看,初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的国家,采取收入再分配政策以推动贫困减缓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6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本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在对比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MIU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构架理论模型;以农户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度量贫困脆弱性。参考前人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模拟不同情况下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采用图形的方法直观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研究表明:(1)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投保农业保险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低于未投保的概率;(2)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赔偿比例越大,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3)相较于足额保险,投保不足额保险时,贫困概率下降的速度较慢(斜率较小);(4)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贫困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初步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第7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本章基于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FGLS法、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普惠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四川、甘肃、青海和河南等四省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在对样本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及Probit回归后,结果显示:(1)在1天1美元标准下(即年收入2600元),被调查的622户农户中,有65.59%的农户为贫困脆弱性家庭,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占比25.24%,非建档立卡农户占比40.35%。(2)整体样本中,参与农业保险、获得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但是保费支出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对比建档立卡农户和整体样本农户发现:对于建档立卡农户而言,若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减轻保费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户的保费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其贫困脆弱性。非建档立卡农户中,农业保险参与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系数低于建档立卡农户,表明对建档立卡农户而言,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保费支出变量的系数低于整体样本和建档立卡农户样本,表明当农户实现摘帽之后,保费支出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在不断减弱。第8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基于我国2010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整体样本和分组样本分别进行门槛回归后,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扩张,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农户负担,并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果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的扩大,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保费支付压力,但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缓解脆弱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2)分组后再次进行回归发现,低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出“由负到正”的趋势;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不存在门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显着。中等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费补贴存在单门槛效应,且影响系数为正;保险赔偿存在单门槛效应,影响系数“先负后正”。高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均存在单门槛效应,系数均为正,但显着性较低。第9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本章价值所在。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且不断演化的,其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功效的发挥,能够打破贫困脆弱性的恶性循环,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也使得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门槛效应)。进一步的,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微观数据分析、宏观数据分析等角度,均证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也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基于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总结,本文建议:应遵循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的客观规律,肯定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微观效用机制,明确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范围;探索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研究认为未来可以从探讨多层次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路径、机制与效应;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讨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等两个方面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定位。国内现有针对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工具或路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目前处于贫困线下的扶贫对象,而对处于贫困线之上,但是具有高脆弱性,随时可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关注甚少。本文从脆弱性的视角出发,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农业风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建立防范返贫和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脆弱性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对象范围更大,研究内容包含风险这一因素,在此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深层次原因,也能够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定位,即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发挥是存在临界点的,只有在临界点之上,才能够达到贫困脆弱性缓解的目的。由此,本文在肯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采用了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贫困加剧。第二,基于“风险-脆弱性”框架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与以往关于贫困的研究不同,贫困脆弱性具有前瞻性,且将风险融入贫困研究之中,重点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本文在“风险-脆弱性”这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在外部风险(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和内部风险(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共同作用下,贫困脆弱性逐步生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推动了贫困脆弱性的不断演化;为预防和应对贫困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毫无疑问,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演化与预防机理,环环相扣构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第三,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尝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三个层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稳定农户收入和平滑消费的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脆弱性的目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第四,尝试用理论模型量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却可以通过总效用、边际效用等数理公式来表达。