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

地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

一、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昱翀[1](2021)在《昆明地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性能与数值模拟分析》文中提出太阳能供暖在建筑供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最大化利用太阳能给建筑供暖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课题之一。针对拥有丰富辐照资源且冬季仍有供暖需求的昆明,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采暖参数(设定供暖温度、进水温度、流速、管间距、环境温度)下室内各温度参数进行分析,为昆明地区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提供设计依据。针对所搭建的实验房进行了两个月的连续测试,在不同天气、不同设定供暖温度、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温度进行实验分析,并结合ANSYS Fluent软件对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温度、不同流速、不同管间距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对实验房的测试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昆明冬季典型晴天天气,夜间平均温度10℃左右,对24 m2实验房室内平均温度、标准有效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室内供暖温度设定为16℃或者进水温度40℃时,基本可以满足部分人的热舒适性需求;在供暖温度18℃或者进水温度在45℃以上时,已经可以满足所有人对室内热环境的需求。(2)在房间内竖直方向上,室内温度分布均匀且竖直方向上温差最大仅有0.865℃,室内温度整体相近。(3)对不同天气下室内平均温度分析,结果发现:在阴天,环境温度为5℃左右,室内外温差大,室内外热量交换增大,室内供暖温度设定为20℃或者保证进水温度在50℃以上可以保证室内热舒适性。通过模拟分析得出:(1)对散热盘管在不同进水温度(40℃、45℃、50℃、55℃、60℃)时的采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进水温度越高,地板表面平均温度越高,达到预设温度的时间也越短,但进水温度升高,地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指数也越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使用文中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水温度应在45℃~55℃之间最为合适。(2)对散热盘管不同进水速度(0.3 m/s、0.4 m/s、0.5 m/s)时的采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进水速度增加,可以适当提高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当速度从0.3 m/s提升到0.4 m/s,地板表面平均温度仅提高0.068℃;当速度从0.4 m/s提升到0.5 m/s,温度提升0.038℃。(3)地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2058、0.2091、0.2102,相差很小。表明散热盘管进水速度对地板供暖系统中地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影响较小。(4)对五种不同散热盘管管间距(100 mm、120 mm、150 mm、180 mm、200mm)的采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中,散热盘管铺设管间距对地板辐射供暖影响较大,管间距越大,地板表面平均温度越低,达到预设供暖温度的时间越长,不均匀指数越大。通过对比得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散热盘管管间距不宜大于150 mm。(5)对不同环境温度下供暖效果分析,发现环境温度变化对室内温度影响较大。在昆明常见典型晴天天气中,室内供暖设置温度为18℃~20℃或者进水温度大于45℃,完全可以保障室内温度舒适性。在昆明的低温天气下,室内供暖设置温度应大于20℃或者进水温度高于50℃才可以满足室内供暖需求。

李兆函[2](2021)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供暖供冷效果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冷、暖技术迅速发展。近几年较为先进的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省略制冷剂与水的二次传热,相比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热效率。而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大幅度提高了地板辐射系统的利用率,节约成本,一套系统可两季使用。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面积大、有多房间供冷暖需求的场所尝试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但是当前的地板辐射系统面临着管路过长,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供冷暖系统,借鉴多联机空调系统,将制冷剂管道分段,使各盘管多联,进入各房间,不仅可以在缓解管道长度限制,冬夏季节都使用,还可以减弱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本文首先对使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办公建筑中,同一层内以水平管程相差约为35m的两个房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并通过夏季供冷实验,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进行了结露分析。再通过Airpak3.0对其房间冬、夏季节热泵标准情况下系统供冷暖时房间热舒适情况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并对比两个房间的差异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夏季管程较长的房间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略高,冬季则略低,两个房间平均相差1℃左右,最大不超过2℃;2.夏季开启新风装置后,房间内空气湿度较低,室内温度会比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出1℃,地板表面不存在结露风险;3.两个房间距地面0.1m处温度都高于20℃,夏季竖直温度梯度都为正值,冬季则为负值,距地面0.1m与1.7m处温差均小于3℃,各房间同等高度温差也小于2℃;4.夏季室内人员工作区域内风速均小于0.25m/s;5.夏季两个房间平均温度维持在23-26℃左右,冬季在22-24℃左右,较为舒适。6.夏季近地面处,风口下人员稍有不满意,但冬、夏季工作区域内温度场均匀,PMV﹑PPD均在标准范围内,两个房间差异性较小,舒适性均良好。最后使用费用年值法对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作出分析,并与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对比,发现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更加经济,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王恒[3](2021)在《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热舒适性分析及运行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消耗日渐加剧,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采暖方式,以较低能耗实现较高供暖舒适度,对供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作为一种舒适、清洁、高效的供暖方式在非集中供暖地区应用越来越广泛。