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正永[1](2020)在《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行为日益国际化,我国内部审计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内部审计在规范公司治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内部审计在发展中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如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匮乏、缺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集团作为我国现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的多元化,推动了企业集团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的不断改革。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否满足企业集团管理需求,是企业集团在公司治理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用案例研究法,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了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优化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中的地位和职能做了进一步阐述。然后通过对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在独立性、组织地位、审计范围、审计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针对内部审计存在问题从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审计程序、审计范围、评价体系、人力资源五个方面,结合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与职责,提出了与S企业集团战略发展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优化对策。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解决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丰富了内部审计应用案例,有利于国有企业集团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水平。

粟榆[2](2020)在《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本世纪初期开始,我国学者逐步在企业中推行风险管理审计理论,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5年出台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6号——风险管理审计》,对风险管理审计进行规范化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经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应用领域开始由金融行业向其他各类行业扩展,虽然在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审计体系,但是由于其他行业对风险管理审计应用时间较短,未能形成系统的应用方案。此外,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审计体系难以完全匹配其他行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展进程,因此,其他行业如何更好地应用风险管理审计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P地产公司是我国大型房地产企业向产业地产转型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在集团公司倡导下已逐步开始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但是由于其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框架套用集团公司传统房地产行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模板,未能全面考虑产业地产公司在项目开发环节所面临的特有风险,以致P地产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活动难以充分发挥效用。因此,本文以P地产公司为案例展开研究,在梳理公司风险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审计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战略目标,试图针对现阶段P地产公司风险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优化途径,推动P地产公司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审计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通过风险管理审计相关理论的整合对本文关键概念“风险管理审计”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研究视角。其次,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以P地产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产业地产公司在项目开发环节所面临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P地产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现状以及实施的风险管理审计程序通过文字和流程图进行介绍。然后,根据P地产公司的现状,找出P地产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活动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P地产公司需从健全风险管理审计的配套机制、加强现代化风险管理审计制度体系建设、明确风险管理审计目标定位、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意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强化后续审计等方面着手优化风险管理审计的建议,保证风险管理审计能在P地产公司风险管理活动中发挥功效,推动P地产公司内部审计向现代化管理审计转型。

葛兆诚[3](2020)在《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研究 ——以YZJ药业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竞争的压力也日趋增大,不仅要有好的产品供应市场的需求,更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自从2002年纽交所规定在美上市的企业必须提供内部审计报表,也因此促进了国内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从原来的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在现代企业的多个方面得到体现,不单单仅仅在财务上,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在采购流程的优化,在生产车间的运作等,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深化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地位。在实际的企业生产运作中仍然存在诸多影响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高效运用存在的问题,大大弱化了风险管理的效果。怎样推动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提高其存在的价值,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得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分析了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作用,可以对非财务信息的风险起到预警的效用,防止企业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对风险管理下的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YZJ药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论述了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审计的现状,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内审制度的不完善、信息化水平的落后等原因并分析其产生的因素,且从集团层面和内部审计的业务层面提出建议方案。达到完善YZJ药业集团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职能,同时也能希望能对类似的企业的内部审计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意义。

苗长春[4](2019)在《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经营面临的环境变得愈发错综复杂。因此,企业只有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预先做出防范,才能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目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的事后监督手段,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检查出来,这时候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中作用也体现出来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通过运用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评价,进而为管理层提供信息,为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合理的咨询及建议,帮助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并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我国的内部审计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时间仍较短,对理论的研究和具体的实践也不够深入。企业的管理者也认为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就是内部审计的功能。随着国外许多先进的审计理念传入我国,以及国内学者对内审相关理论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内部审计的身影,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并接受了内部审计的咨询和服务职能,但并不是每一家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都可以得到发挥。