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意义

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意义

一、一种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化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首敬[1](2021)在《不再“世外桃源”的山村 ——一个侗族乡村的新媒体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贵州省黎村的田野调查,以人类学的文化传播理论以及传播学的媒体即人的延伸和技术赋权理论为支撑,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山村与新媒体相遇的“故事”。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侗族乡村社会已不再“世外桃源”,开始呈现出与现代社会趋同的样貌。传统化外之地的自治体系被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所取代,被完全纳入现代国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现代化产业链条打破,消费欲望被激发;凝魂聚力的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共生,思想日益开放;闲暇生活从农业休闲型演变为心理调节型,闲暇方式日益多元化;新媒体成为人际交往的新媒介,交往方式呈现出新特征。然而,传统社会并未被冲蚀殆尽,新媒体作为人的延伸,促进了空心化村落的重新积聚,传统社会秩序与现代化秩序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共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在城乡分化背景下,新媒体既是城乡之间“无形”的桥,缩小着城乡鸿沟,也是空心化的乡村的“安心剂”,促进着身体与心灵的归一,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提供着解决路径。通过研究发现,作为文化的新媒体在全球化语境中既是一种大众文化,又是一种地方化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外来者”走向“在地化”。新媒体进入山村社会,把山村纳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陌生而充满魅惑的“异文化”世界。但是山村文化并没有被淹没在“异文化”的海洋中,因为文化自觉——山村社会借助新媒介技术文化的便捷优势,拍摄、制作、传播本地的民族文化,不仅使现代性的流动中日益疏离、空心化的村落社会有了“远在天涯”的亲情联结与近在眼前的“面视”,而且因为村民的文化自信而使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了浩瀚的“异文化”世界,在自己走进“他者”世界的同时,也为外在的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文化再发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便由此展开。这一个案充分说明,一种文化体系不论其处于什么样的低势位置,在和平的环境下,文明互鉴总是双向对流的过程,新媒体“宰殖”的世界——全球化本身也是一个非同质化、多元化的过程,呈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共生,和而不同”的格局。

王喆[2](2020)在《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媒体是网络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迅速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推动了世界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日常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及出行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博弈正借助网络新媒体而衍生出新的变体。部分西方国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借用网络新媒体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试图弱化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已经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对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为关键。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深化思想安全理论研究,拓展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和逻辑相统一法、系统科学研究法,对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其一,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分析和归纳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新媒体的特点,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其二,着重阐述意识形态的概念、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并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其三,重点分析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新媒体领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其四,分析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包括思想抗衡的信息化、思想话语的碎片化、思想渗透的隐蔽化。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资源。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安全理论、西方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四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在新媒体时代中,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并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营造安全环境,进一步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其二是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角度而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其三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的意识,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并增加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分析新媒体不断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挑战及挑战的成因。一方面,新媒体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机遇,新型生活方式营造活力开放的社会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另一方面,从挑战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体现为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方向,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此外,从挑战的成因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媒介的不断融合,使新媒体自身正在遭遇复杂价值的冲击,意识形态安全的固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第六部分,提出维护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与对策。在新媒体时代中,应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突出国家层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强大力量,从社会层面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网络、文化环境,从个人层面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这一侧重点,使公民素养教育、不同职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家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到有机统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创新,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实践的主要方法,对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界定。

