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_sAg阴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HB_sAg阴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一、HB_sAg阴性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1](2020)在《猪肠道冠状病毒细胞受体及毒力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状病毒具有广泛的天然宿主,可感染人类、畜、禽和其他脊椎动物,且具有跨物种传播能力。感染猪肠道的冠状病毒主要有甲型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甲型肠道冠状病毒(Swine enteric alphacoronavirus,SeACoV)以及丁型冠状病毒属的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目前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猪肠道冠状病毒为PEDV和PDCoV。本研究系统地进行腹泻样品病毒鉴定、病毒分离、病毒入侵的细胞受体研究以及通过建立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探究病毒关键致病基因,以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猪肠道冠状病毒入侵和致病机制,为疾病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对浙江某猪场临床腹泻样品进行病原鉴定,以猪肠道冠状病毒特异性检测引物,通过RT-PCR对腹泻样品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腹泻样品只有PDCoV核酸检测阳性,TGEV、PEDV及SeACoV均为核酸阴性。随后通过LLC-PK1细胞成功地从腹泻样品中分离出病毒,经过病毒基因组cDNA扩增、序列比对及PDCoV结构蛋白抗体的IFA鉴定,确定从腹泻样品中分离出的病毒为PDCoV。将PDCoV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其他毒株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本研究获得的PDCoV为中国株。其S基因与CH-WH-2017(MK040451)同源性最高。全基因组重组分析发现该毒株非结构蛋白基因可能来自 CHJXNI2/15(KR131621.1)与 CHN-HG-2017(MF095123.1)重组演化。随后本研究对PDCoV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进行研究。通过推测并验证PDCoV S蛋白S1结构域能够通过猪氨基肽酶N(Porcine aminopeptidaseN,pAPN)结合到PDCoV易感细胞膜上,且可溶性pAPN蛋白能够阻断这种结合,体内外实验证实PDCoVS1蛋白能够与pAPN蛋白相互作用。外源表达pAPN蛋白能够介导PDCoV对非易感细胞的入侵和病毒增殖,产生的子代病毒同样具有感染能力。pAPN蛋白敲低实验进一步证实PDCoV对易感细胞的感染能力与细胞pAPN表达量呈正相关,表明pAPN能够作为PDCoV细胞受体介导病毒入侵感染。pAPN蛋白敲除实验则显示,易感细胞pAPN蛋白完全缺失后,仍然有少量PDCoV感染,说明除pAPN外,还存在有其他受体蛋白。为更好地研究猪肠道冠状病毒致病性,本研究尝试建立PDCoV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分段扩增病毒全长基因组,利用人工染色体组载体系统(BAC)为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将病毒全长基因组克隆到载体上,成功构建病毒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质粒。通过转染细胞,在转染代细胞和感染第一代细胞均检测到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至此,PDCo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基本建立。以同样的感染性克隆构建方法和病毒拯救技术,本研究成功建立猪肠道冠状病毒PEDV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基于该系统,本研究对PEDVORF3基因及S蛋白C端7个氨基酸编码基因分别及同时进行缺失,成功获得基因修饰病毒,随后通过仔猪攻毒试验研究病毒致病性变化。实验结果发现ORF3及S蛋白C端7个氨基酸分别缺失均能一定程度致弱病毒,共同缺失后病毒致弱效果更为显着。随后本研究通过高致病性基因Ⅱ型PEDVS基因替换为低致病性基因Ⅰ型S基因的嵌合病毒仔猪致病性实验,证实病毒S基因为影响病毒毒力的关键基因,同时S基因以外的病毒基因同样会在病毒毒力中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分子病毒学水平研究了猪肠道冠状病毒细胞入侵和致病机制。成功分离获得一株猪肠道冠状病毒,并鉴定出其细胞入侵受体,通过建立反向遗传操作系统,证实猪肠道冠状病毒S基因是影响病毒毒力的主要因素。

纪立凯[2](2020)在《猪丁型冠状病毒N蛋白抑制猪RLR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冠状病毒(Cornavirus,CoV)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感染宿主,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CoV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亚科(Coronavirinae),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冠状病毒属。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大小约25 kb,可编码4种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pike,S)、小包膜蛋白(small membrane,E)、膜蛋白(membrane,M)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分别参与病毒入侵、病毒组装和宿主先天免疫调控的过程。先天性免疫是动物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而PDCoV可抑制猪的先天性免疫。2014年以来PDCoV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猪群中暴发,导致大量仔猪因水样腹泻而脱水死亡。鉴于PDCoV感染导致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且迄今尚无防控该病毒的安全高效疫苗。因此,本文以PDCoV为对象,聚焦该病毒编码的N蛋白,解析其在病毒感染中拮抗宿主先天性免疫的分子机制及其在VLP(virus-like particle,VLP)组装中的作用,为深入揭示PDCoV致病机理、研制VLP疫苗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本文对上海及周边地区腹泻猪的粪便及小肠内容物样本进行PDCoV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利用猪肾细胞系LLC-PK1分离病毒,成功获得一株PDCoV上海毒株,命名为PDCoV-CHSH-2016。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发现,基因组全长25,412bp,与参考毒株(HKU-44)相比,上海毒株的ORF1a和S基因分别存在6个和3个碱基序列的缺失。基于全基因组和S基因的进化分析显示,上海毒株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分离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提示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国内其它PDCoV毒株的研究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病毒的细胞嗜性研究结果显示,PDCoV能感染猪源细胞(LLC-PK1、PK-15、IPEC-J2、3D4/21)、鸡源细胞DF-1和人源细胞HEK-293T,提示PDCoV具有适应感染多物种细胞的潜力潜力。为了阐明PDCoV拮抗猪先天性免疫的机制,本文成功构建了猪IFN-α(porcine IFN-α,p IFN-α)和p IFN-β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基于该系统分析发现,PDCoV感染LLC-PK1细胞能显着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诱导p IFN-α和p IFN-β的表达。通过对PDCoV结构蛋白研究发现,PDCoV N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oly(I:C)及VSV诱导的p IFN-β启动子活性,而M和E蛋白对其影响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PDCoV N蛋白在PK-15细胞中过表达时,不仅能够显着抑制poly(I:C)诱导的猪IFNB1、OAS1和ISG15m RNA的转录,而且能够恢复VSV-GFP病毒在poly(I:C)预处理的PK-15细胞中的复制能力。表明PDCoV N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抑制p IFN-β产生的拮抗蛋白。为了进一步揭示PDCoV N蛋白拮抗p IFN-β产生的信号通路激活机制,通过共表达PDCoV N蛋白和猪RLR(RIG-I-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N蛋白能够显着抑制猪RIG-I、RIG-IN(RIG-I的激活突变体)、MDA5、MAVS、TBK1和IRF3诱导的p IFN-β产生,表明N蛋白具有抑制猪RLR信号通路激活的功能。为了阐明其分子机制,本文利用Co-IP和激光共聚焦技术筛选PDCoV N蛋白的潜在互作蛋白,结果显示PDCoV N蛋白与猪RIG-I具有明显的共沉淀现象,且在PK15细胞中呈现明确的共定位特征,表明猪RIG-I是N蛋白的重要互作蛋白。通过构建删减突变体进行Co-IP试验,确定了PDCoV N蛋白的N端区域(1-268aa)是结合猪RIG-I的关键区域。同时发现,N蛋白仅与猪RIG-I识别ds RNA的关键结构域HEL和CTD结合,而该结构域是猪RIG-I识别病毒ds RNA和早期泛素化修饰激活的关键区域。为此,本文进一步探究了PDCoV N蛋白对猪RIG-I功能的影响。体外ds RNA结合试验表明,猪RIG-I和PDCoV N蛋白均能够结合poly(I:C)-breads,且PDCoV N蛋白能显着抑制猪RIG-I与ploy(I:C)-breads的结合,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此外,PDCoV N蛋白与猪RIG-I的互作能够显着抑制猪RIG-I K63多聚泛素化修饰激活。深入研究发现,猪Riplet是促进猪RIG-I激活的关键E3泛素连接酶,但由于PDCoV N蛋白与猪Riplet拥有相同的结合猪RIG-I的结构域,通过竞争结合,干扰了猪Riplet对猪RIG-I的泛素化修饰激活。这一发现揭示了PDCoV N蛋白抑制猪RLR上游信号通路早期激活的新机制。为了深入探究PDCoV N蛋白抑制猪RLR下游信号通路激活的机制,经LC-MS/MS、Co-IP以及激光共聚焦分析发现,猪IRF7(po IRF7)是PDCoV N蛋白的另一个重要互作蛋白。虽然IRF7是各物种保守的功能蛋白,但Co-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以及q RT-PCR的结果表明,PDCoV N蛋白可与po IRF7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抑制po IRF7诱导的I型IFN产生,但不与人源或鸡源IRF7相互,也不影响它们的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PDCoV N蛋白通过促进po IRF7发生K6、K11和K29连接的多聚泛素化修饰,诱导po IRF7经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通过点突变发现,po IRF7第359位赖氨酸是PDCoV N蛋白诱导po IRF7发生多聚泛素化修饰并导致其降解的关键位点。尽管该位点在人源和鸡源IRF7中保守,但PDCoV N蛋白不能促进这两种动物的IRF7降解,表明PDCoV N蛋白对猪IRF7的降解作用具有物种特异性。PDCoV结构蛋白具有潜在组装形成VLP的能力,而N蛋白具有显着抑制猪I型IFN的表达的作用,若N蛋白参与VLP的组装,可能会影响VLP作为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究了PDCoV N蛋白在病毒VLP组装中的作用,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成功构建可分别独立表达PDCoV结构蛋白(S/M/E/N)的重组杆状病毒:r Bacmid-PDCoV-S、r Bacmid-PDCoV-N和r Bacmid-PDCoV-E/M。利用免疫斑点试验和电镜观察发现,r Bacmid-PDCoV-S、r Bacmid-PDCoV-N和r Bacmid-PDCoV-E/M共感染Sf9细胞后能组装形成PDCoV VLP(S/M/E/N)。而r Bacmid-PDCoV-S和r Bacmid-PDCoV-E/M共感染Sf9细胞后,同样也能组装形成PDCoV VLP(S/M/E),且两者形态和大小均与PDCoV一致。基于小鼠免疫和病毒中和试验表明,制备的VLP(S/M/E/N)和VLP(S/M/E)均具有较好抗原性,免疫小鼠的血清具有中和病毒在LLC-PK1细胞中复制的能力,且两者差异不显着,表明PDCoV VLP的组装可以不依赖N蛋白,从而可以规避VLP应用中因N蛋白导致免疫抑制对动物产生的风险。综上所述,本文以分离、鉴定的PDCoV-CHSH-2016为研究对象,解析了病毒的基因组特征,明确了病毒具有感染多物种细胞的能力,首次揭示了PDCoV依赖其N蛋白干扰猪RLR信号通路中RIG-I的激活,并通过N蛋白诱导胞质中猪IRF7经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进而抑制猪RLR信号通路诱导I型IFN产生的分子机制。此外,PDCoV结构蛋白(S/M/E)可不依赖N蛋白,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良好抗原性的VLP。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解析PDCoV的致病机制、研制安全高效VLP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付小义,金娴,徐晓婧,李莉,彭雁忠[3](2019)在《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复发再治疗的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NAs)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复发再治疗的疗效,探讨NAs治疗的多次疗程。方法选择符合条件(已经用NAs治疗3年以上且有停药意愿的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2000—2016年间的住院或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患者50人为治疗组,选择另50人(已经服药2年以上并正在口服NAs又不愿停药)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出现病毒学反弹,ALT、AST出现异常后再次用抗病毒药(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对照组继续采用原治疗方案治疗。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50例停药患者有6例没有复发,44例复发患者作为治疗组再抗病毒治疗,治疗组于48周时HBsAg滴度转阴率、HBeAg转阴率分别为13.6%、18.2%,对照组为0.0%、4.0%;复发时E抗原阴性和E抗原阳性患者48周的HBsAg转阴率分别为25.0%和4.2%,ALT≥2×ULN和ALT<2×ULN的患者48周HBsAg转阴率分别为28.6%和6.7%。治疗组副作用与对照组一样。结论 NAs治疗患者停药后复发再治疗其疗效好、安全,HBsAg转阴率高,复发时E抗原阴性比E抗原阳性患者HBsAg转阴率高,ALT≥2×ULN比ALT<2×ULN的患者的HBsAg转阴率高,没有发现停药后病情反弹并加重现象;复发时ALT高,E抗原阴性,HBsAg滴度低是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独立因素。