现有的研究中,理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仅研究农业保险的消费效用;二是构建家庭资产增长模型,研究陷入贫困的概率。结合研究的重点和主题,本文将两类模型结合,构建包含农业风险冲击的效用函数,引入农业保险、保险免赔率、保费补贴比例等变量,并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引入不足额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构建的创新。将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第五,用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脆弱性的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能使得农户贫困脆弱性降低多少?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已有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本文实证所需:大多数微观调研数据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在西部地区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一方面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另一方面探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尽管样本量有622份,但涵盖了四川、甘肃、青海等贫困大省,因而仍具有说明意义。进一步的,本文还将受访农户区分为建档立卡农户和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聂选华[4](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李明奎[5](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表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杨晶晶[6](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郑开雄[7](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王鹏涛[8](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李海成[9](2016)在《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始终处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多年来一直受到水旱灾害的严重影响。近年来,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在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方面,我国目前仍然存在防汛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偏低、风险转移手段滞后及防灾减灾保障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本文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农业安全发展和粮食稳定增产为目标,进行了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主要年份和主要地区进行识别,进而进行有效的灾害预测与预警分析,为我国各地区进行农业水旱灾害防治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价值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对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概述。在此基础上,选取从1984年到2013年的最近30年期间来考察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水旱灾害的变化情况。根据中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年均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均粮食产量、年均粮食单产等指标的变动考察中国粮食生产的演进情况。根据中国各地区年均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年均粮食产量、年均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粮食单产等指标的变动考察粮食生产的分布情况。根据中国和各地区30年农作物年均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年均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年均旱灾受灾面积、年均旱灾成灾面积、年均水灾受灾面积、年均水灾成灾面积、年均其它灾害受灾面积、年均其它灾害成灾面积等指标的变动来考察农业水旱灾害的演进情况。其次,进一步设计了粮食灾害减产率和粮食灾害减产量指标公式,从减产率和减产量两个方面分别设定了五个等级的农业水旱灾害粮食减产判断标准,并利用数据计算了中国和各地区30年间的粮食年均旱灾受灾率、粮食年均旱灾成灾率、粮食年均水灾受灾率、粮食年均水灾成灾率、粮食旱灾减产率、粮食旱灾减产量、粮食水灾减产率、粮食水灾减产量等指标的数值及其变动情况,以此反映农业水旱灾害的影响和造成的粮食减产情况。并依据农业水旱灾害判断标准,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主要年份和主要地区进行识别。再次,以受灾率、成灾率和减产率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水旱灾害的近似马尔科夫性质和特点,以及农业水旱灾害序列的非对称性,构建了农业水旱灾害综合评价指数,并应用QAR和OLS模型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指数建立预测模型,科学运用波动系数分类方法将历年划分为不同警限区间,制定了相应的警戒线。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三方面的政策启示,一是中国农业水旱灾害具有衰减性,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水旱灾害管理方式做出频繁调整,保持一个常态化、稳定性的管理机制。二是从低分位数水平到高分位数水平,中国农业水旱灾害对下一期的持续冲击越来越小,而随机影响会越来越大。三是中国农业水旱灾害从长期看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必然带来警戒线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警戒线水平,以做到预警的准确性、有效性。希望以这种合理的预测结果为准度进行灾害的预测预警,为我国农业的防灾减灾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中国应该从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工具体系建设、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作用、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市场转移机制、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寻加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为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金鑫[10](2015)在《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我国减贫速度极大减慢,扶贫开发面临着扶贫成果不稳固,脱贫与返贫紧密交叉,返贫规模大,返贫现象严重等问题。自然灾害导致的返贫在所有致因中属于最核心因素,而随着极端恶劣气候和地壳变动的频繁出现,自然灾害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也发生着变化,灾害的经济、社会危害更为显着。自然灾害及其风险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这类典型的脆弱性对象影响巨大,不仅直接加剧贫困,更加使得已经脱贫甚至走向富裕的农村家庭重新返回贫困。在这种状况下,做好灾前预防、临灾抢救、灾时救援、灾后重建工作,对于减轻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给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能科学有效的推进反贫困战略的稳步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研究、比较分析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由六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外及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创新之处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自然灾害和返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主要对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贫困的概念和类型、返贫的概念等进行了概述,并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现象的区域分布、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群体的基本状况、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程度的现实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分析了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类型及特征。主要分析了生计资产缺失型返贫、脱贫能力缺失型返贫和参与权利缺失型返贫等三种类型,并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地域性特征、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频发性特征、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严重性特征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根源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章指出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根源主要为: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灾害影响后果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灾害破坏加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抗灾能力减弱、农户贫困脆弱性高导致防御能力降低、灾害救助体系失衡导致防控水平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恢复能力缓慢。