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一、“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程晨[1](2021)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经济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他常被看作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局部均衡的静态范式受到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极大推崇。不过,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大量涉及演化、动态范式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这些内容虽然受到以均衡理论为框架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冷落,但其中却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解一个真实、复杂的马歇尔的必经之路。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歇尔凭借他的名言——“经济学的目标(mecca)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中包含的生物学隐喻,被一些演化经济学家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但是,对他的评价大多止于他对生物学和经济学学科融合的推崇,一旦涉及具体的理论内容,往往还是将他的思想与新古典理论的静态性与均衡性相联系,马歇尔也因此招致了对他的“不彻底”的演化思想的非议。对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本身来说,无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冷落,还是新兴经济学分支的部分解读,都不免是一种从已有框架或理论出发的后视之见或评价。这些评价或许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从现有的各个理论框架出发,那些“不重要”或“不正确”的内容恰恰可能是理解真实马歇尔的关键部分。只有立足于他的时代与背景,了解他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发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的经济体系与理论建构,对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不是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或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体系,而是从马歇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出发,考察马歇尔演化认知的思想源泉,从而发掘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学原理》(1890)之外,还包括马歇尔早期与夫人合着的《产业经济学》(1879)、晚期的主要着作《产业与贸易》(1919),另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马歇尔在不同阶段的文章、演讲与通信。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章或演讲主要包括:《机器》(Ye Machine,1868)、《论工人阶级的未来》(The Future of Working Classes,1873)、《分配与交换》(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1898)、《经济骑士精神的社会可能性》(The Social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Chivalry,1907),1875年马歇尔从美国回国后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美国产业的一些特征”,1885年担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就职演说“论经济学现状”等。本文首先从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生物学说、历史主义、人道主义四个方面,考察了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源泉。他与亚当·斯密一样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他同约翰·穆勒一样,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充满了同情。在剑桥大学浓厚的道德哲学的学术氛围中,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但由于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他逐渐放弃了精神科学的研究,转而致力于钻研政治经济学。19世纪生物进化学说、有机体论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马歇尔对演化的认识。他用进化概念来说明人的可变性,其重点不是放在人的物种进化上,而是着重于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经济过程连续性、动态性的认识。马歇尔逐渐认识到,人类所处的某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时刻的产物。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定义、对经济理论“相对性”的强调、对整体主义的部分认同,以及他所接受的人性演化的观点,都一定程度上来自历史学派的细心分析。马歇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幼年学习经历,他所看到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以及他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加上上述来自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进化论的、历史主义的思想一起,共同形成了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问题——贫困是否必然。正是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使得马歇尔执着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他渴望抛弃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阶级未来可能性的悲观结论,他用渐进演化的思想取代了悲观的社会静止论。接着,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第一,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中的人性基础,即他对人本身的可演化性的说明。马歇尔致力于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固定的、外生的人性预设,建立内生的、可演化的人性模型,这是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贫困是贯穿马歇尔职业生涯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贫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人性中的某些固定要素。他始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这在他早期的心理学文章中已经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在早期心理学文章“Ye Machine”(1868)中,他构造了一个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人类心智模型,探究了外部环境与机器内部互相作用与演化的过程,以及通过自由教育与道德教育扩展机器力量的可能性。接着,他从早期心理学中的演化人性,转而对经济学中的人性进行思考。他用“正常”这一概念工具来构建经济学中的人性模型,人的“正常”动机与具体的情景(时间、地点、主体)相联系,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变化的,“正常”结果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人是内生于经济变化过程之中的,人的可演化、可发展的前提便是,他不可能是所谓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而是“有血有肉”(a man of flesh and blood)的人。第二,马歇尔专注于研究经济演化过程中的报酬递增,并认为人与组织的演化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他将人类看作是抵抗自然界报酬递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希望、自由、变化能够给人带来的“活力”,“用进废退”意味着才能可以因使用而得到增加,而人类本身就可以因为喜爱发展才能而发展才能,这促使马歇尔坚信人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源泉。马歇尔对劳动力的描述,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可以为了自身卓越而追求“更高的能力”,拓展新的活动,因此养成一系列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更好的生育观)与优良品质。这种对人的生产效率的强调,构成了一个以追求“更高的才能”为基础的正向反馈机制。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是有机体论对马歇尔影响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演化的过程,知识被创造与组织起来,不断在个别企业内外流动,成为新的知识的基础,这是马歇尔对创新积累性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还强调了人在组织演化中承担的新责任与新角色,这意味着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活动的产生。这种能力不仅有组织分工所赋予人类的新角色,还包括企业家创造性的活动,马歇尔认为后者的创造往往能够持续几代地发挥难以估计的价值。他还对包括企业家的骑士精神在内的经济骑士精神进行了强调,体现了马歇尔对经济演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发展的追求。第三,基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的理想目标,以及他认为自然自由的演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认为国家行为或政府行动有其必要性。他对社会秩序与政治行动的讨论更像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而不是建构某种政治理论的理论家。马歇尔指出,自由放任学说带来了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流行意识,既成事实的贫困造成了一种自动的恶性循环,维持效率所需的第三类物质需求(新鲜空气、阳光、自然风光)难以依靠个人实现,因此,在经济演化过程中,国家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政府行动比个人努力更加有效。他主张针对三类不同的人群(社会渣滓、技术性工人、上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与责任感,以实现阶层的跃升。马歇尔将更高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性与道德的发展之上,他对于经济骑士精神的强调,都来源于这种道德与责任的发展。他指出,社会制度应与人性相适应,它有时可以稍稍超出一些人性,以激发人的更高发展,但这种超出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社会倾覆。总之,他认同穆勒在论社会主义的残篇中的观点,即社会改革家提出的一切计划,不能因其名称而得到区别对待,应该以坦率的态度对它们进行审查,不应预先认为它是荒谬的。最后,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马歇尔思想中的动态、演化的范式进行了说明,这一动态范式源自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历史与时间的认识。马歇尔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分析的内容,他从未将历史方法排除出经济学研究框架,相反,他认为不存在与历史情境无关的普适性经济理论。围绕真实世界展开的经济学应当欢迎任何有建设性的研究工具。马歇尔对历史方法的认同,本质上是其演化原则的体现。马歇尔对演化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长期问题,他很早就意识到,经济研究中的时间因素是一大难题。他强调要在具体经济问题中,用经济力量的“运作”(社会)时间来界定研究的边界,同时还需考虑时间与经济主体、地点之间的联系。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经济过程也是如此,静态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精致而简洁,但是其局限性是致命的,它会使经济学逐渐失去解释力。静态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更高级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阶段的辅助工具。在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所面临的解释性困境中,这些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来源、他围绕经济演化过程所开展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方法论问题,笔者试图展现与“新古典代表人物”这一形象极为不同的马歇尔思想图景,这种对经济演化的过程与未来的思考,与他对人类本身的演化发展的思考紧密相连,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但却是全面理解马歇尔思想的关键。