张宝芳[4](2019)在《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影响全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乙型病毒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以肝功能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全球有20亿人血清学显示其曾感染过HBV,其中有3.5亿多人发展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会死于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约为6.6%,估算每年仍有100万名新生儿出生后面临感染HBV的高风险。2016年发布的《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首次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卫生威胁的全球性目标,而“HBV母婴零传播”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建立“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全国第6家签订完成该项目单位。本课题将回顾性分析研究贵州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H3V DNA≥106 IU/ml,或第一胎已被感染HBV或孕妇本人就为乙肝母婴传播感染者),分为孕期药物干预组及门诊非干预组与对照组(非乙型肝炎孕妇)及其出生的新生儿/婴幼儿,研究干预组孕期HBV病毒基因型及免疫功能变化与对抗病毒药物作用影响,其所生新生儿/婴幼儿在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标准规范免疫接种后,HBV母婴传播感染率及产生抗-HBs滴度。针对母婴传播患者,通过二代测序分析,判断母婴病毒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及发现有宫内传播优势的特异突变位点。为HBV母婴传播感染发生机制及防控提供临床真实研究数据。所有研究人群均通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通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报告。目的:1.观察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阻断对贵州地区不同基因型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HBVDNA 及 HBVRNA 的影响。2.对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阻断后母婴结局观察。3.探索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收集2016年05月-2018年05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及产科门诊,入选患者诊断符合201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在孕12周前就诊查确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孕妇,均为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 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并在孕24周前B超检查提示胎儿发育正常,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RPR)标志物阴性,无先兆流产史。排除标准:①丈夫有HBV感染;②孕前半年内有使用干扰素治疗CHB患者;③孕期伴有其他类型的肝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病,肿瘤,精神类等慢性疾病史;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⑤产前B超提示胎儿发育异常或畸形。根据孕24周-28周是否抗病毒阻断分为两组:干预组(T)91例,未干预组(NT)259例,同期我院产科门诊体检健康非乙型肝炎孕妇(Health control,HC,定义为HBsAg阴性,肝功正常,既往无肝炎病史)作为对照组(C)100例。按照乙肝孕妇抗病毒指南,干预组均以阻断为目的,自愿在24-28周开始接受服用替诺福韦或者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开展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调查并分别于孕12-24周,孕28-32周,孕36-40周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基因型,HBsAg、HBeAg、HBVDNA、HBVRNA,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及对照组,未干预组,干预组在用药前(孕12-24W)及干预组分娩前(36-40周)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NK 细胞(CD16+CD56)及 B 淋巴细胞(CD19)的变化。干预组均以阻断为目的,在孕24-28周开始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300 mg/d,购自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90);或替比夫定(LDT)600 mg/d,购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8),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数据采用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分类变量以率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研究人群为第一部分孕妇[非干预组(NT)259例,干预组(1)91例,对照组100例(C))]及其所生婴幼儿(450例),干预组及未干预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婴幼儿均采取国家标准乙型肝炎计划免疫主被动联合接种(出生6 h内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U,及0、1、6个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10 μg),对照组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10μg)。观察孕周及孕期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其幼儿7个月龄时定量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HBVM)及 HBV DNA。HBV 母婴传播感染定义为乙型肝炎孕妇所生小孩出生后在7月龄后检测HBsAg阳性,或伴有HBV DNA阳性。数据统计:两两比较用LSD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第三部分,研究人群为第一部分孕妇(干预组91例及非干预组259例)及其所生婴幼儿(350例),HBV孕妇于孕16-24周采血10ml进行二代测序,预测胎儿是否发生宫内感染(由贵州省产前诊断中心完成),并已收集临床信息与血液样本。在充分考虑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孕妇年龄和怀孕周数等特征分布平衡的基础上,从中挑选出一个包括128对母婴的样本测试集,其中经产后随访证实其中29例(均为第一部分未干预者)发生宫内感染,未发生宫内感染的母婴99对。通过孕妇血样中病毒DNA及胎儿游离DNA的提取和采取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的测序分析,判断母婴病毒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及发现有宫内传播优势的特异突变位点。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采用R软件3.2.3版本提供的“randomForest”工具包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结果:第一部分,对干预组91例e抗原阳性或和高载量病毒复制乙肝孕妇进行HBV基因分型:B型57例(57/91,62.63.18%),C型34例(34/91,37.36%),未发现其他基因类型。干预组用替诺福韦(TDF)和替比夫定(LDT)在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方面没有差异,包括肝功能检查[TDF 治疗前:ALT21.30(9.01-362.49),AST 25.19(13.62-345.53),TBIL8.16(3.79-57.55),ALP78.44(31.00-232.52),TBA3.70(0.83-45.23),治疗结束时:ALT 21.30(8.66-98.10),AST 24.65(14.91-101.92),TBIL 8.78(3.16-17.11)),ALP 148.05(53.98-470.61),TBA 3.07(0.92-74.83)];LDT 组治疗前:ALT22.56(6.65-117.00))AST23.02(16.37-62.00),TBIL7.81(5.48-18.27),ALP67.35(46.05-388.21),TBA3.24(1.06-42.58),治疗结束时:ALT 21.40(8.14-62.05),AST 24.10(11.79-160.64),TBIL 7.28(3.50-18.40),ALP 162.40(47.30-423.96),TBA 3.76(0.69-28.41)]。Log10(HBV DNA)和 Log10(HBV RNA)[TDF 组(治疗前:HBVDNA 4.84±2.01,HBVRNA6.35±1.10;治疗 4 周时:HBVDNA3.99±0.79,HBVRNA 6.05±0.94;治疗结束时:HBVDNA 3.06±0.66,HBVRNA 5.52±0.85;LDT 组(治疗前:HBVDNA5.08±1.99,HBVRNA6.47 ± 0.88;治疗 4 周时:HBVDNA4.45±1.18,HBVRNA6.51±0.82;治疗结束时:HBVDNA3.51±1.20,HBVRNA6.13±0.66)],与治疗前(孕12-24周)相比,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在治疗结束时,Log10(HBVDNA)和Log10(HBV RNA)显着降低(P<0.05)。在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下,HBV基因型对HBVRNA载量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C基因组的患者HBVRNA在治疗结束时比B基因组的患者少下降了 0.54个单位(logl0),P值(0.01)<0.05。孕期CD3+及CD19细胞在各组中变化不大,而未干预组及干预组在用药前CD4+T细胞及CD8+T细胞较正常孕妇比较,其表达减低统计学有差异(P<0.05),干预组用药后较用药前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增加,但CD4+T细胞增加更为明显,表达有统计学差异(F=9.38,P<0.01),干预组用药后较正常对照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NK细胞(CD16+CD56)在未干预组及干预组用药前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F=8.72 P=0.014)。第二部分HBV母婴结局观察到未干预组婴幼儿有乙型肝炎感染,表现为HBsAg 阳性(29/259,11.19%),HBeAg 阳性(24/259,9.26%)及 HBV DNA 阳性(27/259,10.24%)。HBV母婴传播感染率为11.19%(29/259),进一步分析非干预组婴幼儿HBV感染与母亲HBV DNA载量的关系,当母亲HBV DNA ≥ 106 IU/ml,其母婴传播感染高达38.67%(29/75),本研究中母婴传播感染组其母亲HBV DNA均大于106 IU/ml,其中,HBeAg阳性15例,HBeAg阴性14例,针对二胎HBV孕妇(第一胎被感染HBV)中,未干预组有1例感染HBV。未干预原因主要由于孕妇就诊时间较晚,就诊时为孕38周,孕妇HBV DNA>106 IU/ml,HBeAg阳性。其余未干预组二胎孕妇病毒量均较低,其婴幼儿均未被感染。干预组其婴幼儿检测HBsAg,HBeAg及HBV DNA均阴性,HBV母婴传播感染率为零,HBV母婴阻断率为100%。而且有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出现,其抗体滴度高于非干预组及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P<0.001),与其孕妇既往感染HBV时间,孕周及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别,但与孕期抗病毒治疗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针对29对发生HBV母婴垂直感染母婴患者,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成功从孕妇血标本提取胎儿游离DNA和乙肝病毒DNA及其测序,分析乙肝病毒全基因序列显示,各母子对病毒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9.4%至100%,19对母子(占比65.5%)病毒序列完全一致。按不同基因型分别与B2和C2野生型乙肝病毒株序列进行比较,母亲感染的B和C基因型突变株与野生株乙肝病毒均可通过宫内传播,未发现有宫内传播优势的特异突变位点。结论:1.贵州地区乙肝孕妇以B,C基因型为主,以阻断治疗为目的,在不同的基因型孕妇使用替诺福韦(TDF)或替比夫定(LDT)阻断治疗时,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持续抗病毒治疗基础上,B基因型病毒更容易得到控制。孕中晚期使用TDF或LDT治疗除可以控制HBV病毒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还可调节孕妇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CD4+T细胞亚群重建,继而引起CD8+T细胞增多有关。2.本课题非干预组发生了 HBV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1.19%,母婴传播感染者其母亲分娩前HBV DNA均大于≥ 106 IU/ml,其中,HBeAg阳性15例,HBeAg阴性14例。进一步分析非干预组婴幼儿HBV感染与母亲HBV DNA载量的关系,当母亲HBV DNA≥106IU/ml其母婴传播感染高达38.67%(29/75),提示高载量HBVDNA复制是发生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3.二代测序技术用于监测HBV基因及其突变,产前无创性诊断HBV宫内传播,为设计精准的及个体化乙肝抗病毒抗病毒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可能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产前诊断重要评估技术。因此,针对乙型肝炎高风险孕妇,需产前HBV动态监测及药物干预与产后标准联合免疫阻断,才能从真正临床上实现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

尚晋[5](201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中度流行区,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7.18%。广东省是乙肝感染的高度流行区,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13.55%,居全国第二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多次输血等原因更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国内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6.6%-10%,显着高于欧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甚至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容易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约14%-50%,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炎,重型肝炎死亡率约40%,严重影响移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血液病患者是免疫功能缺陷人群,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比例较高,其乙肝血清学标志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单个或者多个抗体阳性,也可见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这类患者肝脏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持续存在低水平的乙肝病毒复制,在化疗和移植后也可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比例约为21%-67%,如何预防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此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中有相当比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患者,可能通过移植感染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受者,资料显示如果缺乏抗乙肝病毒预防,受者的乙肝感染率达22-55.5%。部分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患者在移植后可能丢失乙肝表面抗体而新发乙肝病毒感染,这些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多个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均推荐对乙肝感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目的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发生率。