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

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

一、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忺[1](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好[2](2021)在《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性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2)了解不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性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分析比较城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济南、广州、成都三个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分类,在学校内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按照信息饱和原则确定访谈人数对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定性访谈,收集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健康服务需求等信息。结果:(1)基本信息:济南、广州和成都三城市共调查了 6492名中职学生,男生44.3%(2877/6492),女生 55.7%(3615/6492);平均年龄为(16.35±1.20)岁,15~19岁学生占98.4%。(2)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性意识/性观念/性需求: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1%,成都市中职学生知晓率远高于济南和广州市中职学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年级、汉族、走读、来自城市居民家庭、父亲学历为中专或高中、医药卫生类学校、参加过学校开设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课程/活动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学生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性教育(71.5%)和网络搜索(60.6%)。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宣传材料/课程/讲座等途径获取系统且专业的性教育,若临时需要性健康知识,大部分学生会首先选择自己上网查找。分别有55.5%的男生和24.6%的女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16.4%的男生和2%的女生可以接受发生“一夜情”或上网“约炮”;分别有56.2%的男生和16.1%的女生承认自己有性需求。(3)总体性行为发生情况:调查对象中有438人(6.8%)报告发生过性行为,学生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5.8%(332/438),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我保护意识,表示如果发生性行为会使用安全套;男生肛交性行为(包含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4.1%(119/2877)。10.5%的调查对象曾尝试使用社交软件/网站/在线游戏等网络途径寻找性伴,访谈结果显示学生网络交友途径主要为QQ/微信,其次为在线游戏、娱乐软件,极少数使用陌陌/探探和同性交友软件;多名被访谈的教职工表示学校存在小部分学生通过在线游戏与陌生人交友的现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一年级、喜欢同性、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有强烈性需求、曾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信息、喜欢使用网络或手机软件与人交流的学生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比例更高。(4)总体HIV检测相关情况:71.7%的调查对象听说过HIV检测,有性行为的学生HIV检测率为14.2%(62/4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没有发生过性行为、听说过HIV检测、不能接受发生“一夜情”或上网“约炮”、不赞同同时有多个性伴、未曾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学生HIV检测意愿更高。(5)三城市中职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济南、广州和成都三城市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5%(1767/3241)、57.5%(1071/1863)和76.7%(1064/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063,p<0.001);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济南7.4%(241/3241)、广州5.6%(105/1863)和成都6.6%(92/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1,p<0.001)。三城市中济南市中职学生参加过学校开设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课程、活动的比例最低;成都市中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性知识的比例均较高,广州其次,济南的比例最低。结论:济南、广州和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且存在危险性行为,学生HIV检测意愿较高但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检测率较低。不同城市之间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和性健康知识来源不同,且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提示中职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分别开展防艾教育,加强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培训,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宣传HIV检测。

孔泽鸣[3](2021)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犯罪题材电影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同时学习、借鉴美国好莱坞犯罪题材电影和韩国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在犯罪心理类型、人物心理表征、视听语言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电影符号学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麦茨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电影是梦的映射,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可以通过观赏电影得以释放。在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作品中,导演和编剧将人性中的欲望、恐惧、愤怒、死亡、仇恨与毁灭,纷纷以光怪陆离的影像呈现出来,使观影者深陷于导演、编剧编织的情境中,使观影者与银幕上角色的情感紧密相连,产生共情,进而上升到心灵上的共鸣。伴随着影片中角色内心欲望、仇恨等矛盾的外化与排解,观影者也将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和压力释放,电影中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影片所传达的法治理念对于观影者来说既是教育又是警醒。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加之受到外国犯罪片的影响,类型化叙事特征越发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心理叙事特征,其中的类型元素也逐渐稳固,对犯罪题材电影的消费也变成了某些人或某些群体观影的内在心理需求,左右了他们购买电影商品的选择。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明显具备了自觉的类型创作意识,能够将现实主义题材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有机结合,更加注重表现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的病态心理特征。内地电影作品中也出现了类型交叉的犯罪题材电影,如科幻+犯罪类型,这或许也是今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方向。若想研究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离不开精神分析法。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可以划分为内生性犯罪动因和外衍性犯罪诱因。内生性犯罪动因源于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根据着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这根植于犯罪者内心原始的冲动,当“自我”与“超我”失控时,人内心深处的“原我”就会出来作乱。而马斯洛则认为,当人类最低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驱动力,驱使人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需求。外延性犯罪诱因,即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例如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纵容欺凌的校园环境和某些具有煽动犯罪的特殊环境的人们容易被激发和唤醒犯罪心理,并最终实施犯罪。总体上来说,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个人因素、外界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结论,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一步展开研究。