宋宇,董一一[2](2021)在《新经济发展给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带来的挑战及变革》文中指出新经济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多元特征和动态发展的综合性概念,新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运行新变化给传统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政策目标、调控思维、调控模式和政策工具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供给创新、需求变化及其互动的视角,以新产品生产为切入点,对"传统经济"与"新经济"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新经济带来的主要变化及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主要经济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以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更加注意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防范,注重就业稳定和就业质量提升,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作用方式和工具,构建科学、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

任保平,豆渊博[3](2021)在《近年来国内关于新经济研究的文献述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高质量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对我国新经济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了目前我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新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

洪永淼[4](2021)在《“新文科”和经济学科建设》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代呼唤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学应该采取科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包括文理学科交叉和经济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国际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建设的一大课题,需要推动国际交流,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重视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优化更新和跨学科知识的训练,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道德情操与人文情怀、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汪和建[5](2021)在《再思“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决定着经济学和社会学对各自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界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第一种认知模式即完全分离观经过社会经济学的反动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经济社会学的挑战已基本终结。第二种认知模式即两种反向的完全嵌入观会使社会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皆陷入方法论帝国主义及其悖论之中。第三种认知模式即有限嵌入观则可引导经济社会学及相关学科对其研究领域及与之匹配的研究方法做出界定,从而支持经济社会学的转向发展。