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拉米夫定也最先用于预防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显示可以降低约70%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但亦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暴露出较严重的耐药和停药后复发问题。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是新一代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比拉米夫定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改善肝功能的能力,且耐药发生率低,目前临床上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报道较少,更缺乏与拉米夫定的对比研究。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暴露出耐药性、依从性差、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等问题。一些研究者尝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移植后乙肝感染,但存在无应答或者低应答,预防作用有限等缺点。有研究者使用乙肝表面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成功诱导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和乙肝病毒DNA转阴,提示细胞过继免疫可以治疗乙型肝炎,近年来在肾脏、心脏、胰腺、肝脏等实体器官移植中也相继报道乙肝过继免疫现象,但上述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和实体器官移植中的乙肝过继免疫均不能清除受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提示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感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彻底的过继免疫重建,有可能利用供者来源的正常免疫细胞清除受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感染。Shouval等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小鼠接受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小鼠的骨髓移植后体内产生了保护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Ilan等回顾性研究发现12例乙肝血清标记物阴性受者接受HBsAb+/HBcAb+供者的骨髓移植后体内平均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达到了 155 土33mIU/ml,在随后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35例移植前乙肝血清标记物阴性受者接受HBsAb性供者骨髓移植后,22例受者移植后HBsAb转为阳性。以上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者针对乙肝的免疫力可以通过移植过继给受者,使受者在移植后获得乙肝特异性免疫。本研究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DNA和肝脏生化指标在移植前后的变化,及其与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预防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分析乙肝过继免疫与核苷类药物在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感染中的协同作用。对象和方法: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多中心3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大于14岁,有完整的移植术前和术后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随访资料,其供者有完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上述检验资料。排除供者和(或)受者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分析受者移植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指标的变化,及其与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受者移植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2、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多中心23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有完整的移植术前和术后的乙肝血清学,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随访资料。排除供者和(或)受者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既往使用过其他抗乙肝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干扰素、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拉米夫定口服100 mg/d,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至少移植治疗前一个月开始用药,至移植治疗结束并停用免疫抑制剂6个月以上,且复查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和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停药。分析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在移植后乙肝病毒学应答、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乙肝病毒再激活、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SPSS,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主要观察事件的累积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组间差异比较用Log-rank检验。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多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后退法,P>0.05作为剔除模型中不显着因子的标准。双尾P值<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1)患者一般资料和分组:3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09例、女142例,中位年龄28(14-61)岁,中位随访时间19(5-36)个月。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6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8例。移植前286例患者处于原发病完全缓解状态,65例处于未完全缓解状态。280例接受亲缘供者移植,71例接受无关供者移植。移植方式主要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73例、骨髓移植9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69例。入组患者根据供受者移植前乙肝血清学配对情况分为6组,分别为组1(供者 HBsAb-,受者 HBsAb-)16 例,组 2(供者 HBsAb-,受者 HBsAb+)31 例,组3(供者 HBsAb+,受者 HBsAb-)33 例,组 4(供者 HBsAb+,受者 HBsAb+)158例,组5(供者HBsAb+,受者HBsAg+)82例,组6(供者HBsAb-,受者HBsAg+)31例。(2)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影响:第3组33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20例(60.6%)患者HBsAb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1.5-4)个月,血清HBsAb滴度105.76±17.45 mIU/ml,其余13例(39.4%)受者移植后HBsAb仍为阴性。第1组16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无一例发生HBsAb转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可以发生过继免疫获得乙肝表面抗体。此后第3组HBsAb转阳的20例患者中4例HBsAb又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9(6-12)个月,其余患者移植后HBV免疫标记未发生变化。移植后HBsAb维持阴性的33例受者,10例(30.3%)发生HBsAg转阳和乙肝病毒DNA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4(6-23)个月。移植后获得HBsAb并维持阳性的16例患者中位随访18(12-25)个月无一例发生HBsAg转阳和乙肝病毒DNA转阳(P<0.001),表明过继免疫获得的乙肝抗体能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感染。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vs阴性)(HR=12.11,95%CI=3.23-42.37,P<0.001)是受者移植后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唯一影响因素。(3)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丢失乙肝抗体的影响:第2组31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19例(61.3%)患者HBsAb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2(8-16)个月,其余12例(38.7%)受者移植后中位随访19(14-30)个月仍维持HBsAb为阳性,平均HBsAb滴度50.95±10.51 mIU/ml。第4组158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29例(18.4%)受者移植后HBsAb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2(8-18)个月,其余129例(81.6%)受者移植后中位随访20(9-36)个月仍维持HBsAb为阳性,平均HBsAb滴度155.33±31.3 mIU/ml。两组乙肝表面抗体丢失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接受HBsAb+供者移植可以发生乙肝过继免疫,减少移植前HBsAb+受者在移植后发生的抗体丢失两组移植后HBsAb丢失的48例受者,5例(10.4%)发生HBsAg转阳和HBV-DNA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4(10-19)个月,提示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或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移植后维持HBsAb性的141例受者中位随访20(9-36)个月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感染(P<0.001),表明移植后维持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受者对乙肝感染具有较强的的免疫力。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 vs 阴性)(HR=0.02,95%CI=0.01-0.68,P<0.001)、受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高 vs 低)(HR=0.04,95%CI=0.01-0.87,P<0.001)是受者移植后丢失乙肝表面抗体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 vs 阴性)(HR=0.07,95%CI=0.02-1.13,P<0.001)和受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高vs低)(HR=0.11,95%CI=0.04-1.25,P<0.001)是受者移植后丢失乙肝表面抗体的主要影响因素。(4)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发生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影响:第5组中16(19.5%)例HBsAg+受者移植后HBsAg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5(1.5-3)个月,16例HBsAg转阴的受者发生轻型肝炎,ALT平均值为 115.04±17.12 IU/L,HBsAb 平均滴度为 114.39±14.35 mIU/ml。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16例HBsAg转阴受者的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HBcAb+,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为HBsAb+/HBcAb+的23例受者中有16例(69.6%)发生HBsAg转阴,但供者为单纯HBsAb+的59例受者中无一例在移植后发生HBsAg转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6组31例受者接受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供者移植后也无一例发生HBsAg转阴。表明接受HBsAb+/HBcAb+供者移植产生的乙肝过继免疫可以清除部分HBsAg+受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了受者的乙肝病毒感染。中位随访24(16-24)个月,发生HBsAg+清除的16例受者均维持HBsAg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未发生HBsAg+清除的97例乙肝受者中15(15.5%)例在随访中发生了乙肝病毒再激活,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5(4-23)个月。表明乙肝过继免疫清除受者乙肝病毒感染后可以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是否为 HBsAb+和 HBcAb+(是 vs 否)(HR=6.75,95%CI=2.57-18.35,P<0.001)是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唯一影响因素。2、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比较(1)患者一般资料和分组:234例接受拉米夫定或者恩替卡韦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的HBsAg 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纳入本研究,拉米夫定组119例,男71例、女48例,中位年龄27(18-58)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4例,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3例、骨髓移植3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23例。