结合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叙事文本,影片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病态化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变态心理体现在性变态、创伤应激综合症、反社会和心理幻觉;第二,复杂又矛盾的心理冲突,犯罪者的内心冲突体现在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情杀、仇杀和救赎。通过对心理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行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探究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进而揭示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心理叙事上的特点,深度挖掘犯罪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扭曲性,从而突显人性的价值,并对复杂的人性展开深入地探讨。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已经具备了类型化特征,这种类型化创作特征主要体现在心理叙事方面。影片叙事时更加注重刻画犯罪动机,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深度描绘,将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复杂多变的人性描摹展现在银幕上。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悬念设置、空间设置和视听语言运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悬念设置方面,电影创作者往往通过信息差、蒙太奇、麦高芬和开放性结局,为观影者开启谜团与推理双重情节建构,激发观影者对影片叙事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取观影者的持续关注。其次,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还开启了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叙事,通过人物心理物化的封闭空间,弥散焦虑与压抑的情绪空间以及揭示心理创伤的回忆空间,设置了一种玄妙而新奇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将观影者带入到心理犯罪者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内心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犯罪者内心深处的真相相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参与。再次,犯罪题材电影中的光线与色彩运用也为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心理状态的转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剧中加入音响声效与歌曲,对于营造剧情氛围,引起观者共情,推动剧情走向及表达人物情绪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功效。通过画面中的光线与色彩变化,音响与音乐的配合可以辅助观影者对犯罪者的犯罪心理进行解读,感受到犯罪题材电影独特的美学意义。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蓬勃发展离不开观影者的评价,尤其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趋势愈发成熟,类型特征越发明显,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受众也趋于固定,并呈现出群体化趋势,因此从受众角度考察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观影心理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观影者心理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题材电影中出现的如暴力、血腥、色情、窥视等情节能满足观影者的特殊癖好。此外,对豆瓣电影中有关犯罪题材电影共计157.1772万字的影评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观影者对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特征尤为感兴趣,认为犯罪题材电影中充满了压抑和欲望,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并希望能够拍摄出更多真实、大尺度的犯罪题材电影。

尚正进[4](202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青少年性生理成熟提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然而在我国农村,性健康教育极度滞后,导致青少年出现了许多性健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性犯罪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尤其在乡镇初中学生中更为突出,乡镇初中学生由于家长大多外出务工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导致这些孩子们家庭教育十分缺乏,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尤为缺乏,因而对乡镇初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使命,尤其是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足够的、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本文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以及实践研究等方法,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性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赫章县乡镇初中的22名生物学教师和古达中学的650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开展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赫章县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现状情况,同时从古达中学七年级中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实施渗透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对象,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对学生性知识、性心理、性观念以及生物学成绩的影响效果。通过教师问卷及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从性健康教育现状来看,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师和学生对待性健康教育都很重视,分别有95.45%的教师和89.42%的学生认为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原因是在实施性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其中有81.10%的教师认为主要困难是中国人对“性”很忌讳。从教师性知识水平来看,多数教师掌握性知识的水平较高,具有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性知识储备,但多数教师还未找到合适的方法与学生交流“性”话题。从学生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现状调查来看,多数学生性知识非常薄弱:了解月经或遗精形成原因、知道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以及精子和卵细胞相遇的地方等相关性知识的学生比例均低于30%。同时多数学生有着错误的的性心理及性观念,调查学生中仅有23.80%的学生能以正常的心理面对第一次月经或遗精,有超过40%的学生不能坚决抵制黄色书刊、黄色网站、光碟等,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性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教学实践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三个方面进行后测分析,并将后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P值分别为0.000、0.048和0.020,其P值均小于0.05,可见教学实践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对实验班学生的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进行了前、后测分析,并将实验班三个方面的前、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P值分别为0.041、0.000和0.000,P值均小于0.05,表明教学实践后学生的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和生物学成绩均显着高于教学实践前的成绩。综上所述,通过现状调查与教学实践研究得出,学生性知识比较欠缺,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师都很重视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是可行的,在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性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水平,并对初中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以及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期望各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养成健康的性心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从而减少乡镇初中青少年各类与性有关的问题的发生。

