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寰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寰椎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浩楠[1](2021)在《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蝶鞍鞍桥和寰椎骨骼异常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比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与上颌尖牙正常萌出患者的蝶鞍线性大小,比较蝶鞍形态、蝶鞍鞍桥、寰椎后桥、寰椎后弓缺陷和寰椎枕骨化的发生类型和发生率。研究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蝶鞍鞍桥和寰椎骨骼异常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有上颌尖牙腭侧阻生的患者117例作为实验组,200例上颌尖牙正常萌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锥形束CT影像结合Mimics(20.0)三维软件测量蝶鞍中心部位正中矢状截面图像上蝶鞍的长度、深度和直径大小,并且记录蝶鞍形状(扁平形、椭圆形、圆形)和蝶鞍鞍桥类型(无鞍桥、部分鞍桥、完全鞍桥)。通过锥形束CT获取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观察寰椎后桥类型(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寰椎后弓缺陷类型(类型A、类型B、类型C、类型D、类型E)、寰椎枕骨化类型(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的蝶鞍长度明显小于上颌尖牙正常萌出患者(P=0.00),蝶鞍深度和直径与对照组蝶鞍深度和直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男性蝶鞍深度小于女性蝶鞍深度(P=0.02),实验组蝶鞍长度、直径大小无性别差异(P>0.05)。对照组的蝶鞍长度、深度和直径大小均无性别差异(P>0.05)。实验组蝶鞍形状发生率由大到小分别为:扁平形(45.30%)、椭圆形(31.62%)和圆形(23.08%),对照组蝶鞍形状发生率由大到小分别为:扁平形(49.00%)、椭圆形(29.00%)和圆形(22.00%),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内均无性别差异(P>0.05)。实验组中蝶鞍鞍桥的发生率(36.75%)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其中,实验组蝶鞍部分鞍桥发生率(35.9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内蝶鞍鞍桥发生率以及各类型鞍桥发生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实验组寰椎后桥总发生率(35.04%)明显高于对照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单/双侧寰椎后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男性寰椎后桥发生率(54.17%)明显高于女性(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对照组无性别差异(P>0.05)。实验组男性寰椎后桥类型2+2、1+2、1+3、2+4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14.58%、8.33%和8.33%,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6.90%、6.90%、2.80%和2.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寰椎后弓缺陷B、C、D、E型,后弓缺陷A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08%和3.5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内后弓缺陷A型发生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只发现寰椎枕骨化类型2,其发生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2.72%和2.5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内均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蝶鞍长度明显小于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实验组蝶鞍鞍桥发生率和寰椎后桥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蝶鞍深度明显小于女性且男性发生寰椎后桥的概率更高。上颌腭侧阻生尖牙和蝶鞍深度、蝶鞍直径、蝶鞍形状、寰椎后弓缺陷及寰椎枕骨化无明显关联。

孙素鹏[2](2021)在《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差异,探究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寰枢椎半脱位受试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两组受试者运用松解手法后予以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旋转扳法为主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予以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所有受试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以及寰齿前间距(atlanto dental interval,ADI)、寰齿侧间隙差值(variance of bilateral lateral ailanto dental space,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和颈椎曲度等影像学数据的测量,治疗结束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评价治疗前后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1.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VAS评分和颈椎治疗成绩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I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2.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可以调整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的ADI、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且对于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的调整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手法。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对于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颈椎曲度可能没有调整作用。