祁大为[6](2019)在《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规定性研究思路与经济学实际研究不适用的问题,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研究趋势逐渐形成。其中经济学隐喻的解释属性和说明等功能被研究者们逐渐阐发出来,因此,本文在对经济学隐喻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研究面临的现实难题,探讨了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问题,并在论证中通过引入语境论的分析框架,使得经济学隐喻面对变动不居的经济世界具备了良好的透视力和解释力。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体系性的论述和结束语七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以经济学实证研究局限性的成因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早期研究的关注点、研究目标、理论困境,进而展开了多元化研究趋势下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由于多元化研究的深入,隐喻的功能属性及其研究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就此展开了本文如何考察经济学隐喻的整体介绍。导言包含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思路、创新之处四部分内容,并在上述内容中对本文的写作意图、研究目标、论证内容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一章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隐喻趋势”。第一章从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发展趋势中的修辞学和批判实在论两个典型研究方向入手,分别阐述了两种研究方案的哲学立场、基本观点和理论诉求,并进一步总结并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进程中“三种诉求”各自的优缺点。借助于“多元化发展”已有的理论成果,尤其是经济学隐喻方面的已有成果,将隐喻的解决方案引入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并初步论证了经济学与隐喻的互动关系、隐喻对经济学研究可能的贡献、隐喻介入经济学方法论的必然性等问题。第二章为“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隐喻”。这一章以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研究对规定性研究方案的批判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需要隐喻分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隐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隐喻在经济学中的运作机制。由此,论证了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行性以及意义。第三章为“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本质”。这一章以困扰经济学研究的不确定性问题作为切入点,结合经济学的认识论原则,阐述了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特征及其在化解不确定性问题的特有优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隐喻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认识论功能和认识论意义。第四章为“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这一章以“经济学研究与现实世界相脱离这一现状”作为切入点,论证了经济学隐喻在概念化未知经济实体和机制上的特殊作用。通过讨论经济学隐喻的指称、表征以及隐喻重要载体模型的实在性问题,说明了经济学隐喻不仅具有方法论和认识论价值,而且还深深扎根于实在性之中。第五章为“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随着“多元化”研究的深入,已有的哲学来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学和经济学哲学研究的需要。前文已经论证,经济学隐喻是具备了方法论、认识论和实在论特征的学术体系,那么它能否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实践,其可行性在哪里,进一步说这种实践可行性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就成了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本章分别从语言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三个维度论证了经济学隐喻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结束语讨论的是经济学隐喻的语境化研究趋势。由于语境的解释性功能与经济学隐喻实践价值的可获得性取得了共鸣,还由于经济学隐喻和语境的更新,其内在精神都指向了使用的意义而不是寻求知识的确定性,因此在这一部分首先论证了语境框架下经济学隐喻的实践价值。另外,隐喻的语境研究已是隐喻社会化的研究趋势之一,隐喻的描述、隐喻知识的成立、意义的获取都离不开语境框架下的解释,所以在结束语中重点对经济学隐喻的语境化研究趋势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