杨如玉[5](2020)在《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早恋是指大学以下还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与异性进行过密交往,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痴迷、暗恋。近年来,我国早恋现象日趋明显,并且朝着低龄化发展,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早恋的研究,由于受时代、地域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目前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如云南中西部少数民族落后县域的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且在以往早恋教育的研究中,都提到了要加强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都未有研究探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对早恋态度的影响,所以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早恋教育对策也就缺乏切实的理论依据。因此,为了充实相关早恋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与骆一等(2006)编订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初步探讨初中生早恋态度与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发现:(1)自编的《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能够作为初中生早恋态度的研究工具。(2)宾川县初中生对早恋的态度整体偏向肯定早恋。初中生早恋态度在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大小顺序为:早恋的主动行为>早恋的认同度>早恋的积极情感。(3)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总量表得分在性别、年级、城乡分布、独生子、父亲文化程度、父母离异、个人经济水平上无显着差异,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文化程度。(4)在早恋态度的各维度上,早恋的积极情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生得分明显高于女生;早恋的认同度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初一得分明显高于初二;早恋的主动行为在独生子、母亲的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独生子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文化程度。(5)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显着正相关。初中生性心理健康能显着的正向预测早恋态度。性心理健康七因子模型对初中生早恋态度的解释量R2为29.1%。其中性观念能显着的正向预测早恋态度各维度及总得分,性态度能显着的负向预测早恋态度各维度及总得分。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尝试从性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早恋的教育对策:要开展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考虑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协同开展,这其中,既要做好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性观念和性态度的正向引导。个人层面旨在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形成正确健康的性价值观;家庭层面应关注家庭环境对孩子性认知和性价值观的影响,关注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性教育和性行为的早期教育;学校应该开展专业的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心理辅导与干预;社会层面要重视和推进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如从意识和制度层面加强对青少年发展影响巨大的环境信息建设、网络媒体监管及影视剧分级等建设。本研究编制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并对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的关系,获得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数据,对从性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早恋的教育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可以对类似宾川县域的初中生早恋教育提供一定参考,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沛文[6](2020)在《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环境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未来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性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严重缺失,特别是小学阶段系统的性教育几乎为零。因为缺乏防范性侵知识,不能正确看待理解性行为及两性关系,而导致青少年性侵案件频发、堕胎比例增高等,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国的性教育开展已刻不容缓。但性教育不同于传统知识的讲授,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大量敏感词汇,按照传统方式讲授会使人感觉羞涩、难过。缺乏适合性教育开展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空间是导致性教育无法开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降低学生在性教育过程中的羞涩程度,提高性教育授课参与度为目的,通过实验等方式,探讨适合小学阶段儿童的性教育教学组织、空间模式及教学空间物理环境。首先对国际颁布的性教育文件和国内的性教育政策进行了整理,分析整理了国内外性教育的理论和空间方面的研究。在总结性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国内现阶段较权威的性教育课程课件进行梳理,整理出课件的主要知识点和课程的羞涩程度,并针对于羞涩内容进行了课程敏感度研究。进而在小学进行性教育授课实验,通过对性教育中儿童情绪反应和行为特征的研究,观察并总结小学阶段儿童在性教育课程中情绪反应和行为特征,提出小学阶段性教育教学空间上存在的问题。接着分别从小学阶段性教育的教学组织及空间模式和教学空间物理环境两个方面,通过在西安地区部分小学进行性教育教学实验,研究适合小学生的性教育教学组织、空间模式(包括人际关系距离和性别区分、班级规模、游戏空间面积等)及教学空间物理环境(包括教学空间色彩环境、教学空间的边界围合程度、教学空间的边界透明度和教学空间的光照环境等)。最后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的性教育教学空间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归纳了适应不同教学情况的两种性教育教学空间模式。本研究在小学阶段的性教育没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与性教育发展同步或超前,运用环境心理学,探讨适宜的性教育模式与教学环境。研究可推动我国性教育的开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可降低儿童羞涩度的性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性教育教学环境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帕丽扎提·甫拉提[7](2020)在《乌鲁木齐市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赋权型性教育干预》文中提出性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内部和外部相一致,性心理和性行为达到适应的状态,其中包括积极的性认知、良好的性态度和健康的性行为等方面的内容。高中时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再加上他们性与生殖能力的不断成熟,对性的好奇感和渴望便在他们的内心中产生,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及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国际上的性教育模式被分为纯洁型、综合型、全面性教育这三类,2013年有研究提出新的赋权型性教育,该理论认为:“性”不是单纯生理层面上的“性”,而是综合的、全面的、能影响到多种因素的社会建构对象,是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多角度综合看待的“性”。赋权型性教育不仅仅是生理知识和防止性侵犯的教育,而是包括性别平等、人际和亲密关系、交往等内容的综合而又全面的教育。其关注的点是受教育者处理自身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价值观和态度的成长。其理论基础是性人权理论。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乌市高中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现状分析,并采用实证研究探讨赋权型性教育是对于提高中学生性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信度较高的骆一和郑勇编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乌鲁木齐市某校610名高中生进行了统一测试,目的是为了考察高中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现状,以及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父母学历等五个因素对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二,筛选相对于平均值较低的高二年级被试45名分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赋权型性教育干预中四个特色活动、共六次课对实验组进行干预,与对照组进行后测差异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年级发展因素上,性价值观维度上没有显着差异,其他两个维度上差异显着,呈现出随年龄增长的态势,其中生理知识和自身适应的发展特征明显,但是性观念和性态度特征有下降的趋势。