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初探

网络时代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初探

一、网络时代的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男[1](2021)在《网络时代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浅见》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知识经济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加深,越来越多企业走向了集体化发展,而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内的财务管理有必要融入新观念——集成化财务管理,并进行相应转型。基于此,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集成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并对当前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展开了相应叙述,进而提出了集团企业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以便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力,有效提升集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2](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赵耀培[3](2020)在《“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在她的着作《在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中提到,家庭聚会时,亲友在身边,大家依然在低头玩手机,似乎已经忘记了相处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接失效,在一起却孤独的状态成为现代人相处的新境遇,特克尔把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性孤独”(或“在一起孤独”)。“群体性孤独”这一社会现象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当今社交网络对人的影响和改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探讨“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这一现象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本研究主要通过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主要采用目的性抽样中的最大差异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使用社交网络的“90后”群体中选择60人,通过访谈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文章首先对“90后”这一研究对象进行阐述,又对“网络群体性孤独”这一概念进行简要界定。其次,根据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和深度访谈的资料论证“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这一现象;对群体性孤独现象因何出现与形成进行简要阐述,其出现与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工业革命时代、大众传媒时代以及网络传媒时代;对网络群体性孤独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得出“90后”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普遍觉得自己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与他人的关系却越来越冷这一结论;对网络群体性孤独这一现象的外部表现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1)新型社交行为:日常表演、感性狂欢(2)新型群体样貌:容器人、空巢青年(3)新型网络文化:“丧”文化、树洞文化等方面。随后,通过对“90后”受访者的访谈资料深入分析,发现造成其群体性孤独的主要因素包括网络技术的界限、消费主义盛行、社会结构变迁和原生家庭影响、以及个体的生存困境几个方面。文章最后,指出“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这一现象会造成亲密关系疏远、社交能力弱化、独立人格形成失败等异化问题,并对如何缓解或超越“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的异化提出相应建议,主要包括(1)重拾交谈:建立与他者之间的亲密关系(2)提升认知: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3)审美救赎:实践中寻求自我价值及意义三个方面。

王丽娜[4](2020)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其负面问题不断显现,由此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随之推动互联网监管部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在诸多互联网的治理方式中,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凭借其治理的快速和有效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重要治理选择,同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不同时期的全局性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案例,纵向勾勒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历程;界定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厘清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分析其治理主体的构成,对其治理客体进行分类,并分析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此外,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和过渡性,对治理的效果评价和价值评价等理论问题进行细致探讨,提出以下观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具有过渡性特点,体现在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并存,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反复重叠,治理中运动性治理和常规化治理相冲突等方面;就其治理的效果评价来说,最初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显现出治理速度快、治理效果好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问题的增多,其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治理违规现象多及治理内卷化等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对它的评价从最初的肯定其治理有效性转向对其弊端的多方诟病;鉴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底层逻辑和规定性,本文认为对其应进行客观的再评价: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行动催生的规则在不断导正其治理行为偏差;要看到其治理行动中输送的制度对互联网秩序的维护作用;要看到其法治化转型对互联网治理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在增加;要看到其制度供给背后的法治追求和治理理念的转型努力;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维护治理对象的相关权利的客观结果。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进行否定之否定不是不顾其弊端而默守陈规,恰是为了正视其所面临的困境。