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运行过程中,室内舒适性和系统节能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前提下,实现供暖系统低能耗运行亟待解决。采暖时室内舒适度受多因素影响,地板采暖平均供水温度对室内热舒适影响最大,而供水温度往往由热泵机组运行控制策略所决定。对地板采暖室内热舒适性进行分析,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前提下确合适定供水温度,从而实现室内舒适性和系统节能性相统一。基于地板辐射采暖传热过程,利用CFD模拟软件建立对应地板传热模型与房间采暖模型,研究不同供水温度对室内温度及热舒适性的影响,保证室内舒适度满足国家规范整体评价Ι级标准前提下,确定了舒适供水温度。依据上海地区室外环境工况,得到舒适供水温度随室外环境工况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不同围护结构参数对地板辐射采暖的影响,舒适供水温度随外墙传热系数和外墙面积增大而增大,指出对围护结构性能较差的建筑应进行节能改造。利用恒温恒湿实验室对选用5P雅克菲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性能测试,在-4到12环境工况下,机组COP随着制取热水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出水温度每升高1,制热COP衰减3%左右,机组COP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环境温度每降低1,制热COP衰减1.5%左右。对比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不同运行控制策略,提出依据室外温度改变供水温度的机组优化运行方案。对比优化方案和普通方案下采暖季的系统性能,发现相对于常规控制方案,优化控制方案既改善了供暖时室内热舒适性,又提高了系统性能,降低了运行费用。

汪婷婷[4](2020)在《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低温辐射供暖在节能上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低温辐射地面供暖方式采用的热源是低品位热能。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低温辐射供暖技术要求更加严苛。本文立足于建筑节能和装配式辐射地板供暖技术相结合的思想,研究的是一种预制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构造及其热工性能。本文的预制地板基于一种保温、安装、装修、节能和安全的设计理念,是在传统地板中加隔热材料和供回水水管,供暖空间通过与地板的表面进行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来达到供暖的效果,使其满足室内人体舒适度。本文首先建立了装配式辐射预制地板供暖构造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装配式辐射地板的整体及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运用ICEM/Fluent等商用软件,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不同结构(管间距和管径)和不同供水工况(供水温度和供水速度)对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的影响,得出管间距为250mm或250mm、管径为25mm的模型热工性能较优,同时,为了使地板表面温度均匀化,对装配式辐射地板供暖构造进行探讨,分析不同导热层位置、不同导热层厚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工特性的影响,最终得出在适当的位置通过增加导热层的厚度来使模块表面平均温度均匀性最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装配式辐射地板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设计、施工、评价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其模块化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装配式供暖地板的推广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卢文靖[5](2020)在《严寒地区某被动房复合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德国的被动房技术在国内不断地被推广应用。被动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高,室内环境及热舒适备受关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严寒地区代表性城市——哈尔滨市某被动房辐射供暖/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室内环境状况,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首先,建立了被动房顶棚辐射供暖传热模型,并分别模拟供水温度为30℃、31℃、32℃三个工况时表面温度分布情况,与实验数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利用建立的辐射供暖传热模型,模拟回型布管方式和平行型布管方式辐射顶棚表面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平行型盘管布置方式,表面最大温差是6.5℃;而采用回型盘管布置方式时,顶棚表面最大温差为1.7℃,建议在辐射供暖/供冷系统设计时采用回字型布管方式。同时模拟分析了供水温度、管间距、管径、管内流速及管道埋深对顶棚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传热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发现供水温度对供暖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管径、管内流速,当进行优化设计时,应优先考虑供水温度。第三,建立了辐射供暖/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耦合传热模型。并针对地板供暖+置换通风(系统1)、顶棚供暖+置换通风(系统2)、地板+顶棚供暖+置换通风(系统3)三种复合系统进行了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系统1的水平温度场较均匀;三种复合系统人员活动区域垂直温差均不超过3℃;三种系统人员头部会出现吹风感;不同位置的平均辐射温度差值很小,在人感觉热舒适的范围之内;系统1的PMV值水平变化梯度较小,系统3整体PMV值偏大。最后,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复合系统的供水温度、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等影响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组合方案,并针对辐射顶棚、地板表面温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系统1冬季最优方案组合为:供水温度28℃,送风温度18℃,送风速度0.35m/s,夏季最优方案组合为:供水温度20℃,送风温度25℃,送风速度0.5m/s;系统2冬季最优组合方案为:供水温度28℃,送风温度18℃,送风速度0.35m/s,夏季最优方案组合为:供水温度20℃,送风温度25℃,送风速度0.5m/s;对于该被动房,本文辐射地板表面温度推荐值为23~26℃,辐射顶棚表面温度推荐值为24~26℃。