吴真如[7](2019)在《经济复杂度与中国产业升级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借助融入全球化取得了被誉为“中国奇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但是近期世界经济正面临深刻调整,由美国引发并不断升级的贸易等多领域摩擦引发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担忧。主要焦点集中在外部环境的重大深刻变化可能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发展质量产生深远影响。201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经济主题政治局会议上指出,2019年的经济工作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其意义何等深刻。目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这也是决定中国是否能跨过潜在“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在外部条件变化下的经济增长动力、产业升级方向与产业政策制定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新的理论提供支持,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的问题所在。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向产业高端攀升时能准确识别各类产业和产品的潜在收益,对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但传统产业升级理论主要问题有二。一是以Gereffi等(1999)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理论(Global Value Chain,GVC)视野下的产业升级主要适应于产业内升级,即认为产业升级过程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不断攀升的过程。这在Humphrey和Schmitz(2000)定义的四种产业升级的类型,即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中属于前三种,属于产业内升级或称为垂直升级(vertical shift),这是一种微观视角或企业视角。但当产业结构要求一种“产业网络视角”时,传统的GVC理论较难以适用。此时需要一种能将“产业链”拓展至“产业网”的新方法,而这正属于第四种产业升级的类型,即跨产业升级视角。同时这也属于宏观视角,即指公司一国生产的产品向全球产业网络高端攀升,代表其拥有的能力向复杂和高端延伸,这种转型升级的角度可以被视为水平升级(horizontal shift),更符合宏观结构性改革的本意,也更适于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内涵。二是传统产业升级理论的同质性假设在解决产品异质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Romer的继承者如Grossman和Helpman(1991)以及Aghion和Howitt(1998)等基于同质性的Dixit-Stiglitz(1977)生产函数建立了质量阶梯理论,假设了完全同质化的产品空间,即现有产品与新产品间的距离仅由开发新产品的固定成本所决定,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无关。该假设显然没有考虑到国际分工带来的比较优势,尤其是Balassa(1965)提出的能衡量一国某产品国际出口地位的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这影响了产业升级理论的解释力和现实指导力,而这恰恰对中国的现实情况非常重要。从产业链到产业网的突破,要求一种异质性网络理论作为底层基础,而无标度网络理论(Scale Free Network)正为此提供了合适的理论支撑。无标度网络理论对传统随机网络理论的突破在于对异质性的刻画,被产品空间(Product Space)理论采用后,用产业网络的理论视角揭示了新发展观的内涵:如何在全球生产网络中,通过能力和技术积累改善本国所处的位置。产业升级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链意义上的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而是向产品网络中更“密集”的区域跃迁,重点体现在对高通量中心节点的占有上。“密集”区域和高通量中心节点的经济内涵是该区域的产品具有更丰富的技术能力储备,对发展具有更强的带动性,因此对新时代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的产品空间理论即在这种宏观视角下指出,产业升级不是垂直地停留在同一产品上,而是水平地创新和拓展新产品,并拥有更多生产这些新产品背后的能力。一国拥有越多的产品或能力后,产品或能力结合所带来的多样性大幅上升,这种多样性积累进一步决定了未来产品复杂化的潜力,成为国家能力池或能力储备的基础。产品空间理论的建立者哈佛大学教授Ricardo Hausmann和Dani Rodrik与麻省理工大学教授Cesar Hidalgo共同提出产品空间理论以来一直引领着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变革,也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中产生了广泛的实际影响。其利用了全球出口数据的方法为产业政策制定者提供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能力定位,同时通过异质性网络为描述为产品间距离提供可视化参考。本文可能的理论贡献有三,一是补充了国内研究视角上的空白点。产品空间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异质性复杂网络理论、认知科学、学习理论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复杂网络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的突破带来了经济学的发展与突破。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默(Paul Romer)曾评价“任何对经济学的未来数学理论有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Hidalgo的书”。而国内现有文献尚未注意到这样的关联,这阻碍了国内研究者在理论变革的策源地进行拓展和创新。本文的第三章从思想源头系统地探讨了异质性网络理论对产品空间理论形成的具体影响,这在国内外文献中都属少见,这在理论上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所缺少的跨学科完整视角,而这恰恰是产品空间最为突出且最具价值的特点。无标度网络理论帮助传统产业升级理论从产业链拓展至产业网的视角,在异质性网络中揭示发展的新内涵。本文提出产品空间所度量的空间,不是空间地理所理解的空间,而是刻画了以异质性能力距离构成的产品间网络。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一支,产品空间理论对经济增长的来源提出了与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不同的见解。可能的理论贡献之二在于对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本研究对产品空间理论思想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做了完整梳理,通过深入梳理相关学术脉络对其做了较完整的学术定位,并详细剖析了各指标的来源及发展。产品空间理论自身仍处在进展和发展中,如果缺少必要的深入理解易造成指标的误用和机械套用,甚至得出误导性的结论,本文对理论发展过程的深度梳理为现有文献的一些矛盾之处提供了解决线索,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起点和基础。可能的理论贡献之三在于对Dani Rodrik教授提出的“中国出口有什么特殊”之间做出了理论回应。Rodrik教授提出了一个关于“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之间,提出了中国出口复杂度远超过高于自身GDP水平数倍的国家的水平的观点,这引起了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对中国复杂度快速接近发达国家的普遍关心。本文在理清了Rodrik方法的基础上,认为Rodrik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使用的指标本身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导致结论并不可靠。本文从新的经济复杂度ECI入手,对此做出理论回应:中国的复杂度并未明显地高于自身GDP水平,虽然在2000-2016年间中国的经济复杂度ECI实现了快速提高,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并不能得出Rodrik所做出的结论。随后本文利用有可得数据的61个国家的出口数据测算了各国2000-2016年的经济复杂度,通过面板回归实证检验了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提高经济复杂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在理论上支持了知识与能力积累对增长的内生性影响。本文的现实意义是,提出在外部条件变化下应采用基于已有能力并以提升经济复杂度为导向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政策,并提供现实具体方案作为应对。本文利用基于全球出口数据的产品空间理论制作出的各国能力网络图谱,在全球视野下提供了2000-2016年以来中国具体方位的变化。提出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的落脚点应是强化能力积累与创新。在产业政策制定中应结合能力距离、机会收益、经济复杂度等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即基于“已有能力”向目标产品进行“聪明地跳跃”。长远来看,为了继续提高经济复杂度以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应该通过政策不断引导知识和技能流入生产领域,促进知识流动,破除阻碍人才和知识流通的藩篱。让知识的流动充分释放知识存量的“多样性红利”,只有这样才能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继续保持产业升级的创新基础。