杨春林[3](2020)在《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粹主义浪潮正席卷整个西方世界,这是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的最显着标志。尤其是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的欧洲西部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全面崛起,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与中右翼的保守自由主义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影响了西欧各国的政策走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对整个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和多元主义民主价值构成了重大挑战。本研究聚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在内的西欧地区,以这些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识别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它迅速崛起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获取支持的?它的崛起对西欧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前的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民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一,通过确定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标识出它在政治光谱上的位置。然而,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往往是混乱的、模糊的、破碎的、游移的,本研究基于对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概念的考察和对左右政治划分的认识,提出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以民粹主义为表,以民族主义为里”的核心特征,以此作为识别西欧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标准,将其与历史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民粹主义和西欧左翼民粹主义相区别的同时,也突出了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策略的政治属性。第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些政党在西欧各国只能算作是星星之火,在政党格局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一方面软化了极端民族主义立场以扩大选民基础,另一方面又以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事件等为契机,提出了反移民、反伊斯兰、反欧洲一体化等政策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带有明显的反建制、反多元价值和排外主义的色彩,但却也填补了传统政党政治议题的空白,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到了政治空间和选民支持。其选民基础的碎片化分布也说明了这类政党的务实转型提高了他们的普遍动员力。如今,数量众多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西欧已呈燎原之势,不仅在各国开始联合组阁、进入政府或担当最大反对党,而且开始跨越国家相互站台并且在欧盟框架内寻求联合。第三,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深深根植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中。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引发了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拖累了西欧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兴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西欧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世界引领力被进一步削弱;数字革命引发了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和传播领域的“新媒体革命”,撼动着民主社会的根基;移民难民的涌入挑战了欧洲社会的“共识政治”,在面对危机时欧盟内部的矛盾,助长了保守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兴起;西欧战后中左和中右两翼政党轮流执政、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上日渐接近的背后,是西方多党制度和代议民主制度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正是上述的这些方面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他们高举“民主”和“民族”两面大旗,通过一揽子“非政治正确”的主张赢得了部分选民的支持。第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之所以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并且在选举中屡屡得手,离不开其极具煽动性的政治话语、高效的政治动员策略和务实的政治行动,这三者构成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话语-策略-行动”的完整链条,体现了民粹主义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作为“激进民主理想”和“政治动员策略”的双重属性。第五,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从各个层面对西方产生了冲击。在政党政治层面,它压缩了主流政党的政治空间,丰富了政党的政治话语和活动方式,拓展了政党竞争的空间,重塑了政党政治的生态;在政府层面,它影响了西欧各国政府在移民、福利、经贸、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倾向;在欧盟层面,它为欧盟机制的有效运作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社会和文化价值层面,它加剧了西方社会的分裂,冲击了包容的多元主义民主价值,也助推了大众抗议文化和运动的流行。最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的关系是复杂的,既不能简单将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否定民粹主义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常常以追求“人民至上”的民主面目出现,但是这种激进民主理想追求却最终往往因为魅力型政治强人的出现而滑向威权政治的境地。所以该类政党仍然可能在未来构成对西方民主的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存在着“反建制”的立场,但这种批评性的立场恰恰为西方主流政党和代议制民主的自我调适注入了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通过不断回应变化着的民众需求,不断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断对自身进行适应性的变革,政党和制度才能够变得愈加成熟和坚韧。民族民粹主义浪潮的出现是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时代的反映,也必将会对世界格局的调整和国际共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政治话语、政治策略、政治行动、崛起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置于“技术革命引发社会变革”的逻辑之下进行审视,力求突破传统的政党研究的局限,希望能够以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现象为缩影去观察这个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世界。其次,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缘何能在西欧异军突起又如何从多个层面冲击了西欧社会。再次,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辅助具体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实例和数据作为支撑,以使观点能够更具现实说服力。最后,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思考了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政治变革、世界格局调整之间的联系。