高顶平[3](2021)在《基于枕颈部CT三维重建手法干预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枕颈部CT三维重建对于颈源性高血压(CHBP)的诊断意义,并为“旋牵顿、侧牵顿、顶牵顿”手法整脊治疗颈源性高血压(CHBP)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纳入病例均来自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30例。根据枕颈部CT三维重建影像学特点进行针对性地“旋牵顿、侧牵顿、顶牵顿”手法整脊,治疗每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治疗均是由本人完成。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T三维重建中寰齿前间距、寰齿侧间距差值、寰椎与水平位夹角、枢椎与水平位夹角、双侧寰枢关节与中立位夹角差值这7个指标的变化。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比较:比较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6,18.04,P<0.01)。2.治疗前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比较治疗前后的颈部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1)。3.治疗前后的前后移位指标比较:寰齿前间距:比较治疗前后的寰齿前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P>0.05)。4.治疗前后的左右平移指标比较:寰齿侧间距差值:比较治疗前后的寰齿侧间距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P<0.01)。5.治疗前后的旋转移位指标比较:(1)寰椎与水平位夹角:比较治疗前后的寰椎与水平位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P<0.01)。(2)枢椎与水平位夹角:比较治疗前后的枢椎与水平位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P<0.01)。6.治疗前后的左右侧屈移位指标比较:寰枢关节与中立位夹角差值:比较治疗前后的寰枢关节与中立位夹角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结论:1.枕颈部CT三维重建对于提高颈源性高血压(CHBP)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做为颈源性高血压(CHBP)的影像学诊断依据。2.根据枕颈部CT三维重建设计出来的“旋牵顿、侧牵顿、顶牵顿”手法整脊复位治疗颈源性高血压(CHBP),缓解颈部疼痛及降压效果明显。

韩钊[4](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丁崇学[5](2020)在《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BI合并AAD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20例,通过自身对照研究对比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Ranawat分级评估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测量钱氏线(CL)、颅底斜坡切线(WL)、枕孔线(ML)及寰齿间距(ADI)评估患者垂直及水平脱位情况、测量颈髓角(CMA)评估脊髓受压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中出现麻醉意外,余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与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末次随访与术前JOA评分差异显着(P<0.05),术后与术前CL线、WL线、ML线、ADI、CMA影像学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不仅能够显着改善患者脊髓受压情况而且能够达到良好的复位,重建颅颈交界区结构正常序列并维持其稳定性,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相对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李腾[6](2019)在《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寰枢椎脱位(AAD)是一种复杂的颅颈交界区疾病,通常由外伤、肿瘤或先天性畸形引起。因其所处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一直是脊柱手术的难点。先天畸形所导致的AAD,通常与颅颈交界区的各种骨骼异常、关节畸形相关。当寰椎枕化存在时,因为存在椎动脉的走行异常导致AAD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医生面临着如何在术中处理或避免椎动脉损伤等问题。同时变异椎动脉可致C2椎弓根狭窄无法正常置钉,这时需要采用不同替代技术完成C2固定。另外,C1侧块C2椎弓根钉棒固定(C1LC2PS)技术的稳定性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选择何种C2替代技术如何增强C1LC2PS固定技术的稳定性亟待解决。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椎动脉解剖变异走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横连辅助C1LC2PS技术对寰枢椎运动范围的影响。最后比较不同C2替代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效能,为AAD合理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我们首先回顾性分析了 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寰椎枕化患者3D-CTA数据,使用SFOF-VR和Mimics软件重建,对椎动脉解剖变异走行进行3D解剖分析和测量研究。然后利用影像动作捕捉系统辅助六自由度机器臂对离体人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首先在1.5 Nm力矩下按顺序对完整标本,旋转脱位标本,标准C1LC2PS固定组,标准C1LC2PS+单横连组,标准C1LC2PS+双横连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最后在1.5 Nm力矩下对C2椎弓根螺钉组(C2PS),C2椎板螺钉组(C2TLS),C2下关节突螺钉组(C2IAPS)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分析。结果:(1)椎动脉走行变异可分为七种不同类型。Ⅰ型(26.7%),椎动脉在寰椎后弓上走行并经椎动脉沟进入颅腔;Ⅱ型(53.3%),椎动脉在入颅前走行于同化的寰椎侧块枕髁复合体形成的骨管中。