任雪妍[6](2020)在《间隔式地面金属辐射板供暖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应用的重视及人们对室内供暖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暖因其良好的热舒适性、环保卫生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但在推广应用时存在预热时间长、维修不便、占据层高等缺点。本课题提出采用金属辐射板作为供暖末端装置与地板间隔不相邻铺设的供暖方式,并对金属辐射板的传热特性和供暖房间的热环境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依据市场上地板砖的常规规格,建立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00mm×400mm×32mm、600mm×600mm×32mm的单块金属辐射板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模拟研究供水温度、供水流速、盘管间距对其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得出:400mm×400mm×32mm的金属辐射板在管间距为100mm、供水流速为0.1m/s,供水温度为3032℃时具有最优的供暖效果;600mm×600mm×32mm的金属辐射板在管间距为100mm、供水流速为0.1m/s,供水温度为3234℃时具有最优的供暖效果。2、以某住宅的一个房间为例进行建模,将两种规格(长×宽×高)400mm×400mm×32mm(规格1)、600mm×600mm×32mm(规格2)的金属辐射板与地板间隔不相邻铺设,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铺设规格1辐射板的室内作用温度比铺设规格2辐射板的作用温度高0.2℃,铺设规格2辐射板的温度分层现象较铺设规格1辐射板的温度分层现象明显;规格1的室内空气平均流速大于规格2的平均流速,但两者的室内空气流速均在国际标准规定的0.25m/s的范围内。通过温度场、速度场的比较可得,铺设规格1辐射板的室内热环境更易让人感到热舒适。

黄敏[7](2019)在《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获得稳健的发展,城市化规模也进一步地提升,居民也倾向于追求更好的热舒适性体验,建筑能耗也大幅增加。我国已经拥有较成熟的地面采暖技术,同时低温辐射供暖末端相比其他空调系统,具有舒适度高、布置方便、节能等优势。在现有的地暖技术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响应时间长,温升慢,难以满足间歇运行需求,制约辐射供暖在南方地区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预制薄型地暖末端。在重庆大学城环实验楼415房间内搭建实验平台,地面敷设本文所研究的新型预制薄型辐射板,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新型辐射板的供热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针对管径为16mm、管间距为150mm的辐射板进行实验,当供水温度分别为45℃、40℃、35℃的实验条件下,系统稳定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分别达到19.92℃、19.14℃、16.82℃,辐射表面平均温度分别达到26.0℃、24.33℃、21.3℃,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分别为59.25W/m2、44.56W/m2、34.66W/m2;然后在管内流速分别为0.8m/s,1m/s,1.2m/s的实验条件下,系统稳定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分别达到19.14℃、19.57℃、19.62℃,辐射表面平均温度分别达到24.33℃、24.71℃、24.96℃,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分别为44.56W/m2、47.06W/m2、49.08W/m2。供水温度对其舒适性参数、有效散热量和响应时间影响较大,当供水温度为35℃时室内空气单位时间温升为2.13℃/h,供水温度为45℃时为3.66℃/h,为常规地暖系统的46倍,该新型预制薄型供暖末端具有热响应快的优势。然后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模型误差在15%之内。以此为基础建立管径为10mm的辐射板的数值模型,提出合适的管间距,最终确定管间距为60mm,80mm和100mm,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得出在相同的模拟房间情况下管径为10mm的三种不同管间距的新型预制薄型辐射末端供暖性能良好,稳定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均达到16℃以上,满足室内设计温度要求。最后,利用SPSS软件等方法对影响该辐射系统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了多因素与预制薄型地暖系统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经验公式。针对现有的辐射末端种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评价辐射供暖末端的性能情况。

李建东[8](2019)在《地板辐射供冷加独立新风的空调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地板辐射供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采暖形式,我国也已出台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地板辐射采暖将会以其良好的舒适性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如果能够将地暖系统直接用于夏季供冷不仅可以减少系统初投资,还可以避免传统对流空调造成的“空调病”、噪声等问题。本课题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对地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辐射地板和独立新风分别承担不同比例显热负荷对室内热舒适性、空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风承担室内负荷在50%左右时,室内的舒适度和空气品质较好。(2)利用换热器实现同一冷热源提供不同温度的冷媒,当夏季辐射地板供水温度为17℃左右时,地板表面的辐射温度能维持在20℃左右,可以满足夏季空调使用要求。(3)依据模拟工况中新风承担总负荷60%的条件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室内无结露现象,且无论坐姿还是站姿均不会引起局部热不舒适。

董瑞雪[9](2019)在《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仍然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建筑上使用新型采暖末端,发展节能、环保、舒适的供暖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凭借节能性与舒适性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形式,以平板微热管阵列作为核心传热元件,利用其传热效果好、比表面积大等特点,从整体上提升地面辐射板的传热性能。采用细小通道扁管作为热媒通道与热管贴合,有效减小两者的接触热阻,在强化流体侧换热的同时,实现了细小通道扁管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干式连接,减小了腐蚀,降低了漏水风险。本文对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换热系统及传热单元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对微热管阵列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为其应用于地板采暖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微热管阵列在不同环境温度及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均温性及传热性能。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采暖形式,分别为水泥-瓷砖地板结构及龙骨-木地板结构,以满足不用用户需求。