黄丽娟[4](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程晓辰[5](2020)在《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文中提出政党是驱动国家机器运转的中枢力量,政党政治变化是透视一个国家政治状态的“显微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虚无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尘嚣日上,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右翼力量高歌猛进,而左翼力量则陷入到群体性迷失中。面对不利的发展形势,传统左翼政党不同程度的选择了向“右”转,社会民主党部分的接受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政治光谱上由左翼滑向了更温和的中左翼,与中右翼政党的同质化也越来越明显。共产主义政党则面临着比社会民主党更加不利的形势,一部分共产党选择解散党或者是改变党的名称和性质,完全转型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党,还有一部分共产党尽管保留了共产党的名称,但选择部分按照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原则进行革新,出现了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趋向。传统左翼政党向“右”转并向温和化转型是二十世纪末一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最显着趋势,其实质是削弱意识形态色彩并使得左翼政党在政治光谱上向“中间”移动,这给传统左翼政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政治身份认同模糊、阶级基础弱化、理论战略主张特色不足、组织力量碎片化加剧等,使左翼政党特别是共产主义政党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受到很大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到制度性、结构性、全面性危机中,持续衰退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混沌焦灼的政治形势和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都使得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不断积聚,公民不满情绪日益增加,激进抗议运动频繁爆发,政党政治发展持续变动。我们应当看到,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仍未彻底摆脱多重危机的“泥沼”,这对于左翼政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南欧国家处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多重危机直接冲击的第一线,其左翼政党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全球左翼政党的发展动向,特别是随着南欧地区新兴激进左翼政党的快速崛起,社会民主党的主流地位遭遇严重挑战,过去在左翼“一党独大”的状况已经难以复现,而共产主义政党则面临着更加被边缘化的窘况。可以说,传统左翼政党日渐势衰,新兴激进左翼政党迅速崛起是当前南欧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最显着趋势。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对其发展态势的宏观把握和规律性总结,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中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向是多维度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从温和到激进的流变。具体表现在:在政治组织力量上,持有激进立场的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快速崛起,左翼政治力量格局发生激变;在政治表达方式上,民众的不满情绪正日益通过频频爆发的激进抗议运动表达出来;在政治身份认同上,重新定义“左翼”、回到“左翼”已经成为南欧左翼政党变革的主要方向;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左翼民粹主义滥觞和列宁主义复归等都带来左翼政党指导思想的“极化”;在政治战略主张上,民粹主义、反建制主义、疑欧主义等多股政治思潮的兴起引发主流政治激荡变革。同时,就某一政党或不同类型政党来说,其转向激进的程度又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和类型的差异,因而这里的激进转向核心讨论的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南欧左翼政党向“右”转、进行温和化改革,又在金融危机后逐渐向“左”转、强调回到“左翼”和转向激进的这样一个过程和趋向。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厘凊激进转向的发生机理,找到引发这种转向的根源。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是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在南欧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反映。窥探“后危机”时代南欧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风云诡谲的形势变化与左翼政党的起伏波澜是相一致的,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也导致公民不满情绪持续上升,并最终演化为一系列的激进抗议运动,使得南欧左翼运动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公民选择诉诸更加激进化的政治表达方式,与其合法利益表达渠道长期以来被建制派精英垄断和阻塞不无关系,自由民主的选举制的制度运行已然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因而其存在的形式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已经无法及时准确的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这是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政党政治产生激烈变动的根本原因。当然,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所形成的强大的技术控制力,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对激进转向实质的分析。金融危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是南欧左翼政党在多重危机下进行适应性变革与调整并在政党意识中的自觉表达。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出现的政治乱象(如频繁大选、频繁组阁、频频陷入政治僵局等)让普通民众对选举活动日益感到厌倦,对传统政党的不信任感也陡增,并将选票投向政治身份定位更加清晰、理论战略主张特色更加鲜明以及更擅于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造势和宣传的新兴政党,带来南欧国家政党政治格局和发展方向的大变动,这预示着南欧国家传统“准两党制”格局的崩解,也意味着西式民主衰退和新自由主义的神话破灭。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还加剧了南欧社会的深层撕裂,普通民众的金融恐慌和对政府出台紧缩政策的严重不满是激进抗议运动频频爆发的直接“导火索”,这引发了普通民众社会心理特征的急剧变化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左”转,而在选举政治下政党迎合选民意向成为一种必然。值得注意的是,南欧国家左翼政党所作出的调整与变革不仅是由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包含了对右翼力量联合攻击的策略应对。随着极右翼政党在南欧国家逐渐站位脚跟并日渐势大,以及中右翼与极右翼等右翼力量联合攻击趋势的增强,左翼政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这也迫切要求南欧左翼政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在“内忧外困”的不利形势下充分把握好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战略机遇期,努力推动左翼的复兴和发展。