Ⅲ型(11.7%),椎动脉在枢椎关节面以上或在寰椎侧块以下形成弯曲,然后经同化的枕骨下缘下方进入颅内。Ⅳ型(1.3%),椎动脉椎板下进入椎管。Ⅴ型(31.3%),在颈2峡部形成高跨椎动脉。Ⅵ型(2.9%),在寰椎后弓处形成开窗椎动脉。Ⅶ型(4.2%),一侧缺如型椎动脉。Ⅱ型椎动脉管下壁到寰椎侧块后平面的垂直距离5.51 ±2.17mm,意味着寰椎侧块通常可以安全插入3.5 mm螺钉。中线平面到Ⅲ型椎动脉与同化枕下缘交叉点的距离为13.50±4.35mm,说明椎动脉变化的中线迁移特性。Ⅴ型峡部高度和宽度的降低表明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增加。(2)与完整状态和旋转不稳模型相比,三种治疗方式干预组C1-C2ROM在每个加载运动工况上都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与完整和未加横连结构相比,单横连和双横连结构旋转ROM均明显减小(P<0.001),双横连与单横连结构在各个运动工况ROM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3)在轴向旋转和前屈-后伸过程中C2TLS与C2IAPS相比ROM显着降低(P<0.05)。在轴向旋转过程中C2TLS与C2PS相比ROM显着降低。在前屈-后伸过程中C2IAPS与C2PS相比ROM显着降低(P<0.05)。结论:(1)新的椎动脉分类和相关的解剖参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椎动脉变化过程和颅颈交界区解剖之间的三维关系,这对于减少寰椎枕化致AAD患者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至关重要。(2)横连装置可以有效减小了 AAD患者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旋转活动度;横连的数量在辅助减小各个运动工况活动度上没有差异。(3)在C2椎体出现变异导致椎弓根狭窄时,C2TLS和C2IAPS都可做为C2PS的替代方式。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发现,在轴向旋转和前屈-后伸过程中C2TLS相比C2IAPSROM更低,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王华伟[7](2019)在《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有关致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1)寰椎枕化条件下骨性结构存在形态变异,手术置钉存在较大风险,目前文献中仍然缺乏对寰椎枕化寰椎侧块的形态学研究;(2)目前文献中已有较多针对颅颈交界区畸形情况下椎动脉变异的研究,而缺乏对寰椎侧块前方颈内动脉位置变异的研究;(3)寰椎枕化条件下的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发病机制未明,常规手段很难对其进行研究,有限元可以模拟寰椎枕化条件下的生物力学;(4)颅颈交界区畸形最终的发病原因主要归结于延髓-上颈髓的病理性改变,过大的组织内应力和应变等生物力学因素被认为是这种改变的主要致病机制,对其进行研究有益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疾病转归的认识。研究目的:(1)从多个角度对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进行定量测量,从而为术前评估与手术计划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术中指导置钉操作;(2)对颈内动脉与寰椎枕化寰椎侧块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量,从而为术前评估提供有用的解剖学信息;(3)采用有限元研究的方法模拟寰椎枕化,研究这种病理情况下的生物力学,探索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的发病机理;(4)尝试采用连续薄层病理切片三维重建的方法,构建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探索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等对神经组织应力应变的影响。方法:(1)收集131例寰椎枕化患者和50例颅颈交界区结构正常患者的颈椎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再分割,分别测量寰椎枕化和正常C1侧块的相关参数;(2)收集配对的86例寰椎枕化患者和颅颈交界区结构正常患者的颈椎CTA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再分割,定性和定量的对颈内动脉与寰椎侧块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估;(3)构建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改变模型条件模拟寰枢椎枕化模型,提取两种模型不同工况下的各节段运动范围,横韧带和关节面的应力;(4)获取人体延髓-上颈髓标本,通过连续病理切片、染色、扫面、描绘、重建等处理,构建区分灰白质的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模拟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对延颈髓交界处的挤压和牵拉,提取应力和应变大小。结果:(1)除了内侧高度之外,其它所有高度和宽度的测量均呈现寰椎枕化组较对照组小(P<0.05);寰椎枕化组的理想钉道内倾角α(20.1±8.3。)较对照组(15.3±3.8。)大,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寰椎枕化组(33.5±9.9。)和对照组(32.9±6.6。)在最大安全上倾角度β上并无统计学差异;(2)寰椎枕化组和对照组在颈内动脉与寰椎侧块的位置关系方面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动脉内侧缘到正中矢状位的距离在寰椎枕化组为21.18±3.72 mm,对照组为22.66±3.11 mm(P<0.05);颈内动脉后缘至寰椎侧块前缘的最短距离平均值寰椎枕化组为3.67±2.16mm,而在对照组为3.60±1.25 mm(P>0.05);(3)相比正常模型,寰椎枕化模型整体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的运动角度分别减少39.2%、44.7%、18.8%和8.5%,横韧带最大应力则分别增加63.2%、6.1%、12.3%及21.5%,上关节面最大应力分别增加12.4%、22.6%、34.8%和26.1%;(4)随着挤压程度的逐渐增大,模型白质和灰质的最大应力均表现为增大趋势,当挤压程度达到>25%时,白质所受的应力突然增大;同样地,随着斜坡椎管角的逐渐减小,模型白质和灰质的最大应力均表现为增大趋势,当斜坡椎管角减小到120。时,白质所受的应力会突然增大。结论:(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枕化的寰椎侧块发育不完全,形态较小,但对于常用3.5 mm直径的颈椎螺钉的置入依然安全可行;鉴于枕化的寰椎侧块形态变异非常大,因此应对术前CT做多平面的重建和三维评估;有关置钉角度测量方面的数据虽为术者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参考,但应个体化考虑;(2)寰椎枕化组颈内动脉与寰椎侧块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对照组明显不同;在C1螺钉置入过程中,寰椎枕化患者颈内动脉损伤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寰椎枕化患者,建议所有寰椎枕化患者术前应该常规行颈椎CTA检查;(3)寰椎枕化患者双侧寰枕关节的丧失可以导致C1-C2节段的过度运动,从而致使横韧带和寰枢椎外侧关节面经受过度应力;对于寰椎枕化患者,即使临床上未出现任何症状,考虑其动态发展过程,也应该定期进行随访,并考虑在出现症状早期进行干预;(4)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精细解剖结构的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随着挤压程度的增加和斜坡椎管角的减少,神经组织所受应力增加,但白质部分增加更为明显;延髓-上颈髓白质可能对灰质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相比于斜坡椎管角,寰齿间隙的减少对颅颈交界区神经的损害起主导作用。