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面临着的法律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主体经常不能协调好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义等诸多法律价值的平衡,导致治理中多元法律价值的失衡和错位;另外,治理中所依据的法律文本缺失和模糊导致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出现较多困难。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和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主体的同质化困境、复合性困境和权威性困境亟待解决;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客体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框架内,受到治理主体所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治理手段的影响,导致互联网优势的发挥、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治理主客体间的协调发展都受到极大限制。上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使得其合理转型变得非常迫切。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方向而言,法治中国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和公共治理理念引入等背景和因素都指向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这一解决之道。具体而言,要转变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观念,走出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其治理中的法制输送机制,包括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文本输送机制和法律制度输送机制,从而推动互联网法的完备化、制度化、体系化和均衡化发展,并有力推动互联网法的良好执行、适用、遵守和互联网法的监督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的治理学习机制和技术再塑机制,共同推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

王特[5](2020)在《网络时代下同人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时,也给予了用户参与网络创作的无限可能和巨大空间。在互联网的助推下,20世纪末,从日本流传过来的同人文化,在中国逐渐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也相继出现了不少和同人相关的网络社群与社区,并形成了独特的同人文化。本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对同人文化进行研究,梳理出同人文化的诞生背景以及网络传播时代下的新特征,探讨同人迷如何通过聚集和互动、盗猎与消费、参与和分享、区隔和融合等行为实现自我与同人迷群的身份认同。同人的爱好者与参与者绝大部分是女性,且以青年女性居多,她们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进行着自我建构和自我身份表达,在同人文化族群内寻求情感共振和身份归属。需要注意的是同人迷在构建同人身份的同时,也会出现认同危机,同人甚至面临被“屠圈”的险境,同人又将何去何从,这些引发笔者的思考。

丰芸[6](2020)在《新媒介技术赋权下的基层央行青年行员离职问题研究 ——以X市中心支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的出现,我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时代。互联网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空间,它脱离了传统现实世界旧有的价值体系,现实世界的权力体系在网络世界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尺度,互联网世界的规则更多依托于技术和表达力的强大。90后恰好诞生在网络时代,在技术和媒介素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技术赋权使得青年人也逐渐开始获得一些资源与话语权,并借此打开了更大的世界,开始寻求更多自由的选择。在就业市场上,青年人择业时也会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离职也不再是少见的个别现象。青年是基层央行发展的未来,也是基层央行的业务中坚力量。但近年来各地中支频发的人才流失问题十分突出,离职潮竟然也开始波及到央行“铁饭碗”。这一现象的发生正在以成本极大的方式倒逼决策层进行改革。作为中央银行的派出机构,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推动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是基层人行担负的职责,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其发挥职能的关键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基层央行青年行员离职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调研数据,运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基层央行离职行为激增现象的原因,从内外部两方面找出新媒介技术语境下青年行员的离职行为的深层缘由,从而为管理层提供遏制人才流失的可操作的方法,也为如何让新一代员工发挥价值提供借鉴。本文从新媒介技术赋权对青年的影响入手,分析得出青年行员的离职倾向产生主要是因为基层央行职业声望的下降、基层央行与县政府协作关系的影响、行员招录、员工激励、工作环境及内容等方面的内外部因素,基于这些内外部因素从组织文化、员工激励、关心个体、员工自身等方面为支行人事部门抑制离职行为增长态势提供具体建议。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慧铭[8](2019)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时代的到来,网页信息以秒为单位,进行着亿万次的更新换代。海量的大数据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也潜在的增加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风险成本,网络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在满足大学生无限求知欲的同时,也让大学生陷入无法预知的风险之中。这使得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变得日益重要而紧迫,它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542份问卷调查和11个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探求当前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的成因,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安全、校园稳定、大学生精神家园守护的角度分模块论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紧迫性。第二部分,结合542份调查问卷和11位大学生深度访谈,从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师队伍四个角度剖析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信息辨别能力较差、自控能力欠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共情性、创新性;行政服务人员、专业课老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足。第三部分,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碎片化的特点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难度;大学生网络需求的多样性和网络安全教育的单一性存在矛盾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环境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是造成网络安全教育现有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提升路径。