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左翼向何处去始终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热议的话题,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左翼政党重回“左翼”、转向激进是新形势下左翼政党变革与调整的主要方向,但回到“左翼”也并不完全是回到过去的“左翼”,而是对“左翼”进行一个重新的界定和厘凊,使左翼政党的“左翼”身份特征鲜明、特色突出,更容易获得选民的支持和信赖,也更好的推动左翼政党迈向持续向好发展的轨道上去。总体而言,本文对金融危机后南欧激进左翼政党转向激进的研究是对其发展趋势的整体性、规律性、前瞻性的把握,也是以南欧左翼政党为蓝本对金融危机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极化现象所进行的一个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当然,南欧的政治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每个国家和每个政党的发展都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也旨在洞察南欧左翼政治发展的方向,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政治形势变化,以期为促进中国与南欧国家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张燕[6](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黄灿[7](2020)在《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颇具“现代性”的气质。其中,“激进性”是这种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性因素。所谓“激进”,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二是否定。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敢于否定的激进基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演化的社会变迁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语言表征激进和文化激进共同型构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三元结构。媒介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演进的激进力量,熔铸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在其自身的语言表征上,承接了先锋派艺术以及传统媒体艺术激进的创作手法,如拼贴、并置、挪用等,衍生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形塑了新形态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基于“视觉原子论”的底层逻辑,让艺术家拥有了“界面交互”“艺术越轨”“纵深蒙太奇”“视像堆叠”等一系列新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转向一种“关系美学”的建构。在关系美学的语境下,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关系建构中随时呈现随时转变的。就此,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从“内容为王”转为“语境为王”,进而形塑“录像诗学”“沉浸美学”等一系列新的审美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更塑造了“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数字异托邦”“去物质性与后现代崇高”等具有激进批判立场的新媒体文化。

黄莉[8](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李溪慧[9](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韩雨江[10](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提出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二、一种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化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不再“世外桃源”的山村 ——一个侗族乡村的新媒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走进黎村:新媒体实践的物理空间
    第一节 黎村的历史与生境
        一、历史沿革
        二、经济发展
        三、传统文化
        四、社会组织
    第二节 现代媒体在黎村的发展
        一、从未受宠的报纸
        二、作为小众娱乐的广播
        三、作为大众传播的电影与电视
        四、创新赋权的新媒体
第二章 新媒体浮世绘:黎村日常生活中的新媒体
    第一节 “长在手心的手机”:闲暇生活中的新媒体
        一、“手机恶魔”:孩子的手游时光
        二、畅玩短视频:作为自我表达工具的快手
        三、侗歌新唱:微信群里的琵琶歌对唱
    第二节 “手机里谋生活”:经济生活中的新媒体
        一、微信经商:木材经济新花样
        二、告别赶场:网购的兴起
        三、在家谋生:作为职业的快递业与微商
    第三节 网络通话:人际交往中的新媒体
        一、微信:亲子互动的情感枢纽
        二、从自发到自觉:心系家乡建设的外出打工人
第三章 “梦幻”七仙女:一个新媒体实践的个案
    第一节 “仙女”降临:黎村快手团队的诞生
        一、快手产业:扶贫书记的奇思妙想
        二、文化借用:今有侗寨七仙女
        三、助力发展:“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
    第二节 “仙女”起舞:黎村快手团队的实践
        一、小屏传播:乡土与民族文化的展演
        二、技术盈利:新的生钱之道
        三、村民共舞:疯狂的手指与集体的齐聚
        四、媒体报道:科技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仙女”隐匿:黎村快手团队的困境
        一、多重博弈:遭遇的困境
        二、“仙路”崎岖:黎村的未来发展
第四章 不再“世外桃源”:新媒体时代乡村社会的重塑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闲暇生活的重塑
        一、全天候传播:时间观念消弭
        二、网络“狂欢”:多元的闲暇生活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人际交往的重塑
        一、家庭交往:女性地位提高与文化反哺
        二、社会交往:基于熟人社会的扩散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经济生活的重塑
        一、多元接入:现代化产业链条的建立
        二、何以发展:“七仙女”实践的反思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活的重塑
        一、身体“虚拟在场”:民族文化复兴
        二、多元荟萃:大众文化浸入
    第五节 新媒体时代村落建设的重塑
        一、青年崛起:村落建设新的力量
        二、脱域与重新勾连:乡村继存
结语 美美共生——乡土文化的新媒体时代
    一、作为文化的新媒体:民族学的再认识
    二、 “田野工作”:新媒体时代民族学研究的必由路径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依据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的框架结构
        1.4.2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2.1 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2.1.2 新媒体的特点及基本类型
        2.1.3 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
    2.2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2.2.1 意识形态的概念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
        2.2.4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2.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2.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分析
        2.3.1 新媒体场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