柯雨[8](2019)在《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畸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从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2例,颅底凹陷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8例,颅底凹陷伴寰枢脱位合并脊髓空洞6例。16例患者均行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月、6月及1年测量每例患者的钱氏线,麦氏线,韦氏线,Klaus高度指数,延颈髓角及颅底角的影像学参数数值变化、脊髓功能评价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3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12例,肢体感觉无变化2例,1例患者7天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经清创并加压处理后好转。比较影像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颅底凹陷症患者,经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术中充分减压和必要的固定能够促进患者的治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鹏[9](2018)在《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脊柱创伤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稳定和减压;前两者针对脊柱的支持功能,后者为脊髓及脊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脊柱的节段间运动功能,对于生活质量有显着影响,然而,在治疗脊柱创伤的过程中,恢复脊柱序列、稳定损伤节段和神经组织减压受到关注,尽最大努力恢复或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的解剖节段,脊柱的运动功能对人体的意义存在显着差异。基于理论分析与临床实践,笔者从功能性脊柱单元(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功能可恢复性”作为预判指标,来重新思考脊柱创伤中如何尽最大努力保留脊柱活动节段,使脊柱创伤治疗效果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回顾与分析。第一章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此部分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分析,研究枕骨髁至C2-3椎间盘这一节段的损伤。综合既往解剖学、运动学、笔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提出“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是寰枢关节运动与稳定的核心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阐明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对寰枢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13例寰椎骨折保守治疗中期随访的结果,首次对比了国际上最常用的Spence原则和Dickman分型两种方法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准确性差异,结果提示Dickman分型预测准确性高、保守治疗有助于部分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对于Hangman骨折,从损伤机制入手,提出治疗方案的设计不应关注骨折本身,而是应该关注C2-3椎间关节功能是否具有可恢复性。第二章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此部分是在前期下颈椎(C3-7)创伤后稳定性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基础上,对优化后的手术策略进行临床验证,以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笔者提出,根据下颈椎FSU的组成部分的功能,界定前、后侧张力带;对具备手术指征的下颈椎创伤,根据张力带损伤侧来选择手术入路与固定方式,可以仅做损伤FSU的固定融合,既可避免内固定失效,又可最大程度保留其余正常FSUs的运动功能。第三章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此部分研究了创伤后胸椎、腰椎FSU椎间关节保留的可能性、融合策略和减压策略。首先通过21个病例平均长达15.9年的影像学随访,观察创伤对胸、腰椎椎间盘退变加速的远期影响,发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程度是影响退变加速的重要因素,对于预判创伤所涉及的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次,以此为基础,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提出对胸腰椎创伤的非融合、选择性融合和全节段融合策略,其中非融合与选择性融合有助于保留创伤FSU的运动功能;根据神经功能不同状态提出减压策略,减压策略对与融合策略具有间接影响。结论:对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椎体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治疗应聚焦于FSU的软性组件—椎体间连接。如果椎间连接具有重新恢复生理载荷下稳定功能的可能性,治疗决策中应该考虑保留运动功能;否则应将脊柱创伤所涉及的FSU予以永久、坚固的融合。结论关键点:1.以“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和C2-3椎间关节的功能可恢复性为基础,有助于深刻理解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并妥善地进行治疗决策。2.准确判断下颈椎创伤中张力带失效侧及范围,有助于采用最短FSU固定及恰当的入路选择处理下颈椎创伤,最大程度保留下颈椎正常FSU。3.胸、腰椎创伤处理中评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畸形等因素有助于预判损伤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对具有可恢复性的FSU及时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采用非融合或者选择性融合策略,以最大程度保留FSU活动度;对已丧失FSU运动功能恢复可能者,则融合该节段以获得永久稳定。