(2)对微热管阵列地板采暖换热模块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主要包括微热管阵列在地板采暖传热过程中的均温性、不同供水温度及流量下换热模块的性能、通过热阻分析,提供换热模块优化方案以及细小通道扁管的阻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热管阵列应用于地板辐射采暖模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条件。微热管阵列均温性良好,热管冷凝段温差在1℃左右;影响新型地板辐射采暖换热模块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供水温度,热媒流量的影响较小。在相同的供水温度及室内设计温度下,微热管阵列辐射地板的传热功率比常规盘管地板的传热功率高20-40W/m2;达到相同传热功率时,微热管阵列辐射地板的供水温度可比常规盘管辐射地板低5℃左右,供水温度为35~45℃即可满足采暖房间的需求。换热单元主要热阻为导热硅胶的热阻及水泥填充层的热阻。拟合热媒流动阻力特性曲线为y=0.21763+11.16443x2(y的单位为k Pa,x单位为m3/h)。当供暖面积为16 m2,管内流速为0.41m/s时,细小通道扁管的阻力比盘管阻力小2.1k Pa。(3)对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地板结构形式在不同供水温度及流量下的传热性能,预热与蓄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水泥-瓷砖型地板结构的总散热量为龙骨-木地板型散热量的2-2.5倍,地板表面均温高3-5℃;供水温度为40℃,管内流速为0.19m/s时,系统总换热量为52.59W/m2,室内环境温度为18.95℃,瓷砖表面均温为26.45℃,木地板表面均温为22.63℃,满足室内供暖需求。在传热过程中,相同条件下,水泥-瓷砖地板结构的传热性能优于龙骨-木地板结构。预热过程两种地板表面平均温度近似呈现指数规律上升,预热时间为1h时,室内温度及地板表面均温趋于稳定。(4)建立不同地板结构形式的微热管阵列地板采暖传热单元三维稳态传热模型,并采用有限容积法进行数值求解。将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进行地板传热过程模拟以及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并对地板结构进行优化,在细小通道扁管上方敷设20mm厚的聚苯乙烯挤塑板,优化后的地板结构细小通道扁管上方地板表面温度降低,地板表面最大温差降低了3.35℃,地板表面温度不均匀度减小,热舒适性增强。

王婕婕[10](2019)在《基于TRNSYS的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间歇运行特性及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是将相变材料添加到地板结构层中构建的一种新型辐射供冷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夜间较为廉价的低谷电对相变材料进行蓄冷,在白天再将此部分蓄存的冷量通过相变过程释放出来供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该系统经济节能,可有效的将白天的负荷转移到夜间来处理,另外,由于相变材料的加入,室内温度更加稳定,人体热舒适性更好。目前,该系统在国内外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极少。究其原因,在于该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该系统涉及相变蓄能技术与辐射供冷技术。相变材料相变时的蓄放热过程增加了辐射末端传热过程的复杂性,给系统的优化及运行调控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本课题以TRNSYS软件为模拟平台,构建了一个位于西安地区的三层办公建筑,在办公建筑内敷设了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独立新风的复合式系统。以室内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地板表面热流密度及地板表面温度等为评价指标对该间歇运行工况下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另外,从相变材料的设计优化及辐射末端的优化设计两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优化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夜晚间歇运行6小时,办公建筑第二天白天的室内空气全天温度不超过26℃,地板表面不结露,相变蓄能式地板供冷系统的间歇运行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性及规范要求。(2)相变材料层厚度的优化与间歇运行时间有关,间歇运行时长越长,可使室温稳定的相变材料层的厚度也在增加。(3)相变材料层位于供水埋管上方时,白天房间温度更稳定、波动性更小,且蓄能比更大。其性能优于相变材料层位于埋管下方的安装方式。(4)相变潜热越大,室温越低、白天地板的热流密度及蓄能比越大,但其变化幅度越来越不明显。相变潜热的优化研究表明设计中不能一味追求潜热值大的相变材料,要根据具体工况来选择。(5)地板覆盖层导热性越高,导热系数越高使得室温越低且白天室温的波动性较小,地板表面热流密度越大,但蓄能比却略微减小。地板覆盖层导热系数的优化并不是追求高导热性的地板覆盖层材料,而是需要根据实际工况来综合考虑。(6)埋管管间距越大,室内温度越高且地板表面热流密度越小,但管间距越小,会使蓄能比略微减小,所以要根据实际工况来选择合适的管间距。

二、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昆明地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性能与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系统设计与室内舒适度评价模型
    2.1 地板辐射供暖传热方式
    2.2 地板辐射供暖地板结构介绍
    2.3 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
    2.4 地板辐射供暖地板结构设计
    2.5 实验房室内舒适度评价标准
    2.6 地板表面温度不均匀性评价标准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平台与实验设计
    3.1 实验平台
        3.1.1 实验房结构
        3.1.2 实验装置
    3.2 实验设计
        3.2.1 温度监测点布置
        3.2.2 实验方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学模型建立与Fluent求解
    4.1 数学模型建立
    4.2 数学模型
        4.2.1 地板传热模型
        4.2.2 地板与室内传热模型
        4.2.3 室内外换热模型
    4.3 CFD与 Fluent软件介绍
        4.3.1 CFD介绍
        4.3.2 CFD求解器Fluent软件介绍
    4.4 三维模型建立
    4.5 网格划分
    4.6 计算模型
        4.6.1 控制方程
        4.6.2 流体类型
    4.7 参数设置
        4.7.1 综合参数设置
        4.7.2 材料物性参数设置
        4.7.3 边界条件设置
        4.7.4 离散项设置
        4.7.5 亚松弛因子设置
        4.7.6 残差设置
        4.7.7 UDF加载
        4.7.8 初始化设置与计算设置
    4.8 网格独立性验证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模拟验证
    5.1 测试期间环境温度分析
    5.2 实验房围护结构温度分析
    5.3 晴天天气下实验房室内环境分析
        5.3.1 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分析
        5.3.2 地板表面水平线段上温度分析
        5.3.3 室内平均温度分析
        5.3.4 室内竖直方向温度分布
    5.4 不同天气状况下室内温度分析