        2.3.2 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
        2.3.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2.4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
        2.4.1 意识形态博弈的信息化程度加深
        2.4.2 意识形态话语趋于碎片化
        2.4.3 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化
        2.4.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之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经验
        2.5.1 始终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
        2.5.2 立足人民立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
        2.5.3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教育需常抓不懈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3.1.1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
        3.1.2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等同于“错误的观念”
        3.1.3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1.4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
        3.2.2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与时俱进
        3.2.3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地位
        3.2.4 坚持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立场
    3.3 西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3.3.1 沉默的螺旋理论
        3.3.2 “5W”模式理论
        3.3.3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
    4.1 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
        4.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4.1.2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
        4.1.3 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
        4.1.4 营造安全环境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
    4.2 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
        4.2.1 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
        4.2.2 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
        4.2.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
    4.3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
        4.3.1 有效提升公民的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意识
        4.3.2 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
        4.3.3 强化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第5章 新媒体时代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影响
    5.1 新媒体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
        5.1.1 新型生活方式营造开放活力的社会氛围
        5.1.2 提升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
        5.1.3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5.1.4 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5.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5.2.1 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
        5.2.2 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的方向
        5.2.3 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
        5.2.4 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
    5.3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成因
        5.3.1 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5.3.2 媒介融合之下新媒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冲击
        5.3.3 固化思想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效度
        5.3.4 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及对策
    6.1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6.1.1 坚持党领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6.1.2 坚持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6.1.3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结合原则
        6.1.4 坚持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6.2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6.2.1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之度
        6.2.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之维
        6.2.3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个人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节 民粹主义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民粹主义
        二、作为社会运动的民粹主义
        三、作为政治策略的民粹主义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
        一、左与右的划分
        二、民族主义
        三、民族民粹主义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界定
        一、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定义
        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特征
        三、左右两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区分
第二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历程
        一、边缘化阶段(战后到八十年代末)
        二、转型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初到金融危机前)
        三、全面崛起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第二节 西欧主要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一、激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二、地方主义民粹主义政党