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一直担负着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也日渐繁荣,各类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对其青睐有加,纷纷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并展开各类新的业务,给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变革,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紧跟变革的脚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强化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帮助管理层制定决策,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竞争能力,促进信用社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当前摆在农村信用社管理层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内部审计的作用如何在农村信用社内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内涵、发展趋势、作用、基本原则、主要关注点和难点、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阐明了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针对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了完善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对策。本文共有六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论以外,第二到第六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部分是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概述,主要是为后文的分析和研究铺垫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内涵、发展趋势、作用、基本原则、主要关注点和难点、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现状,着重介绍WL县农村信用社的概况和内部审计现状。第四部分是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不到位、内部审计工技术手段落后、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不完善。第五部分是完善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对策,以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依据,提出以下完善对策。第一,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并对内部审计的范围进行拓展,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目标。第二,对内部审计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力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第三,通过完善内部审计人员激励考核机制,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来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制度。第四,配备审计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健全内部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实行内部审计公开化来增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第五,加强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改进信用社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第六,通过增加对内部审计宣传和培训的投入、加强内部沟通,强化信用社各级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韩卫霞[5](2019)在《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微观作用关系探究 ——基于江苏省商业银行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务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文化能够对一个组织的内部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尝试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内部审计问题,但是已有的研究多侧重研究企业文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结果的直接影响,并没有揭示企业文化为什么会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本文不仅研究企业文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影响,而且还对企业文化影响内部审计的原因进行探索。为了研究企业文化对内部审计的作用机理,文章对内部审计在组织内的微观环境进行梳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高管、内部审计人员、被审计人员之间存在不同互动关系,构建了内部审计三角互动关系图,并考察企业文化对内部审计三角关系的影响,提出企业文化影响内部审计的命题。内部审计三角关系互动关系构成了实地调研和访谈的研究视角,以实现对研究问题的探究。在选定调研和洽谈视角以及提出初步命题后,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10家商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与调研单位的高管、审计部门负责人、被审计人员围绕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进行深度访谈,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问题,并在内部审计微观环境中获得对这些问题和现象解释性理解。通过调研本文发现,不同类型企业文化下,内部审计职能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企业文化下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高管之间的互动关系引起的,具体的研究发现和对现象的解释如下:(1)团队型文化下,组织的氛围是开放的、共享的、合作的,被审计单位与业务部门能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内部审计人员会在审计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来自业务部门的人员也能对审计报以更加开放和欢迎的心态,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呈现为以咨询项目为主,而不是确认项目;(2)层级型文化下,组织成员之间是基于制度下的正式交流,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由于存在冲突关系,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就更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并不会主动开展咨询活动,他们更倾向于基于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呈现为以确认项目为主,而不是咨询项目;(3)外倾型文化下,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受到内部审计部门与高管层、业务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当高管与内部审计部门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内部审计工作以咨询活动为主;当业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时,内部审计工作以咨询活动为主。反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以确认项目为主。

杨明[6](2019)在《基于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研究 ——以S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营销费用在企业的总支出中占很大的比重,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行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营销费用的控制管理成为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为解决企业内部营销费用控制问题的内部审计的建设因此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国内外审计行业中针对营销费用内部审计的研究尚不充分,满足不了企业中营销费用控制的需求,针对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并没有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S公司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基于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这一核心要点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 S公司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对目前公司内部审计的优缺点和运行机制进行解剖,然后针对S公司目前采用的营销费用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运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鱼骨图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最后结合现代管理审计理论,对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营销费用管理审计流程,为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通过本文对S公司案例的研究可知,现代企业中针对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根据具体分析的结果对企业管理中营销费用的内部审计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审计的管理审计理论来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提升企业中针对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综合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汪妍[7](2019)在《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做出战略部署,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审计署重新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紧接着发布《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都对审计机关指导内部审计的要求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但目前,审计机关尚未明确指导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本文将详细研究相关内容,以期为审计机关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建议。本文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接着论述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重点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工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写作的理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背景,概述不同时期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作用。