恩替卡韦组115例,男70例、女45例,中位年龄28(14-62)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例,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0例、骨髓移植2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2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2)病毒学应答和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恩替卡韦组47例基线乙肝病毒DNA拷贝数≥105copies/ml的患者从开始抗病毒治疗到完全病毒学应答(拷贝数<105copies/ml)中位时间为2(1-4)个月,拉米夫定组48例基线乙肝病毒DNA拷贝数≥105copieS/ml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3(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拉米夫定组16例(13.4%)受者和恩替卡韦组14例(12.2%)发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5(1.5-3)个月,两组HBsAg清除率和发生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发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受者的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HBcAb+,移植后HBsAg转阴的30例患者中位随访24(16-24)个月均维持HBsAg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3)乙肝病毒再激活:移植后中位随访24(4-24)个月,拉米夫定组28例(23.5%)患者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恩替卡韦组2例(1.7%)患者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拉米夫定组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中位时间为17(3-23)个月,恩替卡韦组为18(18-21)个月。拉米夫定组28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23例(82.1%)和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1例(50.0%)基线乙肝病毒DNA≥105copies/ml。拉米夫定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12、24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累积发生率为3.0%、7.0%、24.0%;恩替卡韦组为0%、0%、2.0%(P<0.001)。拉米夫定组28例和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均进行了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拉米夫定组25例(21.0%)患者和恩替卡韦组1例(1.0%)患者检出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通过检测抗乙肝病毒治疗前冷冻的血清样品,拉米夫定组5例(4.2%)患者检出原发性耐药突变。(4)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拉米夫定组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28例患者中18例(64.3%)发生不同程度肝炎,包括13例(46.5%)轻中型肝炎和5例(17.9%)重型肝炎,轻中型肝炎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9(7-23)个月,重型肝炎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5(3-9)个月(P<0.05)。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1例在移植后18个月发生轻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拉米夫定组在移植后6、12、24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0%、7.0%、15.0%;恩替卡韦组为0%、0%、1%(P<0.001)。拉米夫定组在移植后6、12、24个月发生重型乙肝再激活肝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0%、3.0%、4.0%;恩替卡韦组为0%、0%、0%(P<0.001)。拉米夫定组5例发生重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患者中4例(80%)死于重型肝炎继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0F),13例轻中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患者经更换恩替卡韦lmg/d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恩替卡韦组1例轻型乙肝再激活肝炎经保肝支持等治疗后恢复。(5)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HR=16.91,95%CI=8.25-52.23,P<0.001)和受者基线乙肝病毒 DNA 高低(HR=4.30,95%CI=2.23-11.58,P<0.001)是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HR=6.40,95%CI=3.25-14.12,P<0.001)是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发生率大于5%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有疲劳、腹痛、腹泻、头晕,两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3-4级药物相关的血液毒性和肾毒性。结论: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存在乙肝过继免疫现象,与实体器官移植不同,是一种彻底的乙肝过继免疫重建。乙肝过继免疫可以将供者对乙肝病毒的正常免疫力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继给受者,使移植前缺乏乙肝表面抗体的受者在移植后获得抗体,对预防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再激活有重要意义2.乙肝过继免疫还能减少移植前有乙肝表面抗体的受者在移植后丢失抗体,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和再激活。3.更重要的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乙肝过继免疫能清除部分乙肝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并与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持久维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有效预防了乙肝病毒再激活并能减少乙肝相关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意味着治愈了乙肝病毒感染。4.恩替卡韦能显着降低乙肝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和重症肝炎发生率,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还显示出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的耐药发生率。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能与乙肝过继免疫发挥协同作用,持久维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但两种药物对清除乙肝表面抗原的作用并无差异,这一过程中乙肝过继免疫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5.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乙肝过继免疫联合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移植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王莹[6](2014)在《青少年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青少年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OBI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征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和母亲的结构式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本。采用Epidata3.1软件,双人双遍录入策略进行原始数据的锁定与核查,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HBV感染危险因素、HBsAb阴性影响因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所有样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ELISA方法检测HBsAb.巢氏PCR扩增HBV S基因,对巢氏PCR(+)样本进行纯化及目的基因序列的扩增,采用MEGA5.1软件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分析青少年人群目的片段分子进化特征。结果:①调查对象共1712名,HBsAg携带率为1.93%(33/1712),OBI感染者共103例,HBV感染率为7.94%(136/1712),年龄、民族、皮外伤处理方式及母亲怀孕7-9月免疫球蛋白接种是影响HBV感染的主要因素。②1679名中小学生中HBsAb阴性率为42.41%(712/1679),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民族、早产、乙肝疫苗首针未及时接种及乙肝疫苗首次0-1-6全程免疫后未加强接种更易发生HBsAb阴性。③本次调查OBI感染率为6.13%(103/1679)。HBsAg(+)样本共分离得到4株显性HBV病毒株,HBsAg(-)样本分离得到103株OBI病毒株。85例B基因型病毒株中,1例为ayw1血清型,余84例均为adw2血清型;16例C基因型病毒株中,1例为adw2血清型,余15例均为adrq+血清型;6例D基因型病毒株中,2例为adw2血清型,余4例为ayw2血清型。B基因型OBI病毒株在“a”决定簇发生P127S、G130R和N146S突变,C基因型OBI病毒株在“a”决定簇发生T126I和T143S突变,D基因型OBI病毒株在“a”决定簇发生T126I、P127S、F134Y和T143S突变。结论:①青少年人群仍存在相当数量的HBsAb阴性者,应适时对该人群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②青少年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OBI感染者,B基因型为其可能的优势基因型,OBI病毒株在“a”决定簇发生T126I、P127S、G130R、F134Y、T143S和N146S氨基酸突变,需重视OBI预防问题,可进一步探讨人群感染OBI可能的危险因素。

张磊[7](2013)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目的:了解我国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流行情况并采取阻断措施。方法:2008-2013年,在湖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广东省进行多中心调查,对各地孕产妇开展HIV、HBV、梅毒的筛查。结果:103174名孕产妇进行三种疾病的筛查,HIV、HB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4%、5.97%、0.55%。HBV阳性率最高,显着高于HIV及梅毒,P=0.000。不同地区HBV的流行率差别较大,广东最高(8.51%),湖北次之(6.57%),新疆伊宁(4.34%)及山西(4.17%)较低。2011-2013年,新疆伊宁及湖北通城HB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多中心大样本筛查表明孕产妇HIV、梅毒感染率较低,但HBV感染率较高;中国不同地区孕产妇HBV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应继续加强孕产妇三种疾病的筛查,对流行严重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母婴阻断及随访,探索潜在原因,降低流行率。第二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HBV免疫阻断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母婴阻断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8年-2012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Ag筛查;对湖北省及山西省部分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筛查孕妇103174名,HBsAg阳性6156例,阳性率5.97%。随访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3%(40/1202),HBeAg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9.3%。免疫阻断失败婴儿的母亲均为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母亲HBeAg阴性或HBV DNA<6log10copies/ml,其婴儿均未观察到免疫阻断失败者。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乙肝疫苗组免疫阻断失败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16.9%vs7.9%,P=0.021); HBe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未注射HBIG者,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10.3%vs9.0%,P=0.685);HBeAg日性母亲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7.3%vs11.6%,P=0.128); HBe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9.5%vs9.2%,P=0.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在HBeAg阳性母亲组中,母亲年龄<28岁及婴儿仅注射乙肝疫苗为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仅采用乙肝疫苗的婴儿,顺产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剖宫产组;顺产组及母乳喂养组中,仅采用疫苗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目前我国孕产妇HBsAg阳性率5.97%,HBV母婴阻断失败率为3.3%。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应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联合免疫的婴儿HBV感染率不受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影响。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疫苗未发现HBV感染者;为节约血制品的使用,这一人群是否可不注射HBIG,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HBsAg阳性母亲婴儿的HBsAb转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高危婴儿HBV免疫阻断效果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免疫及监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湖北省及山西省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 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2008年-2012年,随访乙肝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HBsAb阳性率82.2%(988/1202)。婴儿HBsAb转换率与母亲HBeAg阳性、HBV DNA滴度、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为影响HBsAb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HBsAg阳性孕产妇婴儿HBsAb转换率为82.2%,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影响婴儿HBsAb转换。对完成免疫接种的婴儿及时检测HBsAb,对未感染HBV亦未产生HBsAb的婴儿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有利于提高免疫预防效果。第四部分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目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HBV传播且导致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母婴传播。本文旨在探讨胎盘对HBV的屏障作用,HBV血清标志物通过胎盘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免疫阻断失败者HBV母婴传播发生的时机及其原因。