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需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教育的战略意识,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建设,学校、家庭和政府社会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提升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刘忠全[9](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灵琳[10](2017)在《数字反哺 ——基于社交网络的亲子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社会背景下,家庭场域中的文化传承有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遵循质化研究路径,借鉴玛格丽特·米德的后喻文化以及周晓红的文化反哺等理论框架,通过对12组家庭的深度访谈,从微观角度切入,观察基于社交网络的家庭场域中亲子关系和文化交流的现状及特点。本文从亲代与子代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别访谈和材料整合的方式,从互动的角度分析并印证经验材料,并进而梳理当下家庭亲子关系和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全文力图回答数字化背景下家庭交往中的三个维度的问题:家庭场域中基于社交网络的亲子日常生活和交往互动形式和内容的转变;社交网络对亲子关系产生的作用和亲子互动在数字化背景下演变出的新特征;数字化家庭交往中文化反哺内涵与外延的发展情况。围绕这三个问题,文章前两部分以深描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关注亲代与子代社交网络使用状况中的差异与分化以及日常家庭情境的协调与重构。第三部分对应第二个研究问题,在前两章基础上探讨社交网络对亲子关系的作用以及基于社交平台的亲子互动所呈现的普遍趋势。最后,研究将围绕文化反哺这一理论框架,重新审视数字化背景下反向社会化的具体发展。研究发现,在数字化家庭交往成为大趋势的情形下,社交网络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整体呈现两面性的作用。同时基于社交网络的亲子关系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家庭的后传统化特征,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普遍表现为稀松的亲密状态。而文化反哺在微观家庭场域中仍然停留在文化表层,是一种偏向于技术化的数字反哺,这是目前文化反哺的囿限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新生数字沟不再仅仅以生物代际为界限进行文化切割,而是会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更加随机地按照文化需求来决定教化和传授的权力结构。

二、网络时代的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的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成化财务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集成化财务管理的含义
    2.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二、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独特价值
    1.利于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2.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利于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4.有利于促进并提升集团企业的资金使用率
三、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模式的创建
    1.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加以改革
    2.创建财务集成化管理模式
    3.将集团内部财务跟业务相集成到一起
四、当前集团企业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财务管理存在分散化
    2.网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3.财务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有待加强
    4.资金严重短缺
    5.对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认知性存在不足
五、加快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几种举措
    1.提升集团企业员工的集成化管理意识
    2.组建信息化平台,不断增强系统的防御能力
    3.提高会计人员工作能力
    4.增强资金支持
    5.加强集团员工的认知,明确财务集成化管理的核心地位
六、结束语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对象综述
        第一节 关于“90后”的综述
        一 “90后”的信息接受环境
        二 “90后”的信息认知情况
        三 “90后”的社会交往特征
        四 “90后”的社交关系类型
        第二节 关于“网络群体性孤独”的概念界定
        一 “群体性”与“群体性孤独”
        二 “网络群体性孤独”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形成、表现及特征
        第一节 群体性孤独的形成
        一 工业革命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二 大众传媒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三 网络传媒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外部表现
        一 新型社交行为:日常表演、感性狂欢
        二 新型群体样貌:容器人、空巢青年
        三 新型网络文化:“丧”文化、树洞文化
        第三节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内在特征
        一 距离上“远”“近”不同
        二 关系上“冷”“热”不一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网络技术使社交环境自由化
        一 人际间的弱连接:“自由社交”具有两面性
        二 社交时间更自由:网络技术打破时空壁垒
        第二节 消费主义盛行带来虚假想象
        一 网络狂欢出现:虚拟网络营造虚假气氛
        二 感性话语激增:情感体验成为消费新品
        第三节 社会变迁及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 从集体化到个体化: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自卑感、疏离感产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个体自身冲突引发生存困境
        一 负面情绪的处理不当
        二 体认自我的过程受阻
    第四章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异化与超越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异化
        一 亲密关系疏远
        二 弱化社交能力
        三 独立人格失败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孤独的超越
        一 重拾交谈:建立与他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 提升认知: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三 审美救赎:实践中寻求自我价值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4)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行动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及现状
        一、常规行政管理方式被移植
        二、运动式行政监管日见成效
        三、运动式行政监管趋于成熟
        四、运动式行政监管纵深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界定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二、管理行政与治理行政