然后分析总结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针对目前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时存在的不足,主要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中有关审计机关指导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设计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路径,明确指导的时间、方式和内容,从内部审内部审计计划的安排、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和完善制度建设这五个方面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接着进行案例分析,介绍J公司内部审计概况,以及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情况,分析现存不足,提出完善措施,指明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具体做法。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审计机关加强指导的相关建议。本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设计指导路径,提出目前尚未明确的关于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为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且为审计机关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思路,也期望能为审计机关指导属于指导对象的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杨帆[8](2018)在《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两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整体出现“三低一高”的情况,即产品低价格、产量产值低增长、经济效益低和发展压力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激烈,为应对全球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企业必须从优化和创新内部审计的角度,加强内部管理与改革。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大多据有国企背景,加之行业地位重要,属于特大型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企业的产销和采购量极大,存在的管理漏洞与风险也极高,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内部审计能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监督生产经营过程,规范企业运营各个环节有效率运行。并根据企业存在的情况提出指导性的建议,采取专业的方法防范企业风险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的损失也可以鼓励公司的管理者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目前,国内少有学者从新常态的角度出发研究钢铁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影响和内部审计的治理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M钢铁公司案例出发,去研究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为改善中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本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这一部分包括两章。在第二章,介绍相关理论借鉴:信号传递理论,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第二部分,第三章对新常态下钢铁上市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第四章介绍了M钢铁公司的案例,从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手进行分析。最后第三部分中,第五章结合新常态背景探究M钢铁公司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挑战及成因,并在第六章中尝试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第五章提出M钢铁公司内部审计的改进策略。同时,我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钢铁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作出一点参考。

张银[9](2014)在《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于拉丁文,包含引导、控制和操纵等含义。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GG)对治理定义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如公司治理、国家治理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优化控制环境、防范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支柱之一。国家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活动。2011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演讲,提出国家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内生的组织细胞,其本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在治理导向下,作为公司治理支柱的内部审计与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国家审计,二者有何关系,如何协调,进而形成经济监督合力,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已经成为摆在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区别和联系,系统梳理了我国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入手,分别探讨了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职责范围,提出了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关系定位;然后,依据这一关系定位,论证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二者协调的内容、方式和实现路径;最后,对我国内部审计转型升级之后与国家审计的关系进行了展望。

蒋旭芳[10](2010)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内部审计是现代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出发点,对内部审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公司治理
        1.2.2 内部审计
        1.2.3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受托责任理论
    2.2 内部控制理论
    2.3 公司治理理论
    2.4 内部审计理论
3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3.1.1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
        3.1.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3.1.3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目标趋同
    3.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体系中其他主体的协作关系
        3.2.1 内部审计与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的协作
        3.2.2 内部审计与高管层的协作
        3.2.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
    3.3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3.1 内部审计有利于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3.2 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3.3 内部审计有利于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
        3.3.4 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外部审计的效率
        3.3.5 内部审计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加
4 S企业集团及其内部审计现状
    4.1 S企业集团基本情况
        4.1.1 S企业集团法人治理情况
        4.1.2 S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
    4.2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4.2.1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4.2.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4.2.3 内部审计职责及审计管理制度
        4.2.4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内容
        4.2.5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程序
5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剖析
    5.1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程序不够规范
    5.2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独立性有待加强
    5.3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质量缺乏控制
    5.4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范围不能满足公司监管需求
    5.5 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6 基于公司治理的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优化对策
    6.1 优化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6.1.1 内部审计组织设置原则
        6.1.2 构建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6.1.3 实行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内部审计管理方式
    6.2 规范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程序
        6.2.1 审计准备阶段
        6.2.2 审计实施阶段
        6.2.3 审计报告阶段
        6.2.4 后续审计阶段
    6.3 扩展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范围
        6.3.1 加强对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审计
        6.3.2 将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延伸