同时分析了自然灾害导致返贫对返贫人口自身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扶贫开发战略有效实施的影响和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了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指导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理论、西方学者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第六章主要分析了遏制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本章提出遏制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核心思想为两个,一是实现农村人口持续稳定脱贫,不因自然灾害发生而返贫;二是让返贫人口再次脱贫后不会重新陷入贫困。提出了遏制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第一,协同实施贫困区域的科学发展战略。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第二,严格落实贫困区域的扶贫开发战略。强调要从生态移民战略、整村推进战略,精准扶贫战略三方面落实。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第四,全力拓展减灾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涉及国际经验、区域政府间交流合作和国际NGO合作等。第五,强化脆弱群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强调防灾避灾的意识建设、团体建设和能力建设。第六,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包括自然灾害风险预警体系、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体系、灾后重建恢复体系、减灾科技支持体系、财政金融保障体系和风险管理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目前,自然灾害应对与扶贫开发的理论及实践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论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出发聚焦扶贫开发中的返贫问题,瞄准返贫的自然灾害致因,相关研究成果不多,这是本文选题角度的创新之处。在对资料分析整理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现状,创新性的提出了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类型和特征,深入研究了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根源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研究既是对客观现实的总结概括又是对政府战略的深入思考,这些研究有助于扶贫开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国家和地方进一步完善政策、有助于中国减贫事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为学者继续加强对扶贫开发战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广西2001年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变异情况及防治对策研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2001年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变异情况及防治对策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2 农业风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4 文献评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贫困及贫困脆弱性
        1.4.2 缓解贫困脆弱性:与脱贫、扶贫的比较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
        1.4.4 机理
        1.4.5 功效:功能+效应
    1.5 研究问题、思路及内容
        1.5.1 研究问题及研究边界限定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1.7.1 创新之处
        1.7.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相关理论
        2.2.1 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
        2.2.2 模型的求解工具:马尔可夫过程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3.1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
        2.3.2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演化机理
        2.3.3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机理
    2.4 本章小结
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
        3.1.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82-1992年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92-2003年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2004年至今
        3.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多层面分析
        3.2.1 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及其成因
        3.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供给和需求层面
        3.2.3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收入和消费层面
        3.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风险保障层面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中国实践
        3.3.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省“阜平模式”
        3.3.2 “精准滴灌”的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模式
    3.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国际实践
        3.4.1 基于减贫目标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
        3.4.2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及其经验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中外实践的启示借鉴
        3.5.1 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较为健全
        3.5.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3.5.3 保险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完备
    3.6 本章小结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
        4.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
        4.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风险保障功效
        4.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其他功效
    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供给层面
        4.2.1 宏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2.2 微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需求层面
        4.3.1 农业风险损失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4.3.2 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业保险购买能力
    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制约因素
        4.4.1 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
        4.4.2 保险机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4.4.3 贫困农户层面的制约因素
    4.5 本章小结
5.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
    5.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
        5.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
        5.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5.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5.1.4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临界点:门槛效应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
        5.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收入效应
        5.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消费效应
    5.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
        5.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经济增长
        5.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收入分配
    5.5 本章小结
6.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6.1 相关模型比较及选择
        6.1.1 模型比较
        6.1.2 模型选择
    6.2 理论模型构建
        6.2.1 基本模型
        6.2.2 引入农业风险冲击
        6.2.3 引入农业保险
        6.2.4 引入不足额保险
        6.2.5 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2.6 陷入贫困的概率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用的数值模拟
        6.3.1 相关参数校准及函数假定