        三、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动逻辑
        一、行政主体的主导性
        二、行政方式的强制性
        三、秩序优位的导向性
第二章 作为规制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
        一、管制型行政传统和秩序追求
        二、制度资源不足的外部局限性
        三、互联网典型事件爆发的刺激
        四、行政路径依赖的消极性因素
        五、治理主体选择的积极性因素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
        一、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
        二、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繁复重叠
        三、运动治理与常态治理时有冲突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过渡性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责与职权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客体及其权利与义务
        三、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及其实施机制
    第四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结果评价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正向结果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负向结果
    第五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
        一、对治理价值的正面评价
        二、对治理价值的负面评价
        三、治理的价值评价的否定之否定
第三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困境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法律困境
        一、治理的法律价值平衡之难
        二、治理的法律规制文本之失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体困境
        一、治理主体的构成同质和单一
        二、治理主体内部行政协调不良
        三、治理主体的合法性日趋弱化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客体间的相对困境
        一、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思维限制互联网的优势发挥
        二、运动式治理的分割治理阻碍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第四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
        一、法治中国建设指引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二、公共治理理念影响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三、互联网法治建设引导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目标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健全化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良好实施
第五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保障
    第一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治理的法律观念的转型路径
        二、治理主体的转型路径
        三、治理主客体间相对性困境的缓解路径
    第二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法制输送机制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文本输送机制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制度输送机制
    第三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配套机制
        一、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治理学习机制
        二、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技术反塑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5)网络时代下同人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 网络时代下同人的发展
    2.1 网络构建同人迷群文化空间
    2.2 网络时代下同人作品呈现的特征
3 网络时代下的同人迷群情况调查
    3.1 同人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2 同人迷的偏爱与喜好
    3.3 同人迷参与同人文化的动机
4 同人迷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4.1 抢夺“快感”下的情感需求
    4.2 同人迷自我身份的建构
    4.3 群体互动建立认同
5 同人圈的文化认同
    5.1 同人符号与风格的创造
    5.2 圈层的区隔与机制的建立
    5.3 商品购买下的消费认同
    5.4 有组织有规模的群体反抗
6 同人迷当下的认同危机
    6.1 同人创作:“为爱发电”能维持多久?
    6.2 外部审查:内容边界是否符合规定?
    6.3 圈层交流:圈地自萌已不是“净土”
    6.4 刻板印象:同人绝不是“妖魔鬼怪”
7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查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对象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新媒介技术赋权下的基层央行青年行员离职问题研究 ——以X市中心支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离职的相关研究
        2.1.1 离职与离职倾向的研究
        2.1.2 离职的影响因素研究
    2.2 新媒介技术赋权相关研究
    2.3 现有研究评述
        2.3.1 现有研究的启示
        2.3.2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中国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离职现状调查
    3.1 中国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概况
    3.2 中国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青年行员离职概况
        3.2.1 X市中心支行青年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3.2.2 X市中心支行青年行员离职问题的研究设计
    3.3 基于新媒介技术赋权的中国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青年行员离职案例
        3.3.1 新媒介技术赋权背景下的青年
        3.3.2 青年行员离职问题访谈案例
第四章 中国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青年行员离职原因分析
    4.1 外部原因分析
        4.1.1 职业声望下降
        4.1.2 基层央行与县级政府协作关系的影响
        4.1.3 新媒介技术平台的对比尺度对青年行员自我定位之影响
    4.2 内部原因分析
        4.2.1 行员招录环节衍生的问题对青年行员离职倾向的影响
        4.2.2 员工激励不足对青年行员离职倾向的影响
        4.2.3 工作内容及环境对青年行员离职倾向的影响
第五章 新媒介技术语境下的基层央行青年行员离职控制建议
    5.1 加强基层人行组织文化建设
        5.1.1 强调平等共建的价值导向
        5.1.2 强化开放进取的文化氛围
    5.2 关心行员的需求与成长
        5.2.1 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强化行员的归属感