    5.5 室内热舒适性分析
    5.6 模拟验证
        5.6.1 地板内部传热模拟验证
        5.6.2 室内数值模拟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值模拟分析
    6.1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温度地板模拟分析
        6.1.1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口温度地板内部温度与表面云图变化
        6.1.2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温度地板表面温度分析
        6.1.3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温度地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
    6.2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流速地板模拟分析
        6.2.1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流速地板内部温度云图变化
        6.2.2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流速地板内部和表面温度分析
        6.2.3 散热盘管不同进水流速地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
    6.3 散热盘管不同管间距地板模拟分析
        6.3.1 散热盘管不同管间距地板内部温度云图变化
        6.3.2 散热盘管不同管间距地板表面温度分析
        6.3.3 散热盘管不同管间距地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
    6.4 不同环境温度下室内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地板辐射系统发展现状
        1.2.1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1.2.2 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
        1.2.3 热泵地板辐射系统
    1.3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内研究进展
        1.4.2 国外研究进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第2章 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过程
    2.1 求解地板表面温度
    2.2 物理模型
    2.3 数学模型
    2.4 网格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夏季供冷实验
    3.1 实验研究
        3.1.1 实验系统
        3.1.2 室内参数的测量
    3.2 测量数据及分析
        3.2.1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照
        3.2.2 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夏季节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软件介绍
    4.2 夏季模拟
        4.2.1 边界条件及相关的参数设置
        4.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冬季模拟
        4.3.1 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设置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经济性分析
    5.1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经济性分析
        5.1.1 经济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5.1.2 初投资计算
        5.1.3 年运行费用计算
        5.1.4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折算费用线值及费用年值
    5.2 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
        5.2.1 初投资计算
        5.2.2 年运行费用计算
        5.2.3 多联式空调系统费用现值及费用年值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热舒适性分析及运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及热舒适国内外研究
        1.2.1 地板辐射供暖研究现状
        1.2.2 室内热舒适研究现状
        1.2.3 供暖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地板辐射采暖模型的建立
    2.1 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系统简介
    2.2 地板传热模型建立
        2.2.1 地板传热的物理模型
        2.2.2 地板辐射供暖数学模型
    2.3 采暖暖房间模型建立
        2.3.1 采暖房间物理模型
        2.3.2 采暖房间数学模型
    2.4 评价指标
        2.4.1 室内热舒适的评价指标
        2.4.2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地板辐射采暖室内热舒适性模拟分析
    3.1 地板传热数值模拟及分析
        3.1.1 参数设置
        3.1.2 模拟结果分析
    3.2 采暖房间数值模拟及分析
        3.2.1 Airpak软件介绍
        3.2.2 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3.2.4 模型验证
        3.2.5 不同供水温度下室内热舒适性分析
        3.2.6 不同室外温度下室内舒适性分析
    3.3 不同围护结构参数对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
        3.3.1 不同外墙传热系数对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外墙面数对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参数对舒适供水温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
    4.1 实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4.1.1 恒温恒湿实验室简介
        4.1.2 实验设备及参数
        4.1.3 测试方法
    4.2 测试工况下的机组性能
    4.3 实验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运行优化及节能性分析
    5.1 不同控制策略的对比
    5.2 系统运行优化方案的提出
    5.3 优化方案控制下的系统节能性分析
        5.3.1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模型建立
        5.3.2 优化方案的节能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供暖能耗
        1.1.2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优势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1.2.2 辐射供暖地面传热过程研究
        1.2.3 地板供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系统构造及传热机理