李乔娟[8](2019)在《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历史必修Ⅱ中涉及大量的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把握好经济学知识的教学对教师来说要求较高,所涉及的经济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又因大多较为陌生而较难理解。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历史教学中,经济史与经济学知识不可分割,探讨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为解决传统的经济史教学的疑难提供新的途径。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经济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经济史发展脉络,认识经济发展规律,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史及文化史的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如何合理的运用经济学知识对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Ⅱ的内容为例,主要探讨了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通过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了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当下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具体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了经济学知识运用的教学策略。并基于人教版历史必修Ⅱ教材,分别从中国经济史和世界经济史的角度,结合教学重难点对涉及到的经济学知识及其运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对经济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朱宝清[9](2019)在《“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此概念历来被当做经济理论的起点融入各自的范式研究,但对这一假设背后的“类心理学”传统的内核考究并未拓展开来。当前对“经济人”假设的滥用不仅是对早期和古典学者们所作探索工作的一种片面解读,也是对这一概念所引发的对经济主体所具备的行为前提和秉持的方法选择的一种视野局限。本文以人性、心理以及道德伦理等“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对“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史进行详细梳理,辩证分析了经济学与心理学、伦理学支撑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分析视角和思维方式对构建行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按照“提出—应用”、“应用—发展”和“发展—批判”的逻辑进路,本文将“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理论中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该时期事实上包括了两个分支,即经济现象分析与心理因素考量高度融合的“定性”研究和用抽象法将人类内因简化的“定量”研究,通过比较边际革命之前学者们的思想,发现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主体的道德伦理与其经济追求是高度融合的,而在李嘉图的方法论影响下,“经济人”本质是“社会人”的一种蜕化。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经过边际革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经济人”被作为核心假设嵌入主观主义心理分析与一般均衡下的数理分析,“经济人”在新古典框架中的资源稀缺性假设约束下蜕变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纯经济人”。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仅严格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的核心假设和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学的“颠覆者”。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主体的行为非理性引发对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对完全理性假设的批判导致非主流经济理论出现,其指出主流理论不能解释处在真实社会中经济主体的心理活动与社会性行为等缺陷,并以“有限理性”等思想试图重构经济学的前提假设。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但目前在体系建构的完整性和方法论选择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在这种阶段性的演进中,亦伴随着诸如人性、心理、道德伦理等一系列不能加以准确分析的人类活动内因——“类心理因素”的缺失与复归,这也导致了经济学研究内容及方法论选择上的多元化。本文试图为经济学的“再心理化”提供一个思想史的支撑,使经济学重新回到“思考问题”的阶段,实现经济理论的“批判—再发展”,这其中便需要“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内的复归。此外,从经济学研究内容、假设及方法论层面展望了“行为政治经济学”存在的合理性。

张弛,张曙光[10](2019)在《分工协调方式和组织结构创新——再论新经济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学家应关注数字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生产力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借此来发展和创新经济学理论。文章集中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从同质性分析向异质性考察转变,论证了经济分析角度从拥有权中心论变成使用权中心论的趋势,进而考察了新经济的分工方式和协调方式及其赋予制度环境和组织"铁三角"——权利(决策/财产)、合约(完全/不完全)、交易(经济和政治)——的新内容。