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及山西省有关医院428对HBV携带母亲、其新生儿及8-12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新生儿采集股静脉血(femoral vein blood, FV)301例,采集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127例。所有标本作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阳性例数与母亲阳性例数比较分别为:35.7%,94.8%,14.0%,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滴度均显着低于母亲,新生儿HBeAb及HBcAb阳性数与母亲比较分别占95.5%,99.1%,滴度与母亲比较无显着差异。随访时HBsAg、HBeAg、HBV DNA、HBeAb及HBcAb转阴率分别为88.1%、88.7%、64.3%、80.9%及47.5%;未观察到HBeAg-HBeAb转换现象。17例8-12月龄婴儿感染HBV,免疫阻断失败率4.4%,其母亲均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4例出生及随访时HBV DNA均大于6loglocopies/ml,提示宫内感染;6例出生时HBV DNA低滴度,8-12月后转为高滴度,考虑分娩期或妊娠晚期感染;7例出生时HBV DNA阴性,随访转为阳性,其中6例为人工喂养,提示分娩期感染。新生儿股静脉血及脐带血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表明,各标志物胎盘通过情况及随访转阴率均具有一致性。结论:胎盘存在对HBsAg, HBeAg及HBV DNA不同程度的屏障作用。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宫内,但更多数发生在分娩阶段,母亲高病毒载量可能是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新生儿做单次HBsAg, HBeAg, HBV DNA检测一般不能确定或排除母婴传播。股静脉血及脐带血均可作为常规采集方式。第五部分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目的:中国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其覆盖率逐年增高。但部分婴幼儿接种疫苗后未产生HBsAb,存在潜在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未产生HBsAb可能与遗传及疫苗质量有关;母亲HBsAb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是否可影响婴儿按0,1,6接种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方法:2011年-2013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部分医院的孕产妇、新生儿及7-24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检查。结果:检测孕妇6899名,HBsAb阳性3883例,阳性率56.3%。脐血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中位数滴度为404.6IU/L vs母亲HBsAb中位数滴度381.2IU/L,P=0.527。母亲HBsAb<500IU/L组,婴儿HBsAb阳性率90.4%,显着高于母亲HBsAb>500IU/L组80.2%,P=0.003。母亲≥500组,婴幼儿HBsAb阳性率80.2%,低于母亲10-500组(90.5%)及<10组(90.3%),P=0.011。母亲HBsAb滴度最高组(>500)其子女HBsAb滴度最低,母亲HBsAb平均滴度最低组(<10IU/L)其子女HBsAb滴度最高,母亲HBsAb滴度10-500组,其子女滴度居中,三组子女滴度具有显着差别(P=0.020)。母亲HBsAb高滴度组,婴儿HBsAb无应答率显着高于母亲HBsAb低滴度组。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1针乙肝疫苗后,1月后随访均产生高滴度抗体。结论: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滴度在新生儿中不低于母亲。母亲HBsAb滴度高者,新生儿HBsAb阳性率及其滴度均较低。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乙肝疫苗后均产生高滴度抗体,提示母亲HBsAb对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第六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父亲感染HBV是否会以垂直传播的方式传给子女,尚没有足够循证医学证据。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山西省的HBsAg阳性父亲进行调查,配偶均为非乙肝患者,所有婴儿均接受3次乙肝疫苗接种,于8-24月龄时随访。所有对象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vb、HBeAg、HBeAb及HBcAb)。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共随访233对HBsAg阳性父亲及其1-2岁子女,未发现子女HBsAg阳性者。父亲HBeAg阳性率为38.2%,HBV DNA阳性率为59.4%。HBeAg阳性父亲组,其HBV DNA拷贝数显着高于HBeAg阴性父亲组。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母亲HBsAg阴性的前提下,感染HBV父亲一般不会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染婴儿。

刘丽,王明民,赵林[8](2013)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HBV众多的传播途径中,输血是导致HBV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为常规的血液筛查项目,大大保证了输血安全。通过输血引起的乙型肝炎在过去几十年里稳定降低。但是HB-sAg阴性的血液成分仍然会引起HBV输血感染。为此,引出了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名词,也就是隐匿性乙型肝炎(OHB),OBI是临床医学的一大挑战。它主要有2大特点:

尹乃宁,张卫,孙宏勋[9](2013)在《HBcAb滴度评定乙肝病毒感染和病毒复制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HBcAb滴度评定HBV感染和病毒复制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50例既往HBV感染及乙肝患者,其血清HBcAb均为阳性。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cAb滴度,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分析HBcAb滴度与HBsAg及HBV DNA的关系。结果 HBsAg阳性者的HBcAb滴度明显高于HBsAg阴性组(P<0.01),高滴度HBcAb(≥1∶320)患者血清中的HBsAg检出率为91.66%,低滴度(<1∶320)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为0.94%。HBV DNA阳性者的HBcAb滴度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高滴度HBcAb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检出率为43.05%,低滴度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为0.94%。结论 HBcAb滴度是评定HBV感染和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

魏俊妮[10](2012)在《胎盘细胞凋亡在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机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BMC母-胎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了解其作用的生物学基础;探讨胎盘细胞凋亡对胎盘通透性的影响,了解其与PBMC母-胎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探讨PBMC作为HBV的载体,将孕妇体内HBV转运至胎儿体内导致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1.人群研究连续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太原市区各省市级医院筛检,并在太原市传染病院(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为研究队列,从产前检查追踪观察至分娩,排除孕期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治疗的孕妇,共收集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共450对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孕期及产后新生儿的流行病学基线资料;采集孕妇分娩前肘静脉血及其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前的股静脉血;无菌条件下采集孕妇足月分娩时胎盘组织。进行下述研究:(1)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中HUMGSTM1、ACE基因多态性,筛选母亲为GSTM1基因表达型(GSTM1+)和/或为ACE基因杂合子(ID型),且其新生儿为GSTM1基因缺失型(GSTM1-)和/或为ACE基因纯合子(纯合插入Ⅱ型或纯合缺失DD型)者作为信息病例对。将GSTM1和ACE基因作为母亲的特异性等位基因,从信息病例对的新生儿外周血PBMC中检测母亲基因,判定是否发生PBMC母一胎转运。(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方法确定的信息病例对中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HBeAg、HBe-Ab、HBc-Ab及新生儿外周血HBsAg.(3)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FQ-PCR)检测信息病例对中母儿外周血血清、PBMC中HBV DNA含量及PBMC HBV cccDNA含量。(4)采用FQ-PCR检测新生儿PBMC中的母亲信息,用△Ct值(Ct目的基因/Ctβ-globin)表示PBMC母-胎转运量。(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胎盘组织HBsAg。(6)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核苷酸(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1法)检测胎盘组织凋亡指数(AI),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胎盘组织Caspase3mRNA表达。(7)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PBMC HBV感染复制及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8)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PBMC涂片上HBsAg和GST,判断感染HBV的PBMC转运情况。2.体外实验(1)采用100μlHBV DNA含量为5.0×106(copies/ml)的病人血清感染PBMC,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共培养时间点12h、24h、48h和72h细胞的生长状况。将共培养的细胞清洗4次,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BMC和洗液中的HBV DNA的含量。(2)在1μm孔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模型中,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Transwell小室上室感染HBV的PBMC与Bewo的融合现象。再用8μm孔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模型观察PBMC的迁移,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下室中标记有绿色荧光的PBMC。(3)共培养时设立三个组:正常对照组(Bewo)、Bewo+HBV血清共培养组、Bewo+感染HBV的PBMC共培养组,在共培养0h、12h、24h、48h后分别收集各组Bewo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Bewo的凋亡情况。(4)用FQ-PCR法检测感染HBV的PBMC与Bewo共培养组不同时间点(0h、12h、24h、48h)的Bewo细胞caspases3mRNA的表达情况。(5)用FQ-PCR法检测感染HBV的PBMC与Bewo共培养组下室中的PBMC的HBVDNA和HBV cccDNA含量。3.统计分析资料核实后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16.0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test,计算各指标阳性率、χ2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与孕妇HBV感染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1)对连续收集的450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PBMC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GSTM1、ACE基因多态性:检出86对母亲GSTM1基因型且其新生儿GSTM1基因型的信息病例对,84对母亲ID基因型且其新生儿II/DD基因型的信息病例对,合计将GSTM1、ACE基因作为母亲的特异性等位基因时,共检出155对信息病例对。(2)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低于非双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42);孕妇大、小三阳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Ct值)均分别低于非大、小三阳组(t=1.42,P=0.16;t=0.02,P=0.9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各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Ct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37,P>0.05)。(3) HBsAg阳性孕妇PBMC HBV DNA阳性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0);HBsAg阳性孕妇PBMC HBV cccDNA阳性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4)。(4)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指标,则宫内感染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高于非宫内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3)。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及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指标,则宫内感染组A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低于非宫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0)。2.胎盘HBV感染与HBsAg阳性孕妇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1)胎盘HBV感染组△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高于非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70);胎盘各型细胞HBV感染组ACt值(PBMC转运Ct/β-globin Ct值)除母体面的蜕膜细胞高于非感染组外其它均分别低于非感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P=0.70;t=0.49,P=0.63;t=0.17,P=0.87;t=1.72,P=0.09)。(2)胎盘HBV感染与新生儿血清HBsAg有关(χ2=4.88,P=0.03)而与新生儿HBV DNA无关(χ2=0.10,P=0.76)。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宫内感染的标准,胎盘HBV感染组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高于非胎盘HBV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P=0.10)。胎盘HBV感染与新生儿PBMC HBV DNA、PBMC HBV cccDNA均无关(χ2=1.89、0.76,P=0.17、0.38)。