2、在性别因素上,性价值观维度上没有显着差异,其他两个维度上差异显着,呈现出男生分数明显高于女生的态势,其中性知识和自身适应的发展特征明显。3、在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其各分数都无显着差异。4、在不同成长环境因素上,性价值观维度之间是没有显着差异的,而在性认识维度和性适应维度是差异显着的,其中生理知识、性知识、社会适应、性控制力、自身适应的发展特征呈现城市环境者高于农村环境者。5、在不同父母学历因素上,性价值观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在性认识和性适应维度上差异显着,呈现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在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社会适应、自身适应上得分越高,父母的学历在本科及以上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专、高中、初中的学生。6、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前后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各维度分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前后测的总分、性知识、性价值观和性适应维度上的变化都达到显着水平,表现为后测分数明显高于前测。且实验组后测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证实了赋权型性教育对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李旭阳[8](2020)在《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和普遍特征,探讨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异质性及健康危险行为各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为江西省政府、教育、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控制并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给江西省于都县、上饶县、都昌县、丰城市、抚州市东乡区、遂川县6区/县农村初中生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结合中国的中小学学生的特点设计而成。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2.《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学生匿名独立完成并当场回收问卷,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经SAS 9.4逻辑校正,采用Mplus 7.4软件对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Chi-squire test)以及无序多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共计发放问卷965份,回收问卷962份,经过SAS编程质控筛选,有效问卷共936份,问卷有效率96.99%。其中,男生占52.99%,女生47.01%;初一学生占31.73%,初二学生占33.65%,初三学生占34.62%;留守儿童占比28.10%,非留守儿童占比71.90%。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缺乏体育锻炼80.34%,频繁食用零食36.43,遭受欺凌27.78%,超时看电视25.21%,参与打架20.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各健康危险行为在年龄、性别、年级、是否留守、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否目睹过家长互殴、是否遭受过家庭暴力、学习成绩、学习压力间存在统计学的差异。其中,校园伤害行为、精神成瘾行为、不安全性相关行为、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发生在性别、家庭结构间均存在显着地统计学差异(P<0.05);(3)根据潜在类别模型将8类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分为4个潜类:高危险行为组,占4.00%;高自伤和自杀意向组,占14.60%;中等危险行为组,占15.20%;低危险行为组,占总体66.30%。(4)多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低危险行为组,“≤13岁”年龄组(OR=5.94,95%CI=1.33-26.62)、“14-15岁”年龄组(OR=5.56,95%CI=1.27-24.33)、非双亲家庭(OR=2.09,95%CI=1.03-4.23)、未遭受家庭暴力(OR=4.32,95%CI=1.61-11.59)以及学习成绩“中等/差”(OR=2.70,95%CI=1.31-5.57)更易进入高危险行为组;非独生子女(OR=1.78,95%CI=1.02-3.22)、目睹家长互殴(OR=1.86,95%CI=1.17-2.93)、未遭受家庭暴力(OR=3.01,95%CI=1.72-5.25)以及学习成绩“中等/差”(OR=1.81,95%CI=1.16-2.81)的农村初中生更易进入高自我伤害和自杀意向组;男生(OR=2.02,95%CI=1.33-3.05)、非留守儿童(OR=1.95,95%CI=1.18-3.21)、非独生子女(OR=2.04,95%CI=1.15-3.62)、非双亲家庭(OR=1.43,95%CI=1.00-2.21)、学习成绩“中等/差”(OR=1.51,95%CI=1.00-2.27)更易进入中等危险行为组。结论: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明显潜类别,且各潜在类别所占比例不同,低年龄组、非双亲家庭子女、目睹过家长互殴以及学习成绩“中/差”的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比例高。提示这类农村初中生是健康危险行为干预重点,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心理卫生疏导工作,以预防和控制农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胡永琴[9](2020)在《深度学习内涵的多维诠释》文中提出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讨论重点。美国、新加坡、日本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组织都对信息化时代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于2016年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而随着研究深入,深度学习也被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热点。那么,时代背景下的深度学习是什么,包含哪些方面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等都成为了当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度学习作为多学科领域下的一个复合概念,近年来,不同学者基于多样化的学习原理,对深度学习本质及内涵理解有一定的差别,同时又互为补充。事物本质只有一个,但内涵却可以多样。根据诠释学观点,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实则从某个神秘的、仍隐藏不露的点出发,对已经被形成的东西的真实的再生产或再创造,并经由这种创造再回归到对整体的认识。故,本研究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深度学习内涵进行解释,是具有一定合理性和价值性。首先,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深度学习的本质及时代特征进行了探究,旨在进一步厘清深度学习本质特征,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接着,从教学论视角、教育信息科学视角以及“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出发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和培养策略进行诠释,同时就各视角对深度学习内涵阐释的优缺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整体视角出发,对课堂深度学习内涵的多维要素进行审视,提出课堂深度学习过程模型以及实践启示。本论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包括对已有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归纳和整理,以便在前人基础上,确定本研究起点、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深度学习时代本质及特征的探讨。通过对深度学习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深度学习神经生理学基础的阐述,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炼出深度学习的本质及时代特征。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后天活动而发生的一种深层变化,这种深层变化本质在于让学习变得越来越简便、高效,便于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创造、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深度学习具有创造性、互动合作性、内驱性、教育与科技融合性的特点。接下来三部分,深度学习内涵的多维诠释。由于深度学习是一个复合概念,故,对不同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研究实则是对不同视角下的学习以及学习深度的理解和解释。