        6.3.2 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3 赔偿比例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4 不足额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5 保费补贴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
    7.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7.1.1 基于农户资产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7.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评估模型
        7.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7.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7.2.1 收入期望和方差的FGLS估计
        7.2.2 贫困线的确定
        7.2.3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估计结果
    7.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1 变量的相关关系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渠道
    7.4 本章小结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8.1 门槛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8.2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及选择依据
        8.2.1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8.2.2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8.3 解释变量、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8.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8.3.2 模型设定
    8.4 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
    8.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整体样本回归
        8.5.1 保费收入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2 保费补贴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3 保险赔偿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6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分组样本回归
        8.6.1 样本分组依据
        8.6.2 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3 中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4 高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7 本章小结
9.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5)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3.4.1 时间变化趋势
    3.4.2 空间变化趋势
    3.4.3 频率变化特征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4.1.3 可公度结构系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6.4.3 承灾体暴露性
    6.4.4 防灾减灾能力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6.5.2 气象灾害管理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水旱灾害
        2.1.2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
        2.1.3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农业保护理论
        2.2.3 马克思恩格斯的灾害思想
        2.2.4 于光远的人灾互制思想
3 中国粮食生产和水旱灾害的演进分析
    3.1 中国粮食生产总体历史演进分析
        3.1.1 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变化情况
        3.1.2 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变化情况
        3.1.3 中国粮食单产总体变化情况
    3.2 中国粮食生产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3.2.1 中国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分布情况
        3.2.2 中国各地区粮食产量分布情况
        3.2.3 中国各地区粮食单产分布情况
    3.3 中国水旱灾害总体灾情历史演进分析
        3.3.1 中国农作物自然灾害演进情况
        3.3.2 中国农作物旱灾演进情况
        3.3.3 中国农作物水灾演进情况
        3.3.4 中国农作物其它灾害演进情况
    3.4 中国水旱灾害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3.4.1 中国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情况
        3.4.2 中国各地区旱灾分布情况
        3.4.3 中国各地区水灾分布情况
        3.4.4 中国各地区其它灾害分布情况
4 中国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4.1 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4.1.1 分析方法说明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率分析
        4.2.1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率不同年份变化分析
        4.2.2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率不同地区变化分析
    4.3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量分析
        4.3.1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量不同年份变化分析
        4.3.2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量不同地区变化分析
    4.4 中国重大以上水旱灾害粮食减产年份和地区识别
        4.4.1 水旱灾害减产等级识别依据
        4.4.2 减产率标准识别
        4.4.3 减产量标准识别
        4.4.4 减产率和减产量双重标准识别
5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预测与预警分析
    5.1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警的基本步骤
    5.2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评价指标选择及综合评价指数构建
    5.3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测与预警模型的建立
        5.3.1 基于分位数自回归的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测模型的建立
        5.3.2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指数安全警限的确定
    5.4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测与预警的实证分析
        5.4.1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5.4.2 基于OLS和QAR模型的模型估计
        5.4.3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警警限的确定
        5.4.4 实证分析结果与政策启示
6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6.1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6.1.1 水旱灾害防治工程体系
        6.1.2 水旱灾害防治组织体系
        6.1.3 水旱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6.1.4 水旱灾害防治监测预报体系
        6.1.5 水旱灾害防治应急管理体系
        6.1.6 水旱灾害防治社会保障体系
    6.2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实施了适度的风险管理
        6.2.1 形成了分类管理的应急管理机制
        6.2.2 提高了防洪工程规避风险能力
        6.2.3 加大了水旱灾害防治支持力度
    6.3 中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明显不足
        6.3.1 农业干旱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6.3.2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手段滞后
        6.3.3 抗旱减灾工程建设投入不足
    6.4 中国农业水灾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6.4.1 防洪体系仍显薄弱
        6.4.2 抵御洪水能力偏低
        6.4.3 农田灌溉问题缠身
    6.5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6.5.1 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不完善
        6.5.2 水旱灾害预测预警能力不足
        6.5.3 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弱
        6.5.4 防汛抗旱技术水平低
7 国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1 国外典型国家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7.1.1 美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1.2 以色列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1.3 巴西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2 国外典型国家的洪涝灾害风险管理