    2.1 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的合理构造形式
    2.2 辐射供暖地板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2.3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整体换热机理
    2.4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换热分析
        2.4.1 供水与管道内壁的换热分析
        2.4.2 供水管道与混凝土的换热分析
        2.4.3 装配式辐射地板与供暖室内的换热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数值模拟分析
    3.1 CFD模拟软件简介
    3.2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数值模拟方法
        3.2.1 物理模型
        3.2.2 假设条件
        3.2.3 控制方程
        3.2.4 边界条件
        3.2.5 网格划分
    3.3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
        3.3.2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结构布置对其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3.3.3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供水工况对其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1)供水温度对其热特性的影响
        (2)供水速度对其热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优化
    4.1 供暖地板的优化因素分析及其优化
        4.1.1 影响地板供暖的主要因素
        4.1.2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优化方案设计
        4.1.2.1 优化的方案
        4.1.2.2 优化后的模型布置图
    4.2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不同导热层位置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2 不同导热层厚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3 不同管间距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4 不同管径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5 不同供水温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严寒地区某被动房复合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辐射供暖系统传热模型建立与验证
    2.1 顶棚辐射传热机理
        2.1.1 第一阶段传热过程
        2.1.2 第二阶段传热过程
        2.1.3 第三阶段传热过程
    2.2 Comsol软件简介
    2.3 控制方程
        2.3.1 非等温管道流模型
        2.3.2 固体传热模型
    2.4 传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4.1 物理模型的建立
        2.4.2 定义材料参数
        2.4.3 边界条件设置
        2.4.4 网格剖分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2.4.5 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辐射供暖系统传热特性研究
    3.1 辐射供暖系统设计问题分析
        3.1.1 常见的布管形式
        3.1.2 不同布管方式模拟分析
    3.2 辐射供暖系统的传热特性
        3.2.1 供水温度对顶棚辐射传热特性的影响
        3.2.2 管内流速对顶棚辐射传热特性的影响
        3.2.3 管径对顶棚辐射换热特性的影响
        3.2.4 管间距对顶棚辐射换热特性的影响
        3.2.5 埋管深度对顶棚辐射换热特性的影响
    3.3 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CFD模拟
    4.1 物理模型建立
    4.2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流体控制方程
        4.2.3 湍流模型
        4.2.4 辐射模型
    4.3 网格无关性验证
    4.4 三种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4.4.1 温度场分布
        4.4.2 垂直温度场分布
        4.4.3 速度场分布
        4.4.4 平均辐射温度分布
        4.4.5 PMV分布
        4.4.6 PPD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优化模拟分析
    5.1 正交试验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正交表
        5.1.3 正交试验步骤
        5.1.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5.2 试验方案设计
        5.2.1 冬季工况
        5.2.2 夏季工况
        5.2.3 典型截面及空间点的选取
    5.3 顶棚辐射-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优化模拟
        5.3.1 冬季试验结果分析
        5.3.2 夏季试验结果分析
        5.3.3 最优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5.4 地板辐射-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优化模拟
        5.4.1 冬季试验结果分析
        5.4.2 夏季试验结果分析
        5.4.3 最优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5.5 顶棚-地板表面温度探讨
        5.5.1 研究方案确定
        5.5.2 规范中热环境评价指标探讨
        5.5.3 被动房热环境评价指标探讨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间隔式地面金属辐射板供暖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产生背景
    1.2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施工工艺
    1.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湿式地板辐射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干式地板辐射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金属辐射板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
    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1.1 质量守恒方程
        2.1.2 动量守恒方程
        2.1.3 能量守恒方程
    2.2 FLUENT概述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
    2.4 基于SIMPLE算法的流场数值计算
    2.5 湍流数学模型