本部分从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困境出发,主要对教学论、教育信息科学、“无意识”学习心理三个视角下的学习、学习深度、以及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并对每个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理解的优缺进行了分析。教学论视角,主要从教学活动认识论和交往论出发,探讨了知识学习深度和学习关系深度;教育信息科学视角,主要从教育信息加工过程和机理出发,探讨了信息深度加工过程中高阶思维活动的特征以及培养策略;“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主要从学习时的内部心理结构出发,基于杜威有关“无意识”学习心理的阐释,明确了真正深度学习状态实际是一种注意力集中中心外围的“无意识”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参与。第六部分,多维视角下课堂深度学习审视及实践启示。主要探究了多维视角下课堂深度学习过程以及深度学习多维内涵要素在课堂深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课堂实践的启示。第七部分,结语。主要包括对本研究成果和不足的总结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姚舜禹[10](2020)在《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强调读者以独立自主的阅读姿态,以文本作为基础,主动进行质疑、分析、推论、区辨、判断的阅读方式,注重阅读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我国对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相比西方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尽管能意识到文言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充分适宜性,但整体而言,其一方面缺乏对文言文区别于白话文独有思辨空间的深刻体认;另一方面缺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结构化视角,对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目标、内容、方法三者的逻辑构成及联结方式鲜有系统化的研究。因之,文本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廓清思辨及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并回溯20世纪后期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语境,在笼统的心理学之外基于文学批评的模式阐明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从而更为合理地论述思辨性阅读的内涵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其次,立足于文言文本体特征的角度,从语言系统、文体分类、语词修饰和文化成分四个方面厘定文言文区别于白话文所独有的立体性思辨空间,从最为核心的本体论的角度论证开展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以及综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文言文独有思辨特质的内在规约说明进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接着,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五所高级中学的近500名学生和近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更为客观有效地掌握目前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为之后的教学结构构建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践性理据。最后,在理论梳理、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之上尝试进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入手,阐明三者之间外部具体的联结方式和内部微观的逻辑构成,并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文本细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备课案例针对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每一要素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二、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1 研究现场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2.1 问卷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内容
        2.4 现场调查
        2.5 相关定义
    3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4 质量控制
    5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一 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性健康服务需求研宄
        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性意识、性观念和性需求
        3.性行为发生情况
        4.健康服务需求相关
        第二部分:不同城市之间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性健康服务需求差异研究
        1.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性意识纲念/性需求
        2.网络交友及性行为发生
        3.性健康服务需求
    二 定性访谈
        2.1 学生访谈结果
        2.2 教职工访谈结果
讨论
结论
建议
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预防服务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总体研究趋势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相关研究
        (三)电影治疗心理疾病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况及类型化分析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述
        (一)犯罪题材电影概念界定
        (二)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历史沿革
    二、外国犯罪片对本土化创作的影响
        (一)好莱坞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二)日、韩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三、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分析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特征
第二章 精神分析视域下犯罪心理类型及其动因
    一、内生性犯罪动因: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
        (一)弗洛伊德本能理论:原始的冲动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悖反
    二、外衍性犯罪诱因: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一)焦虑压抑的工作环境:“自我”失控与“原我”宣泄
        (二)充斥暴力的家庭:武力的效仿
        (三)青春期躁动症:校园欺凌与反抗
        (四)物欲与性欲的诱惑:唤醒与诱发犯罪动机
第三章 犯罪心理表征及代表作品
    一、精神到行为:“变态心理”显现
        (一)心理偏激引发的性变态:《血十三》
        (二)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食人狂魔》
        (三)极端心理下的反社会人格:《天注定》
        (四)非现实的心理犯罪幻觉:《二次曝光》
    二、矛盾到对抗:“心理冲突”展现
        (一)人群效应: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杀生》
        (二)情杀:畸形的爱欲——《白日焰火》
        (三)仇杀:不可控的报复心理——《守望者:罪恶迷途》
        (四)救赎:反省与忏悔——《烈日灼心》
第四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心理叙事特征
    一、独具匠心的悬念设置
        (一)信息差:叙事视角造成的悬念
        (二)蒙太奇:叙事时序形成的悬念
        (三)麦高芬:引导叙事的特殊符号
        (四)开放结局:悬念的无限制延展
    二、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设置
        (一)封闭空间:人物心理的物化
        (二)情绪空间:弥散的焦虑与压抑
        (三)回忆空间:揭示心理的创伤
    三、独特的视听语言运用
        (一)光线与色彩:隐喻式的心理暗示
        (二)色彩:对人物情绪的营造
        (三)音响与音乐:沉浸式的心理氛围
第五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众心理分析
    一、基于“接受理论”对受众心理的阐释
        (一)“期望阈”的解构与重构
        (二)电影“二次解读”的酣畅感
    二、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受众观影心理的深描
        (一)受众情绪宣泄的途径
        (二)受众特殊癖好的满足
    三、通过网络影评及模型统计看受众心理
        (一)犯罪题材电影影评词汇统计
        (二)基于LDA主题模型对犯罪题材电影影评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电影名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4)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复杂的社会大背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1.1.2 青少年对性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1.1.3 乡镇初中学生家庭性健康教育的缺失