        7.2.1 美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2.2 日本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2.3 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2.4 荷兰洪水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7.3 国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7.3.1 国外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7.3.2 国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8 中国加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工具体系建设
        8.1.1 加强水旱灾害工程性工具体系建设
        8.1.2 加强水旱灾害非工程性工具体系建设
    8.2 发挥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作用
        8.2.1 发挥政府对风险管理的主导作用
        8.2.2 提升农户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8.3 搭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市场转移机制
        8.3.1 积极完善农业水旱灾害保险体系
        8.3.2 积极开放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市场
        8.3.3 创新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具
    8.4 完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
        8.4.1 整合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
        8.4.2 完善农业水旱灾害管理的立法监管机制
        8.4.3 规范涉农防灾抗灾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
        8.4.4 构筑行之有效的灾后恢复重建保障体系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1.3.1 基本思路
        1.3.2 结构框架
    1.4 基本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基本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自然灾害和返贫相关问题概述
    2.1 自然灾害相关问题概述
        2.1.1 自然灾害的概念
        2.1.2 自然灾害的分类
    2.2 返贫相关问题概述
        2.2.1 贫困的概念
        2.2.2 贫困的类型
        2.2.3 返贫的概念
    2.3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现状
        2.3.1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现象的区域分布
        2.3.2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群体的基本状况
        2.3.3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程度的现实差异
第3章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类型及特征
    3.1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类型
        3.1.1 生计资产缺失型返贫
        3.1.2 脱贫能力缺失型返贫
        3.1.3 参与权利缺失型返贫
    3.2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特征
        3.2.1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地域性特征
        3.2.2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频发性特征
        3.2.3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严重性特征
第4章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根源及影响
    4.1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根源
        4.1.1 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灾害影响后果严重
        4.1.2 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灾害破坏加剧
        4.1.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抗灾能力减弱
        4.1.4 农户贫困脆弱性高导致防御能力降低
        4.1.5 灾害救助体系失衡导致防控水平有限
        4.1.6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恢复能力缓慢
    4.2 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影响
        4.2.1 对返贫人口自身生产生活的影响
        4.2.2 对扶贫开发战略有效实施的影响
        4.2.3 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5章 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指导理论
    5.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理论
        5.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5.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贫困的基本思想
    5.2 中国共产党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的指导理论
        5.2.1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消除贫困思想
        5.2.2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抗灾减灾思想
    5.3 西方学者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理论
        5.3.1 关于空间贫困的理论
        5.3.2 关于脆弱性贫困理论
        5.3.3 关于动态贫困的理论
    5.4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自然灾害与贫困思想
        5.4.1 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5.4.2 道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第6章 遏制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
    6.1 协同实施贫困区域的科学发展战略
        6.1.1 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6.1.2 保证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长期有效投入
        6.1.3 积极探索构建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6.2 严格落实贫困区域的扶贫开发战略
        6.2.1 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移民战略
        6.2.2 探索完善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6.2.3 科学有序落实精准扶贫战略
    6.3 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6.3.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遏制脆弱群体返贫
        6.3.2 规范灾时救助机制降低灾害导致损失
        6.3.3 完善灾后救助体系增强群体脱贫能力
    6.4 全力拓展减灾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
        6.4.1 学习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国际经验
        6.4.2 加强减灾减贫的区域政府间交流合作
        6.4.3 深化国际 NGO 参与减灾减贫实践领域
    6.5 强化脆弱群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6.5.1 加强大众性的防灾避灾意识建设
        6.5.2 助推自发性的防灾抗灾团体建设
        6.5.3 瞄准实用性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6.6 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6.6.1 建设以贫困动态监测为基础的风险预警体系
        6.6.2 构建以区域为单元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体系
        6.6.3 建立以发展产业为重点的灾后重建恢复体系
        6.6.4 强化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的减灾科技支持体系
        6.6.5 完善以农业保险为根本的财政金融保障体系
        6.6.6 健全以依法治理为目标的风险管理法律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广西2001年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变异情况及防治对策研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3]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D]. 徐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6]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8]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D]. 李海成.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8)
  • [10]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D]. 金鑫.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2001年广西汛后农作物病虫害变化及防治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