丁昌懋[10](2016)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背景及目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在东亚及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它是一种涵盖该区域骨骼结构及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通过对颅颈交界区主要畸形进行影像学评价,了解畸形病变的病因、类型及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同时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及临床证实的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266例。所有患者均有颅颈交界区侧位、张口位、及屈伸动力位DR图像;颅颈交界区多层CT扫描图像及MRI扫描图像。其中56例寰枕融合患者有颅颈交界区椎动脉CTA检查图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并记录影像诊断结果。主要观测指标为:齿状突位置、颅底角、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颈髓角(CMA)及脑干脊髓角。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发现Chiari畸形I型192例(182/266)、II型33例(33/266),MRI对I型的检出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I型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颅底凹陷247例(247/266)、发现扁平颅底56例(56/266)、椎体分隔不全共计156例(156/266),三种检查方法对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及椎体分隔不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齿状突畸形33例(33/266),三种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检出率的比较发现,DR与CT对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好于DR;但CT与MRI对于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寰枢关节脱位92例,对于寰枢关节脱位的检出,CT好于DR及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对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上,DR与CT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MRI对于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间距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寰齿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CT矢状位寰枢侧方关节的滑脱程度和关节面的倾斜方向可以对其形态进行分型,如下:正常型(N型)有179侧关节;I型有135侧关节;Ⅱ型有75侧关节;Ⅲ型有54侧关节;IV型有86侧关节;寰枕融合时寰枢侧方关节形态异常更加明显,II型和Ш型出现的比例较高,在其它畸形中N型、I型和IV型出现的比例较高。4.根据CT图像上椎动脉与寰椎横突、侧块和后弓可识别的残余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将本组56例寰枕融合病例的椎动脉走行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型28支(25.0%);I型36支(32.1%);Ⅱ型23支(20.5%);Ⅲ型25支(22.4%)。各型分支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组中所有病例均在MRI图像上测量颈髓角及脑干脊髓角,其中颈髓角测量范围为117.7°-167.0°,平均133.7°;脑干脊髓角测量范围125.7°-161.0°,平均138.7°。小脑扁桃体下疝范围5mm-14.6m。平均7.2mm。CMA与脑干脊髓角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在有无脊髓空洞组,CMA及脑干脊髓角、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寰枢关节失稳是否伴随有脊髓空洞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寰枢关节失稳与脊髓空洞间有相关性(P<0.05)。当寰枢关节失稳时,出现脊髓空洞的可能性增大。结论:1.CT对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的显示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通过对寰枢侧方关节形态的描绘来预估寰枢关节的稳定性;2.CTA可以为颅颈交界畸形的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椎动脉走行位置信息,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3.在MRI图像上可以对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各种径线的测量;脑干脊髓角及CMA可以用来评估颈髓及延髓的受压情况,CMA测量更方便。4.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与脊髓空洞有相关性,扁桃体下疝越明显或寰枢关节出现不稳时容易出现脊髓空洞。第二部分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大部分的影像学研究集中在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结构异常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该区域运动功能或稳定性的观察和研究很少见到,而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稳定性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新的X线检查技术(动态摄影及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并与CT扫描进行对照,以期找到更加简便、准确的影像学方法来观察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有临床症状的寰枕融合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颈交界区屈伸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屈伸位体层融合摄影及常规卧位CT扫描。