        5.2.2 重视个体价值,真正的关心个体成长
    5.3 激发行员的工作效能
    5.4 青年行员需要正视离职的现实挑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一)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 维护校园稳定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任务
    (三)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守护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素养
        1、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2、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较差
        3、网络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二)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1、管理体系不健全
        2、评价体系不健全
        3、监督体系不健全
    (三)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不完善
        1、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2、教育内容缺乏共情性
        3、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
    (四) 学校教师对网络安全教育不重视
        1、行政服务人员对网络安全维护忽视
        2、专业课老师对网络安全教育漠视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安全教育短视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网络自身的特点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难度
        1、网络的虚拟性异化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
        2、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安全教育的环境纷繁驳杂
        3、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弱化了网络安全教育的效能
    (二) 大学生网络需求多样性和网络安全教育单一性存在矛盾
    (三)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四、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 环环相扣,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教育战略意识
        1、明确指导思想,占领宣传的主阵地
        2、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
        3、借鉴他山之石,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 层层深入,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相关建设
        1、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建设
        3、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机制建设
    (三) 井井有条,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有效合力
        1、建立政府与高校联动机制
        2、建立家庭与高校联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致谢

(9)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一、宏观经济后果
        二、微观经济后果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案例研究思路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总结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0)数字反哺 ——基于社交网络的亲子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总述
第二章 社交网络使用: 差异与分化
    一、亲代多样化状态: 技术使用与接纳
        (一) 引领潮流者——社交网络与自我学习
        (二) 摸索前进者——印象整饰与群体压力
        (三) 用而不精者——传统惯习与技术抗阻
    二、子代差异化态度: 代际冲突与维系
        (一) 积极鼓励: 代际支持下的互动
        (二) 爱莫能助: 交往理性中的制约
        (三) 排斥抵触: 私人场域中的区隔
第三章 亲子互动情境: 协调与重构
    一、文化互动: 亲代不可避免的二重特征
        (一) 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
        (二) 吸收性与排斥性同在
        (三) 稳定性和变动性交错
    二、亲子交往: 子代随机应变的行为策略
        (一) 投其所好: 目的性地“剧本”表演
        (二) 分组可见: 选择性的场景区隔
        (三) 观而不语: 缺场的在场
第四章 稀松的亲密: 后传统化的亲子关系
    一、工具使用: 社交网络的两面性作用
        (一) “新互动”还是“新隔阂”
        (二) “催化剂”还是“触发器”
        (三) 由“强关系”到“弱连接”
    二、家庭情境: 传统与现代的此消彼长
        (一) 权威转移: 后传统的交往互动
        (二) 民主交往: 娱乐化的信息传递
        (三) 符号使用: 抽象化的情感表达
    三、社交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新趋势
        (一) 个人主义彰显下的孝而不顺、敬而不畏
        (二) 私人领域推崇后的亲而不密、疏而不离
        (三) 文化生产互动中的区而不隔,更而不替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亲子互动的传承与变迁
    一、家庭“教化”与自我“社会化”的交锋
        (一) 亲代自反性建设的困境与改变
        (二) 子代主体性追求的期待与平衡
        (三) 代际文化错位和磨合: 脱嵌、悬浮与再嵌
    二、青年反向社会化的囿限发展
        (一) 代际超越的现实与局限
        (二) 代际策略的缺失与努力
        (三) 青年文化的借力与领跑
    三、“文化反哺”的数字化演变
        (一) 数字反哺: 囿限的文化反哺
        (二) 数字重构: 文化代际切割生物代际
        (三) 数字互喻: 代际更迭与文化耦合
结语 数字反哺: 基于社交网络的文化反哺聚焦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网络时代的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浅见[J]. 张新男. 商场现代化, 2021(19)
  •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D]. 赵耀培.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4]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D]. 王丽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网络时代下同人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D]. 王特. 暨南大学, 2020(04)
  • [6]新媒介技术赋权下的基层央行青年行员离职问题研究 ——以X市中心支行为例[D]. 丰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慧铭.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数字反哺 ——基于社交网络的亲子互动研究[D]. 李灵琳. 南京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网络时代会计环境与观念更新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