        6.3.3 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6.4 完善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6.4.1 建立和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6.4.2 建立审计质量评价机制
    6.5 优化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
        6.5.1 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6.5.2 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机制
        6.5.3 借用专家或外部中介机构参与审计
7 研究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风险管理审计
        2.1.2 风险管理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比较分析
    2.2 理论基础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3 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现状
    3.1 P地产公司基本情况
    3.2 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现状
        3.2.1 项目开发风险分析
        3.2.2 项目开发风险管理现状
    3.3 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现状
        3.3.1 风险管理审计发展概况
        3.3.2 风险管理审计人员配置
        3.3.3 风险管理审计规章制度
        3.3.4 风险管理审计基本程序
4 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P地产公司层面
        4.1.1 风险管理审计的配套机制不完善
        4.1.2 风险管理审计制度不健全
    4.2 内部审计部门层面
        4.2.1 风险管理审计目标定位不准确
        4.2.2 风险管理审计过程中信息化水平不高
        4.2.3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4.2.4 风险管理审计结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5 优化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
    5.1 健全风险管理审计的配套机制
        5.1.1 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5.1.2 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5.1.3 对产业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实施动态监控
    5.2 加强现代化风险管理审计制度体系建设
        5.2.1 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审计制度体系
        5.2.2 制定具有地产公司特色的风险管理审计制度
    5.3 明确目标定位,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意识
        5.3.1 重新确立风险管理审计目标
        5.3.2 强化公司全员风险管理审计意识
    5.4 推动风险管理审计技术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5.4.1 引入计算机审计技术
        5.4.2 加强数字化建设,为审计信息化提供支持
    5.5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
        5.5.1 推动审计人员向“复合型”方向发展
        5.5.2 培养风险管理型内部审计人才
    5.6 强化后续审计,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5.6.1 建立审计回访制度
        5.6.2 引入平衡计分卡内部审计绩效考核体系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3)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研究 ——以YZJ药业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1.2.2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内部审计定义
        2.1.2 风险管理定义
    2.2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2.2.1 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2.2.2 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
    2.3 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风险管理理论
        2.3.3 系统理论
        2.3.4 战略管理理论
第三章 YZJ药业集团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1 YZJ药业集团基本情况
    3.2 YZJ药业集团风险管理现状
    3.3 YZJ药业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3.3.1 YZJ药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3.3.2 YZJ药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
    3.4 风险管理视角的YZJ药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第四章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完善
        4.1.2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清晰
        4.1.3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4.2.2 内部审计缺乏风险管理理念
        4.2.3 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4.2.4 后续审计落实不力
第五章 风险管理视角的YZJ药业集团内部审计对策分析
    5.1 集团层面对策
        5.1.1 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5.1.2 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
        5.1.3 贯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理念
    5.2 内部审计机构层面对策
        5.2.1 拓宽内部审计范围
        5.2.2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5.2.3 完善后续审计监督体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内部审计发展的研究
        1.2.2 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
        1.2.3 关于内部审计类型的研究
        1.2.4 关于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方法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框架
2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2.1 内部审计概述
        2.1.1 内部审计的内涵
        2.1.2 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2.1.3 内部审计的作用
        2.1.4 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
    2.2 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2.2.1 财务收支审计
        2.2.2 经济效益审计
        2.2.3 经济责任审计
    2.3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主要关注点及难点
        2.3.1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主要关注点
        2.3.2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难点
    2.4 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4.1 风险管理理论
        2.4.2 系统理论
        2.4.3 公司治理理论
        2.4.4 委托代理理论
3 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案例介绍
    3.1 WL县农村信用社概况
        3.1.1 WL县农村信用社简介
        3.1.2 WL县农村信用社组织结构
        3.1.3 WL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特点
    3.2 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现状
        3.2.1 机构设置情况
        3.2.2 人员配备情况
        3.2.3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3.2.4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3.3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特殊性
        3.3.1 更加注重风险管理
        3.3.2 对内审人员综合能力要求高
4 WL县农信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4.1.1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充分
        4.1.2 内部审计流程不完善
        4.1.3 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4.1.4 内部审计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4.1.5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不到位
    4.2 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4.2.2 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不到位
        4.2.3 内部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4.2.4 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4.2.5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不完善
5 完善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对策
    5.1 确立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目标
        5.1.1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5.1.2 拓展信用社内部审计的范围
    5.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5.2.1 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5.2.2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力度