        三、中右翼的民粹主义政党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选民基础分析
        一、选民性别分析
        二、选民年龄分析
        三、选民受教育程度分析
        四、选民职业和阶级分析
第三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原因
    第一节 数字革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技术动因
        一、数字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塑
        二、西欧政党政治的数字化变革
        三、数字革命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经济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经济的不平衡
        二、欧洲一体化、欧债危机与福利国家困境
    第三节 社会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社会基础
        一、低失业率背后的中产阶级萎缩
        二、移民问题与难民危机的冲击
    第四节 认同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文化环境
        一、文化本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
        二、欧洲穆斯林问题与文明的冲突
        三、欧洲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冲突
        四、传统媒体的衰落与新媒体革命
    第五节 民主困境: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政治条件
        一、非理性的政治人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与左右翼的趋同
        三、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失衡
第四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话语、策略与行动
    第一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话语
        一、“人民”与“精英”:平民主义与反建制
        二、“我们”和“你们”:排外主义与反移民
        三、“固有”与“外来”:本土主义与反多元文化
        四、“本国”和“他国”:孤立主义与反一体化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策略
        一、以魅力型领袖为活动轴心
        二、以中下层选民为争取目标
        三、以互联网技术为有力工具
    第三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行动
        一、参加竞选活动
        二、参与政府组阁
        三、推动全民公决
第五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影响
    第一节 重塑了西方政党政治生态
        一、加速了左翼政党的衰颓
        二、引发了右翼政党的迷茫
        三、改变了政党竞争的形态
    第二节 影响了各国政府政策倾向
        一、移民政策
        二、福利政策
        三、经贸政策
        四、外交关系
    第三节 阻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一、欧盟框架下疑欧力量的增强
        二、欧洲各国对欧盟态度的变化
    第四节 挑战了多元主义民主价值
        一、侵蚀了多元主义的政治共识
        二、加剧了欧洲社会的文化冲突
        三、助推了大众抗议的泛滥流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㈠选题缘由
        ㈡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㈠国内研究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㈡国外研究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㈠研究思路
        ㈡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㈠研究创新
        ㈡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一、 新媒体时代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一、 问卷设计说明
        二、 问卷调查说明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主持课题
    三、 参与课题

(5)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的新变化
    2.1 南欧左翼政党基本概况
        2.1.1 南欧地区活跃的主要左翼政党
        2.1.2 意识形态视域下南欧主要左翼政党子类型划分
    2.2 选举向度下南欧左翼政党在金融危机后的发展现状
        2.2.1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日渐势衰
        2.2.2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迅速崛起
        2.2.3 共产主义政党逐渐被边缘化
        2.2.4 其它左翼小党发展举步维艰
    2.3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政治的发展动向
        2.3.1 从稳定到动荡:激进左翼政党崛起后南欧左翼政治力量出现新格局
        2.3.2 从温和到激进:左翼民粹主义兴起后南欧左翼政治生态面临新变化
        2.3.3 从另类到主流:激进抗议运动浪潮后南欧左翼政治发展呈现新趋势
第3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表现
    3.1 政治表达方式转向激进:社会抗议运动高涨推动民意立场持续左转
        3.1.1 激进抗议运动持续兴起
        3.1.2 公民政治参与变动无序
        3.1.3 民意支持立场持续左转
    3.2 政治身份认同转向激进: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重塑左翼政党身份标识
        3.2.1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从边缘走向中心
        3.2.2 主流左翼政党政治地位发生动摇
        3.2.3 主流左翼政党的重塑政治身份标识
    3.3 政治意识形态转向激进:传统理念回归带来列宁主义指导地位显着提升
        3.3.1 西班牙共产党的“新列宁主义观”
        3.3.2 希腊共产党的“再激进化”变革
        3.3.3 葡萄牙共产党的“斗争传统”回归
    3.4 政治战略主张转向激进:多股政治思潮兴起引发主流政治激荡变革
        3.4.1 “民粹派”主张对新自由主义模式重新解构
        3.4.2 “反建制派”呼吁结束传统建制派精英统治
        3.4.3 “疑欧派”提出对欧盟治理模式的强烈批判
第4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根源探究
    4.1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理论奠基
        4.1.1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4.1.2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激进民主理论探赜
        4.1.3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生命政治话语建构
        4.1.4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新共产主义观念”
    4.2 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的推波助澜
        4.2.1 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
        4.2.2 危机造成社会矛盾问题愈加突出
        4.2.3 危机促使左翼政党重拾信心希望
    4.3 社会运动和思潮“左”转的直接回应
        4.3.1 紧缩政策引发公民不满情绪持续上升
        4.3.2 建制派精英垄断权力使公民利益表达渠道阻塞
        4.3.3 激进抗议运动激发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4.4 新媒体工具的话语垄断和技术控制
        4.4.1 新媒体技术革新带来政治传播方式变革