其中32例患者行卧位下颅颈交界区屈伸位CT扫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主要对寰枢关节是否脱位及其稳定性做出诊断,同时对寰枢侧方关节的形态进行分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1.动力位DR片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8例,寰枢关节不稳26例;颈椎动态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4例,寰枢关节不稳30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67例,寰枢关节不稳44例。体层融合摄影与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间诊断效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层融合摄影诊断效能高于动力位DR及颈椎动态摄影(P<0.05);动力位DR与颈椎动态摄影的诊断效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T扫描共诊断N型10个、I型43个、Ⅱ型83个、Ⅲ型54个、IV型38个;体层融合摄影诊断N型14个、I型39个、Ⅱ型89个、Ⅲ型49个、IV型37个。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成像方法在对Ⅲ型寰枢侧方关节的分型能力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准确性要好于体层融合摄影。在对于N型、I型、Ⅱ型及IV型的分型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例动力位CT扫描诊断为寰枢失稳17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失稳25例。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17例、Ⅱ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31例、Ⅲ型中合并寰枢脱位25例、N型及IV型中无寰枢脱位病例。Ⅱ型及Ⅲ型中出现寰枢失稳的比例较高。结果:结论:1颅颈交界区屈伸位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枢关节不稳的诊断能力好于颈椎动态摄影及X线动力位摄片。2 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寰枢关节的分型准确性与CT相当,还可以在不同体位下观察,可以作为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首选检查方法。3立位屈伸位颅颈交界区X线体层融合摄影较卧位屈伸位CT能更加真实、准确的反应寰枢关节的稳定性。

二、寰椎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寰椎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蝶鞍鞍桥和寰椎骨骼异常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蝶鞍大小测量
        1.2.2 蝶鞍形状分类
        1.2.3 蝶鞍鞍桥类型
        1.2.4 寰椎后桥类型
        1.2.5 寰椎后弓缺陷类型
        1.2.6 寰椎枕骨化类型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1.3.1 测量误差检查
        1.3.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测量误差及正态性检验
    2.2 纳入研究对象
    2.3 蝶鞍大小比较
    2.4 蝶鞍形状发生率比较
    2.5 蝶鞍鞍桥发生率比较
    2.6 寰椎后桥发生率比较
    2.7 寰椎后弓缺陷发生率比较
    2.8 寰椎枕骨化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蝶鞍和颈椎骨骼发育异常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伦理学审批
        2.3 随机化分组
        2.4 治疗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安全性控制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3.4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3.5 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3.6 总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1.1 寰枢椎半脱位的病因病机
        1.2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寰枢椎半脱位的命名与定义
        2.3 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制
        2.4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3 寰枢关节的运动与解剖结构
        3.1 骨性稳定结构
        3.2 关节连接
        3.3 神经、血管
        3.4 运动与关节
    4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理论基础
        4.1 脊柱推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4.2 脊柱整体理论
        4.3 脊柱枢纽理论
        4.4 脊柱半脱位理论
        4.5 脊柱“微调”理论
    5 结果分析
        5.1 基线资料
        5.2 总有效率
        5.3 影像学指标
        5.4 量表评分
        5.5 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的比较
        5.6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影像学数据记录表
    附录4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附录5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文献综述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枕颈部CT三维重建手法干预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CHBP的传统医学发病机制
        1.1 气血津液脏腑失衡理论
        1.2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
    2.CHBP的传统医学治疗
        2.1 手法整脊推拿治疗
        2.2 针灸治疗
        2.3 针刀治疗
        2.4 中药治疗
        2.5 中医综合治疗
    3.CHBP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3.1 枕寰枢关节紊乱学说