    5.3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制度
        5.3.1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激励考核机制
        5.3.2 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
    5.4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5.4.1 配备审计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5.4.2 健全内部审计整改问责制度
        5.4.3 实行内部审计公开化
    5.5 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手段
        5.5.1 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5.5.2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5.6 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5.6.1 增加对内部审计宣传和培训的投入
        5.6.2 加强内部审计沟通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微观作用关系探究 ——基于江苏省商业银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主要概念
        1.3.1 企业文化
        1.3.2 内部审计
    1.4 文章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1.4.1 文章框架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内部审计三角关系
    2.2 内部审计三角关系的特点
        2.2.1 高管与内部审计人员关系
        2.2.2 被审计单位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关系
        2.2.3 内部审计人员与增值型内部审计
        2.2.4 内部审计三角互动关系图
        2.2.5 内部审计三角互动关系现状
    2.3 企业文化作用审计三角关系假设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选择质性研究方法原因
        3.1.1 质性研究含义与研究特征
        3.1.2 质性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契合
    3.2 代表性样本
        3.2.1 确定调研对象
        3.2.2 选样方法
        3.2.3 样本数量
    3.3 数据收集
        3.3.1 企业文化数据收集
        3.3.2 访谈提纲设计
    3.4 质性研究有效性保证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数据分析
    4.1 建立节点
        4.1.1 建立节点原则
        4.1.2 节点解释
        4.1.3 信度检验
    4.2 数据展示
        4.2.1 企业文化
        4.2.2 内部审计工作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发现
    5.1 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职能
    5.2 企业文化影响内部审计的微观解释
        5.2.1 团队型文化与内部审计
        5.2.2 层级型文化与内部审计
        5.2.3 外倾型文化与内部审计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附录
发表论文与完成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研究 ——以S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营销费用控制理论
        2.1.1 营销费用简述
        2.1.2 营销费用的特点
        2.1.3 营销费用的作用
        2.1.4 营销费用的控制方法
    2.2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2.2.1 内部审计的概念解释
        2.2.2 内部审计的功能
        2.2.3 内部审计的方法
    2.3 营销费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公司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
    3.1 S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3.1.1 S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构成
        3.1.2 S公司内部审计职责范围
        3.1.3 S公司内部审计的权限
    3.2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特点
        3.2.1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优势
        3.2.2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缺陷
    3.3 S公司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3.4 S公司内部审计发展战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公司基于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研究
    4.1 S公司营销费用控制现状
        4.1.1 S公司营销费用的产生来源
        4.1.2 S公司营销费用的计提方式
        4.1.3 S公司营销费用的汇总
        4.1.4 S公司营销费用的问题分析
        4.1.5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控制措施
    4.2 S公司营销费用的内部审计现状
        4.2.1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资源配置
        4.2.2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模式
        4.2.3 S公司目前的营销费用内部审计流程
        4.2.4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体系评价
    4.3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4.3.1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4.4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的管理与改进
    5.1 S公司营销费用内部审计的管理
    5.2 S公司基于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的改进
    5.3 全新的针对S公司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流程的建立
        5.3.1 智能化创新管理平台的建设
        5.3.2 全新的营销费用管理审计流程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分工理论
    2.3 治理理论
3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变迁
    3.1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职责得到初步确立
    3.2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逐步深入
    3.3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不断提升
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不足
    4.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4.1.1 通过网络信息搜集资料的现状分析
        4.1.2 通过专家座谈搜集资料的现状分析
        4.1.3 现状总结
    4.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4.2.1 审计机关指导的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4.2.2 审计机关的指导职责划分不明确
        4.2.3 部分地区对指导工作缺乏重视
        4.2.4 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5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设计
    5.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设计目标
    5.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设计原则
        5.2.1 总体指导思想
        5.2.2 基本原则
    5.3 设计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
        5.3.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安排审计计划
        5.3.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审计提高项目质量
        5.3.3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提升技能
        5.3.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
        5.3.5 完善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5.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设计的注意事项
        5.4.1 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指导部门
        5.4.2 界定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责
        5.4.3 指导部门与审计机关其他业务部门合作
6 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介绍
        6.1.1 J公司简介
        6.1.2 J公司内部审计情况概述
        6.1.3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情况
    6.2 .案例分析
        6.2.1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尚存不足
        6.2.2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
    6.3 案例启示
        6.3.1 针对审计机关提出的建议
        6.3.2 针对国有企业提出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1.2.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
        1.2.3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2.1.1 内部审计的定义
        2.1.2 内部审计的职能
        2.1.3 内部审计的目标
        2.1.4 内部审计的内容
        2.1.5 内部审计的作用
    2.2 开展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
        2.2.1 信号传递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新常态下钢铁上市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的机理