        4.4.2 新媒体工具应用形成对舆情的直接引导
        4.4.3 新媒体政治发展实现对选民的技术控制
第5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实质
    5.1 西式民主衰退和神话破灭后的替代性救赎
        5.1.1 资本主义制度性困境的系统反映
        5.1.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与破产
        5.1.3 西式民主衰退及其信任危机
        5.1.4 民粹主义霸权的重构与替代
    5.2 民意向“左”的社会心理特征在政党意识中的自觉表达
        5.2.1 南欧社会深层撕裂与公民政治认同缺失
        5.2.2 普通民众社会思想意识的“左”转
        5.2.3 左翼政党迎合民意变化的必然选择
    5.3 对右翼力量保守倾向的抗争与突围
        5.3.1 南欧极右翼政党的迅速崛起
        5.3.2 来自右翼保守力量的强势攻击
        5.3.3 左翼政党对右翼的抗争与突围
第6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未来前景展望与启示
    6.1 南欧左翼政党的“自我”和“他者”之鉴
        6.1.1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对传统左翼政党陷入困境的分析与应对
        6.1.2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对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的分析与应对
        6.1.3 共产主义政党对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的分析与应对
    6.2 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未来前景
        6.2.1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发展遇阻,经历调整还有复兴可能
        6.2.2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存在不足,持续勃兴面临现实挑战
        6.2.3 共产主义政党内部分歧严重,坚持革新仍可把握机遇
    6.3 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党的思想根基
        6.3.2 把牢全媒体时代话语领导权,警惕错误思潮诱导
        6.3.3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及时回应民意变化
        6.3.4 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统计表
附录二 :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历次大选选举结果统计表
附录三 :常用党团名称缩略语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新媒体技术倒逼艺术世界的变革
        二、传播技术造就的艺术全球化和去经典化
        三、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四、社会变迁以及艺术理论的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第一章 文化、社会与艺术激进
    第一节 文化与艺术表征的复杂性
        一、现代性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
        二、文化同一与艺术变形
    第二节 “进步”与艺术激进
        一、进步的魅惑
        二、进步的文化体验与艺术激进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
    第一节 一体同源的技术与艺术
        一、技术与艺术:概念史的梳理
        二、“实用理性”的精神气质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中技术的三个层次:形式、系统和时代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术
        二、艺术创制内部的技术系统
        三、艺术与技术时代
    第三节 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的联姻
        一、从人走向艺术到艺术走向人
        二、艺术的传播:一种符号的运作行为
        三、媒体艺术的诞生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基因谱系
        一、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激进基因
        二、媒体艺术的基石:信息传播的激进性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
    第一节 视觉革命:从新视像到新媒介
        一、同质异构的两场视觉革命
        二、界面革命
    第二节 新形态的激进语言
        一、底层语言逻辑:视觉原子论
        二、艺术越轨——新材料与新形式
        三、视像堆叠
        四、纵深蒙太奇
    第三节 震惊悖论与新的激进语言
        一、震惊美学的退场
        二、震惊的异化:为了震惊而震惊
        三、新激进语言:数字特效与震惊的弥散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激进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激进文化
        一、技术导向的新世界
        二、新感性:从感觉解放到感觉拓展
        三、关系美学:美在关系
    第二节 激进的艺术文本:语境
        一、语境成为艺术
        二、录像诗学:叙事语境的激进性建构
        三、沉浸与幻觉——用“虚拟”激进
    第三节 后媒体文化的激进性
        一、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
        二、数字异托邦
        三、去物质性与后现代的崇高
结语 警惕“两可”的激进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㈠国外研究现状
        ㈡国内研究现状
        ㈢研究成果评析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㈠研究思路
        ㈡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㈠可能的创新点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六、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二、新媒体环境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一、问卷编制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9)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目的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研究意义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2.2 关于电影批评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4.1.1 大众的喧嚣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一种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化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再“世外桃源”的山村 ——一个侗族乡村的新媒体研究[D]. 王首敬. 兰州大学, 2021(02)
  • [2]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王喆. 吉林大学, 2020(01)
  • [3]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春林. 山东大学, 2020(07)
  • [4]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5]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D]. 程晓辰. 吉林大学, 2020(08)
  • [6]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7]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 黄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9]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10]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