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及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宫内感染的标准,胎盘HBV感染组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高于非胎盘HBV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15)。3.胎盘细胞凋亡与HBsAg阳性孕妇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1)采用Tunel法检测155例HBsAg阳性孕妇胎盘的凋亡情况。胎盘细胞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凋亡阳性信号表达。从母体面至胎儿面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凋亡指数分别为4.5=3±0.07,5.56±0.06,4.66±0.05,4.05±0.06,合计胎盘细胞凋亡指数为4.75±0.05。凋亡指数在HBsAg阳性孕妇胎盘各层细胞上的分布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F值为102.60,P=0.00),其中以滋养层细胞的凋亡为主,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少见。采用SNK法进--步比较胎盘各层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显示:蜕膜细胞(DC)凋亡指数与滋养层细胞(TC)、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的凋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DC的凋亡指数低于TC而高于VCEC;TC与DC、VMC及VCEC的凋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的凋亡指数高于DC、VMC和VCEC;DC的凋亡指数低于VMC的凋亡指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未发生转运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0)。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各层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未发生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1;t’=4.86,P=0.00;t=2.53,P=0.01;t=2.23,P=0.03)。(3)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宫内感染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非宫内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宫内感染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P=0.00)。(4)新生儿外周血PBMC HBV DNA阳性组的胎盘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的凋亡指数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t=3.47,P=0.00)。绒毛间质细胞(VMC)、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的凋亡指数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36;t=0.77,P=0.44)。(5)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5例HBsAg阳性孕妇胎盘Caspase3的表达,胎盘细胞细胞浆和/或细胞膜出现棕黄色染色为Caspase3阳性信号表达。从母体面的蜕膜细胞至胎儿面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Caspase3阳性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98.40±1.86,82.05±1.39,86.41±1.57,89.10±1.70,合计胎盘Caspase3阳性表达的灰度值为88.99±1.47;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5.58±0.33,18.59±0.29,17.67±0.31,17.31±0.35,合计胎盘Caspase3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为17.29±0.29。Caspase3蛋白在HBsAg阳性孕妇胎盘各层细胞上的分布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17.81、15.54,P值均小于0.05)。进一步采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蜕膜细胞(DC)Caspase3阳性表达的灰度值与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的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DC的Caspase3阳性表达灰度值均高于TC、VMC和VCEC, TC的Caspase3灰度值最小,即TC凋亡率最高,其次VMC、VCEC,DC凋亡率最低;TC与VMC、VMC与VCEC的Caspase3阳性表达的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 Caspase3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与TC、VMC和VCEC的积分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的Caspase3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TC、VMC和VCEC; TC Caspase3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与DC、VMC和VCEC的积分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的Caspase3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DC、VMC和VCEC,即TC凋亡率最高,其次VMC、VCEC,DC凋亡率最低:VMC与VCEC的Caspase3阳性表达的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胎盘细胞Caspase3IHC灰度值低于未发生转运组的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1);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胎盘细胞Caspase3IHC积分光密度值高于未发生转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0)。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各层细胞Caspase3IHC灰度值均低于未发生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0;t=2.75,P=0.01;t=2.04,P=0.04;t=2.23,P=0.03);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各层细胞Caspase3IHC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未发生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0;t=2.95,P=0.00;t=2.72,P=0.01;t=2.65,P=0.01)。(7)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宫内感染组的胎盘细胞Caspase3IHC灰度值低于非宫内感染组,积分光密度值高于非宫内感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P=0.31;t=1.04,P=0.30)。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宫内感染组的胎盘细胞Caspase3IHC灰度值低于非宫内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P=0.06);积分光密度值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3)。(8)新生儿外周血PBMC HBV DNA阳性组的胎盘蜕膜细胞(DC)、绒毛间质细胞(VMC)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的Caspase3IHC灰度值均低于阴性组,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P=0.12;t=1.48,P=0.14;t=1.18,P=0.24;t=1.62,P=0.11;t=0.67,P=0.50;t=0.89,P=0.38);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组的胎盘滋养层细胞(TC)的Caspase31HC灰度值低于阴性组,积分光密度值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1;t=2.33,P=0.02)。(9)胎盘组织Caspase3mRNAACt值(CtCaspase3/CtGAPDH值)与胎盘组织凋亡指数(AI)、Caspase3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iod)均呈负相关(r=-0.66,P=0.00;r=-0.18,P=0.03),与胎盘组织Caspase3免疫组化灰度值(gray)量止相关(r=0.23,P=0.00)。(10)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胎盘组织Caspase3mRNA的△Ct值(CtCaspase3/CtGAPDH值)低于未发生转运组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0)。(11)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宫内感染组的胎盘组织Caspase3mRNA的ACt值(CtCaspase3/CtGAPDH值)低于非宫内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66)。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宫内感染组的胎盘组织Caspase3mRNA的△Ct值(CtCaspase3/CtGAPDH值)低于非宫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2)。4.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1)母-胎细胞转运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PBMC HBV DNA、胎盘蜕膜细胞Caspase3蛋白水平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被引入回归方程,OR值及95%CI分别为:14.60(5.61-38.00)、1.13(1.01-1.27)及4.09(1.898.85),且它们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OR95%CI不包括1)。(2)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PBMC HBV DNA、PBMC母-胎转运被引入回归方程,OR值及95%CI分别为:41.21(11.13-152.64)、17.09(4.91-59.56),且两因素间存在协同交互作用(P值<0.05,OR95%CI不包括1)。(3)新生儿PBMC HBV cccDNA阳性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PBMC HBV cccDNA阳性和胎盘凋亡指数被引入回归方程,OR值及95%CI分别为:40.87(9.63-173.41)和0.21(0.07-0.62),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值<0.05,OR95%Cl不包括1)。(4)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进行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HBeAg阳性、分娩方式、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和孕妇年龄被引入回归方程,OR值及95%CI分别为:3.42(1.28-9.12)、0.33(0.12-0.95)、2.14(1.14-4.04)和0.87(0.77-0.99),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除分娩方式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两因素、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和孕妇年龄两因素间均无交互作用外(P值均>0.05,OR95%CI不包括1),其它两因素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OR95%CI不包括1);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进行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PBMC母-胎转运、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被引入回归方程,OR值及95%CI分别为:6.95(2.71-17.82)、5.82(1.95-17.36)和2.56(1.33-4.9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OR95%CI不包括1)。5.胎盘细胞凋亡在感染HBV的PBMC母-胎转运中的作用(1)86例新生儿PBMC中检出20例HBsAg阳性者,阳性率为23.3%(20/86),即23.3%的新生儿发生PBMC HBV感染;31例GST阳性者,阳性率为36.0%(31/86),即36.0%的母儿发生了PBMC母-胎转运;HBsAg、GST共存者13例,阳性率为15.12%(13/86),即15.12%的母儿发生了感染HBV的PBMC转运;发生PBMC转运者中有41.94%(13/31)发生了感染HBV的PBMC转运。(2)发生PBMC转运的新生儿发生PBMC HBsAg阳性的危险性是未发生PBMC转运的新生儿的4.952,有统计学意义(x2=9.477,P=0.002)。(3)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未发生转运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2);且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凋亡率高与PBMC转运相关(t=2.75,P=-0.01)。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Caspase3蛋白的表达高于未发生转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82;t=0.98,P=0.33)。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Caspase3mRNA的表达低于未发生转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P=0.12)。进一步分析胎盘细胞凋亡与感染HBV的PBMC转运的关系,但未显示感染HBV的PBMC转运与胎盘细胞凋亡率高及胎盘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关。(4)新生儿PBMC HBsAg阳性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低于阴性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4)。新生儿PBMC HBsAg阳性组的胎盘Caspase3蛋白的表达略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P=0.99;t=0.07,P=0.95)。胎盘Caspase3mRNA的表达与新生儿PBMC HBsAg阳性亦无关(t=0.22,P=0.83)。6.胎盘细胞凋亡在PBMC转运机制中作用的体外研究(1)5×106copies/ml的HBV阳性血清刺激PBMC,共培养12h,24h和48hPBMC的细胞数不断增加,共培养72h左右,细胞数减少。与HBV血.清共培养48h的PBMC发生HBV感染,而清洗细胞的洗液中未检测出HBV DNA。(2)在1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模型中Bewo细胞被染上了绿色荧光提示感染HBV的PBMC与Bewo发生了融合。以8μmn孔径的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迁移试验,下室中检测到标有绿色荧光的PBMC。