    3.1. 新常态环境的特殊意义
        3.1.1 新常态环境的涵义
        3.1.2 新常态下开展内部审计的意义
    3.2 新常态下钢铁产业发展态势
        3.2.1 经济增速减缓钢铁需求下降
        3.2.2 钢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3.2.3 钢材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
        3.2.4 环境制约更加严厉且生产经营压力加大
    3.3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主要特征
        3.3.1 注重安全保障内部审计功能
        3.3.2 重视宏观调控政策落地审计
        3.3.3 强调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审计
        3.3.4 强化经济责任审计
        3.3.5 提倡创新内部审计观念
    3.4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内部审计重心转变
    3.5 常态下与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内部审计差异
    3.6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四章 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的现状
    4.1 M钢铁公司概况
        4.1.1 M钢铁公司简介
        4.1.2 M钢铁公司组织架构
    4.2. M钢铁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历程
    4.3 M钢铁公司内部审计范围
    4.4 M钢铁公司内部审计流程
    4.5 M钢铁上市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的实施情况分析
第五章 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成因分析
    5.1 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5.1.1 企业内部审计环境与新常态下外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5.1.2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受限
        5.1.3 落后的内部审计工作难以面对未来公司治理上的挑战
        5.1.4 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尚留缺陷致内部审计公平公开性不足
    5.2 新常态下钢铁上市企业内部审计遭遇挑战的成因分析
        5.2.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完善空间
        5.2.2 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5.2.3 内部审计人员培训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5.2.4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2.5 内审人员与员工、管理层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未完成均衡博弈
第六章 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6.1 内部审计机构主动适应新常态
    6.2 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价值
        6.2.1 增强关注数据利用数据的意识
        6.2.2 形成一套“智能化”的审计方法体系
        6.2.3 搭建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
    6.3 树立新常态理念以推进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6.3.1 注重内部审计成果利用
        6.3.2 内部审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结构调整
    6.4 关注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内部审计问责制
        6.4.1 内部审计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作用
        6.4.2 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内部审计问责制
    6.5 理顺内审人员与员工、管理者和外部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自己的见解
    第三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考量
    第一节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特征
        一、内部审计的本质和特征
        二、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联系
        二、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区别
    第三节 我国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的历史演进
        一、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延伸和基础阶段
        二、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辅助力量淡化阶段
        三、内部审计接受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阶段
第三章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定位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
        二、国家治理
        三、公司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第二节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
        一、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提出
        三、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职责
    第三节 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
        一、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关系
        二、治理导向国家审计的提出
        三、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职责
    第四节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
        一、成果利用关系
        二、监督指导关系
        三、信息传递关系
        四、协同合作关系
第四章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协调
    第一节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必要性
        二、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可行性
    第二节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内容
        一、财务财政审计
        二、风险管理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四、绩效审计
    第三节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方式
        一、内部审计参与国家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配合国家审计工作
        三、国家审计利用内部审计成果
        四、改进完善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节 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路径
        一、建立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相互协调机制
        二、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建设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调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章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展望
    第一节 国家审计更加积极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一、完善公司治理必须加快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二、国家审计积极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第二节 转型升级后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
        一、转型升级后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协调内容更加广泛
        二、转型升级后的内部审计更有利于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三、国家审计对转型升级后的内部审计指导监督方式方法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四、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 张正永.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2]P地产公司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审计优化研究[D]. 粟榆.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3]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研究 ——以YZJ药业集团为例[D]. 葛兆诚. 西京学院, 2020(04)
  • [4]WL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 苗长春.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微观作用关系探究 ——基于江苏省商业银行的质性研究[D]. 韩卫霞.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6]基于营销费用控制的内部审计研究 ——以S公司为例[D]. 杨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D]. 汪妍.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新常态下M钢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 杨帆.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9]治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关系研究[D]. 张银. 安徽财经大学, 2014(07)
  • [10]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 蒋旭芳. 当代经济, 2010(24)

标签:;  ;  ;  ;  ;  

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