二、“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创新、难点与不足
    1.4 本文在何种层次上谈论马歇尔的演化思想?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2.1 马歇尔着作与相关文集
    2.2 国外研究
        2.2.1 演化思想的来源
        2.2.2 经济演化思想
        2.2.3 争议与评价
    2.3 国内研究
        2.3.1 介绍性研究
        2.3.2 演化相关的研究
    2.4 小结
3 经济演化的思想源泉
    3.1 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
        3.1.1 古典政治经济学
        3.1.2 剑桥的学术氛围
    3.2 生物学说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3.2.2 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3.3 历史主义
        3.3.1 德国与英国历史学派
        3.3.2 黑格尔的历史观
    3.4 人道主义者
        3.4.1 马歇尔的现实关怀
        3.4.2 实地考察
    3.5 小结
4 经济演化的人性基础
    4.1 起因:穷人与贫困
        4.1.1 贫困是堕落之因
        4.1.2 论工人阶级的未来
    4.2 人类心智的演化模型
        4.2.1 一个心理学模型
        4.2.2 扩展机器力量
    4.3 人的正常动机
        4.3.1 何谓“正常”
        4.3.2 人的正常动机
    4.4 小结
5 人与组织的演化:报酬递增的源泉
    5.1 人的发展
        5.1.1 人的“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5.1.2 教育与“用进废退”法则
        5.1.3 关键在于新活动而非新需求
    5.2 企业家才能与经济骑士精神
        5.2.1 企业家才能
        5.2.2 经济骑士精神
    5.3 组织与有机体
        5.3.1 组织内涵的演变
        5.3.2 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
        5.3.3 组织演化与经济扩张
    5.4 小结
6 国家行为与经济演化的目标
    6.1 国家行为的必要性
        6.1.1 自由放任的危害
        6.1.2 已有贫困的恶性循环
        6.1.3 第三类物质需求
    6.2 经济演化的目标
        6.2.1 理想的社会秩序
        6.2.2 通往理想秩序的路径
        6.2.3 政策主张
    6.3 小结
7 演化思想的方法论
    7.1 马歇尔的历史观
        7.1.1 文本中的历史内容
        7.1.2 历史方法的作用与地位
    7.2 马歇尔的时间观
        7.2.1 依赖于情境的长期与短期
        7.2.2 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
        7.2.3 自然没有飞跃与长期来看递增的报酬
        7.2.4 《分配与交换》——静态方法的局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2)新经济发展给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带来的挑战及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运行变化
    (1)经济运行效率变化。
    (2)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3)内生驱动力量变化。
三、新经济发展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挑战
    (一)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挑战
        1.要求从追求总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变
        2.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
        3.要求将高质量就业纳入就业目标
    (二)对传统宏观调控思维的挑战
        1.对确定性思维构成了挑战
        2.凸显传统短期、局部和侧重表象思维的局限性
    (三)对传统宏观调控模式和政策工具的挑战
        1.对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挑战
        2.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挑战
四、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变革方向
    1.适应新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新变化,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新框架
    2.针对新型经济金融活动不确定性增加,更加注意系统性风险防范
    3.更好地满足新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保持就业稳定和就业质量提升
    4.创新和完善政策作用方式和工具,构建科学、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

(3)近年来国内关于新经济研究的文献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经济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文献统计及分类
    (二)新经济概念界定的综述
二、新经济研究不同方向的观点综述
    (一)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研究的观点综述
    (二)新经济对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的观点综述
    (三)新经济对产业发展影响研究的观点综述
    (四)新经济对经济学理论影响研究的观点综述
    (五)新经济对教育影响研究的观点综述
    (六)新经济统计和评价体系研究的观点综述
三、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的观点综述
    (一)以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
    (二)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三)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四、新经济现有研究的评价和趋势展望
    (一)新经济现有研究的评价
        1.新经济概念没有统一定论
        2.新经济核算缺乏完善的统计标准
        3.新经济研究缺乏指向性
        4.新经济研究缺乏创新性
    (二)新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加强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研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探讨新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新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3.探索新经济研究的新方向,完善新经济理论建设
        4.加强传统产业与新经济融合研究,走特色发展道路
        5.加强对于新经济背景下国内需求的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

(4)“新文科”和经济学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的重要特点
    (二)经济学、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二、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任务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中国经济发展规律
    (二)创新数字经济理论
三、数字经济时代与经济学研究范式
    (一)现代经济学研究经历“实证革命”
    (二)大数据为中国经济学实证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四、经济学研究与学科交叉
    (一)经济学研究与理工科交叉
    (二)经济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
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
    (一)以国际参照系为主要学术评价标准
    (二)加强国际交流
    (三)加强英文教学
    (四)经济学研究应使用“国际语言”
    (五)正确对待国际化办学
六、“新文科”背景下的经济学人才培养
    (一)及时更新、优化经济学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二)重视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文情怀
    (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结束语

(5)再思“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完全分离观的终结:结构功能主义的挑战
完全嵌入观的限制:社会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之争
迈向有限嵌入观:经济社会学再定位
结 论