        1.1.4 初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1.1.5 初中新课标对生物学教学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性及性健康
        1.3.2 性教育及性健康教育
        1.3.3 性生理
        1.3.4 性心理
        1.3.5 性观念
        1.3.6 渗透性健康教育
    1.4 性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1.4.1 性健康教育的心理理论基础
        1.4.2 性健康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1.4.3 性健康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2.1 现状调查
        2.2.2 实践研究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对比实验法
    2.4 研究思路
    2.5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教师基本信息
        3.1.2 教师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
        3.1.3 教师实施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3.1.4 教师实施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2 学生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期望
        3.2.2 学生的性知识现状
        3.2.3 学生的性心理现状
        3.2.4 学生的性观念现状
4 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4.1 教材中能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相关素材的梳理
    4.2 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案例
        4.2.1 渗透性知识案例
        4.2.2 渗透性心理及性观念案例
    4.3 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4.3.1 前测分析
        4.3.1.1 两个班生物学成绩的前测分析
        4.3.1.2 两个班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的前测分析
        4.3.2 后测分析
        4.3.2.1 两平行班性知识、性心理及性观念的后测分析
        4.3.2.2 两平行班生物学成绩的后测分析
        4.3.3 实验班教学实践前、后的差异性分析
        4.3.3.1 实验班性知识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4.3.3.2 实验班性心理及性观念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4.3.3.3 实验班生物学成绩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5.2 学生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5.3 教学实践结论与讨论
6 乡镇初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
        6.1.1 学校对性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6.1.2 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
        6.1.3 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识
    6.2 建议
        6.2.1 将性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
        6.2.2 加强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
        6.2.3 充分利用“家校合作”渠道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二 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调查前测问卷(含现状调查)
附录三 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调查后测问卷
附录四 教学设计(一) 渗透性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附录五 教学设计(二) 渗透性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致谢

(5)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问题提出
2 研究构想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3 研究一: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4 研究二: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5 研究三: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6 总讨论
    6.1 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的编制
    6.2 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的现状研究
    6.3 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
7 教育建议
    7.1 个人层面
    7.2 家庭层面
    7.3 学校层面
    7.4 社会层面
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环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
        1.1.2 社会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性教育发展现状
        1.2.2 国内性教育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关于性教育空间的建设及研究
        1.3.1 性教育博物馆
        1.3.2 韩国性教育空间上的启示
        1.3.3 适应性教育的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1.4 我国性教育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4.1 我国性教育现状
        1.4.2 性教育的特殊性
        1.4.3 学校缺少性教育教育空间
        1.4.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1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目标
        1.5.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6.3 可行性分析
    1.7 研究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7.2 研究思路的创新
2 性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和儿童心理行为
    2.1 性和性教育
        2.1.1 关于“性”的概念研究
        2.1.2 性教育的内涵
        2.1.3 中国性教育发展历史
        2.1.4 性教育的阶段和内容
    2.2 儿童性教育的相关概念
        2.2.1 青少年儿童的定义
        2.2.2 儿童性教育和全面性教育
        2.2.3 全面性教育的内容
    2.3 儿童心理健康和“协同教育”理念
        2.3.1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儿童性教育
        2.3.2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和“协同教育”理念
    2.4 心理驱动下儿童在空间中的行为与引导
        2.4.1 人的情绪能力
        2.4.2 心理驱动引发儿童的行为
        2.4.3 儿童对于建筑空间的认知
        2.4.4 儿童在建筑空间中的行为特征
        2.4.5 儿童在教学空间中的行为引导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性教育课程的小学教学环境现状调查
    3.1 国内性教育课程分析
        3.1.1 小学性教育课件内容和《国际性教育指导纲要》对比研究
        3.1.2 小学性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对比研究
        3.1.3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空间模式研究
    3.2 性教育课件的性敏感度调查研究
        3.2.1 对社会和学校问卷调查
        3.2.2 学生对于性教育课程羞涩表现
        3.2.3 小学中性教育课程实验调查结果
        3.2.4 现有性教育课件羞涩程度分类
    3.3 性教育教学与现有教学空间的矛盾
        3.3.1 学生在性教育课程中课堂参与表现
        3.3.2 小学性教育教学空间中教学组织及空间模式问题
        3.3.3 小学性教育教学中教学空间物理环境问题
        3.3.4 小学教学空间在性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组织及空间模式实验研究
    4.1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人际关系距离与性别区分
        4.1.1 性教育课程中人际距离关系的影响
        4.1.2 性教育课程中性别的影响
        4.1.3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人际距离与性别实验