    2.6 辐射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属辐射板传热的数值模拟
    3.1 金属辐射板的构造及传热机理
        3.1.1 金属辐射板的构造
        3.1.2 辐射板传热的数学模型
    3.2 数值模拟
        3.2.1 网格划分
        3.2.2 模拟工况的设定
        3.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3.3 金属辐射板传热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3.1 供水温度对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
        3.3.2 供水流速对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
        3.3.3 盘管间距对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属辐射板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
    4.1 供暖房间概况
    4.2 供暖房间冬季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4.3 数值计算模型
        4.3.1 网格的生成
        4.3.2 模型简化假设
        4.3.3 边界条件的设置
        4.3.4 CFD模拟相关参数的选择
    4.4 不同辐射板铺设方式的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4.4.1 温度场分析与比较
        4.4.2 速度场分析与比较
        4.4.3 热舒适性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低温辐射供暖技术简介
        1.2.1 低温辐射供暖技术工作原理
        1.2.2 低温辐射供暖技术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存在问题
        1.4.2 论文的意义
        1.4.3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低温辐射供暖理论分析
    2.1 管内水与管壁的对流换热
    2.2 水管与回填层、装饰层传热
    2.3 辐射表面与房间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3 供暖实验设计
    3.1新型预制薄型地暖实验
        3.1.1 实验室系统介绍
        3.1.2 实验方案
        3.1.3 实验方法
    3.2常规地暖实验
        3.2.1 实验室系统介绍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仪器和误差
        3.3.1 仪器介绍
        3.3.2 监测数据误差分析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供水温度的影响
        4.1.1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4.1.2 围护结构表面温度
        4.1.3 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
        4.1.4 响应时间分析
        4.1.5 本节小结
    4.2 管内水流速的影响
        4.2.1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4.2.2 围护结构表面温度
        4.2.3 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
        4.2.4 响应时间分析
        4.2.5 本节小结
    4.3 与常规地暖对比
        4.3.1 响应时间
        4.3.2 温升情况
        4.3.3 本节小结
    4.4 本章小结
5 数值模拟分析
    5.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5.1.1 ANSYS软件介绍
        5.1.2 控制方程
        5.1.3 湍流模型
        5.1.4 控制方程的离散
    5.2 16MM管径的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模型模拟
        5.2.1 建立16mm管径的地面辐射物理模型
        5.2.2 网格划分
        5.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5.2.4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5.3 10MM管径的地板辐射模型
        5.3.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5.3.2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辐射供暖末端数学分析及模型建立
    6.1 有效散热量的经验公式
    6.2 辐射末端的性能评价数学模型
        6.2.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辐射末端性能评价模型
        6.2.2 评价模型的应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与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地板辐射供冷加独立新风的空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板辐射和独立新风系统
        1.2.1 地板辐射供冷系统
        1.2.2 独立新风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辐射供冷地板的传热分析
    2.1 Fluent概述
    2.2 地板辐射传热过程
        2.2.1 冷媒与地埋管之间的传热
        2.2.2 地埋管与地板之间的传热
        2.2.3 地板表面与房间之间的传热
    2.3 地板传热数值模拟分析
        2.3.1 物理模型
        2.3.2 数学模型
        2.3.3 边界条件
        2.3.4 数值模型的验证
    2.4 地板传热模拟工况设计
    2.5 模拟结果分析
        2.5.1 地板表面及内部温度分布
        2.5.2 供水温度对地板表面特性的影响
        2.5.3 地埋管管间距对地板表面特性的影响
        2.5.4 填充层厚度对地板表面特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式空调系统负荷分配模拟研究
    3.1 空调房间概况
    3.2 空调房间模型的建立
        3.2.1 物理模型
        3.2.2 数学模型
        3.2.3 吹风感引起的不满意率评价方法
        3.2.4 空气龄指标评价方法
    3.3 空调房间负荷计算及分配
        3.3.1 空调房间负荷计算
        3.3.2 复合式空调系统负荷分配
    3.4 负荷分配条件下的舒适度模拟分析
        3.4.1 边界条件设定
        3.4.2 控制参数设置
    3.5 模拟结果分析
        3.5.1 室内空气温度评价
        3.5.2 室内相对湿度评价
        3.5.3 局部热不舒适评价
        3.5.4 空气龄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式空调系统冷水系统设计
    4.1 空调系统冷热源的选择
    4.2 复合式空调系统冷水系统设计方案
    4.3 工程案例分析
        4.3.1 项目概况
        4.3.2 空调冷热源系统
        4.3.3 空调设备选型
        4.3.4 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运行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测试平台