        3.2 神经性学说
        3.3 血管性学说
        3.4 炎症因子学说
        3.5 颈椎失稳学说
    4.CHBP的现代医学治疗
        4.1 保守治疗
        4.2 手术治疗
    5 枕颈部CT三维重建的研究
    6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研究方法
        2.1 CT三维重建的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
        3.2 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3.3 枕颈部CT三维重建
    4.讨论
        4.1 枕颈部解剖特点
        4.2 枕寰枢关节紊乱与CT三维重建
        4.3 枕寰枢关节紊乱与血压
        4.4 枕寰枢关节紊乱与手法
        4.5 观察指标分析
    5.结论
    6.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综述 中医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BI合并AAD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枕化患者椎动脉变异的三维评估及分型
    1.1 实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C2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横连系统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内容
    2.4 数据和统计分析
    2.5 结果
    2.6 病例介绍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不同C2椎弓根螺钉替代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及内容
    3.4 数据和统计分析
    3.5 结果
    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7)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有关致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枕化寰椎侧块的形态学测量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寰椎枕化寰椎侧块与颈内动脉相对位置关系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寰椎枕化寰枢椎不稳及颅底凹陷发病机制的有限元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神经受损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颅颈交界区的骨骼发育与生物力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宄生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前言
    1.2 寰椎骨折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1.3 枢椎骨折
        1.3.1 齿状突骨折
        1.3.2 创伤性枢椎滑脱
    1.4 寰枢椎复合型骨折
    1.5 核心观点汇总
第二章 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
    2.1 前言
        2.1.1 下颈椎FSU的运动学特征与功能解剖
        2.1.2 下颈椎创伤的分型与争议
    2.2 基于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的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临床病例验证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核心观点汇总
第三章 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3.1 融合策略研究1—胸、腰椎椎体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长期影响
        前言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融合策略研究2——胸、腰椎骨折选择性融合策略临床应用初探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4 结论
    3.3 胸、腰椎骨折减压策略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3.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1 颅颈交界区失稳的认知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X线数字体层融合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四、寰椎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蝶鞍鞍桥和寰椎骨骼异常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D]. 田浩楠.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D]. 孙素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枕颈部CT三维重建手法干预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 高顶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BI合并AAD的研究[D]. 丁崇学.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D]. 李腾.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7]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有关致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D]. 王华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8]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D]. 柯雨.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D]. 刘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10]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D]. 丁昌懋. 郑州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寰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