    4.2 适应游戏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班级规模
        4.2.1 游戏可提高性教育授课教学的参与度
        4.2.2 游戏与讲授结合模式课程参与人数研究
        4.2.3 性教育课件时长与班级规模的研究
    4.3 适应性教育教学的游戏空间设计
        4.3.1 性教育游戏的空间需求
        4.3.2 自由活动式游戏空间
        4.3.3 活动空间与展示空间结合
        4.3.4 围坐组团式空间
        4.3.5 小组讨论空间、展示与分享空间结合
        4.3.6 固定座位游戏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物理环境实验研究
    5.1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色彩环境研究
        5.1.1 色彩联想实验原理
        5.1.2 色彩联想实验色彩选择
        5.1.3 色彩联想实验
        5.1.4 性教育空间色彩环境验证实验
    5.2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边界围合程度研究
        5.2.1 空间边界围合程度影响
        5.2.2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空间边界围合程度实验
    5.3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边界透明度研究
        5.3.1 空间边界透明度影响
        5.3.2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空间边界透明度实验
    5.4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光照环境研究
        5.4.1 光照强度对心理舒适度影响
        5.4.2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调研
        5.4.3 小学阶段性教育教学空间光照环境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模式及其设计研究
    6.1 性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及空间设计
        6.1.1 人际关系距离与性别组合
        6.1.2 班级规模控制
        6.1.3 适宜班级规模下座位布局与面积
        6.1.4 适宜游戏空间面积
        6.1.5 适宜性教育的教学空间模型
    6.2 性教育教学空间物理环境设计
        6.2.1 色彩环境设计
        6.2.2 空间边界围合程度设计
        6.2.3 空间边界透明度设计
        6.2.4 光照环境设计
    6.3 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教学空间模式
        6.3.1 共享游戏空间与单元授课空间组合模式
        6.3.2 运用性教育隔板改造传统教学空间模式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论文主要工作
        7.1.2 论文结论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乌鲁木齐市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赋权型性教育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核心概念界定
    1.2 国内外与性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
    1.3 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研究综述
    1.4 赋权型性教育的研究综述
2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
    2.1 问题的提出
    2.2 理论意义
    2.3 现实意义
3 研究一、高中生性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现状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过程及步骤
    3.6 数据统计及分析
    3.7 数据结果
    3.8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4 研究二、赋权型性教育对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过程
    4.5 赋权型性教育干预方案
    4.6 数据结果
5 总讨论
    5.1 性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5.2 赋权型性教育干预结果分析
6 结论
7 研究不足及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部分)
    附录2 :赋权型性教育干预方案
后记

(8)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念以及分类
    1.2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特点
        1.2.1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聚集发生
        1.2.2 健康危险行为性别差异
        1.2.3 健康危险行为的个体差异
        1.2.4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1.3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1.3.1 自身成长因素
        1.3.2 外在生活环境因素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2.2 方法
        2.2.1 文献研究方法
        2.2.2 现场调查方法
        2.2.3 资料处理与分析
        2.2.4 技术路线
    2.3 调查内容
        2.3.1 人口学特征
        2.3.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
    2.4 质量控制
        2.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论证
        2.4.2 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
        2.4.3 调查员的监督
        2.4.4 学生答卷指导
        2.4.5 建立问卷收集、质量核查制度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人口学特征
        3.1.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总体情况
    3.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
        3.2.1 校园伤害行为
        3.2.2 自我伤害行为
        3.2.3 自杀意念
        3.2.4 物质成瘾行为
        3.2.5 精神成瘾行为
        3.2.6 不安全性相关行为
        3.2.7 不健康饮食行为
        3.2.8 缺乏体育锻炼行为
    3.3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
        3.3.1 潜在类别模型拟合结果
        3.3.2 潜在类别命名及分类结果
    3.4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各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研究
        3.4.1 影响不同健康危险行为类别的单因素分析
        3.4.2 多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潜类别影响因素
第4章 讨论
    4.1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4.1.1 校园伤害行为
        4.1.2 自我伤害行为
        4.1.3 自杀意念
        4.1.4 物质成瘾行为
        4.1.5 精神成瘾行为
        4.1.6 不安全性相关行为
        4.1.7 不健康饮食行为
        4.1.8 缺乏体育锻炼行为
    4.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潜在类别分类
    4.3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4 对策及建议
        4.4.1 家庭层面
        4.4.2 学校层面
        4.4.3 社会层面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优势、不足、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5.2.1 优势
        5.2.2 不足、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深度学习内涵的多维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教育需求
        2.深度学习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3.课堂中浅层学习、表演学习问题急需解决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学习
        2.深度
        3.深度学习
    (五)文献综述
        1.文献来源情况
        2.国外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3.国内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4.国内外深度学习研究述评及展望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七)研究创新点
一、深度学习的时代本质及特征
    (一)深度学习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深度学习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1.生物神经网络的复杂性