(6)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隐喻趋势
    1.1 经济学方法论的多元化研究
        1.1.1 经济学研究“修辞学转向”的启示
        1.1.2 批判实在论视域中的经济学合理内核
    1.2 经济学方法论理论诉求的内在演进
        1.2.1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及其理论困境
        1.2.2 经济学方法论的知识论导向
        1.2.3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隐喻介入经济学研究的必然性
        1.3.1 隐喻与经济学研究的互动关系
        1.3.2 隐喻之于经济学研究的作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隐喻
    2.1 经济学方法论为何需要隐喻分析
        2.1.1 规定性经济学方法论的困境
        2.1.2 隐喻的语用学基础
        2.1.3 隐喻的认识论基础
    2.2 隐喻机制的说明理论
        2.2.1 经济学隐喻的发生机制
        2.2.2 布莱克互动理论的内涵
        2.2.3 互动理论面临的问题
        2.2.4 类型层级理论
    2.3 修正后的互动理论在经济学隐喻中的运作机制
        2.3.1 类型层级理论对互动理论的修正
        2.3.2 修正后的互动理论的运行机制
        2.3.3 经济学隐喻的应用机制
    2.4 隐喻的经济学方法论意义
        2.4.1 隐喻与经济学理论的开放性
        2.4.2 隐喻与经济学理论的建构
        2.4.3 隐喻的适用性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本质
    3.1 不确定性问题与经济学的认识论原则
        3.1.1 经济学修辞学与经济学知识的标准
        3.1.2 经济学批判实在论与认识论的从属地位
        3.1.3 隐喻在两条新进路中的重要性
    3.2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特征
        3.2.1 认知开放性特征
        3.2.2 指称特征
        3.2.3 意向性特征
    3.3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功能
        3.3.1 认知启示功能
        3.3.2 认知建构功能
        3.3.3 表征功能
    3.4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
        3.4.1 跨领域“借鉴”的认知意义
        3.4.2 动态的解释意义
        3.4.3 语境与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
    4.1 隐喻作为经济学的实在性基础
        4.1.1 语义分析与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
        4.1.2 经济学理论构建中隐喻的实在性
        4.1.3 经济学实践分析中隐喻的实在性
    4.2 经济学模型的隐喻实在性
        4.2.1 隐喻与经济学模型
        4.2.2 经济学模型的实在性
        4.2.3 经济学隐喻与模型的同构实在性
    4.3 经济学隐喻实在性的本质
        4.3.1 经济学隐喻与实在论
        4.3.2 经济学隐喻的指称实在性
        4.3.3 经济学隐喻的结构实在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
    5.1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语言哲学维度
        5.1.1 经济学隐喻的多义性和语言分析
        5.1.2 经济学隐喻与实践的意义分析
    5.2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解释学维度
        5.2.1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真理性内涵
        5.2.2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方式:理解
    5.3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后现代”维度
        5.3.1 作为自主运动的实践
        5.3.2 作为历史性活动的实践
        5.3.3 作为权力操作的实践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经济学隐喻研究的语境论趋势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7)经济复杂度与中国产业升级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可能创新点
        一、理论意义与创新
        二、现实意义与创新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早期产业结构衡量方法
    第二节 近期产业结构衡量方法进展:聚类与邻近性
        一、产业结构衡量方法的进展:聚类
        二、产业集聚的效应
        三、聚类与邻近性
    第三节 产业结构衡量方法的突破:产品空间理论
        一、产业结构衡量方法突破:从产业链到产业网
        二、产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三、产品空间理论中的产业升级动力
        四、产品空间理论的方法论
    第四节 产品空间理论的地位与影响力
第三章 产品空间理论中的异质性网络
    第一节 罗默要我们注意什么:产品空间理论的异质性基础
        一、产品空间理论前沿
        二、异质性邻近度的刻画
    第二节 产品空间理论的网络基础:无标度网络理论
        一、产品空间理论的思想源起:无标度网络
        二、无标度网络定义
        三、无标度网络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无标度网络在产品空间理论中的应用
        一、产品空间的异质性思想来源——节点和中心
        二、产品空间的结构性思想来源
        三、产品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成长性和优先连接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空间理论在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第一节 外部环境变化下的产业政策调整方向
        一、产业政策的必要性
        二、产业政策调整方向
    第二节 对比视角下中国在产品空间中的结构演进
        一、与美国横向对比:值得注意的“7764”
        二、与自身纵向对比:加入WTO后的发展
    第三节 对中国在产品空间中结构演进的讨论:一条“既快又慢”的路?
第五章 中国的出口复杂度:测算与争议
    第一节 产品复杂度与出口复杂度
        一、产品复杂度和出口复杂度的构造
        二、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节 Rodrik之间:中国的出口有什么特殊
    第三节 对出口复杂度测算的争议
第六章 复杂度的重新测算----基于改进的新方法
    第一节 经济复杂度与反射法
        一、经济复杂度:普遍性与多样性
        二、反射法( Reflection Method)的构造及测算
    第二节 本研究对Rodrik之问的回应
    第三节 经济复杂度(ECI)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描述
        二、实证检验
        三、关于实证结果的讨论
        四、国内外关于经济复杂度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例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
    第一节 基于已有能力、复杂度和机会收益的产业升级政策
    第二节 “聪明地跳跃”:中国的跳跃难度和跳跃机会
        一、以化学化工行业升级路径为例
        二、以机械运输相关行业升级路径为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关于产业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的启示与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面板回归完整结果
附录二: 稳健性检验结果
后记