(3) Bewo与HBV血清和感染HBV的PBMC共培养0h、12h、24h、48h,Bewo+HBV感染组和Bewo+感染HBV的PBMC共培养组的早期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共培养Oh、12h,Bewo+HBV感染组和Bewo+感染HBV的PBMC共培养组,Bewo总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共培养24h、48h,Bewo+HBV感染组总凋亡率与同期的对照组和Bewo+感染HBV的PBMC共培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进行比较,各组中不同时间点的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到48h时HBV感染组总凋亡率达到最高。(4)感染HBV的PBMC与Bewo共培养组不同的时间点Bewo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8.114,P=0.002),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后,除12h与0hCaspase3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24h和48h组中,随着时间的延长Caspase3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5)感染HBV的PBMC与Bewo细胞共培养48h时,收集下室的PBMC,其HBV DNA拷贝数为(2.565±0.361)×103copies/ml,同时,在此时间点HBV cccDNA的拷贝数为(1.3550±2.473)×103copies/ml,按判断标准HBV DNA拷贝数≥103copies/ml为阳性,HBVcccDNA拷贝数≥102copies/ml为阳性提示此时间点下室中的PBMC发生感染,且HBV发生复制。结论1.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及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指标,即若将新生儿PBMC HBV DNA引入作为宫内感染的判定指标,PBMC母-胎转运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有关。2.胎盘HBsAg阳性与新生儿血清HBsAg有关,而与宫内感染无关。3.胎盘各层细胞均发生凋亡,以滋养层细胞凋亡为主。胎盘细胞凋亡增加与PBMC母-胎转运有关。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胎盘细胞凋亡与宫内感染无关。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胎盘细胞凋亡则与宫内感染有关。滋养层细胞凋亡与新生儿PBMC HBV DNA有关。4.孕妇PBMC HBV DNA、胎盘蜕膜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是母-胎细胞转运的危险因素;孕妇PBMC HBV DNA、PBMC母-胎转运是新生儿PBMC HBVDNA阳性的危险因素;孕妇PBMC HBV cccDNA阳性是新生儿PBMC HBV cccDNA阳性的危险因素,胎盘凋亡指数是新生儿PBMC HBV cccDNA的保护因素;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进行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HBeAg阳性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是危险因素,而剖宫产和孕妇年龄是保护因素;将新生儿血清HBsAg、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任一项阳性作为判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标准进行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PBMC母-胎转运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是危险因素。5.以检测PBMC中HBsAg作为PBMC HBV感染的指标时,未显示感染HBV的PBMC转运与胎盘细胞凋亡有关。PBMC母-胎转运与新生儿PBMC HBsAg有关。胎盘细胞凋亡与新生儿PBMC HBsAg无关。6.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可作为HBV宫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之一。PBMC可以作为HBV的载体从母体转运至胎儿血循环造成胎儿感染,PBMC母-胎转运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另一条感染途径。7.体外模拟胎盘屏障研究胎盘细胞凋亡和感染HBV的PBMC转运的关系,结果显示胎盘凋亡率与感染HBV的PBMC的迁移率正相关,且感染HBV的PBMC转运至Transwell下室后,可感染下室的PBMC,推论若感染HBV的母亲PBMC转运至胎儿血循环会造成胎儿PBMC HBV感染。

二、HB_sAg阴性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B_sAg阴性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猪肠道冠状病毒细胞受体及毒力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课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猪肠道冠状病毒流行情况
    2 冠状病毒病原学
    3 冠状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临床样品采集
        1.1.2 细胞
        1.1.3 试剂及抗体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主要培养基配制
        1.2.2 腹泻样品处理
        1.2.3 腹泻样品病毒RNA提取
        1.2.4 腹泻样品腹泻病毒核酸检测
        1.2.5 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2.6 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克隆
        1.2.7 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2 结果
        2.1 腹泻样品中猪肠道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2 PDCoV病毒的细胞分离
        2.3 病毒全长基因组分段扩增及克隆
        2.4 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2.5 病毒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2.6 PDCoV ZJU3毒株全基因组水平重组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病毒入侵细胞受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与细胞
        1.1.2 抗体
        1.1.3 试剂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材料
        1.2.1 质粒构建
        1.2.2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1.2.3 免疫共沉淀(Co-IP)
        1.2.4 斑点杂交实验
        1.2.5 蛋白表达纯化
        1.2.6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1.2.7 流式细胞分析
        2 结果
        2.1 蛋白表达与纯化
        2.2 PDCoV S1蛋白与猪源易感细胞表面结合情况
        2.3 不同细胞表达pAPN情况鉴定
        2.4 S1蛋白与pAPN蛋白体内外结合情况验证
        2.5 可溶性pAPN蛋白抑制S1蛋白与表达pAPN蛋白的细胞结合
        2.6 外源性表达pAPN蛋白介导PDCoV对非易感细胞的入侵
        2.7 可溶性pAPN对PDCoV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2.8 PDCoV感染Vero-pAPN细胞病毒增殖情况检测
        2.9 PDCoV感染Vero-pAPN细胞子代病毒感染能力验证
        2.10 易感细胞pAPN蛋白敲低抑制PDCoV感染
        2.11 pAPN敲除后不能完全抑制PDCoV感染
        3 讨论
    第三章 猪丁型冠状病毒反向遗传系统建立尝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和病毒
        1.1.2 载体及菌株
        1.1.3 抗体与试剂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溶液配制
        1.2.2 病毒核酸抽提
        1.2.3 RNA反转录
        1.2.4 PCR引物设计与片段扩增
        1.2.5 PDCoV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构建
        1.2.6 PDCoV全长基因组克隆重组质粒提取
        1.2.7 PDCoV全长基因组克隆重组质粒鉴定
        1.2.8 PDCoV全基因组克隆质粒大量制备
        1.2.9 PDCoV全基因组克隆质粒转染
        1.2.10 PDCoV全基因组质粒转染验证
        2 结果
        2.1 成功扩增涵盖PDCoV全基因组的15个片段
        2.2 成功构建PDCoV全基因组cDNA克隆
        2.3 PDCoV全基因组cDNA克隆细胞拯救
        3 讨论
    第四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及细胞
        1.1.2 载体及菌株
        1.1.3 相关抗体
        1.1.4 试剂
        1.1.5 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溶液配制
        1.2.2 RNA提取
        1.2.3 逆转录
        1.2.4 引物设计
        1.2.5 PCR扩增
        1.2.6 PEDV感染性克隆构建
        1.2.7 PEDV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PCR鉴定
        1.2.8 PEDV病毒拯救
        1.2.9 PEDV病毒的免疫荧光检测
        1.2.10 PEDV病毒TCID_(50)测定
        1.2.11 PEDV病毒空斑实验
        1.2.12 动物实验分组
        1.2.13 攻毒后仔猪腹泻状态评分
        1.2.14 粪拭子采集与样品处理
        1.2.15 粪便样品中PEDV核酸拷贝数检测
        1.2.16 仔猪肠道组织样品处理及分析
        2 结果
        2.1 PEDV-G2全长感染性克隆构建
        2.2 rPEDV-G2病毒拯救与鉴定
        2.3 荧光标记病毒的构建拯救与鉴定
        2.4 拯救亲本毒与GFP标记病毒仔猪攻毒致病性研究
        2.5 分泌型荧光素酶标记病毒构建与拯救
        2.6 基因Ⅱ型PEDV S基因及ORF3基因修饰毒构建
        2.7 基因修饰毒致病性实验
        2.8 嵌合型重组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3 讨论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猪丁型冠状病毒N蛋白抑制猪RLR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冠状病毒简介
        1.1.1 冠状病毒的分类
        1.1.2 冠状病毒的危害
        1.1.3 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复制
    1.2 猪丁型冠状病毒研究进展
        1.2.1 PDCoV的发现及流行特征
        1.2.2 PDCoV基因组结构及遗传多样性
        1.2.3 PDCoV防控概述
    1.3 先天免疫系统概述
        1.3.1 模式识别受体
        1.3.2 RIG-I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
        1.3.3 TLRs信号通路
        1.3.4 NLRs信号通路
        1.3.5 DNA受体信号通路
        1.3.6 IFN信号通路
    1.4 冠状病毒调控宿主先天免疫应答
        1.4.1 病毒逃逸宿主先天免疫应答的机制
        1.4.2 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干扰先天免疫应答的机制
        1.4.3 冠状病毒结构蛋白干扰宿主先天免疫应答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PDCoV上海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0 细胞、毒株、菌株及临床腹泻样品
        2.2.1 主要试剂及抗体
        2.2.2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2.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4 细胞、病毒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2.5 PDCoV结构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2.6 PDCoV分离及培养
        2.2.7 PDCoV细胞嗜性试验
        2.2.8 PDCoV病毒滴度测定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验
        2.2.10 Western blot检测PDCoV复制水平
        2.2.11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2.2.12 PDCoV病毒颗粒的透射电镜观察
        2.2.13 PDCoV结构蛋白免疫小鼠及ELISA试验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PDCoV上海毒株的分离
        2.3.2 PDCoV上海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2.3.3 PDCoV上海毒株的进化树构建及分析
        2.3.4 PDCoV上海毒株的变异及重组分析
        2.3.5 PDCoV结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3.6 PDCoV细胞嗜性的探究
    2.4 讨论
        2.4.1 PDCoV分离株存在地区差异性
        2.4.2 PDCoV具有感染多物种细胞的潜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DCoV N蛋白抑制猪RIG-I激活的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细胞、毒株及菌株
        3.2.2 主要试剂及抗体
        3.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4 主要生物学分析软件
        3.2.5 PCR引物设计及载体构建
        3.2.6 PDCoV、VSV-GFP培养
        3.2.7 细胞转染
        3.2.8 VSV-GFP感染恢复试验
        3.2.9 q RT-PCR检测猪基因转录水平
        3.2.10 Western blot及 Co-IP试验
        3.2.11 激光共聚焦检测
        3.2.12 RNA结合实验
        3.2.13 统计学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PDCoV感染抑制猪I型干扰素的表达
        3.3.2 PDCoV结构蛋白对猪IFN-β和 NF-κB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3.3.3 PDCoV M/E/N蛋白对猪RLR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3.3.4 PDCoV N蛋白互作蛋白的筛选
        3.3.5 PDCoV N蛋白N端区域是结合猪RIG-I的关键区域
        3.3.6 PDCoV N蛋白影响猪RIG-I与 ds RNA的结合
        3.3.7 PDCoV N蛋白抑制猪RIG-I的泛素化修饰
        3.3.8 PDCoV N蛋白不与猪TRIM25和Riplet相互作用
        3.3.9 PDCoV N蛋白抑制猪 Riplet诱导的猪 RIG-I K63 连接的多聚泛素化
        3.3.10 PDCoV N蛋白与猪 Riplet竞争性结合猪 RIG-I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DCoV N蛋白物种特异性降解猪IRF7 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细胞、毒株及菌株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3 主要生物学分析软件