        5.2.1 测试平台系统介绍
        5.2.2 测点布置及仪器介绍
    5.3 实验工况设计
    5.4 实验结果
        5.4.1 室内垂直方向温度分布
        5.4.2 结露风险分析
        5.4.3 局部热不舒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板辐射采暖简介
        1.2.2 常规地板辐射采暖的传热性能研究
        1.2.3 热管在地板辐射供暖的应用及研究
        1.2.4 平板微热管阵列技术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新型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设计
    2.1 地板辐射采暖传热单元组成
        2.1.1 微热管阵列及其热工性能测试
        2.1.2 细小通道扁管
    2.2 地暖结构设计
        2.2.1 水泥-瓷砖地板结构
        2.2.2 龙骨-木地板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换热模块实验研究
    3.1 换热模块与实验系统
        3.1.1 换热模块
        3.1.2 换热模块测试系统
    3.2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3.2.1 实验内容
        3.2.2 性能评价指标
        3.2.3 实验误差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微热管阵列均温性
        3.3.2 供水温度及流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3.3.3 热阻分析
        3.3.4 水管阻力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新型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4.1 基于微热管阵列地板采暖系统设计
    4.2 地暖实验系统
        4.2.1 实验测试系统组成
        4.2.2 测点布置
    4.3 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法
        4.3.1 实验内容与步骤
        4.3.2 性能指标与数据处理
        4.3.3 实验误差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供水温度对地暖传热性能的影响
        4.4.2 流速对地暖传热性能的影响
        4.4.3 不同地板结构预热与蓄热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新型地板辐射采暖传热单元数值模拟研究
    5.1 新型地板辐射采暖传热单元模型的建立
        5.1.1 物理模型及假设
        5.1.2 数学方程
        5.1.3 边界条件
    5.2 模型求解验证
    5.3 地板辐射采暖性能影响因素模拟与分析
        5.3.1 不同地板结构的影响
        5.3.2 不同地面层材料的影响
        5.3.3 不同填充层厚度的影响
        5.3.4 地暖结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TRNSYS的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间歇运行特性及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变蓄能式辐射供冷/暖系统热性能的研究
        1.2.2 相变蓄能式辐射供冷/暖系统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1.2.3 间歇调控的应用效果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末端的设计及原理
    2.1 相变蓄能式辐射供冷/暖系统中相变材料的选择
        2.1.1 相变材料的封装方式
        2.1.2 常用相变材料的种类
    2.2 相变材料在辐射供冷/暖末端中的安装位置
        2.2.1 相变材料在水媒辐射供暖及辐射供冷末端中的安装位置
        2.2.1.1 加热/供冷管直接设于相变材料层中
        2.2.1.2 加热/供冷管设于相变材料层上方或下方
        2.2.2 相变材料在电热辐射供暖末端中的安装位置
    2.3 本课题中相变材料的选择及安装位置
    2.4 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变蓄能式地板供冷系统模型的构建及参数设置
    3.1 TRNSYS软件及相关模块
        3.1.1 TRNSYS软件介绍
        3.1.2 模块介绍
    3.2 数学模型
        3.2.1 房间的热平衡模型
        3.2.2 相变蓄能式地板供冷系统的综合模型
    3.3 建筑模型的建立
    3.4 TRNSYS软件主要界面介绍
    3.5 内外扰参数的设置
    3.6 新风参数的设置
    3.7 相变模块的设置
    3.8 Type1270 模块的正确性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变蓄能式地板供冷系统间歇运行特性及系统优化
    4.1 相变蓄能式辐射供冷地板间歇运行特性分析
        4.1.1 间歇运行室内空气温度特性分析
        4.1.2 地板表面温度变化及热流密度
    4.2 相变蓄能式地板供冷系统的优化
        4.2.1 相变材料的设计优化
        4.2.1.1 相变材料厚度的优化选择
        4.2.1.2 相变材料安装位置的优化设计
        4.2.1.3 相变材料潜热的优化选择
        4.2.2 辐射末端的优化设计
        4.2.2.1 地板覆盖层导热性的优化选择
        4.2.2.2 埋管管间距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明地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性能与数值模拟分析[D]. 张昱翀.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D]. 李兆函.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热舒适性分析及运行优化[D]. 王恒. 中原工学院, 2021
  • [4]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D]. 汪婷婷.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3)
  • [5]严寒地区某被动房复合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模拟研究[D]. 卢文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间隔式地面金属辐射板供暖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 任雪妍. 南华大学, 2020(01)
  • [7]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研究[D]. 黄敏. 重庆大学, 2019(01)
  • [8]地板辐射供冷加独立新风的空调系统研究[D]. 李建东. 南华大学, 2019(01)
  • [9]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性能研究[D]. 董瑞雪.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10]基于TRNSYS的相变蓄能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间歇运行特性及系统优化研究[D]. 王婕婕.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地暖系统埋管结构尺寸与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