(8)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
第一章 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
    四、更好的为历史教学服务
第二章 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教学策略
    一、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中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经济学知识的教学认识
        (二)教师对经济学知识的教学处理
        (三)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认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经济学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二)与教材结合突出重难点
        (三)相关经济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相关学科间的知识联系
第三章 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经济学知识在中国经济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经济学知识在世界经济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小结
第四章 教学设计《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以时间演进为脉络
        2.国内文献综述:以“解析—批判—重构”为逻辑进路
        3.文献简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与路线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研究存在的不足
二、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探索
    (一)“前古典时期”对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初探
        1.早期经济思想中有关人类内因的心理学基础与哲学思辨
        2.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之间对人性的考察
    (二)以亚当·斯密为起点的“经济人”体现出道德与经济追求的双重考量
        1.斯密的两处“看不见的手”
        2.对斯密“经济人”思想的发展
    (三)李嘉图的“抽象法”是“经济人”蜕变的根源
        1.“理性”的引入——西尼尔的“公理学”
        2.约翰·穆勒的“综合”以及“经济人”假设的概念化
        3.“经济人”的蜕化——从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到马克思的“异化”观
三、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探索
    (一)边际学派对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
        1.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心理派的贡献
        2.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继承性发展——马歇尔的“新古典”体系
    (二)心理学的终结意味着经济学的开始
        1.经济学的“去心理化”——“经济人”假设的真正定性
        2.从先验理性到工具理性的转变与运用——以“弗里德曼批判”为例
        3.有理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目的论”问题不应该接受反驳——米塞斯的观点
    (三)秉持“芝加哥信条”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发展
四、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探索
    (一)“有限理性”假设的冲击——“心理学”的“再生”
        1.经济分析中引入心理因素——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2.制度框架内的演化分析引入人的“利他属性”——演化和新制度经济学层面
        3.该时期“社会人”并未走出“经济人”假设所隐含的方法论困境
    (二)“心理学”与“经济学”对接的可能性——一个心理学史的视角
        1.心理学科学化之前关于心理学思想的哲学考量
        2.以质性研究、问题导向为特征的人文科学心理学之发展
    (三)社会道德伦理对探索经济学“心理学基础”的启发
        1.对心理动机引发经济行为的道德评判——一个伦理学批判的视角
        2.体制双轨之上的道德提醒对经济主体理性参与市场过程的现实启示
五、结束语
    (一)研究结论
        1.对古典时期着作的挖掘尚显不足,分析视角仍较为狭窄
        2.由“经济人”向真实的“社会人”过渡需要内在和外在的同一性
        3.经济学作为“人学”,应该在其视域内寻求“类心理因素”的复归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分工协调方式和组织结构创新——再论新经济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关于经济分析方法和方法论
三、关于经济分析的角度和中心
四、关于经济协调方式
五、关于经济组织的“铁三角”

四、“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 程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新经济发展给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带来的挑战及变革[J]. 宋宇,董一一. 当代经济研究, 2021(06)
  • [3]近年来国内关于新经济研究的文献述评[J]. 任保平,豆渊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4]“新文科”和经济学科建设[J]. 洪永淼.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01)
  • [5]再思“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J]. 汪和建. 江海学刊, 2021(01)
  • [6]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D]. 祁大为. 山西大学, 2019(01)
  • [7]经济复杂度与中国产业升级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研究[D]. 吴真如.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2)
  • [8]经济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Ⅱ为例[D]. 李乔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D]. 朱宝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10]分工协调方式和组织结构创新——再论新经济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J]. 张弛,张曙光. 南方经济, 2019(02)

标签:;  ;  ;  ;  ;  

“新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