        4.2.4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4.2.5 PCR引物设计及载体构建
        4.2.6 点突变的引物设计及载体构建
        4.2.7 细胞转染试验
        4.2.8 qRT-PCR检测试验
        4.2.9 细胞病毒感染试验
        4.2.10 Western blot及 Co-IP实验
        4.2.11 激光共聚焦试验
        4.2.12 统计学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PDCoV N蛋白与poIRF7 相互作用
        4.3.2 PDCoV N蛋白与IRF7 相互作用具有物种特异性
        4.3.3 PDCoV N蛋白抑制poIRF7 诱导的猪I型干扰素的表达
        4.3.4 PDCoV N蛋白表达促进poIRF7 的降解
        4.3.5 PDCoV N蛋白促进猪IRF7 的泛素化修饰
        4.3.6 猪IRF7 K359 位是PDCoV N蛋白影响的关键位点
        4.3.7 筛选调控猪IRF7 泛素化降解的E3 泛素化连接酶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DCoV结构蛋白组装VLP的策略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细胞、毒株和菌株
        5.2.2 PCR引物设计及载体构建
        5.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5.2.4 PCR引物设计及重组载体构建
        5.2.5 重组杆状质粒的提取
        5.2.6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细胞转染试验
        5.2.7 重组杆状病毒的复制
        5.2.8 Western blot及免疫斑点试验
        5.2.9 间接免疫荧光
        5.2.10 PDCoV病毒样颗粒的透射电镜观察
        5.2.11 PDCoV VLP免疫小鼠及ELISA试验
        5.2.12 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构建
        5.3.2 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
        5.3.3 PDCoV VLP的组装
        5.3.4 PDCoV VLP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全文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3)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复发再治疗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治疗48周时两组E抗原阳性患者疗效情况
    2.2治疗48周时两组E抗原阴性患者疗效情况
    2.3 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2.4 治疗48周后治疗组内E抗原阴性和阳性患者疗效情况
    2.7 安全性分析
    2.8 其他
3 讨论

(4)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替诺福韦及替比夫定对贵州地区高风险乙肝孕妇孕期HBV病毒及免疫功能影响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治疗方案
        1.3 资料收集
        1.4 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孕妇基本资料
        2.2 干预组用TDF或LDT前肝功能及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及HBVRNA,基因型对比
        2.3 自孕24-28周用替诺福韦或者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效果判断
        2.4 不同基因型的HBVDNA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变化趋势
        2.5 不同基因型的HBVRNA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变化趋势
        2.6 孕期免疫功能变化
    3.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对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的临床结局观察
    前言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阻断措施
        1.3 资料收集
        1.4 诊断标准
        1.5 检测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分娩前干预组及非干预组HBV孕妇基本资料产后新生儿情况
        2.2 未干预组与干预组所分娩的婴幼儿HBV母婴传播感染比较
        2.3 未干预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所分娩的婴幼儿畸形率及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HBsAb)比较
    3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探索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前言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胎儿游离DNA和乙肝病毒DNA的提取
        2.2 胎儿游离DNA和乙肝病毒DNA测序
        2.3 乙肝母婴传播产前预测模型
        2.4 母婴垂直传播的HBV基因型及基因序列测定及其同源性判断
    3. 讨论
    小结
总结及展望
    1.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宿主基因多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博士在读期间主持课题
博士在读期间所获科研奖励
英文缩略语
致谢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对比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简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青少年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7)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五部分 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六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OBI的定义
2 OBI的血清学模式
3 OBI的发生机制
4 OBI的传播方式
    4.1 OBI通过输血传播
    4.2 器官移植传播
    4.3 垂直传播
5 OBI的流行性
    5.1 OBI在献血者和健康人群中的流行性
    5.2 OBI在HCV感染者中的流行性
    5.3 OBI在HIV感染者中的流行性
    5.4 OBI在HIV-HCV共感染者中的流行性
6 问题和展望

(9)HBcAb滴度评定乙肝病毒感染和病毒复制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2.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BsAg及HBV DNA检测情况
    2.2 不同HBcAb滴度下的HBsAg检出情况
    2.3 不同HBcAb滴度下的HBV DNA检出情况
3 讨论

(10)胎盘细胞凋亡在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胎盘细胞凋亡在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机制中作用的人群研究
    第一章 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与孕妇HBV感染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标本采集与制备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的HUM GSTM1、ACE基因多态性的检出情况
        2.3 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结果
        2.4 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
        2.5 HBsAg阳性孕妇HBV感染状态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6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7 HBsAg阳性孕妇PBMC HBV DNA及cccDNA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8 PBMC母-胎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2.9 母亲、新生儿血清/PBMC HBV DNA分布情况
        3 讨论
    第二章 胎盘HBV感染与HBsAg阳性孕妇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标本采集与制备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均衡性检验
        2.3 胎盘HBV感染情况
        2.4 胎盘HBV感染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5 胎盘HBV感染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3 讨论
    第三章 胎盘细胞凋亡与HBsAg阳性孕妇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一、胎盘细胞凋亡与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Tunel法检测胎盘组织凋亡情况
        2.2 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细胞凋亡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3 胎盘HBV感染与胎盘细胞细胞凋亡的关系
        2.4 胎盘细胞凋亡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2.5 胎盘各层细胞凋亡与新生儿PBMC HBV感染的关系
        3 讨论
        二、胎盘Caspase3蛋白与PBMC母-胎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胎盘组织Caspase3蛋白检测结果
        2.2 胎盘组织凋亡指数与Caspase3蛋白相关性分析
        2.3 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细胞Caspase3蛋白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4 胎盘HBV感染与胎盘细胞Caspase3蛋白的关系
        2.5 胎盘组织Caspase3蛋白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2.6 胎盘各层细胞Caspase3蛋白与新生儿PBMC HBV感染的关系
        3 讨论
        三、胎盘Caspase3 mRNA与PBMC母-胎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胎盘组织Caspase3 mRNA检测结果
        2.2 胎盘组织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与Caspase3 mRNA的相关性分析
        2.3 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细胞Caspase3 mRNA与PBMC母-胎转运的关系
        2.4 胎盘HBV感染与胎盘细胞Caspase3mRNA的关系
        2.5 胎盘组织Caspase3 mRNA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2.6 胎盘组织Caspase3 mRNA与新生儿PBMC HBV cccDNA的关系
        3 讨论
    第四章 母-胎细胞转运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母-胎细胞转运危险因素的分析
        2.2 新生儿PBMC HBV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2.3 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胎盘细胞凋亡在感染HBV的PBMC母-胎转运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均衡性检验
        2.3 PBMC HBsAg及GST分布的情况
        2.4 PBMC转运与新生儿PBMC HBsAg阳性的关系
        2.5 胎盘HBV感染与PBMC转运及新生儿PBMC HBsAg阳性的关系
        2.6 胎盘细胞凋亡与PBMC转运及感染HBV的PBMC转运的关系
        2.7 胎盘细胞凋亡与新生儿PBMC HBsAg阳性的关系
        3 讨论
第二部分 胎盘细胞凋亡在PBMC转运机制中作用的体外研究
    第一章 Bewo细胞与PBMC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细胞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细胞生长曲线
        2.2 体外HBV感染PBMC的情况
        2.3 Transwell小室观察PBMC细胞迁移情况
        3 讨论
    第二章 胎盘细胞凋亡在感染HBV的PBMC转运中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Bewo细胞的凋亡
        2.2 Bewo细胞凋亡率与PBMC迁移率的相关性分析
        2.3 感染HBV的PBMC与Bewo共培养时Bewo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
        2.4 感染HBV的PBMC与Bewo共培养Transwell下室中PBMC HBV感染情况
        3 讨论
全文小结
本文研究特色
参考文献
综述 HBV宫内感染中母-胎PBMC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HB_sAg阴性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猪肠道冠状病毒细胞受体及毒力因子研究[D]. 王斌. 浙江大学, 2020
  • [2]猪丁型冠状病毒N蛋白抑制猪RLR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D]. 纪立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3]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复发再治疗的观察[J]. 付小义,金娴,徐晓婧,李莉,彭雁忠. 中国热带医学, 2019(09)
  • [4]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D]. 张宝芳. 苏州大学, 2019(04)
  •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D]. 尚晋.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4)
  • [6]青少年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D]. 王莹.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3)
  • [7]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D]. 张磊. 武汉大学, 2013(05)
  • [8]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 刘丽,王明民,赵林. 疑难病杂志, 2013(07)
  • [9]HBcAb滴度评定乙肝病毒感染和病毒复制的临床应用及意义[J]. 尹乃宁,张卫,孙宏勋. 山东医药, 2013(17)
  • [10]胎盘细胞凋亡在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机制中的作用[D]. 魏俊妮. 山西医科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HB_sAg阴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