        2.生物神经网络的可塑性
        3.生物神经网络的情感特性
    (三)深度学习本质及特征
        1.深度学习本质
        2.深度学习的时代特征
二、教学论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
    (一)教学论视角下的学习
    (二)教学论视角下学习的深度
        1.知识学习深度
        2.学习关系深度
    (三)教学论视角下深度学习培养策略
        1.知识多维价值实现策略
        2.深度学习关系建立策略
    (四)教学论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的优缺分析
三、教育信息科学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
    (一)教育信息科学视角下的学习
        1.信息及加工概念
        2.信息的加工过程及机理
    (二)教育信息加工视角下学习的深度:高阶思维的参与和发展
    (三)教育信息科学理论视角下深度学习培养策略
        1.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奠定高阶思维基础
        2.关注“思维障碍”,保证思维连续性
        3.重视“无意识”思维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四)教育信息科学理论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的优缺分析
四、“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
    (一)“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下的学习
        1.“意识”与“无意识”学习心理
        2.“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下的学习
    (二)“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下学习深度:“无意识”学习情感及态度的满足
        1.深于学习对象的直接性,即好学
        2.深于心智活动的完整性,即乐学
        3.深于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即善学
    (三)“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下深度学习培养策略
        1.以问题导向,展开教学设计
        2.注重反省思维培养
        3.注重“无意识”心理情感满足,确保积极学习状态
        4.重视“无意识”学习心理活动开发,突破教学难点
    (四)“无意识”学习心理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的优缺分析
五、多维视角下课堂深度学习的审视及实践启示
    (一)多维视角下课堂深度学习审视
        1.不同视角下深度学习内涵理解的关系
        2.多维视角下课堂深度学习过程
    (二)多维视角下课堂深度学习的实践启示
        1.课堂深度学习线索:核心知识内容的组织及教学
        2.课堂深度学习的基础:多元认知的参与
        3.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高阶思维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4.课堂深度学习的保障:创建深度学习共同体
        5.课堂深度学习的潜能条件:“无意识”学习情感、态度的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思辨性阅读的定义、理论基础与内涵
        一、思辨性阅读的定义
        二、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
        (一)读者反应批评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三、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一)思辨什么
        (二)为何思辨
        (三)如何思辨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区别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主体:更强调学生以独立自主的姿态阅读文本
        二、教学目标:更突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
        三、教学内容:更注重“言”“文”统一,整体建构
        四、教学方法:更重视运用聚焦思辨的问答法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必要性:“一体四面”的文本特点与课程标准的双重要求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是基于文言文本特点的必然选择
        二、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是课程标准规约下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可行性:文言文本具有广阔的思辨空间
        一、文言与白话之间存在微妙复杂的关联
        二、文体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暗示与规约
        三、语词细节对作者情志的遮蔽
        四、丰富传统文化成分的蕴藏
第三章 目前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及分析——以南京市五所高中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基本情况
        三、问卷的内容及设计思路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学生卷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对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整体认识
        (二)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目的
        (三)高中生对于教材文言文本思辨特质的认知程度
        (四)高中生进行文言文思辨性阅读学习的方法
        (五)高中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评价的自我标准
        二、教师卷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于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知
        (二)教师在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之前目标制定的侧重
        (三)教师对教材文言文本思辨特质的认知及文本研读方式
        (四)教师在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时教学方法的整合及运用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样态的构建
        一、使能性目标:学生思辨意识的唤醒
        二、教学性目标
        (一)通过推理与解释,建构个体原生的文言言语经验
        (二)通过分析与论证,发展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通过辨析与评价,形成对传统文化隐质的辨证理解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内容样态的构建
        一、主干内容:文言文本之“实”
        (一)反思文本成见:思辨的起点
        (二)解释文本细节:思辨的基点
        (三)分析文本逻辑:思辨的重点
        (四)建构文本旨归:思辨的结点
        二、枝叶性内容:与文言文本相关的思辨支撑材料
        (一)相关史料
        (二)其他关联性文本
    第三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样态的构建
        一、贯穿“质疑、激疑、解疑”的线索性方法——问答法
        (一)指向文本成见、细节的呈现性提问和理解性提问
        (二)针对文本逻辑的分析性提问
        (三)紧扣文本旨归的评价性提问
        二、引导学生针对文言文本进行辩论与论争的支撑性方法——讨论法
        三、引入思辨支撑材料,转化思辨空间的辅助性方法——讲授法
结语
附录A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B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中文期刊文献类
    三、外文期刊文献类
    四、学位论文类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王忺.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D]. 赵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D]. 孔泽鸣. 吉林大学, 2021(01)
  • [4]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D]. 尚正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D]. 杨如玉. 西南大学, 2020(05)
  • [6]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环境模式研究[D]. 王沛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乌鲁木齐市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赋权型性教育干预[D]. 帕丽扎提·甫拉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研究[D]. 李旭阳. 南昌大学, 2020(08)
  • [9]深度学习内涵的多维诠释[D]. 胡永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10]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D]. 姚舜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中学生性心理活动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